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世子在上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96 KB   上传时间:2016-06-04 21:09:10

  这跟挑拨两个儿子的关系,算计自己的家产有什么两样?福王妃没法对儿子生气,自然只能迁怒那些没眼光的人。

  矛盾的是,那些人都是冲着元子舫来的,她还要在里头挑出小儿子的妻子人选,这令福王妃更加不快。于是看小儿子也没什么好脸色了,“好了,你大哥如今也不用操心了。倒是你,能消停几分我就阿弥陀佛了!”

  [

  

第8章 登堂入室]

  眉畔一直等了近一个时辰,都没有人来。

  要说心中不慌是骗人的,上辈子并没有发生这件事,甚至她从未见过老太妃的面。只是听说她老人家喜静,也从不管王府里的事情。但每个月老太妃会进宫一趟,陪太后说说话。论到这个家中最后话语权的人,其实正是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太妃娘娘。

  她深知这是福王妃对她的考验,但也是她的机遇。若是能让太妃喜欢,往后便能在福王府立足了。从这一点来看,福王妃应该是完全明白了她的意思,并且表现出了支持的倾向。这一点让眉畔松了一口气。

  既然是考验,那自然不可能轻松度过。眉畔一开始还有些忧心,后来看着佛经,就连那一点儿焦躁也都渐渐散去了。她要跟元子青在一起,自然想要得到他家人的支持。这些都只能靠自己,担心着急也是无用,不如顺其自然。

  毕竟就算是眉畔自己来选,也必然是更中意处变不惊,淡然大方的人,而不是因为多等了一会儿就惊慌或是着急的姑娘。

  幸好手边还有两本佛经,想到王妃本来就是打算让自己来给老太妃念经,眉畔便毫无心理障碍的看了起来。

  到了后来,她甚至沉浸到了佛经之中。

  如果眉畔真的是个十三岁的姑娘,对于佛经恐怕不会有多大的兴趣。但眉畔不是。她上一世活到了将近三十,后半生中一多半的时间都是青灯古佛为伴,佛经甚至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其熟谙恐怕会令大多数人吃惊。

  回到十三岁之后,因为是借助在叔父家中,张氏虽然好做面子,也不会想到要替侄女准备这些东西,所以眉畔还是第一次摸到佛经,感觉像是碰到了老朋友,陌生中搀着欣喜,一不小心就入了迷。

  所以她并不知道,老太妃并没有在小佛堂念经,而是就坐在屏风后观察她。

  或许一开始老太妃只是想在她没有察觉到的情况下查看一番,对她有个大致的印象。但后来见她沉浸在佛经之中,便索性没有出去打扰。

  所以说起来,是谁在等谁,也是一笔糊涂烂账。

  直到眉畔觉得脖子有些酸疼,终于放下了佛经,老太妃才微微颔首,由人扶着进了内堂,然后自有婢女出来召眉畔进去拜见。

  眉畔对老太妃的第一印象很好,慈眉善目,温声细语,一看就让人亲近。

  其实福王府这一家人都很好。眉畔想起自己上一世的经历,确定了这一点。那时她最后没有跟元子青走到一起,其实多半是两人之间的问题,元子青身体不好,所以不敢接受她,而她自己也没有那么坚决。反倒没有承受过什么外界的压力。

  眉畔虽不知福王府对自己是如何看待的,至少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过。

  这也是她如今对这件事情极有信心的原因之一。只要自己能够下定决心,说服元子青,就不会再有其他的东西阻碍两人了。

  老太妃上上下下将眉畔打量了一番,视线直白却不让人难受,而后笑眯眯的称赞道,“这姑娘瞧着真是让人喜欢,王妃的眼光,是越来越好了。”

  “那是王妃孝顺,知道太妃的心意呢。”站在一旁的老嬷嬷应道。

  老太妃点点头,朝着眉畔招手,“好孩子,过来,走近些让我瞧瞧。”

  眉畔便依言走过去,在太妃身前跪下,然后略略抬头,好让她看得更清楚些,但视线却不与老太妃对视,只微垂了眼睛,目光停在老太妃下颌处。

  老太妃看了一会儿,叹道,“是个好孩子。我老了,眼神越发差了。前儿跟王妃说起这事,她说要找个好姑娘来替我念经。我本是不应的,年纪大了,什么事都要小辈照顾,令人不快。不过今儿见了你,我心里就高兴了。”

  “谢太妃厚爱。太妃千秋万寿,能够在太妃身边服侍,才是眉畔的福气呢。只盼着能得太妃一两句指点,便受用不尽了。”眉畔笑着应道。

  “好,那你就在我这院子里住几日。念经也就罢了,你还年轻,别伤了嗓子才是。倒是我前儿得了一本经书,是个孤本,原要送进宫里去给太后娘娘,只是心里舍不得。你来了倒好,替我将这经书抄出一份来。原本便送进宫也无妨了。”老太妃拍着她的手道。

  眉畔点头应是。

  老太妃又道,“说起来,那经书还是青儿那孩子孝敬我的。这孩子极是孝顺,自己身子不好,还时时惦记着我们,有什么好的都巴巴的送来,倒让我这老婆子心里不忍。”

