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乐_分节阅读_第192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3-08-13 13:20:14

  出了县城,秀瑶和爹他们分道走,她和大哥去姥爷家,秦大福几个回家去。来的时候拉了那么多货他们还有点担心,回去就轻松了许多,毕竟换成银票,随便以藏都找不到。

  而且这两年去县里的路也都很平静,就算是劫路的也不过是偶尔一两个人,绝对没有那种成亲结队的强盗。所以本县的百姓也不怎么担心,来来往往的还是很多人,路上就更加平安。

  秀瑶就想起了齐风,他曾经抓过几次这条路上的强盗,还受了伤的。

  不知道他干嘛呢?她脑子里念头一闪而过,真是个谜一样的人。

  秀瑶和秦业到姥爷家的时候也已经时近黄昏,仲秋时节,正是秋收忙碌的时候,田野里有人拾掇花生,有人在种菠菜,还有人耕地耙地,准备种小麦。

  路边人家墙内的柿子红彤彤的挂满了枝桠,或者墙根的葫芦也都干了藤很突兀地现出大大小小的留作种的葫芦,甚至谁家高高的葡萄架也探出墙外来,紫莹莹的葡萄格外诱人。

  秀瑶一路哼着小曲,“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秦业听见,笑道:“瑶瑶,这是什么曲儿?”

  秀瑶想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秦业点点头,“好听。”

  两人说笑着就到了柳家磨坊,傍晚时分,喧闹了一天的磨坊才清静下来,大家都得空休息一下,伸伸胳膊踢踢腿。

  秀瑶和秦业的到来,大家都很高兴。

  荆亮也过来打招呼,如今他在柳家磨坊帮忙,和柳五一起喂牲畜、打理菜园子、到了冬天就帮忙做粉条、农忙的时候也帮忙收庄稼。原本秀瑶跟爹娘商量,让荆亮在自己家的,可三姐不知道为什么,很讨厌荆亮,所以她就让荆亮来姥爷家,姥爷给钱更多,足够他养家糊口的。

  打完招呼,荆亮就去做事了,谨守本分。

  二舅妈等人商量着做什么好吃的。老柳头笑道:“正好有两只公鸡这几天捣乱,整天欺负母鸡,抓来炖了给秀瑶吃。”

  秀瑶忙道:“姥爷,你想吃就自己吃,可别拿我做幌子,让那两只鸡恨我。以为我来了就让人家鸡飞狗跳呢。”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晚饭在磨坊里吃的,陈氏用五花肉炖的鲢鱼块,一大盆,另外还有烧肉和粉蒸肉。粉蒸肉是李氏的拿手菜,将上好的五花肉切块,然后把炒面拌在肉里,加点酱油和葱花、盐,然后上锅蒸。虽然说起来简单,可同样的做法,不同的人作出来味道就不同。

  李氏做的粉蒸肉,既不腻还很香,尤其是之后每馏一次,就更香一分。而秀瑶最爱吃的就是粉蒸肉里面,她戏称为最好吃的蒸肉面,这一辈子都吃不腻。

  吃了饭,大家还是要照旧忙活的。秀瑶先回去看看那几个织布的女工,一共六台织机,大小陈氏负责,李氏闲不住,还帮她们纺线。不过秀瑶有话,每天不许她做超过一个时辰的活儿,让大舅妈和嫂子盯着她。

  已经卖了布,秀瑶就把钱数给她们,还对织得最快最好的那个给与了奖励。大家看一下子就能赚差不多一吊钱,自然很是欢喜。毕竟这一次赚钱比平日在家里轻松得多,既不需要自己家的本钱、棉花,也不用自己家纺线,还不用愁卖,只要负责织布就好。

  秀瑶发了钱,笑道:“婶子、嫂子们,发了钱晚上休息一下,明儿再来就好。”

  有几个得了钱开心地家去分享的,还有不舍的耽误这功夫的,尤其是织得又多又快的,秀瑶还有奖励,她们自然想下一次争那个第一的。

  夜里秀瑶就跟老柳头商量了做沼气池的事情,老柳头不知道沼气池是什么,秀瑶就随便一解释,就好像沤粪一样,不过要密封起来,慢慢地就沤出沼气来。

  老柳头哦了一声,“那不是跟酿酒差不多,把粮食封在坑里,慢慢地发酵?”

