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双面人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72 KB   上传时间:2014-08-11 14:24:01

  ☆、第052章:

  贾琏答应一声,带着林睿与众人辞别,少时,大家送他们到穿堂前,方只贾琏和林睿二人出了垂花门,门外宽阔处早有小厮备好了马车。

  林睿虽然早听林如海说过贾赦一家住在东院,反是贾政夫妇住在荣禧堂,颇有长幼不分之过,然而此时却作不懂,向贾琏诧异道:“不过是去拜见大舅舅,竟还要坐车?难不成此院距离正房竟有十好几里路?外祖母住在东院,该同正院相邻才是。”

  贾琏对二房更添三分恼恨,自己在外面交游广阔,不知道多少人笑话自己徒为长子嫡孙,竟住不到荣禧堂去,因此听了林睿这话,他便说道:“离东院颇有些路程呢,下着雪,坐车去倒好,免得脚下踩滑了,老太太怨我不曾照料好你。”一面说,一面携林睿上车,早有小厮放下帘子,出了西仪门,转而往东,进一黑油大门中,停在仪门前。

  林睿跳下马车,暗暗留意,虽说东院仍在荣国府中,但另辟一门,果然如父亲所言,贾赦这是对贾政住在荣禧堂颇为不满,暗示众人自己另立门户。

  当然,贾赦舍不得祖宗所带来的好处,也舍不得离开荣国府另寻居所,此举只是稍稍泄愤罢了。

  贾琏笑道:“进了仪门便是老爷的书房,老爷现今正在书房里等你。”

  林睿忙笑道:“劳烦大舅舅如此,实乃小弟之过,琏哥哥快带小弟去给大舅舅请安。每常在家,母亲提起大舅舅,总有几分心疼挂念呢。”

  贾琏听了,笑带他进去。

  若说贾敏挂念自己倒真,挂念贾赦贾琏却认为不大可能。子不言父之过,不过贾赦行事实在糊涂,没有半点为人父的风范,贾琏亦颇有不满,只是不好开口说罢了,因此他只知道贾敏对贾赦贾政兄弟都十分失望,言谈举止有所流露。

  林睿暗暗打量东院,度其房屋院宇,竟是从荣国府花园中隔断过来的,也就是说原非正院和贾母院那样的正经院落,只是建造于树木山石之间,正房厢房游廊一应俱全,小巧别致,和自己家花园子里的院落一样,不过自己家可没有人住在花园子里的道理。

  贾赦早已等得心焦,自己站在廊下一面逗鸟雀,一面望着门口,见到贾琏领着一位年轻公子进来,脸上顿时露出笑容,笑道:“这就是睿儿罢?果然和你父亲生得十分肖似。”

  林睿最敬林如海,闻听此言,亦露笑容。

  进了书房,林睿方拜见。

  贾赦越看越觉得林睿得人意,死死看了林睿脱下来的斗篷一眼,眸光一沉,命贾琏扶林睿起来,又指着自己下面搭着半旧灰鼠椅披的椅子道:“睿儿坐下,让我好好瞧瞧。好好儿的,怎么穿这件衣裳出来了?”贾赦不必猜也知道定然是贾母所赐。

  熟知贾母喜好的贾赦对此微有不满,哪有大外甥头一日上门,就送一件斗篷给他御寒的道理?人家还能怠慢了自家的大公子,登门拜见不穿衣裳不成?

  贾赦虽然糊涂度日,却不大像贾母,总拿这些东西给人,处处彰显家中豪富。

  林睿鉴貌辨色,心中了然,笑道:“外面下着大雪,外祖母说太冷了些,特特赏了我这件斗篷,果然比我原先穿的那件暖和,也华丽。”

  贾赦撇了撇嘴,道:“好看有什么用?中看不中用。我瞧着,定然不如你原先穿的好。”

  贾琏在一旁听出贾赦意有所指,不禁一笑,道:“林兄弟来时,穿了一件紫貂的,出的好风毛,不过长着赐,不敢辞,老爷也别在这上头说了。”

  贾赦瞪他一眼,住了嘴,问林睿道:“听说,你这回进京,打算住一年?”

