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世子在上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96 KB   上传时间:2016-06-04 21:09:10

  她的兄长周宏辉是京中有名的才子,平时跟元子舫等人也多有来往。这两年周映月时常跟着出来,同这些人都是厮混熟了的。她胆子又大,性子古灵精怪,每有惊人之语,大家都喜欢她,又因为是女孩,难免纵容些。所以周映月说话才这样不客气。

  元子舫闻言也没了脾气。

  按理说福王妃正相看周映月,这时候她就该老老实实待在家里才好,偏偏偷跑出来。而且明知自己有可能嫁给元子舫,却半点避讳也没有,跟他说笑也是神色如常,这一点比元子舫都强,自然也不知还能说她什么。

  向永嘉道,“本来还以为今日能见识宏辉兄的佳作,结果竟不能来,实在是令人扼腕。”

  “有什么好扼腕的?”周映月立刻抢白,“我比我哥哥强出一百倍,你们只需听我的大作便是了。”

  众人便都笑起来,连同那两位元子舫不认得,看上去颇为生疏拘束的公子也都跟着放松了许多。

  傅文瑞这才介绍道,“子舫兄还不认识这两位吧?这是今年上京赶考的士子中,最有才学、最有可能进士及第的两位,朱敏烨公子,周文华公子。今儿主要是要欣赏这两位的大作。”

  进士及第,那是一甲前三名才有的说法。会试虽然要等明年春天才开始,但许多士子都会选择提前进京。一来可以趁着最后的时间专心复习,二来也是为了跟同科的士子们结交一番,最重要的是参加各种文会,将自己的名声打出去,另外还有向各家权贵投递名刺请求依附等等,不一而足。

  就像朱敏烨和周文华,便是如今士子之中,状元呼声最高的两位,别以为这呼声没用,事实上,虽然会试采用糊名制,但殿试却是当着皇帝的面考,如果被在场的朝臣看重,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自然好处难以言说。更不必说,有了名声,便可能会被不少权贵之家邀请,成功打入类似元子舫他们这样的圈子之中,为将来为官积累人脉。

  元子舫跟这些人在一起说说笑笑,总算将之前那种无处着落的心情排遣了几分。

  就在其他人热闹时,周映月忽然走到他身后,用眼神示意一番,然后走出了亭子,朝外头的花树走去。元子舫连忙起身跟上。

  并非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动静,但大家都知道周映月可能嫁入福王府,所以只是暧昧一笑便不去打扰。

  两人走到树林中,距离其他人远远的了,周映月才问,“你有心事?”

  “还不是我大哥的病?”元子舫忍不住叹气。

  周映月道,“总听说你哥哥的病如何如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说来着还是皇室的丑闻……不过都过去了,倒也不怕谁笑话。我小时候,当时皇叔父还没有登基,皇祖父也还健在,那时最为受宠爱的皇子,除了皇叔父之外,还有安王。皇叔父是中宫嫡出,安王却是皇祖父最宠爱的贵妃所出,又是皇祖父的长子,光是听这个身份,你就明白了吧?”

  周映月点头,无非又是嫡长之争。长子是宠妃所出,没有大义却有宠爱,嫡子是皇后所出,但皇后占据中宫之位却没有宠爱。多少皇室就是因为类似的问题陷入复杂的倾轧和争斗之中。

  对于这个过程,元子舫没有描述,只含糊的带过,说出最后的结果,“皇祖父病重时,曾上次过皇叔父一碗羹汤。当时大哥正在皇叔父那里做客,皇叔父疼爱他,便将羹汤给了他。谁知……”

  谁知元子青喝了之后,却是立刻腹痛不止,中了剧毒。虽然太医医术高超,挽回性命,但毕竟伤了根底。从此之后缠绵病榻,每年都要发作许多次。并且身体虚弱,大部分事情都有心无力。

  如果这毒药是今上喝下,那么一位缠绵病榻的皇子,自然是没有资格继承大宝的。元子青的牺牲,虽然是无意,但的确是免去了皇帝一场灾难,同时也奠定了福王府这几十年的富贵风光。

  然而他的一生,却因此而彻底毁掉了。

  [

  

第16章 探问消息]

