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爱谁谁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风流书呆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99 KB   上传时间:2016-12-12 21:01:59

卞敏儿并非全无脑子的鲁莽之人,自然知道关素衣此言非虚。她爹虽然宠她,但倘若她死了,就只是一具没有利用价值的尸体而已,谁会为了尸体损害自己的利益,并甘愿对抗皇权?她嘴上再轻贱圣元帝,却也知道他不是灭不了卞家,只是碍于外患不便动手罢了。

她从小就看不起他,那种优越感早已深入骨髓,哪怕明知道姑姑已成了对方掌中傀儡,也不愿承认他已非吴下阿蒙。仿佛越是贬低他,就越能找回失去的尊严一般。所以她更要当皇后,继而诞下魏国储君,如此才能实现卞家往日辉煌。

若真把关素衣惹毛了,死在此处,所有野望都会随之溃散。卞敏儿摸了摸凉飕飕的脖子,这才意识到自己太过低估对方,以至于在鬼门关里走了一圈。幸好汉人女子做起事来瞻前顾后,明明有一击必杀的机会却愚蠢地错过……

“你今日不杀我,来日必定后悔。”她直勾勾地盯着对方,断言道。

“你处理敌人的办法是让她死,或生不如死。我处理敌人的办法是让她失去最在乎的一切。”关素衣挺直的背影已消失在巷口,话音却还久久不散,“谁死谁活,谁悔不当初,咱们拭目以待吧。”

卞敏儿不愿承认有那么一瞬间,她的心脏因为这句话而颤抖起来。她抽出靴筒里的匕首,干脆利落地刺死马匹,这才带着一身血迹走出巷子,远远看见一支骑兵疾速奔来,连忙避让路旁。

“哟,这不是卞大小姐吗?怎地,被匪寇打劫了?”领头的镇西侯语气关切,漫不经心的神态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儿。

“与你何干?”卞敏儿绝不会把今日之事告诉旁人。被一个汉人女子差点吓破胆,这已然成了她毕生耻辱,唯有亲手杀死对方才能洗刷。

“确实与本侯无关。”镇西侯扬起马鞭,“本侯奉皇命清剿杨华山匪患,这就告辞了。”话落命步兵开道,快速朝城门奔去。

卞敏儿站在原地望了许久,这才咬牙切齿地离开。

-----

关素衣警告了卞敏儿,又在街上逛了两圈,这才回府。

金子看着她平静恬淡的侧脸,轻声道,“小姐,感觉这次回来您又变了很多,仿佛更稳重了,又仿佛更危险了。若换做以前,您哪里能让自己手上沾血,怕是连看都不敢看。”

关素衣摇头喟叹,“我想远离,偏偏有人拿刀枪剑戟逼着我往下跳。我若是不跳,肠穿肚烂就是唯一的下场。管你性格如何刚硬,能力如何强悍,头脑如何聪明,在强权面前都不堪一击。卞敏儿敢对付我,凭借的是身份权势,我敢与她明火执仗,凭借的也是身份权势。权势与权势相碰,但看谁腕力更强,拳头更硬罢了。关家终究是文臣,又属汉人,拼不过皇亲国戚,所以只能借势。我现在若还不稳,若还不狠,将来入宫唯有死路一条。”

金子左右看了看,压低嗓音道,“小姐您想岔了,宫里哪有您说得那么可怕。后宫嫔妃分为两派,一是汉人,二是九黎族人,两派各有其主。九黎族嫔妃自是听从盘婕妤号令,汉人妃子以沈婕妤马首是瞻。盘婕妤乃盘氏女,有点难对付,其余人等皆家世平凡,不足为惧。”

后宫嫔妃多为太后甄选,想也知道她不会为忽纳尔增添助力,故汉人嫔妃多出寒门,连摊贩之女也有。而忽纳尔为防外戚干政,把汉人大臣主动送入宫的女子打发去长乐宫面见太后,也不知对方说了什么,她们陆续装病离宫,倒也省了他不少事。

如此一来,宫中除了盘婕妤,还真没有能在家世上压得过关素衣的。但她终究有些不乐,却并未明言,只点头道,“究竟是怎么个状况,等日后入宫再说吧。”

