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名媛望族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素素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3:31:52

  许是万氏念着他们一家死在江州更为妥当,那样京城的侯府中便能少很多的流言蜚语,故而未能等到归京,万氏便对她一家采用了手段,若非母亲听进了姚四姑娘的话,早有警觉,她一家三口这会子只怕早已被毒死,已成了阴魂厉鬼。

  饶是母亲早有警觉,当夜和夫人于她一起出逃,但也没能躲过万氏的追杀,母亲被抓了回去,已然被万氏杖杀。而她和父亲虽逃了出来,可却也吃了不少的苦,又被侯府所派之人四处寻找。

  她清白被毁,母亲惨死,而他们一家原是多么的衷心,遭遇了这些,她心中岂能无恨!和父亲商议两日,索性便投靠了镇国公府,一来寻求镇国公府的保护,再来也是借此达到报仇雪恨的目的。

  秋萍心中有恨,如今她听了管家的这几句近似威胁的话岂能如他所愿,心中的怨恨只有更浓,她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当即便痛声大哭,道:“老爷,您这两年偏疼王姨娘和胡姨娘,夫人她独守空房,心中有怨,她是一时想不开才做下的糊涂事儿啊,老爷,您原谅夫人吧……您便是瞧在世子爷的面上也该原谅夫人啊!”

  秋萍这话却是将万氏推上了万劫不复之路!

  谢增明晕头腿软,面色苍白,一是怀疑的种子已然中下,再来也是他知道今日一过,他便会已最快的速度成为全天下的笑柄谈资,一辈子都甭想再直起腰来了。而他的嫡子,也要毁在这样的母亲手上,便是宫中的娘娘,只怕也会受此事极大影响,被后宫那些恶狼般的女子们不知如何嘲笑呢。

  见武安侯已面色惨淡,魂不守舍,秋萍心中好不畅快,又道:“夫人她非要给世子说门更好的亲事,没听侯爷的话,徐徐而来,操之过急。奴婢心慕世子久矣,知晓世子是重情义之人,姚四姑娘和世子早年便已订下亲事,若然姚四姑娘真出了意外,世子怜香惜玉只怕也会跟着伤心,奴婢不忍世子伤心,这才在当日未曾按夫人吩咐将姚四姑娘弄进那石屋中,岂知奴婢刚将姚四姑娘安置妥当,那崔家公子竟已发觉了奴婢,他竟是将奴婢误解成了姚四姑娘,奴婢当时怕极了,欲告知他认错人了,没想到崔公子便将奴婢敲晕了过去……呜呜,奴婢被糟蹋,夫人竟也责怪奴婢办事不利,夫人她已将奴婢娘亲仗杀了!”

  秋萍说着恸哭了两声这才又道:“奴婢心知夫人也不会放过奴婢,便和父亲连夜逃离了别院,奴婢自小便伺候夫人,夫人一直待奴婢不薄,即便夫人仗杀了奴婢的娘,奴婢也从未想过要背叛夫人,早已决定和父亲一起寻个地方隐姓埋名,可是事与愿违,父亲大病一场,经得登州李家少爷相救,后来奴婢和父亲便辗转遇上了归京的国公夫人一行,父亲他自来便得侯爷看重,一心衷于侯爷,总也不愿叫侯爷一直被瞒在鼓里,加之奴婢父子两人的卖身契还在侯府,奴婢这才和父亲一同回了京城。”

  百姓们听闻万氏偷情又要陷害锦瑟已是怒不可遏,再听秋萍说万氏如何如何事后杀人灭口,更觉其阴狠毒辣,实是本朝第一淫妇毒妇。一时间全都激愤难言,大声喊着要谢增明将万氏活剐。

  而那崔一奇听了秋萍的话,越发觉着儿子是被万氏所杀,也冲武安侯怒喝道:“这等毒妇便该下油锅,凌迟处死!”

