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乐_分节阅读_第203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3-08-13 13:20:14

  二婶自然不想如今家里靠着大房赚了钱,只是一个劲地嫌大房给的少,还处处地暗地里给大房下绊子。

  秦二贵心里羞惭得很,赶紧收拾一下搬出去,不过秦产和秀丽不肯,他们还要在这里织布。

  而且他们觉得这件事本来就是娘和秀美不对。

  平日里大娘一家对他们俩很好,娘就没少在家里骂,经常会抹着眼泪说秀瑶一家使坏,抠门小气之类的。

  狠话说了一箩筐,都是他们自己听了都羞惭万分的,生怕被大娘一家听见了。

  尤其是娘和三婶她们几个说的一些话,简直是令人发指,秦产被她们弄得越来越不想和她们说话,只有更努力地织布。

  这次要搬走,恰好遂了他和秀丽的心愿。

  秀瑶说过他们可以留下的,那他们就留下,他们没有对不起大娘一家的。

  秦二贵家也没什么东西,家里的几件家什还是秦大福家换下来的。

  不过临时也找不到可以搬的地方,三婶就上门说给帮忙找好了,她三弟如今来住在后桃源呢,赁了一座小院,自己一个人住着有点浪费,恰好可以让二婶一家过去。

  二婶立刻觉得自己素日里没看错三婶,是个好人,感恩戴德地就搬了去。

  见秦产不肯走,她气得恶狠狠地骂着,“你个小白眼狼,你亲娘还不如大娘亲,白生了你。哪年你要是被人家卖了,还在这里给人家织布呢。你三娘娘早就帮你打听了,你们织的布,可以赚好多钱,你才拿那么三五十个钱,真是瞎了你的狗眼。”

  秦产心里愤愤的,幸好自己是知道价钱的,也幸好是自己让秀瑶把钱收着的。

  否则的话,说不定自己被娘挑唆的,还真以为秀瑶是使唤自己呢。

  幸好,幸好……

  他心里胡思乱想着,抿着嘴角,闷着头一个劲地织布,一声不吭。

  秀丽也躲在秦产身后,不肯搬走。

  秦二贵收拾的差不多了,过来找二婶,一把将她拎住,骂道:“你还不滚,赖在这里做什么?大产和丽丽想住下就住下,人家又没做见不得人的事,干嘛和你们一起背黑锅。”

  说着也不管二婶抗/议,拎着她就出去。

  秦产自始至终都没有扭头去看,倒是秀丽还有点不忍,怯怯地,“哥哥,咱爹会不会打咱娘啊。”

  秦产脸上没有任何感情的样子,冷冷地道:“咱爹不会不讲理的,要是挨揍,也是她自己找的。丽丽,你少去找秀美,好好织布,攒了钱,哥哥给你买新屋子住。”

  丽丽嗯了一声,“哥哥,要不咱们也和瑶瑶姐姐去城里住吧,我听瑶瑶姐说,她想去县里买座院子。”

  这事不过是秀瑶被家里那些打秋风的亲戚烦厉害了,就想着去县里买座小院子,到时候可以两处住着。

  让爹娘去那里住,他们在家里管事,这样也没人能道德绑架爹娘了。

  反正她觉得自己脸皮厚得很,才不怕那个呢。

  除了二婶整天说她不好,外人也鲜少说她坏的,还说她为人和善,大方呢。

  秦产听了心下一动,就开始盘算自己有多少钱。

  去县里,不是那么容易的,家里可能一座小院子几两银子就够。

  要是去了县里,一座小小的院子,也得二十几两,起码得吧。

  那对他们来说,可是一笔数额巨大的钱财呢。

  若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和秀瑶一起赚钱了,虽然不那么畏惧,但是也知道不是自己短时间能赚到的。

  大过年的搬家,自然会招人非议。

  不过秦二贵也找了好借口,“场里太小了,家里来个人都没地坐,大冷天在外面也不像话。所以就赶紧搬出来。其实原本想着年前搬的,不是出夫了么,没来得及。”

