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18岁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蛮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71 KB   上传时间:2016-10-12 13:35:39

  再说家里的左亲右邻还有大队人之类的人都知道,其实分家的时候,他爹给了他大哥500块的分家费,所以说公道自在人心。

  再加上老爹放话说不用大哥两口子养老,但是将来病了要兄弟3人平摊药费,这都做好协议了。

  张林青他爹这几年在外面算是长见识了,每年回乡下过年,走亲串户是都说自己这辈子没白活,挣下这么大家业;自己老二是如何努力上进,他这辈子也是值了。

  因为张林青也算一直在老爹的眼皮地下做事,越发对张林青的看中,就对他大哥是越发看不上了,所以老爹话里话外的嫌弃老大一家。

  弄得张林明夫妇在亲朋好友中名声是越来越差,老爹为了将来不让老大给老二老三添麻烦也算是煞费苦心啊。

  张林青他大哥结婚3年里,添了个女儿;为了生儿子大嫂如今又怀孕了。

  大哥死性不改,耐不住寂寞。在魔都时候,勾搭工地上的一个做饭的小媳妇。

  偷偷约会时,被男方家人抓个正着;当场把两个人打得半死,虽然大哥溜得快,最后还是被人家知道是工地上的人。

  男方家人闹到工地,把他大哥揪出来。张老爹为这事都气晕过去了,这才吓住那户闹事的人家。

  为此张林明被派出所抓住,差点被判流氓罪,最后找人,才以以乱搞男女关系被拘留了2天;老爹为此气得住了2天院,医生建议他以后要少生气;免得伤肝。

  等张林明从派出所出来,工作也丢了。张林青没少为他跑上跑下,医院里伺候老爹的事都交给姐夫。

  为了平息老大的事情,双方在派出所的主持下做了调解,张林明为此还赔了不少钱,丢人啊!这不工地上也嫌弃他惹是生非,把他辞了。

  没了工作,只能灰溜溜的回乡了。张老爹觉得大而给他丢大面子了,在单位看到熟悉的人,都不好意思。

  知道老二为老大求人欠人情,也花了不少钱。实在张不了口再让老二帮大儿求情,让老大留下来上班;为了他自己面子,催着老□□溜地赶紧回乡,别留在这给他丢人了。

  张林明只能灰溜溜的回乡下去了,回乡后不知道怎么传到乡下去了,老婆挺着肚子和他大闹了一场,跑回娘家去了。

  老妈眼里只有孙子,为了孙子三天两头带着老大和孙子去亲家装孙子去,好不容易把媳妇请回家。

  张林明丢了工作后,只能四处找活打零工,帮人家盖房子去了。在乡下盖房子,那是没有休息的,从早干到晚,中午只有30分钟吃饭时间,他本就吃不了苦,像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自然又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了。

  就这也不想行啊 ,工地一天最多工作8小时,周末还有1天休息时间,给人打零工,又是一天要做12小时,就这样的零工也不稳定啊!

  这不两夫妻天天为了钱吵架,弄得家里也不安生;张老妈为了孙子,为了儿子家能安稳点,只好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补贴老大一家。

  在乡下有好多好事之人都会跟他打听回乡的原因。他自己到是会往脸上贴金,美名其曰的说是回乡下照顾怀孕的老婆。

  可老家人也不傻,再加之前被抓的流言,传到乡下,大概被大家传的都知道,这不都在等看他的笑话呢。

  你想啊,谁放着好工作不干,回乡照顾老婆啊,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么。

  那个年代那家老婆没怀过孕啊;谁家老婆不是怀着身孕还去生产队,上工赚工分的,还有人家把孩子生地理呢。

  这不就有人传是非,说张林明肯定在外面惹大事了,回乡避难来了。也有人说他老婆娇气,舍不得男人,得把男人栓裤腰带上。总之是夫妻两的脸面都丢光了啊!为此他老婆又是和他大吵一架。日子没发过了。

  连张林青他妈在生产队做活时,都有些觉得抬不起头来。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不过,这些可不关张林青什么事,他这几年一直都关注孩子他妈的的事,他算算老婆方美琴今年18岁了。

