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沐榕雪潇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23 KB   上传时间:2015-08-11 14:11:10

  沈荣华想了想,说:“宋嫂子,不是我不信你的话,非要找刘婆子问。祖父生前总教我不要信怪力乱神之说,凡事都要眼见为实,耳闻为虚。你说是祖父在那边不安心,我半信半疑,府里上下都很好,贤妃娘娘和皇子公主们也好,他怎么就不安心了?你们都是府里的老人了,你们都说说,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

  宋嫂子见沈荣华对她的话虽不全信,语气却也诚恳客气,心里很舒坦。听沈荣华问遇到这种事怎么办,她赶紧从人群里拉出几个老婆子,让她们说,还一直给她们使眼色。她说是老太爷不安心,这几个婆子可千万不能说出不一样的来。

  “姑娘,老奴倒有个办法。”一个看上去六七十岁的老婆子站出来行礼。

  “什么办法?你快说。”沈荣华赶紧催促那老婆子,拧紧的眉头也舒缓了。

  宋嫂子扶住那老婆子,使劲眨了几下眼,说:“二姑娘,这是刘婆子的干姐姐许婆子,刘婆子有什么事都跟她说。你有什么办法,快说,主子少不了赏你。”

  许婆子听说有赏可拿,很高兴,赶紧说:“是不是老太爷不安心,姑娘可求个指教。这指教要是求来了,不管多么难都要照办,要不一家子有灾。”

  “怎么求指教?”

  “二姑娘,奴婢听明白,奴婢家里的老人也这么说,不过一时忘了。”宋嫂子把许婆子推到一旁,又凑到沈荣华身边,说:“姑娘把要求的事说明了,就找件事赌一把。说白了,就是跟老天要个暗示,就知道是不是老太爷不安心了。”

  “知道了,我现在就求指教,你们……”

  没等沈荣华把话说完,宋嫂子带头,这群下人就全跪下了,地上黑压压地跪了一片。沈荣华点了点头,给初霜使了眼色,迈开大步朝祠堂走去。在距离祠堂一丈远的地方,她和初霜也跪下了,冲祠堂里面三叩九拜。

  “祖父,若您真在九泉之下不安心,您就给孙女一个指教。”沈荣华四下看了看,目光落到祠堂敞开的大门上,又回头看了看跪在她身后的众仆妇,说:“祖父,若真是您回来了,您就把祠堂的大门关上,这就是孙女所求的指教。”

  沈荣华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祠堂的大门,屏住呼吸等待验证指教的结果。沈荣华说完,又冲祠堂的大门拜了三拜,就在她磕完最后一个头的时候,祠堂大敞大开的大门就“咣啷”一声紧紧得关上了。不知是谁一声尖叫,吓得众仆妇都慌乱嚎叫起来,有的甚至连滚带爬就要跑,把周围的人也带倒了一片。

  “别慌别吵,二姑娘在呢,别惊了主子。”宋嫂子虽然很害怕,但见她自己说的话得到验证,她胆儿大了些,赶紧爬起来斥责那些慌乱的下人。

  “宋嫂子,这、这是祖父给的指教吗?”沈荣华紧紧抓住宋嫂子,双手一直在哆嗦,显得很害怕,又用手帕捂住脸痛哭起来。

  “是,祠堂里没人,姑娘这么一说,这敞开的大门突然关上,就、就是老太爷给的指教。二姑娘先别哭,还是先想想怎么让老太爷在那边安心。”

  沈荣华重重点头,擦干眼泪,又拜了拜,才说:“祖父,不管您因为什么事不安心,有什么遗愿,您都告诉孙女,给孙女托梦也行。孙女定竭尽所能,哪怕再动刀剑砍上十个八个,也不会让您辛劳了一世,到那边还不能瞑目安息。”

  “快,快跪下,都跟老太爷保证我们永远忠心主子。”宋嫂子冲人群挥了挥手,又带头以最虔诚的姿势爬在地叩拜,众人也赶紧跟着跪拜保证。

  “都起来吧!祖父不安心也不是因为你们。”沈荣华长吁一口气,又说:“我要到祠堂陪祖父,祖父一日不安息,我就一日水米不进。宋嫂子,刚才的事你也看明白了,你赶紧让人知会江嬷嬷,再找人往府里送信,把你看到的都说出去。”

  “是,二姑娘。”宋嫂子犹豫片刻,又说:“姑娘还是别去祠堂了,等府里……”

