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18岁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蛮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71 KB   上传时间:2016-10-12 13:35:39

  张林青叫住了他:“爹,我还有一个办法,大哥一家还有妈妈肯定满意,就是不知道你会怎么想,我先说出来,你考虑考虑。”

  张老爹迟疑的看着二儿子,心中有种不好的感觉,他强压下去,平静地对着老二:“你说吧,什么办法?”

  张林青:“爹,你有没有想过办内退,把你的工作让给大哥,子承父业,这样他不就有正式工作了么?”

  张老爹:“什么?!”不敢置信地看着二儿子。“老二,你没开玩笑?”

  张林青:“爹,儿什么时候跟你开过玩笑,如果不是爹催的这么急,我还这么想不到,今天在单位看到一个同事就是这样把自己的工作让给儿子的。”

  “爹你如果同意,我就找李斌大哥帮忙促成此事,你看他现在已经到调到住建局工作了,建筑公司现在就归住建局管,这事他一句话,都不需要找人,送礼!”

  张老爹往后退了几步,脸色苍白的想着,怎么为了老大找工作,把自己的工作丢了?

  张林青看老爹脸色不好,忙又劝道:“爹,你别想太多,这件事目前只有你知我知,你考虑考虑吧,妈不知道,暂时不会催你,不过促成此事对你也是有好处的。”

  张老爹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瞪老二:“这事对我有什么好处?你说说看,一副我看你能说出个花来样子?”

  “爹,你年纪不小了,建筑公司又都是干重活的,你这么大年纪身体吃得消么?办个内退,回家养老修身,不是挺好的么?!”

  “还不如把工作给了大哥,这样大哥有了工作,只要他好好干,不愁没个好前程。你再也不用操心大哥的事了,我到时候再帮大嫂找个临时工的活做做,他们一家也就是双职工了,吃公粮了。你老人家回家休养,跟妈妈老两口过个二人世界,有什么不好?!”

  张老爹听完老二的话,似乎有点心动了,但他不确定老二说的真假,还有自己没了工作以后,该怎么办?回家种地?!

  可以回去问问单位的老职工,以前也听说过,单位有子承父业的,没想到这事如今要发生自己身上了。

  张林青看着老爹微驼的背影,突然又想起另外一件事,连忙冲老爹背影喊道:“爹,你别忘了该去医院检查身体了。”

  老爹头也没回摆摆手回了句,知道了。

  张林青开门进去,倒了点水,喝了口,深深吐了口气,静下心来,拿出书本开始看书,这段时间落下的课程太多了,还是好好看书,记笔记,准备把落下的课程都补上。

  晚上家人到齐后,出去下馆子,吃了点简单的,两家人找了家面馆,一人都要了一海碗肉丝面;吃完回到店里把这两天的营业额算了算,收拢起来就散了,各自回家休息。

  张林青一家4个坐在一起学习,各种各自的书,互不干扰,所以一时间家里只传来沙沙地钢笔划过纸张的声音。

  方美琴跟老公说,自己想考大学;张林青一开始没反应过来,眼睛看着嘴里答道;好啊,我支持,不是早就商量过了么?现在家里也不缺钱了,我全力支持你去读书。

  方美琴知道老公误会了,连忙说,不是之前说的那个读夜校的那个,我打算11月份就去报名参加明年的高考。

  张林青一听来兴趣了,放下手中的书本对老婆说,谈谈你的想法?

  方美琴:“你看啊,现在形势这么好,那么以后对学历要求更高,现在虽然读个中专也能安排工作,以后呢?为了不落后,不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我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利用它岂不是可惜了。”

  “我觉得你最好也参加高考,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以后社会发展,中专肯定不行,而且我们的这个中专还是读的夜校,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都会被淘汰的。”

  张林青为老婆的这番言论拍手鼓掌,他对小妹道和妻妹道,听到了么,为了不想以后被淘汰,要努力学习,对着小妹月美道,尤其是你,更得努力学习。”

  月美点点头,“哥,我知道了,不会让你和嫂子失望的。我也会监督外甥女们好好读书的。”

  李建芳也对姐夫承诺,自己以后也去读夜校,自己可以去学个会计什么的。

  张林青想着要不是自己的重生的,他都怀疑老婆才是那个重生的人。他为老婆的远见而高兴,可见上辈子环境局限了老婆,这辈子美琴肯定能走的更远!