  很快她那个大伯母就要给她说个张林青们村,一个叫“封秃子”的快30多的老男人了,说是说亲其实就是卖;想卖个好价钱。

  当年就是到张林青他们村相看后,方美琴不满意后,直接跑了。后来遇到自己后,一时冲动跟自己回了家。

  在自己家过了一夜后,第二天自己带着方美琴直接去找她大伯父提的亲,这门亲事才算成功。

☆、第 18 章

  张林青想想了具体遇到方美琴的时间后,算算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就暗暗放下心来。

  他决定好了,打算在回乡过年的时候,提前请几天假回去。

  定好计划后,张林青就在想要怎么花自己手里的5千块钱;才能体现它最大价值化。

  拿回老家那是不可能的,按照上辈子的想法觉得还是买商铺比较划算。

  这个时候房价便宜的跟白菜价似的,他也不想想,这个时候的物价多低。想到就要去做到,张林青是行动派的。这也体现他爽快的个性。

  接下来一有休息时间,张林青就到处打听到处看商铺,再加上前世从女儿、妹夫、还有新闻里一些零散消息;根据这些判断让张林青找到好的商铺。

  魔都80年代初5千块钱想在市中心位置买上商铺那是不容易的,但是在杨浦镇、虹口镇这些地方还是比较容易的。

  有人问怎么不去江东买,后世的金融中心呐。可他实在不了解啊,只知道在陆家嘴,可是陆家嘴大了去了,还是稳妥点,在自己了解的区域吧。这就是他做事的风格,谨慎稳妥。

  张林青知道自己没那个资本也没盯着市中心;而是花了大半个月的月的时候在虹口镇找到2个20多平米的小门面。不但把自己这几年全部的积蓄花的一分不剩外,还找李斌借了几百块钱。

  不过好在立马把这2个商铺租出去了。一个月15块钱的租金,两间30块钱,租金一季度一收,再收2个月的押金,这还是上辈子女儿在魔都工作时候,租房的合同上写的,被自己看到了。

  正好自己用来借鉴,自己也仿照那个做了章程签了个协议,租房协议1年到期;到派出所和街道盖了个章。

  欠了外债的张林青开始感到有压力了,有压力就用动力。张林青上辈子就不喜欢欠别人人情和钱,钱好还,人情债难还啊;一般都是别人欠他钱。

  张林青这几天一直在琢磨着倒卖点什么赚点外快好还钱呢,到了快发工资的时候了,这时候的张林青工资加奖金一个月有130左右,加上房租和押金少说也得有300,就拿这笔钱试试水了。

  说干就干,拿到这笔钱张林青没立马还李斌,而是利用周末的时候,在魔都的各个区的厂区闲逛。张林青做水暖是魔都行业里出名的“专家”

  在水暖方面只要有东西,就没有他搞不定的。所以找他解决问题的人也不少,他也算积累了不少人脉了。

  这就包括人生梅花手表厂的杨副厂长了,他专管厂里总务这一块的杂事。

  以前张林青帮他们厂解决排水问题时,杨厂长就送了块男士梅花手表给张林青。张林青自己又买了块女士的,并收了起来;准备将来送给方美琴。

  这天,他正苦思冥想的这点本钱该做什么呢?突然想起后世听女儿说过什么国货当自强啦,梅花手表如何风靡,还有什么回力球鞋在国外卖的很火后,国内才流行起来。

  对了,自己那点工资买手表来回倒腾卖肯定是不够看,也是不可能的,手表一直是抢手货,自己和杨厂长交情再好,人家也不可能大批量的把手表卖给你;所以不做那个梦了。

  还是老老实实的去打听回力鞋厂的厂址在哪里?如果能搞到好看又便宜的鞋子,自己可以利用晚上和休息时间拿到周边的夜市摆地摊去卖,如果卖的火的话自己弄到周边城市去肯定也卖得动。

  这天周末,张林青在工地打听了好几个本地的工友;才扫听到了回力鞋厂址;跟自己的邻居花1块钱租了辆三轮车,带了好几个麻袋;登着三轮车照着地址找去了回力鞋厂。

  说来也巧,回力鞋厂有批鞋子,做的是出口,样式很是花哨;那个跟他们谈业务的老外在鞋子生产出来就没出现过,怎么也联系不到,现在这批鞋子积压在仓库,回力鞋厂的厂长很是苦恼,把销售科长骂的狗血淋头。

