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_分节阅读_第221节
小说作者:沐榕雪潇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23 KB   上传时间:2015-08-11 14:11:10

  若两国讲和,派和亲公主必不可少,哪位公主去北狄和亲又成了朝廷争议的话题。六公主本在揽月庵替仁和帝为大长公主守孝,接到祥嫔娘娘派人送去的消息,就回了京城,同祥嫔娘娘一起向仁和帝请命,愿意到北狄国和亲。

  和亲公主有了,仁和帝等人都松一口气,六公主和祥嫔娘娘都得了重赏,就开始准备和亲之事。可谁去跟北狄国谈判,这个人选一直没定下来,还没打听清楚北狄国是不是有讲和的意思,和亲公主都定下了,朝廷这一条腿走路也太快了。

  沈荣华听端宁公主说了北疆战线的形势及朝廷的局势,拧紧眉头长叹,“若北狄没有讲和的意思,只是暂时修整,说不定很快就要再次了起攻击,朝廷连和亲公主都准备好了,那岂不是要贻笑大方?皇上和内阁就没考虑这些?”

  “现在是敏感时期,你千万别多嘴,有几个御史言官谈论这个话题,全被抓进大牢了。妄议朝政就算不掉脑袋,等再出来,官职肯定是保不住了。”端宁公主叹了口气,又说:“不知是谁跟皇上说我支持谨亲王和裕郡王,现在皇上都不让我进宫了。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和沈贤妃站到一边了,现在关系可好了。我看到她们就恶心,不让我进宫也好,做了亡国公主,我就跟沐川槿混去。”

  “你突然离府出走,回来也没给皇上和太后娘娘一个交待?”

  “他们现在顾不上管我了,我就是永远不回来,也没人管了。”端宁公主语气里充满浓浓的哀伤,想到朝廷目前的状况,她不由悲由心生,竟然饮泣出声。

  沈荣华劝慰了她几句,就把仁和帝写密信派杀手杀害林阁老的事以很隐晦的语气告诉了端宁公主。端宁公主听完,一点也不惊讶,只是长长叹了一口气。

  “你是不是先前就听说过这件事?”沈荣华不再隐晦,问话的语气很生硬。

  “我先前听我母后说过,她只是猜测,并不确定,没想到还有密信。”端宁公主神色暗淡悲怆,沉默了许久,才问:“他看到密信怎么说?”

  “是舅舅让我以隐晦的方式把这件事告诉你,没说别的,你怎么抉择?”

  “顺其自然。”端宁公主沉默了一会儿,说:“沐公主回了漠北,我很担心她。”

  沈荣华笑了笑,说:“放心,她比我们有谋略胆量,也比我们精明大气。若我处于她的境地,恐怕都活不下去了,而她却在逆境中拼搏,在异国他乡站稳了脚,还赚足了银子。若有一天北越能复国,她也会象大长公主一样被国人膜拜。”

  “我真的很无能,真的,不怪他看不起我,他对我好都是因为我母亲。”端宁公主哭得泪水涟涟,越想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越是悲伤不已。

  “别哭了,说正事,我想见见六公主,帮我想想办法。”沈荣华是皇上亲封的芳华县主,进宫请安本是份内之事,可她又是连成骏的妻子,身份很敏感。

  “不是我不帮你,我也知道我的处境,皇上现在最不想见到的人就是我。你跟和妃娘娘是闺中密友,她这几年圣宠不衰,你去给她请安,她肯定能帮你。”

  沈荣华拍了拍脑袋,怎么把冯白玥给忘了?和她有一年不见了,也该去走动请安了。马上就要选秀了,有好多事情还需要冯白玥这个宠妃帮忙呢。

☆、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聚在京城

  冯白玥入宫几年,颇得仁和帝欢心,又有子女傍身,封了妃位,圣宠更胜从前。她是安守本分之人,却不乏聪明,也很有手段,如今在后宫的地位已稳如磐石。短短几年,她向她的人生高度迈出一步又一步,直至步入繁华锦绣中。

