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世子在上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96 KB   上传时间:2016-06-04 21:09:10

  相遇时对方不免对他们这个队伍生出了几分好奇。领头的两个人挥挥手让后面的人停下,然后骑马走了过来,问元子舫,“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何大人家的家眷,去东山寺请慈惠大师看诊的。”元子舫道,“这是怎么回事?”一面说,一面对站在领头之人身后的人使了个眼色。

  这些人都是从禁卫军中拨出来的,而元子舫在禁卫军中的根基,却远超出皇帝的预料。就像此刻,这领头的人他虽然不认得,但对方的副手,与他却是极为熟惯的。

  那人收到他的眼色,便上前道,“这车我们得搜查一下。京城里出了个大盗,禁卫军正在抓捕,任何可疑之人都不能放过。”

  “这……”元子舫皱了皱眉,“我们车上坐的都是女眷,您看……”

  像是回应他的话,但听车内一个老妇人的声音道,“这是怎么了?马车怎么停了?”

  “我去看看。”一个年轻的女声应了,然后车帘便被挑起了一条缝,露出一个丫头打扮的女子,面容微微一晃,帘子便被放下来,“回老夫人的话,是官兵拦路,二少爷正与他们说话呢。不妨事的,您再歇会儿吧?”

  领头之人略略犹豫,便道,“既然是女眷,帘子掀起来给我们看一眼也可。阁下多多包涵,我们也要交差。”

  “是。”元子舫拨马走过去,亲自打起了车帘。果然车里只靠坐着一位老夫人,还有两个年轻美丽的丫鬟在一旁伺候着,此刻皆面带好奇之色看过来。

  这老的老小的小,显然不像是要潜逃的样子,况且带的人和东西也不多。于是领头之人摆了摆手,便带着自己的队伍继续往前走了。他们要将这一代休养消夏的官眷全部控制起来,时间紧任务重,这一个既然是要回京,那自然会有旁人接手。即便是走脱了,也不过是小虾米一类。

  元子舫拱拱手,让军队过去了,这才重新打马往前走。这一次他没有顾忌,自然命人加快速度,没一会儿就赶到了渡口。然后安排一部分人继续赶着车回京,他们自己则弃车登船,立刻起锚!

  等到船离了岸,才远远听到有喧哗声,像是军队终于想起了这么个地方,派人来封锁交通了。

  “还好,没有被拦在路上。”元子舫松了一口气,离开窗边,走到桌旁坐下,开始给大家讲解京城的形势。

  “太子昨儿夜里发动的,可惜的是,人还没闯进太极宫,就让陛下的人给控制住了。陛下想来一直等着他动手呢。只不过……”说到这里他的脸色有些黯然,“事情虽然了结得快,可消息到底还是传出来了。太后身子近来本就不大好,这会儿听说了此事,一口气没上来,便薨逝了。”

  太后薨逝,对福王府来说,自然是个大大不妙的消息。原以为她老人家能挺到皇帝驾崩的时候,那对福王府来说是最好的结果。万万没想到,最后竟然会是这样。恐怕就连当初算计太子的元子青,也没有料到这个结果吧。

  这不算是什么消息,众人听了之后,脸色都不怎么好。况且除了利弊分析之外,太后对福王府一向较为亲近,尤其太妃跟她的关系,更是复杂至极。这会儿知道太后薨了,难免伤感。

  沉默了一会儿,福王妃才开口问,“你也跟我们一起走么?你爹和哥哥如何了?”

  元子舫道,“京里乱了一夜,快天亮的时候,禁卫军就重新接手了京城的防卫,将大部分的府邸都给围了,我们在那之前趁乱出来的。爹和大哥送我们到城门口,之后就不知道了。大哥说反正要送祖母出来,既然出来了,就别回去了,要我一路送你们去海州。”

  虽然他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明白了元子青的意思:情况比设想的更加糟糕,所以索性让元子舫也出来,也算是保存了福王府的根苗,等将来三皇子登基,未必没有机会再重新将福王府立起来。

  只是这样的安排,其中所带着的破釜沉舟的决心,却更加让人担忧了。如果不是不能全身而退,根本不需要做出这样的安排,因为元子舫在禁卫军中的人脉,在这时候也是很有用的。

  于是船舱里一时又再次陷入沉默。尤其是眉畔和福王妃,虽然对于元子舫跟她们一起走的安排没有任何想法,可想到自己的丈夫还留在那危险之地,难免就会越发的担忧。

  过了一会儿,太妃才打起精神道,“也不必如此悲观,虽然情形不一样了,但之前做的那些安排,也不算是白费。陛下的身子眼看不行了,即便要动手,疏漏之处恐怕也多得很。他们未必躲不过去。等到尘埃落定,便好了。”