“小姐别担心,奴婢自是会跟随您一块儿进去。”金子安慰道。

二人刚跨入正房,就见明兰穿着带血的衣裳站在廊下,显然刚从医馆回来,冲厅堂里指了指,小声道,“齐师兄把宋大嫂子带来了,这会儿正跪在里面请罪呢。夫人脸都气青了,给老爷送了信,让他回来处理。”

“你快些回去换衣裳吧,我进去看看。”关素衣踏入正厅,瞥见不断磕头的宋氏,不禁冷笑。上辈子为了一千两把自己和师兄卖了,这辈子为了一百两,又把自己卖了,真是一世比一世廉价。宋氏如此贪婪,难怪旁人要对付关家,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倘若大师兄将来高中状元,身边有这么一位妻子,就算再能干,怕也得毁在内闱不修上。

她刚想到此处,关父已踱步进来,冷道,“齐豫,你从小失祜,是我将你带大,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只可惜为师当年欲替你说一门体面的亲事,你碍于母命断然拒绝,最终选择与宋氏完婚。为师那时就曾说过,乡野村妇,性情粗鄙,恐妨碍你前程,让你莫要后悔。如今你看看,宋氏都干了什么?为一百两银票竟污蔑素衣裸呈闹市,四肢俱断,五官俱毁。旁人如何议论暂且不提,只说这消息若传入老爷子耳里,他本就重病的身体又会受到多大打击?科举不但考校才学,还考校品行,身上稍有污点都会被刷下去。这件事已经闹大,又在官府备了案,正所谓夫妻一体,你今年就别考了,免得考中以后被人弹劾内闱不修,反被取消功名,那样只会令你处境更为艰难。”

“师父!”齐豫不敢置信地喊了一声,眼里瞬间涌上泪意。他苦学多年,为得不正是这一刻吗?为何却偏偏毁在最后一步?宋氏,好一个宋氏!早知如此,当年就不该不顾师父阻拦,更不该看在母亲的面子上一直容忍于她。

关父并不心软,继续道,“三年后你若考中入仕,少不得有人上门攀结,若宋氏还是你的妻子,你能否保证她不会背着你收受贿络,卖卖人情?妻贤夫祸少,你若想无灾无祸,顺利晋升,最好换一个妻子。”

“不要!”宋氏尖叫起来,“你算什么东西,凭啥让俺夫君休妻!齐豫,你若是敢写休书,我立马吊死在帝师府门前,让大伙儿好生看看他关家是如何仗势欺人的!”

本还有些犹豫的齐豫目光瞬间就变了,冲关父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将闹腾不休的宋氏拽出去。宋氏回到家,原以为婆母总会帮着自己,她也不想儿子娶一个千金小姐,将来弹压不住吧?哪料对方一听说因为宋氏的缘故,齐豫今年参加不了科举,还得再等三年,当即就呕出一大口老血,直说自己错得离谱,不该毁了儿子前程,然后死活让儿子写下休书,把宋氏撵走。

恶人自有恶人磨,齐豫的母亲也不是省油的灯,宋氏在她手里根本讨不了好,几个回合就惨败而归,哭哭啼啼回了娘家。

而另一头,关素衣却收到临湘郡主的帖子,请她参加三日后的茶话会。临湘郡主与卞敏儿交好,这帖子来得蹊跷,怕是一场鸿门宴。但关素衣丝毫不怵,立即写了回帖,应下邀约。

第153章 赴宴

临湘郡主不但与九黎族贵女交好,也很欣赏汉人才女,结交朋友只看性情、品德,并不注重家世背景,而其父乃开国功臣,在朝堂上颇有几分脸面,令她在燕京城里混得越发如鱼得水。连卞敏儿那样的刺头都能将她引为知己,其心性手腕可见一斑。

她若是发帖举办茶话会,不仅各家贵女群起响应,连诸位夫人也欣然而至。原本只是一场小小的聚会,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竟收到许多书信前来询问详情,不得不改为百桌宴,广邀各路贵人光临,地点也由景郡王府移到东郊一处皇庄。

盛装打扮的关素衣坐在马车里,手中捏着两张帖子,一面细看一面沉吟,“先是发一张帖子请我过府小聚,待我答应又发一张帖子,将地点改至皇庄,且场面比先前盛大十倍。金子,你说这一来一回,一变一改,莫非都是为我准备的?请来这么多人,莫非只为了对付我一个?会不会是我想岔了,其实她只是邀我见一面,没有别的目的?”

