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_分节阅读_第172节
小说作者:瑾瑜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86 KB   上传时间:2015-01-16 23:36:34

一边说,一边挽起自己的衣袖,果然一双本该白璧无瑕的手腕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红点,看得人瘆得慌。

常满寿自然不相信卫玉华母子早不染上天花晚不染上,偏在他来传懿旨之时便染上了,直觉这是端王夫妇伙同起来在唱双簧,什么怕端王偏心,知情后索性放弃了卫玉华母子,任他们自生自灭明显就是托词!

可要让他亲自去验证春暄手腕上的红点到底是不是天花,他又不敢冒那个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那丫头说的是真的,端王妃母子和她们这些服侍的人都染上了天花呢?他的好日子且才刚开始呢,若就这样莫名其妙送了命,岂非一千个不值,一万个不值!

因低声喝命跟自己来的小太监:“你们两个,上前去验验那丫头手腕上的红点到底是真是假,快去!”

两个小太监远远的看见春暄手腕上的红点,已是吓得两股战战,如何敢再靠近些去一验真假,难道就许常满寿怕死,不许他们怕死不成?

当下都把头摇得拨浪鼓儿一般,“奴才们不敢去啊,求大总管饶命……况奴才们待会儿还要随大总算一块儿回宫复命呢,万一不慎染上了,大总管与宫里的主子们岂非也……”

说得常满寿是憋气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得皮笑肉不笑向端王道:“真是好巧,王妃娘娘与世子郡主都染上天花好几日了,却早不爆出此事,晚不爆出此事,偏在咱家奉了太后之命来传懿旨之时爆出,端王殿下说是不是真的很巧?”

端王闻言,立时沉下脸来,没好气道:“常公公这话什么意思,合着是在说本王的王妃与嫡长子嫡长女染上天花是糊弄人的,压根儿就没这回事?哼,不过就是进宫去侍个疾而已,又不是上刀山下油锅,本王犯得着这样诅咒自己的妻儿吗,常公公还请慎言,否则别怪本王不客气,待会儿就进宫去禀了皇祖母,请皇祖母务必给本王一个说法儿!”

心里已约莫有底,只怕这常满寿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了,不然以皇祖母对他的疼爱,就算如今皇祖母身不由己,常满寿却定然不知,自然该以前怎么待自己如今便怎么待自己才是,他却倨傲至厮,说他没有问题,真是打死端王也不相信!

端王说完,又呵斥春暄:“听见了吗,若不是你们主子自作主张,他们母子的病情又何至于拖延至厮,本王又何至于白受一个奴才的闲气?是不是今日没有懿旨到,你们主子还打算瞒本王下去,一直瞒到出了人命才肯甘心?”

“这……怎么会,娘娘已经打算晚间待殿下回来后,便打发人禀告殿下了……”春暄支支吾吾的,任谁都听得出她话里的言不由衷,显然若不是忽然有懿旨到,事情还不会曝光。

端王也因此气得浑身直发抖,正要再说,郝大成急三火四的带着太医回来了,行礼后向端王禀道:“适逢今日蒋太医来给侧妃娘娘和蒋孺人请平安脉,可巧儿蒋太医幼时又是染过天花幸存下来的,听得奴才一说情况,立时便随奴才一道过来了。”

蒋太医因忙上前给端王行礼,端王立刻叫了起,“事关重大,且先别拘这些俗礼了,快瞧瞧这个丫头,她是王妃的贴身侍女,她手上那些小红点,应当不会那么不凑巧……就是天花罢?”语气里满是希冀与恐慌,惟恐蒋太医说出相反的话来。

不幸的是,蒋太医只看了春暄的手一眼,便脸色大变的道:“不敢欺瞒殿下,这位姑娘的确是染了天花,还请殿下与大家伙儿都快出去,微臣这便开张方子抓了药来大家先都喝上一剂,希望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顿了顿,又道:“方才臣在路上已听说王妃娘娘与小世子小郡主也都染上了天花,还请殿下立时打发人带臣过去瞧瞧,不是臣自夸,在妇儿尤其是天花这一块儿上,全大周微臣敢称第二,其他人谁也不敢称第一,至多也就能与臣打个平手而已。”

端王又是惊惶又是愤怒,只恨不能生吞了春暄,“你个死丫头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带了蒋太医过去……不,蒋太医你还是先把方子给本王开好再过去,郝大成,你拿到方子后,立时安排人熬药,阖府上下每个人都务必发到,端王府上下几百口子人,总不能白折在卫氏那个蠢女人的身上!”