  锦瑟本便是装晕,她被抬进马车便睁开了眸子,坐在马车中她将外头的动静听的是清清楚楚的,不想事情竟被镇国公府做的这般天衣无缝,她一面对镇国公府的手段结舌,一面心中却无比畅快,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万氏都害她太过。而锦瑟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之人,对万氏她是半点同情都没,想到早年祖父和父母都还活着时,万氏的慈爱和关怀,便更觉着像是被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惦记着一般,只感恶心罢了。

  而文青更是如此,在灵音寺时他便只恨不能喝万氏的血,吃她的肉了,将才武安侯又是那般恶毒,害的姐姐被人指骂,险些一辈子便毁掉了,现在见武安侯夫妇遭受如此重击,见武安侯已气得胸膛震动不已,说不出话来,文青就差没抚掌大笑了。

  锦瑟除了高兴,更觉轻松,因她自重生便在为退亲一事步步筹谋,如今眼见已是大局定了,她自感压在心口的那块大石也去了。周身的通畅,舒坦。

  此刻的皇宫之中,大锦当今天子朱厚须正和其异母兄弟朱厚望一同瞧着一副其新得的仕女图。

  朱厚旭贪恋美色,昏庸无能,而他这兄弟吴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纵情声色犬马,也是个好色之徒,两人常常在一处共同鉴赏美人图,朱厚旭见那画中美人儿身段窈窕,样貌出众,眼神媚光荡漾,偏神情又端庄贤淑,便抚掌大笑,道:“三弟这画儿你是从哪里寻来的,当真是妙哉妙哉啊!”

  朱厚望闻言便是一笑,道:“皇兄也知道,臣弟惯好淘些这等美人画儿,下头的人也都知道,念着臣弟在皇兄这还算得脸,自免不了四处搜罗了美画借着臣弟的手要讨好皇兄啊。”

  朱厚旭便又笑了,道:“这般美人若是能得之,便是妙了。”

  朱厚望便笑着道:“皇兄后宫佳丽三千,哪个不比这画中美人要妖娆数倍,说起这怜香惜玉来,皇兄当真是男人中的真丈夫!就只说这后宫美人,哪个不被皇兄迷的仿若入魔,这皆是皇兄温柔体贴,从不叫美人失望的缘故,依臣弟说那等上阵杀敌的皆是莽夫,算不得什么英雄,唯像皇兄这般令女人迷醉的才是男人中的男人!”

  朱厚望这话对天子来说真可谓是无礼之极了,可朱厚旭闻言竟是乐得双眼晶亮,畅快地哈哈大笑,连声问着:“男人中的真丈夫?哈哈,三皇弟就会哄朕开怀。”

  朱厚望忙道:“这话可非臣弟一人说过,京中不少百姓也如此认为,皇兄不信臣弟可安排些百姓进宫面圣,由圣上亲自询问。”

  朱厚旭闻言面色一亮,接着却又摆手道:“算了,算了,若然那般少不得又要听镇国公唠叨,说什么不安全,刺客,朝政为要云云的话,烦都烦死了。你有那功夫在民间为朕再物色几位美人才是正事,朕信你的话便是。”

  朱厚望听罢见只一笑,也不再继续坚持,便又道:“皇兄怜香惜玉,从不为难美人,便是一个姿色寻常的宫女,皇兄都从不责骂,这点那武安侯和那侯府世子可真真是相差太远了。”

  朱厚旭听他这般说倒是一诧,挑着眉道:“皇弟此话怎讲?”

  那朱厚望早便准备着被闻询了,当即便回道:“嗨,皇兄是不知道,那武安侯世子早年便和姚首辅的嫡孙女定下了亲事,无奈如今姚家败落,武安侯府便不想再结这门亲事,那武安侯夫人竟是欲找人坏姚家姑娘的名声,借此达到退亲的目的。一计不成,姚家姑娘主动退亲,武安侯和世子便又欲挽回名声,非要强娶人家姑娘,今儿臣弟进宫时武安侯府正闹着呢,臣弟瞧着那姚家姑娘势单力薄,只怕到底还是要进那武安侯府的。”

  朱厚旭听了这话,又有将才朱厚望的追捧,哪里不适时表现一二,当即便一拍龙案,怒道:“岂有此理!这武安侯府太过猖狂!朕听闻那武安侯世子相貌俊美,为京中百姓所赞,可怎是个如此不怜香惜玉之人!怎么能强迫人家姑娘,绝非大丈夫所为!”

