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世子在上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96 KB   上传时间:2016-06-04 21:09:10

  因为是长辈身边的人,所以眉畔要先行礼。赵嬷嬷侧身受了半礼,又倒过来给眉畔行礼,眉畔也一样侧身表示不敢受。客气过后,赵嬷嬷才携着眉畔的手坐下,“多日不见,瞧着关姑娘气色更好了,如此奴婢也就能去回复王妃娘娘了。”

  “让王妃惦记。”何氏在一旁陪坐,笑着开口,“还特特打发人过来瞧她。”

  “倒也不是这么说,”赵嬷嬷不软不硬的道,“是昨儿有人送了几筐西边送来的葡萄,说是那边特产的水果,味道是极好的。王妃吃了也觉得好,想着大家都是亲戚,就命老奴送些来给大家尝个味道。倒不是特为着来看关姑娘的。”

  话虽如此,王妃有点东西都想着给眉畔送来,已经是给外的关照她了。

  “这是自然。”何氏却仿佛丝毫都不尴尬,“这是王妃疼爱我们眉儿的意思,我们阖家都感激得很。正巧庄子上送了新鲜的蔬果来,请嬷嬷带些回去,不是什么好东西,吃个新鲜罢了。”

  从这日以后,王府那边三不五时就要打发人过来,每次都送点好东西。大部分都是进上的好物,即便是甘阳侯府这样的勋爵之家,平日里没有宫中赏赐也是吃不到的。

  何氏一开始还不以为意,后来就渐渐明白了。怕是那天早上的事请,已经让王府的人知道了。虽然自己已经罚了女人的紧闭,可是王府却还不满意呢。这才流水一般的往这里送东西,就是为了给她关眉畔长脸面!

  这是何等的看重?就连何氏自己想起来都觉得有些心慌。

  看来那位世子殿下虽然身子不好,但这些年来稳稳当当坐在世子之位上,福王府的人恐怕是不会让外人小觑了他去的。如此,连带着他的妻子,自然也不能让人小看。

  到这时候何氏心里才有些悔意。早知如此,就是再待关眉畔客气三分也不打紧,反正她还能在这府里住多久呢?将来出门了,说出去也是自家的体面。福王府的世子妃,是从甘阳侯府发嫁的!

  可如今呢?虽说这事情没人传扬,可何氏不会天真的以为没人知道。这种消息传得最快,福王府的人知道了,别家也就差不多了。丢了人不说,文慧做错这件事,将来的前程如何,可就真是难以预料了。她这样的身份,必定是要嫁嫡长子做宗妇的,可还有人相信她担当得起宗妇的责任吗?

  何氏心里转来转去,最后也只憋出来了一个馊主意——她越发坚定了要让儿子尚公主的念头。到时候文慧成了公主的小姑子,自己再好生调理,等个四五年她议亲时,自然就不会有人介意这件事了。

  况且关眉畔到底还是住在甘阳侯府的,也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

  然而何氏的念头才转到眉畔这里,就被外头传来的消息震了一下。

  朝廷已经决议向西边出兵,然而大军即将开拔,户部的官员们却督办不力,至今尚未筹集到足够粮草,皇上震怒不已,将以户部左侍郎关勉文为首的一大波官员全部拿下,着令大理寺彻查,追究他们办事不利之责!同时责令福王暂领户部,继续筹措粮草。

  大约是因为眼下局势紧张,所以大理寺这一次动作特别快,不到三天功夫就将一切查清了,接下来就是依律处置。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私底下这些官员们的家已经被抄了不止一遍,找到了不少线索,正在追查那些胆敢打国库主意的贼人。

  这一个案子要是办下来,恐怕半个京城都要动荡不安了。所以目前只是暗中追查。

  即便如此,关勉文也被去职,至今仍关在大理寺监牢之中,等待天子发落。而天子有言,在战事结束之前,没有精力去追究这些事。所以他们至少要被关个一年半载。

  这个消息按理说跟甘阳侯府是没什么关系的。但就在这个时候,眉畔却忽然站出来,将五千石粮食无偿捐助给朝廷。就是这个消息让何氏吃惊不已。一方面是惊讶于眉畔手里竟握着那么多粮食,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她的做法感到不解。

  因为朝廷这时候已经张榜,向民间购买粮食。除了价钱提高之外,另外还可以用粮食换购盐引。而且朝廷还会根据商人们出售的粮食多寡,恩封一定的虚衔!

