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宠夫之路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祈容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54 KB   上传时间:2015-05-07 20:07:11

  红唇轻吐着这两个对他来说根本不可能的字,季舒墨轻抬眼睑,声音低哑地开口:“我为萧晚说话,不是因为喜欢萧晚,只是因为赈灾是天下大事……”

  “这真的只是泻药。”楚慕青辩解道,“舒墨,以前的你或许被萧晚真心宠爱,但现在的你在萧晚心中早已占不到一分一毫,谢初辰抢走了你的一切,你就这么甘心拱手让之吗?既然萧晚寡情薄幸,始乱终弃,你又何必自欺欺人地念着她以前对你的旧情呢?这种时候就该果决,让萧晚真正下地狱!待萧家倒了后,我们……”

  季舒墨脸色暗沉,目光如冰:“殿下三句不离萧家倒台,对我又究竟有几分真情呢?若是殿下真的对我好,真的想要给我幸福,那就帮我还清季家欠下的八千两白银。”

  “你!”楚慕青倒吸一口冷气,一时间哑口无言。

  季舒墨见状,修长的手指紧紧握拳,复而又轻轻笑了起来:“若是曾经的萧晚,她会毫不犹豫地答应我。因为,她喜欢我。”

  就在萧晚努力平抑京城粮价时,新的赈灾政策也紧锣密鼓地实施了起来。

  辰州内,虽有部分禾田被蝗虫吞噬,但整个蝗灾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了下来,并没有出现大范围饥荒和瘟疫。而大部分逃亡至京城无家可归的流民们都被萧晚和户部工部的同僚们安置在郊区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屋内,或分别收留安顿在各自空置的别院里。

  由于辰州等地灾民数量十分庞大,此次,户部采取了萧晚提到的以工代赈的政策进行赈灾。次贫级的年轻女子并未如往年一般直接救济,而是安排了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等工程增加就业,并且规定只有劳作的女子才能获得相应的赈济钱物。

  最初,虽有女子表达不满之情,但出人意料的是,大部分百姓却十分支持这条新出台的政策,认为自己既然四肢健全,的确不该完全靠着国家或者他人救济,自己也该在大灾之时为修复家园出一份力。

  于是,这一系列新措施虽是刚刚出台,却在短短十几日内,有效地振奋了灾民们前段时间萎靡不振的心情,更渐渐稳固了动荡不安的朝政。

  但,这十几日的赈灾看似顺风顺水,萧晚却在赈粮时发现了一些弊端,就是有人三番两次地重复领米。

  经谢初辰的那次提醒后,萧晚认真地关注了起来,果真发现某几日,这名黑衣女子又来领了两次米,她没有当场将其扣押下来,而是暗暗跟踪,发现这名黑衣女子根本不是贫户,却冒用贫户的赈票领米,而且手握多张极贫的赈票!

  粮食原本就稀缺,竟还有人钻这种漏洞,萧晚气得火冒三丈,却没有当场扣押逼供,而是不动声色在官仓里盘查起了库粮和贫户名单,第二日更是抽对查验了一些灾民户口。然而不查不知道,一查竟发现舞弊现象远比想象的严重。

  明明该是极贫的户口竟是分发次贫的米粮,明明连贫户都挨不上边的,竟拥有着极贫的赈票!一大部分户口该赈的数目与实际分发的赈票不同不说,竟还有次贫女子不想以工代赈,而假冒极贫的灾民!

  在暗中抽查几日后,萧晚迅速将自己查到的结果汇报给了萧玉容。

  “娘亲,孩儿发现户部拟定的发赈章程有着明显的漏洞。”短短几日就查到了舞弊现象,萧晚不敢想象若自己继续追查,这背后究竟会查到什么,或许前世查到的真相只是凤毛菱角,真正贪污之人远比那几人贪得更多,所在的官位更高。

  她蹙着眉,沉声道:“这几日不断有刁顽之辈冒领赈粮,恐怕户部有官吏虚报灾情,暗中污克扣赈灾之粮。甚至于之前官仓缺米,孩儿也认为是有官员与奸商勾结,倒卖官仓赈粮。只是这些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孩儿怕贸然禀告陛下会打草惊蛇,甚至会让她们有所警惕,反咬一口……”