  作为这场变故的既得利益者,福王府所有人面对元子青时都心情复杂。他们感激他带来的一切,同时对他心怀愧疚,总是被这件事束缚着无法释怀。

  哪怕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元子舫也是如此。所以今天看到元子青之后,他的心情变得极为糟糕。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归根到底,本来都应该是属于大哥的。所以他有时候感觉自己像是个窃贼,从元子青那里拿走一样又一样东西。哪怕并不是自己想要这么做,也足够令人难受了。

  周映月自然听出了他这份言外之意,安慰道,“你也别太自责了。我想不管是你还是其他人,都不希望这件事发生。但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想办法解决他。自责和愧疚是世界上最无用的情绪。”

  元子舫叹了一口气,“我何尝不知道?可是这些年来,请遍了天下名医,虽说情况已经被控制住,可大哥体内的毒却始终未解。他的身体已经快要被掏空了,再这样下去,恐怕……”

  “是什么毒这么霸道,竟没有人能解么?”周映月好奇的追问。

  元子舫道,“我也不太清楚。但听东山寺的慈惠大师说,这些年用药养着,那毒似乎也发生了变化。毒在大哥体内,就算想研究也没办法,而弄不清楚毒性,自然就无法解毒。”

  “原来如此。”周映月若有所思的点头,而后看向元子舫,“我说句得罪人的话,你别生气。若是你大哥的身体好了,世子之位自然还是他的,你的身份地位,可就大不相同了。”

  她说着转头朝亭子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元子舫如今能跟这些人在一起,是因为他福王府继承人的身份。如果元子青病好了,拿回自己的一切,那么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

  元子舫漫不经心的笑道,“若是别人说这种话,我就翻脸了。你明知我其实并不喜欢这些,若是有人来分担,我心里不知多高兴呢。再说这些本就是他的,拿回去也属寻常。”

  说到最后,他傲然一笑,“我若是想要什么,自然凭自己的本事去拿。何须仰赖一个身份?”

  周映月闻言,眼神发亮的看着他。元子舫能够得到那么多女子的喜爱,并非毫无道理的。固然因为他家世显赫,容貌俊俏,但这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也不是什么人身上都能看到的。

  他就像是个发光体,周映月自己也不自觉的被他吸引,沉醉其中。

  不过她很快就清醒过来了。这个人虽好,但毕竟不是良配。翰林学士虽然清贵,但跟福王府比就不算什么了。周映月如果嫁给元子舫,几乎是没有可能成为正室的。

  事实上周映月的想法也没有错。福王妃本人是更倾向于挑选新安郡主或是方怡倩的。这两个人家世都配得上元子舫,兼之端庄典雅,气度非凡,自然让福王妃越看越满意。

  ……

  在福王府住了半个月之后,眉畔必须要离开了。她毕竟还是未婚女子,虽然大家都知道她住进福王府意味着什么,但却是不能摆在明面上说的。住得久了自然不大妥当。

  所以虽然心中对于元子青的病情仍旧十分牵念,但在福王妃的安排下,眉畔也只得登上马车,回了关家。

  跟第一次来关家时只能从后面的角门进入不同,这一次因为是王府派车护送,所以关家开了大门,十分隆重的将她迎了进去。

  眉畔不料事情还有这样的转变,心中忍不住觉得好笑。上辈子她千方百计想要走这大门一回,却是不可得,现在已经不在意了,反而无意间做到了。

  虽说是借了福王府的势,但关家前后不同的态度,到底令人齿冷。

  张氏亲自出来迎接她,摆出夫人的排场,瞧着倒像是迎什么重要的客人。

  “总算是回来了,我正盘算着什么时候去王府拜访,问问你何时能回呢。”她拉着眉畔的手,一脸亲热的道,“过几日就是你妹妹的生辰了,我想着家里也该热闹一番。你这个做姐姐的,自然不能缺席。”

  “多谢婶娘挂念。侄女一去这么长时间,累婶娘操心了。”眉畔也笑着回。

  “说什么操心不操心?家中统共只有你和柔儿两个女孩子,婶娘自然要多用些心思。”张氏道,“你在王府住得可好?老太妃和王妃都是和善人,但你也不可忘了规矩,须得经常给她们请安才是。若是能得她们教导一番,也是你的造化。这些时日你住在那里,王妃可有过什么交代?”

