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人思华年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花日绯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25 KB   上传时间:2016-01-15 12:28:10

“天灾来袭,幸有爱卿为朕分忧啊!”

宋逸汗颜,直言说道:“这……其实并不是臣的主意,是臣的闺女想出来的。”

皇帝就惊讶了,说道:“哦?爱卿的女儿想出来的?世间竟有此未雨绸缪的女子?你的闺女,朕大多见过,是哪一个呀!”

“就是小七,名玉汐,皇上应该见过才是。”

宋逸的回答让皇帝一下子就找到了灵感,一拍桌案说道:“哦,宋七,朕记得她!楚家和杜家的闺女似乎就是她给救上岸的吧,哎呀呀,没想到她还有这想法。好好好,你且告诉她,这事儿朕记下了,让她好好的办事,等雨过天晴,朕必定论功行赏!”

一番插曲过后,朝臣们又开始愁云惨雾的说起这一场天灾暴雨,这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雨会连下三个月,只有萧齐豫和宋玉汐清楚,所以,宋玉汐会做那一系列的动作,萧齐豫并不觉得奇怪,并且心里不仅不奇怪,还深感欣慰,他之前还真的怕宋玉汐想钱想疯了,趁这机会捞钱呢。不过从她如今的行为来看,还是颇有手腕和良心的。

她的举动在内城里,也算是起到了很好的安抚民心的作用,给萧齐豫挡去了不少麻烦,才能让他在宫里从容的对下吩咐道:

“这场雨我已经让钦天监看过,说乃是天灾,只怕还要持续良久,朝廷必须要考虑好下一步该怎么做!天灾之后,受灾之处颗粒无收,国库是否有存粮,如何赈灾?若是爆发瘟疫又该如何应对?”

其实这些事情,东宫早就已经谈论过确切的方案,国库里的粮食和渡灾物品,他早已让户部准备好,城里如今有镇国公府放粮,暂且可以不动用国库,等她力竭之后,他可以随时调运国库的粮食补充,只不过这些准备,之前还不能和别人明说是为什么,大家只知道太子殿下有先见之明,早早的将国库充满,而如今雨下了这么多天,现在把这些事情拿出来和朝臣们讨论才算是最合适的时候。

朝臣们在这个时候也就看出了太子是真的能干,不仅早就下令扩建了排水沟渠,说实在的,这件事当时提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心中是存有质疑的,只觉得太子殿下是没事找事,沟渠埋在地下十几二十年没动过,为什么要扩建呀!可如今大家回想起来,若是那时太子不主张扩建,没准这一个月的雨下下来,水已经淹入御书房了……

镇国公府里也是乱作一团,厨房的人上街买东西,根本买不到,就算府里的主子们已经降低了要求,可他们还是没法满足,就连粮食都是七小姐派人送回来的,而这个时候,所有的院子都已经青黄不接,只有雨桐院里,跟往常一样舒适,最起码每天小厨房还能供应林氏两荤两素一汤呢。这些东西全都是宋玉汐用私房钱买的,所以不算是公家的东西,所以就算纪兰她们眼红,却也没办法,第一次恨宋玉汐太会赚钱,要是这些东西,她们都是从府库里支取银子买的话,这个时候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东西都占用过来了。

林氏当然没那么傻,把女儿为自己准备的东西送给她们去。她每天计算着东西,反正是固定给宋逸和秦氏各留一份热饭热菜,宋逸发现自己回到家里,不说给林氏一个安稳的环境,居然还要每天受林氏的照顾,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秦氏倒是还好,林氏孝敬她,她也不拒绝,纪兰和其他妻妾到她面前哭诉,她也只管打太极,一口咬定了说林氏的东西不是公家的,她给自己送来是她的孝心,就是不肯说出让林氏把东西分出来大家享用的话,可把纪兰给气得鼻孔冒烟呢,可又无可奈何,毕竟东西是林氏自己买的,就算按照道理来说,让林氏孝敬主母也是应该的,可这些都是出自每个人的自觉,只有妻妾主动孝敬主母的,哪里有主母开口要求妻妾来孝敬自己的?万一林氏是个混的,当场拒绝了,那她不仅东西要不到,还闹个没脸,不值当啊!