  秀瑶笑道:“姥爷,还是你厉害,差不多。咱们要弄一个不漏水的坑才行。”

  这个时候虽然没有水泥,但是秀瑶知道要做不漏水的池子也是绝对能做的,就看泥瓦匠的手艺和土质如何,古代酒坊里的窖池就能做到那种水准。

  第二日秀瑶就让姥爷几个挖坑,为了实验一下,只挖了一座一丈见方的坑。上午挖好了坑,晌午饭后,秀瑶几个人就去沟里挖那些烂泥,又兑了一半从猪圈、茅房里挖出来的人畜粪便,还从别人家换了一些牛马粪便,都倒进坑里,上面盖上木板,再铺上稻草之类的,让它们在里面发酵。

  “姥爷,你多准备些麦秸草,另外猪圈里和茅房里粪便先留着,到时候我来安排用处啊。”秀瑶跟老柳头都交代好,回家过了中秋节再过来。

  她虽然很想带秦扬家去住几天,可这个月有中秋节,休假就只能是那一天,她也不能耽误秦扬读书。想想他不过是个七岁的小娃娃,就要被逼着那么用功读书,她都觉得有点于心不忍。可要想学有所成,这些都是必须的,他承载着秦家、柳家、任先生三家人的期望,不能有任何闪失。

  秦扬如今也懂事,并不纠缠她,只让她勤来看看他,秀瑶自然答应。

  因为已经分了家,今年的中秋节老秦头就提议去他那里过,不过张氏宁愿在大房,这样不用她忙活,而且走的时候她还能带走一些菜肉。

  现在日子过得好,柳氏不会计较这些,她还特意割了几斤肉每家分了两斤,二婶和三婶也都笑纳了,不过背后免不得要嘀咕两句给得少。

  转眼十天过去,秀瑶和秦业兴冲冲地去姥娘家,一到杨柳村就直奔磨坊去了。

  老柳头笑道:“终于来了,我天天数日子呢,怎么样了?”

  秀瑶和老柳头几个就去看制作沼气发酵接种物的土坑看看,因为好奇和激动,老柳头也顾不得臭,几个人把木板等揭开让秀瑶检查检查。

  秀瑶拿帕子捂着口鼻,拿棍子搅了搅,又让柳升用掏粪勺子舀出来看了看,然后断定差不多了,又让人都盖上。

  “咱们得设计沼气池了。”秀瑶把挎包里的纸都翻出来,这是她在家的这些日子做好的,根据姥爷家猪圈以及周围的位置来布置的,画得非常详细。

  沼气池有一座大的,两座小的备用,另外还有水压间,还要恰当选择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进料口主要和猪圈、茅厕相通,能让粪便每日都进入沼气池中进行产气。另外出料口就要在偏僻一点的地方,保持卫生,又要出料方便。

  不仅如此,沼气池还要和温室、猪圈连起来,到时候产生的沼气哪怕是不方便做饭,却也能用来照明、以及为温室供暖,到时候冬天也能种菜,还能给猪圈提供温度,加快猪的成长速度。

  秀瑶给老柳头讲沼气池的好处,“姥爷,这沼气不但能生火做饭照明,最主要的是地下的沼气液和沼气渣,到时候作用可大呢。能当农药给庄稼喷洒防虫,还能当肥料,改善土壤的效果非常好,要是给果树施肥,结的果子又大又甜呢。而且还能用来种蘑菇呢,不只是这样,还可以喂猪喂鱼呢!”

  老柳头听得两眼都发光,“丫头,这么好呢?”

  秀瑶笑道:“姥爷,真的好呢,就是不知道成不成呢。”

  老柳头干劲十足,“没事,咱们有的是时间,好好琢磨琢磨。”

  秀瑶点点头,“姥爷,就算不能用沼气生火做饭,咱也可以用沼气液和沼气渣当肥料、农药、饲料的。用那个沼气渣拌饲料喂猪,猪多长的格外大呢。”

  “瑶瑶,那猪吃了不会有问题吧?”虽然猪在猪圈里也会乱吃东西,人粪什么的都拱了吃,可这粪便发酵的……有没有问题呢?

