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乐_分节阅读_第194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3-08-13 13:20:14

  秦大福讪讪地,“秦德才不是在喂猪吗,叫他来。”

  柳氏道:“他爹,我知道你高兴,我们也高兴呀。叫那么多人来干嘛,这事就这样,以后咱们亲走动,多报答人家齐小哥就成。跟别人扯那么多葫芦干嘛。”

  秦大福想想也是,就过去陪客了。

  吃了饭,秀瑶就从柳氏那里拿了钱,把当初欠齐风的钱给他。

  齐风诧异道:“这是做什么?”

  秀瑶笑道:“不是说好的吗?树苗那些东西的钱。”

  齐风道:“你不是付给林老板了吗?”

  秀瑶道:“你忘记了?当初说你也有钱的。”

  齐风笑起来,“那算我入份子的。”

  “那这就是你的红利。”秀瑶将十两银子推给他。

  这自然是极多的,连租地以及帮着哥哥出药钱的事儿也算进去了。

  齐风看她抿着唇一副非常认真的模样,只好道:“好吧,我收着。只是……”他顿了顿,凝视着她的眼,认真地道:“你们家是不是要做别的事情?我平日也没什么进项,想把家里几两银子入你们的份子,然后拿点红利给我娘养老,不知道可不可以。嗯……这是我今天来的目的。”

  终于找到了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心里松了口气,本来生怕人家问今天来做什么,还怕答不上话。

  他又跟秦大福和柳氏说,那两人自然满口地说好,对秀瑶道:“瑶瑶,你齐哥哥愿意,咱当然求之不得,快收下。”

  秀瑶道:“那我写个文契来,咱们合作那些事情,怎么分红。”

  齐风道:“你定,我按手印。”

  秀瑶自己哪里写得出,不过她之前收集了不少,有周里正那里要的,也有秦显帮她请教了先生写的,还有其他的,林林总总很多份。

  秀瑶搬出来扒拉一番,就能找到合适的,然后加以修改,差不多就成。

  她不喜欢用毛笔,就拿自己制作的炭笔写字,齐风看她用这种棍棍随便划拉,竟然也写得字体娟秀端庄,比起毛笔字来更有一番韵味,不禁凝目看起来。

  写好了秀瑶就给他们念了念,秦大福和柳氏知道闺女这方面精通,自然不花心思,就说好好好,齐风却听出来秀瑶给的很丰厚。

  他道:“我不要那么多,我们一点力不出,只要比将钱放在家里好点就成。能生点利钱就好。”如果秀瑶不改,他不肯按手印。

  秀瑶无法,只得改了分成,最后归纳出来就是:他本银二十两,每年可以得八两银子的利钱。这回报率自然是极高的人情份子,但秀瑶家条件已经好起来,各项营生也步入正轨,这点钱自然是小意思。所以齐风也没拒绝,就当是自己白捡的。

  那二十两银子的本钱,秀瑶把他当初给自己的,还有后来买树苗的,以及他帮大哥垫付的药钱都算进去。没有算地瓜,毕竟那地瓜是无价的,是他们两家发家的本钱。反正说是一年给八两,到时候他们要了他家的住址,每天去拜会老太太几次,多送些米面油肉菜的,自然要远远超出这个钱。

  都商量妥了,齐风也不看,就按照秀瑶的要求按了手印,他却又不肯要文契,让秀瑶留着。他已经答应,秀瑶也就不再争执,将文契叠起来,然后压在她的箱子里。

  齐风看时候不早了,就跟那他们告辞,秦大福再三挽留,“齐小哥回去有急事?没有事就住两天玩玩,家里现在不农忙,有的是时间。”

  齐风感谢他的好意,“秦大叔,改天,现在我也有时间,在家里呆一阵子,到时候邀请你们家去玩儿。”

  齐风告辞,柳氏给他收拾了一些家常礼物,都是些自己家腌的菜干以及麻鸭蛋之类的,捎回去给老太太吃。齐风也就没拒绝,秦大福带着大家去送,出了大门,秀瑶奇怪道:“你的马呢?”才想起来他就是托着一坛子酒,马倒是没看见。

