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_分节阅读_第96节
小说作者:双面人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72 KB   上传时间:2014-08-11 14:24:01

  黛玉抿嘴一笑,却听妙玉道:“你可是比我妹妹大了好几岁,别落在我妹妹后头才是。”

  清然反手拉着黛玉,问道:“妹妹,你们家怎么就看中了俞国舅呢?要我说,俞国舅可配不上妹妹。凭妹妹这般的模样,这般的才气品格,该配观音菩萨跟前的金童才是。”

  黛玉红着脸道:“人家叫你一声姐姐,你倒来打趣人家。”

  一听清然的说法,黛玉心中不禁好笑起来,清然这是嫌俞恒模样儿生得不好?黛玉不以为然,她并不觉得俞恒如何不好,似宝玉那样,倒是生得面如春花,眼如点漆,可是论人品本事,却又哪里及得上俞恒半分?

  至于皇太后意欲为清然择俞恒为婿的心思,除了刘侯家以外,别人都不知道,黛玉更加不晓得他们的打算了,不然见到清然,总会有几分不自在。

  妙玉恐黛玉脸皮儿薄,向清然道:“问你呢,说我妹妹作甚。”

  清然笑道:“谁叫你们是姐妹呢,你为难我,我自然问你妹妹了。不过,我说的是实话呢,林妹妹这样好,实在是可惜了。”

  妙玉啐道:“你觉得不好,别人未必觉得不好,快收了你的话罢!”

  清然正欲再说,因亭中有人走来,方掩住话题,携着黛玉同妙玉往牡丹亭中走去,或同旁人论几句诗词,或者拨弄几声琴弦,偶尔又落下几枚棋子,倒也乐业。

  黛玉本是过目不忘,早将众人来历身份姓名记在心里,更衣过后,又与众人在园内顽了一回,散之前,黛玉笑道:“明儿我还席请姐姐,同时下帖子给诸位姐姐们,姐姐们可别嫌我,明儿我在家扫榻以待。”

  众人都笑应了,又向顾太太辞别方离去。

  从顾家回来,家里只有林如海在家,已是会友回来了,黛玉请了安后,换了衣裳出来说话,与林如海说笑一阵,忽然笑说清然嫌弃俞恒长得不好。

  林如海笑得前仰后合,居然点头道:“我也觉得恒儿模样差了些。”

  其实俞恒剑眉星目,英气勃勃,俊美虽不如林睿,却也并不差,只是肤色黑了些,又不喜涂脂抹粉,未免显得刚硬些,幸而林如海看中他的品格才气。

  黛玉嗔道:“既然嫌他,怎么父亲反倒应了呢?”

  他们父女之间不若别人家即使是嫡亲的父女,平素亦极少说话,黛玉偷看西厢记等杂书时,都是林如海教导她,因而他们略有些肆无忌惮,黛玉也爱将心事告诉林如海,当然了,仅限于能说的,不能说的都跟贾敏说。

  林如海笑道:“虽然恒儿生得比别人黑了些,好在不丑。你不知道现今取士,也好看容貌美丑残疾齐整与否呢。模样儿生得丑陋的、残疾的,都不能参加科举,恐有碍瞻仰。自然,咱们家择婿也要留心于此。”

  黛玉叹道:“世人的想法也忒多了些,身体发肤,皆父母授之,谁又能自己做主呢?容貌生得美也好,丑也罢,也不是他们自己能左右的。”

  林如海赞许道:“你能如此想便好了。”

  世人美丑与否,林如海并不放在心上,殊不知有一干人生得极美,心地却如蛇蝎呢,因此不能以外貌取人,平常教导黛玉亦如此说。

  等到贾敏等回家,黛玉说起次日还席一事。

  贾敏叹道:“这几日忙着你哥哥殿试的事儿,外头的事儿我虽也出去,却暂且不好带你一起,倒忘记了,难为妙玉记挂着你。晚上我和你拟单子,明日在园子里好生整治几桌酒席,等你哥哥考完殿试了,谁家请客时,我再带你过去。”

  黛玉关切地道:“明日就是殿试之日,哥哥可都预备妥当了?”