  一面说,一面不着痕迹的观察眉畔的脸色。

  眉畔明知太妃这时候提起元子青,是要试探自己,仍不免微微红了脸,竖着耳朵认真听。

  等太妃说完了,略略沉吟,才道,“这些事眉畔原不懂,但在我想来,都是一家人,互相关心本是常理。世子殿下惦记着家人是好事呢。若是太妃、王爷和王妃总为此不安,反而让世子殿下心里过意不去了。”

  “你说得是。”太妃神色微松,面上越发满意,“这一层倒是我想差了。”

  身体不好的人,原就比旁人难过些。若是人人面对他都小心翼翼,他未必就好过了。反而被人时时提醒着自己的不同之处,越发苦闷。这种一家人往来的小事,其实耗费不了多少心思,而元子青能为家人做一点事,恐怕只有高兴的。

  太妃既然满意,说话的语气便亲热了许多,“我这两个孙子,不是我自夸,个个都是极好的。你住在我这里,有时若是碰上,也不必害怕,只管当成自家人一样的。”

  这暗示就太过明白了,眉畔忍着羞意应道,“是。”

  ……

  眉畔原以为太妃和王妃既有此意,自己应当会有机会跟元子青碰面的。然而她在首善堂里住了三四天,却一次都没有碰见过。听下头的人说起,元子青和元子舫却都是来请安过的。

  不过说实话,眉畔觉得,住在首善堂里,比之住在关家自在多了。

  她现在每日要做的事,就是早晚太妃在佛堂时,在她身边替她诵经。其他时间并不需要跟在太妃身边,除了抄经之外就没事了。

  太妃倒是说过让她出去走走,然而眉畔忖度着,最后还是留在首善堂里看书。

  看的就是经书。这里的藏书丰富,比之眉畔上一世见过的还要多写,那没看过的,眉畔自然都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就是看过的,反复研读,也另有感悟。

  对于她这样喜爱佛经,老太妃都觉得有些吃惊。毕竟装样子是做不到这个程度的,且眉畔有时替她解说佛经时,也能感觉出,对这些是颇有研究的,每有振聋发聩之语,新奇别致之解,并非死读经书能够做到。

  而有了佛经为伴,眉畔一开始那种迫切的想要见到元子青的心情,也慢慢的平复了下来。

  凡事顺其自然,着急也无用。她不信两人之间会没有缘分,总有能见面的时候。现在见不着,大约是时候不到。既如此,多想也无益。

  反正……眉畔想,都已经登堂入室,难道人还会跑了吗?

  她却不知道,元子青现下是真的想跑。

  他并不是不想见眉畔。每次去首善堂时,想到她就住在里面,心中便多了几许波动。原本他是三四日往首善堂请安一次,如今却觉得间隔实在是太远了些。日常里散步时,也时常望着首善堂方向发呆,惹得不知内情的小厮青云暗地里嘀咕不已。

  但是真的去了首善堂,他却必定要先让人探清楚太妃在做什么,选那眉畔不在的时候去。

  他自己也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思。若说为了姑娘家的闺誉,这人都已经住进福王府来了,若是将来婚事不成,才真正会让眉畔成为笑话。至少现下看来,所有人都是支持他们的。可越是如此,他反而踟蹰了。

  但是就算见不到人,他也难以平静下来。原本听了福王妃那一番话之后,他心中就颇不宁静,如今知道眉畔就住在福王府内,自己只要走上一段路便能见到,自然更加难以自控。有时明明做着别的事,竟会倏然想起她来。

  书房里的纸已经不知被他画坏了多少,那双他以为早就已经淡去的眼睛,又重新在脑海中浮现,栩栩如生,顾盼生辉。

  元子青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这一日,他主动前往澄庆园给福王妃请安,并且跟她提起了一件事,“孩儿已经许久没有去东山寺了,入夏之后心浮气躁,便想去小住一段时日,还请母亲恩准。”

  东山寺的慈惠大师医术高明,元子青的身子一直都是请他调理的,每年都会去小住一段日子,倒是不出奇。然而如今眉畔还在府中,元子青又说什么“心浮气躁”,福王妃几乎是立刻就明了他的心思了。

  [

  

第9章 密室定计]

  福王妃想让儿子娶亲,自然不许他这时候当了逃兵。想了想,道,“按理说你去东山寺,娘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是如今家里还有客人呢,你这样子,倒是让人怎么说?”