  这是探问消息来了,眉畔心里有数。

  到这个时候,福王妃的挑选工作差不多告一段落,只剩下新安郡主程敏,方怡倩和周映月三人,留待继续相看。其他人则都已经失去了嫁入福王府的可能。

  关玉柔自然也在其中。不过张氏大抵还是不死心,所以自己一回来就过来打探消息了。

  毕竟在所有人之中,眉畔是比较特殊的。要说福王妃看中了她,倒也不像。因为她虽然住进了福王府,却是住在老太妃的首善堂,而且深居简出,从来没有跟在福王妃身边出现过。要说没看中,都已经请到家里来住了,谁会相信呢?

  张氏也是这些猜测福王妃心思的人之一,最妙的是她可以直接跟眉畔这个当事人对话,问出其中的隐情。这样好的机会,张氏自然不会错过。

  “婶娘,我虽然住在王府里,其实见到王妃的次数屈指可数。老太妃倒是能见着,不过她老人家性情淡泊,除了礼佛,是诸事都不过问的。况且侄女只是为老太妃抄经,抄完便回来了,想必也没什么可叮嘱的。”眉畔道。

  张氏闻言不由十分失望,“当真不曾听说什么消息?你妹妹上回去过王府之后,就再没有消息了。你们是亲姐妹,自然应该互相帮衬。”她将姐妹二字咬得极重,目光逼视眉畔,显然是觉得她有所隐瞒。

  “婶娘,王府规矩森严,侄女哪里敢随便打探消息?”眉畔不由叫屈。这种事自然是关玉柔自己犯蠢,惹得福王妃不喜,有什么可打听的?若是真的说出来,只怕张氏连自己一并恨上。

  张氏也不知道信了没有,又看了她两眼,才叹气道,“也罢,你猜回来,想必也累了。婶娘便不打扰你休息了,回头再让人请你过去说话。”

  说话间仍是把人送到了院子门口,然后才脚下生风的离开了。

  眉畔一进院子便被行云拉住,“好姑娘,你总算是回来了。这段日子夫人和二小姐总在探听咱们院子的消息,奴婢就快支持不住啦!”

  脚步一顿,眉畔不由皱紧了眉,“你说婶娘和二姐姐窥探咱们的院子?”

  怎么把这件事给忘记了!张氏想要的,除了福王府的消息之外,更重要的是母亲留下的那些嫁妆!

  [

  

第17章 故意误导]

  眉畔虽然是孑身一人上京,但身边带着的东西却着实不少。

  父亲虽然因其文人傲骨,为官多年依旧清贫,但母亲却是甘阳侯府的嫡女,当年出嫁时也是十里红妆羡煞旁人。父母故去之后,这些东西自然便落到了眉畔手中。

  十几岁的孤女带着大笔遗产,自然引人觊觎。这也是眉畔不得不千里迢迢上京投亲的原因之一。毕竟如果继续留在西京的话,这些东西是绝对保不住的。

  但实际上,上京之后,情况并没有变好多少。叔父和婶娘虽然不说,但收容她多半也是因为看中了她手中的东西。此前婶娘就曾试探过几次,又是要给她这里添人,又是说要替她保管贵重东西,就连黄妈妈也拐着弯儿的提过好几次,眉畔只装作听不懂,搪塞过去了。

