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_分节阅读_第127节
小说作者:沐榕雪潇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23 KB   上传时间:2015-08-11 14:11:10

  前天,连成骏从京城回来,并没有给沈荣华带来好消息。之前,就为给林阁老拈香捧灵之事,沈荣华给现任内阁首辅俞阁老和大长公主各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按连成骏的意思写的,也是由连成骏亲自送到京城的。

  时间匆忙,俞阁老又一直在宫里同皇上商量一些政令,连成骏并没有亲自把信交到俞阁老手上,而是托俞阁老的小儿子俞挚代为转交。俞挚和连成骏私交不错,信一定能交给俞阁老,而且俞挚还会替沈荣华说话。但直到现在俞阁老也没有回音,俞挚也没消息传来,这令沈荣华一直悬着心,不知道事情会怎么样。

  连成骏和大长公主面谈的半日,说了很多话,又以林家的话题为主。但大祭时让沈荣华给林阁老捧灵拈香之事,大长公主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她还需要斟酌衡量,毕竟朝廷是皇上的朝廷,不是她的,而且林家是大族,给林阁老过继嗣子也名正言顺。连成骏知道大长公主的顾虑,就不便再深谈了。大长公主给了沈荣华篱园的契约和两千两银票,还有林阁老许多年前写给她的一封信。

  我命由我不由天。

  当时,林阁老就是凭这样的信念,做出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也因此名扬天下。大长公主把这封信给沈荣华,就暗示她去争取,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就算争取不成,她不是还有篱园和芦园两个庄子吗?这是大长公主赐给她的后路。

  沈荣华冷哼说:“我听大长公主的。”

  “怎么说?”

  “我命由我不由天。”沈荣华以坚定的语气把这句话重复了几遍。

  “说细节,少感慨。”连成骏微微皱眉,脸上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按你的计划行事,细节你不知道吗?”沈荣华以十倍焦躁的语气回敬了他。

  水姨娘耸肩一笑,问:“你确定要按连大人的计划行事?”

  沈荣华挽住水姨娘的手臂,说:“娘,不是我不想听你的话,是我觉得他的计划更合适。不做就忍下仇怨,做就要翻天覆地,慢慢谋划太让人着急了。”

  ……作者不急,读者也要急得跳脚了……

  “哼!你们倒是一样的性子。”水姨娘没有气恼,反而面露欣慰。

  连成骏从京城回来之后,沈荣华就把林家旧仆讲述的旧事告诉了他,并明确表示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之后,沈荣华拜托连成骏给她做后盾,连成骏真诚表态令她很满意。她把报仇雪恨的蓝图讲给连成骏听,两人又同林家旧仆一起商量细节。连成骏支持她把事情闹大,哪怕闹到不可收拾都不用担心,因为她有退路。

  听说沈荣华要在清明节这一天祭祀林阁老夫妇、林氏母子以及死在石墨矿的林家旧仆,水姨娘昨天来了芦园,是想来参与祭祀并慰藉沈荣华。沈荣华跟水姨娘说了连成骏的计划,水姨娘不支持,她认为会打草惊蛇,让敌人警觉,报仇会有难度。只要还有对手和敌人,做事就要谨防打草惊蛇,这也极有道理。

  连成骏的想法和水姨娘恰恰相反,他要把“蛇”彻底惊了,惊得他们无处躲避、四下逃蹿。然后再手疾眼快心稳,出手就打到蛇的七寸上,一招致命。

  沈荣华决定听连成骏的,彻底搅乱一池水,搅得浪翻水转。就算她不能浑水摸鱼,也要让那些做过恶事的人胆颤心惊,自己乱了阵脚。然后,她再瞅准机会对浑水中的“蛇”出手,有连成骏帮她,她也不担心会反咬一口。

  连成骏的想法得到肯定,自是高兴,问:“去告御状?”

  敲登闻鼓、告御状,将矛头直接对准五皇子和沈贤妃。当年的事就算是沈逊父子和杜氏做的,沈贤妃也是知情者,也参与了谋夺林家的产业。现在没证据也不怕,等事情闹大,五皇子和沈贤妃一派的政敌自会把证据挖出来。这样会事半功倍,后果就是把自己置于五皇子和沈贤妃一派的对立面,别想再有回旋的余地。

  沈荣华靠在水姨娘身上,用力摇头,说:“我想好了,不用告御状。”

  “怎么想的?”连成骏和水姨娘齐声询问。

  “这样。”沈荣华拿起笔,在状纸呈送人那一栏写上了“禀呈津州府青天大老爷刘大人”。她放下笔,冲连成骏抬了抬下巴,又以询问的眼神看向水姨娘。

  连成骏笑叹一声,问:“刘知府跟你有仇吗?”