  沈荣华不喜欢华美富丽却冰冷阴涩的皇宫,除了逢年过节例行给吴太后和顾皇后请安,她很少进宫。有时候例行请安她也不来,直接送上厚礼,再上折子告假。每次她给宫里送礼都有冯白玥一份,也只有给冯白玥的礼物是实用无华的。

  这一日进宫,沈荣华直接给冯白玥递的帖子。冯白玥已是妃位,有资格接待宫外的亲朋了。再说十三皇子快百天了,沈荣华来送百日礼也在情理当中。就因仁和帝不启用连成骏,她的身份也变得敏感,有些精乖之人就跟她疏远了。冯白玥不是目光短浅之人,看到沈荣华的拜贴,直接让她宫里的管事太监去接人了。

  看到冯白玥正抱着十三皇子逗弄,珠圆玉润的脸庞充满母性的光辉,举止言谈都流露出贵气,沈荣华由衷为她高兴。结识仁和帝之前,冯白玥处境堪忧,她只能为自己选一条华丽的险路。现在,她儿女双全,求有所得,也算是圆满了。

  冯白玥跟沈荣华说了一会儿闲话,就问起了她的来意,得知她因六公主和亲之事进宫,冯白玥二话没说,也无所顾忌,就让人去请六公主过来喝茶闲话。六公主过来之后,冯白玥又找借口避开了,这令沈荣华和六公主很是感动。

  “为什么想去北狄和亲?”沈荣华开门见山询问,脸上布满担忧。

  六公主没半点忧虑,调皮一笑,反问:“难道要嫁给沈谦昊?”

  一个是已知的结果,一辈子要跟一帮龌龊之人打交道,一些下作的心思不得不防。还有一条路看不到尽头,路上是荆棘遍布还是鲜花盛开都不可预知,结果也未知。六公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她宁愿在未知的路上拼搏,也不自降身价,这就是她的真性情。沈荣华佩服她选择的勇气,但也为她的前路忧心忡忡。

  “我会帮你想办法,就是和他们斗个你死我活,也不会让你嫁给沈谦昊,因为他不配。可你也不能轻易做出和亲的决定,北狄国地外苦寒遥远的漠北,民风彪悍,也不是你能适应的。你一个弱女子,背井离乡,又让我怎么能放心呢?”

  “在你的前世,我不也去苗疆和亲了?这是我的命,两世都一样。如今,三公主去了苗疆,我去漠北,这就是我甩不开的命运,我只能含笑接受。”六公主的语气很轻松,既然下定了决心,就要勇往直前,没走过艰难坎坷之前,多少担心都是空谈。在揽月庵颂经礼佛,她已看淡了生死,不管去哪儿都会欣然前往。

  “前世,我卑微轻贱,没能力帮你,连等待你的桃红之约都成了奢望。这一世不一样,我改变了自己的生命轨迹,还要改变你的,许多人的。芙怡,我只求你信我,我一个人不行,还有我的朋友,还有你,我们携手努力,还不行吗?”

  六公主拍了拍头,说:“荣华,若是别人逼我去和亲,你就是不来帮我,我也会去求你。可现在,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没有人逼我,我愿意。我想走出去看看,不管前路有多少坎坷,你若我的好朋友,就支持我,同我一起瞻望前路。”

  沈荣华长叹问:“若不是他们逼你嫁给沈谦昊那种无耻鼠辈,你还会去吗?”

  “会。”六公主回答得果敢干脆,“荣华,面对你时,我是一个真实的人,没有什么救民于水火、还社稷于安康的大义。我只是在这个地方呆烦了,不想再这样耗费自己,我想换一个环境。为自己谋好处的同时,还能有利于别人,当然更好。不要跟我说前路艰险,你在与那些人斗的时候怕了吗?你没怕,我也一样。”

  “好吧!”沈荣华知道六公主决心已定,也明白了她的心思,再劝下去也只是徒劳,“芙怡,你只想去和亲,知道自己要嫁的人是谁吗?”

