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奋斗在七十年代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山楂丸子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98 KB   上传时间:2016-07-12 20:20:48

  潘士尧滔滔不绝的说,潘阳就认真听着,也不打断,嘴上一直挂着笑,就像真的父亲那般,看儿子有出息了,也跟着感到骄傲、自豪。

  潘阳跟着潘士尧进了他宿舍,因为原本当仓库使用,所以宿舍的面积比老潘家一间屋大上许多,靠南墙窗户底下摆了一张约莫一米多的木板床,床上铺的盖的全是棉花被,靠东墙摆放着脸盆架,上层放洗脸盆,下面放的是洗脚盆,洗脸盆上还搭了条白毛巾,整个屋子显得亮堂又利落。

  潘士尧对他的宿舍满意极了,对潘阳道,“阿哒,很不错吧,我平时可注意个人卫生了!”

  潘阳也满意,不住点头,想到潘士尧休假问题,潘阳道,“你多长时间能回家一趟?”

  潘士尧知道潘阳问这话的意思是想让他找个时间回去对象,对潘阳道,“阿哒不是我不想回去,而是我们休息没个定点,不像人家可以有周末,我们队要调休,眼下我是新人,不好刚工作就向上头要假期,等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跟队长请个假回去一趟。”

  潘阳点头道,“也别为难,就按照上头给的时间休,王有田他爱人那边我来去说。”

  父子二人又说了会话,潘阳想着早些回去到镇上办理自行车牌照,也就没跟潘士尧多说,临走前他给潘士尧一百块钱,又把张学兰刚给潘士尧做好的夏天衣裳给他。

  潘士尧不愿意再要潘阳的钱,对潘阳道,“阿哒上回给我的钱我还没花完,马上我们就要发工资了,钱我花不完。”

  潘阳执意给他,“以后你结交的朋友多,人情往来,花钱的地方多着是,你先收着留作备用。”

  潘阳孬好也是工作过的人,一个单位里但凡有人结婚生孩子什么的,少不得要添礼,潘士尧他们贸易部这么多年轻职工,碰上结婚生孩子的机率总要大一些。

  听潘阳这么说,潘士尧才把钱装在口袋里,想的是等他发了工资不仅把这一百块钱再给他阿哒,以后他花不完的工资还有领的票据,全部都给家里,他阿哒养家糊口不容易,他该帮阿哒承担养家的责任了。

  从县贸易经理部出来,潘阳跨上自行车大杠,直接出县城朝家去,要说从县城到乡里的路也好认,从县城上河坝,过淮河大桥之后,一条大马路通过镇上直达他们乡里。

  骑车约莫一个半小时后,就到了镇上,镇上潘阳以前来过几次,一路摸到镇上的唯一一条街道,寻人问了派出所的方向,直奔派出所而去。

  镇上的派出所不大,四间泥瓦房,大概有老潘家两个大的院子,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个中年秃顶男人在浇月季花,潘阳询问道,“我想办理自行车牌照,在哪个办公室办?”

  中年男人呵呵笑道,“什么在哪个办公室,我们只有一个办公室,什么事都归我办,同志跟我来吧。”

  和县城派出所里的工作人员个个穿着得体的制服相比,中年男人穿得就随意太多,上身是绿色中山装,下面也是同色劳工裤,脚上是黄胶底鞋,如果不说的话,很难想象他是派出所的一把手。

  潘阳跟在中年男人屁股后头进屋,不大的屋里放了三排木架,架子上竖放的全是资料报纸等物。

  中年男人在询问过潘阳户籍所在地后,一阵翻翻找找,终于找到他们乡的户籍登记簿,取了出来按户头号找到老潘家户头,又从另一间屋里翻出上头发下来的自行车牌号,随意取出其中一个,按号码抄到老潘家的户头上,做完这些后,他又给潘阳临时做了一本自行车执照,用红色皮壳包在外边,递给潘阳。

  中年男人道,“同志,你需要交五毛钱手续费给我。”

  潘阳忙掏了五毛钱递给中年男人,拿上自己红艳艳的自行车执照出了派出所大门。

  潘阳骑车到家后,天已经黑了下来,虽说村里还没通电,可大家都是老熟人,哪怕黑灯瞎火,照样有人认出了潘阳。

  见潘阳手推自行车,村里人讶道,“兆科,哪来的自行车?该不是你家士尧发工资买的吧?”

