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毒后重生记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何道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62 KB   上传时间:2015-05-27 08:10:51

即刻就有无数箭矢如暴雨一般向明律等人落了下来,明律身中四箭,虽未至要害,但仍让明律痛呼一声,跪倒在地。待箭雨停下,明律还未查看他所率精兵的损伤,就看着有一大片黑红的血自他脚下蔓开。明律悲号一声,可明律的悲号声未止,就听到一声大笑。明律红了眼睛抬头正在大笑的那人,就见那人站在望月楼上,正俯瞰着他。在明循身边还站着一个人,那就是本该身受重伤或是早该死了的石青瑜。

明循大笑着,身体竟然轻轻颤抖,若非是石青瑜在一旁扶着他,他甚至要笑着倒在地上。

明循与明律相差两岁,自小就被旁人放在一处比较。虽然明循一直被先帝护着,可是他一直都觉得在旁人心中他是处处不及明律。明循的母亲虽然贵为皇后,但他母亲的娘家势力微弱,他的外祖父家没有明律身边势力强势,所以明循觉得别人都看不起他。即便他身为太子,别人也会笑他不及明律尊贵。待略长大些,太傅赞明律多过于他,甚至连石凤歌似乎也更是喜欢与明律在一起。

可如今明律竟然败在了他的手上,明循他怎能不开怀大笑?明循一边笑着,一边转头看了眼石青瑜,他擦了擦笑出的眼泪赞道:“明律他能有今日,都是皇后功劳。”

石青瑜脸色苍白,仍旧躬身说道:“妾身只是为皇上分忧。”

在被刺客刺杀的时候,石青瑜虽穿了软甲在衣服里,可刺客的匕首太利,竟然穿破了软甲几分,刺伤了她。虽然石青瑜伤得不重,但终究失了些血,脸色就有些苍白。

明循笑着看向石青瑜,觉得石青瑜终于开始像他梦中的样子了,她就该如此为他谋算,才是真正石青瑜啊。明循喜爱这般的石青瑜,就紧抓住石青瑜的手,轻声说道:“皇后如此待朕,朕必不负皇后。”

随后,明循就低下头,如个真正帝王那样看向明律,冷声下令:“快将此谋反逆贼抓住。”

明律看到明循身边的石青瑜,就知他中了圈套,再无辩驳挣扎的机会。

此时明律反倒冷静下来,他以剑为杖咬牙起身,大笑道:“皇兄,今日我非死于你手,而是败给了你的皇后石氏。她有此谋算,皇兄你往后亦……”

石勇已心有反意,唯恐此时明律多言,让明循疑心石青瑜,再疑心石家。他未等明律说完,就暗中下令,一旁士兵立即连发数箭。明律身负数箭,再难开口说话,即刻吐血倒地,断气身亡。明循本欲留下明律性命,再加以折辱,没想到有此时明律就被射死,立即怒道:“谁将逆贼明律射杀?”

明律一死,他所率之兵虽有残余,但也无力抵挡,皆被屠尽。石勇这才上到望月楼对明循回道:“回禀皇上,一新兵未将弓拉稳,失手误杀逆贼,此兵现已被羁押。”

明循未能对明律加以折辱,心中不悦,不由得皱紧眉头。但他即刻想到一个办法,可让他多年憋在心中的闷气得以宣泄,立即冷笑道:“还请石将军将逆贼明律头颅带上,去见见朕的母后。”

石青瑜猜到明循要做何事,虽石太后与明律都因她落得如此地步,但她并不想看到他们落败之后还要被明循戏弄欺辱。人都有缺点,徐徽的缺点是对君权的畏惧,而石青瑜的缺点是她从未得到过的母女之情。单杀明律与石太后,石青瑜不会有丝毫手软,可若是用明律之死折磨石太后,并未石青瑜所想看到的境况。

这一缺点误过石青瑜不少事,上辈子石青瑜不顾时下状况,执意抵御北蛮,起因也是那奏请起兵御敌的奏折上写有一些子亡母悲之事。石青瑜唯恐她随明循前去,心生不忍,再做下错事,就轻笑说道:“皇上,妾身伤还未愈……”

但如今明循沉浸在复仇的畅快感觉中,他眼放精光,拉住石青瑜的手,说道:“如此痛快时候,皇后怎能不去?”

