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下藏局_分节阅读_第745节
小说作者:小九徒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45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7:40:50

  实际上,就是小气候形成的一种神奇物理现象。

  但传说是神农氏为了在夏天储存食物,给此洞下了神咒,导致冬夏颠倒。

  当地的百姓常说,天下有两个广寒宫,一个在天上的月亮里,为主宫,一个在地面的神农架,为副宫。

  不过,这个冰洞都已经开发成旅游景点了,怎么里面还可能有什么寒冰浮屠?

  夏禧看出了我的疑惑:“已经开发成景点的那个冰洞肯定不可能有寒冰浮屠。”

  “但神农架历来无比神秘,指不定在大山里面还有更大、更为诡异的广寒宫,里面存在着这么一座寒冰浮屠。”

  我当时问夏禧:“即便是如此,仅仅是一座浮屠而已,还值得海爷亲自去?”

  浮屠在梵语中为“Stupa”,专指塔或者佛塔。

  塔建造的最初目的是用来盛放佛陀的尸身或者舍利子,后来成为了佛家弟子无上的功德信仰。

  七层塔也叫七级浮屠,七层为最高等级的佛塔(当然也有建九层的,但都这不重要,所谓奇数无限大,只是一种寓意而已)。

  有一句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意思上就是救人比七层浮屠塔的功德还深厚。

  众所周知。

  佛教并不是本土宗教。

  以前我们的建筑中根本没有佛塔这种东西。

  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塔为公元五二三年北魏嵩岳寺砖塔,其次为天台山隋塔、周至县法王塔、栖霞山隋舍利塔、大慈恩寺大雁塔。

  夏禧对我说:“这浮屠用的是汉瓦,而且具有典型西汉中期特征的汉瓦!”

  我当时都愣住了。

  秦砖汉瓦这词常用来代替咱们祖先灿烂辉煌的古建筑文化。

  因为华夏的建筑素材中,秦砖和汉瓦的特征最为明显,具备无比独特的美感。

  秦砖以绚丽纹饰见长,砖上刻有米格纹、太阳纹、平行线纹、小方格纹、游猎纹、宴客纹等,华丽奇诡,让人赞叹。

  汉瓦以动植物和文字为装饰,瓦上装饰龟、蚊、豹、鹤、玉兔、鹿、牛、马、花叶以及各种彰显时代思想的文字,形神兼备,乃集古陶花饰之大成。

  搞古董杂项的,视秦砖汉瓦为瑰宝,一眼就能认出来。

  但我所震惊的在于。

  为什么这寒冰浮屠用西汉中期特征的瓦?

  前面已经说过。

  佛教是舶来品,至于其什么时候传入国内,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大多数人认为是由东汉时期公元六十七年左右传入。

  一种文化,传入归传入,但文化要反应在建筑形态上,必须达到一定范围的信仰才行。

  也就是说。

  佛塔的出现,要比佛教传入的时间晚上很多。

  从理论上来分析,佛塔撑破天也只能在东汉之后才有(实际上,在唐代以前几乎很少见到佛塔),而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嵩岳寺砖塔,比佛教的传入时间晚了近五百年。

  可这座寒冰浮屠却用的是西汉中期特征的瓦。

  时间反而比佛教正式传入中土早了一百多年。

  这在逻辑上根本不成立!

  我问夏禧:“是不是搞错了?”

  夏禧摇了摇头:“你认为相柳连对汉瓦的鉴别能力都没有吗?”

  我:“……”

  确实。

  相柳里面人才济济,不可能将塔瓦给认错。

  夏禧还说:“越老的佛塔,其实越具备舶来品的本来特征,发展到后面,才会与华夏古建筑美学相融合,塔才能具备中土建筑特色。但这座寒冰浮屠,却是典型的汉文化建筑风格,完全像土生土长似的。”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照片塔身上的梵文,海爷曾拿仪器放大,誊抄了看得清楚的几句话出来,传给别人翻译了了一下,你知道是什么内容吗?竟然是《道德经》里面的句子!”

  “相柳认为,如果此塔面世,可能会是一个颠覆性的存在,甚至有可能证实一个古老的传说。”

  我皱眉问道:“佛本是道?!”

  夏禧点了点头。

  这个传说专指老子西出函谷关。

  春秋时期,老子创立了道家学说,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诸多神仙事迹和恢弘《道德经》之后,骑着牛,带着浩荡三千里的紫气,西出函谷关而去(紫气东来便起源于此)。

  《史记》曾记载,从此老子“不知所踪”。

  老子出函谷关之后去了哪里?

