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闺事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谢荼蘼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2 KB   上传时间:2015-08-05 16:14:50

福寿喜上眉梢,越发的对大老爷殷勤起来,是忙前忙后的替大老爷奔走。

廖嬷嬷恰恰在二门外办事,瞧见大老爷呼前拥后的出门去,又见福寿这小子上下蹦达的犹其得劲,廖嬷嬷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立刻想到了她大儿子金生处境不妙起来。她原以为大老爷此次对金生不理不睬的,过几天便会想起金生的好来,哪知大老爷仿佛是真的恼火金生了。廖嬷嬷急得火急火燎的,想了片刻却苦无对策,不禁心里把大太太是恨了上千遍,又恨起姜氏来,如若不是红樱这小蹄子,哪里就生出这后面的事端。廖嬷嬷老脸上闪过一丝狠色,姜氏既然给自己添堵,那她不妨也给姜氏添些事儿,左右大家都不要好过。

廖嬷嬷回到蕴福堂,瞅着姚蒋氏歪在榻上正逗诚哥儿说话,大奶奶侍候在一边,也不知说了什么,姚蒋氏难得露了笑脸。廖嬷嬷敛了神色带着几份笑意走上前,正听得大奶奶状似抱怨道:“这小祖宗,白日里还好,到了夜间怎么也不肯跟养娘回屋去,倒是拿那无辜的眼瞅着孙媳,别提多可怜了,就爱粘着孙媳不肯松手。”

廖嬷嬷便笑道:“这是大奶奶的福气,小孩儿天性的爱粘着做娘的。”廖嬷嬷瞅了眼姚蒋氏,这回话里便带了几分羡慕:“要说咱们府里也算人丁兴旺了,这最有福气的还算是大奶奶,头一胎便得了小少爷。老太太眼瞅着都做曾祖母了,这也是老太太的福气深厚,不似老奴,到如今想抱个孙子都难。”

廖嬷嬷家的情况大奶奶是门儿清,老大家至今没个一儿半女,老二家尽是得女儿,老三还不曾说得亲事,大奶奶惯会做人,忙笑道:“我这都是沾了老太太的福气,才叫我头一胎得了诚哥儿。嬷嬷别着急,您老呀把心放宽,金生他几兄弟年纪却不大,多等个几年总会让您老抱上孙儿的。”

廖嬷嬷听得大奶奶的话笑得勉强,姚蒋氏却被大奶奶这话给勾弄出一直压在心里的担忧来,三房的子嗣是大问题,老三的年纪渐渐大了,这要再不着急,三房可真要断嗣了。

廖嬷嬷眼瞅着姚蒋氏的面色,心里多少猜到老太太这是被大奶奶的话给勾出些心事来,她故意皱眉道:“话虽这样说,大奶奶是晓得的,我那大媳妇自己不能生,偏还防得几个通房丫头防得紧,老奴原来瞧着大媳妇是个好性儿的,哪知竟是看走了眼,是以老奴这才着急上火的,想要为我家金生说个好生养的二房,不然我这大儿岂不是要断了后去?”

大奶奶人精儿,一听得这敏感的话头就多了几分小心,故意的拿手去逗弄诚哥儿,偏诚哥儿瞧见是大奶奶伸出手来便要大奶奶抱,大奶奶趁势一把抱起诚哥儿,在他小脸上亲了口。

姚蒋氏瞧得诚哥儿也玩了会子怕是累了,她心疼曾孙,便让大奶奶带诚哥儿回去。大奶奶抱着诚哥儿,笑盈盈的给姚蒋氏福身便退出去。

廖嬷嬷上前顺势就给还歪在榻上的姚蒋氏捏腿,姚蒋氏手一挥,屋里的秋月便带着其它的丫鬟退下去,她这才叹了口气,对廖嬷嬷缓缓说道:“家家都有难处,即便是到了我如今这般的富贵,却也还要为儿孙操心,你也是个命苦的。”

廖嬷嬷却笑着道:“老奴命不苦,这辈子能在老太太身边侍候着,有老太太的看重,老奴就知足了。至于旁的,那是命,老天爷要老奴抱不上孙子,即便再怎么强求也求不来。”

姚蒋氏微微的皱起了眉,有些漫不经心的道:“是命么?”