  齐风笑着将尾指弯曲,凑到唇边,吹了一声清亮的口哨,很快,那匹黑青的马就踏踏地小跑着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虽然大家都看过那个方向,可如果它不主动出现,他们都发现不了,真是神奇。

  幸亏小羊儿没在家,否则他肯定要缠着齐风要骑马的。

  齐风将柳氏送的东西都放在马背的夹袋里,然后让他们留步,依着秦大福是要送过去村口的。

  柳氏道:“齐风,你不用从村子里走,从我们门前这条路往东,那路更好走。”

  齐风嗯了一声,跟他们告辞,然后掉转马头,催马离去了。

  他走后,秦大福还是各种激动各种兴奋,安静不下来,一个劲地说老天开眼,找到了恩公。

☆、210

  过了几日,秀瑶催着秦大福又搭了几间棚子,就在养殖场的边上搭建,然后垒了五座灶台,排成一个问号状,可以让它们互通火力,又买了十口锅,五口安上另外的备着。其中最开始的那口锅最大,往下依次减小,最后那口就是小小一口锅了。

  另外她还让爹去瓦窑订做了几只瓦溜,就是上粗下窄的倒圆锥,底下有孔,到时候她都用。

  秀瑶早就跟他们说过要熬糖的,秦大福几个也很兴奋,毕竟卖糖可是赚钱的活计。

  转眼进入了十月,秦家和柳家又开始忙碌起来,柳家的磨坊继续忙碌,而粉条的生意又开始了,就是那个沼气池暂时宣告失败这么久还没有产气,或者说只有很少的气。秀瑶也不气馁,让姥爷坚持每天搅拌,然后每隔几天就用一只茶壶接在管下试试有没有气。她警告所有人绝对不能去那里直接点火,必须用一个容器来灌气,然后在点火试试,如果易燃就是有气,说明沼气池正常运作。

  秦家这边,织坊照旧,运作正常。而家里,养殖场也正常,秀瑶又开始张罗着熬糖,还找了不少人来帮忙。因为还没有正式开始,不过是自己家试试,就和平日里大家互相帮忙一样,是不用给工钱的。

  甜菜早就收回来,都切头切尾地处理好,一堆堆的码在棚子里。

  秦大福和秦二贵几人推了一垛出来,让几个妇女负责洗净擦丝。然后另外有人烧半锅水,将甜菜丝下锅过滚开水,一直将甜菜都熬烂了,再用大笊篱抄出来放着一块大包袱皮上,挂在早就做好的木架上,接着大铁锅将甜菜渣滓里的水分都挤出来,仍旧流进锅里。

  然后继续烧火,将锅里的液体一直烧得咕嘟咕嘟地滚开,一边烧火,一边搅拌,直到冒起黄色的泡泡。秀瑶用一根长筷子挑了挑,见开始拉丝了,便道:“婶子,小点火吧。”

  烧火的婆娘就抽出几根花柴,将灶坑里的火力减小,秀瑶让秦大福几个继续搅拌一直熬,等水基本干了,然后继续小火熬。熬得成了黏稠的液体,锅底几乎要糊的时候,秀瑶赶紧让秦大福等人将糖稀舀出来,放在一只大釉盆里。

  那边她已经让柳氏等人切了一些桃脯、杏脯、葡萄干、核桃仁、炒花生、杏仁、瓜子等小食品。这边她教着秦二贵用一只小勺子舀糖,然后按一块小食品进去,等凉了就是不同的果糖。

  弄好的糖都晾在一只案子上,另外还做了一些小碗糖和板糖,都由柳氏带人看管,凉透干了就收进垫了包袱的盆里放起来。

  第一锅熬好了,这只是秀瑶的试验品,感觉差不多她又让人继续熬第二锅。

  这一次她依旧是让人煮甜菜,不过这一次她加了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那就是石灰乳,她自然不会告诉别人是什么。锅底下继续烧火熬汤,然后还是将渣滓过滤,之后继续熬,这一次需要不断地向外撇出浮沫,将浮沫倒在一只大漏勺上,沥出清汤备用。熬得厉害的时候,糖水翻滚,似乎要冒出来一样,秀瑶往里加一些菜油,防止它过分翻腾。一直熬一直撇浮沫,等差不多的时候就把锅中的清汤舀出来备用,底下的渣滓再度用包袱压挤过滤,清汤备用。