而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烟熏飘渺的雨水里时,整个长安城也许就只有芙蓉园一家饭馆在开张了,连月暴雨,就是运送食品的船只都未必能送达,而宋玉汐的淮东号,在下雨之前,已经回来一次了,船舱里多的是番薯和土豆,还有储存的一些蔬菜什么的,倒是能让芙蓉园维持开下去,而芙蓉园的经营可就不能跟经营粮食铺子一样了。

粮食铺子是保大家不饿死,芙蓉园就是正经收费的地方了,因为在这种时候能够到吃得起酒楼里饭菜的都是不差钱的财主,对于这样的人,宋玉汐还有什么好客气的,总不能对谁都做慈善吧,该赚还是得赚啊。

秦氏被家里的女人们给烦的实在顶不住了,这才让宋玉汐回家后去她院子里找她。

如今院子里水大的都能养鱼了,每个院落之间,就有专门的强壮婆子守在两边,专门背主子蹚水的,宋玉汐给背进了门,秦氏刚从点完香,从佛龛前站起来,也不说话,让宋玉汐直接坐到佛龛前去抄写经书去,宋玉汐抄了一会儿,才觉得不对劲,对秦氏问道:

“祖母是不是有话要跟我说呀?”

秦氏这才放下了手里的佛经和佛珠,轻咳一声,对宋玉汐说道:

“额,也没什么大事,就是……”犹豫一会儿后,才叹息着开口,说道:

“你手里若是还有些新鲜食材的话,就给你母亲和其他姨娘院里送去一些,佛家有云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她们这日日有粮吃,本来应该满足的,可难免还是想吃点其他东西……就是……我的意思,你懂吗?”

宋玉汐哪里不懂?放下笔之后,认真思考了一下,才对秦氏说道:

“话我是听懂了,不过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做呢!祖母的意思是……白送?”说完之后,不等秦氏开口,宋玉汐就紧接着说道:“白送可不成,我是生意人。”

秦氏见她松口,当即笑了,说道:“哪里就是白送了,你外面卖多少钱,自然也多少钱卖给她们呀!再多,我就不说了……”

也确实不需要秦氏再说什么,宋玉汐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

  ☆、111|111

第一百一十章

大概所有生活在京城及周边的人,一辈子都没有遇到过像这三个月这般混乱又绝望的时候,老人们日日求神拜佛,希望天爷能赏个晴天,不要再淹水了,可是下了三个月,求了两个月,雨势并没有减少,等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绝望了,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出了不少事情,城门口也聚集了一堆要进城的人,全都被五城和城防营控制在城外,因为官府对应及时,官民合作,在城外建起了临时的行军帐篷,安置家乡被淹的难民,一般都是城郊地区的,家基本上已经在一片汪洋之中了,实在没出去,只能来京城,看看能不能找个落脚的地方,一下子放这么多难民进城是不现实的,只能安置在外面,幸好有帐篷住,一时间还没闹出什么大乱子来。

宋玉汐站在粮铺的二楼看着屋檐上还挂着水珠,大大的呼出一口气,京城这场大雨的灾难总算是过去一半了,就算她清楚的知道,这场雨要下三个月,但每天置身在湿哒哒的环境里,实在感受不到任何愉悦,仓库里的粮食在卖了一个月之后,她就开始不收钱了,规矩是一样的,只不过人们是来领粮食,而不需要再付钱,以镇国公府的名义做的善举,迎来了一片赞誉之声,不过她再怎么样,也无法抗衡天灾的影响,街上流离失所的人越来越多,幸好朝廷果断做出处理,将城内的六家寺庙和所有衙门都敞开大门,供一些房屋被毁,无法生活的百姓入住,提供炭火、棉被和粮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问题,这三个月来,因为家被毁而滋生事端的事件似乎没有发生多少。