  她毕竟才来,婶娘心中大约也有所顾忌,因此试探失败之后,便也没有别的动作。

  眉畔原以为她能多消停一段时日,现在看来,却是未必。

  不过也难怪,婶娘现在心目中最大的两件事,一是关玉柔的婚事,她相中了福王府,一门心思想要将关玉柔嫁过去做侧妃。二就是眉畔带来的这些东西。

  现在眼瞧着第一件事不成了,她的心思自然就落到了第二件事上。

  至今没有对眉畔挑明,恐怕一来是摸不准眉畔外家甘阳侯府的意思,二来眉畔毕竟才从福王府出来,顾忌着那边的意思,这才不敢轻动。

  不过,既然连关玉柔也知道了,恐怕这件事,张氏是不打算继续拖下去了。

  眉畔盘算了一下,本来是打算不去管关玉柔的事的,现在看来,却是不得不管了。她若是还有点用处,张氏下手时自然要多思量一下,或许短时间内就不会再想此事了。

  既然这母女二人一门心思要走这条路,那她何妨在后面推一把呢?反正,关家要是真的得罪了福王府,倒了大霉,对她来说或许反而是好事。

  只是这样一来,她跟元子青的事情,怕是就要多几分变数了。这也是眉畔之前按捺住,一直没有这么做的原因。现下却是顾不得了。

  她想了想,对行云道,“上回你说跟二姐姐院子里的一个丫头说过话,若我要你传递些消息,可能做到?”

  “自然。姑娘要传什么消息?”行云道。

  这丫头是娘专门为她准备的,别的不说,内宅里的这点子事,交给她是绝不会有问题的。眉畔笑了笑,道,“就给二姐姐传个话,说……元子舫本来是看中了她的,可惜福王妃不喜欢。”

  行云点点头,伺候着眉畔换了衣裳,才出了门,朝着关玉柔的院子去了。

  关玉柔这两日正为了这件事跟闹张氏不痛快呢。不提张氏的打算,她自己是做梦都想嫁给元子舫的。然而张氏却不同,福王府固然是个很好的选择,但一旦确定不能成功,张氏立刻就会更换目标,为关玉柔挑选其他合适的婚姻对象。

  她的打算自然没有瞒着关玉柔。而关玉柔呢,现在还一门心思做着王妃的梦,知道了张氏的打算,心里自然很难接受。甚至暗地里觉得母亲太过见风使舵,不肯替自己着想。

  这时候再听了眉畔那边传来的消息,怎么可能稳得住?几乎是行云才走,她后脚就带着人去了张氏那里。等眉畔用晚饭的时候,便听说二小姐和夫人结结实实的吵了一架,正院里的声音大得花园子里都能听见,怕是整个关府都传遍了。

  眉畔施施然等着,果然没一会儿,张氏就领着不少人,气势汹汹往自己院子里来了。

  “你是怎么回事?你二姐姐说,是你这里的人传出去的消息?福王府我们高攀不起,也没有那样的心思,你却偏要来搅局,弄得人心惶惶,你安的是什么心?”张氏一见眉畔,便厉声斥责道。

  眉畔凝眉,“婶娘这话我不懂,我不过是说了个外头听来的消息罢了,怎么就人心惶惶了?”

  “那你说,这消息究竟是真是假?你前时不是还说,王府规矩森严,不能随意打听消息吗?”张氏拍着桌子问。

  “婶娘误会了,我只是说不能去打听消息,但别人自己传出来的却不算。本来二公子年轻,跟王妃有什么不同意见,也是寻常。这又不算是什么机密,自然不怕人说。”眉畔笑着道。

  张氏便有几分信了。她其实也没有完全死心,现在知道事情还有转机,便立刻动了心思,“依你说来,此事竟还有转圜的可能?”

  “这侄女就不知道了。只是侄女想来,那娶亲的是二公子,王妃不可能全然不顾他的意愿。毕竟是亲生母子呢。王妃待二公子的心,大约也同婶娘待二姐姐是一样的。婶娘设身处地的想想,不就什么都知道了?”眉畔道。

  她虽然什么都不说,却给出了张氏想要的暗示。果然张氏立刻眼睛一亮,道,“你说得也有道理。”而后神色缓和下来,朝眉畔笑道,“我的儿,既然有这样的消息,之前缘何不说?你若早说出来,婶娘自然也感激你。”

  “还不知是真是假呢。”眉畔道,“侄女也不敢浑说,免得误导了婶娘。只是跟行云这丫头念叨了一句,谁知她什么时候同二姐姐院子里的丫头要好起来,竟将消息传出去了。回头我就罚她,下次必不敢如此的。”

  她半真半假的抱怨了一番,张氏果然心满意足道,“你们是亲姐妹,丫头们往来有什么不可?再别因为这个就处罚行云,免得她心里怨你呢。”

  “奴婢不敢。”行云连忙跪下道。

  张氏满意的点头,“你是个好的,跟府里其他人往来也没什么,只别瞒着你主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世子在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