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锦书难托_分节阅读_第102节
小说作者:天天疯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57 KB   上传时间:2015-08-30 11:14:46

皇上的朱批周慕寒不担心,他担心的是真的会有人买吗?

白素锦劝他放宽心,“我都想好了,大哥早就属意多购田地,这次出手定然少不了,此外,外祖那边、商会的东家们、还有大哥岳家萧员外......能用的关系都用一下,造势是不成问题的,人都有跟风的惯性,商人亦如此,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可以分批卖,我和大哥统计一下各家预备买多少,合算一下之后就是第一批所卖的总数,作为奖赏,可以享受一定的价钱上的优惠。而从第二批开始,限定田地数量的同时,价钱上的优惠也要减少,以此类推,慢慢就取消优惠,如何?”

周慕寒含笑打量白素锦白皙素净的巴掌脸,真怀疑再多看一会儿头顶就会长出一对狐狸耳朵来。

至于想出这么个主意来的大舅哥,周慕寒已经自动将他归于老狐狸的队伍。

就在白素锦和白语元忙着承赁屯田和筹备购买江东、江西两府田地的时候,盛兴隆和天成酒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临西府大多数的双花糯种植契约。行动能如此迅速,看来苏家的流动银子用出去不少。

这次背后有苏家支持的双花糯争夺战中,让白素锦最意外的是,秦家和汪家最后选择了锦缎工艺,放弃了扩种双花糯。

白素锦也没有将事做绝,秦汪两家按照往年份额种植的双花糯,卖给谁家,随他们自己的意。

庐江水堰深受皇上重视,朱批八百里加急被送到了总督衙门。朱批一到手,周慕寒就正式对外公布了庐江水堰的工事消息,同时也发布了江东、江西两府售地的数量、区域和价钱。

“去江西和江东两府买地?拿银子打水漂吗?!”

“是啊,十年九害的地界儿,一亩田居然只比咱们临西的便宜两成,笑话嘛!”

“也不能这么说,你们听说了吗,白家、山陕的萧家、钱塘的许家、河曲府的陈家、棣阳府的贺家,还有商会里的那些东家们,可都打算出手买田呢,公告上统共就那么些田,这些人若是都出手,别说剩了,够不够还是两说!”

“白家、萧家、许家和商会的人可能是冲着大将军夫人的情面,可连陈家和贺家也出手,那想来应该是有利可图的......”

“眼下都还只是听说而已,做不得准,还是在观望着看看吧。”

......

衙门的公告一经张贴,整个临西府都在纷纷议论此事,不屑的有之,质疑的有之,动摇的亦有之,但绝大多数都在观望状态。

抚西大将军府的外客厅内,白素锦正在和许大管事等人商量着承赁来的屯田该如何分配耕种,突然门房当值的侍卫来报,说是武阳侯府的章公子派人送了礼物来。

章远之?

白素锦有些意外。

许大管事几人忙起身回避出去,没过一会儿,一个身量中等面色黝黑的中年男子被引着走了进来,见到白素锦之后恭敬地问礼,呈上了一封书信。白素锦打开一看,是章远之的亲笔书信,原来南闽的商船回航归港,这趟收获颇丰,带回了一些颇为新鲜的玩意儿,故而弄了一些来送给周慕寒和白素锦赏玩。

白素锦莫名心跳加速,迫不及待地起身出了客厅,章远之派人送来的东西都摆放在偏院的天井里,白素锦一跨进院门就命人将东西一一打开。

看到那几样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以为今生再也不能再看到的东西时,白素锦险些泪流满面。

章远之给的这份惊喜,简直太突然,也太及时了!

第108章 转机

彼时世界的历史上,外来粮食作物引入国内曾引起了三次农业革命:第一次是大麦小麦引入后广泛种植,第二次是占城稻在江淮流域的广泛普及,而第三次就是美洲农作物的传入。

时空交错下,历史的进程脚步被打乱,却又在某些时刻神奇地演绎着重现。

大大小小的箱笼在院子里被打开,都是些从未见过的新鲜东西,吸引着府里的下人们频频驻足偷瞄,白素锦索性让他们聚过来一起看。

“还请王管事给咱们说说这些个东西都是什么。”

王管事受命,开始挨个箱笼介绍护送来的这些东西,“夫人,这如拳般大小的根茎块名唤番薯,蒸熟后香软甘甜,好吃得紧,东家特意给您多准备了几大箱,一部分留着吃,余下的可以引种。”

“这箱是番豆,株底开花,豆荚是长在土里的,吃的时候这样把豆荚剥开,您瞧,里面的豆粒很大,生食也可以,就是会有些生浆味。”

