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_分节阅读_第234节
小说作者:沐榕雪潇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23 KB   上传时间:2015-08-11 14:11:10

  萧冲是谨亲王的继室嫡子,元配嫡子有了郡王爵,就不会再跟他争爵位。其他庶子倒是有争爵之心,这些年,也被谨亲王妃打压下去了。谨亲王是盛月皇朝唯一的亲王,若是萧冲精明能干、文武皆通,能不能保住这王爵都是未知数。他越是不争气,谨亲王这一门的富贵就越长久,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

  沈荣华见在场的人没有马上反驳她的意思,又微笑道:“昨天见了南安国的使臣,听他们说我舅舅命户部调拨了两百万担稻谷,近日装船,运往津州港。另外,他又在各处的店铺和商路筹集了一百万两银子,准备直接运到京城。这样一来,不管是北疆的战事,亦或是春季汛情,有银有粮,都能得到缓解。

  我舅舅还说他和他的子孙决不会主动与盛月皇朝交恶,这些钱粮不管是借不送,都不会在朝廷困难的时候要求归还。毕竟是国与国的界限,我林家的舅舅不会直接给我萧家的舅舅多少好处。但我林家的舅舅说南安国会与盛月皇朝世代交好,在朝廷有困难的情况下提供财物钱粮,助盛月皇朝长治久安。盛月皇朝能绵延万世,皇族自会富贵安康,我小舅这富贵闲人也能做得长久。从大义上讲,这是仁道,从小处讲,这是亲戚的本分,说来说去,还是我小舅命好。”

  谁乍一听这些话,都不认为沈荣华是在拍马屁,有比人家这番话更实在、更有分量的吗?以很随意的口气说家国大事,拿萧冲做幌子,让在场的人心里都很舒服。这若是恭维奉承之语,无疑是最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

  “你说的可是真的?”吴太后这回乐了。

  她儿子当皇帝,有人送钱送粮,一送还送这么多,保她儿子、她孙子、她重孙的江山绵延万世,吴太后能不高兴吗?当然,她不知道林楠送这么我钱粮是为了买下南安国与多罗国之间的岛屿,这样的国家大事,后宫无知女人怎能知晓?

  在座的都是盛月皇朝的金枝玉叶、贵妇贵女,不管她们藏了多少心眼,有人给朝廷送钱粮,就有她们享乐的基础,她们也由衷地高兴。就算是有人看不惯沈荣华拿家国大事做文章,只要还有一点心机,就不敢说出来,只怕一不小心就被扣上罪名,连累家人。谁让沈荣华有这炫耀的资本呢?任谁看不惯也要忍着看。

  谨亲王妃见沈荣华给她争回了脸面,很高兴,忙说:“有好亲戚是我们一家的福气,是冲儿命好,皇族能绵延万世,就是我们子孙后代的造化了。”

  吴太后更加高兴,看向沈荣华的眼神都闪金光了,“是啊是啊!我朝跟北狄打仗,南安国就主动来帮忙,这就是朝廷的威严,也是我朝百姓的福气。”

  “一听说人家送钱送粮,看把母后给乐的。这天下最尊贵的人就是母后,母后高兴了,这天下就是一团喜庆,能不福泽绵长吗?”说话的是淑静公主,这些天,为了能去南安国和亲,她都拿出看家本领,把吴太后捧上天了。

  淑怡公主不甘落后,赶紧陪笑说:“要说这天下命最好的人哪!我看非母后莫属,争来争去,不如母后与世无争,老天给了母后好命,就要开眼眷顾。”

  “你们这两个丫头,都长了一张巧嘴,把哀家都捧上天了。”吴太后不喜欢这两位公主,但巴掌不打笑脸人,何况她现在真的高兴,“去问问皇上,和南安国和亲的事说定了没有,要是说定了,哀家就让皇后备嫁,保证盛大隆重。”