  林睿点头道:“正是。因外祖母思念母亲,意欲唤母亲回京省亲,偏母亲须得照料弟妹,身上又不好,故派我来给外祖母和舅舅舅母们请安,等到明年吃过琏哥哥的喜酒,再往各家代替父母请安问好,功课也不能耽误了,九月送赵姐姐出阁,我才能回南呢。”

  贾赦听了,拈须不语。

  贾琏道:“好端端的,老祖宗怎么想让姑妈回京了?姑妈离京虽将十年,可其他几位姑妈却是几十年不曾回京,也没见老祖宗如何想念。”他从小便没见过那三位姑妈,听说已有两位去世了,仅剩一个也是病歪歪的,因相隔千里,便是每年三节两寿送礼也不勤勉。

  贾赦皱眉道:“你拿她们比你姑妈作甚?你林家的姑妈和我才是同胞兄妹!至于她们,出阁时你爷爷尚在,一副嫁妆送出门,已经是十分厚道了。”

  贾琏听了这话,连声称是,他倒忘记了,贾赦和贾敏的情分尚且不是十分亲密,何况那几位庶出的姑妈,原本就没什么往来。也是大房只有自己这么一个嫡子,无人协助,窦夫人无子,方善待迎春和今已两岁的庶弟贾琮。

  他们父子说话时,林睿微笑吃茶,并不插口,直到听贾赦问贾母叫贾敏进京的用意,他方答道:“这倒不知,我拜见过外祖母,就来给舅舅请安了。”

  贾赦沉吟片刻,道:“既这么着,明儿老太太说什么,你都莫答应,你不过是个孩子,孩子能知道什么?你在这里住着,若有谁不好,你只管跟你哥哥说,府里个个都是两只体面眼,一颗富贵心,虽说不致于怠慢你,可底下谁和谁不是连亲带故,到底不好相与,他们有了不是,你是客,也没有处置的余地,因此让你琏哥哥去料理。”

  林睿笑道:“多谢舅舅关怀,我晓得了。”

  贾赦又嘱咐道:“在这里住,千万别外道,想吃什么、顽什么、用什么,不好跟你外祖母说,也跟你哥哥说,横竖在咱们家,不能委屈了你。”

  林睿笑着称是,陪坐片刻,告辞去拜见贾政。

  贾赦并未开口挽留,只道:“明儿常来,我这里没有你二舅舅书房里人多,倒也搜罗了不少字画古玩,你家学渊源,说不得知道的比我还多些。”

  于是,林睿告辞,随着贾琏坐车返回荣国府,去了荣禧堂。

  贾政也是在书房见林睿的,又有数位清客作陪,极口夸赞不已,贾政举目打量,只觉林睿秀逸非凡,又考校了几句功课,小小年纪,言之有物,竟似不在珠琏之下,不禁赞叹了几句,道:“你父亲可好?倒把你教得比你哥哥们强。”

  林睿道:“有劳舅舅惦记,父亲一切安好。”

  贾政又问了几句林睿所知之江南公务,听林睿说在姑苏读书不知,心里感慨,打发他去贾母房中,道:“既然老太太说让你过去吃晚饭,我便不留你了。”

  林睿听了,退了出来。

  贾琏送他回贾母处,林睿忙道:“还没见过珠大哥呢。”

  贾琏想了想,道:“我倒忘记了,横竖他住在正院的跨院里,见了也容易。”

  见过贾珠,林睿方去贾母房中,心里却对贾珠情状暗暗纳罕,较之自己从前所见,贾珠脚步虚浮,十分消瘦,竟有些虚态,他记得父亲提过,已经举荐他和贾琏一同出外读书了,又有机会练习骑射,如果不强反弱?

  问及贾琏,贾琏不由得叹道:“他近来身上不好,已经半年不曾同我一起练习骑射了。”

  荣国府规矩,但凡生病,都是净饿几日,然后静养。

  林睿摇头说道:“单是静养不动,如何能好?还是劝着珠大哥些。”

  贾琏嘻嘻一笑,朝他挤了挤眼睛,道:“你小孩子家懂什么?他偏是极孝顺的,既有叔叔婶婶之意,旁人说了也无用。”

  贾琏消息灵通,如何不知贾珠红袖添香,风流快活,不过贾珠到底生性正直,他并无此心,耐不住丫头们痴缠,况且他们家的规矩,但凡是长辈房里出来的,哪怕是猫儿狗儿都得给三分颜面,何况又是贾政和王夫人亲自挑给他做姨娘的。前儿贾母听王夫人提起,也要赐两个丫头给他,他想到自己娶亲在即,又记得其他人家并无此规矩,便没同意。贾母原不大喜欢小老婆,见他执意如此,遂不再提起了。

  林睿满心疑惑,见贾琏不愿细说,也不再细问。

  于是,进入贾母房中,不多时便摆了晚饭。今日来的是林睿,贾母便没叫三春上来,只有贾琏和宝玉同坐,窦夫人和王夫人捧汤进膳,安箸布菜。

  林睿谦逊了几句方落座,见桌上多是江南菜肴,十分精细,吃着倒也爽口,心道荣国府果然讲究吃穿,穿戴已是十分华丽了,吃食亦极精致,不如自己家里简单,只是饭后漱口吃茶等皆不合自己家中之式,便只将茶碗沾唇,略作样子与人看。