  士农工商,商人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一向不高。如今却又机会一跃成为官绅阶级,哪怕只是虚衔,也令人趋之若鹜。

  在这个前提之下,眉畔的五千石粮食实在不多,就是想要博好名声,似乎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卖掉换点实在的东西。

  [

  

第52章 搬回关家]

  其实按照眉畔自己最初的打算,也是想要卖粮食,贴补一下自己的小金库的。虽说母亲留给自己的嫁妆已经足够体面了,但相较于福王府的门第,反而有些逊色。况且眉畔也不愿意全靠母亲留下的东西过日子。

  之所以改变主意,是因为主持筹措粮食的人是福王。

  这也算是对未来公公的支持了。反正五千石粮食没有多少,这种时候不拿出来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眉畔跟周映月商量过后,便将自己的那一份分了出来,捐掉了。

  捐的时候她并没有多想,但她这边投桃,福王府也不可能白拿她的东西,自然要报李。于是不几日便有朝廷的嘉奖下来,将她已故的父母好生称赞的一番,追赠了父亲一个虚衔,又赞扬了她无私为国的精神。这样一来,一下子就将眉畔和关勉文彻底区分开了。

  虽然是一家人,但是关勉文是罪人,眉畔却是于国有功。于是她非但没有受到牵连,皇帝反而给她封了一个县主。虽然并没有封邑,只有个虚名,却已经令人称羡不已了。

  眉畔乍然接到圣旨的时候,整个人还有点发懵。待知道了里头的内容,反而缓过来了。皇上哪有时间关注这些小事?无非是福王府那边使了力,一方面是替她这个未来的世子妃抬身份,另一方面也是对她捐粮的回报。福王府有了这个意思,又不是什么大事,皇帝自然顺水推舟。

  想透了,其实也就不值什么了。

  所以等到起身接旨时,她已经神色如常,态度自然大方,倒是让宫里传旨的中官高看了一眼。

  送走了中官,眉畔一转头,看到的便是甘阳侯府众人不一的表情,有羡慕,有嫉妒,还有些说不明道不白的复杂。她现在的身份已经跟前一天不同了,是皇上钦封的县主,也算是半个皇室。即便是甘阳侯府,从身份上来说,也要略差半筹。

  这让一直高高在上以俯视的态度来看眉畔的人难受。在今日之前,即便是眉畔和福王府结亲,她们也能找到理由——那位世子殿下还不知道能活几天呢,有什么可高兴的?也只有这样的破落户,才会想要去攀附。

  可这才过了几天,眉畔的身份就节节高升。还未嫁入福王府,她就已经享受到了足够的好处。皇室的威仪,果然不容人质疑。

  其中尤数何氏和傅文慧心情最为复杂。何氏一方面心中烧得慌,另一方面又不由的担忧起来。福王府这样给关眉畔做面子,未尝不是做给他们甘阳侯府看的。傅文慧当日口不择言说出去的那句话,恐怕就是祸端!

  如今甘阳侯身上只是个虚爵,平日里既不上朝也不参与政事,一时半会即便是皇帝也找不到能够处罚他的理由。可这样反而成了坏事。若是能立刻处罚,罚过了也就好了。可让这件事一直搁在皇帝心里,指望他忘记了实在不可能,时间长了,恐怕就要成了一根刺,到时候发作起来,还不知会是什么样子呢。

  虽说元子青的病情是皇室的禁忌,可宫中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隐秘,官宦权贵之家,多少都知道一点内情,元子青这“病”,怕是为皇上得的。他被人看不起,皇上如何能置之不理?

  而傅文慧呢?她想不到何氏那么远,只是心头不忿罢了。其实当时说出那样的话,她是有些昏了头了。只因她自己心中一直存着些念头。她是见过元子舫的,虽然她年纪不合适,根本不在福王妃挑选范围之内,但也没人规定元子舫只能娶一人。

  她甘阳侯府嫡女的身份,一个侧妃虽然委屈些,但她自己却是情愿的。而且也不知道打哪里来的自信,觉得不管谁坐上正妻的位置,只要自己进了府,都得退避三舍。

  这种念头随着年纪增长,元子舫娶妻生子,自然会渐渐消退。反正她是没有机会去验证的。

  偏偏就在这个当口,眉畔和福王府联姻了。福王府不会让两个儿子纳有姻亲关系的表姐妹,关眉畔嫁进王府,等于是绝了她的路,让她如何能够甘心?自然而然就口出恶言了。事后被何氏教训过,自己也一阵后怕。

  只是如今再见到眉畔的风光,又忍不住酸了起来。

  这些东西原本都应该是自己的……

  眉畔可不管她们各人究竟在想些什么,握了圣旨,就转头去寻傅老夫人,“外祖母,外孙女儿有个不情之请。”

  “有事你只管说就是。”傅老夫人慈眉善目的道,“都是一家人,怎么倒说起两家子的话了?”