  吴太后只说和亲的事,却没推荐让谁和亲,给她们充分竞争的空间。淑静和淑怡两位公主都想到南安国和亲,这件事已经传开了,人们也知道她们在竞争。

  说起和亲的事,在场的人又有了新的话题,吴太后又被新一轮的恭维逗得放声大笑。众人见吴太后高兴,都不甘落后,捧场凑趣的话都铺天盖地了。

  沈荣华面带微笑,很安静地听众人说笑奉承,清亮的目光扫视在场的每一个人。与孟兴华四目相遇,她的眼角眉梢都挑起了轻蔑,催促孟兴华快点发作,她还能大文章呢。今天,她要算计、要还击的人不少,孟兴华只是个小角色。

  从小角色开始,由小到大,慢慢达到自己的目的。

  果然,孟兴华没让沈荣华失望,她咬牙切齿,跪到吴太后脚下,寻找开口的机会。孟兴华和沈荣瑶的性格很相似,能拿下孟兴华,沈荣瑶今天也会乖乖跳坑。

  总之,今天沈荣华要给沈贤妃一个响亮的耳光,祝自己旗开得胜不费力。

  “禀太后娘娘,臣妾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孟兴华学精了,语气更加恭敬。

  吴太后愣了一下,忙说:“你是个乖巧懂事的,哀家很喜欢,你有话就说。”

  孟兴华扫了沈荣华一眼,清了清嗓子,说:“大家都知道南安国建国时间还不长,他们建国之后,才给我朝送钱送粮,这不过是怕我朝出兵灭掉他们,才来示好。林楠的钱财不是一朝一夕攒下的,织锦阁和染枫阁这些年赚足了我们的银子,林楠早就发了大财。他没建国时为什么不来表忠心、不把他的钱粮全部交付朝廷使用呢?他要自己建国,不就是想与朝廷平起平坐吗?这就是他的野心。当时朝廷没消灭,给了他做大的机会,他自己称了帝,送些钱粮说白了就是示威。”

  人嘴就是两张皮,一张一合,人做小伏低、巧语欢言的情话,也有一句就家破人亡、天翻地覆的千钧之言,有口不对心之语,也有由心而发之言。

  孟兴华这番话该算什么,沈荣华无法归类,不能否认这番话颇有分量。她刚才很低调地炫耀了一番,就知道孟兴华很不愤,会发作,却没想到孟兴华发作得如此有水平。孟兴华的个性象沈老太太的地方偏多,但这番话却象沈阁老的说辞。

  充满欢声笑语的慈宁宫正殿霎时安静,各色目光投向沈荣华,连淑怡和淑静这两位想到南安国和亲的公主听到孟兴华的话,都尴尬起来,且面露忧色。

  “你还有什么话说?”吴太后被孟兴华说动了,沉下脸怒视沈荣华。

  要说吴太后真是命好,就凭她这么直白浅显又愚蠢的人居然能成为后宫斗争的最终胜利者。若不是她上辈子积德太过深厚,就是老天被乌云蒙住了眼。

  与吴太后同样的命好的还有沈老太太,活得年纪不小,也享够了福。这两人性格还很相似,只不过吴太后比沈老太太多几分教养,不那么粗野。

  沈荣华笑了笑,说:“妾身无话可说,有些话妾身也不敢随便说。”

  谨亲王妃猜到沈荣华有大戏要唱,赶紧助她,“你这孩子真是不知事,太后娘娘是最最和气的人,你还有什么话不敢说?依我看你不说太后娘娘才要罚你。”

  “要不本宫替你说?”端宁公主冲沈荣华眨了眨眼,目光往来,就与沈荣华完成了交流。她今天一身素雅简单的装扮,被衣饰鲜艳的淑怡和淑静两位公主打击了,一直坐在吴太后身后,不出声,关键时刻,才站起来声援沈荣华。

  “就不劳驾端宁公主了,有些话不是臣妾不会说,而是不敢随便说。”沈荣华停顿片刻,又说:“南平王府富贵泼天,富可敌国,朝野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南平王世子的孟侧妃是聪明人,更是知晓家事、国事、天下事,话更是说得掷地有声,令人不得不佩服,这大概也跟南平王府关注天下大有相干吧?”