廖嬷嬷眼里微光闪烁,却是没接姚蒋氏的话,手上的功夫越发的轻柔起来。

夜里姚蒋氏侍候着老太爷就寝后,两人躺在床上说话,姚蒋氏对老太爷问道:“老三的子嗣问题,您是怎么打算的,眼瞅着老三的年纪,我这儿就没少替他操心。”

老太爷望了老妻一眼,慢幽幽道:“这事我自有打算,左不过就这些时日。”

姚蒋氏忙问道:“是娶还是纳?您也给我一个准话,这次怎么着也不能委屈了我的老三。”

老太爷眼中闪过一丝星芒,过了半晌才道:“自然是娶!”

姚蒋氏这才觉得如六月天吃了一碗冰盏般舒服,全身都舒爽起来。

☆、第40章 事端

风起于青萍之末,姚蒋氏近期有些不大寻常,她一改往日里不爱出门的作风,竟是三不五时的出门走动起来,不是今儿去杜府里喝弥月酒,便是明儿去李家赏春听戏,身边惯常带着五太太,其它几房太太竟是没得这份殊荣。

姚姒很是瞧了几日姚蒋氏的做派,心下疑虑重重!

二太太还好说一些,因着要办姚婷的嫁妆,又要忙远哥儿的亲事,三爷姚博远的亲事定在今年的九月,二太太为这两桩事忙得分身乏术,自是没空余陪老太太四处走动。而姜氏尚在孝中,四太太则是一介庶子媳妇,余下人选自然就落到了五太太的身上,陪着姚蒋氏出入周旋于各家大户之间。姚姒按常理分析,若是姚蒋氏单是存了要替各房子女相看的可能也不太像,五太太作为幼子媳妇,长幼有序,上头几房的亲事还轮不到她置喙的余地,况且以五太太的聪明内蕴亦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可瞧着五太太谨慎中透着几分异样的情绪,犹其是五太太偶尔瞥向姜氏的目光中无端带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叫姚姒的心一下揪起来,眼瞅着离姜氏被害的日子愈近,她变得有些惴惴不安!

张顺去的福州查洪家的事还未回,姚姒的心也渐渐悬起来,越是这种紧要关头,她反而越发的冷静起来,她思量了许久,心里渐渐的有了主意,既然她自己无法得知蕴福堂里的动静,不如利用某人来得便利。

这日午后姚姒揪了个空子,找孙嬷嬷问起了钱姨娘最近的动静。孙嬷嬷自打姚姒要她盯紧重芳斋,她这心里也是担着事,就怕钱姨娘再出什么幺娥子来,是以盯钱姨娘也盯得紧,忙道:“钱姨娘倒还安份,早上娴姐儿去上学的功夫,便领着柳婆子和几个丫鬟一起做针线,午间照常要歇一个时辰的午觉,下午督促娴姐儿读书练字,用过点心后便又领着娴姐儿做针线,竟是与往常大不同了,瞧着安份的紧。只是她几次想来正院给太太请安,都叫太太派守在重芳斋门前的人给拦了,就是柳婆子想要出去也没放。老奴事后听人回话,钱姨娘给太太做了有十五六双鞋了,竟是双双不重花样,便是娡姐儿与姐儿您也都有份。”

“嬷嬷瞅着,依钱姨娘的性子,今次是否真个儿知道错了?娘禁了她这么久的足,没她闹腾倒是有些不大习惯!”姚姒脸上透着几分狡黠,这话也说得狭促。

孙嬷嬷是何人,一听她这话,就明白她这是想要放钱姨娘出来的意思了。孙嬷嬷却是有些不解,如今日子甚是安稳,钱姨娘向来会生事,依着姒姐儿的聪明不可能不知道现如今三房唯稳才是关健,难不成脸里头又有什么事不成?她瞅了眼姚姒的脸色,倒底是问出了口:“姐儿这是为何?放钱姨娘出来岂不是又给了她生事的可能?”

