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双面人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72 KB   上传时间:2014-08-11 14:24:01

  林如海眉眼一冷,道:“叶大人不妨说来听听,本官做了何事,令叶大人如此抱打不平?”

  叶停嘻嘻一笑,语重心长地道:“这话让下官怎么说呢?若是林大人什么都没做,这姑娘如何这般委屈?又是从林大人更衣之处跑出来的,大家可都看在眼里。”人人都知道他和林如海不和,除了公务上他十分小心不给林如海留下把柄外,平常索性都不加掩饰。

  旁人听了,都是会心一笑。

  那女子低头不住抹泪,半日方抽抽噎噎地道:“大人何必替我不平?林大人如此,我死了就是了,没的活在世上,玷辱了林大人官声。”说着,又痛哭起来。

  鸣琴等人因林如海的吩咐留在里面未出去,闻得她这般言语,都十分愤怒,暗恨此女不知羞耻,明明林如海更衣不过片刻,什么事情都没做,偏生她说话不清不楚,又这般哭哭啼啼,委委屈屈,引起旁人暗中揣测发生了什么事情,多同情此女,指责林如海。

  听了这女子的话,果然立时便有人和叶停一样劝林如海,道:“叶大人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大人何必如此,反倒让人笑话?横竖刘大人不会舍不得一个丫头。”

  林如海并未答话,只看着刘瑛,目光沉静,令人心惊。

  刘瑛被人点名,不由得一怔,又见林如海如此神色,到此时他若看不出什么来,也就枉为一府长官了,他已算过,林如海更衣一刻钟都不到,哪能做什么事,遂上前一步,道:“这不是我们家的丫头!我们家设宴,外面接待滚可的从来都不用妙龄丫鬟,都是未留头的小丫头和小厮婆子们伺候着,今日除了请来一班歌舞外,更不曾有一个这样的丫鬟。”他已猜到林如海被人算计了,不由得十分恼怒,竟然敢在他府上算计林如海!

  众人听了奇道:“刘大人不认得?”

  刘瑛摇摇头,笑道:“这样的丫头我哪里敢放在外面?这不是替家里招祸么?”他和夫人情分甚深,这样的丫鬟若被堂客看中要了去,岂不是让夫人在贾敏等诰命夫人跟前难做。

  林如海点头微笑,道:“刘知府家风甚正,本官早已知晓,眼见此女来路不明,冲撞了本官不说,还一派胡言乱语,侮辱本官,实在可恨,本官原想将之交与刘知府处理,不料她竟寻死觅活,迫使本官妥协。本官若是不加以惩处,岂不是让后人无所畏惧?刘知府既不认得此女,那便好了,鸣琴,带人把此女关押起来,改日审问。”

  鸣琴高声应了一句,从里面走出来,见到他们几个,众人都是一怔,不觉都有些羞惭,林如海跟前还有长随小厮,显然是不曾做过什么了。

  眼看着鸣琴走近那女子,叶停忽然闪身挡住,含笑道:“急什么?话都是林大人和刘大人自己说的,这姑娘还没说到底遇到了何事呢,便是要审问,也不能只问一两个人。”

  那女子倒也机灵,躲在叶停身后,掩面哭泣,道:“奴婢不过是个弱女子,哪里当得起如此罪名,哪里敢得罪林大人这样的人物,林大人想要做什么,奴婢如何能抵抗?奴婢受此侮辱,竟是不活了,林大人饶了奴婢罢,奴婢决计不会出去乱说的!”

  林如海呵呵一笑,背负双手,踱步到他们跟前,道:“这话也奇,本官都不知道本官做了何事,你口口声声模模糊糊,说话却是不清不楚,本官倒要听听,本官到底做了何事。”

  叶停义正言辞地道:“林大人莫要欺人太甚,没见她已哭得如此伤心了么?”

  林如海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道:“叶大人倒是怜香惜玉得紧,可惜本官却素来是冷心绝情的人,更加容不得旁人对本官一星半点的污蔑,今儿不当面在大家跟前分辨个明白,本官还真不肯罢休了。再说,今日不过是来刘知府家中吃酒,偏生遇到这种事,叶大人又处处维护此女,与本官为难,想起往事,不得不让本官多想些。”

  叶停顿时紫涨了脸,恼羞成怒地道:“林大人这是说下官设计陷害大人?”