  “南平王府就是富可敌国,你很嫉妒我吧?我告诉你,这就是命,你没有那好命就不要怨别人。你有县主的封号又怎么样?连成骏是罪臣之后,杀父屠兄被杀夫所指,皇上言明永不启用,你休想夫荣妻贵,除非他死了,你改嫁。”孟兴华不反驳、不愤怒,以为沈荣华无话回击,说得更加起劲,话也越发阴损。

  谨亲王妃冷哼一声,说:“年纪轻轻要多积口德,别把话说得太绝,谁命好命坏、命长命短,只有天知道,牙尖嘴利心肠毒,损了阴德可不是好事。南平王府确实是富贵之家,但也不能因为富贵至极而忘了礼数,南平王妃也该管管。”

  “是我管教不利,她才敢胡言乱语,请谨亲王妃恕罪。”南平王妃站起来冲谨亲王妃福了福,狠狠瞪了孟兴华一眼,又打量了沈荣华一番,才坐下,“我那儿媳常年卧病在床,哪有心气管教这些侧室侍妾?都纵得她们都无法无天了。”

  南平王妃是聪明人,知道沈荣华不是吃亏的性子,肯定留有后手。沈荣华现在不言不语不反驳,不是被骂怕了,而是在酝酿等待。一旦时机成熟,沈荣华必会彪悍发作,还不知要掀起什么样的风浪,象孟兴华这等小菜只是白给的货色。

  吴太后很不悦地扫了谨亲王妃一眼,又嗔怪南平王妃道:“哀家觉得你这儿媳很懂事,又乖巧,又重礼数,说话也头头是道,你管教她做什么?”

  “孟氏只是犬子的侧室,还没有正式封为侧妃,请太后娘娘明鉴。”

  “哀家觉得她很好,你那儿媳不是有病吗?直接让她下堂养病,让孟氏当你的儿媳有什么不好?”吴太后被奉承得太高兴了,连妻妾之礼都忽略了。

  南平王妃沉默不语,各种各样的目光也都聚到她身上,都不出声,都等待她的回答。孟兴华见吴太后给她撑腰,她要当南平王世子的正妃了,就更加得意了。

  沈荣华嗤笑几声,高声道:“孟侧妃是性情爽朗、心直口快之人,当南平王世子正妃、将来的南平王妃恐怕不合适。祸从口出,有时候一句话能关系到一个家族的祸福安危,侧妃妾室说什么都无所谓,当家主母可不能随便乱说。就象刚才孟侧妃所说的那些话,我要是一一反驳,恐怕会给南平王府惹来麻烦。”

  “那你也不能悄无声息地忍了呀!你不知道你的忍耐就是对别人的纵容吗?”端宁公主站起来,绷起脸注视沈荣华,“芳华县主,本宫知道你是进退有度之人,可有些事情你不能含糊,明知别人有错,你不提出来,这不厚道。”

  谨亲王妃暗暗一笑,也板着脸对沈荣华说:“端宁公主说得很对,你明知有人说错了话,不提醒、不校正,她下次就会再犯,说不定有朝一日犯下的结果就难以收拾了。南平王妃是明辨是非、宽容大度之人,你有话就直说,她不会怪你。”