  林睿洒脱一笑,神色间没有半点担忧之色,道:“妹妹放心,我早就面过圣,还怕什么?正经该怕的是那些没见过圣颜的贡生。我只一心做文章即可。”

  黛玉听了,登时放心。

  却说清然从顾家回来,给母亲请安时听母亲问起,她想了想,便一五一十地说了,言谈之间,对黛玉赞誉非常,道:“我今儿去,就是冲着她去的,咱们家虽然不大管事,可是和林家交好百利而无一害,哥哥将来做官,还得走林大人的门路呢。不愧是状元公的千金,形容举止,和别人比起来,另有一种风流袅娜,也没有妙玉身上的傲气。”

  刘夫人道:“他们家一门不凡,此女不凡,亦是理所当然。”

  清然忍不住道:“林太太我也见过,和蔼可亲,怎么霍郡主就那样闹事呢?亏得被杨家弹压下去了,若是闹将起来,不免祸及子女。”

  刘夫人淡淡地道:“她就是个疯子,和她一般计较作甚?且远着些罢,杨家也远着些。当年她连累得南安王爷险些说不到好亲事,幸亏甄家慕南安王爷之势,方嫁了女儿过去,好容易消停了二十年,偏生她又回了京。”

  刘夫人是极精明的人物,他们家作为皇太后的娘家,能在夺嫡之后依然屹立不倒,除了皇太后和七皇子识时务外,也是他们自己的本事,如何能亲近和义忠亲王有关的杨家。

  清然谨记在心,复又笑道:“我见了林姑娘,倒觉得十分可惜,俞国舅可配不上呢。”

  刘夫人看了她一眼,道:“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难道你父亲哥哥模样儿就生得好了?怕还不如人家恒哥儿呢,就是生得白些。你如今年纪大了,旧年皇太后想让你进宫,我和你父亲都没答允,俞国舅又定了林姑娘,你总不能再挑三拣四了,免得皇太后又想别的。”

  清然自小拿得住主意,所以许多事反倒是刘侯和刘夫人和她商量着办,她想了想,叹道:“若想寻个好的,哪里那么容易?年轻的时候,看不出将来有什么本事,若是有本事倒好,若是没本事的,岂非一辈子庸庸碌碌?到时候我有什么呢?人常说什么三岁看老,我觉得不然,多少人少年是俊才,弱冠而立后是庸才呢。我还是先前的主意,嫁过去就有正经的品级,若是有本事更进一步固然好,若是没本事,横竖已经有了品级身份,也不怕被人看轻,就老老实实地守着祖荫拿着俸禄过日子,不惹事。”

  刘夫人叹道:“你说得倒是容易,可是哪里有那样十全十美的事儿?前儿说了几家,如今虽无品级爵位,但是将来都是继承祖业的嫡长子,你又看不中。”

  清然道:“那几家是做什么的?理国公家的,齐国公家的,现今袭爵都是三品将军,再减一等,还有什么?又是不长进的,我哪里看得上?缮国公诰命亡故,一家子守孝呢。不说爵位如何低,且说他们几家行事,我就觉得不喜。”

  刘夫人问道:“那西宁王府呢?那一年西宁王妃就看中了你,为西宁王府的世子提亲,你也不应,后来就定了杨家的茹姐儿。”

  清然面上闪过一丝嘲讽,道:“从前咱们家远了南安王府,今儿还和西宁王府亲近做什么?和北静王府和东平王府两处交好才是正经,东平王府又不东征西战,早就不理事了,北静王府亦然,不过北静王喜好礼贤下士,方比别家热闹些,可南安王府和西宁王府两处手里都握着兵权,咱们何必上赶着去?纵然好,我也是不愿意的。”

  刘夫人和刘侯原没想到这一处,只是任清然自己拿主意,听了这话,道:“你就挑三拣四罢,你今年已经十六岁了,再耽搁下去,哪有好亲事?我想着,你这样有本事,挑一门差不多的,他若不好,你提点着,偏生你不肯。”

  清然默然,心想自己素日所见所知的那些,哪有任自己挑选的?起先该说亲的时候,皇太后想让自己进宫,这样和长庆帝更亲密,只是自家不肯,但是终究耽搁了几年,倒成了自己眼高于顶,若是那时候择亲,未必就不能挑到好的,现今已是长庆二年,耽搁这二三年,哪有称心如意的亲事?俞恒除了长相外,倒是好的,可惜自己不喜。

  清然道:“哪有那么容易?世间有几个好男儿能听进妻子的话?恐怕到时候反说我倚仗权势,目中无人呢!母亲别急,我听妙玉说,灵台师父今年要进京呢,找什么贝叶经文,到时候请妙玉帮忙,让灵台师父替我批命,瞧瞧再说。”

  刘夫人素信神佛,又见黛玉和俞恒定亲后,并没有半点不好,道:“也只得如此了。”

  清然便只坐着吃茶,忽然有人来回说东西已备,清然叫拿到跟前看了看,有药,也有补品,不禁问道:“母亲预备的这是什么?谁家受伤了?”

