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双面人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72 KB   上传时间:2014-08-11 14:24:01

  这样方好,赵夫人待她不慈,她何必对其百依百顺,反累坏了自己,倒不值。

  却说贾珠贾琏等人上路后,舟行甚速,不日便即到了金陵。

  林如海夫妇早已先得了消息,林如海上班未回,身为长辈,亦不会单等他们兄弟二人,因此贾敏派人在岸上等了两三日,方将他们接进府中,乍然相见,两个侄儿都已长成浊世佳公子了,一个儒雅斯文,一个风流俊俏,一如明珠,一如美玉,均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谈吐有致,风度翩翩,贾敏不禁有些恍惚,半日方笑道:“几年不见,越发出息了。”

  两个侄儿中贾敏心疼贾琏丧母,多疼了几分,但她并不是不疼贾珠,只是贾珠上有父母教养,贾政正直,王夫人慈和,压根儿不必贾敏操心,因此和贾琏更觉得亲密些。

  因贾政一心期盼长子学有所成,故贾珠从小稳重踏实,苦读诗书,不思顽耍,又不善言辞,略有些腼腆,不比贾琏,一见到贾敏,行罢礼,立即上前笑道:“几年前侄儿见到姑妈是这般模样儿,如今还是这般模样儿,沿途中见到的鲜花都不及姑妈半分,不知道姑妈是如何保养的?竟是传授侄儿一二,回去好孝敬祖母和母亲,也让她们返老还童一回。”

  贾敏听了这话,顿时笑得花枝乱颤,伸手拍他,道:“真真你这张嘴,叫人甜到心坎儿里。我瞧你竟是把这份功夫用在读书上才好,学学你哥哥的沉稳。”

  贾琏看着贾珠,嘻嘻一笑,心里却颇为不屑,光知道读书不知道与人结交有什么用?自己还听从姑妈和母亲的话练习骑射呢,因此一年到头罕见生病,反倒是贾珠,书读得是比自己好些,却不如自己健壮,也没有自己交友广阔。

  贾琏如今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读的书见的人也多了,隐约觉察出自己一房和二房之间的气氛似乎有些不对,总有一种暗流汹涌的味道。

  贾敏鉴貌辨色,猜出了几分,不由得暗暗叹息。她听林如海说过,平常考试也罢了,唯独春闱考试十分寒冷,许多学子都撑不到考完便被抬了出来,因此林如海如今是文武兼修,做官之后也未放下,她在京城时曾经提醒过兄长此节,瞧着贾琏似乎一直遵从,反倒是贾珠脸色略苍白了些,身形瘦削,竟不如贾琏的身强体壮,个头也略矮了些。

  贾珠笑道:“琏二弟读书比我强,是姑妈过誉了。”

  贾敏摇头道:“何尝如此?你原本读书就比琏儿好,今儿我说的也是实话。你们都是好孩子,我只盼着你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好好儿得振兴家业。”

  贾珠和贾琏听了,忙躬身应是。

  贾敏方指着自己身边的林睿向二人笑道:“这是你们表弟,在京城你们常带他顽,一别几年,如今他也大了,已经正经上学了,今儿特特请了假在家里等你们。”

  等贾敏说完,林睿忙上来见礼。

  贾珠和贾琏亦回了礼,留心打量,只见林睿穿着湖蓝小袄,月白裤子,因年岁尚小,尚未留头,又是生就一张圆脸,唇红齿白,眉挺目澄,浑身上下更蕴以文秀斯文气质,行礼拜见之时,口齿清楚,眉目生动,更显得他十分聪明清秀。

  贾琏看罢,立时便开口赞道:“真真不不愧是姑妈家的表弟,瞧这般模样气度,活脱脱便是和姑爹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将来定然如同姑爹一般,连中三元,从此一举成名天下知,说不定还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一席话说得贾敏心花怒放,假意嗔道:“又说这些甜言蜜语来讨好卖乖。”

  便是林睿自己听了贾琏这话,脸上也露出笑容来,神色间亲近了几分,他最敬佩自己的父亲,贾琏这么说,可不是说到他的心坎儿里了。

  贾琏来了这些时候,见贾敏待自己一如从前,更是欢悦,笑道:“侄儿实话实说,哪里对姑妈卖乖了?我像睿兄弟这么大时,还不如睿兄弟呢,如今已经来考试了,只盼着有些儿长进。这回我们怕要叨扰姑妈一段时日了,还要请姑爹好生指点一番才好。”