  “不,我必须到祠堂陪祖父,祖父在那边不安心,我也有罪。”沈荣华看了初霜一眼,没等宋嫂子再说什么,就大步向祠堂走去。

  “别愣着了,快去传话。”初霜冲宋嫂子摆了摆手,就快步跟上了沈荣华。

  沈荣华推开祠堂大门的那一刻,众人又惊叫慌乱起来。看到沈荣华和初霜走了进去,大门并没有关上,沈荣华主仆也没突然发生意外,众人才平静下来。宋嫂子让众仆妇各自回去当差干活,众人不敢不听。她们哪儿有心情干活,跟没看到的人绘声绘色讲述,看到的人也想到议论评说,一时间,这件事成了篱园唯一的话题。很快,这事儿就传到了庄子上,又以最快的速度往府里传播。

  “姑娘,你看这件事……”初霜跟着沈荣华进了祠堂,欲言又止。

  祠堂里比昨天更纷杂零乱了,香烛供果纸钱摆件等等弄得到处都是,地上和供桌上都乱七八糟一片,好像被扫荡过一样,想收拾都一时找不到头绪。

  “你害怕吗?”沈荣华笑问初霜,眼神别有意味。

  “奴婢不怕。”

  “不怕就好。”沈荣华跪在地上,冲沈阁老和沈家虚祖的灵位三叩九拜。不管她有多虔诚,她也不相信刚才的指教是沈阁老给的,她的举动和言辞不过是糊弄那些下人,让她们使劲添油加醋往外传。祠堂的大门突然关上,沈荣华也不害怕,既然那一只这么卖力地配合表演,她绝不吝啬给那一只一个更大的舞台。

  初霜紧皱眉头四下看了看,问:“姑娘,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做,你让人去叫江嬷嬷,让她叫几个婆子来收拾,再让人给周嬷嬷传话,供果点心都换新的。”沈荣华跪着向前几步,摆正灵位,长叹一声,说:“你去传话吧!我想一个人静静地陪祖父说说话。”

  “是,姑娘。”初霜犹豫了一下,就出去了。

  沈荣华看着沈阁老的灵位,前世的记忆、今生的遭遇涌进她的脑海,她忍不住泪流满面。她要跟沈阁老诉说她所遭受的不公,但她的嘴和心是两条线。她用心说给沈阁老听,用嘴说给那一只听,这样的口不对心很有难度。

  初霜带着江嬷嬷、佟嬷嬷、周嬷嬷和雁鸣还有两个小丫头进来,看到沈荣华正靠在供桌一旁哭诉,她们也抽泣哽咽起来。周嬷嬷反应最为激烈,她上前抱住沈荣华,一口一个老太爷,边哭边数落沈荣华这段时间受的罪。

  天已过午,沈荣华信守承诺,从早起到现在水米未尽。听下人传报说沈慷带着大夫快马赶来,先去前院看沈惟了。四太太吴氏和六姑娘沈臻萃也来了,她们乘坐马车要慢一些,落到了后面,由沈家长房的大公子沈谦昊一路护送。

  江嬷嬷带人将祠堂打扫干净之后,就留在祠堂内陪着沈荣华。茗芷苑除了留了两个小丫头看院子,其他人都来祠堂了。沈荣华和初霜从早起到现在都没吃没喝,其他人都吃过早饭了。但现在已过未时,主子连早饭都没吃,她们就别想吃午饭了。众人佩服沈荣华的诚心坚定,感慨她的遭遇,都唏嘘不已。

  听说沈慷来了,沈荣华就以向沈阁老赎罪为由等在祠堂,让江嬷嬷去迎接并说明原由。听说沈家的掌家人来了,跪在祠堂内外的下人一下子就增加了一半。

  初霜靠近沈荣华,低声说:“姑娘,奴婢怕大老爷不信老太爷显灵。”

  沈荣华会意,暗暗一笑,高声说:“大伯父自幼得祖父教诲,最是不信怪力乱神之说。祖父最了解大伯父,定会暗示大伯父,给大伯父一个指教。”

  “老太爷要是能显灵,让大老爷一见最好,也了却姑娘的思亲之情。”初霜紧咬嘴唇,用手帕半遮脸面冲沈荣华眨了眨眼,抛出一个恶作剧的笑容。

  周嬷嬷瞪了初霜一眼,斥责道:“不许胡说,现在可是青天白日。”