  林如海眉眼含笑,清俊非常,语气淡淡地道:“本官并未如此言语,是与不是,问个明白的好,既还了本官的清白,亦免去了叶大人的嫌疑。”

  说完,双手抱拳,朝众人道:“有请各位同僚见证,免得日后有人言三语四,胡乱攀扯。”

  众人见他神色间坦坦荡荡,并无一丝躲闪之意,想到林如海洁身自好十数年,闻名遐迩,便是想纳妾,以他如今在江南的地位,自荐枕席的女子好多着呢,压根儿不必在旁人家如此,反倒难看,不由得想到也许当真如林如海所言,被人算计了去,于是都点头同意。

  便在此时,那女子忽然跳将起来,一头撞向柱子,嘴里道:“我不活了!”

  鸣琴身形一闪,跟了林如海多年,自然也拳脚师傅学了不少功夫,轻而易举就挡在了那女子身前,拦住了她的举动,将其拉到林如海跟前,抛到地上,冷笑道:“若是想死,不必急于一时,总得先还了我们老爷的清白才好,没的你得了大家的同情,反倒谴责我们老爷。等说明白了,道清楚了,你撞柱也罢,跳河也好,想怎么死便怎么死,咱们都不拦你。”

  对她举止,鸣琴转念一想,便明白了,她若寻死,不管最终如何,若是没死,旁人只道她刚烈,不堪受辱,不管真假,便先同情她三分,若是一撞死了,林如海对此更是百口莫辩,因此鸣琴言语凌厉,说话着实不客气,行动间也没有丝毫心慈手软。

  那女子听了,登时花容失色,身子微微颤抖,弱不胜衣,倒是有人颇觉可怜,道:“既和林大人无关,饶了她便是,何必逼到这样地步?”

  那女子生得美貌,不独此人如此,其他人亦有多位觉得十分同情,都相继点头。

  林如海却是冷笑一声,斩钉截铁地道:“本官原已说得明白,本官就任将及一载,万万容不得他人污蔑,今日有人如此,若是饶了,后人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到那时,本官又当如何?有碍官声,有碍体统,若叫御史得知,在圣人面前参本官一个内帷不修治家不严之罪,本官岂不冤枉?本官自始至终无所作为,反是此女处处流露出受本官之辱的意思,若是本官今日为了颜面体统不加以辩驳,恐怕明日便是满城风雨了罢?”

  在场之人既为官员,深谙为官之道,无有不精明的,听到此处,心头俱是凛然,暗道一声惭愧,的确,若是林如海今日心胸宽广不加计较,明儿他们定然都以此为笑谈,一传十十传百,加油添醋,传到外面去,更加不知道能说什么好话了。

  此时此刻,已有官员认出此女了,乃是瘦西湖畔天香阁里的名妓,花名唤作白牡丹,最是妩媚多情,前儿已被过路行商赎了身,不知怎么到了这里。他虽知白牡丹的身份,但却不敢言明,朝廷早有律例,凡朝廷官员皆不可入花街柳巷,他若说破,旁人如何看他?岂不是给旁人留了自己的把柄?因此闭口不谈,站在一旁。

  一时到了厅中,各人落座,刘瑛叫来歌舞班子,指着白牡丹问道:“此女可是你们的人?”

  刘瑛暗暗叫苦,好好儿地请人吃年酒,偏生惹出这些事,若不解决,如何在林如海跟前立足?他细看林如海形容举止,丝毫未曾对此女另眼相看,幸亏如此,不然夫人就难对贾敏交代了。他们请林如海来吃酒,回去若多个女子,日后哪家的当家主母愿意和夫人相交?必然都怕自己的丈夫从自家带这样的女子回去,给她们没脸。

  那班主原是最机灵不过的人,来时早得了京中贵人的吩咐,纵然白牡丹原非他们的人,只是跟着他们一起进来的,但是他还是回答道:“回大人的话,正是小人新买来的丫头,年纪小,不懂规矩,想是冲撞着大人了,小人该死。”

  刘瑛道:“不懂规矩?果然不懂,原叫人提点过你们的,不让你们在府中乱走,免得冲撞了贵人,如今看来,竟是不曾把我们府上的规矩放在眼里!”