  贾珠见贾琏才过来,便说得贾敏和林睿欢喜非常,心里暗暗有些羡慕,幸而他生来心胸宽阔,倒也不曾生出妒意歹心来,只恨自己木讷,不如贾琏伶俐。

  贾敏道:“你们知道长进,我只有欢喜的,咱们娘儿们说什么叨扰的话?没的太生分了些!你们住在老宅子里,我还不放心你们呢。那里多少年没人住过了,奴才个个横行霸道的,也不知冷知热。你们在我跟前,好歹我们还能看着些儿,该吃什么该穿什么,处处仔细,你们平常只管好生读书,用心考试,余者皆不用费心。”

  贾珠和贾琏齐声道谢,又奉上土仪礼物书信等,又特特点明北静王妃和赵安所赠之物。

  贾敏一面站起来接书信,一面不觉红了眼圈,叹道:“这一别就是几年,你们姑父单是在这里做官便又是三年,三年后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也不知道几时能见到她们。”

  说毕,不等众人安慰,便命人带他们先下去安歇,又命林睿引路去早已收拾好的客房,派人帮其安插器具,收拾行李,待他们都出去后,方展开贾母并窦夫人给自己的书信,书信非此二人,另有贾赦和贾政给林如海的书信,贾敏便没看。

  贾母和窦夫人信中所言都是贾琏的亲事,贾敏一直都留心此事,惜离京城数年,又不能进京,料想他们给贾琏说亲多在京城一带,只好将自己心中早已看中的人家一一写将出来,打算让贾琏考完试后带回去,请贾母和窦夫人过目,取中哪一个,自己再写信替其美言几句,贾琏现在十分出色,若是一句高中,说亲就更容易了。

  晚间林如海回来,觉得甚好,拆看贾赦并贾政的书信后,无非是请他闲暇之际指点其子一番,饭后移步书房,考校贾珠和贾琏的功课,不禁点头称赞道:“珠儿和琏儿的文章都大有长进,想是能考中。”

  上辈子贾珠便在今年考中了秀才,贾琏才学并不比贾珠逊色,按其本事,大约也能榜上有名,林如海又拟了几个题目与他们做,亦是不俗。

  打量二人一番,林如海不禁皱了皱眉头,道:“入场考试素来劳心劳力,若想安安稳稳的考完,须得好生调理身体,琏儿瞧着倒壮健,珠儿你须得多多练习些骑射功夫才是,身体康健方是根本,切勿为了读书本末倒置。”

  贾珠为人才气都好,品行良善,既不似贾政之迂腐,又不若王夫人之深沉,唯一不好的便是身体欠佳,上辈子不到二十岁便娶妻生子,不想短短时间便一病死了。林如海虽有扶持贾琏一脉挑拨两房之争的想法,但是罪不及儿女,王夫人才是黛玉之死的罪魁祸首,他不至于为难贾珠区区一个孩子,因此语气和缓,十分关切。

  贾珠听了,感激道:“多谢姑父提点,侄儿谨记在心。”其实他也十分羡慕贾琏,悠游自在,既能出门交友,又能骑马打猎,还曾孝敬过贾母自己猎到的皮子,哪似自己,时时刻刻都有父母盯着读书,便有此心,也都在他们期盼的目光下消失殆尽。

  林如海点头道:“你们且去歇息罢,文章做好了再给我,也不必十分辛苦,原不是为了考试,再说了,眼瞅着考期将至,你们十之八、九都能考上,尽可放心。”

  虽然说有些人参加科举,一辈子都是童生,但这些人多是寒门出身,不若世家子弟生来便有最好的先生、极多的书本,自小耳熏目染,见多识广,但凡略有上进之心的,略用些心思,十之八九都能考上秀才,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

  贾琏忙道:“多谢姑爹吉言。”

  他果然不急不躁,还有闲暇请林睿带他去各处游玩,先去老宅子一趟,又去甄家拜会一回,贾珠见状,思及林如海和贾敏所言,又无父母管束,索性暂且抛开束缚,与其一同,又去薛家一回,脸上笑容日益增多,考试时更是文思如泉,下笔有如神助。

  放了榜,二人竟皆高中,贾珠乃是第三名,贾琏却是第七名,兄弟二人年纪轻轻,生得都美,恰如明珠对应成辉,惹得金陵一带许多人家都称赞不已,齐来道贺。

  贾敏如何替二位侄儿欢喜自不必细说,忙命人快马加鞭往京城报喜。

  林如海早有预料,倒不如何,反而劝贾敏消停些,笑道:“珠儿和琏儿高中,既住在我们这里,那些人来道喜,你竟是先款待前来贺喜的人众才好。”