  张林青也是运气好,去了正赶上回力鞋厂正要低价处理这批鞋子呢。这个球鞋比现在工人穿的解放牌球鞋好看多了。

  当然不符合现在国人的审美观了;年轻人估计会青睐。张林青倒是觉得很好看啊。

  至少他认为他的那些邻居中赶时髦的大小伙子肯定不能错过这样的鞋子。后世什么样的鞋,他没见过呢。

  这次球鞋大概有1500双,市面上的解放球鞋1.2元一双,这个球鞋都是做了出口,出口赚外汇;1.5元一双;卖出去后外汇局到时候还能补贴点呢,为了迎合老外的审美观,鞋子做的比较花哨;张林青认为很好看,可架不住国人不买账啊。

  张林青跟销售科长死磨硬泡的谈到8毛一双,他全吃了;不过他只能分批买进;美名其曰说是怕卖不出去砸手上,其实只是因为张林青本钱不够。打算空手套白狼。

  销售科长不同意,说是自己做不了主,要请示厂长。厂长仔细斟酌后说9毛一双,他们就同意。因为这批鞋实在找不到买主啊,他们又不能积压库存,只能将就着办了,至少他们要保本,工人也得开工资呢。

  其实这批鞋子回力鞋厂还是赚到钱的。最初老外是付过定金的,鞋子所有的成本都加上也就在8毛左右,所以除了老外的定金外他们还是可以申请外汇补贴的,所以这批鞋子还是能赚几毛钱一双的。

  所以厂长也就答应让张林青分批吃进,一次500双这样拿。张林青想了后同意了,大家签了个协议,找个派出所的警员做见证人。

  张林青回去后找老爹借了100块钱,骑着从邻居哪里租来的三轮车;从回力鞋厂拉回了第一批500双鞋子;他把这些鞋子运到他在虹口区的单身宿舍;这个间30多平米的宿舍从去年就没有再租出去。他自己住了;他现在工作量没以前大,所以也就没以前忙了。这也方便他休息的时候出去赚外快。

  他把鞋子运回来后,正赶上邻居们下班;处的比较好邻居就过来帮忙搬货。边搬货,边问,这是什么?张林青灵机一动说道:“这是一批出口的鞋子,配喇叭裤穿特别好看。

  这时候已经开始流行喇叭裤了,不过张林青不喜欢穿。帮张林青搬货的有2个都是赶时髦的小青年小王和小季,当下就说要看看,张林青也同意了,立马拆了一个麻袋,从立马挑了2双他们的码字,让他们试试;他们看到鞋子就很喜欢,穿脚上很合适,比皮鞋舒服又不闷脚。

  很是高兴,立马问张林青多少钱一双,张林青想了下道:都是处的好的街坊邻居,直接给个进货价吧,2元的价码。两个小青年很是爽快的立马付钱,并帮张林青把货搬进家里后,穿着新鞋子高高兴兴回去了。

  张林青今天没上班,所以也工地上也就没他的晚饭;晚上去弄堂里买了碗馄饨。刚端起碗来吃饭,就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刚买自己鞋子的小王和小季带着他们的朋友来买鞋了。

  张林青连忙把人迎进屋,逐一问了问鞋码后,拿出他们相对应的码数让他们自己挑款式,鞋子一律2元一双瞬间就卖出了10双鞋,有的人甚至拿了3双,说好看又不贵,拿回家换着穿。

  国人就喜欢凑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凑。这真是一成不变啊!这不这帮小青年闹哄哄的刚付完钱走人后,筒子楼里的邻居们也上门来打听了,听说是来买鞋了。而且是出口挣外汇的鞋子,大家都争相恐后的要买;这不一会儿工夫又卖出去8双鞋子。

  忙完这些,张林青看着已经被汤水泡得面目全非的馄饨,顿时没了胃口。拿起碗倒掉后,想想明天该怎么卖了,光靠邻居是吃不下这些鞋子的。

  第二天上班,他一直在想,这附近哪里的青年人比较多。突然他想到大学了,这附近杨浦区有好几个高校呢。

  说干就干,找到销售目标就不愁鞋子卖不出去。打算等第二天下班后,就去杨浦区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门口试着卖卖看。

