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沐榕雪潇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23 KB   上传时间:2015-08-11 14:11:10

  张嫂子拣了条命,忙哆哆嗦嗦、连滚带爬到沈荣华脚下,哀嚎哭求救命。

  “多谢公子。”沈荣华冲门房施了一礼,暗自松了口气,虫七这个主子虽说冷酷嗜杀,却是一个讲规则的人,还有几分真性情。

  没等沈荣华再说话,房门就重重关上了,屋里再次传出扇风声和咳嗽声。

  “天寒地冻、大雪阻路,想必篱园的事府里还不知道。”沈荣华仰头俯视宋嬷嬷,用下巴指了指张嫂子,说:“掌嘴二十,丢出篱园,让她回府报信。”

  “是,二姑娘。”宋嬷嬷规规矩矩行礼,吩咐婆子对张嫂子动手。

  “有劳宋嬷嬷关照我的救命恩人,我不想再听他们报怨饭冷屋寒,想必祖母也不想。主子总归是主子,嬷嬷是聪明人,应该知道奴才的本份。”说完,沈荣华微微一笑,转头离开,她知道不用她多说,宋嬷嬷就会做得很稳妥。

  象宋嬷嬷这样的小喽啰,她根本不放在眼里,也不值得她费心思。张嫂子回府报信了,沈老太太很快就会有反应,那才需要她煞费苦心去应付。

☆、第六章 送客

  接下来几天,沈荣华把自己关进房里,静心抄经礼佛,为祖父超度祈福。即使前世悲惨,她也坚信佛祖有慧眼、有法眼、有佛眼、有天眼,能度化苦厄。一梦之间,生命中突然多了一个前世,这不就是佛祖的恩赐吗?

  这几天,她屋里的碳充足了,饭菜丰盛了,也无闲杂人指手划脚。周嬷嬷见她好起来,心里高兴,变着花样地给她炖汤熬粥,调养身体。她积极配合,努力结合祖父教导的养生之道,只有身体好了,她才能经受得住风吹雨打。

  昨天是祖父百日大祭之日,合族上下同悲祭奠,门生弟子、世交故旧都来举哀观礼。而她是祖父在最疼爱的孙女,却被排除在外,因为沈臻华已死,她是沈荣华。想起这些事,她心潮起伏激荡,紧握经书诵经也难以平定她的思绪。

  “姑娘。”鹂语轻手轻脚进屋,“嬷嬷煮了红豆桂圆汤,让奴婢给姑娘送来。”

  沈荣华不由自主耸肩冷哼一声,看向鹂语,双眸中的森寒之气令鹂语双手轻颤,红豆桂圆汤洒到拖盘上,氤氲的热气迷茫了鹂语的双眼。

  “姑、姑娘,奴婢……”鹂语赶紧跪下,哽咽着求饶。

  “这是怎么了?”周嬷嬷进屋看到这一幕,以为鹂语洒了汤受罚,忙说:“鹂语还小,笨手笨脚的,洒些汤水也难免,锅里还有好多,嬷嬷给你端去。”

  “不用了,嬷嬷,我这会儿还不想喝。”沈荣华暗暗叹气,看来自己还需要调整心性,不能把情绪带在脸上,要学会隐藏,“鹂语,你是几等丫头?”

  “回、回姑娘,奴婢是三等丫头,本不该进屋伺候,请姑娘惩罚。”

  “你知道就好,起来,今天不罚你,以后记住了。”沈荣华端坐桌前,恢复了温和的神态,“若我没记错,你进府也有两年了,规矩学了不少,奴才的本分你也清楚。我们虽说是在庄子里,可篱园是祖父荣养的地方,再清苦也不能乱了规矩。你是个灵透的丫头,若是让人揪住错处,受了罚就不值了。”

  鹂语赶紧磕头行礼,告退出去,走到门口,她忍不住偷偷回头看了沈荣华一眼。此时的姑娘不再象以前那样唯唯喏喏,言辞行事倒象老太爷在世时那么端庄得体。不能进屋伺候,她不敢有丝毫埋怨,因为姑娘的尊贵不容她置疑。