  贾敏也笑了。

  来客中固有甄家,亦有薛家,便是贾家老宅诸管事下人也都过来磕头,贾敏顿时忙碌不堪,外面官客们来了,都请贾珠和贾琏过去相见,里面堂客们却都有所顾忌,除了林睿年幼都见了以外,并未见贾珠和贾琏,唯有薛姨妈见了贾珠并贾琏两个。

  想到和王夫人姐妹京城一别多年音容难见,薛姨妈拉着贾珠说话,十分伤感。

  贾珠反倒劝了几句,薛姨妈笑道:“瞧见你,就仿佛瞧见二姐姐似的,你们如今都出息了,这样年轻便考中了秀才,我心里替你们着实欢喜。”

  紧接着又见了贾琏和林睿,见一个夸一个,忙又赠了表礼给贾琏。

  不料考完试后,启程回京之前,贾琏甚慕江南风流,人杰地灵,忽然突发奇想,想去林家在姑苏的书院求学一年。因今年第一名出自这家书院,却是金陵人氏,家内甚是富贵,只是在姑苏上学。贾珠心中也颇有触动,亦想同贾琏同往。

  林如海和贾敏固然赞同,毕竟自家书院的先生都是真才实学,但是却不能为二人自作主张,因此由林如海做主,随同报喜一起送信回京,问贾赦和贾政的意思。

  闻得兄弟二人都考中了秀才,贾母等人顿时喜气盈腮,要给祖宗上香去,又忙赏府内所有下人三个月的月钱,又叫人去外面布施。

  一时之间,京城各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对于林如海和贾敏信中所言,窦夫人深为赞同,劝贾赦答应贾琏所求。

  贾赦本不如何在意功名,但是得知儿子考中后,却是喜得一蹦三尺高,连呼我儿出息,又想林如海坐镇金陵,姑苏是林如海的祖籍,便点头同意了,给林如海去了一信。这回不必窦夫人提醒,他便翻箱倒柜,取自己的梯己,预备了极厚的礼物送去。至于窦夫人,见他同意,自去按着贾敏信中所选的人家暗暗查访,好从中替贾琏择妻。

  贾政和王夫人却不放心,儿行千里母担忧,终究担心贾珠的身子,只好打发人送信去,并接贾珠回来,只说替贾珠选定了人家,又将定亲,不好让他在外面逗留。

  这一来一回,信送至林家时,已是年下了。

  林如海和贾敏看毕两家回信,暗暗叹息不已,他们只是姑父姑母,纵然觉得贾政夫妇此举不妥,却也明白二人的心思,无非是贾政没有从科甲出身,而贾珠却在十四岁考中了秀才,想当初林如海便是在这个岁数考中的,如今高中状元后几乎是步步高升,每三年一升,一升两级,因此贾珠须得在他们眼前他们方能放心。

  因此,夫妇二人只能从善如流,一面送贾琏去姑苏求学,一面送贾珠回京。

  贾珠十分失望,羡慕得看着贾琏兴高采烈地前往姑苏,林如海和贾敏见状,心头登时一软,思来想去,便以腊月结冰不好启程,最好二月化冻后方能成行为由,先打发人送信回京城,反留贾珠暂住数月,在这数月中,贾敏回了姑苏一趟,带他同行。

  贾珠顿时喜出望外,心中对贾敏夫妇感激不已,精神渐长,竟比来时健旺许多。

  如此一来,贾珠次年三四月份方得以回到京城。

  贾政和王夫人好不担忧,从贾母房中请安回荣禧堂,刚一坐定,便先斥责了他一番,王夫人道:“好好儿的,考中了怎么不回家?白叫我们日夜悬心。”

  贾政也是神色严厉地望着贾珠,颇有几分不悦。

  贾珠忖度半晌,忙含泪回道:“儿子不孝,劳老爷太太惦记着,只是考试的时候着实累着了,在姑妈家休养了好些日子方好,待得父母书信,又已是年下,天冷水冻,难以成行,便只好又逗留了数月,待见河水化开方急急忙忙地赶回来了。”

  这话是他和贾琏商议后才说的,跟随过去的下人都被他敲打过了,又许了些银钱,考试之后他确有几日不自在,河水结冰亦是事实,倒不必担心他们在贾政和王夫人跟前说破。

  王夫人一听他病过一回,忙叫到跟前上下打量,道:“我的儿,好好儿怎么病了?”