  他言罢,朱厚旭便笑着道:“哎,只愿那姚家姑娘没有遇上皇兄这样的男子,到底是皇兄这般真男儿世间少有,也是姚家姑娘命薄。”

  朱厚旭闻言便道:“哼,这事朕要管上一管,来人,速速去传朕口谕,武安侯府仗势欺人,朕勒令其立刻归还姚姑娘婚书及生辰八字,解除婚约,武安侯若然不服,便叫他来见朕!”他言罢见太监领了命令要去,尤且嫌不足,又唤住他,道,“既是武安侯府理亏在先,便该补偿姚家姑娘,我朝有律法,若女方行为不端,男方欲退亲,可不归还嫁妆,朕今次特允姚家姑娘不必将武安侯府的聘礼退还了!”

  太监闻言见皇帝不再说话,这才领命去了,而朱厚望便一脸钦佩得冲皇帝作揖跪拜,道:“皇兄真乃男中英杰,臣弟佩服,佩服!”

  朱厚旭便又是哈哈几声畅快的大笑,哪里还记得在慕云宫中情迷之时答应过云嫔的事儿?!

  他笑罢,却又猛然想起一事来,道:“哎呀,这姚姑娘若然退亲,这婚姻之事岂不是要耽误了?她又家道中落,只怕也难再遇上良人,朕记得当年那姚状元的妻子是有京城第一美人之称的,想来她的女儿也不会差,不若朕好事做到底,便将这姚家姑娘接进宫中便先封个正七品的宝林可好?”

  朱厚望闻言大惊,他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要是那姚家姑娘真进了宫,他岂不是白忙活一场还要得罪了那人,见皇帝兴冲冲地便欲唤人,朱厚望便道:“皇兄,那姚家姑娘如今才年纪尚小,能有什么姿容。再说,有皇兄的恩旨,便是姚家姑娘退亲侯府,于她再谈婚论嫁是无关碍的!更有,她进宫只怕云嫔娘娘要闹性子,再为难了姚姑娘,皇兄岂不是好心办了坏事?重要的是云嫔娘娘也要因皇兄此举而伤心啊。”

  朱厚旭一听,这便又想起答应过云嫔要为武安侯府做主一事来,登时心虚,便忙摆手道:“臣弟说的对,是朕思虑不周,好在没酿成错事!”

  朱厚望这才暗自抹了一把大汗,嘿嘿笑了起来。

  却说皇帝遣派的太监到武安侯府时,正是秋萍陈述之后,百姓们皆激愤之时。老远便闻百姓们的大喊之声,一波一波好不惊人。

  “拿出婚书来!”

  “交还姚姑娘生辰八字!”

  “退婚!退婚!”

  ……

  乔公公闻声诧了一诧,见不光是侯府门前的大道,便是和其相连的数条小巷中都站满了人,当真是万人空巷,人头攒动,他震惊了一下,这才忙令开道的小太监前去开路。

  听闻圣旨到了,武安侯只以为是宫中的女儿求来了旨意,他心中燃起希望来,忙上前迎了乔公公,众人一同跪下,而乔公公已是大声宣道。

  “传皇上口谕:武安侯府仗势欺人,姚氏退亲一事朕不能不管,朕令武安侯府速归还婚书及姚姑娘生辰八字,解除婚约。念武安侯府理亏在先,朕特允姚氏不必归还当年所下聘礼,武安侯若然不服,便叫他前来见朕!钦此!”

  乔公公言罢,谢增明都愣了,只觉着一盆冰水泼天而下,冷的的浑身都打起抖来,而杨松之唇角已逸开了一抹笑意,从未觉着当今圣上竟然也有这般圣明之时,他本能地回头瞧了眼锦瑟所呆的马车,那车帷厚重,挡住了视线,可他却仿似瞧见了锦瑟清丽的笑颜。

  而百姓们也皆反应了过来,欢呼起来。

  八十八章

  谢增明怎么都想不明白,皇宫中怎么会有退亲的旨意下来,本来事情闹到这一步,他也只有告御状一途兴许能够再生转机了。可如今一道圣谕下来,此路也就绝了。

  而且因皇上说武安侯府理亏在前,叫姚氏不必退还聘礼,那么今日之事更算是被皇帝拍板定论了,事情的真相就是自家夫人偷人,还要陷害未来儿媳,以期达到退亲的目的。

  有了皇帝的这个圣谕,他以后便是对此事再行辩驳也是无用,说不准还会被有心之人以此拿捏,说他居功自傲,不服今圣,对圣上不敬云云。

  这般想着谢增明岂能好受?而且明明娘娘昨儿送信儿回府,说是令他不必担忧,已求得了皇上的恩允,为他们武安侯府做主的,如今情况怎会相反?!