石青瑜只能笑着随了明循去到石太后所居的住处,为引明律中计,石太后所住的太和殿被烧毁,石太后现在就住在一破旧偏殿。她本是皇宫中最尊贵的妇人,如今却身着单薄衣衫摇摇晃晃的走到明循面前。

石太后的双眼被蒙上,声音却很沉稳,冷声问道:“皇上又想起何法戏弄老身?”

明循笑道:“是朕来请太后蹴鞠!”

说着,着人将明律头颅放在石太后脚下,明循冷笑道:“太后若踢得好,朕有赏。”

石青瑜听到明循果然这般做,忍不住轻吸了口气,双手紧握成拳。她转头看了眼石勇,见石勇面露惊异神色,但只皱紧眉头不愿多言。随后,石青瑜又见石太后慢慢走近明律的头颅,立即上前一步。但石青瑜还未说话,明循身边就有一护卫忍不住进言道:“皇上,明律逆贼已除,此头颅何不悬挂城门示众?”

石太后本欲踢出一脚,但听到护卫这话,就知道她的儿子明律已经被杀。

石太后心中大痛,恨明循入骨,但她仍旧装作没听到这话,笑着说道:“可是有提到我的律儿了?老身之前病得耳朵都不中用了,听不清楚了。这样吧,若是老身踢得好,皇上不必给老身赏赐,只让老身见见贤王我儿即可。”

说着,石太后就轻踢了一下明律的头颅,明循见状就大笑起来。

石太后听到明循笑声,就又踢了下明律的头颅,笑着说道:“当初先帝蹴鞠之时,那很是热闹,先帝就如皇上一样笑着。”

石太后说着就踢着明律头颅,对着明循笑出声的方向又走进了一步。

石青瑜看出石太后举动,猜出石太后的意图,但她未出言提醒,只想后退了两步。

在明循的笑声中,蒙着双眼正笑着踢了明律头颅的石太后突然向明循扑了过去,狠狠掐住明循的脖子,恨道:“贼子敢欺辱我儿?”

石太后舍尽全身力气掐着明循的脖子,如疯魔了一样。片刻功夫,明循就被掐得脸色涨红。石太后不甘如此,又张口咬住明循肩膀,生生扯下一块肉来。护卫不敢拖延,不敢在明循身上杀人,就只能先将石太后的双臂砍下,随后将石太后踢开,才将明循救出。

石太后虽倒在地上,但依旧笑道:“石青瑜你在么?可知你的母亲是被你父亲所杀,他为娶何氏所以杀了你的母亲!你将来一定要杀了你那个忘恩负义的父亲!明循你可知道你就是个无用之人,你的父亲也丝毫看不起你,不过因你早生了两年,江山需个太子稳定,才立了你。你有何用?你的臣子不会忠于你,他们个个都看不起你。石凤歌早年日日对我说就希望嫁给律儿,不喜你这软弱不堪的样子,每此与你见面,都让她心生厌恶。”

明循回身从护卫手中夺来一把刀,砍向石太后的头颅,大声说道:“住嘴!”

但明循力气不大,又初次亲手杀人,一刀竟未砍断石太后的脖子。石太后虽然脖子破了个口子,无法发出声音,但仍笑着无声骂道:“废物!”

明循浑身是血,大喊一声,又砍了石太后一刀,才彻底将石太后砍死。

随后明循才惊慌的扔下大刀,连连后退。

石青瑜合了下眼睛,才皱眉吩咐道:“快扶皇上会寝宫沐浴,石太后因贤王谋逆,自觉愧对天下,已自尽了。尔等可知?”

众人躬身应“是”。

明循今日乍喜乍惊,也无力支撑,任由人将他扶去寝殿休息。石青瑜将石勇并未立即离宫,却跟在她身后,似心有不安。

石青瑜带石勇回到她的宫中,就对石勇笑道:“石太后临死之前的挑拨之言,莫非父亲以为女儿愚蠢到会去相信?”

石勇之前不知石青瑜心机,尚轻视石青瑜几分。但如今看到石青瑜施在明律身上的手段,石勇也心生畏惧,连忙躬身说道:“臣知皇后聪慧,必不会信此等用于挑拨的荒谬之话。”

石青瑜笑道:“父亲,女儿即便略有些小算计,也是一心为了石家。如今石家的机会来了,还请父亲好好把握,尽量为弟弟他们的将来打算啊。”

  ☆、第36章 劝谏

石青瑜笑着对石勇说道:“如今明律被诛,其党派必遭屠杀,此刻就是让石家掌握权势的机会。可父亲此时还要小心,不能乱杀妄杀,以免石家成为众矢之的。”

石勇皱眉进言:“此刻应该趁机除去与石家敌对的人吧?”