  贾珠笑道:“考试劳了神,故有此劫,劳母亲记挂。儿子如今已经大好了,姑妈给我求医问药,十分尽心。倒是琏二弟自小练习骑射,身子骨健壮得很,一点儿不见疲态,姑爹特特嘱咐过我,也得练习练习才好,考试都得身着单衣,不然的话秋闱春闱难挡考场中的寒气。”

  贾政若有所思,点头道:“此话甚是有理,明儿你也学习学习罢。”

  贾珠大喜,忙答应了。

  因贾珠说自己在江南累病了一场,贾政和王夫人满肚子的责备都无法吐出来,何况贾珠高中第三名,比贾琏强了好些,自觉面上有光彩,随即又说了几句,便让他下去歇息。

  贾珠松了一口气,自己留在江南半年有余父母就此揭过不说,还同意自己和贾琏一起练习骑射,倒是意外之喜。一时回到房中,下人又来贺喜,闻得奶娘们说父母已替自己求娶了国子监祭酒李守忠家的千金为妻,贾珠不觉红了脸,半日回不过神来。

  李守忠亦是金陵人氏,贾政慕其才干,又觉得他身为国子监祭酒,桃李满天下,显然等贾珠出仕后能帮衬贾珠,故郑重求娶。李守忠素知荣国府也是诗书翰墨之族,贾珠虽为世家子弟,却无纨绔之气,年纪轻轻就进了学,心中自然满意非常,两家顿时一拍即合。

  窦夫人想着贾珠年纪长,贾琏比他晚两年说亲也使得,因此仍是细细查访,平常应酬交际,也都常看这几家的千金小姐模样言谈举止品行等等。

  旁人都知贾珠和贾琏考中了秀才,又出身富贵,前程可期,不过贾珠已在去年便与李家小姐定亲了,只剩一个贾琏,不少人都向窦夫人十分打听贾琏定亲了没有,又有几家太太暗示窦夫人自家的姑娘已经到了岁数等等。

  窦夫人自知贾琏如今炙手可热,连王家都忍不住使王夫人又来说了一回,只是被她再次婉拒了,听了众人的询问,忙笑道:“我们琏儿今年十三岁了,尚未定亲,我们老太太和老爷原说了,就这一二年趁着琏儿考中,喜上加喜,替琏儿寻一门知根知底的好亲。幸而琏儿虽淘气了些,模样儿才气还过得去,倒也不算玷辱了人家的千金。”

  听了这话,便有人笑道:“夫人这话,太谦逊了些。”

  窦夫人进门后不久,贾赦便替她请了诰命,乃是一等将军夫人,三四年前贾政为官满三年后,也替王夫人请封了敕命,却是六品安人,过了几年,到了如今仍是六品。

  窦夫人和贾母商议过,取中了陈家的小姐,陈小姐今年十一岁,模样儿生得比凤姐不遑多让,爽利气度亦不相上下,但是窦夫人看重的却是陈家家风清正,陈夫人慈和宽厚,而且陈小姐自小读书识字,性情又稳重平和,应酬时曾经见过,实在是难得深明礼义,非目光短浅之辈,其家却是长安人氏,其父位列三品,其母娘家也是大户人家,姻亲甚多。

  不仅如此,窦夫人还看中了陈小姐上面的两个哥哥,她是幺女,也是独女,两个哥哥都考中了秀才,人品才华无可挑剔,现今在国子监读书。

  窦夫人为贾琏择妻,先是门当户对,后是小姐品格,最后方是父母家人的性情,是否会惹祸上身,因此挑来选去,唯独陈小姐最好,既是从贾敏的名单上所选,李家也满意,因此窦夫人便向陈夫人透露了些意思过去。

  可巧陈夫人素日和贾敏颇有几分交情,陈大人曾得过李恂的指点,夫妇二人几经打听,也瞧中了贾琏,他们看重窦夫人的性情,并贾琏的外祖、姑父两家,陈大人又见过贾琏,知晓此人不似其父,因此不必贾敏从中说合,只需向李母透露些许消息,此亲便结成了。

  忙到八月将尽,此事方妥当。

  与此同时,贾琏业已从江南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

  他在姑苏那里上了一年学,既有富贵公子,也有寒门学子,经历了不少在京城中难见的事情,虽只一年,见解竟比往常却高了不止一等,人也稳重了许多,他来时没有打发人提前进京送信,因而先回东院,见院中无人,不免有些诧异。

  窦夫人身边的丫鬟见他回来,登时吓了一跳,道:“二爷回来怎么不先打发人说一声?”