  沈荣华本想狠狠将那只一军,听周嬷嬷一说,她吐舌一笑,没再说什么。她相信那只最善解人意,不用她说明白,那只就会做得让她十分满意。

  “父亲、父亲——儿子无能、儿子不孝,呜呜……”沈慷掩面痛哭,跌跌撞撞朝祠堂奔来,后面跟着他的嫡次子沈谦昱,大喊祖父,哭得比他爹声音还大。

  沈慷父子身后还跟着十几个下人,虽然他们平时没少跑腿,可今天远不如沈慷父子跑得快。这也没什么不对,毕竟亲爹、亲祖父跟主子是有很大区别的。

  沈家最高级别的主子来了,奴仆们开眼,跪着的黑压压的人群自动分出一条路,供沈慷父子通过。沈谦昱扶着沈慷穿过祠堂的大门,哭哭啼啼往祠堂正门跑来。就在他们迈进正门门槛的一霎那,祠堂内突然刮起一阵风,吹灭了供烛,吹飞了纸钱。祠堂发生异事本来就令人恐怖,这时候起风,烛火又灭了,屋里阴沉昏暗,更令人不寒而栗。胆小的早已缩成一团,连声惊叫,都吓得哭出来了。

  沈慷父子刚一进门,感觉到祠堂内刮风,都害怕了,又被恐怖气氛感染,腿一软,就栽倒在地。沈谦昱本在沈慷后面,栽倒时身不由己,正好压在沈慷身上。

  “祖父——是、是祖父,父亲,我看见祖父了,在、在、在房顶上。”沈谦昱满脸惊恐看着房顶,早已忘记他的父亲还被他压在身下。

  众人看向屋顶,没看到沈阁老,只看到一件衣服正飘飘落下,正是沈阁老生前穿的一件长袍。长袍没有准确的落地方向,正在空中飘飞,带来的寒气比隆冬更森冷几分。众人都怕长袍落在自己身上,赶紧爬起来往外跑,人群一乱,谁也顾不上主子了。能在祠堂里面跪着的都是有些脸面的下人,人数并不多,可祠堂空间不大。沈谦昱没起来,被踩得浑身是脚印,沈慷无疑都成人肉垫子了。

  沈谦昱被踩得鼻青脸肿,被下人扶起来的时候还瞪着眼睛喘气,可连开口的力气都没有了。沈慷被跌倒的下人摞在最下面,等随从把他从人堆里找出来的时候,他已昏过去了。这下可好,沈慷父子给沈惟带来的大夫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了。

  沈慷父子被抬走了,管事不敢在祠堂里训斥仆从,只狠狠瞪着眼睛,跺着脚出去了。众仆从赶紧跟了出去,祠堂里只剩了沈荣华主仆几人,又恢复了安静。

  “姑、姑娘,那件袍子还在动。”鹂语紧紧靠着周嬷嬷,说话的声音直发颤。

  袍子落到祠堂一角,堆到地上,好像被风吹一样,一直在抖动。在昏黄的祠堂内,远远看去,袍子上似乎有红色滚动,就象鲜血在流淌。

  “初霜,看看哪个管事在附近,让他进来。”

  “是,姑娘。”初霜出去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带进来一个姓杜的管事。这个姓杜的管事管着回事处和礼品处,是大太太杜氏的陪房,今天才跟沈慷父子过来。

  “二姑娘招呼小人有什么事?”杜管事显得很傲慢。

  沈荣华并不在乎他的态度,指了指袍子,说:“杜管事,过去将那件袍子拣起来。那件袍子是祖父生前的心爱之物,大伯不能亲自拣,你替他尽尽孝心。”

  “你……”杜管事看到那件袍子就发抖,不愿意去拣,恨沈荣华给他的差事。

  “什么你呀我呀的?有这么对主子说话的吗?”周嬷嬷站起来,冷冷瞪了杜管事一眼,说:“宁远伯府也是两朝旺族,能随主子姓的奴才都是有脸面的。我家姑娘虽不是大房的主子,却也不能让你一个奴才指斥,没的丢了大太太的脸。”

  “你、你……”杜管事抬手指着周嬷嬷,却无话可说了。

  “去拣。”沈荣华眯起眼睛看着杜管事,“别再让我说第二遍。”

  杜管事见沈荣华目光冷厉,知道自己若不去拣袍子,肯定会有更麻烦的事等着他。他极其无奈,犹犹豫豫走向袍子,拿起来时看到袍子上有血,又有东西掉落,发出脆响,吓得他一下子跳起来,赶紧扔掉了袍子。初霜快步走上前,绕过杜管事,一把抓起袍子搭到他肩膀上,又拣起掉落的东西。

  “姑娘,是一块玉石印章。”初霜把一个两寸见方的玉石印章呈给沈荣华看。

  沈荣华接过印章,看了看,喃喃道:“修竹老人,这是谁?杜管事认识吗?”