  毕竟是经历过许多事,太妃说起话来气定神闲,十分能够安抚人心,众人也知道担忧并没有什么用处,反而让大家都跟着难受,于是纷纷打起精神来,说些别的话,将这件事岔开了。

  乘船南下的过程中,他们换了四五次的船。据周映月说,是免得被追踪的人追上来。

  不过船走得比消息快,京里的局势到底如何,现在究竟有多少人在追踪他们,都是说不准的事,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日夜兼程的赶路,在消息传过去之前,赶到海州安顿下来。

  毕竟皇帝极有可能猜到他们是要去海州,专门派一路人去拦截,也并非不可能。

  然而即便在人前再怎么强颜欢笑,也掩盖不了眉畔心中的担忧,她上了船之后,便一直茶饭不思。晕船的症状倒是没有,却比晕船更加严重。不跟太妃和王妃说话的时候,就自己坐在窗前发呆。

  太过熟悉的环境,总是能够勾起人的记忆来。眉畔坐在船上,就忍不住会去想当年她跟元子青一起去西京治病时,一路上发生的那些事。那时两人间虽然有了婚约,但毕竟尚未成婚,所有的感情都是隐忍而克制的。有多少次,两人在狭小的船舱里,静默的陪伴着彼此,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还有元子青沿路画下来的那些风景,后来不少被她绣成了屏风,还没来得及都摆一遍,却忽然出了这样的事情,将两人给分开了。从跟元子青定情以来,眉畔跟他分别的时间最长的时候,就是婚前绣嫁妆的那段时间了。

  然而那时候,她心里直到元子青好好的,满心都是对未来的盼望和期许,虽然每一天都过得很慢,但却过得很高兴。并且元子青总会设法来看她,而张氏也不敢拦着,所以两人一两月里,总能见一次,以解相思之苦。

  那时就已经觉得十分难捱了,但跟此刻的痛苦比起来,却不及其十之一二。

  亏得还有个孩子需要她操心。虽然有太妃和王妃帮忙看着,但毕竟是自己的孩子,眉畔也不能彻底的丢开手。况且这是她和元子青的孩子,也就成了分别是她唯一的寄托了。

  从京城里出来的时候,小九才刚刚学会了坐起来。那时眉畔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等他好容易坐起来了,然后伸手轻轻一推,又把人重新推倒,再看他挣扎着爬起来。元子青对于她的这种趣味十分无法理解,但说了好多次眉畔还是我行我素,便索性随她了。

  反正曲宽说,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多练习,这样身体才长得壮实。——对了,眉畔出了月子不久之后,曲宽便又神秘的失踪了。对于想要将他留下来颐养天年的眉畔来说,心中是颇为失落的。但曲宽的主意很正,从来也不会为外人所动摇,说走就走,丝毫不拖泥带水,眉畔也没有任何办法。

  其实回忆从前,对这会儿的她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回忆的内容越是甜蜜温馨,此刻的日子就越发的难熬。可是眉畔还是一遍一遍的去想,偶尔甚至还会对着尚不懂事的孩子喃喃低语,看得行云十分担心。

  她这个状态,恐怕不等船到海州,整个人就要崩溃了。

  想来想去,行云去请了跟眉畔关系匪浅的周映月来劝她。相较而言,元子舫就在身边的周映月,能比眉畔稍微好过一些。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下,情绪也实在高昂不起来。只是眉畔和王妃都没什么心思,太妃年纪也大了,船上一应的事情都是她在打点,忙碌起来,反而好过许多。

  也因此,她并没有注意到眉畔的失常,听了行云的话之后,才过来找她。

  眉畔正抱着孩子坐在窗前发呆,小九抓着她腰上系的荷包玩得正高兴,口里发出啊啊的声音,像是在回应眉畔偶尔的自言自语。周映月进门时,她正叹气,“幸好你年纪小,还不记得要找爹。”

  周映月脚步一顿,忍不住微微摇头,抬手在门上敲了敲,等眉畔转过头来,才走进屋,在她对面坐下,“你这几日,都是这么过来的?”

  眉畔看了看她,道,“其实我后悔了,我应该跟他一起留在京城的。即便是一起去死,也好过如今这样煎熬。”

  周映月皱眉,“你这是过分的担心了。既然大哥选择留下,就有留下的道理,否则当时只要跟子舫他们一起出来,就什么事都没有了。难道连你也信不过他吗?”