  贾琏摆摆手,道:“老爷太太呢?怎么不在家?”他料想贾赦和窦夫人今日应该都在家中才是,想给他们一个惊喜,哪里想到竟扑了个空。

  那丫鬟忙回答道:“太太一早得了好一箱东西,打开时,都是字纸,一张又一张的,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不知跟老爷说了什么,老爷便和太太一起往老太太那边去了,也不知是为了什么,老爷面上气恼不似平常。”

  贾琏听了,顿时满腹疑团,寻思半日不得,道:“什么字纸?在哪里?”

  那丫鬟笑道:“都送到老太太那里去了。”

  贾琏越发狐疑,忙回房去换衣裳,先前他一直住在王夫人前往贾母房中夹道中影壁后的小小一处院落,自从窦夫人进门后,便接他回东院了,独占贾赦书房里的房间。

  堪堪收拾妥当,贾琏匆匆坐车去贾母院中,不想才一进去,便见院中无人,门窗紧闭,唯见廊下各色画眉鹦鹉等鸟雀依旧,隐约还从里间透露出一些儿哭声出来,他走到门口,正欲高声叫唤好进去,却听父亲气喘吁吁地道:“母亲且瞧着该如何料理罢,儿子无能,竟是管不得了。只叹儿子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平白无故多了这样一项大罪。”

  贾母坐在榻上,面沉如水。在贾母跟前放着的正是窦夫人身边丫鬟对贾琏所说的箱子,所谓箱子,其实也只是一个一尺见方的匣子,如今正打开着,露出里面满满的字纸,丫鬟不识字,贾母如何不知,里头装的赫然便是放利钱的借据!

  原来窦夫人一直留心王夫人放利钱一事,筹谋一二年,方得了些证据,告知贾赦后,贾赦顿时火冒三丈,贾赦再不懂事,也知晓重利盘剥和包揽诉讼两样罪名。他立时便要向王夫人问个究竟,反倒被窦夫人所权,道:“咱们并不管家,便是二太太落不是,又能如何?何况揭破此事,反倒是咱们一门蒙羞,竟是请老太太做主的要紧。”

  贾赦听了,冷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太太如何偏心二房,如何能秉公处理?”

  窦夫人却道:“老爷想如何秉公处理?”

  贾赦登时无言以对,细细一想,正如窦夫人说的,确实不知如何是好,王夫人做下此事,自然是王夫人的罪过,近六七年来包揽诉讼的帖子都是以贾政之名去信,但是在此之前却也有以他贾赦的名义去了信,单是这些,即便非贾赦所愿,也是他这个荣国府的主人管理不周,说不得王夫人还没获罪,自己先得了一个治家不严的罪名。

  窦夫人叹了一口气,暗恨王夫人胆大包天,口内道:“若不是这几年我把持着老爷的帖子,只怕还用老爷的名头呢。饶是这么着,之前有用过国公爷的名帖,也有用过老爷的名帖,故而此事万万不可声张,免得罪落老爷身上。”

  贾赦又气又怒,道:“你说该当如何?”心里却不免十分感激窦夫人。

  窦夫人断然道:“都告诉老太太罢,纵然老太太偏向二老爷,事情都被你我知道了,总该有个章程出来。老太太若管,自是极好,若是不管,咱们便使些力气,先抹平当初二太太以老爷的名义包揽诉讼一事。”

  贾赦虽然昏聩无能,但毕竟是长于大家,这一点子能为还是有的,何况那些事确实非他之过,便是向圣人坦诚,也能得一个宽恕,只是怕连累阖府,不敢将此事宣扬出去。

  贾赦闷闷地道:“若叫老太太知道,也不过就是训斥二太太一番,抹平此事罢了。”

  窦夫人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得无奈地道:“还能如何?横竖咱们只求自己的公道,好歹让老太太管管二太太,又不是为了管家特特寻二太太的不是,便是让我管家,我还不想接这个苦差事呢!老爷听我说,不管老太太如何打算,横竖咱们日后仔细谨慎些,哪怕二太太再故态复萌,也

  和咱们不相干。”

  贾赦苦笑道:“我只怕被人弹劾,给我一个治家不严的罪名。”

  窦夫人微一沉吟,随即道:“如今咱们琏儿长进了,咱们只盼着琏儿成才,若真有那一日,老爷不妨向上进言,说明咱们并不管家的事实,以及老爷这个所谓的当家人也只是名存实亡。哪怕真的落罪了,治家不严也不是什么大罪过,毕竟老爷是隔房的大伯,哪能管到弟媳妇身上?不过是被训斥一番。咱们只要别做伤天害理的事儿,就有一线生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9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1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林如海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