  张林青和方美琴:“等我们报上名后,每逢周末我们读高考复习班怎么样?”

  方美琴忘乎所以的抱着老公:“你真好。”

  张林青咳咳两声,主意场合。

  月美和李建芳笑着对着两人道:“我们什么也没看到,回房间睡觉了。”

  方美琴笑着骂了句;臭丫头们。夫妻二人恩爱回房间.......

  张林青一直等着老爹的答复,大哥的工作没动,不过倒是帮大嫂找了份临时工,在郊区的一家食品厂。每个月的工钱60块,工作比较幸苦,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不过比在家种地好多了。总算是圆了她的进城梦。

  张林青和人家打好招呼,只要朱文兰不出幺蛾子,好好干,以后肯定能转成合同工的。

  现在就剩下张林明的工作了,就看老爹怎么想了,张林青也不催,反正他不急,这事也就妈妈和张林明着急,他们会催老爹的。

  不过张林青还是帮他们加了把火,他托人在张大妈和张林明面前说镇上某某子承父业在县里供销社上班啦,就是接了老子的班这件事。

  他相信,以张林明的小聪明肯定能想明白这件事,以张林明和老妈的性子,只要想明白了,就会去磨老爹,此事老的早晚都会答应的。

  果然不出张林青所料,没出一个月,老爹就给张林青打电话,让他有事情去下建筑公司。

  张林青接到老爹的电话,放下手中事情坐电车赶了过去;张林青到老爹寝室意外的看到了2个人,妈和张林明。

  看来为了逼老爹答应,张大妈和张林明没少下功夫,这才几天的时间,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感觉老爹好像老了几岁似得。

  张林青也没等老爹他们开口,直接问老爹:“爹,想好了?!我这就给李大哥打电话去!”

  张老爹几乎只是轻微地点了下头,像是用尽全身力气;张林青不由叹了口气:“爹,别担心,你退下来我会每月给你和妈妈寄钱的,会让你安度晚年。”

  张林明听到老二表示,不甘示弱道:“爹,放心吧,我会孝敬你和妈妈的,我是长子,以后你们都跟着我过。”

  张大妈在后面帮腔道:“是啊,老头子,以后我们回想含饴弄弄孙有什么不好?”

  张老爹不可置否的笑了笑,张林青听完鄙视地看了张林明一眼,心里想道:张林明的话能信,估计母猪都能上树了,他要是真做到就好比鬼上身了。等着吧,这日子消停不了!

  一个电话很快就搞定了,张林青帮着老爹办完内退手续,又帮张林民办理入职手续,老爹的房子被单位收回了,所以张林青带着老爹和老妈回了自己家暂住。

  张林明虽然接了老爹的工作,但是待遇跟老爹缺差了好大一截;工作和刚进单位的正式工一样,拿着45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每周分大小周末休息;这个时候每个单位房子都很紧张,单身宿舍是没有了,只能随大流住集体宿舍,而且工期忙的时候,都得随着工期和工地走。

  张林青帮他办好手续带着老爹和老妈坐电车回了自己家。张老爹已经来过老二家无数次了,也没觉得哪里稀奇,城里人家的房子都是豆腐块大的地方,就是屋子里装修的比较好,看多了也就那样。

  可张大妈是第一次到老二家,进门就不停地发出感叹,不停问:“这墙雪白的,是刷的什么?这地板是木头的?这刷的是什么油漆?还有那个电视什么的,洗衣机她都没见过,每个都去摸一遍。”

  老爹不耐烦地:“有完没完?这些东西你摸了就是你家的了?就算是你家的你舍得花那个电费?”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写到现在也快收尾啦,我会把文章总字数控制在30万之内的。

☆、第 72 章

  张大妈撇撇嘴道:“老二真会享福,都不知道孝敬老人。”

  张林青刚从厨房倒了两杯水过来,拿出小妹的点心出来招呼爸妈,就听到老妈的这句话,换做以前还会觉得心寒,现如今他已经不在意了,笑咪、咪地对张大妈说:“妈,那个电视机孝敬你也没用啊,在乡下是放不到台的,洗衣机的话,更是没用了,乡下没有自来水,弄回去你也用不了,放家里也是落灰,还招贼!”