  “呵呵,要不,就请芳华县主直言吧!”南平王妃的语气笑声都很勉强。

  南平王妃知道时机一到,沈荣华就会发威,暗暗捏了一把汗,她怕沈荣华揪住南平王府大做文章。看到孟兴华浑然不觉,还一脸挑衅,她气得狠狠咬牙。

  吴太后见端宁公主和谨亲王妃都催促沈荣华说话,一时没转过弯来,有些纳闷。但她作为这里地位最高的人,不甘心被当成傻子,赶紧也催着沈荣华说话。

  “好,那我就说吧!”沈荣华摆出一副不负众望的姿态,微笑道:“刚才孟侧妃说南安国建国之后才给朝廷送钱送粮,是怕朝廷出兵灭了南安国,妾身以为此言有差。妾身记得圣贤皇太后说过我朝觉不主动出兵攻打它国,哪国要是挑衅我朝,也决不姑息退让。孟侧妃张口就把我朝说成了主攻的强盗之国,有违圣贤皇太后的治国理念。别看孟侧妃有背景和靠山,这些话要传出去,谁也保不住她。”

  “你、你胡说,你说不过我,就乱扯圣贤皇太后,你……”孟兴华急了。

  沈荣华不理会孟兴华,又高声道:“织锦阁和染枫阁都是我外祖母万夫人一手创办的产业,这么多年的积累,确实赚了不少银子。可我外祖母毕竟是一介女流,凭她一人之力,远不如现在的南平王府财大气粗。先皇是仁厚之君,孟侧妃却说当时没趁我舅舅未做大时把他灭掉,岂不指责先皇?孟侧妃说我舅舅那时候不来表忠心、不把赚到的银子都交付朝廷支配,岂不是埋怨皇上纵容我舅舅?

  照孟侧妃所说,我舅舅不及时把银粮上交朝廷是他的野心,是他想建国与朝廷平起平坐。那么,现在的南平王府富可敌国,是不是该把赚到的银钱全部上交朝廷了?据我所知,朝廷这几年因与北狄开战,国库空虚,南平王府除了正常税赋,没多向朝廷交过一文银子,照孟侧妃所言,南平王府是不是有什么野心呢?”

  南平王妃赶紧跪下,给吴太后磕头,“芳华县主慎言,南平王府……”

  “南平王妃急什么?芳华县主只是在反驳孟侧妃的话。”端宁公主冲吴太后笑了笑,又说:“她反驳孟侧妃是太后娘娘允许的,谁也没有恶意,她们都怕孟侧妃总口不择言,会惹下大祸,太后娘娘这是变着法调教孟侧妃,是一片苦心。”

  吴太后很会见好就收,忙说:“这确实是哀家的苦心,芳华县主接着说。”

  此时,谁也说不清吴太后是真憨还是假傻,总之,她把众人都绕糊涂了。

  沈荣华点头应声,冲孟兴华轻蔑一笑,说:“我舅舅不是我朝的子民,他不上交钱粮、建立自己的国家也说得过去。南平王府可是盛月皇朝开国分封的四王之一,世袭罔替的爵位,若都照孟侧妃的想法评议一些事情,有些话就好说不好听了。盛月皇朝与北狄开战,缺银缺粮,我舅舅为朝廷提供了援助,孟侧妃却说他在向朝廷示威。山芋,回头把这些话跟南安国的使臣说明白,有些事情……”

  “你……”孟兴华跳起来,冲沈荣华扑来,被两个太监拦住了。

  “蠢货,你想干什么?”南平王妃狠狠抽了孟兴华两个耳光,当下就把她的嘴和鼻子打出了血,“你这蠢货还不滚出去,当众无礼,就不怕惊了太后吗?”

  “没事没事,哀家不会这么容易受惊。”吴太后副看热闹的神情。

  端宁公主在吴太后耳边低语了几句,冷笑道:“正如芳华县主所说,朝廷连年抵御外侮,已致国库空虚,缺钱缺粮,皇上急得寝食难安。南安国是外国,却以巨额钱粮资助我朝,却被某些人说成是向我朝示威,这不是诛心之言吗?有些人、有些家族享受朝廷赐予的尊荣显贵,在国家困顿时,怎么不表表忠心呢?”

  “是呀!平日朝廷给你们荣华富贵,现在国家困顿,你们确实也该表表忠心了。”吴太后见端宁公主给她使眼色,微微点头,“南平王妃,你说说吧!”