  然后再将所有的清汤都放入另一口国内加热熬制,秀瑶时刻盯着,等糖拉丝程度不错,挑出一点来捻了捻,然后又舀入下一口锅继续熬,如此继续,一直到最后一口小锅,这时候原本一大锅的糖浆就剩下一小锅了。

  如此不断地重复熬,秀瑶就让人把那些糖浆都存在一只只备用的大锅里。

  一连几天,秀瑶让爹带人将家里的甜菜多熬成了糖稀,进行了石灰水的沉淀等工序,都存在大锅里。

  这日正忙活着,突然顾宁和冯浩然就来了,一进门冯浩然就喊道:“柳妈妈,你们家做什么呢,怎么这么甜。”

  柳氏忙去接待,互问了好就请他们进屋,两人却不肯,而是让小厮在外面等,他们进去参观。

  两人也不想打扰别人,就在旁边看了看,冯浩然惊讶地道:“你们熬糖呢。”

  顾宁也有点意外,按说市面上的糖根本不贵,那些饴糖、黑砂糖的,都很便宜,白糖很贵,可一般人家也不会买了吃。他也不太明白秀瑶家为何要做糖,他问秀瑶,“这是要卖吗?”

  秀瑶忙活得晕头转向的,小脸上还沾着一团团的烟灰,只一双眼睛水亮亮的,她笑道:“是呀,我们要想办法做白糖呢,白糖好卖。”

  冯浩然夸张地啊了一声,“瑶瑶,你去糖坊偷师了?”

  秀瑶摇头,“才没呢。”

  “那你怎么知道的?都说做白糖的法子可是秘方不外传呢。”冯浩然很是好奇。

  “我做梦梦来的。”都说了是秘方,她当然也不能随便外传了,她其实是不想解释太多,嘻嘻一笑,就当是秘方不随口说好了。

  冯浩然见她对自己不坦白就哎呀了一声,俊容皱成一团,“瑶瑶,好瑶瑶,你不能这么吝啬,我又不会开糖坊,你就告诉我吧。”

  顾宁出声解围:“浩然,你懂了也没用,不要问,这是人家的秘方呢。”

  “我保证保守秘密。”冯浩然依旧不死心。

  秀瑶笑道:“以后等我赚了钱再告诉你。”

  顾宁看了她一眼,道:“若是能做白糖,可以交付码头,卖去西洋是最赚钱的,余下的可以在境内卖。”

  秀瑶一想,这样更好哎,没想到这里也能做出口生意,“多谢顾宁哥哥指点。”她跑去用碗装了一些果糖,端着出来,“走吧,我们去外面说话,这里味道太呛了。”而且也热乎乎的,很难受。

  几个人回到房内,秀瑶给他们沏茶,又拿了自己家腌制的果脯蜜枣给他们吃,大家说话。

  谈话间秀瑶知道他们是来查看河道的,确切的说是冯浩然陪着顾宁来的。

  冯浩然笑道:“今年冬天又要出夫的,要继续修河渠,顾宁已经帮他们绘制了河渠的线路图呢,到时候就要从桃源村走的。”

  秀瑶欢喜道:“真的吗?要是这样,顾宁哥哥你可是我们桃源这些村子的大救星呢,我们再也不用怕没水了。”全省大旱,黄河都见底那个是例外。

  顾宁笑微微地,“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大家议定的。”

  “拉倒吧,没有你给他们的河渠图,他们哪里议定去?”冯浩然一针见血。

  这次他们去周家还有事情,也没有留饭,顾宁临走的时候管秀瑶家要了几斤玉米种子。因为原本就是为了普及的,也不是为了某一家来牟利的,所以秀瑶大大方方地多给了一些。

  她还把自己后来又总结的一些种玉米的经验交给他,都在一本本子上。

  顾宁看着那上面的娟秀小楷,虽然不是毛笔字,倒是也挺好看的,忍不住夸了她两句。

  倒是让秀瑶红了脸,连说自己就是瞎弄的。

  顾宁对她的慷慨很是高兴,自从她知道做麦绰子就交给篾匠师父开始,他就觉得她是个非常大度慷慨的人。

  他道了谢,便和冯浩然坐车告辞,秀瑶和柳氏继续去帮忙熬汤。

  忙活完了这第一道工序,下面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了,秀瑶让娘把做好的一些糖果分给来帮工的,一人分了几斤回去,大家自然高兴得很,都说今年过年不用买糖了。