  张大妈听到老二的解释只是哼了一声,说了句:“还是老大孝顺,他刚跟我说等他工作稳定下来,就把我们老两口接过来享清福。”

  张林青毫不在意地说道:“他工作不是稳定了么,大嫂工作也有了,现在也可以接过去。”

  张老爹因为工作没了,正气不顺呢,接了句:“你拉到吧,我看你等到明年三十夜也别想了,嘴上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只可惜是个软蛋,等着吧!”

  张老爹说完气哄哄的跑到沙发上躺着去了,张林青把电视打开调好节目。

  张大妈气的对着老头子和二儿子各自翻了个白眼,也气呼呼地坐在沙发另一边看起电视来。

  张林青没理会老两口打嘴仗,直接骑着自行车去店里看店,这个时候正是店里最忙的时候,忙完又给姐姐店里挂了个电话,约好晚上在某某饭店吃饭。算是给爹妈接风洗尘了。

  张大妈本以为老大夫妇都到城里上班了,这下她也可以在城里享享福了,没想到儿子和媳妇一个在城区上班,一个在郊区的乡下,媳妇从郊区到城里来一趟光公交车都得倒上4~5次,至少得花上3个小时左右。

  好在媳妇单位因为她们工时比较长,厂里房子也宽裕,倒是给结婚的职工分一间房的,张大妈以为这下媳妇得让自己在城里帮忙带孙子,没想到老大媳妇压根提都没提,只是不停催促他们老两口赶紧回乡看孙子和大孙女去,这次他们都出来了,把孩子留在娘家了,张老妈想来重男轻女,又怎么会把丫头片子放在心上呢,她一心想留在魔都,也想当个城里人。

  张大妈跟张林明说了几次,也不知道人家是真没听懂还说假没听懂,怎么都不接话茬就跟听不懂似得,可把张大妈气坏了,这儿子翅膀还没硬呢,刚接了老头子的班,这就翻脸不认人了?!

  张老爹呢,也不知道是刚没了工作不习惯还是更年期到了,在家整天发脾气,对着儿女们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对方美琴也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李建芳自从老两口来了之后,干脆直接住店里。月美也是见天的不回家,美名其曰把房间让给爹妈住,自己直接住大姐家了,其实就是为了躲爹妈。

  这老两口真是不招人待见,最后搞得张林青实在没办法让大姐夫妇把老两口领回去住两天,至少对着女婿他不好乱发脾气。

  张林青和方美琴这才长舒一口气,两个人实在是忙的很,每天单位、小店、学校三地跑,回家还得伺候老两口,真是力不从心,最重要的是心里累,人身体上累点也就算了,回家还没个好脸色,这日子过得实在郁闷。

  好在老两口在大女婿家住了几天,主动要求回乡了,张大妈倒不是想孙女了,而是她老人家做梦,家里进贼了,这才想着家里出来快2个星期了,家里没人住,左右又没个邻居什么的,不知道家会不会被贼搬光家底,想到这儿就火急火燎的催老头子回乡下,催张林青给他们买票,送他们走。

  张林青给他们买票,方美琴去百货大楼给他们买了好多点心,又去饭店给他们买了十来个肉包子让公婆路上当干粮吃。

  张月华则帮老两口打包行李等等,一家人把老两口送上轮渡后,这才重重松口气,互相看着,用手着对方大笑起来,一切尽在不言中......

  回去路上张林青买了9张电影票,一大家子吃过晚饭直接看电影去了,难得放松下。

  张老爹在魔都待习惯了,一时间回到乡下,很不习惯。从一个大都市的正式工人,变成一个农民这个差距非常大,人一旦有了对比就有了后悔,深深地悔恨不该在这个时候就把工作传承给老大的,他非常不喜欢在乡下种地的日子,回乡这段时间以来他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

  张大妈有时候都受不了,每天也就做饭和吃饭的时间在家,其他时间都在走街串巷地到处找人聊天,晚上老两口更是连睡都不在一个屋子里。

  张大妈也后悔回乡下了,她觉得自己应该去城里帮着带孙子的,她和张老爹老两口去亲家接孙子,这才知道,老大媳妇把自己妈妈和儿子带到魔都去,把大孙女给老两口留下了......