  说到这里,刘瑛已是疾言厉色,骇得班头磕头求饶不止。

  白牡丹突然跪行到众人眼前,披散着一头青丝,拿着一方绡帕子拭泪,轻声细语地开口道:“大人不必为难班主了,原是奴婢心中仰慕林大人,悄悄儿地偷溜了进去,想着得到林大人的垂青,和班主没有什么相干,知府大人不必为难班主。”一行说千行泪,看向林如海的目光端的柔情万种,让人恻然。

  林如海唇畔噙着一抹冷笑,坐在上首听她为自己辩解。

  听到此处,多人便开口笑道:“原来如此,这也难怪,少女情怀总是诗,林大人仪容奇秀,难免引来掷果盈车之景,何况只一女子动心而已。竟不是什么大罪过,不过是想陪伴林大人左右才出此下策,林大人何必太过苛责?”

  叶停也笑道:“大家都这么说,林大人竟是莫辜负了这番心意才好。”

  白牡丹眼睛一亮,期盼地看着林如海。

  她原是天香阁里的名妓,平常见过不少官员和大小盐商,哪里不知林如海在江南何等的位高权重,若是跟了林如海,还怕得不到荣华富贵?听说,就是他们家一个丫头,都比家资千百万的盐商更有体面,凭自己的容貌心机,纵然取代不了其夫人的地位,也能在后院博得一席之地,若是生个儿子,更是终生有靠了。白牡丹愿意接受京中贵人的吩咐,如此算计林如海,未尝不是因为想到了跟着林如海后能得来的好处。

  林如海看向叶停,淡笑道:“叶大人真真是有心了,处处为本官着想,似乎十分期盼本官收了此女?莫说此女心思歹毒,便是心地良善,本官也决计不纳。本官多年前早已立下誓言,此生此世独妻无妾,哪怕来个天仙,本官亦是如此言语。”

  众人听了,忙都赞他情深意重。

  独叶停面色如常,过了多年,他倒也有几分城府了,道:“大人言重了,下官只是觉得此女情深意重,为了大人义无反顾地深入知府大人之家,只为了见得大人一面,实在是令人佩服,大人又是风流才子,更该佳人相伴左右才算是相得益彰。”

  不管过了多少年,叶停始终记得霍灿南下的凄凉和无奈,哭得像个泪人儿,苦苦哀求留京城不得允许,凭什么霍灿过得如此不如意,他林如海却是娇妻爱子,人人称道?

  想到这里,叶停益发深恨林如海了。这么些年来,他亦曾悄悄连络至亲好友,在江南给林如海使绊子,无奈此人精明太过,竟一一化解,游刃有余,仍旧在江南逍遥自在不说,又一跃连升数级,做了两淮盐运使,更在自己上头颐指气使。

  随着叶停的话,白牡丹机灵地扑到林如海跟前,凄凄惨惨地哭道:“请大人收留了奴婢罢,只要能常伴大人左右,便是做个端茶递水的小丫头,奴婢也是心甘情愿。”

  林如海右手往案上一击,讽刺道:“我林家乃是读书人家,世代秉承圣人之道,便是下三等做粗活的小丫头子,也是个个出身清白,人品安分,你一轻浮女子如何与之相提并论?竟是别玷辱跟随我们几辈子的丫鬟奴婢才好!”

  众人听到此处,登时扑哧一笑,白牡丹脸上青红交错,羞愤不已。

  刘瑛倒有些莞尔,他虽比林如海年纪大了一二十岁,但是却知道林家乃是百年世家,所使唤的多是家生子,论起来,的确比白牡丹这等来历不明的女子身家清白。

  叶停凛然,果然不能小瞧了林如海,若是旁人便是吃了哑巴亏也不肯当众辩解,不曾想他林如海竟然斤斤计较到这等地步,追根究底。看来,白牡丹是压根儿进不得林家了。犹未想完,便听林如海厉声喝道:“说罢,谁在背后给你出了主意,让你这般算计本官。你实话实说,本官饶你一命,不然,势必将你拿入大牢,治你一个侮辱朝廷命官之罪!”