  “再不济就是嫁给北狄的皇帝,做一个低等的妃嫔,我也不怕。”六公主的神色依旧云淡风轻,北狄的皇帝比仁和帝还年长,她的语气居然还能泰然自若。

  北狄国皇帝年近五旬,给他做低等妃嫔,六公主都不怕,那她还怕什么?或许她真的想离开她出生长大的地方,哪怕付出受辱或死亡的代价都在所不惜。是什么动力支撑着她?沈荣华了解六公主的性情,也自认聪明,也一时想不通。

  事实证明,沈荣华这个聪明人也只猜中了事情的开头,没猜中结尾。

  北狄国的兵马已经占领了半个塞北,北疆防线距离盛月皇朝的京城还有一千多里。现在,北狄国的兵马对外宣称调整,却没有言明要停止进攻。打不过就讲和,这也不失为策略,可狄武赫和北狄朝廷怎么想?盛月皇朝那些主和的派别也不确定。若北狄不同意讲和,和亲公主就没用了,六公主又如何自处呢?

  沈荣华知道自己多说无益,“芙怡,既然你心意已决,我只能祝你好运。”

  “多谢。”

  看到沈荣华的背景渐行渐远,迈出宫门,就骤然隔开了两个世界,六公主不禁长叹。沈荣华也受了不少苦,但和她的处境不一样,心境也就不同了。沈荣华想与心爱之人长相厮守,过安静富足的日子,自由自在生活。而她想给自己一个高峰,一个攀登和挑战的机会,败了,她会无声无息消失,赢了,她会世人永远铭记。和亲是一条险路,但富贵险中求,而今胜败未定,她就要强迫自己走下去。

  就在议和之事悬而未定之时,靖国公洪涛又给仁和帝呈上了厚厚的奏折。除了为仁和帝歌功颂德,大意就是强调北疆战线增加兵力,加强防守,不管北狄是讲和还是再战,都有备无患。还有就是劝皇上别忧心两国讲和,安抚百姓、富国强兵才是第一位。朝廷要彰显大国气度,朝中事务按部就班进行,别被战况所扰。

  仁和帝看到洪涛的奏折,五皇子一派的人再适时恭维开解一番,他心里的石头抛开了,也痛快了,称赞洪涛为国之栋梁、猛将良臣。未同内阁商量,他就加封洪涛为三军副帅,有临危调动八成兵马的权利,又对靖国府一派各有重赏。

  萧冶和小韩将军来蒲园找连成骏喝酒解忧,如今,这两个人都成了闲人,比连成骏这个不被启用的人,他们两个在其位却不能谋其政,就更加郁闷了。

  “谨亲王的身体好些了吗?我一直想过府探望,又怕遭人非议指斥,多有不便。”比起他们请缨无路的失落,连成骏倒是一副云淡风轻的随意。

  “他现在病着挺好,年纪不小,又是直性子的人,也没有大长公主的果敢和谋略,何必自找不痛快?”萧冶叹了口气,又说:“作为臣子,要勇于直谏皇上的错误,才是本分。他直谏几次,被皇上甩了脸子,自己难受,又何必呢?”

  小韩将军也跟着叹气,说:“成骏的阵法和战术都不错,若皇上一味听信洪涛,不给我机会,我没有用武之地,再好的阵法和战术也要落空了。”

  主战派被仁和帝冷落了,连自幼与仁和帝一起长大、最得信任的的裕亲王都被贬到了礼部,打理十三皇子过百天、例行选秀及六公主和亲的事了。谨亲王又病了,主战派连个领头做主的人都没有,退敌之计想附诸于实施都难上加难。

  萧冶重重敲击桌子,说:“若我是狄武赫,我会一鼓作气,长驱南下,直捣黄龙。而狄武赫却要修整,连个期限都没有,也不知他想耍什么花招。”