  乔公公念了圣谕,谢增明却半响没有反应,接着他才抬起头来,问道:“公公,这圣谕会不会弄错了?”

  乔公公闻言,当即面色就不好看了,双目一竖,沉声道:“武安侯若然对圣意不服,自可领了旨意面见圣上,这假传圣意的罪名洒家可担当不起!”

  乔公公是明孝帝身边的贴身太监,那是得罪不起的,谢增明将才一时情急,问出那话来,此刻见乔公公恼了,也不敢再言,便磕头道:“微臣领旨谢恩。”

  乔公公见武安侯领了旨意,又和镇国公夫人辞别,便带着宫人们走了。有了圣谕,又被百姓们指骂不休,谢增明便是不甘心也没了法子,只能甩袖灰溜溜地进了侯府,片刻便令管家将婚书和锦瑟的庚帖送了出来。

  而这会子功夫,镇国公夫人已经叫下人们将锦瑟在灵音寺中如何救了平乐郡主和那刚出世便被秽物堵住呼吸的小婴孩的事情传扬给了围观的百姓们。

  百姓们听闻此事,无不称赞锦瑟心地善良,品行高洁,而且冰雪聪明,聪慧机智。不少百姓对将才曾听信武安侯府的攻歼之语而谩骂了锦瑟表示歉意,还因此又将武安侯好一阵骂。

  锦瑟坐在车上,听闻外头百姓们的话,倒感慨良多,只觉百姓们心思最是单纯,听风便是雨,是最好哄骗的,也是最可爱坦诚的,一旦知道错了,就爽快坦然的赔礼道歉,倒比那读圣贤书却欺世盗名的真小人不知要讨喜多少。

  锦瑟也感念镇国公夫人的好意,自然知道她叫下人们将自己救人之事传扬开来,一是为她造个好名声,再来也是叫众人都知晓她对镇国公府有恩,将来她和文青在京城也能多个靠山,不被人太过小觑了去。

  那边武安侯府将婚书和庚帖退回,姚择声和锦瑟说了一声,取了锦瑟手中的请婚书,这才又辞了镇国公夫人,便直接拿着两份婚书前往礼部治下的官媒苑去消掉官府的存档。

  锦瑟听到姚择声的说话声,扬起了唇角,恰好马车的门帘被挑起,锦瑟望去,但见镇国公夫人扶着贺嬷嬷的手正登上马车,她一双含笑的眸子正和镇国公夫人黑沉的眼眸对了个正着。

  今日镇国公夫人穿着一身紫红色绣金丝牡丹的锦绣缎袍,罩着暗金色的软云罗福瑞成祥袄裙,头上戴着八宝玲珑虫草赤金头面,束着条额心镶红宝石的暗红纹祥云的抹额,通身富贵逼人。

  她那额心的红宝石颗粒极大,映了阳光迸射出流光来,趁着她一张保养得当的面容愈显年轻,只是那双眼眸却沉淀了岁月的磨砺,显出穿透人心的光彩来。锦瑟正笑得得逞而畅快,冷不防地对上镇国公夫人精湛的眼眸,心中一紧,忙收拾着神情站起身来,盈盈拜下,道:“今日若非夫人,小女只怕已被毁了名声,承蒙夫人仗义解救,小女感激不尽。”

  她刚拜下,手已被镇国公夫人拉住,锦瑟站起身来,便见镇国公夫人正含笑望着自己,道:“长的愈发肖似你母亲了,你母亲当年在闺中时,不仅美名远扬,更有贤淑温婉,端庄明理的名声,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名媛闺秀,倒不想她的女儿也是这般出众,青出于蓝了。”

  锦瑟闻言面上一红,忙道:“夫人笑话小女,小女不及母亲之处多矣。”

  镇国公夫人在车中坐下,拉了锦瑟在她身边,却是笑着摇头,道:“你这孩子自谦,岂不是说本夫人没有眼力劲儿?”