  他原本习武多年,这一声大喝,其中夹杂着几分力道,震耳欲聋,令人心神难守,不下于官衙之中,白牡丹惊得面色惨白,终究不如林如海之城府,以为已被林如海看破,登时脱口而出道:“大人饶命,是京城来的贵人命奴婢如此行事,和奴婢无关!”

  此言一出,众人脸色剧变,白牡丹亦是回过神来,后悔不及。

  林如海自知本性世人皆知,虽仍有此事不时发生,但是都不似今日这般,此女来历不明,偏生肖似贾敏,若说不是故意的,他才不信,何况此女如何楚楚可怜,依旧难掩一副烟视媚行之气,故此先审后问,诈她实话,果然不出所料,她不假思索便即开口。

  林如海既得了实话,反倒脸上不见怒色,相比众人,平静如水,淡淡地道:“说罢,你姓甚名谁,来自何处,为何如此算计本官。”

  白牡丹懊恼不已,本想着能就此飞上枝头变凤凰,毕竟哪个男人不不好色?自己若是死死地纠缠总能得偿所愿,哪怕做个小丫头也好,不曾想林如海心性如此坚韧,不见半点柔情,事情又如此急转而下,反被林如海诈出了真相。察觉到众人羞恼的目光,愤恨自己谎言相欺,白牡丹自知大势已去,只得实话相告,道:“奴婢原是天香阁的姑娘,名唤白牡丹,前儿被京城来的贵人赎了身,许了重金,又许奴婢一个前程,方命奴婢如此作为,好进林大人府中。”

  虽然的确是怀着不可告人的心思而来,但是乍然见到林如海时,白牡丹亦觉心动不已,她在天香阁多年,见惯了官员行商、风流才子,多是脑满肠肥之辈,哪里见过林如海这样俊逸潇洒的人品,姐儿爱俏,千古如是,哪怕没有那些算计,也没有好处,她也十分愿意以身相许。

  一语未了,便有人忽然问道:“脱籍了不曾?”

  白牡丹一怔,见问话的是知府刘瑛,虽觉不解,仍是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低声道:“不曾。只是替奴婢赎了身,一应身契皆不在奴婢手中。奴婢的身契在那位贵人手中,身不由己,算计林大人也是迫不得已。”说到这里,流下泪来。

  众人却是再没有怜悯之心,反而连呼歹毒。

  如今虽说世人姬妾成群,实际上正经有纳妾文书的姬妾寥寥无几,不过冠以姑娘、姨娘呼之罢了,仍是婢子居多,便是生儿育女,亦是婢生子,非妾生子,较之身份更低一层,仅高于外室子。良贱不婚,只有良家出身的女子才有纳妾文书,娘家也能得到纳妾之资,所谓良妾、贵妾,其实都是一样的名分,皆是良家女子出身,不分高低,平常都是大家彼此不计较才称呼那些收了房的丫头为姨娘。帝王宗室尚且名分有数,何况底下官员,若是白牡丹当真进了林家攀上了林如海,势必被下面称呼为姑娘、姨娘,但是有心人定然能用以贱为妾参林如海一本,何况白牡丹还是青楼名妓出身,更能污蔑林如海涉足花街柳巷了。

  刘瑛道:“那位贵人是谁?竟如此算计林大人?你说将出来,便能减轻罪状。”

  白牡丹答道:“奴婢并不知道贵人是谁,只知是来自京城,说是过路行商,将奴婢从天香阁里赎了出来,只命奴婢如此做,并未交代其他。”说到这里,白牡丹面色一白,忽而流露出一丝恐惧来,那人好心计,从未说明身份,便是自己说了,也没有证据指证,自己的身契还在那人手里,若是知道自己已坦诚了来龙去脉,岂不是要持着身契作践自己?

  众人大约都想到了此节,面面相觑,心中登时生了防心,如此谨慎,又如此恶毒,说不定设计白牡丹进了林家后,以身契为要挟,勒令白牡丹算计林如海的妻儿也未可知,谁都知道林如海对自己的妻儿爱若珍宝,林家若就此绝嗣,可真真是要了林如海的命!