姚姒双目乍然变得幽深,里头竟是携了浓浓寒意,“嬷嬷瞧着近来蕴福堂的动静可不小,老太太的举动可能瞧得透?既然咱们坐困愁城,何不因势而导,左右一个钱姨娘的把戏我还不放在眼里,这会子放了她出来,有些事也就便宜得多了。”

姚姒的话点得很是透,孙嬷嬷一惊,思量了片刻后也想明白了,末了便对姚姒道:“姐儿放心,这事由老奴来跟太太说,保准儿能成。”

姚姒起身抱了孙嬷嬷的一只手臂,很是依赖的口气,“嬷嬷疼我,这事儿我出面终究不大好,交给嬷嬷我是放心的,待娘解了钱姨娘的足,嬷嬷不妨这样。她掂起脚尖附身在孙嬷嬷耳旁细声的说了几句话,孙嬷嬷很是认真的听,过了会子二人又细细敲定一些细节,孙嬷嬷这才出她了屋子。

没过两天,姜氏便解了钱姨娘的足,撤了看守重芳斋的人。钱姨娘倒也端得住,让柳婆子拿了一个大包袱,里头既有姜氏吩咐她做的针线活,也有钱姨娘替姜氏和姚娡姐妹做的鞋。

孙嬷嬷很是赞了钱姨娘,拿着钱姨娘做的鞋给屋子里的丫鬟品评一番,锦蓉带头赞好,其它人自是跟赞钱姨娘手上功夫好。屋子里气氛松快,一时间姜氏也没崩住脸,倒是好声好气的与钱姨娘说了会子话,言语间又恢复了以往的几分亲和来。

姜氏这打一棒子给个甜头,既在钱姨娘面前立了威,又叫钱姨娘得了面子,钱姨娘自是对姜氏感恩戴德一番,又拉姚娴给姜氏磕头。

姚娴似变了个人,倒真个儿给姜氏行了大礼,直道:“前头是女儿做错了事,往后必定谨言慎行,再不给三房丢脸。”

姜氏手上捧了碗茶,她轻吹了会子,这才道:“你知晓错了倒是好,教导你的是你姨娘,往后若是再行差踏错,是给你姨娘丢脸,我这是心疼你姨娘。”

钱姨娘忙在一旁再三保证再不会出这等事来,姜氏便示意锦蓉拉姚娴起来,之前那事就此揭过再不不提。

自此三房的姜氏又恢复了带着三个女儿去蕴福堂里请早安,廖嬷嬷瞧见姚娴眼神一亮,姜氏前些时候禁了重芳斋的足她是有耳闻的,如今既然肯带姚娴出来走动了,那自是不肖说,钱姨娘又重获自由了,她的心里顿时打了无数的主意。

廖嬷嬷最近因着金生的事愁得头发都白了几根去,可恨大老爷被福寿这起毛小子调唆得整日里不着家,眼瞅着大老爷是真的冷落了大儿子。这府里哪个不是生了对势利眼,捧高踩低这种事没想到会落在她儿子身上去,这叫张扬了十几年的廖嬷嬷如何吞得下这口气。前儿她在老太太身边那番别有用心的话,眼瞧着还真是起了些作用来。她服侍老太太几十年下来,老太太一举一动即便没有明说什么,可循着蛛丝马迹来倒也不难猜,她透着几分兴奋,摸到了个空子,就给重芳斋搭话过去。