  眉畔便低下头道,“皇恩浩荡,外孙女侥幸得沐其中,恩封县主,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我想着,总要祭告祖宗和父母,以慰在天之灵。”

  “这是应当应分的。”傅老夫人点头道,“这么说来,你是要回关家一趟?”

  “是。”祭祖不回关家祖祠,难道就在甘阳侯府随便烧点香纸吗?关氏虽然不是大家族,但也传承有序,有根有底,她是回家祭拜祖宗和父母,谁能开口阻拦?

  只是何氏开口道,“关家那边如今是多事之秋,外甥女这会儿回去,恐怕……”未尽之言,不必多说。

  眉畔坚持道,“正因多事之秋,才要回去。”皇恩浩荡,既然能够加封她,想必不会牵连家眷。她这会儿回去,才能安关家人的心呢。

  关勉文虽然是关家地位最高的人,平日里说话也作数,却并不是族长。而且关氏却还很有几位族老,这样的老人最看重的就是荣誉。如今关勉文让祖宗蒙羞,她这个侄女却得皇恩赐封,形势可就倒转过来啦!

  眉畔当初离开的时候,没有想过要再回关家去,所以当时东西都是搬空了的。现在想来,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即便当时留在关家,他们留得住么?而如今有了机会回去,她自然也是要堂堂正正回去的。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眉畔随即命人去关家报信,并且将自己身边的两个丫头先行派了过去,将自己住的院子收拾出来,到时候搬过去才好落脚。

  她受封的消息,这会儿已经长腿了一般传回关家去了。张氏在女儿面前发了好大一顿脾气,自家丈夫还在大牢里关着,关眉畔却得了这样的好,让人如何心平?

  结果气还没有发完,就收到消息说关眉畔要住回来。

  关玉柔当即就受不了了,尖声道,“做梦!她不是一心一意要去巴甘阳侯府吗?怎么不在那里住一辈子,我们家里没有她的地方!”

  她自从出事之后,因为太过丢脸,所以即便鼻子重新养好了,根本看不出不同,却还是一直没有出过门。因为她总觉得自己的鼻子是歪的,又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自己。为这张氏不知道愁白了多少根头发。

  在母亲的影响下,关玉柔虽然深恨周映月,对关眉畔却也完全没有好印象,认为都是她撺掇的,自己才会有此遭遇。况且后来眉畔又跟周映月结识,据说关系很好,就更让关玉柔愤恨了。

  听到眉畔要回来住,她第一个就不能接受。

  但张氏却在盛怒过后清醒过来,意识到眉畔搬过来的好处——稳定人心。如今关家全家上下人心惶惶,就怕被关勉文连累,大家都在跟她们划清界限。可是关眉畔一回来,情形就不同了。

  张氏虽然不愿意关眉畔得意,可是她一个深宅妇人,什么都不懂,还要靠族中设法营救丈夫,也只好暂时让她得意了。

  她将其中道理掰碎了讲给关玉柔听,好容易说服她不要去找关眉畔的麻烦。——且说眉畔如今是朝廷封的县主,身份不同,关玉柔若是再去找茬,那就是对皇室不敬了。

  如此,事情倒是出奇的顺利,两日后眉畔便又重新搬了回来。这次她只随身带了日用的东西,其他的都留在甘阳侯府了。这也是那边放心让她走的原因之一。

  不过,眉畔其实是没有打算再回去住的。

  就像她跟行云说过的那样,关家的姑娘如何能在傅家出嫁?

  从前关家是二婶当家,她也就没有办法。可如今时移世易,形势不同了。阖族上下,倒多少要仰仗她这么一个显赫的亲戚。只要到时候族长出面替她操持出嫁事宜,便能一样办得体体面面,不会比那些由父母发嫁的姑娘差。

  娘家,并不是单指父母,也是指整个家族。只要家族还肯给她做靠山,那就是还有娘家的。即便父母已经不再,夫家也绝不敢小看。

  这才是宗族对于一个人最大的意义。眉畔哪里是祭祖来了,分明是给自己正名来了!