  “姑娘别怪鹂语,那孩子也是苦出身,父母姐弟都是寒冬腊月冻死的。天一冷,她就会想起死去的亲人,心里难受,做事就毛手毛脚的。”周嬷嬷抹着眼角叹了口气,见沈荣华不理她,她的嘴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又犹豫了。

  沈荣华好像没听到周嬷嬷说话一样,专心抄写佛经。她每写一个字,都象是在画前生的符咒,那七年的点点滴滴深深铭刻在心底脑海,久久也挥之不去。

  前世的鹂语投靠了沈臻静,成了杜昶的通房丫头,两面三刀,害她不浅。虫七死后,她被毒打了一顿,关进了佛堂,重伤在身,饥寒交迫。那时候,她恨透了鹂语,重生醒来的那一刻,她仍恨不得把鹂语扒皮抽筋。

  可现在,她突然感觉自己对鹂语的怨恨变淡了,这并不仅仅因为鹂语是可怜人。平心静气回忆前生,她最恨的人是她自己,别人都退居其次了。

  内阁大学士府最尊贵的姑娘已习惯了养尊处优,没有一点点居安思危的意识。突然少了依仗,她就变得软弱、轻信,做错了事,信错了人,也错识了自己。

  重生一世,认清自己比看清别人重要,怨恨别人不如检讨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重蹈前世的覆辙,即使步步惊心、争斗不止,她也要把将来握在自己手中。

  鹂语很聪明,凡聪明人都懂得趋利避害,这大概就是鹂语背主的因由吧!奴才背叛,多半原因在于主子,否则也不会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

  沈荣华并不想现在就发落鹂语,她需要观后效、往后看。一朝失势,先前削尖脑袋钻到她身边当差的奴才一哄而散,能跟到庄子里伺候已是难得。她身边只有雁鸣和鹂语两丫头,还有好多事必须要做,实在是缺人手。

  现在,她由嫡女沈臻华变成庶女沈荣华,尊贵不复从前。但她要让所有的人知道她仍如祖父在世时一样聪明颖慧,祖父在天有灵,也该欣慰了吧!

  “嬷嬷。”沈荣华放下笔,叫住走到门口的周嬷嬷,“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周嬷嬷转身回来,低声说:“二老爷来了,隔窗看了看姑娘就走了。”

  沈荣华哼笑几声,说:“来就来吧!他没进来,就当我不知道他来过。”

  “二老爷惦记着姑娘呢。”

  “那又能怎么样?嬷嬷是想说他身不由己吗?”

  对于沈恺这个父亲,沈荣华感情很淡,有时候觉得有他没他区别不大。即使在她最苦最难、性命堪忧的时候,她都没指望过他助她、救她,为她遮风挡雨。

  幼时在京城,沈荣华养在林氏身边,经常十天半月见不到父亲的面。沈恺身挂闲职,外面的应酬却比沈阁老还多,回到家里,还要应付诸多妾室丫头。到了津州,她养在祖父身边,经常陪祖父住在篱园,父女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了。

  沈恺仪容俊美、风度翩翩,又是风流洒脱的性子,身上充满高门大户世家子的优越感。他多学多才,又有功名在身,却不喜仕途倾轧算计。前世,直到沈荣华死,他还是津州府蓝山书院一个从六品的侍讲,这还是祖父给他谋来的差事。

  她不相信母亲会与人通奸,也不相信弟弟是野种,可他们都被处死了。无论前生今世,沈恺都没为母亲弟弟鸣过冤屈,也没有给她一个交待。事情迟早会水落石出,她此时不想面对沈恺,觉得无话可说,也不想听他说,没有意义。

  周嬷嬷怔了一会儿,才支支吾吾说:“二老爷也有难处,他……”