  “我不是信不过他……”

  眉畔要解释,被周映月打断,“既然如此,你就应该对他充满了信心,好好的过日子,照顾好孩子、祖母和娘,等他派人来接你。现在做出这样的姿态,其实根本没有用,只会让你显得可怜。可是谁会在意你的可怜呢?而假如他将来过来接你,发现你过得一点都不好,岂不也会心里难受?”

  眉畔忍不住抬头看她。周映月的话说得太有道理了,好像每一句都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

  周映月微微一笑,“其实这些道理,慢慢的你就都能想通了。我相信我认识的关眉畔,不会被这么一点点小事就打倒。”

  “对。”眉畔的眼神渐渐清明坚定起来,“我是他的妻子,在这样的时候,应该成为他的后盾,而不是拖他的后腿。”也许是好日子过得太久了,她竟然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本心了。她要跟元子青在一起,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阻拦他们。

  并且眉畔坚信,不单是自己,元子青一定也有这样的决心和念头。既然如此,就应该两个人一起努力,而不是将所有的事情都抛给元子青去承担。

  也许是婚后很快就怀孕,所以大家都迁就她,不让她接触外面的事情,所以才渐渐养成了依赖旁人的惰性。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对于关眉畔来说,跟元子青在一起,指的是与他并肩而行,而不是依附在他身边,做柔弱的菟丝花。

  想通了之后,她整个人的气质似乎都明亮了许多,看着周映月的眼神也带着感激,“谢谢你提醒我。”

  “不客气。”周映月玩笑道,“我还怕你恨我呢。子舫……”

  眉畔打断她,“这件事不必再提。他们让子舫出来,就有这么做的道理,况且咱们是一家人,保全了谁,都是一样的。”

  “事情还没到那个份上呢。”周映月道,“之前你那个样子,我也就不好让你烦心,其实我心里有个想法,一直迟疑不下。跟子舫提过,他并不赞同。我想问问你的意思。”索性给她找点事情做,免得她想东想西的。

  “什么事?”

  “咱们虽然走了好几日都没有被追上,但我始终觉得,船不可能比朝廷的铺递更快。就这么直接走到海州去,谁知道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呢?”周映月道,“咱们的打算,本来是在海州直接乘船出海,但那也需要经过港口,势必会被朝廷的人发现。万一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到时候科就诊时瓮中捉鳖了。”

  眉畔想了想,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那你的打算是什么?”

  “其实咱们走了那么几天,但河道并不是笔直的,所以走的路程其实并不远。”周映月看着眉畔,“我想就在这里下船,然后转回去!”

  饶是眉畔已经有了准备,闻言也不由一惊。

  但她想了想,却也不能不承认,这个做法对她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回去跟元子青在一起,帮助他,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两个人总是在一起的。只是……想想孩子,再想想太妃和王妃,她便又迟疑起来,“出来时他们将长辈们交付给咱们看顾,总不好半路抛下。还有小九,他才这么大……”

  至于带着太妃和王妃回去的事,她想都没这么想过。根本不可能的事。

  周映月道,“是这么个道理,所以我想,就将太妃和王妃安排在附近住下。朝廷抓捕,想必也知道咱们一行是五个人,若是只有太妃和王妃留在这里,再将得用的人留下,想来便不至于会惹人怀疑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有个庄子,可以把人安排进去,神不知鬼不觉。只要躲一段日子即可。”

  至于他们三个年轻人回去,目标也会小得多。而且皇帝不会想到他们还敢往回走,说不定反而更加安全。

  “但回去之后呢?”眉畔问。现在这个情形,他们搞不好已经成了通缉犯,连京城都未必进得去的。

  周映月微微一笑,“这个我早就想好了,三皇子殿下这会儿正在回京的路上,我们混进他的队伍里,便丝毫都不起眼了。”

  眉畔也不由得佩服她,说是有个主意,便是将任何地方都全部想清楚了,只要下了决定,便立刻就能去施行。她虽然知道这个计划仍旧有许多商榷之处,最重要的是违背了元子青本来的意思,但这个时候,眉畔不愿意退却。

  她低头看了一眼孩子,咬着牙道,“好。就这么办。”

  “那我先去准备,回头你跟我一起去,跟两位长辈开这个口。”周映月说着起身离开。

  眉畔怔怔的盯着孩子看了一会儿,才将脸埋进了襁褓之中,“好孩子,别怪我……”

  她想起当年,父亲病逝之后,母亲没过多久就追随他而去。那时她也曾经摸着她的头,这样对她说过。眉畔对此曾经满怀怨恨,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了。直到她也遇到了那个人,才知道,并不是她要那样选,只是实在承受不住失去的痛苦。

  这样想着,眉畔便觉得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哽住了,难受得厉害。倘若这一次出了什么事,也许这孩子将来长大了,也会怨恨她这不负责任的母亲吧?只是此时此刻,她已经什么都顾不得了。

  元子舫都已经出来了,周映月尚且还想着回去,何况是她?