  翻阅了一遍萧晚抄录的名册,果真见贫户名单上有着不少错漏。萧玉容沉思半响,认真道:“晚儿,你是陛下任命的督赈官,既然觉得户部有人贪污,就要继续追查下去。只是娘亲认为,京都毕竟是天子脚下,贪污舞弊之人必会谨慎,若想真正查出确凿的证据,恐怕要从辰州等灾地入手,才能了解具体真实的赈灾情况。”

  萧晚眼睛一亮,豁然开朗道:“只要追查出官仓赈给灾地的具体粮食数量和渠道,再盘算官仓原本的粮食,就有证据指证户部有官吏与奸商勾结,倒卖官仓赈粮!若能从那四位奸商口中套出具体真相,这样人证也有了!”

  见萧晚再度志气高昂,萧玉容拍了拍她的肩,认真地开口:“晚儿,娘亲相信,如今的你已非昔日的你,任何决定都有自己的考虑。所以,不用犹豫,放心大胆地查下去吧,无论查到谁,哪怕官位比娘亲高,娘亲也会帮你担着的。无论何时,都不要担心自己势单力薄,整个萧家都是你的后盾。”

  这番信任的话语让萧晚心中钝痛。前世自己的不孝和愚蠢,历历在目,令她不禁泪目。

  “谢谢娘亲,孩儿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当晚,萧家的人立即兵分三路。萧晚手底下的十人全部被萧晚派去保护起了谢初辰,一路前去灾区调查详情,另一路监视起户部所有人的动向。

  五日后,萧晚收到书信,证实户部赈出去的粮食的确缺斤短两,明明从京城运出的赈粮足有两千石大米,但实际到达每个灾区的总和竟只有一千五百石大米!另有五百石大米行踪不明!

  而王燕曾说,她们有三百多袋大米,假设一袋大米两百斤,三百多袋即是五百石!

  数量几乎吻合!

  更让萧晚意外的是,王燕竟是刑部尚书王岩的远方亲戚。如此一来,王岩在朝堂上主动请缨要求审问王燕的举动就变得蹊跷了起来,而早就得知王岩与楚慕青狼狈为奸的萧晚,更是猜疑了起来,暗中污克扣赈灾之粮的是否就是楚慕青,还是另有其人?

  忽然,计上心来,萧晚拉住萧玉容的手,激动地说:“娘亲,我有一计能从奸商口中炸出真相!望方尚书能再帮我一次!”

  阴冷的刑部大牢内,四名被关押一室的粮商衣衫褴褛、神色萎靡不振。萧晚仔细观察过,这四名粮商中,王燕是她们的主心骨,所以萧晚故意在她们一头雾水中,命两位狱卒将这位老奸巨猾的商贩压出了牢房,还将一名披头散发、况似昏迷的女子关入了她们隔壁的牢房。

  被关在大牢里十余天,又被挨了三十大板,其他三名粮商的身心已达到了极限。一被分开审问,又见王燕被粗鲁地拉出牢房,各个都有些忐忑和惶恐。

  因为她们知道,王燕在刑部是有后台的,所以这些日子,她们闭口不谈,就是等着王侍郎想办法救她们出去。

  “你们可是在等王侍郎为你们说请?”在三人惊恐的目光下,萧晚冷冷开口,眸光冷若冰潭,“不必等了!王岩现在就关在你们隔壁的牢房里。”

  三人一惊,纷纷望向披头散发的女子,果真见到她这一身穿着正是刑部侍郎的装扮!不由惊慌喊道:“王侍郎,王侍郎!”

  扬了扬手中一张按了红手印的罪状,萧晚冷冷笑道:“王岩已经坦白交代了一切,并且签字画了押。现在方尚书正在审讯王燕,很快会将你们与户部勾结,倒卖赈粮的事调查得水落石出。按照国法,哄抬粮价者坐牢一年,但你们涉嫌舞弊贿赂,将按照罪名轻重判处七年至二十年的刑期!”