  这些官员们除了少数寒门出身的,大多都是生于世家,长于内宅,又出来做官历经世事,除非极蠢笨的,其他人对那些娘儿们的算计都心里有数。

  听了他们口里说出来的种种揣测,叶停却是不由得一呆,继而神色一变。

  其实王子腾之计极为歹毒,和众人猜测的相差不离,不必自己出手,便能杀人于无形。偏生他当着叶停的面又不能明说,叶停的心机始终比不得王子腾,对他隐约的提点竟只领悟一半,虽未出面,却派了心腹家人,乃命此女如此,若是得手自然甚好,若是不曾得手,便立时躲将起来,而后宣扬开来,人尽皆知,还不怕林如海身败名裂?即便不会因此身败名裂,但是仍旧影响了林如海的名声,到那时,也算是替霍灿出了气。

  外面的事情原瞒不住里头,贾敏听完来龙去脉,乃向刘夫人开口道:“真真是一日不得清净,咱们来你们家吃酒,也遇到这些事,幸而查得不明白,不然府上岂不是冤枉?”

  自从此事出来,刘夫人便提心吊胆,她最明白这些诰命夫人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她们不怕别的,就怕丈夫出门吃酒回来带个姬妾丫头打她们这些当家主母的脸面,这不是说她们个个善妒不能容人,导致只能在外面找么?因此听到最终结果,刘夫人方松了一口气,陪笑道:“怨我们老爷,好好的戏班子觉得不好,偏要请个歌舞班来,惹出这么些事。”

  贾敏笑道:“人心难测,便是没有歌舞班,她们也能混进戏班子里再进府上。”

  从刘家回来,贾敏便问如何处置了白牡丹。

  林如海早已洗过澡了,正逗着黛玉顽耍,黛玉亦已梳洗过了,想是白天在奶娘怀里睡了些时候,如今精神倒好,一脸淘气,听了贾敏的话,林如海笑道:“原本我打算既在刘知府府上,便交给他去料理,不想话才出口,人还没散,便有个屠夫拿着白牡丹的身契过来了,说已给那白牡丹脱了籍,要带回去做媳妇。”

  贾敏卸下钗环,一面吩咐丫头拿梳子给她通通头,一面诧异道:“没再查出什么来?既然那白牡丹是说京城来的贵人,那么便不是屠夫了。”

  林如海颔首道:“查不出来。那人着实机灵得很,这边事迹败露,那边他便已脱了身。细问那屠夫,只说有个过路的行商买了他铺子上的许多肉,说他家的肉好,又问了许多话,闻得他尚未娶亲,便将白牡丹的身契送了给他,叫他上门来要人。”

  贾敏犹觉不忿,道:“竟是查不出什么蛛丝马迹来?”

  林如海失笑,道:“谁都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哪能事事都知道?若知道,也就不会平白遇到那么些劫难了。圣人都不敢说天下的事情他老人家都知道,何况你我。”

  林如海虽然不知是谁这般算计自己,但是却决定日后更加小心谨慎。

  忽然,外面通报道:“鼓瑟来跟老爷磕头请罪呢。”

  林如海方想起今日在刘知府家没见鼓瑟,离开刘家时亦四处找不见鼓瑟,已经打发人出去找了,想是找了回来,想罢,他走出来,只见鼓瑟跪在院中积雪之上,旁边站着鸣琴等人,鼓瑟脸色青白,袄裤半湿,跪在地上直打哆嗦,竟似受到了极大的寒气,不由得一怔,忙道:“你今日虽擅离职守,但是你留话给了鸣琴,我并没有怪你,这是怎么弄的?”

  鼓瑟羞愧不已,鸣琴道:“老爷,我们是在刘家后街极阴暗极狭小的小巷子里找到鼓瑟的,找到他时,他昏迷在雪地之中,脖子后头还有两块淤青呢。”

  林如海心中一凛,问道:“怎么回事?”