  锦瑟听罢倒不知如何回答了,面色赧然地低了头,镇国公夫人便拍着她的手,道:“你是个好孩子,比你母亲更机敏,更从容也更睿智和沉稳,也比你母亲有主意的多……将才便是我不来,你也吃不了亏。再来,我来也是为着镇国公府,你勿庸多谢。”

  锦瑟本觉平乐郡主是个爽快的性子,却不想她那性子承袭自镇国公夫人,听了镇国公夫人的话,锦瑟更不知该如何言辞了,神情便显得有些拘谨。倒是镇国公夫人见此,笑着道:“云姐儿如今已在国公府中安置,往后多到国公府走动。”

  锦瑟忙自应了,却闻外头远远的响起一声喊来。

  “姚四姑娘可在前头?”

  文青原站在马车旁,闻声望去,却见十多个人跟着刘管事挤开人群正迅速地往这边而来,转瞬间这些人便到了近前。

  刘管事见到文青忙上前见了礼,文青知晓刘管事是母亲身边的老人,忙侧身避过,这才瞧着他身后那些人,见他们一个个手中还都提着篮子,挎着箩筐,不觉诧异地道:“刘伯这是?”

  刘管事闻言却大着声音道:“小少爷不知,这些都是京郊白家村的村民,前两日这白家村被凤京府的官兵给围了,非说村民们患了瘟疫,要焚村。村中一老人却言用白诘草便可治愈村民的病,当时老奴恰巧听闻了这件事,也和那些官兵一般,只以为村民是为了脱困这才欺骗人,好哄过官兵逃出村子。故而老奴给姑娘通信问及姑娘和少爷何时入京时,便和姑娘说了此事,特意嘱咐姑娘千万莫莫靠近白家村,就是恐有村民逃出来,冲撞了姑娘,再令姑娘和小少爷染病。不想姑娘听了此事竟连夜叫人送了回信过来,令老奴将铺子中库存的白诘草尽数运往白家村无偿给村民们救急。”

  刘管事的声音很大,已引得不少围观百姓皆又围了过来,听了刘管事的话他们已料想到这些百姓提着东西来定然是要感谢姚家姑娘。

  就听刘管事又道:“姑娘来信说宁可少赚些银钱,宁可信其有,也不可因一时失查,罔顾了那么多条人命。老奴奉命行事,如今这些村民用了那白诘草熬的汤药竟真的都病愈了。现在官兵已经撤离,这些乡亲们都是今日一早进城前来道谢的,听老奴说这都是姑娘的意思,他们便非要老奴带着他们当面给姑娘道谢不可,小少爷,姑娘她没在这里吗?”

  文青对此事一无所知,闻言一诧,而马车中锦瑟和镇国公夫人自也听到了外头刘管事的话。镇国公夫人瞧了锦瑟一眼,这才笑着道:“出去见见他们吧,这是好事。”

  村民们前来道谢,原是锦瑟刻意安排,本不觉有何不妥,如今被镇国公夫人一说,锦瑟倒觉有些不好意思,只敢自己那些小动作都被她瞧了出来般,她面颊又红了红,这才起了身。

  而外头,那些村民正央求着文青叫他们见上锦瑟一面。

  “姚姑娘不在这里吗?姚少爷叫我们见见救命恩人吧,我们十几人是代表乡亲们来的,若是见不上姚姑娘一面,回去可怎么和乡亲们交代啊。”

  他们正说着,却见停在一旁的马车车门一开,自里头倾身走出一个穿戴简朴的姑娘来,那姑娘瞧着年纪尚小,可却已出落的极美,冰肌玉骨,神情温婉恬静,那双剪水眸子瞧过来,但见其间盈盈晶莹,散发着亲和的暖意。她举止从容优雅,这般女子似生来就是做人生人的,不管在何时何地是何种情况,她一出现便势必不容人忽视。

  众人一愣,直觉这位仙女般的姑娘必定就是良善又热心,救了他们全村百姓的姚四姑娘了,果然便闻那边姚家少爷见那姑娘出来就喊了一声姐姐。

  众人闻声,竟皆跪了下来,那带头的老汉已白发苍苍,他领着十多人给锦瑟跪下,便道:“姚姑娘救了我们白家村近八百条命,请受我等一拜!”