  连成骏轻哼道:“这是他的战术,他不管是战还是停,都出人意料。等北疆的将士放松警惕,朝廷也被迷惑、麻痹大意时,说不定他又会挥兵南下。到时候邺州失守,京城以北还有一道防线,朝廷的危机时刻也就到了。到那时候,不管是北狄还是朝廷提出议和,北狄就不只要公主和亲了,还会割地赔款,甚至迁都。”

  “狄武赫是一员虎将,没想到却有如此深沉的谋略,他懂得审时夺势,完胜柱国公和靖国公及麾下将士。”小韩将军沉思片刻,又说:“成骏能看透他,显然胜他一筹,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再好的谋略用不上,还不如没有。”

  “是呀!皇上现在只听主和派的,谁又能说服他听听我们的战略呢?”

  “有一个人可以。”连成骏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是谁?”萧冶和小韩将军齐声询问,萧冶又说:“我以谨亲王府之名去请。”

  “万永琎。”连成骏看到萧冶和小韩将军都惊呆了,又说:“现在,我们需要找一个能跟皇上说得上话、且皇上也想听他说话的人。这人不一定有惊天盖世的学问,也不需要有多么显赫的身份,他只要能说服皇上听你们说话就行。”

  “想当年,万永琎也是能人,比万家那帮泥腿子出身的乌合之众强,他的心术手段倒很象他的外祖父老北宁王,可惜心思没用到正道上。老北宁王嫡孙、庶孙和外孙加起来有二十几个,最宠爱的就是他,宠得他都无法无天了。”

  萧冶和万永琎年纪差不多,都在京城权贵圈子里混,两人比较熟悉,“没想到他被骟之后,颓废了几年,倒也自立自强、检点了。这些年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人物,赚银子赚得都手疼了,据说他现在是盛月皇朝最有钱的人。这天下不缺有钱人,就他的银子能买动皇上,任谁也不能不承认这是他的本事。”

  小韩将军也点头道:“别看他是个阉货,倒有几分气节,没磨灭凭自己喜好处事的真性情。他与沈贤妃是嫡亲的表姐弟,沈贤妃母子现在又如此得势,他却对他们不理不睬。成王殿下这一派可没少给他抛绣球,可他却没半点向他们靠拢的意思。他确实能说服皇上,只可惜我们都跟他没走动,也无法让他为我们出面。”

  “跟他没交情,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连成骏跟万永琎私交不错,但因各自身份的问题,并不是光明正大的交情。再说,请万永琎说服仁和帝关系到北疆的战况,他作为一个不被启用的局外人,也不想公然掺和此事。

  “换什么方式?”

  “谨亲王府和北宁王府走动较多,劳驾谨亲王给老北宁王递话,万永琎一定会买帐。”连成骏已经跟万永琎联系过了,万永琎觉得他想法不错,答应帮他的忙。但他要把这功劳送给谨亲王府,因为谨亲王府在皇族的地位脸面无人能及。

  萧冶点了点头,说:“我回府禀明此事,有进展随时让人传话。”

  送走萧冶和小韩将军,连成骏正在书房谋划沉思,沈荣华就回来了。进到书房,沈荣华就扑到了连成骏怀里,跟他讲述今天进宫跟六公主的一番详谈。说到伤心处,她眼底泪花晃动,心疼得连成骏赶紧抱住她,又是安慰,又是哄逗。

  “六公主是聪明人,她既然决心已定,就已经过深思熟虑了。各人的姻缘际遇不同,你看这条路险象环生,对于她来很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她是一个大气果敢的人,明知前路艰险,也不愿意与鼠辈为伍,你该支持她才是。”

  沈荣华轻叹一声,“我已经被她说服了,你就别多说了,你计划什么时候去漠北?我与你同去,不能改变她的想法,我就支持她,替她开路。”