不待郝大成应下,又吩咐他将正院给封了,再找几个出过花儿的幸存者,以后正院的一应供给都由那几个人送去,省得再传染给了其他人。

忙完这一切,端王似是这才想起常满寿还在一般,看向后者似笑非笑道:“蒋太医都说了那丫头的确是染了天花,若常公公还是不信,不妨亲自去王妃的院子里瞧瞧?”

常满寿一张白白胖胖的脸上全是惊恐:“连太医都这么说了,奴才怎么会不信,奴才还急着回去向太后娘娘复命呢,就不多叨扰殿下了,奴才先行告退!”胡乱行了个礼,便转身欲走,一刻也不愿再在端王府多待,更别说请卫玉华母子进宫去了。

却被端王给唤住了,“蒋太医开的药常公公还没吃呢,就这样回宫去,万一过了病气给皇祖母,常公公有几个脑袋够砍的?还请常公公稍等片刻,整好本王也要进宫去求见皇祖母,待喝了药以后,大家结伴上路岂不是更好?”

常满寿闻言,就不敢再说要走的话了,他倒不是怕过了病气给罗太后,而是怕自己万一真染上了天花,以后纵是有滔天的富贵,也没命再享了……因讪笑着应了一句:“如此奴才少不得只能再叨扰殿下一会儿了,只不知殿下进宫去所为何事?”

端王淡淡道:“届时常公公自然就知道了。”哼,想算计他的妻儿,他就让他们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

再说春暄被端王一通呵斥下来,虽因脸被包得严严实实,让人看不起她的表情,但她低着头一路小跑,就跟后面有谁在撵她似的样子,足以说明她的羞愧了。

只是刚跑进卫玉华的正房,她已一把扯去了脸上的面纱,几分顽皮几分得意的道:“方才奴婢就说不必蒙什么面纱的,偏娘娘非要奴婢蒙,娘娘是没看见,奴婢就这样已吓得那群死太监面如土色了,要是不蒙面,没准儿能直接将他们给吓死过去呢!”

卫玉华好气又好笑,“你不知道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才能更取信于人吗,果真你就光着一张脸出去,常胖子反倒有可能不会被吓到,只一门心思认准我们是在糊弄他,我们不顾及谁的安危,也不可能不顾及殿下的安危罢?好了,常胖子会不会被吓到且不说了,你还是先去洗把脸罢,不然再让我们对着你这张脸下去,才真是要被吓到了!”

说得夏晖几个人都笑了起来,春暄想起自己先前乍见自己满脸红点时的样子,唬得差点儿尖叫出来,也忍不住好笑,随即行礼退下洗脸去了。

陶妈妈方不无担忧的向卫玉华道:“娘娘这样空口白牙的咒自己和小世子小郡主总是不好,要不,从今儿个,正房上下一律斋戒三日,再由娘娘亲自带着我们大家伙儿去菩萨面前好生认错忏悔,念几日经,求菩萨大慈大悲,不要计较我们一时的胡言乱语?”

“妈妈都说了菩萨大慈大悲,想来自然不会与我一般见识。”卫玉华却摇头,“况与其让自己最后折在一帮乱臣贼子手里,我宁愿我们是输给了老天,若我们能侥幸度过这次的难关,菩萨不管有什么惩罚,只管冲着我一个人来便是;反之,若我们根本度不过去,那菩萨有没有惩罚,又是什么样的惩罚,也不重要了!”

陶妈妈还待再说,可见卫玉华满脸的坚毅,到底还是将已到嘴边的话都咽了回去。

卫玉华也不再说话,只是满脸温柔的看着一双儿女天真无邪的睡颜,在心里默默起誓,自己就算是粉身碎骨,也定要护得一双儿女的周全!