回想上一世的情形,宋玉汐只觉得萧齐豫回来的太好了。

因为上一世她是切切实实的生活在民间,亲眼看到人们流离失所,然后爆发冲突,好多人集结在官府门前,因为没吃没穿没住,干脆占据了官府大堂,后来朝廷出兵镇压,这其中又出现了不少军民误会,以至于后来发生了不少起暴乱,中后期还有民众集结在一起劫富,好些富贵人家,都有过被流民集结闯入掠夺的经验,那段时间,天破了个窟窿,人心断了念头,混乱到官府都控制不住的地步。

而这些事情,还只是在京城内,等到雨停之后,从直沽,河间涌来的难民会越来越多,现在郊外的一些民众已经给安排在军用帐篷里住下,可是,等到直沽,河间的难民也来了,城外怕是更难安置了,也不知道萧齐豫会作何应对。

雨停了,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宋玉汐从楼上走下,宋家门房的来福就迎了过来,对宋玉汐说道:

“七小姐,家里的祭典快开始了,老夫人让小的来寻小姐回去呢。”

从早上开始,秦氏便领着众人准备祭典事宜,谢祖宗保佑,宋玉汐这回屯粮放粮的事情,成全了宋家,她功不可没,所以秦氏对她更加重视了,家里有什么事情,从来不会忘记派人请她回去参加。

宋玉汐虽然明白事情还没结束,但是一连这么多天来都没有好天,镇国公府里的人也确实需要安定一下,祭祖是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可以迅速的平定人心。秦氏身为冢妇,这些都是必要的行为。

宋玉汐回去的时候,大家已经去了祠堂,林氏挺着个大肚子坐在秦氏身边,人看起来丰腴了不少,这三个月来,旁的院子里愁云惨雾,只有她过的还成,身子一日比一日重,肚子圆圆的,看着非但没有变形,整个人还有一种孕妇特有的珠圆玉润之感。

看见宋玉汐,桂嬷嬷便宣告祭祖典礼开始,所有人都立于祖宗牌位之下,宋玉汐想扶着林氏站到最后去,因为根据入府的次序来排,林氏是九姨娘,入府最晚,理当排在最后。不过,两人还没转身,就听秦氏头也不回的接过桂嬷嬷手里的香火,说了一句:

“就站这里吧。待会儿我有话说。”

纪兰扫了一眼她们,到底是没有说话,宋玉蝉站在她身边,似乎是瘦了许多,人也憔悴了,目不斜视的看着自己面前的桌角,像个没有生气的木头娃娃。

大伙儿跟着秦氏跪拜了三回,然后才一个个上前进香,秦氏要说的话,无非就是再一次表彰宋玉汐的举动,因为这件事对于宋家来说,也算是一件大事了,自古救济人命,施粥诊脉,全都是大义之事,纵然有很多世家也愿意做这些好事,奈何事前没有准备,就是想做也做不了,而宋玉汐这回,不仅做了,还做的十分圆满成功,就连圣上都指名道姓的夸奖了,这对于宋家来说,便是可以列入史册的功绩,因此,让她站在人前,接受夸赞也十分合理。

“七小姐真乃神人也!这等未卜先知的事情,怎么不事先说出来,让我们大伙儿也沾沾光呢?”

四姨娘这一回没少在宋玉汐手上花钱,虽说她从前就知道,自己和宋玉汐还有九姨娘不和,但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在镇国公府里花银子买饭吃。她也没想过宋玉汐真的做的出来,但是……宋玉汐就是做了!而且做的十分光明正大,言明了,这些东西是我买给我姨娘的,我姨娘肚子里有宋家的种,马虎不得,不可能为了旁人让自己怀了孕的姨娘受罪吧。

这个理由站得住脚,而秦氏又不管,四姨娘她们只好咬着牙,忍着气,花了银子买舒坦!也不想想,若不是因为饿有宋玉汐,她们在外面,就是花银子,也买不到那些东西吧,只不过人的心大多时候都是不满足的,你不给她,她说你不道义,你给她,她又说你不白送,你若真的白送了,没准她还会嫌弃你送的东西不好呢……所以,得寸进尺的人多了,宋玉汐才不想让自己吃这个亏和生那个闷气!