  气的张大妈在家破口大骂大媳妇,贼精贼精的,有好处时时时刻刻贴上来,现在老两口成了绊脚石一把踢开,反而带着自己的老娘去享清福了。

  为这事老两口还病了一场,张林青得知后,让春奇妈妈去帮着伺候了两天,病好了,张大妈还是那样,反而是老爹变好了,脾气也收敛了。

  也不知张老爹是想通还是怎么回事,病好后,他干脆重操旧业,在乡下当起了瓦工。

  这个年代乡下人,口袋里稍微有点钱,都想着修房子,张老爹手艺不错,在乡下也是有口碑的,自从他回乡后,陆陆续续地也有亲朋好友来找他帮忙修补房子,或者是在村里帮乡民盖房子。

  用他老人家的话说,就当给自己、老婆子、孙女赚点生活费度日罢了,张林青每个月给老两口寄回家的钱,他都存起来,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这大半年全国各地跑的张林青阅历增加了不少,人也变得比以前更加豁达了!

  也许是见多了,或者是想通了,他现在反而看开了;有时候反而会反过来安慰小妹和大姐他们。

  张林青认为张林明这辈无论怎么努力也别想达到他的水平了,他何必跟个小人物计较呢。

  对,张林明夫妇现在在他眼里就是个小人物,跟一个和自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人计较那是掉架子,也就不在意更不会打压他们夫妇了。但是对付张林明夫妇这种人,也不能让他们溜出自己的手掌心。

  人还真是奇怪,他放开了。爹妈和张林明夫妇的关系反而变差了。

  从大姐哪儿听了一耳朵,由于他们夫妇都要在魔都工作,朱文兰单位临时分了一间房给他们。

  现在问题出来了,2个孩子都小,大女儿够不上读书的年龄,儿子呢还不到一岁半,还在吃奶呢;而且老公张林明也就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能回来,其他时间他也是住单位集体宿舍的。

  放老家不现实啊,婆婆虽然不种地,就看她把丈夫宠溺成如此不成才的样子,就不可能把孩子给她带,而且孩子还要喂奶啊;夫妻两一商量决定把女儿留给婆婆,儿子交给丈母娘跟他们住魔都,单位有食堂,一间房隔一个能放下2张床,这样既能赚钱又能喂养儿子,岂不是两全其美呢。

  他们两全其美了,张大妈不乐意了;她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大儿一家甩开她带着丈母娘去城里享福了;大儿一家的工作还是她跟二儿辛苦闹才得来的呢;没想到却成全了别人,她能善罢甘休?

  张大妈就在村里闹,闹得满村都知道张林民夫妇不孝;本来在村里名声就不好,被老婆婆这么一闹那是更差了,整个乡里都知道。

  朱文兰也是个狠的,随便婆婆怎么闹,反正她人在魔都,一年到头最多回去一次,也怕这个。

  她就是不同意让婆婆来魔都给她带儿子;最后还是张老爹也一发狠把孙女也给老大两口子送去了,不是嫌弃老两口不会带孩子么,那就一个都不带,都由你们自己教养。

  家里地都租给别人种,他们也不要钱,只要每年给的粮食够家里吃就行了。张老爹打打零工,小日子过得也挺滋润的。

  到了这会儿张老爹才明白过来,老大一家就是一张嘴,什么都靠不住,这还没发达呢,就不认爹妈了。老二一家被他们寒了心,小儿子至今音信全无。小女儿根本就不认他们,只认二儿子一家。大闺女是个出嫁女,真让老两口跟着女儿女婿过,那是会被人错脊梁骨。

  想到这些张老爹不禁老泪纵横,这是做了几辈子的孽啊。悲从心来,老爹一下子病倒了。

  张大妈吓坏了,央求大队,帮她把老头子送到县人民医院医院后,又托人给张林青挂电话。

  张林青接到电话,当时吓得脸色发白,他以为老爹不行了。关键时刻还是方美琴给大哥学校打了个电话,拜托大哥大嫂暂时先帮自己夫妇去医院看着点,她和张林青这就请假回乡下。

☆、第 73 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18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