  第二天下班,张林青没吃晚饭从食堂拿了2个馒头,带了壶热水踹怀里;路上边吃边往家赶。到家后整理出20双各种码的鞋子装在蛇皮袋里,然后出了弄堂到公交车站坐2站公交车。

  来到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交叉路边,这边靠着两个学校的人流量每天晚上都有好几个摊子过来摆摊。不过都是卖吃食的。

  张林青也不急,把蛇皮袋往地上一铺,把各色鞋子拿出来一一摆放好,坐在一边等着顾客上门。

  80年代的时候是遍地黄金的年代,钱太好赚了。没人管你摆摊的,也不用怕城管的。

  等了一会儿没什么人过来看看,不行张林青坐不住了看到人群就吆喝起来:“走过的,路过的,千万别错过啊,出口外贸鞋子,3块钱一双便宜卖了啊”。

☆、第 19 章

  哎,还别说,这么一吆喝,真有人来看了,一来就是一群女学生。上来就问,“真是出口的”张林青立马道,对啊,出口欧美的,赚外汇的。我好不容易从鞋厂抢点出来,你看看这个款式,这个质量。

  还别说,这几个女同学一看,确实不错,不过有点犹豫;说是太花哨了,其实照后世来眼观看还是很素净的。

  记得儿子上高中时的那些板鞋,那个不必这回力鞋花哨啊。不过放这个时代,大家都是穿灰白黑的颜色衣服,这么一看这鞋子很是鲜亮。

  张林青凭着自己多年三寸不烂之舌。立马道:“同学,改革开放了,国家都引进外资了,以后花哨的不单是鞋子,花哨的衣服裤子都会有。

  这个颜色的鞋子也谈不上多花哨。但是款式好啊,百搭啊,你不信试试看,又不要你的钱。就你这身衣服,穿这些照样能配。穿皮鞋呢还有点闷脚,而且你也不能一直穿不是么。

  你看这鞋子穿脚上舒服,有好看,还不贵。本来要5块一双的,我只买3块钱一双。”听张林青这么一说。

  那个女同学还真试试,穿上后,同学都说好看;买东西就是要这么比着,大家才会买。果然这么一试,6个女同学人人都买了一双,很满意的提着鞋子回寝室了。

  没一会儿工夫张林青带来的20双鞋子都给一抢而空。还有好多同学直接跟张林青订了几双。

  这大大的鼓舞了张林青士气,前世倒是摆摊卖过鸡蛋。在大学门口卖鞋还是头一回。就这么连续摆了5天的摊位,张林青卖出来100多双鞋子。

  不但自己的本金都回来了,张林青还把老爹的100多块钱也还了。周末的时候,骑着租来三轮车,走街串巷的把剩下来的300多双鞋子,买的只剩百拾双。

  下午带着剩下的鞋子到市区人流最多的地方,摆摊子卖鞋子。这几天卖鞋吆喝得张林青嗓子都哑了。上来也懒得吆喝了,在三轮车上直接挂着大大的纸牌;写着出口外销鞋,3块一双,谢绝讨价还价了。

  懒得讨价还价了,所以就写了这么一句。不过没想到这次鞋在大学门口卖的省心了,他不想讨价还价,也经不起这些大妈们太会还价了。张林青坚持没让价,摆了一下天,张林青就卖出剩下的100多双。

  第二天中午趁着午休时间,张林青去鞋厂把剩下的1000双鞋子拉回来。

  去鞋厂拿鞋的时候,回力鞋厂的销售科长;似笑非笑的对张林青说,赚了不少吧。张林青知道只要在魔都买鞋总归会让他们知道的,他也没想过保密来着。

  知道这单做完后,下单不容易了,不过张林青也没在意。笑眯眯接回那个科长,大家共同发财。

  张林青拉着鞋子回到宿舍,看着家里摆满了鞋子,连个下脚是地方都难。也没在意,反正是赚钱了,谁还嫌钱烫手不成。

  这次卖鞋子张林青实在是忙不过来,就找了姐夫一起来帮忙。所以姐夫知道张林青在上海有房子了。

  也没多想,他觉得小舅子忙的好是有真本事,也没多嘴,他多少知道点小舅子的家事。

  不过老丈人周末倒是撞见了他跟小舅子倒腾鞋子。他正打算提醒小舅子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18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