石青瑜虽对石勇早存杀心,但知道石家如今是最与她利益相同的盟友,此时她还舍不得石勇去死。而石勇虽觉得石青瑜有些心机,也对石青瑜生有一些防备之心,可他只认为石青瑜虽然比他想象的聪明一些,毕竟石青瑜一名深宫女子,她还需依靠娘家势力。

因这些原因,石青瑜也不对石勇隐瞒,笑着否道:“父亲可想被士族宗亲联合绞杀?这等得罪人的事还是交给皇上去做吧。我们这样的外戚,父亲又新立大功,不去惹人忌惮已是大幸,何苦再做那惹人厌的马前卒呢?他们未必敢对皇上生怨,却可记恨我们。还不如趁此机会,咱们再做个好人,如下来的杀人抄家的事,父亲就不要沾手了,让他们也好知道些咱们家的好处。父亲在皇上要诛杀其他明家宗亲的时候,也多求求情吧,不必多真切,只让别人看出我们家虽忠于皇上,但也不忍心看明家宗亲被杀即可。”

石青瑜原本也想借此机会除去她将来的政敌们,但明律的落败也给了她一个提醒。

她不能如明律那样太过急进,不能在势力还未稳固的时候,就得罪太多的人,提前成为众人的靶子。不然即便明循死了,她也难成为太后。

士族权利太盛,无法立即消减。既毫无把握致对方于死地,那就先示好对方,让他们晚一些时候成为她的敌人。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明循驾崩后,拥护她这个会给他们带来更多利益的女人成为太后,她才有可能进一步存蓄更大势力。

石勇略皱了一会儿眉头,他身为男子又是武将,只知该不断进取,趁此良机尽量针对往日政敌,分瓜政治利益,却不知要停下示弱。但石青瑜之前显露的手段,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石青瑜的想法。石勇闷不吭声,打算回去与门下幕僚商议,再来能定夺,此刻只闷声说道:“我们总不能白帮了明循?不去对付那些挡咱家路的人,也该为咱家添些帮手。”

石青瑜垂眼说道:“父亲不必担心,咱们不必与人结怨,但该得的好处我们一分都不会少。弟弟们如今还小,女儿思量着,女儿不是还有几房堂兄弟么?女儿打算启用两个,其中以石宏与石安最好。两个人虽然是我家的远房堂亲,但一直未搅进皇权争斗,他们未得过石太后之恩,虽有官职,但不过八品,我们将他们提拔,他们怎能不对咱家感恩戴德?而且,还要请父亲多回去约束弟弟们,别再生事才好。”

石勇点了点头,说道:“皇后所言甚是。”

虽然明律被杀,但还有许多事情未了,石勇也无法在石青瑜处久留,与石青瑜简单商议过后,就即刻起身出了石青瑜宫中。石青瑜看石勇离开,就着宫女为她倒了杯热茶来。

云珠已死,如今在石青瑜身边伺候的宫女,是她亲手提拔的宫女华珊。

云珠是个聪明的女子,石青瑜也一直用得顺手。可惜云珠是闵清的人,她又偏偏知道石青瑜太多事了。石青瑜在弱势之时需要依仗闵清,但如今她已不需仅依靠着闵清,那就需要出去闵清安排在她身边的这些刺了。

石青瑜确实无法相信闵清,她知闵清也无法相信她,不然闵清怎会不先把徐徽与徐莽除去?难不成闵清也存有收拢徐徽与徐莽的心思,或是闵清有心利用徐徽与徐莽将来牵制她,让她即便对闵清心存疑虑,也无法即刻除去闵清?无论是那种原因,石青瑜都无法将闵清的人继续留在她的身边。

想起徐徽与徐莽,石青瑜微叹了一口气,徐徽已经死在此次宫乱中。至于徐莽,虽然石青瑜为怕旁人对她生疑,没有特殊安排。但明律叛乱,那身在明律王府的徐莽必然会被擒杀。即便徐莽侥幸逃脱,没有徐徽扶持,徐莽也不会再有上辈子的势力。虽然她上辈子死在此二人手中,但这一世确实存有拉拢此二人的心思,如今她靠两世阅历胜了徐徽也不欣喜,只是有些惋惜。徐徽本来有机会在她手下,成长为她所敬佩的样子,但如今全无可能了。