  “嬷嬷,我想喝红豆桂圆汤了。”沈荣华打断周嬷嬷的话,让她出去拿汤了。

  沈荣华不由自主抬头看了看窗外,摇头轻哼一声,继续静下心抄写佛经。

  “禀姑娘,宋嬷嬷有事来请姑娘示下。”鹂语在门外通报。

  “快请嬷嬷进来。”沈荣华迎到门口,亲自打起帘子,冲鹂语满意一笑。

  宋嬷嬷忙上前几步,冲沈荣华施礼说:“前院门房里住的两位公子要走,老奴特来禀报二姑娘,二姑娘还有什么要嘱咐的,或有其它事,尽管吩咐老奴。”

  沈荣华暗哼一声,心想宋嬷嬷这老婆子真是刁滑,一句很本分的话,却给她挖了一个大坑,可她偏不跳,“他们走就走吧!嬷嬷尽管送客就是。”

  ------题外话------

  我是新瓶装的老酒,嘿嘿,新文刚开张,求支持。

☆、第七章 设套

  那人深更半夜从冰窟窿里把她救出来,两人肯定有肢体接触,正如张嫂子所说,这种事好说不好听。若是碰到有心之人深究此事,哪怕稍稍润色,这救人和被救就都不是好事了,还不知道会被说成什么样儿呢。

  沈荣华以病弱之身跪在雪地里拜谢救命之恩,足见心诚,又打了口无遮拦的张嫂子,意在震慑。她这么做就是想把这件事压下去,以后与那人相安无事。

  篱园除了她,没有别的主子,那人还是她的救命恩人。他们主仆要走,她去送一送,送上一些谢礼聊表谢意,这确实是情理之中的事。可她不能这么做,因为她不再是尊贵的嫡女沈臻华,而是满身是非的庶女沈荣华。宋嬷嬷把她摆在主子的位置上,来请她示下吩咐,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别有用心。

  她亲自去送客,或是送上程仪、谢礼,这和她跪地拜谢救命之恩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说不定还要背上恋恋不舍、私相授受的罪名,到时候她浑身是嘴都说不清了。她此时正处在浪尖风口,每一步都要三思而行,时时都要防患于未然。

  “嬷嬷尽管送客就是。”沈荣华又说了一遍,语气淡然。

  “就这么送客,传出去恐怕会有人非议二姑娘,非议内阁大学士府。”宋嬷嬷低头垂手,一副奴才尊重主子的样子,眼角的余光却不时瞟向沈荣华的脸。

  沈逊致仕后,当今皇上感念他多年辛劳,把沈家在津州的祖宅赐名为内阁大学士府,并亲自提字赐匾。沈逊辞世,皇上下旨悼丧之余,还特意嘱咐沈家门口的匾额不用摘下去。因此,津州的沈府一直被称为内阁大学士府。

  沈荣华看着宋嬷嬷,温柔一笑,灿烂如花,语气却同神态恰恰相反,疾声厉色,“传出去?谁去传?传什么?为什么会有人非议我、非议内阁大学士府?祖父不在了,他的威望清名就消失了吗?沈家就没有新的掌家人了?沈府就不是内阁大学士府了?不是沈贤妃的娘家、不是五皇子、四公主和八公主的外家了吗?

  非议沈家不是给皇家泼脏水吗?宋嬷嬷打理的篱园,难道用的都是些多嘴多舌、只会埋汰主子的奴才吗?圣勇大长公主赐给沈太傅荣养的篱园会有什么龌龊事让人非议传言?嬷嬷是听说了什么?还是自己胡乱臆断的?”

  宋嬷嬷倒吸一口冷气,不禁后背发冷,面对沈荣华的质问,她呐呐唏嘘,一时想不好如何做答。她本想给沈荣华设个套,再到沈老太太面前告一状,出口恶气。没想到被沈荣华问得哑口无言,不管回答与否,都是她的错。

  “二姑娘言重了,也会错了老奴的意。”宋嬷嬷揉着眼睛诉说委屈,她久在内宅锤炼,不会被沈荣华的三言两语震服,既然敢给沈荣华设套,就想过万一套不住,也有足够说辞圆场,“篱园就二姑娘一位主子,老奴遇到为难的事、不能决断的事,定是要请二姑娘示下的。那两位公子是二姑娘的救命恩人,二姑娘也和他们打过照面,他们要走,二姑娘去送送,送上些礼物,这才是世族大家主子们行事的规矩,也不枉老太爷、老太太这些年对二姑娘的教导。”