  刘夫人道:“听说荣国府衔玉而生的那位哥儿挨了一顿打,送些东西过去。”

  清然道:“咱们家和他们又没有什么交情,送这些做什么?他们家和忠顺王爷不和久矣,一个二房的哥儿罢了,满京城里的世家公子,哪个不比他身份尊贵?”对于天生异象的宝玉,清然素来厌恶得很,等闲不去贾家半步,不过遇到红白大事,倒也随刘夫人去过两次。

  刘夫人莞尔道:“谁为他呢?是你父亲觉得他们家贾将军的公子才干精练,眼瞅着就要考中进士了,偏生和你三哥来往亲密,你三嫂现今有孕,我只好亲自做主。”

  清然却道:“他们虽未分家,却两房不和,既然三哥和琏二爷有所来往,送礼去二房做什么?我看很不必。还有就是他们家宠那哥儿跟凤凰似的,怎么忽然痛打了一顿?竟舍得?可有消息透露出来?咱们心里明白,免得得罪人。”

  刘清然的三哥刘浩然和贾琏交情好,但贾琏却不是多嘴多舌的人,并未告诉刘浩然宝玉因何挨打,贾家上下在对宝玉的事情上倒是十分严厉,贾母早就敲打了当时在场的人,因此刘夫人亦不知,摇头道:“说来也奇,平常他们家的消息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了,偏生这件事儿遮得严严实实,一点儿都不知道。”

  清然道:“必然是不好的事,不然早就传出来了。”

  可巧刘浩然从外面进来,听她们母女说起,笑嘻嘻地道:“我虽然打探不出什么来,承祖不肯说,不过我却听说那日林太太带着儿女进门,饭都不曾吃,就离开了。”

  承祖是贾琏的表字,行冠礼那一年由李老大人所赐。

  清然哼了一声,道:“听三哥这么说,必然是惹怒了林太太?不然哪有做客不吃饭的?明日林家还席,我且问问林姑娘。若真是贾家的哥儿不懂礼数冲撞林太太了,咱们竟是别送礼为上。和林家相比,贾家除了爵位,还有什么?”

  次日,清然询问黛玉,黛玉含笑岔开,并未回答。

  以黛玉所看,宝玉行事固然不好,但当日林智已动过手了,贾政后来也打了宝玉二十板子,想来他已有了长进了,若一味纠缠于此,又与人知道,反倒是自家小气了。

  因此今日还席时,黛玉并未忘记贾家三个姊妹,亦下了帖子请来。贾宝玉不好,可是姐妹们倒好,至于元春,年长待嫁,自觉比众人大了十来岁,实在不好出面,兼之在家照料宝玉,接了帖子却没来,只命探春和迎春等人一起来。

  不料,同行的还有宝钗,却是不请而来。

  王夫人虽恨因林家之故害宝玉挨打,但是她却知林家请客来往的人身份,她时常做主荣国府的事情,自然知道结交人脉的要紧,她如今看重宝钗,偏生宝钗进京后,除了王家外,再没去处,王子腾却又奉旨巡边,不在京城。忽闻黛玉来请姐妹,王夫人忙与薛姨妈说了一声,让宝钗跟着一起过来,若能结交一二,与宝玉而言岂非天大的好处?

  宝钗面对众人打量,神色自若,说明王夫人怕自己在家寂寞,遂带着迎春等姊妹们一起来,向黛玉笑道:“不请而至,还请妹妹恕罪。”

  黛玉道:“你们来,就是给我面子,哪里会怪罪呢?”一时又与三春等人引见。

  妙玉性格虽然孤高,但是除非是熟人,且交情极好,否则从不当面与人为难,况且其他人都是大家小姐,喜怒皆是不形于色,纵然觉得宝钗所至不妥,也没有流露出不喜之色,到了他们这样的身份地位,已经不屑于排挤他人了。

  迎春常随着窦夫人和陈娇娇出门,素日结交的正是这些人,李家、窦家和陈家都是读书人,颇遇到几个熟人,相见时,十分欢悦,反倒是探春惜春不大出门,未免拘束了些。不过探春性子爽利,言谈敏捷,不多时,便得众人十分夸赞。