  潘阳乐呵呵的笑道,“可不就是,不然我们老农民哪能买得起,得亏了士尧他们单位发的工业劵,家里凑点钱买了辆二手的自行车,比新的可便宜许多。”

  哪怕潘阳买的是二手自行车,也足够让人羡慕,二手的自行车对他们来说也是望尘莫及啊。

  这个点老潘家早就吃过了晚饭,家里该溜达的都去溜达了,潘阳懒得去喊张学兰回来烧饭,自己点上煤油灯,随便热了点他们晚上吃剩下的饭菜。她正坐在厨房的小案桌上吃饭的时候,张学兰串门子回来了,一进门就喊道,“兆科,我听广臣他老娘说你推了辆自行车回来?是不是真的?是你买的?!”

  潘阳伸手指指停放在廊檐窗户下的自行车,嗯了一声,对张学兰道,“在那放着呢。”

  张学兰顺着她指的方向一看,可不就是辆自行车!

  她忙过去摸了摸自行车把手,天太黑了,张学兰看不清自行车颜色和牌子,只能看到个大概的样式,单看样式,她就敢保证,绝对比王有田家那辆自行车好看!

  潘阳三两口吃了饭,也到廊檐下,对张学兰道,“凤凰牌的,原来是孙大姐她男人买的,眼下孙大姐急着用钱,两百多块买的自行车,骑了一年多,七八成新,八十块钱卖给了我。”

  张学兰一听自行车是从孙大姐手里买的,这说明她男人今天又去了孙大姐家,她有点不高兴了,撇撇嘴道,“你倒是跟她挺熟的啊,两百多块买的,就卖你八十块?”

  潘阳没听出张学兰话里话外都酸溜溜的,接话道,“那是自然,我们可算老熟人了,每回去县城卖菜我都会去她那一趟。”

  闻言,张学兰哼了声道,“你下回什么时候去县城?我也要去。”

  潘阳上下打量了下张学兰的身姿,摇摇头道,“不行,你太重,我可载不动你,要不你就学会骑车载我过去。”

  潘阳把这番话可把张学兰给气得直哼哼,抬手就在潘阳胳膊上狠狠拧了一下。

  潘阳也是贱骨头,明明被拧得到抽气,还哈哈笑了两声,她得承认,能气到她奶奶的感觉特别爽!

  ——

  夏季多雨,连着下了几场暴雨后,天气转晴,生产大队的所有队员又得抓紧时间忙活了,他们要忙着种下一季的农作物。

  今年上头给他们生产大队分派了两个指标,主要种植玉米和黄豆。

  六月份种上,十月份大概就能收。玉米占粗粮很大一部分比例,至于黄豆,上头要收上去百分之□□十,统一送去榨油,作为淮河两岸城市居民的主要食油来源。

  按说队里该去县城农机部门买玉米和黄豆种子,可这么多亩地,单买种子也得花掉不少钱,更不要说还得花钱买肥料追肥了,生产队每年为了节省那点种子钱,基本上都用头年存下的玉米和黄豆作这季的种子。

  生产队只有一辆拖拉机和犁,这个时候老驴和牛就显得格外重要,底湾的地势平坦,适合用拖拉机犁地,队里唯一的拖拉机就被派到了底湾,至于半山腰上的梯田,则是赶牛过去犁。

  生产队被分成三拨,一拨坐拖拉机去底湾,一拨去坝下,还有一拨去半山腰梯田。

  潘阳被分到了半山腰梯田,同她一起的还有潘兆房、潘兆丰,潘恒春的三个儿子很少被分配到一块干活,既然分配到一起了,难免就被人拿来比较,作为队员劳作时闲谈的话资。

  王有田有个兄弟叫王有地,王有地别的本事没有,碎嘴起来可不比村里的妇女差,他吆喝了一声潘兆房和潘兆丰,笑呵呵道,“兆房、兆丰,都是一个娘生的,你看看你家老大,可比你们能耐多了,房子翻修了不说,家里还买了自行车,儿子也出息,兆房、兆丰你们可得加把劲撵上你们大哥了!”

  有时候嫉妒就是这么产生的,人不能比较,自打潘家大房越过越好之后,潘兆房和潘兆丰两兄弟就总是被自己女人嘀咕,整天说大房怎么本事,大房怎么好,大房家又吃肉了,已经听得他们足够烦了,现在又有外人拿他们做比较,两兄弟难免心里不痛快。

  潘兆丰比较有心眼,什么话喜欢搁在心里,哪怕他心里不舒坦也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说出来。

  相较之下,潘兆房的脾气则要直接许多,当即冲王有地道,“你大哥倒是村书记,你呢,是当了个村干部还是怎么着?也没见你比你大哥多有能耐。”

  王有地一听,当即把锄头往地上一摔,冲潘兆房喊道,“潘兆房,你小子有种的过来站在我面前说,看我不揍得你满地找牙!”