  饭后,贾母打发窦夫人王夫人和李纨下去吃饭,方问林睿贾敏、黛玉、林智如何。

  林睿将早就打算好的说辞娓娓道来,贾母不禁道:“我最疼者唯有汝母,她现今不好,我心里如何放心?偏生离得远,又不好去看她。”

  林睿笑道:“有父亲,外祖母放心。”

  话题一转,望着贾宝玉关切地道:“宝兄弟可是困了?竟是早些歇息才是正经,我父母常说,小孩子家经不得苦熬。”

  贾母听了,忙命人送宝玉去碧纱橱后睡觉,略一思忖,又叫林睿也去歇息。

  林睿的行李早就由鼓瑟带人料理妥当了,给贾家的节礼亦已送上,交到王夫人手里,无非是绸缎酒水等,因房屋是早就打扫好的,且喜十分干净,锦帐缎褥一应俱全,只需几个小厮按着林睿素日所好安插器具便好。

  房屋里也有打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大小丫头六七个,齐来拜见。

  林睿眉头一挑,吩咐鼓瑟各赏一个荷包,便洗漱入睡,但却并不让他们留在房中,外间只有两个小厮陪侍,诸婢只觉得十分罕异。贾家上下的爷们,房里哪个没有丫鬟服侍?林家的表少爷性子倒诡谲,竟不用她们。

  一时贾母打发个珍珠过来,不过五六岁年纪,却是今年才买进来的小丫头,和鸳鸯极好,因问林睿歇息了不曾,诸婢忙七嘴八舌地说了,复令珍珠回去禀告贾母。

  珍珠已来了一年,学了三个月的规矩,因她温柔和顺,乖巧异常,便和同龄的鹦哥等人被挑到了贾母房里。大半年来,她早被荣国府的富贵所震慑,鸳鸯既和她好,平常史湘云来了,她又常常陪着史湘云住在西暖阁里,所以在贾母房中颇有几分体面。

  回去将林睿房中情状说给贾母听,贾母道:“必然是林家的规矩,原跟咱们家不同。”

  贾敏未至,贾母许多话便不好提出来,今又见林睿言谈举止浑然不似十一二岁的公子,处处滴水不漏,林如海后继有人,将来必能再绵延林家百年荣光,贾母心里自是十分欢喜,只是他毕竟是个孩子,原先的许多打算便不能说了。

  贾母沉吟片刻,对珍珠道:“你下去罢,明日云丫头过来,你过去服侍她。”

  她常说珍珠是个没嘴的葫芦,倒是心地纯良,恪尽职守,因此入了湘云的眼,每回来,必定指定珍珠服侍,住在西暖阁里,亦常命珍珠和她同睡。

  珍珠答应一声,退了出来,回到八个小丫头一起住的房里。

  八个小丫头大的已有十岁,年纪最小的便是珍珠鹦哥,偏偏独她最得上头青睐,除了鹦哥不在意外,她原是贾家的家生子,其他人却是颇妒忌珍珠,都说她藏奸,明里暗里使了不少绊子,可惜湘云处处护着她,不好太过出格儿,只得暗暗忍住。

  次日丫头们早起,却见林睿来给贾母请安,提出要去沈家等处拜见,贾母忙命人安排,又问林睿道:“你同俞家老夫人一起进京,咱们也该备礼道谢才是。”

  林睿心头一凛,只听王夫人道:“正该如此。”眼瞅着不到一年,赵安便做了皇子妃,而自己女儿早已过了及笄之年,王夫人心中如何不急?偏生名分上,元春是后宫女子。王夫人眼见太子之势无人能比,倒想送元春去东宫,只是不得门路,又不得时机,唯愿俞家能瞧在林家的面儿上,对元春另眼相看些,自己人总比不知来历的强些不是?

  王夫人一心盼着贾敏进京,不想来的是林睿,见到他,满肚子的话也吐不出来,只能借林睿和俞家走动之时,结交俞家,好得些机会。

  林睿道:“我父母早谢过多少回了,我却不必再去。”

  目光瞥见王夫人眼里闪过一丝焦急,林睿紧接着又笑道:“不过我们同行,总不能不去,因此先往各家拜见过,等他们的帖子才好,没头没尾的,拿什么名义去呢?”