廖嬷嬷使人去重芳斋给钱姨娘传话,说是锦春亭那边的花儿开得最是好,钱姨娘得空儿不妨去赏赏。廖嬷嬷也有些意思,这般藏头露尾的行径,叫姚姒得知后,她心里原本五分的怀疑变成了八分。

钱姨娘倒也忍得住,她似乎不想太惹姜氏的注意,得了廖嬷嬷的相邀很是沉了几天。这日天气晴好,万物葱荣,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之际,钱姨娘午后带着柳婆子一路赏春,就行到了锦春亭。

廖嬷嬷选的时候好,大户人家行起坐卧都有定数,午后这段时间惯常是府里的太太姑娘们歇午觉的时候,而锦春亭四面环风,一眼望去空幽幽的,最是适合说悄悄话而又不用担心人偷听。

没过多久钱姨娘便与廖嬷嬷坐在锦春亭说起了话,柳婆子与廖嬷嬷身边的小丫头远远的站着望风,姚姒立在花园的假山上静悄悄的望着锦春亭里的动静,见她俩个约摸说了半个时辰的话,这才散了,到了晚间,柳婆子怀里揣了个包袱,去了廖嬷嬷在府外的宅子,出来后又往东大街那间属于钱家的绸缎铺子里送了封信,到第二日柳婆子才回来重芳斋。

姚姒很有耐心,循着钱姨娘这条线,就不怕不知道蕴福堂的打算。

眼瞅着到了四月初,焦嫂子又进来回话,这回焦嫂子说的还是秋菊的事儿,“大老爷新近买了一坐两进的小宅子,把秋菊安在了里面,又买了几个丫头服侍秋菊,瞧着对秋菊是新鲜得紧,秋菊要什么大老爷都肯给。”

对着个不满幼学之龄的姑娘说这些事,焦嫂子言语间不免有几分尴尬。

姚姒却端得住,那双黑幽幽的眸子深沉沉的,往那静静的安坐着,她周身便透着几分不大不小的威压,焦嫂子忙敛起心神,把不该想的东西全摒弃。

“该怎么做秋菊自是清楚,只一点,时间要紧,但愿她不要让我失望!”姚姒心里存了事儿,没说几句话便打发了焦嫂子。没想到第二天,焦嫂子又上门来,递给了姚姒一封信。

姚姒疑惑的接过信倒是没急着看,焦嫂子机灵,把事情的经过缓缓道来:“今儿早上就有人送了封信到槐树街的宅子里,来人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家,奴婢瞧着眼生的厉害,略问了几句她的来头,那姑娘只说小姐瞧见了信,自会清楚,奴婢不敢耽搁功夫,这才急急忙忙的进府来。”

姚姒手握着信封,“十三小姐亲启”的几个字笔力遒劲,隐含金石之色,单单是几个字已含刀剑之气,都说观字如品人,来者是何方神圣?她把信放在一旁的小几上并不着急翻看,而是给红樱使了个眼色,让红樱带焦嫂子出去说话,红樱体贴的把里屋的门给掩起来,这才带她嫂子离开。

姚姒亲自拿了裁纸刀划开信封,一张素白的纸上寥寥数语,可却惊得她一气儿从椅子上站起来,久久无语。

夜里姚姒睁着眼毫无睡意,她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一门心思的就想着信上的内容。事隔上次遇贼已多日,那姓赵的这时候说是有了那些贼人的眉目,点明了与姜阁老之事有牵连,怎么不叫她又惊又疑。她相信这只是个饵,而真正的目的是在于见面后的种种,一时间她是千头万绪,越想越是如坠迷雾,而且对方不是直接登姚府的门,而是找到槐树街去,这举动无异是要私下里与自己见面,从侧而更是说明对方对自己是十分的了解的。这样隐藏的未知与危险,反而令到她的精神亢奋起来。

见面是一定要的,事情沉寂了这么久,终于该有个说法了,姓赵的小子,甭管你什么大来头,总之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她都死过一次的人了,这世上还有什么令她害怕的?