听四姨娘说话,宋玉汐也不动声色的回道:

“什么未卜先知?四姨娘当我是神仙不成?我不过是早前想在京城里开个米粮铺子,便让人囤积了些粮食,可没成想铺子没开成,遇上了天灾,我哪里既然有存粮,就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奸商坐地起价,老百姓们活不下去吧,难不成四姨娘是觉得我做错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罢了。”

这两年多来,早就把宋玉汐练就一副提齿铜牙,几句话就把四姨娘给讽的面红耳赤,总不能说她嫉妒那些灾民,最起码七小姐是白送他们东西,而在自己府里却是伸手要钱的。

“我什么时候说你做错了。我是说你做得好,大大的好啊!现在整个京城里,谁不知道你宋家七小姐能耐,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我只不过是为府里其他小姐们鸣不平,从此以后,只怕人家只知道宋七小姐,其他小姐怕是再也比不上咯。”

她这话是让宋玉汐成为众矢之的,暗地里责怪她没有姐妹情谊。

宋玉汐还没开口回答,只听纪兰也在旁边说道:“四姨娘说的不对,宋家的家风原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七小姐立下这个大功,原也就是为家里姐妹们,这回便算是姐妹们一起出的主意,如此才不枉老夫人的教导方针。”

纪兰倒好,比四姨娘的酸溜溜又多了几分不要脸在里面,林氏没有说话,只是冷哼一声,倒是三姨娘颇有些正义感,说道:“功绩是七小姐的,钱和粮都是七小姐出的,大夫人一句话,如何就把这功绩变成了所有小姐的?”

三姨娘记得宋玉汐的好,因为在府里其他院子里都很困难的时候,只有她和宋玉寒的院子里东西充足,宋玉汐还是记挂着宋玉寒这个二姐的,因此三姨娘自然对宋玉汐有了偏向。

纪兰勾唇一笑,似乎早就料到有人会提出异议来,说道:“既然三姨娘这么说了,那我便替大小姐出一千两银子给七小姐就是了,我不过是想着,她们都是一家姐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七小姐一定不会跟其他姐妹计较金钱上的东西,不过既然七小姐介意的话,那我便替大小姐出了她那份又如何,也免得旁人说我们大小姐沾光。”

这番话说的真是不要脸到了极致,宋玉汐双手抱胸,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纪兰这个女人了。当然明白纪兰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因为宋玉蝉和定王的事情没成,失了很大的颜面,想要借此机会,弥补一番,而这次也确实是个好机会,救死扶伤,向来都是高义所在,难怪纪兰这样不要脸皮的也要替宋玉蝉挣一分功绩了。

这个回答,宋玉汐是不打算给的,鼻眼观心,面无表情,目不斜视,就足以表明她的态度了。

纪兰冷哼一声:“哼,七小姐好大的威风,居然给我这个嫡母摆脸色,怎么,我哪里说错了,你可以直接说出来,咱们好好辩一辩,让大家也评评理,看这事儿我说的对也不对。”

说着便和四姨娘交换了个眼色,四姨娘立刻就明白纪兰的意思,上前说道:“我觉得夫人说的再对不过了,咱们宋家的姑娘向来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七小姐做了好事,那便是家里姐妹们一起做的,我,我人微言轻,手头也不富裕,但也想替五小姐和八小姐,出一份,我就出五百两好了。”

宋玉汐呼出一口气,真是贱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一个比一个不要脸。

  ☆、112|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见识了纪兰和四姨娘的无耻,三姨娘上前就讽刺道:

“怎么,我还头一回见到人家这样做事,怎么七小姐刚做的时候,也没见你们参与?如今事情做成了,事情是七小姐做的,钱是七小姐花的,做成功了,你们倒要来分一杯羹。我们家二小姐虽说不如列为出色,可到底我们也知道礼义廉耻怎么写。”

三姨娘入府也有是五六年了,也算是在纪兰手底下摸爬滚打过来的,嘴上功夫也是了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下连纪兰这个正房都骂在里面了。