“这箱是番麦,当地人是用来当做主食的,半熟的时候外面这几层苞衣还是绿的,剥掉后直接放到清水里煮熟后即可食用,成熟后就是这样的金黄色,谷粒剥下来之后磨成细粒可以煮粥,也可以磨成细粉蒸馍,口感虽不如咱们的麦粉,可是夫人,这番麦产的多,也不怎么挑地,好成活,小的估算了一下,一亩田种番麦少说也能收七八百斤!哦,刚刚的那个番薯收的更多,伺候得精心一些,一亩田收上千斤绰绰有余,可惜的是做主食有些勉强,小的试了一下,这番薯吃多了极容易灼胃。”

“这箱红艳艳的是番椒,小的用泥盆种了一些,您瞧现下已经钻出芽了。这番椒当地人是用来做辛辣料的,和咱们大历的茱萸、木姜子、□□有些相似,可味道冲得很,委实有些吃不消,但是模样却挺好看,绿叶红果,可以种在园子里做观赏。只是剥开外面这层皮取种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需要反复仔细净手,不然辛辣气沾在手上抹了眼睛可不得了了!”

“这四箱是小的亲自从海外带回来的,是以了解的多一些,最后这几大箱是老东家特别给您准备的,叫番黍,是船行里另一只船队从海外带回来的,是当地人的主食,这一箱是没有脱粒的谷穗,余下的几箱是脱粒后磨了外皮的,吃法同稻米,就是蒸煮的时间要长一些,口感和稻米相比略粗糙,但也别有风味。”

“几样谷物的耕种法子小的已经整理成册,请夫人过目。”

王管事将几样谷物一一介绍过后,呈上了五本折册,每样谷物对应一本,内容不甚详细,却已经很是难得了。

白素锦嘱咐林大管家安排王管事一行人下去休息,自己拿着折册徘徊在大大小小的箱笼之间,最后脚步停在装有番黍的几个大箱子前面,心中的雀跃和欣喜简直要化作飞鸟腾空而起。

王管事口中所说的这几样东西,番薯就是红薯,番豆就是花生,番麦就是玉米,番椒就是辣椒,而眼前的番黍,就是高粱。

高粱!!!

想来王管事所说的另一只船队,到达的应该就是印度一带。

另外几种谷物固然是各有大用处,尤其是红薯和玉米,产量大,对土地要求不高,易成活,特别适合民间屯粮。可此时,白素锦的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在高粱身上。

高粱米作为粗粮,在彼世界被列为营养膳食之列,放到餐桌上身价倍增,可在当下社会,粗粮是布衣阶层的主食,就高粱米煮出来的饭,口感粗糙,估计也上不了富庶人家的饭桌。

白素锦看中的自然不会是用它来煮饭,而是酿酒!

彼世界的祖国,用高粱酿造的白酒可谓独步世界,久负盛名,在酒水市场上一枝独秀,即便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纯香高粱酒仍旧是市场上的霸主,最高市场占有率可以占到全国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而在这个世界,高粱此时才刚刚出现在大历的土地上。

盛兴隆和天成在苏家的支持下重拳出击,将宝都压在了双花老窖之上,若是不出意外,今年的贡酒大选,他们的双花老窖应该会中选,怕是要风光一时了。可是贡酒大选三年一次,若是在这三年间能打造出一个可以和双花老窖相媲美的好酒来,破除双花糯垄断危机就不再是挠头的难题了。

从西军手里承赁来的万亩屯田算是派上了大用场!

傍晚时分周慕寒从衙门回来,白素锦拉着他开了眼界之后就命人将大大小小的箱笼都妥善挪到了通风干燥的库房里,一粒花生、一个红薯也没给大将军尝尝。

开玩笑,就这么点东西,当种子都还不够呢,吃什么吃!

白素锦捂得越严实,周慕寒就越感兴趣,威逼利诱林大总管从库房里偷偷顺了几颗番豆和一个小番薯出来,别说,当真另有风味。还想再要,林大总管却是说什么也不帮忙了。

周慕寒恍然发觉,不知何时起,自己在府里的地位已经大幅度下滑到如此程度了。可仔细想想,如今自己的所有的俸禄一文不剩都填补到了大军之中,府里吃喝用度、一众下人们的月钱、庄子上的管理用度等等,都是媳妇赚钱养着......

当晚,大将军在给发小的回信中描述了一番吃媳妇的、穿媳妇的、花媳妇的“吃软饭”的“小白脸”生活的感受,遣词造句俱是惆怅忧郁,实则读起来透着浓浓的显摆炫耀嘚瑟之意,以至于章远之看过之后随手就转寄给了京中的顾延卿和沈凌青。受内伤什么的,是兄弟的自然要分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页  当前第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1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锦书难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