但怎样说服姜氏放她出去赴约却成了个大问题。

姚姒第二日早起,顶着对黑青的双眼,见到姜氏就向她撒娇,“娘,我昨儿做了个梦,梦到了外祖父,外祖父说了一些话给我听,但醒来便不再记得了,女儿只记得外祖父十分的慈和可亲。按说女儿从未曾见过他老人家,梦里也是迷迷糊糊的,怎么就打心里清楚他老人家就是外祖父呢?”

姜氏是十分相信鬼神因果之说的,瞧见小女儿的神色便知是没睡好,竟是梦到了父亲去。老人家亲自托梦,这必是有所求,姜氏的心又揪起来,丝亳不怀疑小女儿话里的真伪。父亲这是托梦要她做什么吗?

姚姒心里对姜氏存了十分的欠疚,不得已才想了这么个法子,她瞧姜氏的神情,便知姜氏是信了她的话,她忙连道:“娘不必过于忧心,既然外祖母一家子已然平安到达琼州岛,想必外祖父也是欣慰母亲的做法,这才给女儿托梦。”见姜氏半信半疑的,她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娘,不如这样,女儿去琉璃寺给外祖父做场法事,不然这心总归有些不安。”

她瞧姜氏神情有异,忙以眼神询向孙嬷嬷,孙嬷嬷担忧道:“可是不巧了,昨儿太太接了个帖子,周太太这几日便会登门来访,太太怕是抽不出空子来,这可怎生是好?”

“周太太?”

姜氏笑道:“娘也就与梁家姐姐这么个闺中姐妹来往得频密些,她嫁入山东周家多年,这回是有事经过福建,特地来看望我,娘这几日怕是走不开了。”

姚姒正愁着怎么开口令到姜氏放她一个人去琉璃寺,没成想这会子倒是现成的借口,忙安慰姜氏:“女儿都这么大了,您还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去琉璃寺么?再说一屋子的丫鬟婆子跟着,娘要再不放心,只管让锦蓉姐姐跟着去,这样娘在家里接待周太太,女儿做完法事便回来,两不耽误岂不是好。”

姚娡向姚姒瞥了眼,意思非常清楚,这丫头又有什么古怪了,不然这么撒娇的想出去。

姚姒自然瞧见了,难得的她一派光风霁月的样子,倒叫姚娡瞧不出任何异处来。

姚娡想了想,对姜氏道:“不若我陪妹妹一道儿去吧,左右女儿在家里也无事。”

姜氏自是不答应,周太太的信里说得甚是明白,这回是带了她嫡出几个子女一起来的,其意思不谓不明显,娡姐儿可不能不在场。

姚姒又望了眼孙嬷嬷,孙嬷嬷只是对着姚娡笑,姚姒哪里还不明白姜氏的打算,这是要给姚娡相看了,她哪里舍得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又对姜氏撒起了娇,姜氏被小女儿磨得没办法,一气儿便同意了。

☆、第一次较量

琉璃寺始建于前朝,北面临海,东面群山环绕,环境十分的清幽,一向是大户人家的女眷赏游之地。

姚姒此行虽另有目的,却把礼数做了足,给寺里添了不少的香油钱,又安排做姜阁老的法事。半天下来又是跪又是立的一通忙活,到得夜里人已疲累不堪,身子一挨床板便瘫软下来,只是身子再累脑中思绪反而越来越多。

姜氏虽说放了她来琉璃寺,到底是不放心,把锦蓉给安排在她身边,加上她带了红樱和几个粗使婆子来,除却红樱是知情人,她要想避开这些人却是不难,但锦蓉却是个问题,此其一,其二,那姓赵的小子到底是何目的?隐隐约约的她仿佛心里有了些许猜测,可事情终是如一团乱麻般理不清头绪,问题的空洞太多,怎么都连不起来。铙是一向淡定自若的她,心里也有了几许烦闷。