  “臣妾……”南平王妃五体投地,哽咽饮泣,说不出话了。

  “听了这么半天,本宫是听明白了。”顾皇后站在吴太后身边,摇头说:“南平王府的孟侧妃是沈贤妃的嫡亲外甥女,两人的性子可大不一样。孟侧妃快人快语,有什么说什么,沈贤妃总是话到嘴边留半句,一句听不明白,就让人吃亏。”

  端宁公主娇嗔一笑,“时候不早,母后听明白了,就快点说说,也教导教导没听明白的人,母后是敞快人,别学沈贤妃总是话到嘴边留半句。”

  顾皇后抓住这收尾抢功的机会,高声道:“朝廷缺钱缺粮,国库空虚,做为皇朝的子民,还用太后娘娘费心思跟你张口伸手要吗?南平王府富可敌国、富贵泼天,就做个表率,是向朝廷示威,还是表忠心,就听南平王妃一句话。”

  “臣妾当然要表忠心了。”南平王妃一肚子眼泪,却挤出了一张笑脸,“南平王府早有向朝廷献银粮的心意,我家王爷三月进京,是想等他来了再跟皇上说。”

  “南平王妃,你可别嫌本宫说话难听,人家等米下锅呢,你还要限定日子给米粮,这不是要把人饿死吗?”顾皇后看了看吴太后,又大笑了几声。

  “你派人给南平王送信回去,让他提前备下,等他进京时一并带过来。”吴太后终于上道了,她当太后二十年,跟人索要银钱礼物可是很内行的。她现在还没弄明白怎么就把话题引到向南平王府要钱要粮了,但她索要绝不含糊。

  “好,臣妾回去就给我家王爷写信说明此事,让他尽快筹备钱粮。”南平王妃答应了,又谢了吴太后和顾皇后的提点,一番话说得严丝合缝。

  “皇祖母、母后,你们该问问南平王府能筹备多少,也好告诉父皇。”端宁公主不能容忍孟兴华侮辱林楠,调理孟兴华,也就牵连的南平王府。

  吴太后很兴奋,“是啊是啊!你说说,南平王府出多少。”

  沈荣华促狭一笑,说:“南安国刚刚建国,财力有限,我舅舅筹集了两百万担稻谷,一百万两银子,也尽了力,没想到却被孟侧妃说成是示威。”

  南平王妃心里一颤,怕吴太后让南平王府和南安国看齐,赶紧说:“那蠢货纯粹是口不择言,象极了她的外祖母,可怜我儿是被人算计的命。南安国建国时间不长,毕竟也是一个国家,南平王府就是有些钱粮,也不与南安国看齐。”

  “你就直接说南平王府出什么,别磨蹭了。”吴太后着急了。

  顾皇后跟人索要东西颇得吴太后真传,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她见南平王妃忖度思虑,就说:“依本宫看南平王府就比南安国减半吧!南平王妃也别想了。”

  “一百万担粮食,五十万两银子,不多呀!”吴太后嫌少,但见南平王妃浑身轻颤,也就适可而止了,“皇后说出来,南平王府就按这数目筹备吧!”

  “臣妾谨尊太后娘娘懿旨。”南平王答应了,却跪在地上,半天没抬头。

  孟兴华倒大霉了,能不能保住命都是未知数了。

  别看南平王府富贵泼天,可是一等一的吝啬,合家上下都精于算计。不该花的银子一文不花,也不会在用不到的人身上浪费一文钱,从不募捐做善事。今天因孟兴华几句话,被沈荣华揪住了把柄,就要给朝廷贡献一百万担稻谷,五十万两银子,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不把南平王夫妇及唐璥心疼出一场大病来才怪。

  唐璥说过要另娶侧妃,孟兴华只是侍妾,时间不长,他的说法就变了,南平王府上旨为孟兴华请封南平王世子侧妃之位。这说明南平王府和五皇子一派达成了某种交易,南平王府不会在明面上归入五皇子一派,但也会成为五皇子一派的助力。孟兴华这阴谋替嫁的侧妃就成了联系他们的纽带,功劳不小。