  秀瑶解释道:“姥爷,发酵过以后,它不是单纯的粪便了,那些沼气液和沼气渣,是没有臭味的,里面的成分都变了,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营养丰富呢。”

  对于什么微生物老柳头不懂,不过既然没有害处,那他就放心不害怕的,“中,咱们赶紧挖起来。”

  秀瑶又把图纸给他看,让他再修改一下,老柳头因地制宜做了一些改动,然后又用白灰一一标出来。不过随即又有个问题,这里的土质不够泥,有点沙化,当然,深挖下去是不要紧的。

  老柳飞提议道:“爷爷,瑶瑶,咱们为什么不直接用缸呢?那种大釉子缸,不透气还结实,又大又好用。”

  秀瑶心下一动,如果要是挖圆形的沼气池,没有水泥肯定没有那么容易,釉子缸就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只是——缸不够大,六个立方米产生的沼气才够三到五口之家用的,这里主要用于猪圈和温室,磨坊那么多人,只怕不够。

  “姥爷,我们能不能去买几个特大的缸?”

  老柳头道:“酒坊醋坊里有的,都很大一口,我们多买几口,足够用的。”去烧缸的窑口买,得订做,估计要好多天,而去酒坊这种地方买,只要够钱,当时就能买回来。

  秀瑶也说是,柳飞去告诉柳升让他联系,柳飞划船去了东平湖附近的水井酒坊。开始人家以为他是要开酒坊之类的用,不肯卖,后来柳升就说自己家是做沼气池,不是酿酒也不是酿醋的,又多许了钱,解释自己家急用,如果去缸窑买一是太远只怕时间不够,二是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要订做,还是时间问题。

  那酒坊的老板倒是也热心,见不是竞争者,就把家里最大的几口缸卖给他,反正他们还嫌太大,如今用不上。酒坊老板还特意派人帮忙用大船运回来,他们平日里要四处送酒,运货的船自然比普通的划子大得多。

  柳升那边忙活买缸,家里秀瑶和老柳头等人就开始挖池子,除此之外,还得找帮忙打制出气管,材料就用铜和锡,价格不便宜,不过相比于以后的利润来说,这点投入不算什么。

  用了三天挖池子,然后酒坊的大缸也运过来,将缸放下池中,再进行后期密封处理等,还要用青砖砌进料和出料管道。

  人多效率大,不过十天左右,就基本完成了。

☆、208婚后生活

  老柳头打听到白家疃有家做锡器和铜器活的人家,开着很大的作坊,连县里都要来运货。秀瑶对老柳头道:“姥爷,咱俩去一趟。”

  老柳头自然同意,恰好去老白家看看,而且过几天秀芹就要生了,这时候家里人去,也给她打打气。

  一大早爷孙两个就赶着驴车出发,多多的带了钱,李氏还给收拾了不少东西,有给秀芹的,也有给老白两口子的。

  从杨柳村往西北去三十里就是白家疃,不算近,要是事情办得慢,他们就去老白家借宿。

  一路平安到了白家疃,老柳头问了老白家的路,就赶着驴车过去。

  老白家跟老孙家取经,如今也开了小集市,而且他们还兼做了买卖粮食的生意,生意不错。一见老柳头来,老白头欢喜地就往家领,一路上说说笑笑地介绍些家里的事儿。

  老白家院子更大,三进三出,小集市还另外一处院子,如今老大老二两口子都在那里帮忙,见了亲家姥爷来,都纷纷来问好。

  老白头让他们只管忙活,笑道:“贵客我老头子自己招待,你们只管忙去吧。”领着老柳头和秀瑶去后院,让老大把驴车卸了,把驴喂上,他和老柳头还有秀瑶把东西都拿进去。

  白家的院子更大,老大家住外院的东厢,老二家住西厢,老白两口子住后院正房,老三和秀芹就住西厢。听见秀瑶和姥爷来,已经挺起肚子来的秀芹欢喜地就迎出来,互相问了好,秀瑶忙扶着大姐。

  老白头问道:“老三呢?”

  秀芹笑道:“说是去找秀才堂兄借几本书回来看看。”说完她又对秀瑶和老柳头道:“爹娘说家里干活的人足够,让相公再把书捡起来读读,争取能考个秀才回来。”

  老白头也笑道:“如今家里更好,用不了那么多人干活,我都闲着呢,就让寻安那小子读读书,就算不中秀才,考个童生门楣也好看些。”他也是看从老柳家老秦家都有孩子读书,寻思着也让小儿子读读书。

  秀瑶却有点猜疑,姐夫都那么大了,还去读书,会不会有点晚。虽然以前读过,可毕竟当年没考中,也放下好几年的,说明对读书没有那么大的兴趣,现在又去读,不知道好不好呢。

  老白头和老柳头去他们房间说话,让秀芹和秀瑶去西厢说话,秀瑶自然还是先去给安氏问了好,然后就扶着秀芹去西厢。

  进了屋,秀瑶轻声问道:“大姐,俺姐夫和大娘大爷对你都好吧。”