第二日早上姚姒随寺里的小少弥做完早课后,略用了两口斋饭便罢了碗筷。锦蓉最是细心,怕她因昨儿一番忙活累了身子,劝她多进些,姚姒摆了摆手,拿手娟子略拭唇角,对着桌上几样没油水的斋菜眉头皱得老高。

锦蓉有些好笑,十三姑娘虽说看着老成,到底是孩儿心性,姜氏一向将她养得叼,在吃食上头无不精细,此番寺里的斋菜自是不合她的口味。她朝红樱望过去,红樱向她挤眉弄眼的,显然也同自己一般的心思。

过得一会子,姚姒洗手焚香后就开始抄经书,把屋子里服侍的人都赶了出去。锦蓉便拉着红樱二人嘀嘀咕咕的说话,片刻后,锦蓉便带着两个婆子悄悄的下了山。

支开了锦蓉和两个婆子,另还有些小丫头和粗使婆子也被红樱寻了借口打发开去,眼瞅着约定的时候就快到了,姚姒便带着红樱一路缓行去后山的桃林处。

琉璃寺的桃花林最是有名气,每到春日里不知多少游人来赏玩桃花,此时这里却是静悄悄的半个游人也无。不知何时,跟在她身后的红樱竟没跟上来,她心中有数,倒不担心红樱的安危,只一心向桃林深处行去。

此时正是暮春时分,桃花纷飞落红无声,虽是如斯美景,奈何她心中有事,哪里有心赏玩。待她行至桃林深处的六角亭,只见里头那人坐姿如松,纷飞的桃花偶尔俏皮的落到那人身上,那人也不拂去,姚姒一时间只觉得眼前人青衣乌发,说不出的闲适写意。

就在她愣怔之际,那人手上握着一杯清茗轻轻抬眸朝她一瞥,两人的目光短暂相接。

好一个以逸待劳,他坐她站,在气势上这人便占了三分去。姚姒心下陡然起了好胜心,她落落大方朝对方福身一礼,算是彼此斯见过,便施施然欠身坐到了那人对面。如此一气呵成的动作,倒也扳回了二分气势。

两人这般无声的较量了一番,那人竟也不恼,唇边含笑,随手做了个请的动作,姿态十分的幽雅,冒着醇香的一杯茶便递到了姚姒的面前。

“尝尝这茶可合味道?”眼前的人总算是出了声,他嗓音不高不低,话语间透着股多年的老友般偶聚时的熟稔。

谁同你熟稔!姚姒在心中腹蜚了句,面上淡笑自若。她端起那青瓷茶杯,轻轻一嗅,一缕清纯馥香飘散出来,再看那杯中茶色翠绿鲜亮,观其形似眉,呷一口甘甜爽口,味道是十分的醇厚。他怎知她最爱老君眉?是有意还是无心?姚姒虽说面上不显半分惊讶,但心底已然警惕起来。

“劳赵公子招待,这老君眉可是难得的极品,便是富有如我姚家,也难找出这般的品相,多谢了!”姚姒一向以洞察人心为本事,若说她心有七窍也不为过,两方对垒不动如山,谁先动谁就输,她也就装起了愣,抛出了饵,静待他出招。

赵斾摸了下鼻子,嘴角的笑意越浓,他提起茶壶替她续了一杯,方才道:“我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这样的好东西想是富甲一方的姚府必定有所珍藏。”

他是借谁的花献的又是谁的佛?姚姒听他话中有话,想到姚家做的那门海上生意,她无端的有些心浮气臊起来,再无心同他打太极,便正色道:“想来赵公子今日不是来同我谈茶经的,有话不妨直说。”

“张顺查洪家的底,不小心被洪家所察,洪家乃是世袭福州府都指挥佥事,这样的人家很有些根基,姑娘此举未免轻率了些!”赵斾一改之前的写意慵懒,张口便是惊天之语。

姚姒惊得霍地起身,那杯老君眉被她衣袖轻佛便倾倒,茶汤顿时染了她那轻薄的青碧色衣袖,她拿手指了指赵斾:“你......你......”