  另外,还备了一些,让秦显带去给先生,另外让秦业带去织房一些,送去姥爷家一些,还要送给任先生一些。虽然人家都有,可自己家做的,毕竟是个心意。

  顾宁和冯浩然刚来说过要挖河渠,这里就来人要求村民们出夫了,秦家已经分了家,那么每家都要出劳力,秦二贵必须去的,秦三顺不想去,可也没办法,至于秀瑶家,她早就跟爹娘商量过,家里需要人,果断的拿钱买。有了钱不享受,不吃不喝,不雇佣人帮工,不花钱脱力役,还整天自己忙忙活活累死累活,那赚钱不是赚傻了么。

  秦大福交了钱给里正,所以秦大福和秦业多不用去出力役,周里正少不得又感慨一些,而村民们也是说什么的都有。人家秦家以前穷得响叮当,饭都吃不起,现在可好,一下子有钱了,连出夫都可以花钱买。

  大家也展开了研究秦家富裕起来的原因,最后归根结底,就是分家!

  现在已经是农闲,不只是桃源村,甚至是周围的村子都掀起了一股分加热!

  当然,这些秀瑶不知道,她正忙得晕头转向呢。

  她现在让爹和大哥帮忙研究那个黄泥水淋瓦溜脱色技术呢,她开始以为只要是黄泥就行,所以按照记载的办法来时时。

  不过试验了多次,发现有些黄泥是没用的,要挑,最后她从凤凰山挖到了一些黄泥土,终于试验成功。

  她先把黄泥泡水,然后用纱布过滤,将沙子等都滤掉,用最细腻的泥水备用。

  再将糖浆熬开,然后倒进瓦溜里,瓦溜架在瓦缸上面,瓦缸也两面都涂过桐油漆的,瓦溜的下端孔用麦草塞住的,糖浆倒进去之后就开始凝住。然后将麦草拿开,再把过滤好的黄泥水淋糖浆,然后将瓦溜的上口让黄泥封住,让其不透气。

  糖浆的色素被黄泥水溶解,慢慢地就从瓦溜下面的小孔滴入了缸里,将瓦溜静置在缸上面的木架上,差不多静置十天左右。

  糖浆已经被全部分解过,进行了彻底分层,瓦溜的最上层有厚厚的一层白霜,那就是雪白的白砂糖,下面是黄白色的一些黄糖,最下面是褐色的红糖。

  而大缸里面的糖,上面就是发黑的红糖,最底下泥浆、黑糖之类的都有,虽然不能食用,却是最好的肥料。到时候堆积发酵,可以用来做作物的底肥,秀瑶让爹都攒在堆肥的地方留着备用。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活,秀瑶和秦大福等人把家里那些糖浆都做成了雪白的白糖,都是现在市面上最好的白糖。另外这期间秀瑶也制作了一些冰糖,就是将白糖加热水熬开,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豆浆澄清沉淀,撇去浮沫滤去了渣滓,将清汤放入锅中继续熬制,待火候差不多的时候就倒入瓦缸内,缸内早就垂入一些细线。最后将缸放在室内,进行自然冷却降温,线上就开始有冰糖结晶,差不多十天左右,结晶基本完成。这时候就会有大大小小不等的冰糖,大的能有十几斤,小的也有小颗粒。

  把冰糖和母液分离,冰糖要拿去日头下暴晒,或者放在屋里烘制,剩下的母液可以制作片冰糖,也不会浪费掉。

  秀瑶一共做了三百斤白糖,两百斤冰糖,而家里的甜菜基本用光。

  秀瑶今年本来就是想试验一下,如果成功了,那她就要正式开糖坊,然后自己家不会种什么甜菜的,自然是跟别人家合作。

  她跟他们预定种多少甜菜,她给多少价钱,他们都切好,她花钱买。等卖了钱,再进行最终结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1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4/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