金子分析道,“这位临湘郡主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做什么事,结交什么朋友,都带着目的。她早不与您结交,晚不与您结交,偏偏选在此时,就算不冲着您来,也肯定还有别的想法。您凡事小心便好。所幸她手段迂回,就算对付您,顶多也只是绕几个圈子,不入套就成,不会像卞敏儿那般闹到动刀动枪的地步。”

关素衣摇头轻笑,“以往我最讨厌交际,既怕动刀动枪,又怕尔虞我诈,恨不得整日缩在家里读书写字,不问世事,不染尘俗才好。现在却性情大改,得知别人可能会算计于我,首先想到的并非规避,而是迎头顶上,仿佛与人斗乐趣无穷一般。金子,明兰,你们说这是怎的?”

金子还没想好该怎么回话,明兰就耿直道,“小姐您都是被皇上给拖累的。您如果没遇见他,哪里会被逼成如今这副模样?”

这话好有道理,竟然无法反驳。本打算替陛下辩解几句的金子想了又想,只能闭嘴。

关素衣歪靠在软枕上,一手敲击矮桌,一手支着额头,透过清香逸人的竹帘欣赏窗外美景。她双目放空,不知在回忆什么,一举一动全无往日的端庄得体,变得慵懒而又随性,过了许久才摆手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好生想了想,却并不觉得自己被他害了,而是激发了本性。我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自己焉能不知?祖父命我研习儒术,我偏要背着他学诸子百家,可见骨子里本就不安分。遇见忽纳尔或许是我的劫数,就目前来说却并非坏事。没有他的逼迫,我如今还待在赵家当那有名无实的主母,一辈子就这样虚耗了,岂不更可怜可悲?”

明兰想起赵家的种种破事,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

当帝师府的马车行进在半途中时,临湘郡主正吩咐婢女好生打扮徐雅言。

看着对方上过妆容后更显清丽无双的脸庞,她满意颔首,“卞敏儿那蠢货自以为入宫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皇上强兵在手,政权独揽,早已将魏国治成一言堂,要灭几位亲王或许得筹谋几番才能动手,欲捏死卞家却轻而易举。她若还以为自己乃太后嫡亲侄女,比皇上高一等,入宫后恐无葬身之地。我如今怎么捧着她,你也跟着学起来,躲在她身后才最是安全。等她与盘朵兰斗得不可开交,就是你上位的最佳时机。”

“郡主,民女真能入宫吗?”徐雅言还是有些担忧,总觉得一切像做梦一样。不等她想到攀升之法,临湘郡主竟主动给她架好了梯子,欲送她乘风直上。

“今日我都邀请了什么人,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倘若连这点眼力都无,我倒要重新考虑入宫人选。”临湘郡主慢条斯理地喝茶。

“多谢郡主替民女造势!”徐雅言想了想,不由大喜。今日应邀的宾客大多为儒学之家的贵女或贵妇,已研读《女戒》多时,对她的德行与才华极为推崇。而她只需稍加展示才艺就能获得满堂喝彩,倘若让皇上撞见,定会留下深刻印象。

临湘郡主乜她一眼,吩咐道,“父王今日会邀皇上前来东郊打猎,顺便在皇庄内落脚歇息。他素来喜爱才华出众、容貌美丽、性情温婉的女子,而你恰恰是他最中意的那款。机会我已送到你手边,千万莫让我失望。”

“可您为何还邀请关素衣?她,她容貌才华均在我之上,怕是会抢走我泰半风头。”徐雅言不愿承认,却不得不认。

“没有对比就显不出优劣。你虽然容貌、才华稍逊她一筹,却有一点是她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那就是贞洁。她不贞不洁,还妄想以和离之身嫁入郎中令府,已惹恼了季夫人。你且看着,她二人一旦对上,少不得一番唇枪舌剑,而诸位夫人或偏帮、或调停、或看戏,或会闹出一场乱子。她们闹得越厉害,便越显出你贞静娴淑,温婉动人,看在有心人眼中自是格外与众不同。我请她来不是压场,而是抬轿,你只需安安稳稳地坐着就成,切莫自乱阵脚。况且你若出面辱了她,还能在卞敏儿那里卖个好,更易博取她信任。”

徐雅言略松口气,追问道,“皇上果真会喜欢我吗?”