  邻里也都知道怎么回事,谁家都有点秘密,可谁家的秘密也不是秘密。

  家长里短的,锅碗瓢盆的碰碰磕磕的,都知道得差不多。

  只是大家心态不同,说法也不同,有看热闹的,有挑唆的,也有安慰的。

  到最后,很多话题都会归结到秦大福家有钱了,一切都是钱闹的。

  而秦二贵一家搬出去之后,大房倒是宽敞了很多,不是说地方腾出来,而是没有了那个烦心的人在那里,总觉得视线都开阔了。

  以前二婶时不时地就站在那里阴沉沉地盯着大房一家,柳氏觉得下意识地都不爱往那边转头。

  现在他们不在了,她一点都不再忌讳那个,就觉得空气都好了很多,人也轻松爱笑了。

  一过了年,日子就过得风快。

  原本说是正月里不做这个不做那个,都是一些讲究,无非是因为以前家穷,一年到头累死,只有正月里才歇息一下罢了。

  现在家里重活雇人干,吃的喝的应有尽有,根本不在乎那个。

  所以过了初八秀瑶就让塘坊又开工,趁着天气还冷着呢赶紧再做一批糖出来,到时候还能赶上一拨出海的船。

  现在技术已经成熟了,秀瑶也不用盯着,秦大福带着秦德才几个就能干了。

  因为收的黑糖够用的,成色不错,家里都省了自己熬糖的工序,直接出白糖,所以不再需要太多人,而且还简单干净,速度又快。

  织坊的媳妇婆子们,巴不得早点开工,主动要求秀瑶早一点开工织布。大家赚钱的热情高涨,秀瑶自然不会拒绝,早早的就让大哥大嫂、张桂芳他们去准备。

  只是秀娴不能去了,柳氏要将她带在身边,毕竟大了,也需要议亲了。

  而秦家的进项,除了织房、塘坊,另外还有养殖场,自己家没有那么多人手,都需要雇人。因为秦家的名声在外,尤其是四姑娘秀瑶,都被人说是个小善人,所以好多人求着来家里帮工。

  秀瑶亲自面试的,一共挑了五个小伙子,有两个婆娘跟着来的,另外还有三个中年男人。他们贵秦大福指挥,专门管着家里的一些事情,算是合约长工。

  平日里主要负责养殖场和塘坊还有自垦田,如果有其他的活也需要帮忙。

  工钱自然是不低的。

  过了十五,秀瑶就让家里破土动工,把另外的三间正房起来,然后加紧盖东西厢房,另外还有养殖场的长工房。

  工人房都是大通铺,却也要干净齐整,光线透亮。

  照旧还是请的宋刚,他因为大舅兄家日子红火起来,老娘就不再那么管着,还让二姑也多回来走动。

  不过二姑是个好强的,除非是回来给大哥家帮一下忙,日常也不总会来,生怕被说闲话。

  总归是,亲戚里开始走动起来了。

  只是三婶和二婶也没少逮着亲戚说闲话,抱怨哭诉大房发了财不管兄弟们之类的,也让一些亲戚对大房有看法。只是秦大福一家忙得很,没有时间听闲话,偶尔听那么一声,也不往心里去。

☆、219

  清明之后,种庄稼的时候,就有县里的文书小吏们代表县老爷下乡劝农,公布乡约乡规,劝人向善干活,不要随便打架偷盗,否则抓到都是严惩不贷。

  秀瑶对那些县里的差役和书吏们是怀着一点忌惮的,他们某些时候比县老爷还麻烦呢,县老爷要名声,他们只要利益。

  而且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低,连普通百姓的都不如,所以他们唯利是图,凡是被他们沾上,几乎都是要破财倒霉的。