  说着竟是冲锦瑟叩起头来,锦瑟救人一来是出于同情,再来却也是有私心的,如今见白家村的村民们如是,她羞愧的面色潮红,匆忙地扶着文青的手下了马车,避开众村民的礼,冲文青慌声道:“快去扶老爷爷起来!”

  待文青扶起那老汉,众村民也都跟着起来,锦瑟才上前两步,温和地关心地道:“老爷爷和村民们可都已经大好了?”

  那老汉忙笑着道:“都好了,都好了,有了姚姑娘送去的那些活命草药,如今乡亲们都已病愈了。白诘草是贵重药材,官差根本不会为村民们买药,乡亲们也多无钱买药,更何况当时村子被围,也买不到药。这回若非是姚姑娘,我们村如今已被官府一把火烧成平地,乡亲们也都做了孤魂阴鬼了,姚姑娘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

  “是啊,我家中还有不足三个月的幼儿,我那媳妇如今也大着肚子,险些就一家几口人便要被活活烧死,如今逢凶化吉,多亏了姚姑娘啊,姚姑娘活命之恩,我们便是万死也是难报的。以后姑娘若有用得着白家村村民的地方,我们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是,姑娘可一定要给我们报恩的机会啊!不然我们心中难安啊。”

  “姚姑娘,这些都是村民们让我们带给姑娘的,姑娘一定要收下啊。”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是感激难言,那带头的老汉却自袖兜中摸出一个袋子来往文青手中塞,道:“那白诘草贵重,我们不能白拿姑娘的东西,叫姚姑娘既救人,还蒙受莫大的损失,这些银两虽是还不够十分之一的药银,可却是乡亲们凑出来的,姚少爷万望先收下,其它的银子容我们慢慢还上。”

  文青闻言忙将那银子推回去,道:“这银子我和姐姐不能收,若是收了岂不有违当日姐姐一番救人的心意?那白诘草便是再贵重也是药材,若然不能治病救人的话,搁置在库房便和一堆废柴一般,没有什么不同了。姐姐将白诘草无偿送给白家村的村民们那也是叫这些药材物尽其用呢。”

  锦瑟见文青说话头头是道,极为得体,眸中闪过笑意,也忙道:“村中刚刚出了这等事,也算是遭了一场灾,老爷爷还是将这银两带回去吧,归还给大家,叫他们用这银钱多给家中生病的家人买些补物,叫孩子们尝尝荤腥,乡亲们送的这些东西我都收下了,心意也都领了,往后我和弟弟若然有事相请,自也不会和乡亲们客气的。”

  众村民闻言又是一阵好谢,他们这边寒暄着,那些围观的百姓们也皆瞧着锦瑟姐弟纷纷露出赞色,称颂了起来。

  “这姚家姑娘分明便是个最最慈悲的心肠,这样的一位好姑娘,险些便被武安侯一家给糟蹋了!”

  “说的是啊,这般高洁善良的姑娘,幸而是退了亲,不然进了这满是奸佞之人的武安侯府不定被欺负成什么样儿呢。”

  “这武安侯一家可真是有眼无珠,姚四姑娘不仅人长的好,心底也这般善良,又那么聪慧,小小年纪就卓尔不群,再过两年也不知会长成怎样的绝代佳人呢。”

  “那是,姚四姑娘的母亲当年便是京城第一美人,姚四姑娘定然青出于蓝,只不知将来哪家贵公子能有福气迎她为妻。”

  ……

  众人议论纷纷,已是一片赞誉之词。这边锦瑟和乡民们说完话,令姚家的下人们将村民带来的东西都收下,念着村民们还要走几里地回村去,便和村民们道了别。她望着他们远去,眸中充满了笑意,只觉重生便该如此,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幸福。

  文青见锦瑟笑了,便也呵呵傻笑起来,只因他知晓明日姐姐的美名和贤名,她的聪慧和机智便会传遍京师。

  ------题外话------

  八十九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名媛望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