  潘兆房也是年轻气盛,当即把手里盛玉米种子的篓摔在地上,朝王有地冲过去,村里其他人见形势不对,忙将潘兆房拉住,有人高声喊潘阳,“潘家老大,快过来拦住你兄弟,大家好好干活,有话好说呀。”

  实话说潘阳都懒得管这些破事,刚才她就听到王有地的话了,但她装聋作哑全当什么都没听见,但这会子被人喊到名了,不得不过去拉住怒气冲冲的潘兆房,让他坐到田埂上消消气。

  没想到人家还不领情,狠狠甩开潘阳的手,当即指着她鼻子吼道,“潘兆科,别在我跟前假好心,干你的活去,我不要你管!”

  这下可好,一帮围观的人看起了笑话,兄弟反目成仇什么的,看着就是一出大戏。

  潘兆房不嫌丢人,潘阳还嫌丑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跟耍猴似的,潘阳用了力气,狠拽了潘兆房两下,到底把他拽到了田埂上,潘阳气道,“因为个外人乱说话,你至于跟我撒气吗。”

  潘兆房狠狠撇开头,不搭理潘阳。

  潘阳也懒得理会他,她才不干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事,丢下潘兆房一人,潘阳又回了田里继续干活。

  等傍晚收工之后,潘阳没急着下山,而是让队里的人先走,等人都走光之后,她偷摸去了山顶,看看她开的小菜园,给菜园子浇浇水,看有熟了的青椒、茄子就摘下来裹到破小褂里,等天黑了就带回去留自家吃。

  等忙活的差不多了,她才晃悠悠的下山,只是她前脚刚走,潘兆房后脚从土坡后头出来了,看着眼前这片长势良好的小菜园,再想到大房无缘无故的条件好了起来,翻新房、穿新衣、三天两头吃大肉,前不久又买了自行车,他潘兆房也不是傻子,几乎可以肯定他大哥是偷摸干了投机倒把的事。

  投机倒把可是犯罪,如果被抓到了证据,所有东西被没收不说,他大哥也会被带到合作社劳动改造,干最苦最累的活不说,还不给一个工分。

  潘兆房靠坐在树根下,从布兜里捏了烟草,卷了一根烟了一口,望着眼前的菜园子怔怔出神。

☆、第17章 号一更

  晚上老潘家人照常蹲在门口的二层石台阶上吃饭,夏天天热,即便在生产队累了一天,也没什么胃口,潘阳已经连着几天没好好吃饭了。し

  潘阳现在孬好是个庄稼汉,光干活不吃饭哪成,张学兰看在眼里,可把她心疼坏了,老潘家如今可就得靠她男人和大儿子挣钱呢,不好好吃饭哪成!

  为了让她男人多吃点,张学兰可算是费了心思,她也不怕麻烦,用玉米面和精面掺在一块,和了一大块面团,拿擀面杖细细擀开擀匀称,切成面条块,在滚水里焯一遍,再盛出来放进和面盆里,端到压井口,压出冰凉的井水,待面冷了之后拿来做凉拌面。

  潘阳从山上菜园子里摘了青椒和茄子偷摸了带回来,张学兰都切碎了做成茄子卤,浇在手擀面上,爷们爱吃蒜瓣的也有,捣碎的蒜瓣加上佐料,一块浇在面条上,清爽可口,潘阳开了胃口,连着吃掉了两大碗。

  如今家里光景好了,不用担心缺粮食,手头宽裕的张学兰也不像以前那样抠门,每顿饭烧得都足够多,力求让家里老少吃得饱饱的,她现在甚至还会问潘恒春,“阿哒,锅里饭还多着呢,再来一碗?”

  每回这样,潘恒春都乐呵呵的说,“留给孩子们吃,我吃个七八分饱就成了。”

  可还是架不住儿子媳妇的劝,吃得半饥半饱还能再来一大碗。

  吃完饭,潘士云去洗了碗筷,潘阳和潘恒春还有张学兰都坐在家门口的大石头上乘凉,闲话家常。虽然潘恒春今天没在山上干活,可他还是从别人嘴里听说他几个儿子闹矛盾的事,就问了一嘴,“兆科,听说兆房今天犯犟脾气,和王有田他兄弟干仗了?”