彼时常满寿已吃了端王让人熬的药,与端王一道离开端王府,坐上了回宫的马车。

车轻马快的,难免有冷风吹进来,吹得常满寿禁不住打了个寒颤,这才猛地回过神来,端王说自己要进宫去求见罗太后,且先不管他去求见罗太后是为了什么,眼下罗太后被困在凤仪殿,如何能随意让他见?一旦让他去了凤仪殿,皇上如今昏迷不醒的事实岂非也要被他发现了?

不行,自己得先给顾贵嫔递个消息才是。

念头闪过,常满寿撩起车帘的一角,叫了车辕上坐着的两个小太监的一个进车里,与之低声耳语起来,然后那小太监便跳下马车,打马先去了。

端王在自己的马车里将此情此景尽收眼底,也不开口也没有动作,只是勾唇冷笑。

一时一行人进了宫里,早有罗太后的贴身嬷嬷侯在宫门里了,给端王行过礼后,便引着他径自往寿康殿行去。

常满寿方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顾贵嫔那边早已将一切都安排好了。

端王面上看不出喜怒,一进寿康殿给罗太后行过礼后,便当没看见侍立在罗太后身边的顾贵嫔与另一个眼生的女官一般,径自说了自己的来意:“……方才常公公来传皇祖母的懿旨,孙儿方知道,卫氏母子竟早在几日以前,俱已染了天花了,可恨卫氏竟一直瞒着孙儿,如今孙儿是又气又恨,可也不能让一家子都折在她手里!”

恨恨的出了一口长气,“皇祖母也知道,孙儿屋里的石氏与蒋氏就快要临盆了,以前有卫氏坐镇,孙儿自不必理会这些琐事,卫氏虽善妒,谅她也不敢谋害皇室血脉,可如今卫氏自己都自顾不暇了,且孙儿也不敢让她出来,所以想请皇祖母恩准孙儿接母妃出去小住一阵子,替孙儿坐镇府中,孙儿也能心安一些。孙儿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与理不符,可卫氏母子一旦有个什么好歹……孙儿实在没办法不重视石氏和蒋氏腹中的孩子,还请皇祖母怜惜孙儿一二,允了孙儿的请求!”

说完就地跪下,深深拜了下去。

罗太后乍见自己最喜欢的孙子,差点儿就要忍不住向他哭诉求救,可一看旁边的顾贵嫔主仆,到底还是强忍住了,已经折了一个孙子,不能再折了另一个了!

却没想到,孙子竟说孙媳与一双曾孙竟染了天花,然后提出要接萧定妃出宫小住,罗太后先是着急,这事情怎么一出接一出的,难道真是天要亡慕容氏吗?

但随即她便反应过来只怕孙子已经约莫知道些什么了,不然怎么会这么巧,指不定自己母子的生机就在这里……当下也顾不得事先徐皇后交代过自己什么,顾贵嫔主仆又正在一旁虎视眈眈了,毫不犹豫便道:“卫氏母子怎么会忽然就染了天花?是不是正是因为这样,你才会没让他们进宫来侍疾的?你做得好,总不能让阖宫的人都被他们母子给连累了!”

说着,不理会顾贵嫔在一旁杀鸡抹脖的直使眼色,又道:“至于你说要接了定妃暂时出宫小住,替你坐镇,虽于理不符,但法理不外乎人情,也不是不可以通融,哀家准了,你这便去定妃殿中接她罢,待石氏与蒋氏都顺利生下孩子后,再送她回宫也不迟!”

“孙儿叩谢皇祖母恩典!孙儿告退!”端王闻言,满脸的惊喜,忙给罗太后磕了个头,起身便欲往萧定妃的云意殿而去。

却才只走出两步,便被一个女声娇声唤住了:“端王殿下且慢!”