纪兰脸色铁青,冷声对她说道:“滚一边去,这里有你什么事?我是她们的嫡母,我这么做也不过就是要宋家好,七小姐独善其身才是自私的。”

秦氏默念心经,一遍还没结束,就放弃了,放下佛珠转身说道:“吵够了没有?一点蝇头小利,值得你们争的像乌眼鸡似的吗?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思不是有功一起领,而是家中出人才,家族里与有荣焉的意思,姨娘跟着胡闹也就罢了,你是嫡妻居然也这样见识浅薄,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秦氏的话,让四姨娘立刻就缩了头,左右看了一眼,就退回了自己的位置,这位老夫人有多厉害,她可是亲身领教过的,上回她吃了大亏,牙齿都给打掉了,好几个月没能见人,今天不过是想跟在大夫人身后,看能不能也沾点便宜,可不是跟大夫人同生共死的意思。

四姨娘退缩了,纪兰却是不退,上前就在秦氏面前跪下了,说道:

“是,儿媳有错,按照道理说,确实不该这样分功,可是老夫人也要替大小姐想想,当初是怎么和大小姐说的,老夫人您自己知道,可莫名其妙的就把那事儿给搁下了,是,大小姐就算有错,可她也认错了,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犯错的?这事儿牵扯太大,损害的不仅仅是大小姐的颜面,还有整个宋家,您知道外面都在怎么猜测咱们家吗?今日就算是我这个嫡母过分了,但我也是想让人家重新重视咱们宋家的姑娘,七小姐立了这大功,皇上都惊动了,多大的体面,将来势必要恩赏的,赏银我们一分不要,只想让大小姐也参与其中,这样对外人来说,也更有说服力,大小姐是嫡女,这些事儿应该就是嫡女做的,当初如果大小姐也像七小姐这样做了的话,她也不是做不成功,更加不是不会做,没有机会罢了,七小姐若是当时肯来和大小姐说一声,也不至于大小姐这样被动!如今不过就是想让外人看着好看些罢了,将来就是说人家也好听不是,您已经阻拦了她的前程,这一回,就算把我给埋怨死,我也要替大小姐争一争,要不然,大小姐就太可怜了。请老夫人原谅一个做母亲的心情,只要你同意,要打要罚,我一个人认下了!”

秦氏冷笑,说道:

“歪理邪说,你还说的义愤填膺了。这事儿不必再议,皇上那儿已经有了定论,现在就是加人也加不进去了,汐姐儿这回立了功,整个宋家的姑娘都应该与有荣焉,其他不切实际的想法还是断了的好!”

说完这些之后,秦氏便不理会跪在地上的纪兰,与她擦肩而过,然后才对大家说道:

“好了,祭祖仪式结束了,都回去吧。婵姐儿留下,跟我去廊下走走。”

秦氏这般说完之后,大家便告辞了,宋玉汐扶着大腹便便的林氏回去了雨桐院中。

花园里一片狼藉,地上还淹着水,花圃里的花和树全都已经涝死,只能等水退之后,看还有没有存活的机会,所以秦氏和宋玉蝉只能在未淹水的廊下走一走。

宋玉蝉扶着秦氏,漂亮的脸上没什么表情,目光也有些空洞,似乎是那种受了很大打击的样子。秦氏叹了口气,对她说道:

“你母亲今日的行为,我很不看好,你知道原因吗?”秦氏这般对宋玉蝉问道。

宋玉蝉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秦氏心中暗叹,继续接着说道:

“一个人立身在世,行差踏错没什么,知错能改就行,自己犯了错,有什么后果都要自己承担,切不可只计较个人得失,想以别人的功绩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这本身就是大错!本来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不该旧事重提,可是有些话,还是要和你说清楚的。你做错了事,才来埋怨宋家冷落你,可你做错事的时候,可曾想过你那么做了,会给宋家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吗?你该感谢汐姐儿会泅水,没让你犯下不可弥补的大错,若是那天汐姐儿和楚小姐,杜小姐都死了的话,你觉得你现在还能这样安稳的站在这里和我说话吗?”