  “怎么讲?”沈荣华急问。

  “到今年五月,刘知府在津州任知府已经五年了,他是自前朝津州建府以来在任时间最长的知府。在他治理下,津州城繁华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他今年调走肯定要高升,说不定会连升几级,此次裕郡王来津州就是来考核他的业绩。他本身就是裕郡王的人,这一关肯定会顺利通过。你这一闹腾,真给他折腾出一些见不得光的事,说不定会毁了他的前程,你也会成为裕郡王一派的钉子。”

  沈荣华微微皱眉,冷笑道:“你真是危言耸听,向刘知府告状,就算刘知府断不清这个案子,亦或是断下冤案,也不至于毁掉他这些年的政绩。再说刘知府不能把案子断得公正清楚就是他失职,我怎么就成了裕郡王一派的钉子了?”

  “荣华你别急,连大人这番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水姨娘安慰了她几句,又说:“朝堂之上向来波谲云诡,一招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刘知府只是从四品官员,虽说他是裕郡王的亲信,但这样的关系不会摆在明面上。所以,五皇子等人要是从刘知府入手,很容易反制你,说不定还会把裕郡王拉下水。要是裕郡王被此事牵连,毁了名声,或被皇上怀疑了,你不就能成裕郡王一派的钉子了吗?”

  听完水姨娘的话,沈荣华长吸一口气,陷入沉思。满朝文武看似和气,其实拉帮结派、各怀心思,各种各样的关系更是盘根错节。裕郡王身份尊贵,且得皇上信任,决不会在皇子夺嫡争储中站队。但若她成为裕郡王一派的眼中钉,她就多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敌人,会把自己置于险境,且这场争斗必败无疑。

  沈荣华思虑许久,才说:“我不想告御状,并不是因为我害怕,而是我想争取为我外祖父拈香捧灵的机会。就算告御状能得到皇上的认可,但他也不会因此褒奖我,因为我告的人是皇子后妃,这让他脸上无光。他是君主,不会跟一个我小女子计较,但因为一时冲动,我会失去一个绝好的机会,对我有弊无利。”

  连成骏沉思片刻,点头说:“你说的有道理,是我思虑不周。”

  他让沈荣华告御状、把矛头指向五皇子和沈贤妃不是思虑不周,而是以自己为出发点,而忽略沈荣华的处境。为林阁老捧灵拈香是一个让天下人皆知的绝好机会,沈荣华想借这个机会向天下展示自己,而他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沈荣华微微一笑,说:“不告御状,就找刘知府告状,因为沈家现在津州辖区内。要想不成为御郡王一派的钉子,倒也有办法,只是这么做我不够光明磊落。”

  “你什么时候光明磊落过?”连成骏赏了她一个白眼。

  “你想怎么做?”水姨娘见沈荣华看着流丹,就会意了,微微点头。

  流丹也是聪明人,马上说:“小小姐,奴婢以为这个状应该我们这些活下来的林家旧仆去告,赢了,小小姐也算报了仇,输了,与小小姐无关。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这些人本来该早死,苟活了这些年,就是在等这一天呢。”

  “丹姨,我……”沈荣华觉得很不好意思,流丹这番话说到了她心里。可她若自己说出来,以命令的口气让流丹等人去做,她会觉得自己没担当。

  “小小姐只管谋划,无需出面。”流丹拿起血书去找其他林家旧仆商量了。

  “丹姨……”沈荣华见流丹极有勇气,心中感慨悲悯。

  连成骏微微点头,说:“若告状的人是林家旧仆,输了,你可以保全自己,赢了,你可顺便出气报仇,确实两全其美,只是我担心林家旧仆分量不够。”

  “不是还有你吗?”沈荣华赏了连成骏一记热烈的眼神,又拿出状纸确定了需要改动的地方,让初霜和雁鸣各抄一份,又让最有文采的虫六抄了一份。

  “我……”连成骏面露犹疑,又不知该怎么表明自己的顾虑。

  水姨娘拍了拍沈荣华的肩膀,说:“不告御状,也不便到津州府告状,是你有所顾虑。连大人是朝廷中人,表面上更不能参与,只能暗中支持你。”

  沈荣华点头说:“我明白,我是担心他们的人身安全,想让连大人保护他们。”