  南平王妃带孟兴华进宫了,可见孟兴华在沈贤妃帮助下,在南平王府有了一定的地位,南平王妃也是在做给沈贤妃等人看,也向外界传达了一种意思。

  沈荣华可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尤其对于沈贤妃等人,绝不含糊姑息。她深知孟兴华的性情,突发奇想,以退为进,以话题做文章,打了南平王府一个措手不及。南平王府要跟五皇子一派交易,就别怪她把他们视为对手,一并收拾。

  有林楠做后台,南平王府不敢报复她,何况今天的事已涉及到家国大事。

  到现在,这件事已在宫中传开了,沈贤妃和五皇子一派也接到密报了。沈荣华突然出手,却力道不小,给了南平王府一拳,又变相给了沈贤妃一个耳光,

  让他们都难受去吧!当然,最难受的还是孟兴华。

  端宁公主站起来,说:“时候不早,祖母也该带要去御花园了,我就不陪皇祖母了。我要去一趟御书房,向皇上报喜,顺便替皇祖母为南平王府邀功。”

  “端宁公主先别走。”北宁王妃站起来给吴太后行礼,“妾身也有话要说。”

  “你要说什么?”取得一个重大胜利,吴太后心里痛快,问话也很和气了。

  北宁王妃忙笑了笑,说:“大家都知道北宁王府地位塞北贫寒之地,合族子侄半数在军营,经商者不多,家族财力有限。朝廷因与北狄开战而缺银缺粮,北宁王府也想尽绵薄之力,北宁王府不如南平王府富贵,捐献不多,还请太后恕罪。”

  吴太后赶紧站起来,拉住北宁王妃的手,说:“哀家就看你是个懂事的,哀家也知道北宁王府不如南平王府富有,捐多捐少是你们的一片心。”

  “那北宁王府就捐十万两银子、十万担粮食吧!”

  “好好好。”吴太后拉着北宁王妃的手,着实夸赞了一通。

  南平王妃还跪在地上,听说北宁王府只捐十万两银子、十万担粮食,就得到吴太后大力称赞,她心里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北宁王府是主动捐的,而南平王府因孟兴华卖弄而上钩,被诈去了那么多银粮,连句好话都没得到。

  婊子不一定人人想当,牌坊却人人想要,但立牌坊可是个技术活儿。

  “太好了,有南平王府带头,北宁王府追随,东安王府和西和王府肯定也不会落空了。”端宁公主很兴奋,“母后,不如你同我一起去向父皇报喜。”

  吴太后拉住端宁公主,说:“让你母后一个人去吧!你这么多姐妹和朋友还需要你招待呢。园子那边有李德妃和沈贤妃安排布置,你也去帮帮她们。”

  “孙女听皇祖母的。”端宁公主知道吴太后想把向皇上邀功的机会给了顾皇后,反正她目的达到,也不在乎了,“皇祖母,那人是准呀?怎么躲在墙角?”

  沈荣华感觉疲惫了,一见端宁公主指向靳莲,她顿时来了精神。刚才她一心对付孟兴华和南平王府,倒把靳莲给忽略了,还有这条不让人省心的大鱼呢。

  吴太后愣了一下,冲靳莲招了招手,说:“她是哀家一个庶妹的女儿,哀家的庶妹嫁到了远处,第三年就去了,只留下了她一个孩子。她父亲不务正业,在她八岁的时候也去世了,她被人收养,吃尽了苦头,去年,哀家才找到了她。”

  “哦!原来如此,确实可怜。”端宁公主知道沈荣华被靳莲算计了,对靳莲警惕性极高,听吴太后这么一说,她就开始怀疑靳莲的身份了。

  “莲儿,快过来见人。”吴太后笑得很亲切,看样子很喜欢靳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4页  当前第2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4/2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