  她的生意如果不是有冯家照顾着,只怕早就被他们给搅和坏了,好几次她听冯掌柜斥责那些小吏们的,不过大家也没有办法,毕竟也要找他们办事的。

  小吏们的差事都是花钱买的,所以会变本加厉的捞钱补回来的。

  县衙发的薪水就那么一点,自然要从找他们办事的人身上找补回来的,大家也习惯了。

  平日里他们都被知县约束着不许随便下乡扰民的,但是这时候是他们公开行事的时候,难免就会有作风不正的开始想歪门邪道的。

  所以,老百姓一般是敬而远之的,也只有里正和村里大户和他们打交道的。

  秀瑶一家都专心做事情,根本没有去奉承他们。

  因为雇了人,而且还签订了好几家农田户,他们种地瓜到时候卖给秀瑶家,都是有正经文契的。另外秀瑶家还又买了十亩地,全部秧地瓜。这段时间,家里也忙得很。

  雇来的人干农活,两个媳妇就做饭送饭,帮着柳氏看家之类的。

  秀瑶没有那么累,只需要做好大局的统筹就好。

  她正在家里算账呢,累了抬头捏了捏脖子,就看到爹陪着周里正从外面进来。

  她对正在屋里做绣花鞋的秀容道:“三姐,里正爷爷来了。”

  秀容扭头看了看,立刻道:“不会是让咱们招待那些臭虫吧。”

  她说的是县里来的小吏们,因为是打着知县老爷的牌子来的,所以架子十足,耀武扬威的,很惹人讨厌。

  秀瑶就迎出去,跟周里正问好。

  周里正笑着夸了她几句,就和秦大福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坐下。

  柳氏带着秀娴和那两个媳妇去养殖场帮忙呢,没在家,秀瑶就赶紧沏了茶送过去,然后顺便坐下来听听。

  周里正也知道她在家里说了算的,笑着打趣了她几句,然后说了来意。

  “楼书办想来看看,说是参看参看,也好回去给知县老爷汇报咱们桃源的新风貌。”

  秀瑶想着自己家的东西都是正当手法赚来的,自然也不怕他参观的,笑道:“爷爷,他们要来就来吧,随便看,反正也没什么怕人的。”

  周里正笑道:“瑶瑶,咱们日子好了,县里也增光呢,你种的那个番麦、番薯的,县老爷夸了好多次。今年这不是要推广新种子嘛,知县老爷下了任务的。所以呢,楼书办想让你爹去讲讲,到时候也帮着说和说和,展示一下咱们家的成绩,让乡邻们看看,也赶紧把番麦种起来。”

  秀瑶自然不拒绝这个的,她笑道:“爷爷,这是造福乡里的好事啊,我们保管支持,我家还有些种子呢。”

  周里正笑道:“不急,种子朝廷有的发下来,第一年也不种太多,一家一户种点试试就是了,就是可能大家不乐意种,得劝劝他们,楼书办就是为这个事来的。”

  秀瑶和秦大福就同意了,和周里正一起去了周大爷家。

  周大爷正在厅房陪楼书办几个说话呢,见到秀瑶和秦大福来了,立刻就亲自起身引荐。

  楼书办看不过是一个苗条的小丫头,生得倒是好看点,另外一个普通人,看着听老实巴交的样子,就没放在心上,傲然地瞥了一眼,就又和别人说话。

  周大爷倒是有点尴尬呢,如今秦家可今非昔比呢,家里的钱财倒是小事,单看他们竟然能得冯家青睐,让顾宁和冯浩然几次三番的上门拜访就不简单。

  更让他纳闷的是,那位小齐爷怎么还跟他们也有关系呢,最近也常来。

  听说小齐爷是当初救秀瑶的那个少年?

  周大爷心里嘀咕着,想着秦家也好起来,秦业都不稀罕来周家做管事的了,不禁有些失落,觉得秦家又好起来了,再过几年,是不是又和周家比肩了?自己家在桃源也就不能一家独大了。

  往年的时候,别说做管事的,来帮工,给几个工钱,他们都乐呵呵的抢着来呢。

  自从斛子的事情之后,两家还真是疏远了的。

  他请秦大福和秀瑶坐了,让人上茶,态度非常客气。

  那楼书办见了就不由得正眼瞧了瞧,觉得是周大爷小题大做了。

  周里正就忙着介绍,“楼书办,这就是您要见的秦家人,他们去年种了番麦的,之前还一直种番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2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3/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