  秀芹虽然成亲已经过了半年,也有了六个月的身孕,可问起夫妻之间的事情,还是脸皮嫩得红了,就嗯了一声,然后又摆弄自己给孩子做的针线活儿。

  秀瑶笑道:“咱娘在家挂念你呢,说过些日子再来看你,就怕你刚出嫁不适应呢。”

  秀芹道:“你跟娘说,不用记挂我。我好得很,公婆都和善,两个嫂子也不是难相处的,我一来就有了身孕,不用干什么活儿,他们对我……都不错。”

  秀瑶就放了心,跟她说些家里的事儿,又做了什么,赚了多少钱,织坊、筒车、沼气池之类的,都一一说给秀芹听。以前秀芹对家里这些事儿不甚在意,如今离了家,却听得津津有味。

  老白头张罗了饭,大家吃了,老柳头道:“我们先去办事,回头晚了的话还要来叨扰一宿呢。”

  安氏笑道:“不晚你们也不能今天走,来了就住下玩两天。”她又让老白头赶紧着带亲家去锡铺子看看。

  秀瑶和姥爷跟着老白头去白家锡器铺子,算是老白头本家的一个叔伯弟兄,他家里出了个秀才,还开着铺子,日子很红火。铺子里除了打制锡器还有铜器,甚至一些金银器也愿意帮忙制作。

  白老四满脸皱纹,一双手都跟老树皮一样,可眼睛却格外亮。

  秀瑶拿出自己画的那些图纸,交给白老四看,“白大爷,这些能做吗?”

  白老四看了看,诧异道:“这是什么?”

  秀瑶道:“就是一些铜管锡管,另外还有一些转头。”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沼气灯、沼气炉,这些灯具和炉子自然跟现代的不同,不过古代也有炭炉,秀瑶不过是改装一下。当然白老四的铺子是不做炉子的,但是他也会代售,秀瑶觉得也不差那几个钱,就让他们直接给改装一下。

  老柳头和白老四几个商量的时候,她就去看那些器具,然后挑了两把铜壶两把锡壶,另外也挑了几个汤婆子,除此之外她又挑了六只紫铜火锅。秀瑶在县里的瓷器铺子里也见过瓷质的火锅,美观大气,不过价格也贵,相比之下,这些铜制的反而价格划算。

  冬天就要到了,正好是吃火锅的季节,天冷饭菜易凉,每天做上一锅子火锅,大白菜、豆腐、萝卜、菠菜、豆芽、白肉或者羊牛杂的,都是极好的料。

  那边老柳头他们也谈完,白老四约定让他们五天左右来拿,老白头笑道:“我给亲家姥爷送过去。”以前他叫老柳头老哥,如今做了秀芹的公公,自然就不好意思再那么叫。

  秀瑶也挑好了东西,让白老四给算钱。

  白老四看这姑娘爽快,挑这么多东西,那边老白头笑道:“算什么账,都记在我那里。”

  秀瑶道:“白大爷,那可不成。”她又让白老四帮忙算账,白老四笑道:“就给两吊半吧。”

  秀瑶估摸着自然是便宜了的,但是也没有便宜很多,她心里反而舒服,忙让姥爷付钱。收拾好东西,白老四就去忙活,他们则回老白家。

  此时也将近傍晚,秋日落日余晖格外温暖金黄,将白家院子镀上一层暖黄的光晕。秀芹站在院子里等他们,安氏嘱咐道:“秀芹,多坐着歇歇,别累着。”

  秀芹笑道:“娘,我什么都不干,哪里能累着呢,郎中还说也要多走动走动呢。”怀孕后被补养的都圆润了一大圈。

  白寻安捧着几本书回来,看到秀芹就上前握了握她的手,秀芹道:“姥爷和瑶瑶来了,你怎么才回来?哪里喝酒去了?”

  白寻安笑道:“和堂兄几个去园子里了,姥爷和瑶瑶来了吗?那我们可要好好招待。”跑去将书本放下,然后回来扶着秀芹去外院,恰好秀瑶几个回来。

  见了礼,大家说着话家去,白寻安看秀瑶买了好几个火锅,笑道:“瑶瑶,你这是要开个火锅铺子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1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2/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