  她们赏花吃酒,都是些闺阁琐事,并无可记之处,至傍晚便散。

  迎春等人回去给贾母请安时,贾母问起,宝钗便一一作答,将黛玉所请何人,哪家小姐,哪家千金,来历年纪几何都娓娓道来,神色间十分推崇。

  贾母长叹一声,打发她们歇息去了。

  宝玉挨打后,贾敏虽然打发人送了两回东西,但一直没有登门,贾母心知宝玉太过造次,使得贾敏心中不悦,可是宝玉天生的不凡,贾母还想着让林家帮扶宝玉一把,如何能远着林家?只好等些日子再叫人请贾敏过来。

  今日是殿试之日,贾琏天色未亮就进宫去了,晚间方回。因贾琏回来极晚,闻得贾母已经歇息了,到第二日方来回贾母。

  贾母满心记挂着宝玉,也没如何在意贾琏,何况她也不懂科举考试之事,听贾琏说完,便只嘱咐他有了好消息再来告诉自己,然后亲去看宝玉的伤势。

  那日贾政命人打宝玉时,并未亲自动手,而那些小厮如何不知宝玉在贾母心中的地位,下手甚轻,因此宝玉的伤势并不重,请了大夫,敷了药,几日也就消了肿,只是肚腹之间还是依稀觉得有些疼痛,此时仍在房中静养。

  贾母见他无事,暗暗放了心,到这时,方想起贾琏,打发人留心放榜之事。

  贾琏知道后,撇了撇嘴,径自出门会友,找林睿去了。昨日殿试时,他初见长庆帝,提心吊胆地答题,哪里像林睿那样气定神闲,即使长庆帝站在他和俞恒身后,两人也当没有一样,那份定力让贾琏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般来说,只要在春闱中了贡生,殿试时十之八九都能取中。贾琏想着自己若是考中了,做什么官,都得姑父做主,现今赶紧过去走动,到时候放榜后,好谋个好缺儿。

  贾琏的心思除了妻母外,别人都不知道。林如海和林睿是何等精明,哪能不知道贾琏所想,但是贾琏坦坦荡荡,又不曾起歪心邪意,父子两个自然一笑置之。

  在贾家上下等候放榜的时候,贾母百无聊赖,只叫孙女在跟前玩乐,忽然听说史鼐夫人应酬交际时,流露出给史湘云择亲的意思。各家有了适龄的儿女,都会在应酬时缓缓说出,示意他人,史湘云只比黛玉探春小几个月,实际上是同年而生,确实到了说亲的年纪。

  自从黛玉先定了亲后,贾母立时便放弃,但是她心疼宝玉,只想着给宝玉挑最好的妻室,且是自己人,免得和王夫人一心,因此觉得湘云也好。她和宝玉青梅竹马,自来和自己最亲密,进了门,必然亲自己而远王夫人,在贾家,也只自己是湘云的依靠。想到这里,贾母忙不迭地打发人去请史鼐夫人,意欲替宝玉求娶湘云。

  史湘云虽然没有了父母,但是史家一门双侯,在军中颇有权势,又因史鼐的爵位是取代了史湘云父亲的,必然不能苛待史湘云,将来对宝玉的助益亦是极大。而且贾母也知道史鼐兄弟的性子,在嫁妆上也不会亏待了湘云。

  无论是哪一样,贾母觉得都比宝钗好,尤其是身份权势地位。

  史鼐夫人不知贾母叫自己所谓何来,贾家即将出一位王妃,她心里也颇有几分忌惮,只得暂且推了家中事务,携带湘云往贾家过来。

  贾母派人来请史鼐夫人时,特特也要接湘云过去。

  湘云早就听说宝玉受伤了,心急火燎地就要去看望,贾母趁机打发了房中姐妹陪她一起去,等到无人了,方同史鼐夫人道:“我听说你正在给云丫头挑人家?我倒是有个想头,你觉得如何?”说着,将宝玉和湘云的亲事说了。

  史鼐夫人大吃一惊,道:“老太太说的是云丫头?”