  元子青闻言,略略犹豫,才道,“家中的客人是女客,自有娘看顾,儿子在不在都是无妨的。”

  “真个无妨?”福王妃问。

  元子青不答。福王妃只好道,“也罢,她在咱们家,也只是替你祖母抄一本经书,最多不过半月功夫就走的。你既然想去,那就自己看着办。”

  福王妃如果不说这一番话,元子青咬咬牙也就走了。然而听了这番话,他心中竟不由自主的盘算起她来了几日,还能在福王府住多久,自己什么时候回来能碰见她……

  而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难以遏制。

  元子青感觉自己有些迈不开脚步,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他总不可能当着福王妃的面反悔,那就太明显了。虽然福王妃都已经知道要用眉畔来牵制他,隐瞒未必还有多少意义,但元子青还是下意识的不想暴露更多。

  “儿子知道了。”他十分艰难的开口,“那儿子这便去准备。”

  福王妃看着他出了门,眉头才缓缓皱了起来。原以为他对眉畔是有些意思的,可现下看来倒不怎么像了。如果真的是自己想差了,这件事可有些麻烦。

  不过现在还不是想这些的事,在福王妃想来,就算这会儿没有感情,也是可以培养的。关键是元子青这种逃避的态度,连相处的机会都不给,更遑论是培养感情?

  看来这件事,还是要从眉畔那边想办法。

  在福王妃心中,眉畔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既然如此,那么让她再主动些,也不是不可能。这可比让元子青主动容易多了。

  想到这里她立刻就想将眉畔叫来,只是转念想到元子青就要出门,就算她来了也没用,这才罢了。

  不过她还是将这个消息传到了首善堂去。总要让眉畔有些危机感,别以为得了长辈们的许可就万事大吉,毕竟元子青的身子那个样子,福王妃还真不敢硬来,否则他再晕倒几次,就是要她这个当娘的的命了。

  对于元子青的逃避,眉畔只觉得哭笑不得。好在跟生出怀疑的福王妃相比,眉畔反而是肯定了元子青对自己的心思。否则他只需坦然面对,谁也不能逼他,何必躲开?

  上辈子虽然没有东山寺这么一回事,但是元子青对眉畔的态度的确一直都是回避躲闪的。只是不甚坚定,每次她有什么事情,他又会出现,反而让两个人越来越紧密。但他最后,终究还是狠下了心。

  眉畔摇摇头,将这个念头抛诸脑后,继续抄写手中的经书。那个被老太妃派来传话,兼观察她反应的婢女在一旁见了,不由微微点头。她回报老太妃之后,她老人家也十分满意。

  虽然眉畔这样作态,未免显得不够在意元子青,但老太妃更多的,则是考虑她作为宗妇的气度。无论如何,元子青现在还是世子,他的妻子就是世子妃,最要紧的便是能够撑得起场面,别让人看低了。其他的反倒是次要的。

  元子青去了东山寺,不过七八日功夫便回来了,比之从前住上一个月半个月,显然减少了许多。福王妃闻听消息之后,倒是欢喜的很。原以为这孩子没有上心,现下看来,却是太过上心了些。

  原本对于自家儿子如此在意另一个女子,福王妃是有些吃味的。只是元子青的情况特殊,这会儿她也没有了这样的心思,只盼着元子青的亲事赶紧定下来才好。

  是以一得知元子青回来的消息,便命人去将眉畔请了过来。

  这一次没有福王妃通风报信,眉畔的消息自然没有这样灵通,并不知道福王妃叫自己过来的目的,心里不由微微有些紧张。

  实在是因为她住进来这么久,可实际上跟元子青还一次都没有见过,也没有任何进展。这一点反不如上辈子了,那时她虽然只是偶尔才有机会跟着关玉柔过来做客,但大抵是因为机会难得,反而总能见到元子青。

  眉畔不知道是否福王妃因此对自己有了不满?虽然到现在,首善堂的人没说过任何闲话,老太妃待她也是一贯的亲近,但这些都不能令眉畔安心。

  进了澄庆园的正房,眉畔才发现屋里除了福王妃和心腹嬷嬷之外,竟没有一个人在。显然,今日要说的事非常重要。重要到不能给人听了去。

  眉畔先是松了一口气,继而再度紧张起来,甚至比之之前还要紧张。

  她已经确定福王妃对自己并无不满,只是不知道她要跟自己说什么,难免惶恐。

  福王妃见她来了,含笑道,“不必多礼,过来坐吧。”

  按理说眉畔在她面前,是没有坐的资格的。不过这会儿福王妃抬举,她也不会不识趣,小心的走到下首坐了,却只坐了半张椅子,脊背挺直,浑身绷紧,一副随时都能站起来请罪的模样。

  福王妃见状不由笑道,“不必这样紧张,我又不会吃了你。”

  眉畔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稍微放松了些,那姿势却是没有变。

  福王妃这才道,“我这一向忙得很,也没有精神问你,在府里住着可好?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只管说出来,我替你做主。”

  “回王妃的话,一切都好。”眉畔道。

  福王妃道,“我听老太妃说,你倒是个好孩子,对佛经的理解,竟是许多人所不及的。她老人家都舍不得放你回去了。”

  “蒙老太妃错爱。”眉畔道,却是没有接另一个话头。

  虽说比之关家,她更喜欢住在福王府,但这种话是不能说出来的。况且她未嫁之身,也不适合在福王府久住,否则不知要传出多少闲话了。

  福王妃道,“别说老太妃,就是我也喜欢你。今儿叫你来,实在是有意见为难的事情,要请你帮忙。”

  “王妃娘娘尽管吩咐便是,眉畔但有余力,没有不尽心的。”眉畔连忙表明态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世子在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