  见萧晚准确无误地指出了她们倒卖赈粮的事实,而她们的救星也被扣押入狱,三人立刻慌了神,脸色煞白地哭求道:“大人,是王燕说饥荒将至,户部和工部已经暗中筹备赈灾,我们才大量囤粮,哄抬粮价。”

  “囤粮,还想撒谎?!”萧晚双眼危险地眯起,三名粮商一个激灵,抖抖索索道:“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她所指的粮食是赈粮,是王燕说,她在户部和刑部都有认识的人,这是一次大赚一笔的机会,我们才入伙的!”

  “主犯是王燕,求大人从轻发落啊!”

  “萧大人,我们错了……真的再也不敢了……”

  萧晚轻抬眼睑,淡淡道:“陛下仁慈,对于坦白从宽者都会从轻发落。现在,你们若将自己的罪状一五一十地写出,或许陛下见你们认罪态度甚善,又是从犯的份上,给你们一次重新改过的机会,并从轻发落。不过机会只有一次,若是你们的认罪书上有任何造假,将从严惩治!”

  “是,是……”三人惨白着脸点头,仿佛萧晚的一句话可以随便左右她们的生死。

  按照认罪书上所示的地址,刑部官差在一座大宅中搜查到了粮商们暗藏的三百袋大米。除了高价卖出的少许,还剩下四百多石左右。而大米所套的袋子上印着红色的官印,确实为户部用来赈灾的麻袋。

  之前,她们四人一直一口咬定自己的大米是从他省购买而来,因为通关的赋税特别高,所以一时贪心才提高了粮价。现在被其他三人揭穿了真相,又被搜出了物证,被定住穴道的王燕脸色青紫,却偏偏怒骂不出一句话来。

  在王燕面前复读了一遍三人的认罪书,萧晚在她面如死灰的菜色下,冷冷追问:“王燕,现在人证物证具在,你可认罪伏法?”

  以为王岩早已落网,王燕跌跪在地上,恹恹地招了供。

  谁知,她刚在认罪书上签好字画好押,倒在牢狱里的“王岩”忽然拍拍衣服站了起来。

  她伸了伸懒腰,理了理披头散发的长发,嫌弃地说:“小姐,这牢房又臭又脏……你这衣服可得多洗洗了……”

  女子陌生的声音让王燕脸色煞青,而说话之人已经一边蹦跶出了牢房,一边撕掉了脸上的易容面具。

  一张清秀的面容赫然露出,正是萧晚的得力丫鬟画夏。

  “你,你!!!”王燕瞠目结舌,其他三名粮商更被惊得不知所措。

  微微弯起唇角,萧晚腹黑地笑着:“王岩被方尚书派出去了,这件侍郎外袍是我的官服。现在,你们的认罪书已有,人证物证俱全,这次贪污舞弊的事件,她难辞其咎,必将落入法网。”

  王燕气骂道:“萧晚,你骗我们!你这个阴险小人!”

  “骗?!阴险小人?!”萧晚目光一冷,一甩衣袖逼近王燕,声音骇然地逼问道,“真正阴险的小人不正是你们吗!,天灾之时,竟贿赂官吏倒卖赈灾的粮食,不但哄抬粮价赚取暴利,竟还趁机对百姓进行搜刮,敲诈朝廷!像你们这样阴险贪婪的奸商,诛杀也不为过!”

  原是让萧晚调查工部*一案,谁知萧晚竟先查出了赈粮上的漏洞,可想而知朝廷之上,贪污*、中饱私囊的官员何其多!

  楚天悦不禁勃然变色,拍案怒道:“徐薇,这是怎么回事!不仅赈粮被倒卖,连分发的赈票都是各种出错!身为户部尚书,你究竟如何管理户部,为何会出现此等贪污舞弊的现象!”

  没想到萧晚竟暗搓搓地调查了官仓和赈票,徐薇吓得跌跪在地,急急道:“陛下,臣会彻底严查户部,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

  “陛下。”萧晚忽然出声,打断了徐薇的辩解,“现在,户部在发赈上采取的是按户付给。只是具体如何赈灾,每户人家所赈的数目却从未公告。户部究竟如何核实灾民户口,如何划分极贫、次贫等级,似乎都未有查灾委员按户查明应赈人口,更未有人上级官吏进行抽对查验,才会出现今日多种舞弊现象。”

  萧晚话音一落,群臣皆肃然,她的话不仅当众指责起了户部,更是直戳赈灾中的利害要处。

  楚天悦微蹙双眉,认真询问:“爱卿可有防弊之策?”