说话之人不是别个,却是顾贵嫔。

端王因抱拳笑道:“不知顾美人唤住本王,有何吩咐?”他以前时常出入寿康殿,自然认得顾贵嫔,以前还没觉得后者可疑过,如今却是知道也已晚了。

顾贵嫔也顾不得去纠正端王对自己称呼的不对,横竖如今纠正这些也没必要了,只欠身笑道:“吩咐不敢当,只是想着定妃娘娘再怎么说也是后宫仅次于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的人物,轻易出宫只怕不妥,旁的不说,至少也得先征得皇后娘娘的同意,所以才多嘴叫住了端王殿下,还请殿下不要怪罪,也请太后娘娘三思!”

‘三思’两个字有意被她咬得极重,在端王看不见的角度看向罗太后的眼神也饱含警告与威胁。

只可惜端王却不买账,只淡淡笑道:“哦,本王竟不知道,什么时候皇祖母身为圣母皇太后与婆婆,于公于私都该皇后娘娘敬着的人,要做什么事,倒反要看起皇后娘娘的眼色来,这是什么道理!本王说句不好听的,顾美人不是宫人出身吗,怎么竟连最基本的上下尊卑都不知道?”

顾贵嫔被说得一阵羞恼,片刻方强笑道:“端王殿下言重了,臣妾绝无此意,只是想着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婆媳之间向来……不大对付,偏如今大殿下又做了太子,怕经此一事后皇后娘娘与太后娘娘之间的嫌隙更大,于太后娘娘的将来不利,所以才多嘴的,太后娘娘待臣妾恩重如山,难道臣妾还会害太后娘娘不成,还请太后娘娘明鉴。”

这个贱人,竟还有脸说什么‘太后娘娘待嫔妾恩重如山,难道嫔妾还会害太后娘娘不成’,那她现在在做什么?

罗太后被气得心角一抽一抽的,攥紧了拳头正要说话,端王已又淡笑道:“多早晚皇祖母与母后之间不大对付了,多早晚二人之间又有嫌隙了,顾美人竟连‘疏不间亲’的道理都不知道不成?还有,大皇兄那般孝顺的人,听顾美人的意思,竟是在说大皇兄不孝不成?顾美人还请慎言的好!”

顿了顿,不待顾贵嫔说话,继续道:“不过既然顾美人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本王不去请示一下母后的意思,也的确不妥,那本王就再去一趟凤仪殿罢,不是说父皇在母后殿里将养吗,那本王还可以趁此机会探望一下父皇,也是本王做儿臣的一片孝心。”

一席话,说得顾贵嫔脸都绿了,可青天白日的,她还真不知道该怎么阻止端王才好,总不能让金吾卫将端王也杀了罢?那文武百官才真是要心不服口也不服了,而且卫大将军那里也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远水是救不了近火,但水太大了,也是要死人的!

偏时不待她,连立刻回凤仪殿请示皇后娘娘或是传信给国公爷示下都来不及……只得赔笑向罗太后道:“端王殿下教诲得是,都是臣妾不懂规矩,矫枉过正了,还请太后娘娘不要与臣妾一般见识。”

罗太后心下不由一阵痛快,哪怕只是让顾贵嫔言语上吃点了小亏,她也觉得无比的解气,道:“你既已知错了,哀家自不会与你一般见识,只你需记得,你不过只是蝼蚁,就算靠上了大树,也永远都只能是蝼蚁而已!慎儿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接你母妃去?”

顾贵嫔被罗太后话语里的轻蔑与不屑气得攥紧了拳头,却更担心端王自罗太后的话里察觉出什么异常来,毕竟罗太后向来待她很好是众所周知的,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对她说出这样的重话来,正所谓“事出反常即为妖”,万一端王察觉到了什么可如何是好?

好在端王似是一无所觉,只是恭敬的应了一句:“那孙儿就先告退了,明儿再进宫来给皇祖母请安。”便却行退了出去。

顾贵嫔方松了一口气,然后向常满寿使了个眼色,后者便将殿内服侍的人都带了出去,顾贵嫔这才看着罗太后慢慢的冷笑起来,沉声一字一顿的道:“太后娘娘方才真是好生威风,莫不是已经忘了自己现下的处境,也忘了皇上的处境了?”