  鼓瑟低头道:“小人到现在都不大明白呢。在刘家,小人原守在外头,不妨走来一人,说是刘家的管事,说咱们的马闹得厉害,叫小人去瞧瞧,小人想着今儿刘家人多,来的马车也多,闹腾起来,反倒让主子们不高兴,便嘱咐鸣琴无论如何都得守在老爷门口,方随着那人去了,不想,还没到马厩,便觉得脖子后面被人砍了两下,就此人事不知了。”

  鼓瑟十分羞惭,亏得他和鸣琴都是跟着林如海习过武艺的,自忖能以一敌三,谁知竟这么容易叫人得手,又被丢在了巷子里头让鸣琴带人抬回来。

  鸣琴在一旁作证,道:“老爷,鼓瑟说得不错,那人来时,说的话我都听着呢。不过后来找鼓瑟时,询问刘家的下人,方知今儿并没有人来找我们,找鼓瑟的也不是他们家的人。我留心看了一回,刘家果然没有那几个人,在刘家客人的仆从中亦未见到。”

  林如海摆了摆手,道:“他们是有备而来,咱们自然是防不胜防,日后你们谨慎些,无论何时,都几个人作伴,免得再被人算计了去。鼓瑟今日能留得性命,已是大幸了。”

  又道:“今日之事怨不得你们,鼓瑟先去换身衣裳,请个大夫开些药吃了。”

  听了这话,鼓瑟连忙磕头谢恩,心中感激不尽。

  待他们都下去了,贾敏方披着一件斗篷出来,道:“当真不知道是何人如此歹毒?”

  林如海摇摇头,笑道:“你我知道的,心里防备的,就那么几个人,别的,实在是猜测不出。也许是叶停所为,也许是他人所为,横竖都没有证据。今日你我并没有吃什么亏,且看日后罢,若真同你我作对,总会再次出手,到那时定会露出马脚来。”

  贾敏道:“今日叶停处处针对老爷,我猜定是他所为。”

  林如海想了想,仅是一笑,他也怀疑是叶停,但是他没有证据,不好开口,免得冤枉了人。他心中却明白,叶停此人纵然有些儿城府了,却没到这种老谋深算的地步,他在江南一带的人脉也不多,从前那些作为都是小打小闹,压根儿上不得台面,更何况今儿众人揣测白牡丹之计时,七嘴八舌说了许多后计,反倒是他有些惊疑不定,显然没有想得如此深远。

  王子腾,林如海心里暗暗念了两遍,眸子透出一丝寒光。

  贾敏知林如海甚深,林如海能想到的,她如何想不到,只笑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叶停这名字取得好,偏生不行正事,尽搀和到这些事中和老爷作对,若是好好为官,将来振兴门楣也未可知。”

  林如海道:“他才不傻呢,若傻,也谋不到今日的缺儿了。便是他说那些话,做那些事,咱们明明心里气愤得不得了,偏生拿他无计可施,又不能为这一点子事情把公报私仇。”

  叶家最终虽然败落了,可却也保住了平安,哪里像其他人家一夕之间抄家灭族,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林如海至今犹记得荣宁二府抄家的时候,其实又何止这两家呢?满京城里人心惶惶,几日之间,多少世家被封了门,多少财物充入了国库,街头巷尾车辆数百,便是牢狱之中亦是人满为患,每日市井接头都卖人买人,热闹无比。

  不久便出了正月,那日在刘家发生的事情,终究瞒不过人,大家伙儿都知道了,也暗自揣测林如海到底得罪了何人,竟这样算计他,只是林如海都没有证据,何况他们,只好胡乱揣测,平常见面说笑几句,倒也不如何放在心上。

  倒是当日算计林如海的白牡丹,正如一枝开得正好的牡丹花儿,落到了猪圈里忍受作践,不管从前有多少雄心壮志,终是转瞬成空,枉为他人作笑谈。

  正月一过,不消几日便是花朝节。

  黛玉早已在满月之后由林如海取了大名为慧,慧字虽俗,林如海却觉唯有此字方能将黛玉之灵心慧性形容得尽,任他见过无数男女,终无一人及得上她。故此,见到各家眷属,大多又都唤黛玉为慧姐儿、慧娘,只不过此慧娘却非留下慧纹的慧娘。

  因见黛玉抓周时只抓诗经笔墨等物来顽,极厌寻常女儿喜欢的脂粉钗环,众人不由得都赞她有乃父之风,将来必如谢氏易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9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1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林如海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