他是如何得知张顺是她的人?又是怎么知道她们在查洪家?他还知道些什么?难道他便是那手段通天之人?无数过念头一闪而过,要说姚姒此刻不慌乱是假的,但怎可在这不知底细之人面前露了怯!

她重新坐下,拿起手娟轻拭石桌上的茶水,竟是轻笑了几声,仿佛混不在意被人挖出了老底。待她把石桌上的茶水拭净,她才淡声道:“我年幼未见过世面,叫赵公子见笑了!”说完她觑了眼赵斾,复道:“赵公子手段通天,就不知您还知道些什么?不妨说来听听,也好叫我安了心。不然我这心里有了惦记,就忘了今日要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了!”她不问张顺如何,却给对方来了个不大不小的威胁,也就吃准了对方必有所求。这求人的总得拿出求人的姿态来不是。

赵斾又摸了下鼻子,倒是十分爽快的笑了几声,脸上明显有了几分赞赏。只是他却没被姚姒的话题牵着走,而是避重就轻说起了别的,又主导了话语权。

“那日袭击你们的贼人,其中三人当场身亡,余下二十七人中,有二十四人乃是西北军营的士兵,另外三人是京畿虎卫营的侍卫。”

西北军营?京畿虎卫营?姚姒的心起了滔天大波,她双目圆睁,瞅着赵斾似有千言万语要问,却不知从何说起。

赵斾瞧着姚姒那双似是会说话的双眸,此刻盈盈望向自己,他放软了声调,接着道:“我爹定国公掌西北军多年,一向治军严明,这等暗里掳人的勾当自是不屑所为。三年前秦王大殿下使了些手段,将他心腹之人李碪插入西北军为参将,而虎卫营出身的高达正是李碪的妻弟,此次对你们下手正是高达一手所策。十三姑娘冰雪聪明,自是明白这些人为了什么而来。”

姚姒将赵斾的话在心里细细的揣摩了数遍,赵想越是心惊胆颤,一方是手握重兵的定国公,一方是身份贵重无比的王孙,为了什么而来已不难猜,她半晌方幽幽的望着赵斾,重重一声叹息,道:“明人不说暗话,赵公子是爽快之人,想要我手上的东西,可不是这几句话就能做得了交易的,顶多算个添头而已。”

“十三姑娘生得好巧的嘴,更是生了副七窍玲珑心,只说姑娘在外制造谣言替三太太脱身,又亲自替姚大老爷挑人做外室,更不说在内宅的一番动作,单是这两单事便是叫赵某不敢小瞧了十三姑娘!”

“你,竖子欺人太甚!”想到自己费尽心机的几番布置被眼前这毛头小子知道得一清二楚,隐隐有拿此事要挟的地步,姚姒再也维持不了淡定,气得语无论次,“既是求人便要有求人的样子,明儿我看不到张顺在我面前,那东西我宁可毁了,你也休想得到。”她负气说完这句话,定定的看了几眼赵斾,再不与之纠缠下去,一转身便拂袖而去。

这样就被气走了?小小年纪脾性倒是不小!赵斾拿着杯子却未起身,玩味的目送渐渐远去的身影,那一抹青碧色揉进了漫天的桃花中,绿娇红小正堪怜,蓦然这句诗闯进了他脑海里,赵斾顿时有些不自然起来,哪有刚才欺负人时的运筹帷幄。

这一次两人间的较量试探,双方力量悬殊,以姚姒的惨败而告终。她这一甩袖离去,等她坐定在自己的厢房中时,顿时后悔不迭起来。她还有那么疑问未解,怎么就被个毛头小子给激到行为失常了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闺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