  [

  

第53章 世子登门]

  但此时能够看清楚这一点的人却并不多。

  眉畔才刚刚搬回来,东西都没收拾齐整呢,张氏就巴巴的赶过来了。

  一进门就是一叠声的好话,“总算是回来了,我日日都惦记着呢,原想派人去请,只是想着你在外祖母家里住得高兴,也不好太过催促。好在是回来了!”又问,“东西可都收拾好了?有什么缺的要的,只管打发人告诉我便是。在自己家里,万不可拘束了。”

  就连眉畔要跟她行礼请安,都被扶住了,“你这孩子,一家子人,这么客气,倒是见外了。婶娘知道你忙了一天,赶快坐下喝杯水歇歇吧。”

  “多谢二婶,事情都有人管着呢,倒也累不着我。本来是想规整好了这里的东西,再去给婶娘请安的。”眉畔道。

  “看我。”张氏一拍额头,“你之前去外祖母家里住,这里还留下好些东西,我瞧着白放着怕是放坏了,就替你暂时收起来了。前儿本来想叫人搬回来的,偏你二叔那里有了一点消息,就给忙忘记了。回头我让人送来。”

  “不是什么要紧东西,二婶不必着急。”眉畔见她总算是说出来意,便顺着话音道,“二叔的事,我也听说了。我想咱们家一向循规蹈矩,二叔绝不至于会做那样的事吧?想来是弄错了,等查清之后,也就无事了。二婶还请放宽心些。”

  不过这些都是无用的套话,张氏自然不会满意,皱着眉道,“我也是这样想呢。只是那大牢里是什么情形,咱们都不知道。听人说起来是吓人得很!你二叔从长到这么大,何时受过这样的罪?我想……能不能托人打听一下,先放出来在家听候朝廷的处置也好。”

  眉畔垂下眼睫,慢慢的喝了一口茶。看来张氏是真的着急了,托人都托到自己这里来了。

  她想了想,道,“这也是正理。可惜我不认识什么人,否则也能叫打听打听了。二婶若是有了消息,想着告诉我一声。”

  张氏当然不会相信她的推脱,只是还拉不下脸来求助侄女,之前一大段话,就是希望眉畔主动提出帮忙,谁知她也这么滑头。到这会儿也顾不得脸面,只好忍住不愉道,“眉畔,你二叔是最疼你的。你若是有什么办法,可一定要说出来。二婶先谢谢你了。”

  “二婶快别这么说。只是侄女年轻,也不认识什么能打听消息的人呢!”

  “话虽如此,但你不是已经同福王府订了亲?他们是皇上面前都说得上话的,若是肯周旋一番,说不准朝廷那边就肯放人了。我听人说是要等打完仗再来发落,那可不是要等个一年半载?咱们在外头能等,那牢里头的人如何能等?”说到伤心处,竟当着眉畔的面哭了起来。

  眉畔轻轻吸了一口气,即便明知道张氏不过是在自己面前作态,仍旧不能不有所动。何况……在这件事情之中,她自己也是有些打算的。

  所以她沉默片刻,便道,“二婶既这么说,我少不得也该去问上一句,不管究竟能不能帮上忙,总能知道二叔在里头的情形,送些东西进去,让他好过些想必是能办到的。只是……”

  “你有什么条件,尽管提便是。”张氏想必也知道自己一家跟眉畔的情分有多少,听见她的话,立刻拭了眼泪道。

  眉畔微微颦眉,“二婶这是什么话?都是一家子骨肉,我若是有办法,岂有不帮忙的道理呢?只是……二婶也知道,虽则是订了亲,可我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却也不好同外头联系。况且又是这样的事,若不是面对面,恐怕根本说不清楚。”

  大楚民风尚算开放,但订了婚的女子通常也不会出门了。如果不是关家突然出了事,眉畔这会儿还在甘阳侯府里绣嫁妆呢。她根本联系不到元子青,更别提见面了。而要跟福王府其他人开这个口,就是张氏自己也知道太过为难。

  不过她也正担心眉畔不肯尽力呢。闻言也跟着微微蹙眉,不过到底是做了多年主母,脑子一转,很快就有了主意,“原来是这样。这件事婶娘来安排便是,绝不至于坏了规矩,让你在那边难做。”

  眉畔便垂下头去,“但凭婶娘吩咐。”

  她没问张氏要如何安排。其实对于这一点,眉畔心中多少也有点数,但是这件事,除非张氏配合,否则根本不可能成功。这也是她为什么要跟张氏敷衍的缘故。

  就连行云都多少猜着了。张氏离开之后,没有急吼吼的追问眉畔为何要答应帮忙,反而笑道,“姑娘这一手可真漂亮。如今可是二夫人求着你去见世子爷,绝不会落下任何把柄了。”

  眉畔抿唇微微一笑。的确,若只是想见元子青,她现在身上有个县主的身份,张氏是根本拦不住的。但是那样一来,事情难免就会传扬出去,对自己的名声并不好。但若是张氏来安排,必定妥妥帖帖,任何人都说不出半个不是来。

  过了几日就是中秋。按照大楚的规矩,女婿是要往岳家送节礼的。即便只是订了婚也是一样,或者说正因为订了婚,所以这会儿才要积极表现。加上这又是头一次,元子青多半会亲自来,以示郑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世子在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