不想罗太后却没有像之前那样因投鼠忌器而敢怒不敢言,而是还以冷笑道:“哀家自然没忘记哀家和皇帝现下的处境,可你也别忘了,哀家再怎么说也是太后,至少在禅位大典以前,想要你的命还是易如反掌的,你猜若哀家跟安国公说,让他处死你,他是会答应还是拒绝,你敢不敢与哀家赌一把?”

顾贵嫔被问得又惊又怒,她跟在安国公身边十几年,自然知道后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在禅位大典前一旦罗太后向他提出要自己的命,为大局计,他十有*真会同意……一时倒不敢再惹罗太后了,只得忍气催请她回凤仪殿去。

罗太后却铁了心要给端王制造足够的时间让他顺利的将萧定妃接出宫里,磨磨蹭蹭的出了寿康殿,又提出要逛上林苑,众目睽睽之下,顾贵嫔又奈何不得她,只得由她去上林苑逛了一圈,直至一个多时辰后,一行人才终于回了凤仪殿。

彼时端王早已接了萧定妃出宫了,徐皇后听完顾贵嫔的话后,当即勃然大怒,大骂顾贵嫔与常满寿道:“两个蠢货,连件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办不好,本宫与哥哥养你们何用,还不如养两条狗呢,至少狗不会误本宫的事!”就要叫人拖了二人去慎刑司去。

徐皇后因被罗贵妃一口咬掉了半只耳朵,就算事后高嬷嬷立即传太医来给她上了药包扎了一番,太医毕竟没有断耳重接的能力,也就是说,徐皇后那只受伤的耳朵以后便是伤好了,也只有丑陋的半只了,相形之下,疼痛已经是次要了,但凡女人,不论老少,又有几个能不爱美的,徐皇后自然也不例外。

不由气了个倒仰,也将罗贵妃恨了个臭死,偏碍于兄长,一时还动不得罗贵妃为自己报仇,徐皇后有多暴怒有多狂躁可想而知,也因此才会一言不合,便要打发了顾贵嫔和常满寿去慎行司,浑不管现下他们正是用人之际,二人知道得又太多,如何能打发去慎行司那样鱼目混珠的地方?

好在徐皇后虽气糊涂了,陆明凤却时刻保持着清醒,先使了眼色让人去禀告徐晋年后,才上前赔笑向徐皇后道:“母后息怒,当时的情形,也怪不得顾贵嫔和常公公,我们与端王之间那层窗户纸毕竟没有最终捅破,大家都处于犹疑试探阶段,若顾贵嫔与常公公一时言语不当,惹得端王动了疑,反倒是因小失大了,不就是将定妃给接了出去吗,只要人还在京城里,便坏不了我们的大事,母后只管放心。”

又压低了声音与徐皇后耳语:“现下正是用人之际,除非我们将二人杀了,否则留着二人反倒坏事,可我们用得上二人的地方还多着呢,依臣媳说,倒不如让二人戴罪立功,总好过我们再去费心找其他合用的人,还请母后三思。”

好说歹说,总算说得徐皇后面色微霁,陆明凤看在眼里,忙以眼色示意顾贵嫔与常满寿退了出去,心里则不无轻蔑与得意,就这个狂躁易怒、顾前不顾后的性子,还想当皇太后呢,且趁早歇着去罢!

徐皇后自然不知道儿媳心里在想什么,她被陆明凤劝得怒气稍减,但仅仅只是一瞬,伤口疼起来后,她便复又怒气勃发起来,在自己的寝殿里如困兽一般走来走去,嘴里一直咬牙切齿的叫着:“本宫一定要划花那个贱人的脸!本宫要挖了她的眼睛,割下她的耳朵,还有鼻子和嘴唇,本宫要让她成为这世上最丑陋最恐怖的女人,本宫要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从凌晨到此时,这话陆明凤已听徐皇后说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满以为这次也与之前一样,她只是发泄一下而已,碍于徐晋年要保罗贵妃,她终究还是不敢对罗贵妃怎么样。

却没想到,她话音落下的同时,人也已拔下发间的簪子,怒气冲冲的直奔正殿而去了,想去做什么,不言而喻。

陆明凤唬了一大跳,忙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挡在了她的面前,赔笑着急声道:“母后可是想去做什么事,不如吩咐给臣媳,让臣媳去为母后办,臣媳虽不才,帮着跑跑腿儿还是做得到的。”一边向高嬷嬷使眼色,示意其劝一劝她,省得坏了大事。