  潘恒春到底还是没直接问潘兆房跟潘阳吵嘴的事,而是希望从别人身上引出来,让潘阳自己说。

  其实潘阳都没把这件事放心上,她毕竟不是她爷爷潘兆科,潘兆房不是她一母同胞的兄弟,在潘阳眼里,潘兆房只不过算是她同族的长辈而已,他若是值得尊敬,她敬他一声二爷爷,他若是不自重,潘阳也没必要再把他当成长辈看,大房、二房能处得来就处,处不来拉倒,大不了就不来往。

  只是当着潘恒春的面,潘阳当然不会说不来往这种话让潘恒春操心,而是笑呵呵道,“没事儿,我们生产队人这么多,一块干活难免会有个吵嘴摩擦,都不是什么大事,等兆房心里那股气过去就好了。”

  潘阳话虽是这么说,可潘恒春还能不了解他自己的儿子?打小嫉妒心就重,见不得潘兆科和潘兆丰比他好,哪怕是比他多吃了半块馍馍,潘兆房在他面前都要闹个半天。

  潘恒春敲敲烟袋杆子,叹了口气,对潘阳道,“兆科啊,兆房他到底是你兄弟,能让着他点就让着他点吧。”

  闻言,张学兰忍不住冷笑了一声,“老.二都有家有口的人了,阿哒还把他当小孩?叫我们兆科让着他,那谁让着我们兆科呀。”

  张学兰话音不过刚落,大巷子里传来脚步声,待走人走近了,张学兰看清了来人,正是说曹操曹操到,来的可不就是潘兆房?

  和潘兆房一块过来的还有他女人,张学兰说话向来嗓门大,潘兆房两口子绝对听见了张学兰的话,面上讪讪的。

  朱秀芝跟他们打了声招呼道,“大哥大嫂,晚饭吃了没?”

  张学兰心里窝着火呢,抬抬眼皮子看看朱秀芝,起身进家了,压根没搭理二房两口子。

  潘阳也懒得说话。

  倒是潘恒春,左右为难,实在没办法了,接过朱秀芝话茬,化解了两口子的尴尬,道了一句,“刚吃过,你们吃了没?黑灯瞎火的不在家歇着,出来做什么?”

  朱秀芝给潘兆房使了个眼色,奈何天太黑,潘兆房压根看不见,朱秀芝只好拿胳膊肘拐了拐潘兆房,笑道,“这不是兆房今天犯了混,跟大哥吵嘴了嘛,回去我就说他了,都是一家子人,有什么可吵嘴的,大哥可别放在心上呐。”

  既然被点到了名,潘阳也不好再不说话,呵呵了一声,嘴上道,“没事,都是家里人。”

  说完,她起了身,不想再跟二房两口子说话,也进了家去,准备洗洗脸冲冲脚,该歇息了,明天还得干活呢。

  哪知她前脚刚踏进家门,朱秀芝两口子后脚就跟着进来了,朱秀芝一进门就将视线放在了廊檐下停放的自行车上,忍不住过去摸了自行车一把,呵呵笑道,“大哥,你家自行车可着好看!”

  潘阳呵呵了两声,没吱声。

  见大房两口子都不愿搭理他们,潘兆房两口子也挺尴尬,朱秀芝不停地拿胳膊肘拐潘兆房,潘兆房犹犹豫豫了一番,这才对潘阳道,“大哥,在山上是我不懂事,不分个场合就跟你吵嘴,尽叫外人看笑话,我脾气直,大哥你可别放在心上啊。”

  既然人家都道歉了,潘阳也不是小心眼之人,不好再矫情,她道,“事情过去就算了,我们都别提了,下次不当着外人面丢洋相就成。”

  潘兆科忙哎了一声,和潘阳一样,也蹲下来坐下二层石台阶上,他卷了一根烟递给潘阳,“大哥来一根?”

  潘阳摆摆手,“我不抽烟,你抽吧。”

  潘兆房也不强求,他摸了摸小褂口袋,这才忘记自己带洋火了,他倒是把这当自己家一样,不跟潘阳说一句,直接起身去厨房翻到一盒洋火,点了烟,随手把洋火盒子塞到了小褂口袋里,好似习惯了这么做一般,丝毫没意识到这盒洋火可是别人家的东西。

  潘兆房蹙着眉头,连抽了几口烟卷,似在考虑到底要怎么跟他大哥说才合适。

  潘阳早就看出潘兆科一副便秘似的脸,知道他一准有话要跟她说,潘阳也不说话,好以整暇等潘兆房开口。

  果然,潘兆房在抽了将近一根烟之后,压低声音对潘阳道,“大哥,山顶上的小菜园子是你开的吧?”

  潘兆房话音刚落,潘阳心里的咯噔一跳,瞅了一眼潘兆房,见对方也再看她,一副笃定的样子。

  潘阳面不改色的强撑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什么小菜园。”

  潘兆房呵呵了两声,对潘阳道,“大哥还在唬我呢,我今天都看到你在山上浇菜园了,那片地如果不是你开的,你能去浇水?你能把菜摘回来自家吃了?”

  既然被逮了个正着,潘阳再撑下去也没意思,点头道,“是我开的,家里人多,能不想点法子让他们能吃饱饭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奋斗在七十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