  “是这个理儿,果然是我误会了嬷嬷,我……”沈荣华比宋嬷嬷更会哭。

  宋嬷嬷见沈荣华服了软,轻蔑暗哼,面露得意之色。她派人同张嫂子一起回府送消息,沈家这几天太忙,直到昨晚,沈老太太才派人来知会她。保住沈荣华这条贱命是沈老太太的底限,这是沈恺好不容易求来的结果,是亲娘给亲儿子的面子。只要不触犯了沈老太太的底限,她们可以极尽能事地折腾沈荣华。比起其他奴才,宋嬷嬷觉得自己厚道得多,至少她不屑于用简单粗暴的方式。

  “二姑娘知错就好,谢礼老奴都准备好了,二姑娘同老奴去送客吧!”

  “辛苦嬷嬷了。”沈荣华掩面哽咽,好像很后悔。

  “老奴不辛苦。”

  “嬷嬷不辛苦就自己去吧!我昨天抄经到半夜,很辛苦,就不去了。”沈荣华话锋一转,不哭了,又露出明艳的笑脸,坐下来提笔抄经。

  宋嬷嬷知道自己被耍,顿时气急,连努力维持的主仆规矩也破功了,“二姑娘这是什么意思?老奴说破了嘴,二姑娘就没明白老奴的意思吗?老太爷在世时最疼爱二姑娘,老奴以为二姑娘是个懂事的,难怪老太太对二姑娘……”

  “祖母对我如何评说?”沈荣华重重放下笔,冷眼直视宋嬷嬷,“你是万家的家生奴才,陪嫁到沈家的。祖母为什么看我母亲不顺眼,非要置她于死地。我是祖母的嫡亲孙女,却得不到她半护爱之情,任由我受尽欺压。你是祖母的心腹奴才,这里面的因由你不清楚吗?你在这其中做过什么,需要我说明吗?”

  “二姑娘……”宋嬷嬷脸色霎时苍白,双手不由颤抖,沈荣华对那件事知道多少,她不确定,但那件事只要露出冰山一角,做为奴才,她必死无疑。

  “俗话说狗急跳墙,兔急咬人,我要急了,就会鱼死网破。”沈荣华走近宋嬷嬷,咬牙冷笑,“我已下跪拜谢了那位公子的救命之恩,心意已到,那位公子也受了。我是沈家的二姑娘,上有祖母和父亲叔伯,身后还有偌大的家族。

  哪怕一家子平日里都跟乌眼鸡似的斗得你死我活,在外面也是一家人,那位公子救了我就等于有恩于整个沈家。长辈应该替我出面道谢,这是一个家族的脸面。如果我去送客、去送礼,那才会被人非议呢。嬷嬷是府里经年的老人了,是不懂这个道理还是成心想看我出丑?不如咱们到祖母面前理论理论。”

  宋嬷嬷被说中心里所想,不由惊惶害怕,别看沈老太太嫌恶沈荣华,若到沈老太太面前她也占不到便宜。她犹豫片刻,扑嗵跪到地上,哭天抹泪,“二姑娘冤死老奴了,呜呜……老奴糊涂,想事不周到,可不敢陷害主子呀!呜呜……”

  “起来,去做你该做的事,别装模作样,让我心里腻烦。”沈荣华冲宋嬷嬷抬了抬手,满脸不耐烦,让宋嬷嬷低头认错,她没有一点胜利者的喜悦。沈家上下那么多人,若这么斗下去,唾沫不知道要费多少,不累死她才怪。