  连成骏深思片刻,说:“我担心他们分量不够,不是安全,而是……”

  一个暗卫快步进来,低声说:“主子,裕郡王世子回来了。”

  “够分量的人来了,真是天助你也。”连成骏挑了挑沈荣华的头发就出去了。

  看到连成骏和沈荣华动作亲昵,水姨娘揽住沈荣华的肩膀,微微一笑,轻声问:“荣华,若林家旧仆去告状,就需要邺州石墨矿的证人,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想过是想过,可我能力实力有限,又没人手可用,等他回来再说吧!”沈荣华已习惯把难办的事情留给连成骏解决,这就是一种本能的信任和依靠。

  水姨娘轻叹一声,说:“你的信也送到东兴岛了,可林楠没回音,宇文先生也没消息。也不知道他们被什么事绊住脚了,要是他们来了就有人手可用了。”

  他们刚抄完状纸,流丹就带几个林家旧仆进来见沈荣华,他们一致表示要去告状,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当年的惨事,哪怕死在牢狱里,也无所畏惧。周嬷嬷也要去,她虽没被卖,但她要替她的儿子喊冤,要替林氏母子讨个公道。

  “那你们都去准备,一刻钟之后出发。”沈荣华又吩咐去安排车马。

  连成骏进来,脸上流露出阴测测的得意,高声说:“萧彤答应了,他跟着去告状,也能保证林家旧仆的安全,我们只需做个旁观者就行。”

  任谁一看都知道萧彤能答应这件事,必是连成骏威逼利诱,或是对他做了什么。这样也好,拉一个心思狡诈、手段百出的人做盟友,她也不会吃亏。

  沈荣华点点头,又一脸担忧说:“要告状就需要证人,邺州石墨矿那边……”

  “你不用担心,我派蛇影带了几名暗卫,又拉上了萧彤的护卫印月一起去了邺州,刚才已经出发了。”连成骏见沈荣华散去满脸担忧,又耸了耸肩,说:“你该担心另一件事,这件事要是闹开,裕郡王就不把你当钉子,而是当利剑了。”

  “怎么说?”

  “邺州石墨矿是裕郡王府的产业,之前我只知道邺州石墨矿是朝中权贵所有,真没想到是裕郡王府,这回裕郡王可要头疼了。”

  沈荣华摇头轻哼,说:“有萧彤出面,我不担心。”

  连成骏脸泛酸意,撇嘴说:“没想到你们这么有默契。”

  “你少装蒜,你敢说今天之前你不知道邺州石墨矿是裕郡王府的产业?你糊弄鬼呢?萧彤这么痛快就答应替林家旧仆出面,定是你用这件事逼他了。”

  “聪明。”连成骏冲沈荣华竖起大拇指,“我逼他出面你这么着急干什么?”

  “着急出发。”沈荣华冲连成骏眨了眨眼。

  连成骏呲笑一声,“那就出发吧!你不用进津州府衙,跟我在外面看戏就好。”

  沈荣华摇头说:“送他们到了府衙,我就回沈家。”

  “你回沈家做什么?”连成骏和水姨娘都齐声询问。前几天在织锦阁门口让沈家丢尽了人,沈荣华再回沈家,肯定会有麻烦。

  “麻烦丢了,我要去找。”沈荣华高深一笑。

  连成骏知道沈荣华自有打算,也没多问,只安排人手保护她的安全。水姨娘不放心,决定与沈荣华同去,也能照应她。

  ……

  细雨淅淅,清风寒凉,为清明节气更添沉郁伤悲。

  津州府衙后院厅堂内。谨亲王坐在门口,那神态象是在赏雨,嘴里却叨念着雨停。四皇子侍立在他身边伺候,不时说几句笑话,逗他开心一笑。裕郡王和刘知府正在聚精会神下棋,卢同知及几个师爷幕僚在一旁观棋。

  “吃你一子。”裕郡王拿出起死回生的后招,见刘知府落败,放声大笑。

  “咚咚咚咚——”府衙门口的鸣冤鼓被重力敲响。

  裕郡王正笑到高潮,鸣冤鼓一响,他的笑声嘎然而止,咽得岔了气。谨亲王站起来,若不是下着雨,他这么好热闹的人,都要冲出去一看究竟了。四皇子目露警惕的暗光,刘知府和卢同知都一脸警戒,围到了门口。