“放心,他历来喜欢你这样的女子。曾经盛宠一时的叶婕妤你还记得吗?她与你几乎是一种性情,一类长相,若非叶家惹了天祸,也不会沦落冷宫,消声灭迹。你只管让皇上看见你的好处,将来的路子自然由我爹给你安排。你既是汉女,又无显赫家世,他不会对你心生忌惮,得宠的速度想必很快。”

“谢郡主,谢郡王。您二位的大恩大德,雅言定然竭力相报。”徐雅言强忍欢喜跪了下去。

----

关素衣抵达东郊皇庄,在婢女的引领下入了垂花门,正打算循着喧闹声往里走,却听背后一声轻唤,“关小姐请留步。”

“季公子?”关素衣屈膝行礼,“您有何事?”

季承悦左右看了看,低声道,“无论待会儿我娘说了什么,还请关小姐莫要与她计较。您要相信那只是她的偏见,并非我之本意。待我考中科举入仕,有了掌家之能,必然迎娶您过门。请您等我。”话落面红耳赤地拱拱手,飞快走了。

“看来今儿果真是一场鸿门宴。”关素衣盯着对方逐渐远去的背影摇头哂笑。

主仆三人到得后花园,放眼一看,立即就明白了今日处境。关素衣很少出门交际,认不得几个人,金子却对宾客如数家珍。这些人均来自儒学世家,对伦理教条、三纲五常看得极重,而《女戒》一书正是有了他们的推广才会在上层圈子里风靡。

偏偏撰书者徐雅言也应邀前来,这会儿正如众星拱月一般被夫人、小姐们团团围住,谈笑私语。她盛装打扮,满面春光,一袭淡绿色曳地长裙将她清新怡人的气质挥洒得淋漓尽致。而原本该是宴会主人的临湘郡主却端坐一旁,妆容简单,竟心甘情愿当了陪衬。

关素衣只看一眼就了然道,“原来并非故意针对我,而是打算把徐雅言捧上去。临湘郡主真是好心思。”

“就算不是故意针对您,您也被宾客们孤立了。小姐,再待下去只是一场难堪而已,何必委屈自己抬高别人?咱们稍坐片刻就告辞吧?”明兰愤愤不平地道。

“中途离开越发失了颜面。”关素衣先与临湘郡主见礼,然后一一与附近的小姐、妇人颔首,并不在意对方回不回应。她找了一处僻静角落坐定,轻笑道,“方才季承悦说的那些话你们难道忘了?想必季夫人这会儿正四下里找我呢,有她在,咱们绝不孤独。”

“她找您也是一顿冷嘲热讽,让大伙儿看您笑话罢了。”明兰噘嘴。

“我正愁没机会撕掉徐雅言的脸皮,临湘郡主就把台子搭好了,果如传言那般善解人意。我不怕季夫人闹,恰恰相反,还怕她闹得不够厉害。”说这话时,关素衣眼中闪烁着兴味的光芒。

她穿着一件流彩暗花云锦襦裙,外披一层绯红纱衣,华光照人的脸庞衬上绝俗的气质,无论坐在何处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哪怕内里对她再不屑一顾,很多人还是免不了偷偷看她,而受邀者中亦有不少权贵子弟,正暗地里对她评头论足,私语不断。

季夫人自然很快便发现了关素衣,目中厉光流转,却并不轻举妄动,而是端起茶杯默默啜饮,仿佛在等待什么。少顷,一名婢女带领一位眼眶通红,神情绝望的女子走进来,低声道,“夫人,这位小姐说是您的侄女儿,跪求奴婢带她来见您一面。您看……”

“没错,是我侄女儿。”季夫人摆手遣退婢女,低声道,“谁让你来的?还不赶紧回家去!”

“大伯母,求您别赶我走!钱家来人了,他们要把瑶儿抢回去,求您救救她吧!”女子说着说着已是泪如雨下,见季夫人无动于衷,竟噗通一声跪下,不管不顾地磕起头来。

关素衣往那处一看,眉头当即皱得死紧,而其余人等则围拢过去,欲探个究竟。

第154章 撕脸

关素衣不喜交际,认识的人不多,却对这名女子印象深刻。她点了点那处,问道,“此人名叫季婷?季府二房嫡长女?”