  “昨天刚接到消息,白岛主和白泷玛在漠北的计划施行得很顺利,也做足了准备。我暂时不去漠北,留京城等狄武赫的动向,他是战是和,我们都有应对的计划。你无须去漠北替六公主开路,有白岛主做阵漠北,六公主不会有大麻烦。”

  “我听你的,夫唱妇随。”沈荣华套住连成骏的脖子,给了他一个奖励式的长吻,又说:“后天是春闱第一天,春闱结束,各地秀女也该进宫了。我这边还有很多事要做,还要去看晨哥儿,你要是现在去漠北,我还真是分身乏术。”

  连成骏微微一怔,“说起晨哥儿,我倒想起了一件事。”

  “什么事?”

  “你猜测晨哥儿的亲生父亲姓萧,我想起除了皇族,萧姓显赫之门还有北宁王府。只是老北宁王儿孙众多,光四十岁上下的都有十几个之多,他们有打理家族生意的、有得恩庇的、有做官的,都是有身份的人,一时也难以确定是谁。”

  北宁王府原是姓燕,与燕氏一族是同宗,都属嫡系一脉。后因燕氏嫡系一房无子,就招赘了萧氏一族的庶子为上门女婿,生下的子女也都是燕姓。燕家招赘的这个庶子正是太祖皇帝的堂叔,太祖皇帝揭竿而起,他出财出力相助。因燕氏一族忠于前朝,因政见不和,就跟他们这一房闹翻了。盛月皇朝开国,那个被招赘的庶子已死,太祖皇帝就封了他的嫡长子为北宁王,他们一房就改姓萧了。

  沈荣华摇了摇手,说:“不管他是谁,都不会对晨哥儿不利,有这一点为前提我就放心了。我想知道他是谁,主要是想通过他打听我娘的下落。你说他都跟晨哥儿说我娘死了,就算我娘活着,他会把我娘的下落告诉我吗?当年我娘肯定被人阴谋算计了,我想替她报仇,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想知道那人是谁。”

  “这件事过去了十几年,又对家族名声有影响,当时沈阁老是内阁首辅,一些蛛丝马迹也都抹干净了,再探查需要大费周折,只能慢慢来。”

  “别费心思了,时间一到,凡事都会水落石出,我等得起。我想过两天去看看晨哥儿,他在密州有三叔一家照顾,又有玩伴,可我还是放心不下。”

  沈荣华话音刚落,就见雁鸣匆匆过来,说三太太江氏派人来传话了。她让雁鸣把江氏派来的人迎进来,又让人准备带给晨哥儿和江氏等人的物品。

  “给二姑奶奶请安。”来传话的婆子姓赵,是三房的管事嬷嬷。

  “赵嬷嬷免礼,快请坐。”

  “老奴还是站着回话吧!”赵嬷嬷见沈荣华允了,才道:“我们家太太让老奴来知会姑娘,四姑娘要参加选秀,大姑娘要成亲,老太太图方便,要带几位姑娘少爷搬到京城来住,四老爷一家也搬过来。老太太让我们太太也带姑娘少爷回京城住,一家子住在一起热闹。我们太太原本不愿意,又怕老太太闹腾,想打算搬回来,恰巧我们家姑娘也快及笄了。五少爷和八少爷都要一起回京城,晨少爷不愿意回来,我们太太就让老奴来问姑娘的意思,也便于早做安排。”

  “真月乡君是不是也要来京城?”沈荣华并没有马上问晨哥儿的情况。

  “大太太应该是要来的吧!大姑娘要在京城出嫁,大少爷尚主不成,也该定亲了,这些事都要大太太来操持,老太太还让我们太太给大少爷做媒呢。”赵嬷嬷知道沈荣华跟江氏要好,跟她说话也不遮遮掩掩,倒是个痛快人。

  “我写封信给晨哥儿,让他一并回来,还有一些东西,也麻烦嬷嬷带回去。”