  “不、不认识。”杜管事不象刚才那么害怕了,他看到袍子也有几处印有修竹老人的字样,那看上去象鲜血一样的东西原来是印油,当下心中警醒,“二姑娘,袍子上也有修竹老人的字样,小人觉得此事应该告知大老爷。”

  “好,那你去禀报大伯吧!”

  打发走杜管事,沈荣华又让周嬷嬷带鹂语去给沈慷父子问安,让佟嬷嬷去看看沈惟。还有两个小丫头,天色不早,沈荣华也让她们回房了。祠堂里只剩了沈荣华和初霜及雁鸣,沈荣华让初霜和雁鸣守在门口,初霜轻笑,雁鸣则一脸茫然。

  “出来吧!那只——鬼。”沈荣华冲屋顶低声喊道。

  “你是鬼、你是鬼、你是鬼,你们全家都是鬼,你们全家都是死鬼。”那只未出现,只有屋顶上传来呼呼风声,伴着风响,碎碎的唠叨声经久不绝。

  ------题外话------

  现在不等到中午一点左右更新了,因为是存稿,时间提前了,求表扬。

  没存稿了,就不敢保证早更新了。

☆、第六十一章 禁烟

  二月伊始,春寒渐减,天地间一片澄明,飘荡的风也和煦了几分。

  自那日沈荣华要了指教,确定是沈阁老在那边不安心,沈慷又被踩得鼻青脸肿,篱园这几天安静了。入夜后,祠堂里还有响动,也不象那两天这么激烈了。

  府里来的主子和篱园的下人对祠堂也不那么恐惧了,可还没有人敢靠近,因为“老太爷”惦记儿孙,还没走。指教也给了,“老太爷”因什么事不安心也暗示了,只是事儿还没平复,依旧不能让“老太爷”放心地走。“老太爷”暗示的事儿要想平复必须沈家现任的当家人出面,可沈家的当家人已经卧倒几天了。

  那日,沈慷父子一进祠堂的门,祠堂突然起风,沈慷就被沈谦昱撞倒,又被压住了。随后,也不知道有多少只脚踩蹋了他,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践蹋了他。总之,沈慷伤得不轻,这次的跟斗栽大了,看来“老太爷”是真的生气了。

  沈谦昱刚满十六岁,正是筋骨最后发育的阶段,又有沈慷垫底,他只受了些皮外伤,还不算重,也好恢复。沈慷的情况可就差强人意了,他的鼻骨断了、手筋拧了、脚腕崴了、肋条骨还折了两根,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破皮红肿的部位比比皆是。直到昨天,沈慷好不容易才醒过来,看到自己成了这样,又气昏了。

  沈荣华这几天天天守在祠堂,亲自洒扫收拾,更换供品香烛,抄经念经,哭诉祷告安抚,夜深了才回房睡上几个时辰。她本想信守承诺,沈阁老一日不安心,她就一日不吃不喝。周嬷嬷担心她身体承受不了,反而更添烦乱,就和江嬷嬷及佟嬷嬷带下人苦求,沈荣华才把不吃不喝改成只进清茶果品,不沾油腥。

  “姑娘,明天是二月二龙头节,咱们还过节吗?”周嬷嬷小心翼翼询问,这几天,篱园出了这么多事,周嬷嬷不知底细,只怕一行一言不慎会牵连沈荣华。

  “过,当然要过,以前怎么过,今年照例就行。”沈荣华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对付,略去前世七年的记忆不说,她以前过龙头节都是府里。今年这个龙头节不但她不能回府,篱园一下子多了数名主子,怎么过还真要花些心思。

  听说篱园祠堂出了异事,沈惟又得了邪病,沈慷和沈谦昱先快马赶来,又光荣负伤了。沈谦昊护卫四太太吴氏和六姑娘沈臻萃也来了,同她们一起来的还有大姑娘沈臻静和四姑娘沈荣瑶。沈家四位老爷,两个栽在篱园,两个去京城奔丧未归,大太太杜氏回京探亲也没回来。府中不能无人主事,沈慷情况稳定后,沈谦昊就回府了。到现在,算上沈荣华这常住之人,篱园共有八主子。

  “回姑娘,四姑娘来了。”燕声站在门口轻声回话。

  沈荣华拧起眉头,冷声问:“她过来有什么事?”