  “嬷嬷快别哭了,姑娘的病刚好一点,再让你哭出个好歹,老太太肯定要生气的。”鹂语倒是很高兴,得沈荣华示下后,赶紧重重搀起宋嬷嬷出去了。

  宋嬷嬷设圈套不成,反而栽了个大跟斗,还不敢跟沈老太太告状。沈逊在世时,府里的下人都知道二姑娘尊贵聪慧、举止端庄、言谈得体、对人也和气。而府里其他几位姑娘却说二姑娘精明刁钻、牙尖嘴利、善于伪装。看来其他几位姑娘对二姑娘很了解,二姑娘轻易不揭下画皮,一揭下来,她就中招了。

  沈荣华挑起嘴角轻哼一声,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静下心抄经。

  “回姑娘,二老爷找姑娘呢,在后院的观雪亭,让姑娘快些过去。”雁鸣回完话,赶紧给沈荣华找衣服,周嬷嬷也进来了,催促她快点去。

  “什么事?”沈荣华莫名地紧张,沈恺急匆匆找她肯定没好事。

☆、第八章 身份

  冰天雪地,红日低悬,梅绽艳色,松凝白霜。

  苍茫的雪景一望无垠,清爽的寒香沁人心脾,寂寥的天地让人顿觉胸怀开阔。

  此时此地,某些人却成了大煞风景的缀物,与雪天一色格格不入。

  八角玲珑的观雪亭内,沈恺身穿银灰色轻裘大氅,衣带大开,帽子挂在栏杆上。他搓手跺脚,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在亭子里时快时慢走动。

  翩翩公子被岁月蹉跎,不见老色,只增添了几分成熟与深沉,面容俊美一如既往。可现在,他却不再维持风流倜傥的形象,可见他遇上了十分棘手的事。

  “我的小姑奶奶,你可来了。”沈恺见沈荣华拐过角门,快步迎上去。

  “我是庶女荣华,不敢应下二老爷高称的小姑奶奶。”沈荣华挑起嘴角,轻笑揶揄,她想重重讽刺沈恺几句,可见沈恺的样子又于心不忍了,“不知二老爷叫我来有何事,若是与我母亲和弟弟有关,还请二老爷免开尊口,我不想听。”

  “姑娘,别这么跟二老爷说话。”周嬷嬷推了沈荣华一把,又冲她使眼色。

  沈恺面露哀色,无奈长叹,呐呐出语,“你的母亲和弟弟,他们、他们的事等你长大了,再大些,我再告诉你,你、你也别想不开,这事……唉!”

  前世,听说母亲和弟弟的事,沈荣华一病不起。庄子里缺医少药,奴才们见人下菜碟,致使她缠绵病榻两月有余。身体稍有起色,她跳河自杀被救,此举惹怒了沈老太太。沈老太太命人带她离开篱园,关进偏远的庄子,一关就是四年。

  她重病缠身、心力憔悴,只知道母亲和弟弟死得不明不白。即使知道母亲和弟弟有冤,她也没有能力为他们讨还公道,更无法为他们报仇雪恨。

  重生至今只有几天,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许多事交织有一起,如乱麻一样摆在她面前。她要时刻警醒,谨防一不小心就掉坑入套,摔个鼻青脸肿,甚至万劫不复。她还在调整思绪,努力适应,还没来得及考虑母亲和弟弟的事。

  听沈恺这么说,沈荣华就明白母亲和弟弟的死有极深的隐情。现在,似乎是怕她难以承受,才不愿意把实情告诉她。这也正合她的意,事关生死,她也想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诸事都要水到渠成,不急在一时。

  前世,她跟沈恺父女感情淡漠,又因一连串的事情弄得隔阂极深,象这样面对面说话的机会绝无仅有。重生之后,她在改变,她记忆中的经历和轨迹也在变。

  “好吧!二老爷既然现在不想说他们的事,就不说。”沈荣华淡淡一笑,又说:“二老爷一大早踩着一尺余厚的大雪,奔波几十里跑到篱园,肯定不是来吟诗赏景。二老爷有什么事,或是对我有什么教诲,敬请二老爷开尊口。”

  沈恺见沈荣华对他极其疏远,说话的语气中满是嘲讽,想拿出父亲的威严训她几句,可一想到她的遭遇,他忍不住愧疚心痛,面露无奈,不停叹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4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