“小姐您认识?”金子大感讶异,随即禀明道,“她正是季府二房嫡长女季婷,因夫婿宠妾灭妻,不得不带着独女钱水瑶和离归家。然二房无权无势,她又打小失祜,下有弟妹、女儿需要照顾,上有体弱多病的母亲须得供养,日子过得着实艰难。不得已,平日只好绣些花样拿去布庄贩卖,一来二去与布庄管事生了情愫,竟想改嫁。那管事乃贫苦出身,每月只有微薄的月钱可拿,却愿意帮她奉养一家老小。二人原本已换了庚帖,季二夫人也满口答应下来,却没料婚事报予季大人知晓,惹得他雷霆震怒,派人去钱家让他们把钱水瑶带回去,然后勒令季婷落发修行,长伴青灯。今日正是钱家来接人的日子,他家宠妾灭妻,后宅秽乱,若钱水瑶真被带走,来日是生是死可就难说了。”

“啊?竟有这事?季大人也太狠了吧!那可是他嫡亲侄女儿,不过改嫁罢了,又能妨碍他什么?”明兰气鼓鼓地道。

关素衣放下茶杯,语气渐冷,“碍了他的颜面就是死罪。像他那样的迂腐之人,把伦理教条看得比人命还重。季婷和离本就戳痛他心肺,如今又想改嫁,且夫婿是一名出身低贱的庶人,他如何能忍?自是要大大惩戒一番,好摆摆他一家之主的威风。”

在这些人眼中,自己的权威和脸面才是最重要的,哪管旁人死活?上辈子,也是在《女戒》风靡燕京的情况下,季婷提出改嫁,却被季大人逼迫出家,断了姻缘。钱水瑶回到家不足一年就被父亲的妾室害死,却说她八字轻贱,与钱家犯冲,不但没有墓穴安葬,连口薄棺裹身都无,随便在荒郊野外挖了个坑,草草掩埋。季婷闻听消息后悲痛欲绝,连夜跑到女儿坟前,徒手将她挖出来,母女两个抱在一起静静死去。

那管事对她情深义重,耗费全部家财替二人买了棺木,办了葬礼,却因此惹怒季大人,被打断双腿逐出京城,从此下落不明。季二夫人得了失心疯,没几年便熬死在季府后宅。一双儿女没了依靠,一个刺杀伯父无果,反倒下了死狱;一个被迫嫁给五六十岁的老头当继室,没几年就香消玉殒。

季府二房的遭遇比关素衣凄惨千万倍,也是留在她心底的又一道伤口。看见活生生的季婷,她简直难以压抑心中汹涌澎湃的恨意,一步一步走了过去。

此时,已有旁人打探清楚状况,轻蔑道,“跪什么?和离就和离,竟还把夫家的子嗣带走,又妄想携女改嫁,真是败了私德,焉敢有脸来求?”

“是啊。夫君不过纳了几房妾室而已,何必闹到和离的地步?替夫家开枝散叶本就是主母应尽之责,你生不了,难道还不许妾室生?夫家若绝了子嗣,你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世上总有那么些人离经叛道,落得今日下场不过自作自受罢了。放眼看看,魏国哪个男子不纳妾?若人人都像你一般,岂不全乱套了?妾室只是夫君消遣的玩意儿,你若连这个都容不下,还谈何掌家兴家,相夫教子?”

“你想改嫁也成啊,报予季大夫人知晓,她还能不替你相看?竟与一低贱庶民私相授受,私定终身,只把你发配家庙已算手下留情了!快起来吧,别跪了,夫家的孩子原就该还给夫家,你就算说破天也不占理。”

季婷只管狠狠磕头,哽咽哭喊,“不能把瑶儿还回去啊!翠红会害死她的!大伯母,我求您救救她吧!您要我悔婚可以,让我出家也可以,只要您能把瑶儿救回来,我什么都愿意干!”她额头已磕出一块血肉模糊的伤口,血水混着泪水流下来,却没能换得旁人丝毫同情。

这些女人们,男人们,全用鄙夷的目光看着她,仿佛她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然而她只想带着女儿找一个好归宿而已,这有错吗?她只想让女儿平平安安长大,这有错吗?