“皇后娘娘早就答应我了,让我做定王妃!是祖母断了我的前程,让我变成如今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我没脸出去见人,我受了很大的委屈,祖母怎么就不知道安慰安慰我呢?您口口声声的说,事情已经过去了,可内心却还是不肯谅解我,既然您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谁让我没有一个会勾引男人的娘呢,活该我受这些罪!”宋玉蝉说的话十分消极,让秦氏停下了脚步,震惊的看着她。

“胡说什么?这些话是你一个大家闺秀的嘴里该说出来的吗?定王妃!皇后答应你做定王妃,你就是定王妃了吗?皇后上面就没有太后,没有皇上了吗?你做的那些事,若不是汐姐儿替你隐瞒,如今宗人府的大牢里还怕没有你宋玉蝉的位置吗?你以为楚家和杜家就会善罢甘休吗?这些道理,原本都应该你自己分辨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之人到底是谁?既然你执迷不悟,我也不和你多说了,还是那句话,不该你想的事情,趁早死了这条心,好好的修身养性,等到明年,京城里恢复之后,我会给你寻一户好人家,只要你安分守己,别再去做那些不切实际的妄想。”

说完这些话之后,秦氏便推开了宋玉蝉的搀扶,改由桂嬷嬷扶着往宁寿院走去,身后跟着几个背人的婆子。走过转角,却是没有瞧见她身后一双怨毒的眸子微微抬起。

母亲说得对,祖母已经不是从前的祖母,她和父亲一样,已经被九姨娘和宋玉汐蒙蔽了双眼,就连她这个从前最受宠爱的嫡亲孙女她也再不放在心上了。从前,她以为这个家里只要祖母疼她,将来必定富贵一生,所以听祖母的话,疏远自己的亲生母亲,可等到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她才知道,到底谁才是真心为她好的。母亲为了她,舍弃了自己的自尊,就为了给她求一点外在的名声,可是她们却这般作践母亲,一点都不当她是嫡妻!谁家的冢妇不是儿媳们担当的?说到底就是祖母不肯放权……

*

宋玉汐将林氏送回雨桐院之后,就又出门去了。

到了芙蓉园里,听林樊他们禀报街上的事情。

如今暂时还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因为萧齐豫的强势处理,所以,这一世的情况没有恶化,一切还算是井井有条的,偶尔有几个人闹事,但也很快就被平复下来。

而今天不过是雨停的第一天,等到再过个五六天,直沽和河间府的灾民涌过来了,那才是真正困难的时候。

宋玉汐想了想之后,决定还是回去和秦氏说一番比较好。

宁寿院离,宋玉汐一边给秦氏磨墨一边说道:“这回也算是天灾了,咱们内城倒还好,可也有不少百姓因为房屋坍塌而流离失所,我让人去庙里和衙门前打听了,里面已经人满为患,住都住不下了,下雨的时候,我有商队好不容易从外面赶回了京城,说是从直沽到河间,几乎这场雨都覆盖到了,京城的房屋尚且禁不住这么大的雨水冲刷,我想其他地方更加经不住了,等到流离失所的人越来越多,又全都是京城附近的,若那时他们全都涌到京城外,这也不是不可预计的吧。”

秦氏点头,放下了笔,正色看着宋玉汐,说道:“你想说什么?直接说吧。”

宋玉汐深吸一口气,便不在隐瞒扭捏,说道:

“我想说,我其实在下雨初期也囤了些棉被和炭火,我放粮食给人家的时候,没想起来通知家里的姐妹,这回我估计那些棉被和炭火也是有用武之地的,要不要把府里的姐妹都有一份算一份,若是皇上再有封赏,咱们几个姐妹也好平摊不是。”

秦氏很讶异宋玉汐会说出这番话来,犹豫了一会儿后,说道:

“这件事你可想好了?这么大的功劳,若是给你一个人,到时候,就是让皇上给你点封地,说不得皇上都会准许,可若是分摊下来,兴许就不那么值钱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0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1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人思华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