  萧晚躬身上前:“臣认为防弊之法有尽,而舞弊之事无穷。要想真正杜绝贪污*,防止刁顽之辈冒领赈粮,又为了防止官吏虚报灾情,暗中污克扣赈灾之粮,应改革户部新的发赈章程,将赈票计为两联。”

  两联的方法是萧晚在不经意间看见谢初辰用三栏记账法记账时,忽然豁然开朗,想出了一条计策。

  “赈票应在查灾委员按户查明应赈人口时,即在赈票上填明灾分、极次、户名、大小口数、应领粮数等,一联发给灾民作为领赈依据,一联留底以备核查。地方审户完毕后,上级官吏均应抽对查验。只有抽查无误后,才能放赈。如有查出冒填者、临赈不到者、现可谋生糊口者,即行删除。”

  东魏的*现象已有数年之久,萧晚心知肚明,赈粮赈银必是她们大贪的一块肥肉。所以这次,女皇陛下既然命她为督赈官,她绝对不会再给她们机会为所欲为,而是从源头紧抓,防止短少克扣。虽难绝贪污中饱,但至少绝不让她们称心如意!

  “防止冒领,臣还认为应在每次发赈后,于赈票上加盖第几赈发放戳记,赈济底册内也加盖戳记。每次发赈时,必须有司官亲临,更需督赈官进行现场监督。放赈后,更需将赈粮数目、户口、姓名、月日刊示公告,以求百姓监督。若公之于众的赈灾情况有造假行为,百姓应有权去都察院状告。”

  竟然让百姓监督?!

  群臣左右相觑,皆被萧晚大胆的改革惊得默不作声。

  楚天悦神色肃然,语声铿锵有力:“萧爱卿所言甚善!两联备案的确方便抽查效验,在赈票上填明一切也能防止他人虚报冒领。今后,户部赈粮就按萧侍郎拟定的章程发放。各位爱卿必须谨记,发赈过程中,凡有官吏治赈不力、或贪污克扣者,均以贪腐渎职之罪,从严惩治,不得有怠!”

  “臣等遵旨。”

  ☆、第74章 声名鹤起的萧晚

  十月中旬,大批商贩因免税政策齐聚京城,南方调运的赈粮也陆续达到填补了官仓。在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粮价再度跌落,回到了五钱左右。

  在刑部大牢里服刑的四名奸商,处心积虑地想等着朝廷无米救灾时,可以狠赚一笔,谁知这次不但血本无归挨了板子,还因涉嫌舞弊贿赂,坐牢整整二十年,没收所有财产!

  只是在刑部判决时,萧晚认为,让她们在大牢里浪费粮食实在是太便宜她们了,所以向方正清建言,与其将她们关押在地牢里服刑,还不如奴役她们去开垦荒田,干苦活干粗活。

  对于肥胖的粮商们来说,让她们在大太阳底下耕地暴晒简直要了她们的半条老命,更何况一路上,她们不断遭受着老百姓愤怒的咒骂声和嫌弃鄙夷的目光。

  受苦受累地干着二十年的粗活,这才是对她们亵渎米粮最合适的惩罚。

  同样牵涉贪污赈粮的刑部侍郎王岩,被革职查办。因贪污舞弊为重大案件,王岩被交由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组成的三法司联合审理,将深入调查此次案件的前因后果。

  户部尚书徐薇和户部侍郎季晓风因管治户部不利,被同样接受审问和调查。

  王岩被三法司联合审理的消息,对于整个朝廷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从牵扯贪污赈粮的户部官吏,至各级州县官员,一个个都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生怕王岩一招,将自己招供了出来。

  一时间,所有官员都夹紧尾巴做人,完全没人敢在这时在赈灾上动些贪污受贿的小心思。

  王岩被捉拿后,最慌张的莫过于楚慕青。望着日益声名鹤起的萧晚,她气得咬牙切齿,愁得食不下咽,怎么都没想到,萧晚成为督赈官后,竟会暗中调查贪污舞弊的事,更没有想到,她居然能调查到了与赈灾完全不相关的王岩头上!