巨大的绝望和哀恸占据了她的心扉,令她几欲晕倒。

就在这时,季大夫人从袖袋里取出一本小册子,徐徐道,“我们季家也是儒学世家,深知何谓礼义廉耻。女子嫁人后当以夫为天,从一而终,这才是女中典范,女德之首。你不安于室,自请和离,这是罪一;带走夫家子嗣,乱人血脉,这是罪二;与低贱庶民私相授受、私定终身,这是罪三。你罪大恶极,缘何有脸求到我跟前?我季家女子的名声都让你败坏了,来人啊,赶紧把她拉走!”话落抬眼去乜关素衣,淡声道,“当初我也送了一本《女戒》给关小姐,你看了没有?若是看过,觉得我这般处置季婷是对还是错?”

在场众人多为儒学世家的小姐、公子、夫人,帝师府若想联姻,只能在这些人家之中挑选。她若答错,立刻就会被群起而攻之;她若答对,往后也别想改嫁,直接当尼姑便好。这个问题险恶至极,而周遭一圈人已流露出冷厉的眸光,显然已将她划归为季婷这般不贞不洁,不贤不淑的女子,恨不得发配了才好。

关素衣看看站在人群外,显得极其清逸出尘的徐雅言,又看看隐在人群中,目光闪躲的季承悦,忽然轻笑起来,“季夫人此举自是大错特错!”

人群顿时大哗,当即就有人站出来欲与她辩论,却被她一句话堵住,“先别忙着开口显露你们的无知与愚昧。今日孰对孰错,就算我口述详尽,恐怕你们也听不明白。金子、明兰,伺候笔墨。”

她广袖一拂,翩然落座。金子立即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取出笔墨纸砚,一一铺平,明兰往砚台里倒了一些茶水研磨。

徐雅言见状立即走进来,冷道,“关小姐又想笔伐我等?难道你认为女子不该尊重夫君,孝顺公婆,善待妯娌吗?有人愿意贞静娴淑,从一而终;有人愿意离经叛道,不安于室,各人有各人的选择与活法。您和离了,难道就觉得天下女子都该和离?您想改嫁,难道就觉得天下女子都该改嫁?关小姐,恕我直言,您这种想法已属异端,还是莫要再妖言惑众了!”

“我暂且不评女子卑不卑弱,我只驳你一条,女子应不应改嫁。”关素衣瞥她一眼,奋笔疾书,不过三刻钟就已成文。大家全都等着看她笑话,倒也并不打扰。

“谁自诩远见卓识的?上来诵读。”她目光锐利,神情肃穆。

季承悦迟疑片刻走了上来,慢慢念道,“民为国本,无民则无国。故,国之建立在于育民,国之富强在于强民……”

这完全是一篇从国之基政出发的策论,而非众人以为的伐文。此文并不涉及《女戒》中的内容,反倒从各个方面论述女子改嫁的重要性。此时正值数百年战乱尾声,而历经战火的九州大陆已是十室九空,人丁凋敝。男子被抓充军,死于刀枪马蹄;女子躲避祸乱,皆有巨大伤亡;而老弱病残无人看顾,也纷纷丧命于颠沛流离。不仅魏国缺人,蜀州缺人,神州大陆处处残破,亟待重振。

如何让一片焦土焕发生机?除了繁殖别无他法。将士们脱掉甲胄,回乡耕种,谁不想讨一个媳妇,安居乐业?然而现实是:年幼女子大多死于兵祸、疫情,甚至被当成两脚羊互相交换着啃食了。活下来的女人少之又少,且大多是身体强壮的已婚妇人,但她们的夫君却又死于战场,以至于她们沦落为寡妇。人口凋零的同时更伴随着男女比例的失衡,若严厉禁止女子改嫁,十数年内,魏国人口还将一减再减,终成无民之国。

民不存焉,何来家国?

此言告一段落,文章又改换基调,从历史、律法,甚至九黎族的习俗来表述女子改嫁对国家人口增长的重要意义。九州大陆每遇长时间的战乱,建国后,君王总会颁布政令鼓励女子嫁人、生育,这是由当时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也是人口复兴的重大举措。有史书记载——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又言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可见女子不嫁,地方官员可逼其嫁人,甚至以罪论处,又设置官媒,强令男女婚配。而九黎族为了重振族威竟改了伦常,妻后母、报寡嫂已成习俗,终至本族人口兴旺繁盛,重现往日辉煌。

条条铁证一一详举下来,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如今的魏国不但不能禁止女子改嫁,还得鼓励女子改嫁,让她们养育更多儿女,同时也养育被战火摧毁的国土。男子为天,女子为地,天有过高,地便多厚,二者同样肩负着鼎立乾坤的重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爱谁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