石青瑜就只歇了一会儿功夫,就开始处理宫中事务。如今宫中有许多事需要处理,有堆在宫内的尸体需要处理,哪几个人需要要埋了?哪几个人要悬挂城门示众?都需要问过明循。烧毁的太和殿需要清理,受了惊吓的后宫嫔妃需要安抚,之后还有石太后的葬礼,都需要石青瑜来处理。

明循上辈子能在大胜明律之后,不念着接手明律势力,只想着先接石凤歌入宫,他这辈子也没有先想着该如何聚拢皇权。明循在乍惊乍喜过后,首先想到的继续折辱石太后与明律的尸体,之后是想着要怎样对付那些曾经站在明律一边的大臣们,还想着杀光那些总在他耳边念叨着他不及明律的明氏宗亲们,甚至他还要对付帮助明律的周家。

一时间京城血流成河,凡是与明律有来往的人,都或收押或被处死。这本是历代皇帝镇压谋反的手段,但明循在石青瑜暗中一句“若是人人畏惧皇上,自再无如石太后那样的轻蔑之语。”的提醒下,将他所怀疑的人,可能对他不忠的人也都抄家屠杀。

待石太后草草下丧之后,石青瑜又命人暗中将石太后死前对明循的嘲讽之言,以及明循如何戏弄石太后,让石太后脚踢亲儿头颅的事悄悄泄露出去。明循此等行为,着实犯了士族的大忌,让士族愈加不齿于明循的所做作为。

在这种氛围下,明循在慌张之中,又将矛头对准了可能嘲笑讽刺他的人。上辈子明循虽在明律死后,借着明律谋反案屠杀了不少人。但因有石凤歌在旁抚慰,又有石青瑜在旁规劝,明循并没有将明律谋反案波及得这么大。

可这一世,有石凤歌的冤死在前,又有石太后的嘲讽在后,又配以石青瑜的暗中怂恿,明循觉得所有与明律有关联的人都是他的仇敌。

明循若是大权在握,兵权在手,如此杀戮,是有镇压之意。但如今明循虽诛杀了明律,可明循权不及士族,威不及宗亲,兵权又不掌在手中。他如此行事,不过是逼着那些容忍他成为帝王的人,心生反意。

石青瑜静等着,等到石宏与石安接管了部分势力,再提拔玉彦掌管整个禁军,就不再贪图更多势力。等到士族与明家宗亲对明循的憎恶鄙夷之心渐盛,开始不断上奏向明循施压停止继续调查明律谋反一案。

石青瑜就带着一些宫中妃嫔,身着素服,长跪于明循御书房前,劝谏明循。

石青瑜一遍遍的说着劝谏之言,说着明律一人谋反不至牵连所有宗亲,而渭南周家乃百年望族请明循从轻定夺,一直劝道声音沙哑,嘴唇干裂。

后宫妃嫔并未全到,有几个唯恐此事激怒明循的妃嫔装病未曾到场,其中之一就是最擅自保的惠妃。而跟随石青瑜前来的妃嫔也多是为了自家,唯恐明律谋反之案牵连到自己家中。明律身为贤王,石太后原本掌管着整个后宫,她们与明律与石太后怎能没有往来?但她们家不比石家有平乱之功,不敢在此时多言。可此刻既作为平定明律逆反一案的首位功臣石青瑜愿意劝谏明律,她们怎能不从?

明循此时心中是万分疑惑失落,他以为杀了明律,他就再没敌人了。可是他没想到明律没了,可几乎所有人都开始敌对他,士族嘲笑鄙夷他,他的至亲叔伯们指责他,如今甚至连他的皇后妃嫔们都觉得他做得不对。

以前明循还是勉强支撑,但当一直都站在他一边,帮着他处置了明律的石青瑜开始劝谏的时候,明循就不由得质疑起自己,难道他真的错了不成?