  她们两个人的设想是好的,然而这个打算,却遭到了两位长辈的强烈抵制。

  不过两位长辈的看法也有些不一致:福王妃认为,要回去就大家一起回去,没有她们留在这里,让孩子们自己回去的道理。太妃则觉得,贸然打破元子青的计划,并没有什么好处。说不准到时候露了馅儿,反而会给他添麻烦。

  周映月再三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保证绝对不会出什么问题,最后太妃才问眉畔,“那你连孩子也不顾了?”

  “留给娘和祖母照看,我没有不放心的。”眉畔低着头。

  太妃叹了一口气。

  福王妃还在道,“娘说得对,若是不想走,不如就留在这里等消息。就算回去,能帮得上的忙也有限。万一暴露出来,反而给他们添乱。况且你们三个小孩子,回去能做什么?”

  然而太妃沉默了一会儿,却忽然道,“你们可真的想好了?”

  三人都点头。元子舫最后也被周映月给说服了。因为自己离开,让父兄去承担责任,对元子舫来说,本来就是个心结。周映月对症下药,拿下他就十分简单了。

  太妃道,“既然想好了,那也由得你们,只是切记一点,要小心谨慎。”

  “娘!”福王妃有些惊讶,刚刚还好好的同盟关系,为什么说变就变?

  太妃摆摆手,等到眉畔她们离开了,才对福王妃道,“往后便是他们年轻人的天下了。三皇子身边正是用人的时候,无论用得上用不上,这时候过去,是他们的态度。福王府将来的造化如何,还真就只能看这一次了。孩子们有这份心,就让他们自己去闯。”

  [

  

第94章 返回京城]

  事实证明,皇帝就算病入膏肓了,那也还是皇帝。帝王一怒,伏尸百万,并不只是一句空话。

  在太子造反失败之后,病怏怏的皇帝再次展露了自己的雷霆手段,禁卫军将京城上下有点儿门路的人家都给围住,一家一家的搜查清算,就连那些出去避暑的家眷,也都尽数被抓回来了。

  大家都很清楚,到了这个时候,皇帝要查的,已经不是造反的事了,而是要将京城里的势力都清理干净,好留给自己的儿子。一生算不上格外英明神武的皇帝,到了灯尽油枯之际,却仿佛突然开了窍。

  所以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福王府跟皇帝之间的矛盾,早就变得不可调和了。

  即便没有之前那些事情,即便元子青的身体没有好,到了这一天,皇帝还能不能容下福王府,也是两说。

  然而他的安排却落空了。禁卫军围住的,是一个空空的府邸,只有下人们还在,主子早就全部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至于派出去抓家眷的人回来,也没有带回来福王府的人。不过这倒不是很显眼,因为京城出了事,风声鹤唳之时,不少人都躲了出去。

  当时皇帝并不在意,因为就算那些人躲起来,也有办法让他们自己出来。——毕竟当家的人呢还在城里呢。

  可福王府一个人都没有,想要用他们来逼家眷现身的想法,自然也就落空了。

  皇帝到这时候才发现自己被人愚弄了,可能他的打算,早就被福王府所知悉,所以早早就有了防备,才能安排得这样细致周到。这简直像是当面给了皇帝一巴掌,也让他对福王府更加忌惮起来。

  连皇帝都敢算计,不是乱臣贼子是什么?

  因为找不到人,他也就没有给福王府扣帽子,而是派人将整个府邸全部都查抄,下人全部没官。紧接着又对外宣布了福王病重的消息,这样即便他们回来了,也改变不了什么。

  而这个时候,福王和元子青正在一户不起眼的百姓家中住着。这是元子青安排的住处,福王并没有过问。但是来来往往查抄的人走了几波,却始终没有人进来问一声,也不免让福王惊讶起来。

  元子青这才解释,“这是子舫同僚的屋子。大家都知道他是禁卫军的首领,没有人会不长眼到来查他的屋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世子在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