  ☆、第079章:

  贾母点头笑道:“可不是云丫头。你看,云丫头和宝玉打小儿一处长大,咱们两家也是知根知底的,宝玉和云丫头比起别人来,再投契不过的了。说一句实话,这大户人家的公子,哪个不是三房五妾的?云丫头又是天真烂漫的性子,到了那样的人家,还能不吃亏?反倒是咱们家相互知道,又有我护着云丫头,没人敢如此对她。”

  贾母喘了一口气,又继续道:“不是我说嘴,宝玉生来得人意,我最疼他的了,将来我的梯己都是给宝玉的,她姐姐出阁就是王妃,将来有西宁王府帮扶着,姑妈家又是吏部尚书,比谁家不强?云丫头进了门,只有享福的。”

  湘云住在贾家时,一应衣食起居仅在宝玉之后,迎春探春惜春姊妹暂且靠后,此事人人皆知,故而湘云亦极亲近贾母,一年里倒有大半住在荣国府里。

  早在一二年前,史鼐夫人就等着湘云到了年纪好说亲,湘云今年十一岁,若是说准了定下,自己夫妇和史鼎夫妇待她才算完事,也对得住她九泉之下的父母。史鼐夫人近日所看的都是根基门第人品无可挑剔的人家,哪里想到贾母居然为宝玉求娶。

  按史鼐夫人和史鼐的打算,包括史鼎夫妇都同意了卫将军家的,无论如何都不能给湘云挑个不好的人家,只有史湘云嫁得好,对自家的名声才好。

  何况,史鼐夫人也有儿女,总不能将来儿女嫁娶的人家却在宝玉之下。

  史鼐夫人已经挑中了卫将军的儿子卫若兰,年纪比史湘云大两岁,生得才貌双全,卫将军和史鼐交情极好,若不是如此,哪里能轮到父母早逝的史湘云。卫将军家和贾家也颇有来往,与冯紫英、陈也俊、贾宝玉都时常走动,但比起冯紫英、贾宝玉二人风流浪荡的性子来说,陈也俊和卫若兰却是十分有出息的少年,从不似冯紫英等人那样眠花宿柳。

  若是史湘雪到了年纪,且是长女,史鼐夫人都想让卫若兰做女婿,偏生史湘云为长,唯有史湘云定了亲,过二年方好给湘雪说亲,可见史鼐夫人对卫若兰如何满意了。

  至于贾宝玉,史鼐夫人常见,根基门第模样自然挑不出不好之处,然而只一样就不成了,那便是他抓周时只抓脂粉钗环来顽,长到如今十二三岁,才干没有,骑射不精,一味依靠祖荫过活,却又说为官做宰的人是禄蠹,半点不肯上进,将来有什么前程可言?即便史鼐夫人疼史湘云不如嫡亲的女儿,也不愿将史湘云许给这样的人物。

  听了贾母的话,史鼐夫人暗暗冷笑,道:“老太太喜欢云丫头,自然是云丫头的福分,只是儿女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知二老爷和二太太是何意?”若是贾母能做得了主,薛家母女也不会住在荣国府里不走,金玉良缘又在府里传得沸沸扬扬了。

  想到薛家,史鼐夫人微微皱眉,薛家进京二三年了,难道房舍还没修缮收拾好?常住在贾家算什么呢?史鼐夫人还记得湘云说过,是因为他们房子不曾收拾,暂且住在贾家。史鼐夫人暗暗庆幸自己家没有这样的亲戚。

  贾母闻言,语重心长地道:“我的话,他们自然是听的。不过两个孩子年纪还小,头里我跟薛家的姨太太说有个和尚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不妨等一二年再定。到那时,我一句话下来,还有什么是不成的?”

  史鼐夫人一听,便知贾母无法做主,忖度片刻,道:“老太太一心想着我们云丫头,我心里感激得很,只是我毕竟不是云丫头的亲娘,也不如我们老爷和云丫头有血肉之亲,因此这件事儿我是做不得主,得跟我们老爷说一声才好。这样罢,我先回去,跟我们老爷说,若是我们老爷愿意,我自然来回老太太,若是我们老爷不愿意,也请老太太千万别责怪我。”

  贾母面色一沉,道:“难道前些日子你带云丫头出去,不是你做主?”

  史鼐夫人却是一笑,道:“纵然是我带她出门,也是我和各家太太说,但是那些人家却都是我们老爷和三老爷挑的,女婿也在他们这些人家里选。”

  贾母见她回答得滴水不漏,心知不能强人所难,只得道:“那你早些给我回音。”

  想了想,又道:“你别以为我做不了宝玉的主,说到底,这个家还是我做主,二老爷和二太太都是听我的,你很不必担忧。何况云丫头那样的出身,那样的人品,二老爷和二太太都是知道的,对宝玉极好,比别人家强,如何能不应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9页  当前第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1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林如海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