最后明循不得不停下这场杀戮,他好不容易因诛杀明律而存蓄起的一点君权,在士族、明家宗亲甚至后宫妃嫔的联合围剿之下,荡然无存。

而石青瑜却收到一份意外之喜,那就是之前被明循下令全族都要诛杀,最后因石青瑜谏言而免去此罪的渭南周氏对她的示好。虽然明循杀令下达,但周家也是一大望族大姓,并不十分看重皇家命令,明循杀令虽至但也并非立即执行。但即便他们不看重皇家明令,可周家不是没有政敌,若是政敌出力执行,周家也难免因此受损。

可因石青瑜的劝谏,此杀令被取消,周家头上悬着的利剑也随之消失,周家对石青瑜是心怀感恩的。而且周家一直不喜明循,如今明律虽败,但周家也不觉得明循应该是个帝王。与其让记恨他们的明循为敌,还不如捧明循之子为帝,让对周家态度慈软的石青瑜为太后,对周家更加有利。

  ☆、第37章 知礼

石青瑜揽进新的势力,明循却因此挫折,很是灰心,每日里怏怏不乐。他既不想见大臣也不想见宗亲,更不想见石青瑜。每日上朝,草草了断朝事后,明循立即去后宫寻嫔妃作乐。虽然石太后死后还未足一月,但明循已不耐烦再去演了孝子为石太后守足三个月的孝。

他找的都是那日未对他劝谏的嫔妃。而这类嫔妃又多是娘家势力微弱的人,虽心中欢喜,但也不敢生出多余的心思。其中惠妃甚至为了自保,继续将她在石青瑜对明循劝谏时装出的病症,继续装了下来,只未不得罪更多宫中有权势的妃嫔。

于是,明循即便有心宠幸别人,让那些关键时候落他颜面的妃嫔看看他的厉害,但他能睡得也就是那几个女子。石太后在时,严防明循的子嗣昌盛,害得宫中许久未添孩子。如今没有石太后操控,明循就只宠幸那几个人,到了年前,宫中就有两人有孕,一是宫女出身的许采女,一是父亲不过是从八品县丞的刘宝林。两人具是欢喜异常,让后宫嫔妃也生出了些对明循的期盼,这让明循才恢复了身为君主的自得,立即将此二女升为才人。

一听得此时已被封为才人的许刘二人有孕,石青瑜即刻就赏了许多织锦玉器给她二人,命她们二人好生静养,为皇家多添子嗣。后宫的其他女子对许才人与才人非常嫉恨,如今明律已除,那接下来就是皇储之争,她们怎能有旁人先生下子嗣?于是一面开始对明循邀宠献媚,一面开始暗害此二人。才刚过了年,刘才人不过两个多月的胎就落了,追查了几日,最后说是原与刘才人同时入宫,同为宝林,在同日被明循宠幸的葛宝林所做。

葛宝林倒也老实,怕被用刑毁了容貌,立即就招人了。只说是因为那日她与刘才人一同伺候明循,可是关键时候,刘才人施展妖媚姿态惑了明循,所以明循将龙种出在刘才人身上,就此刘才人怀有身孕,从宝林晋升为才人,而她还是小小的宝林。这让葛宝林对刘才人心生怨恨,觉得若不是当初刘才人魅惑明循,那她就是才人了,所以她才下手害了刘才人。

石青瑜看了最后葛宝林的供词,微微叹了口气,觉得葛宝林此人当真是又可气又可悲。随后,石青瑜将此事交由明循定夺。明循因葛宝林不仅残害龙嗣,还将侍寝时的秘事说出,明循立即就让人杖毙了葛宝林。石青瑜在旁提了句葛宝林身为御妻,毕竟伺候过皇上,若是杖毙太过难看,明循才改赐了葛宝林毒酒。

葛宝林被赐死当日,石青瑜静坐在殿中,微皱起眉头。一个女子为争宠而暗害别的女子,这在宫中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在民间妻妾之争也是不断,这些女子就仿佛被男人们圈养在笼中的雀鸟,为了多得一点主人的恩宠而不断厮杀。即便胜了有如何?不过独占一个空笼子罢了。上辈子她行事张扬,纳男宠□□势。有男人看不起她,以此讨伐她。但更多的是很多被男人们圈养起来的女子指责她不够贤良不够贞洁。

这千百年来男人们灌输给女子们以夫为天的观念,是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而如今普通人家多以耕地为生,所依靠得多是男子。女人们本就依靠男子为生,如何会敢有与男人相争之心呢?所以她现在就要做一些事,着人游国教化女子,为女子们搏条出路。这样几年后,在她成为女帝的时候,才可能减少些阻碍,累积根基。