  “回姑娘,奴婢问了,四姑娘不说,只说要见姑娘。”

  沈惟染了邪病,吴氏和沈臻萃是他的妻女,来篱园探望伺候理所当然。沈臻静和沈荣瑶也跟来了,为什么而来就不言而喻了。她们对外宣称是代沈老太太来探望四叔,总比直说是来找沈荣华麻烦要好听些。沈慷为女儿“着想”,怕沈臻静太闲遭人非议,赶紧牺牲了自己,让沈臻静这几天忙着连眼皮都抬不起来了。

  这样一来,沈荣瑶就成了闲人,太闲了,就要没事找事。

  “我去祠堂的时辰到了,不能耽搁,她有事,让她到祠堂找我。”沈荣华冷哼一声,又说:“四姑娘来篱园也有几天,还没到祠堂拜祭过先人,这要是传出去肯定对四姑娘闺誉不利。鹂语,你同燕声一起去给四姑娘回话。”

  鹂语咧嘴一笑,说:“姑娘放心,奴婢肯定把话传得很明白。”

  沈荣华点点头,思忖了一会儿,说:“明天是龙头节,本应过得很热闹,可我们沈家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又令先人不安,不如我们采用最稳妥的方式过节。”

  “依姑娘之见什么方式最稳妥?”

  “我记得前朝时有一个节叫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家家户户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沈荣华看了看众人,又说:“当年,太祖皇帝和圣贤皇太后带兵同前朝军队交战,恰巧遇到禁烟节,两位圣人怕将士吃冷食影响身体,就取消了此节。我朝开国之后,朝廷并没有明令禁止民间过禁烟节,听祖父说江东江南一带的百姓仍把禁烟节当重要的节日来过。禁烟节虽说提倡人们禁烟火、吃冷食,却能给先人们烧纸钱,说白了这就是人们缅怀先人的一种方式,是至善至孝之举。明天是龙头节,我们就用禁烟火、吃冷食的方式祭悼祖父和先祖,让他们安心。”

  周嬷嬷愣了一下,说:“恐怕不妥,大老爷、四老爷和二少爷一天要服两次汤药,禁了烟火,怎么给他们煎药?老奴怕他们到时候责难姑娘。”

  “嬷嬷多虑了,药可以提前煎出来,服用时用热水烫一下就行。”初霜知道沈荣华自有打算,当然全力支持,“老太爷此次显灵,四老爷生了邪病,大老爷受了重伤,不人都在议论是不是老太爷对大老爷和四老爷不满,才小惩大戒。”

  “这不是小事,姑娘应该去禀报大老爷,得到他的首肯才行。”周嬷嬷叹了口气,又说:“四太太最难缠,现在她又气不顺,别让她生是非才好。”

  沈荣华冲初霜眨了眨眼睛,冷笑几声,没有再说什么,看似她考虑,其实她主意已定。在龙头节禁烟火、吃冷食是告慰沈阁老的在天之灵、缅怀沈家先人不假,但也是祭悼前世被宵小恶毒之辈折磨惨死的沈荣华,与前世的自己永别。

  前世,祖父一死,紧接着母亲和弟弟也背着淫污的名声去了,那时候,她感觉天塌地陷。她变得愚蠢、变得软弱,命运被别人掌控,受尽了推磨。今生,她要翻盘,以沈阁老在天之灵不安一事为契机做一篇大好文章。

  至少,她要让人们知道篱园是她的领地,她在这个地方说一不二。不管是沈家的主子还是奴才,必须遵守她的规矩,必须按她的话去做。谁敢不听,让祠堂里的“老太爷”闹腾起来,她就把谁揪出来去安抚“老太爷”。

  听话是一个慢慢形成的好习惯,凡事都有一个开端,她已经瞅准了给别人培养习惯的机会。万事开头难,既然决定要这么做,她就要迎难而上。

  有些问题她解决不了、震慑不住也没事,不是还有“老太爷”给她撑腰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4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2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