未料高嬷嬷却低声道:“皇后娘娘身心都不痛快,若不让她将这口恶气给出了,同样也会坏事,而且还会伤到娘娘的身体,请太子妃就不要再阻拦娘娘了,国公爷那里,至多事后娘娘多赔他几个年轻鲜嫩的美人儿便是,那贱人除了一张脸,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国公爷总不至于为了她,便与自己的亲妹妹反目罢?现下我们是多要倚仗国公爷,可国公爷也不能忘了君臣之别才是!”

陆明凤简直要为高嬷嬷的天真而发笑,‘君臣之别’,哼,历朝历代难道还少了为君为上者,却反过来要看臣下眼色过日子的例子吗?

本来她也不想管这样的破事儿,奈何早朝后徐晋年过来凤仪殿时,曾暗示过她要替他保全罗贵妃,她想着自己以后要倚仗徐晋年的地方只会比现下更多,自然是一口应下了,若现在让罗贵妃出个什么事,回头惹恼了徐晋年,她的满盘计划岂非都要落空了?

陆明凤只得耐下性子,继续劝徐皇后:“母后心里有多恨那个贱人臣媳都知道,可那个贱人才死了儿子,男人又昏迷着,眼见人为刀俎自己为鱼肉,万一母后将她逼急了,她便咬舌或是触柱自尽了,岂非太便宜了她?倒不如用钝刀子割肉,让她眼睁睁看着自己在乎的人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让她受尽失去亲人之后巨大的悲愤与绝望之后,再将她也一并毁了来得痛快,未知母后意下如何?”

一席话,总算说得徐皇后不再一味的往外冲了,却仍横眉怒目的没好气:“本宫自然不想便宜了那贱人,可本宫要动慕容宝宜你们都拦着,要动姓凌的那个野种恒儿那不争气的东西又不肯,本宫哪还有别的钝刀子可以割贱人的肉!你给本宫让开,本宫做事,几时轮到你来指手画脚了!”说完又要往外冲。

“怎么没有!母后难道忘了,那个姓凌的野种可是娶了老婆的,就是臣媳娘家的族妹,之前中秋佳节进宫朝贺时,她已大着肚子了,那难道不是贱人的孙子不成?”陆明凤是真没有办法了,情急之下,只得将陆明萱推了出来,想着只要能拖到徐晋年过来,她便算是交差了。

至于陆明萱会因此受到什么伤害,甚至会不会丢了性命,那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且她要成就大事,总要牺牲许多人,不管是敌人还是亲人,至多将来她好生补偿一下陆中显那一房也就是了。

徐皇后闻言,转怒为喜:“你不说本宫还真忘记那贱人还有一个儿媳了,最妙的是,这个儿媳也怀着身孕,真是太好了!本宫这便派人去将那个小贱人抓来,当着贱人的面儿,将其开膛剖腹,让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孙子死在自己面前却无能为力,啧,本宫真是想想都觉得痛快!来人——”

适逢徐晋年去锦衣卫转了一圈回到凤仪殿,徐皇后立时把自己的要求说了,末了咬牙切齿不无嘲讽的道:“……我动那个贱人哥哥舍不得,动那贱人的野种孙子,哥哥总不至于再反对了罢?”

徐晋年要的只是罗贵妃,旁人是好是歹是死是活与他有什么关系,忙笑道:“臣怎么会反对,这便派一队人马,去将那凌陆氏拿进宫来,随皇后娘娘发落!”

徐皇后这才满意了,由高嬷嬷服侍着回了内室歇息,陆明凤趁机言简意赅说了端王将萧定妃接出宫去之事,“……看来是真早已有所怀疑,且打算有所行动了,不然不会让卫氏母子称病,还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天花,又费心将定妃给接了出去,这是不想让自己的妻儿老小成为我们要挟他的人质呢!”