  “快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鸣冤鼓不同衙门门摆放的普通鼓,鸣冤鼓的作用就是鸣冤,而且还是牵扯重大的陈年奇冤。鸣冤鼓轻易没人敢敲,因为这鼓一响影响特别大,若官府接了案子一审,达不到陈年奇冤的级别,会重惩击鼓者。而且这鼓一旦敲响,不管是什么案情,必须呈报内阁,由内阁首辅和皇上联名亲批,并将案情诏告天下。

  刘知府在津州做知府五年,有卢同知辅佐,断清了许多积年陈案。最近这两年,鸣冤鼓还没响过,都被爬墙的藤蔓植物给试遮得严严实实了。刘知府等人以此为豪,没人敲鸣冤鼓,说明他的辖区内无奇冤,这也是他的政绩。可今天,鸣冤鼓响了,还是趁谨亲王和裕郡王都在的时候响的,这不是给他添堵吗?

  衙役头目匆匆跑进内院,将抱在怀里的血书和状纸呈上,施礼说:“回三位王爷,回两位大人,是十七名自称林家旧仆的人告沈阁老及沈阁老之妻万氏、长子沈慷、儿媳杜氏、杜氏之兄杜纺勾结恶仆、谋财害命的案子。”

  刘知府看了裕郡王一眼,面色变得很沉重,拿过状纸仔细看。卢同知和师爷幕僚都意识到这件案子太大,也顾不得规矩了,就同刘知府一起看状纸。裕郡王看了看血书,又叫过来报信的衙役头目,仔细盘问告状者的情况。

  谨亲王拿过血书,不痛不痒叹气道:“这回沈家可有麻烦了。”

  四皇子掩住眼底兴奋的精光,以沉谨的语气说:“或许是有人要诬告沈阁老。”

  “你写血书、敲鸣冤鼓诬告一个死人哪?不知道此举的后果吗?你长的什么脑袋?”谨亲王斥责了四皇子,并招呼高长史过来看血书。

  “多谢王叔祖教诲,孙儿愚钝。”四皇子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另一番算计。

  “老高,你看这个名字是不是周勤?”谨亲王看血书看得眼花了。

  “回王爷,是,周勤和张款都是打理林阁老府上店铺的管事,还跟我们府上打过交道呢。属下记得当年要不是周勤帮忙,先王妃那个铺子会亏得血本无归。”

  谨亲王拍拍脑袋,说:“本王记起来了,林阁老夫妇去世之后,本王还邀请周勤到王府当差,他婉拒了。这些年不见,他今天来告状了?本王去会会他。”

  “回王爷,周勤死了,他的名字被圈起来了,这上面也写着死于哪一年呢。”

  “王叔祖,今天可是清明节,周勤要是来……”

  “小兔崽子,就你知道?”谨亲王拿起血书就四皇子的脑袋上打去。他是不拘小节的人,常骂几个皇子是小兔崽子,皇上听了也不过一笑了之。

  四皇子阴测测地说:“王叔祖,说不定林家旧仆真有奇冤,你看周勤……”

  “本王不管,本王出去赏雨,你们处理,就当本王不在。”谨亲王披上雨衣刚要出门,天空划过一道亮光,雨停了,停得很干净,连一丝都没了。

  高长史轻声说:“王爷,依属下看这事很蹊跷,王爷还是别出去了。”

  “雨都停了,本王还赏个球呀?还是去看热闹吧!”谨亲王抖掉雨衣,冲刘知府挥手道:“你还不升堂?耽误久了,人家还以为你暗通情报、暗室谋私呢。”

  “臣不敢臣不敢。”刘知府看了裕郡王一眼,挥呵衙役,“赶紧升堂。”

  谨亲王见裕郡王脸色阴沉,皱眉道:“你哭丧着脸干什么?你爹死了?呸呸呸——你爹还没死。人家申陈年奇冤,关你屁事?你看你那张脸跟死了人似的。”

  裕郡王知道他这个爹是什么性子,不管谨亲王怎么呵骂他,他都习惯了,根本不在乎。今天更是如此,他没心情理会谨亲王了。邺州石墨矿是他的产业,而且是他外祖家陪嫁给他母亲,又转到他名下的产业,与谨亲王府关联不大。最可气的是,林家旧仆在石墨矿呆了十几年,死了那么人,他竟然毫不知情。

  这是沈逊父子亦或是沈贤妃给他送的“厚礼”,他该怎么谢他们呢?

  ……

  鸣冤鼓响起时,沈荣华就和水姨娘带着连成骏给她安排的人离开了府衙,直奔沈家而去。她要双管齐下,总之,今年清明祭祀林阁老等人的方式别具一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4页  当前第1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7/2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