  王夫人笑道:“很该如此,林哥儿去时,别忘记跟老太太说一声,咱们备礼莫失了礼数。”

  林睿听贾敏说过其中的厉害,点头称是。只是送礼无碍,俞家祖孙哪里不知道旁人的打算,不然也不会在这时候特地赶回京城。母亲都不肯插手的事情,他岂能插手?横竖他只是乳臭未干的小子,他们不提最好,若是提出来,自己自有法子驳回。

  林睿点清所带之物,把送给沈家的挑出来,带去沈家。

  沈原自从入冬来,身日大不如从前,已经是骨瘦如柴,卧病在床半月有余,但闻听林睿来拜见,仍命人请进房中,觑了片刻,点头道:“我原先十分担心林家子嗣不旺,如今有了你们三个,我便是见了你们祖父祖母,也能跟他们说一声后继有人了。”

  说话间,沈原已经咳嗽了四五次,林睿忙亲自捧着了折盂上前,沈原的次子沈云却晚了一步,更别提沈雪的儿孙们了。沈雪远在山东,闻得父病,眼瞅着时日无多,早已上了折子,意欲回来侍疾,偏因今年才初冬下了一场极大的雪,压塌了不少房子,又作践了许多庄稼,故忙着赈灾,安抚灾民,又得沈原之命,暂且留在山东未归。

  和贾家相比,林如海更敬沈家,林睿自然有所觉察,难免也受父亲影响。他私下揣测过是否自家和荣国府另有嫌隙,若为了结亲一事,不答应便是,别人家不同意结亲的好多着呢,也没有为这个结仇的,如何父母都远着荣国府,只对贾母、贾珠贾琏等人过得去。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林如海乃是重生而来,贾敏又曾梦中警示,故如此。

  沈原好容易才咳出喉间的痰,倚着靠枕,喘了两口气,笑道:“好孝顺孩子,想来你弟妹亦如此,只是我却见不到了。”

  林睿见沈原头发花白,虽然眼中依旧流露出几分精光,却没有在贾母身上所见的那股精气神儿,心里略觉伤感,嘴里却忙道:“舅爷爷快别这么说,咱们请了大夫好生调理,待好了,哪能见不到?我妹妹生得伶俐得很,弟弟却淘气,舅爷爷见了,必然欢喜。”

  沈原叹了一口气,道:“且看天意罢。”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沈原自己位列一品,虽非相国,却也对得起祖宗了,长子又是二品巡抚,将来必然亦能高升,原本他还担心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将来未必能全身而退,如今瞧着林如海行事稳重,处处精明,有他在,看来自己不用十分担忧了。

  沈云脸上微露一丝凄然之色,只是怕沈原看到,忙掩住了。

  沈原突然看着林睿,低声道:“回去跟你父亲说,千万把持得住,莫搀和进上头。”

  林睿听了,肃然应是。

  沈原又嘱咐道:“也跟你父亲说,未尘埃落定之前,别回京城。”

  林睿安慰道:“舅爷爷放心,父亲常说,瞧着圣人的意思,这盐课御史还得做几年呢,过了年再任便是第五年了,说不定能连任十年也未可知。”

  听了这话,沈原欢喜道:“足见汝父深得圣人恩宠,我也放心了。”连任三年的尚且不多,似林如海已将满四年的更是绝无仅有,沈雪才干不让如海,可惜论起如何揣摩圣意,他却是差远了,可以做得封疆大吏,却做不得天子近臣。

  沈原看了沈云一眼,思及自己二子数孙,叹道:“睿哥儿年纪尚小,如海只一人撑起林家基业,你们平素都帮衬着些,莫要太过不管不顾。”

  沈云躬身应是。

  一时外面通报说郭源来探望老太爷,沈原忙命快请,沈云又亲自迎出大厅。

  林睿闻得郭源二字,不免想起父亲提过的郭拂仙,在他进京之前,林如海和贾敏早将京城中但凡他们知道的都细细告诉他了,免得他不知世事,再有平常林如海教导的,他虽初到京城,对京城的行事却是十分清楚。

  郭源进来,乍然见到林睿,如同见到林如海,顿时一呆。

  见过后,说起进京缘由,郭源叹道:“这时候,你们家就不该有人进京城来。怪道我说,怎么这些日子京城里许多人蠢蠢欲动,原来应在了这里。”

  争名夺利,钱财亦极要紧,何况林如海身兼重任,四皇子早派人打听该如何拉拢他了。

  沈原道:“你见多识广,多指点着他些,别叫人哄了去。”

  郭源忙道:“老大人放心,如海和我交好一场,哪能对睿哥儿不闻不问?便是老大人不说,明儿他来我家,我还是要叮嘱他的。”

  沈原点头,果然放心。但愿自己这一死,儿孙丁忧几年,能躲过这一场是非。沈原久经官场,又到了大限将至的时候,心里愈发有数了,太子登基是铁板钉钉的事儿,七皇子似乎也有抽身的打算,眼下只剩一个四皇子,必然是争不过太子,怕只怕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和林如海都是宣康帝重用的人,将来未必能得新帝恩宠。

  其实旁人何尝不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想挣从龙之功了。

  在沈家用过饭辞别出来,郭源邀请林睿去自己家,林睿笑道:“世伯之请原不敢辞,只是如今小侄住在外祖母家,行动不便,须得回禀一声,竟是择日再去拜见世伯才好,况且父母吩咐我带了书信礼物,我正打算各处都去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9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1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林如海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