“只可恨顾贵嫔没能及时管住太后的嘴,反被端王抓住了话里的漏洞,侥幸钻了空子!”徐晋年眼神阴鸷,可事已至此,也不能再强将萧定妃接回宫来,就像陆明凤之前劝徐皇后的那样,如今他们和端王乃至文武百官天下万民那层窗户纸毕竟没有捅破,罗太后今日早朝又及时出现为慕容恪张了目,若仅仅几个时辰后,罗太后说的话便做不得数了,那她几个时辰以前说的话,又凭什么让人信服?

卫玉华母子也是一样,人家都病成那样了,还要强迫人家入宫侍疾,是惟恐卫大将军远在宣大总兵府没有反他们的理由是不是?毕竟卫大将军疼爱卫玉华这个唯一的女儿,向来都是出了名的,“冲冠一怒为女儿”也算是情有可原。

“不过慕容慎若以为自己的妻儿老小不在我们的手上,他便可以无所忌惮了,那就真是打错了主意!”徐晋年微眯起双眼道,“我待会儿便派手下一个百户带人过去端王府,定妃娘娘身份贵重,万一在端王府有个什么好歹,这个责任谁能承担得起?”

陆明凤不由拊掌笑道:“到底还是舅舅有智计,如此一旦端王有所行动,我们照样可以瓮中捉鳖。只是,万一端王不同意,又进宫来闹腾……”

徐晋年冷笑道:“太后的嘴巴我们管不住,又不能让她哑了,皇后的懿旨他难道还能驳得了不成?只要撑过了接下来几日,我们便占了大道正统,便是卫大将军回来,我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这边厢舅甥二人说话时,端王府内萧定妃也正与端王和卫玉华说话:“你们也真是胆大,万一那常满寿不怕死,非要亲自去瞧过你们母子三人才肯罢休,你们该怎么样呢?万一太后听说了你们母子出花儿的事后,仍坚持要你们进宫,也不肯同意我出宫呢,毕竟太后如今都自身难保了,届时他们再将计就计治你们一个‘抗旨不尊’之罪,又该怎么样?”

萧定妃三十出头的样子,只穿了便装,头上也只得一支滴翠凤头钗,与端王生得有五六分相似,说不上极美,至少与罗贵妃相比实在不够瞧,但气质却十分的高华,言谈举止间更是没有一丝瑕疵,譬如此刻,哪怕是在责怪端王与卫玉华,语气依然轻轻柔柔的,让人听了很是舒服。

端王不待卫玉华说话,已笑道:“这可是端王府,儿子自己的地盘,若在自己的地盘上都要受制于那狗奴才了,我们也趁早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只等着当一个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和一个时刻得须看人脸色过日子的太妃也就够了,可过那样的日子,母妃您真的甘心吗?反正儿子是绝不甘心的,以前慕容恒活着时不甘心,如今慕容恪以这样大逆不道的方式上位后,就更不甘心了!”

说到最后,眼里已盛满了阴霾与冷厉。

萧定妃自然也不甘心过那样的日子,那样的日子她已过了整整二十年,是真的已经过够了!

因正色说道:“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不管发了之后结果会如何,至少我们一家人是守在一起的,那我也没什么可求的了!”

本来以萧定妃兰陵萧氏嫡房嫡女的身份,是可以找一门好亲事,过门去当正房太太的,谁知道造化弄人,竟然让她做了其时还是皇子的皇上的侧妃,这本已让她不甘心至极了。

谁知道皇上自有了罗贵妃以后,更是直接视后宫三千佳丽若无物,她也跟着守着近二十年的活寡,虽然她得到了尊荣与富贵,但一想到这样一成不变的日子她还要继续过下去,她便不寒而栗,还不如拿命博一场,若是胜了,自然从此天高任鸟飞;若是不幸败了,那也不过就是一死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母子二人正说着,端王的贴身太监沙桐呵腰进来了,面上隐有忐忑之色,依次给萧定妃、端王和卫玉华行过礼后,小心翼翼的道:“回禀殿下,金吾卫一位毛百户奉了皇后娘娘的懿旨,领了手下来咱们府上保护定妃娘娘的安危,如今毛百户正在外面求见,还请殿下示下见是不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6页  当前第1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1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