  沈老太太要带一家人搬到京城来住,沈谦昊要定亲、沈臻静要成亲、沈荣瑶要选秀都是理由。但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赵嬷嬷不一定知道,沈恒和江氏肯定清楚,那就是孟庆元调任到津州做知府了。孟庆元刚把沈忺休了,就调任到津州沈家的地盘上,想必是也很犯怵,但沈家人先走为上了,倒是识时务。

  沈慷托沈贤妃和五皇子运作,想在吴知府被贬之后当津州府的知府,结果美好的想法泡汤了。他是津州府的同知,以后在前妹夫的手下办差也多有不便,他这个同知也当不下去了。找五皇子一派运作,说不定能在京城谋一份好差事呢。

  送走赵嬷嬷,沈荣华就去找连成骏,想跟他商量在蒲园给晨哥儿请一位夫子教授课业。若晨哥儿一个人孤单,就把三房的五公子和八公子请过来,几人同吃同住同学更好。反正蒲园地方很大,沈荣华也过得富足,不会委屈了他们。

  听说万永琎来访,正跟连成骏在外院书房说话,沈荣华吃了一惊。万永琎这些年在京城的日子不多,都在外面打理生意,更多的时间是出海经商。就是留在京城,他除了进宫陪仁和帝说话,就是呆在他城北的宅院里,闭门不出,逢年过节才回万户侯府。她来京城时间不短,还没听说万永琎主动登门拜会谁呢。

  沈荣华犹豫了片刻,决定先洗漱收拾一番,再去给万永琎请安。她刚梳妆更衣完比,准备出去,连成骏就回来了,说万永琎已经告辞离开了。

  “你琎表叔送为贺你我成亲送来的礼物。”连成骏递过来一份厚厚的礼单。

  “我还想跟他叙叙话,不成想他这么快就走了。”沈荣华打开礼单一看,不禁皱起眉头,任她见多识广,也不得不承认万永琎这份礼太厚重了。

  “我和你一起去安置他送的礼物,看看有什么东西当下用得着,礼物太过厚重也是一份不小的人情,等过几天,我们再登门,并回礼道谢。”

  过了两天,沈慷父子就带一家老少来了京城,沈忺也跟着来了。他们此行光装行李的马车就有几十辆,看样子三年五载是不准备回去了。

  沈家人来了京城,南平王府在津州的别苑就剩了孟兴华一个人,也足够孤单寂寞了。听说孟家也把孟兴华族谱除名了,与娘家同在津州,却不往来,日子也会很难过。贪恋荣华富贵,阴谋算计别人,最终自己受罪,想必她也后悔了。

  沈老太太等人都到京城了,江氏及其子女也该回来了。沈荣华正想着江氏带晨哥儿等人来京城的事,就接到了江氏派人送来的消息,说晨哥儿被人劫持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生父之谜

  连成骏派四名暗卫保护晨哥儿,可他们赶过去时,这四名暗卫睡得正香。这令连成骏很丢面子,若不是沈荣华阻拦,连成骏就要趁他们睡着,把他们丢到海里喂鱼了。这四名暗卫资历都不浅,却着了道,可见劫持晨哥儿的人把他们当成了主要首先要制服的目标,给他们用的都是江湖上最霸道的迷醉药。

  晨哥儿是正上课的时候被劫走的,他们上课的地点正是沈荣华在密州置办的那座宅子。当时正是课间休息,有六个蒙面的黑衣男子闯入课堂,打昏了夫子和随从,明晃晃的刀架到五公子和八公子的脖子上,又把晨哥儿迷昏带走了。

  五公子和八公子顾不上夫子和随从,连滚带爬回去报信,江氏先赶过来,随后,沈恒带官差多衙门里赶来的。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连一直守在大门口的门人都没见有人进去,可见这些人不是走得正门,应该是跃墙而入,有备而来。

  江氏嘤嘤哭泣,看到沈荣华走过来,就泣不成声了,“荣华,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4页  当前第2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1/2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