但此事,需要挂上最冠冕堂皇的名义才能施行。

第二日,石青瑜就上疏奏请明循,说她近日心有惶惶,常有愧意生出,不免思虑己之愧意何来?思虑许久,才明了,原是自觉对明家尊长的孝敬之意有缺。愿重译写西番《长寿经》十卷,放置寺庙诵经,求天佑于明家宗师尊长。

明循如今甚是不受明家宗室重视,明循怎能不允石青瑜此求?而明家宗室的几位年长者听石青瑜竟为他们祈福,也乐见如此。但石青瑜因不会番语,宫中又不由男子进出,就又奏请明循要召天下文学出众、善长番语的女子数名,一同译写《长寿经》。

因需长居宫中,又不是作为妃嫔,就只能以宫女之名入宫,官家女儿怎能先为宫女,如此无名无分的进入宫中?明循此诏一下,等了三个月,也不过寻来五六名可用的女子。

石青瑜立即上疏自请有罪,只说民间女子有学识者甚少,更多女子连字都不认识,何谈知礼?妻不知礼贤德,如何教养儿女?子民因此蒙昧无知,此乃皇后的过错,请明循予以她改错的机会,允她组擅长织布、擅长厨艺、知书明理数人,由他们游国教导女子如何管家教子为□□母,以此惠及后人。石青瑜的建言落入旁人耳中,除闵清与石勇外,无人觉得有何不妥,还有许多明室宗亲表示赞许,明循也不得不准许下来。

闵清自是知道石青瑜此举是为了往后称帝打算,而如今已被封为镇国公的石勇却觉得石青瑜是做贤后做惯了,竟然不忙着瓜分势力,或是稳固后位,却去做那等无用的事。石青瑜却在很认真的做这件旁人不在意的这件小事,她认真挑了人选,仔细制定了课程,慢慢将游国教导女子的这几十人笼络住,才放这些人离京。与其同时,石青瑜也在与寻来的几名可用女子译写《长寿经》。

直到这年六月,明循越发疏于朝政。石青瑜亲自督导译写的《长寿经》也已编写完毕,随后着人将印制好的《长寿经》译本送与各位宗亲府上。

待各位明家宗亲觉得可用,石青瑜才让人将译写好的《长寿经》送到寺庙,诵经祈福。

而参与译写经文的几名女子,石青瑜盛赞其才德,特许给几个还未娶妻的寒门出身的年轻官员。

而许才人也在七月初生下一公主,被封长乐公主,许才人则是又被封为婕妤。惠妃听许才人不过生了个女儿,才松了一大口气,这才有闲心逗弄起明峻来。长乐公主的出生,是明循诛杀明律后的又一件喜事,长乐公主经过一场洗三宴后,才一满月,明循就开始着手为长乐公主的庆满月。不比之前的洗三宴,只明家几个福寿双全的妇人到场,此次满月宴,明循有意大办,宴请百官。石青瑜也需在后宫中宴请众位官家夫人,不得不细细筹划这场宴会。

虽明循有心借此宴会重聚皇威,但是宴会一开,没有一个世家出身的官员及夫人前来赴宴。而明家宗亲也没几个到场,但各个有名望的明家宗亲却遣了夫人或儿媳过来,来赴石青瑜的宴席。明循那边只一些寒门出身的官员,石青瑜那边因多明循处多添了些明家宗室夫人们,比明循那边多了些热闹。

石青瑜尽力对每个人都照顾到,不肯冷落了一个人。因这一世已起了变化,之前就影响了闵清那届的科举,让几个如芮远这样她上辈子并不知道的人进入官场。如今明律又比上辈子早几年被诛杀,就更影响了很多人的婚嫁迁升。石青瑜不得不重新再记了每个人的姓名、家世,与众夫人说话时尽量仿柔声音。待比她年少者,她待其如妹。待比她年龄略长者,她待其如姐。待年老者,她待其如母。一番下来,大家相处得其乐融融。

至方子蘅面前,石青瑜的笑容不由得多了几分。她知道方子蘅已有身孕,但还一直都未亲眼见到,如今她看着方子蘅微微隆起的肚子,石青瑜就笑着问道:“看着已有五个月了?”

方子蘅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肚子,柔声笑道:“四个半月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毒后重生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