  她原本的计划,是想趁着大灾之时,以赈粮捐物之名博得乐善好施的好名声,甚至重振锦绣衣阁。哪想到萧晚棋高一招,不但假惺惺地赈了粮得到了百姓的拥护,竟还斩断了她的左膀右臂。

  更让她头疼的是,连一向鄙夷憎恶萧晚,对她言听计从的季舒墨,此次竟一反常态地为萧晚说起了好话,那神情语态让楚慕青怎么看怎么隔阂,更被他的八千两白银堵得当场语噎,难抑胸中滚滚燃烧的愤怒。

  明明又蠢又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竟还自喻为京城第一才子!竟还想利用她还清季家的债务,简直是白日做梦!

  浑身上下突然迸射出一股强烈的唳气,楚慕青冷冷一笑,幽深凌厉的眸底闪烁着冷冽的算计。

  既然季舒墨已不被萧晚宠爱,那就完全无用了,她又何必多花心情在这个没用的人身上。

  现在的谢初辰,才是萧晚致命的弱点!

  因这次差点闹了饥荒,楚天悦在聆听多方意见后,认为储粮备荒十分重要关键。于是,在草拟了议案后,东魏国建立了全新的仓储制度。

  楚天悦更是在一个月内不断地颁布新的法令,奖励垦荒,鼓励植树造林,以及大力推广耐旱的占城稻和番薯等抗旱耐涝高产的粮食作物。

  在重视起农业的同时,朝廷对灾区实行了不同程度的蠲免、减征及缓征赋役。除免征田租外,还免征耕地附加税、戍边代役钱、人头税等等。

  两位皇女更是带着赈粮物资,亲自去重灾地慰问灾民,安抚孤寡,资助贫困,使得整个动荡不安的东魏国渐渐从惊慌的灾情中振作起来,重建起了家园。

  与此同时,以工代赈的政策施行一个月后,羸得了朝廷上下一致的认可和称赞之声。行善之道并非是大量捐款捐财,这样只会让有劳力的灾民养成依赖贪婪的坏习惯。

  而以工代赈的政策在救灾的基础上,既给灾民们新的工作机会,重拾了自立的能力,又为国家开垦荒地、治理河患、修筑海塘等防灾工程提供了良好的劳动力。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妙计!

  众人对萧晚刮目相看的同时,百姓也并未像前世一般怨气冲天,对皇室和朝廷治赈不利生出诸多埋怨和不满,还是在萧晚的带动下,彼此救助共同赈灾,一步一步地拨开了阵阵阴霾,瞧见了希望的温暖。

  萧晚获得民心的同时,数十名清水县的百姓同前世般千里迢迢地赶赴京城,但这次不是请求方正清重审此案,而是哀求萧晚为县令穆宁言主持公道,平反冤屈。

  在户部的两个月内,萧晚暗中派人监视王丹,并在与她的相处中收集到了不少铁证。

  于是,在掌握了工部都水清吏司王丹贪污赈银、收受贿赂、官工相互勾结等多项罪证后,萧晚于十月中下旬将罪证上呈给了楚天悦,并在同时弹劾宁州知府于悦、长洲府通判胡穆、襄阳府通判季文启、黄安知县李讲、长阳知县姚尚实等十余人贪赃枉法,在治理河道时偷工减料,谎报灾情,置国计民生不顾。

  在众官员都以为萧晚会先整顿户部时,萧晚却是先平反了清水县县令贪污一案。而此案涉案人数多达数十名朝廷官员,不仅惊怒女皇,更是震惊朝野。

  根本没想到自己眼中的草包女竟在两个月前就盯上了自己,将自己与宁州知府于悦互相通报的信件全部上呈给了女皇。她更没想到楚天悦根本没有对穆宁言斩立决,以至于一时松懈被萧晚揪出了罪证。

  在大理寺和刑部一连串审讯后,王丹面对确凿的证据供认不讳,道出了自己身为钦差大臣治理河道时中饱私囊,贪污赈款,甚至与于悦等人一同污蔑穆宁言贪污受贿,妄图以此逃脱罪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8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宠夫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