  从历史地图分析得知,出函谷关之后便是天竺。

  老子到天竺干什么?

  传说老子是去度化胡人,特意指点了同一时期的释迦摩尼一番,释迦摩尼因此大彻大悟,结合本土文化,建立了佛教,这就是著名的“化胡为佛”传说。

  当然。

  仅仅只是传说而已。

  后人认为,这其实是道教故意挤兑佛教的一种说法而已。

  因为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佛教是道教的一个子教(尽管全真系修行规矩与佛教类似)。

  可如果说。

  在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土之前,中土就已经有了本土的佛塔,而且,这个佛塔上还专门刻有道教经典《道德经》(信仰类建筑上一般都只会刻本教的教义经典),有这种建筑、文化的双重佐证,是不是可以说明,佛教其实根本不是舶来品,反而是本土道教当中的一个子教?

  而所谓佛教传入,其实等于出口转内销了!

  这种颠覆性的惊天大事,确实值得海爷亲自前往!

  我问夏禧:“海爷去了多久?”

  夏禧告诉我,海爷去神农架,与他前往帆公岛为同一时间,但目前传来的消息是,由于前段时间一直暴雨,神农架区域山体塌方严重,海爷前些天根本没有上山,而是在山下等着,仅一天前上了山。

  我当时还有一些不理解夏禧的做法。

  因为他要我帮忙去救戴琳,只需要告诉我戴琳有可能被海爷带去了神农架即可,完全没必要将寒冰浮屠之事讲那么详细,这毕竟是相柳的机密大事,哥们作为坏事小霸王,一定不会让相柳得逞。

  自从在道观里陆岑音点破了夏禧的身份之后。

  我就完全想通了。

  夏禧既想让我救戴琳,又想我使手段让海爷无功而返。

  我们三人搭了一辆大货车,给了司机一点钱。

  向神农架进发!

第779章 目的不纯

  神农架号称“华中屋脊”,位于鄂省西北部,面积足有三千多平方公里,实在太大了。

  茫茫的原始森林,给这片区域披上了无比神秘的色彩。

  尤其是神农架野人出没之说,举世闻名。

  夏禧只知道海爷带队去了神农架,队伍的目标是广寒宫,但这个广寒宫肯定不是众所周知能旅游参观的那个冰洞,一定处在神农架的大山深处,至于海爷到底带了多少人、怎么去的、广寒宫在山上哪个区域,夏禧一概不知。

  他提供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是,因为前段时间泥石流,海爷等人曾在房县待过一段时间。

  从时间上来推算。

  海爷等人可能已经上山三四天了。

  我们的速度必须要快。

  但在茫茫大山中怎么寻找他们,成了眼前最大的一个难题。

  之前在石市之时,我已经电话联系了秃鹰哨。

  秃鹰哨是一位江湖鸽子。

  自从上次在滇省我联系过他,让他帮忙在滇省介绍一个同行替我们找修中之后(由于秃鹰哨对这个同行不大了解,这同行还坑了我们,被我们给好好收拾了一顿),期间与他再无联系。

  秃鹰哨的能力、为人都不错,值得信任。

  我给他打电话的时候。

  这货的情绪好像不大高涨。

  我问他怎么了。

  秃鹰哨回道:“前些天去了一趟澳市,输了一个底朝天,似乎还把运气给输没了,最近也没接到什么生意,正苦闷中。”

  我说道:“哪有小孩天天哭,哪有赌徒天天输!”

  “今天你运气开始逆转了,我这有一笔生意,就是可能有点困难,愿不愿做?”

  秃鹰哨听了,音调非常兴奋:“兄弟,你觉得我怕困难吗?”

  我说道:“神农架最近有一伙人上山,他们目的不纯,具体什么原因不便细说。至于他们在哪儿上的山、以什么身份上山、队伍有多少人、上山的具体时间、去了山上什么位置……这些信息全不知道,唯独知道这群人前段时间因为泥石流,在房县曾耽搁过。”

  “我要求你帮我把这群上山之人的情况全找出来,不管你是自己亲自出手,还让鄂省的朋友出手,都没问题。你可以与他们分成,价钱绝不是问题。”

  秃鹰哨在电话那头不吭声了。

  一会儿之后。

  他问道:“兄弟,你是不是在逗我玩?”

  我回道:“我没逗你玩!你以前找人一单的价格多少?”

  秃鹰哨回道:“看情况,正常十万。”

  我说:“这次如果找出来了,可以翻十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03页  当前第7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5/12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下藏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