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毒妇重生向善记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猗凡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7-01-05 23:10:46

  乌丸猛低头一看,竟见丞相大人双手背在身后,怒目圆凳的站在院子内正仰头看他。

  明月当空,乌丸猛夜视能力极佳,展目四顾,这里哪还是南宫瑾的院子啊,真真切切丞相大人的书房啊。

  乌丸猛回过神来后那个酸爽啊,抬腿就要跑,可或许是太紧张,竟忘记了怎么使轻功,“咚”一声竟一脚将屋顶踩了个大洞,他蛮力一挣扎,非但没有脱身,反而半个身子都跟着陷了下去,瓦片哗啦啦碎了一屋子,南宫元的书案被砸了个正着,那一桌子的笔墨纸砚,以及他刚写好的奏折,全都被砸了个稀巴烂。

  “吴猛!”南宫元气的差点一口气上不来,“你给老子滚下来!”(乌丸猛来大周后改姓吴,前文有提到)

  **

  花吟在家里躺了二日,好歹缓过了劲,但仍不能起身,一动,骨头扯着肉,疼的不行,索性继续挺尸。

  兰珠见她这般心疼的直抹眼泪,一声声的将乌丸猛骂了个烂臭。

  花吟虽然伤重,脑子却清醒,回忆之前,总觉得兰珠和南宫瑾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可回回一追问,她都是顾左右而言其他轻描淡写的带过,后来大概是和相府的人套好了词,总算是松了口,解释说自己其实并不是金国人,而是丞相夫人曾经的贴身丫鬟,在府里也算是有些体面。后来因为着了人贩子的道被辗转卖到了大金,十多年下来,和金国人朝夕相处,学了一口流利的金话。而之后她又被转手了几次,最终坏了身子,没人看顾,才沦落成乞丐。至于她为何之前一直说自己是金国人,全因她觉得自己沦落至斯,已无脸面活在这世上,更无颜面对大周国人,就随口扯了个谎。

  花吟肚子里一本清账,听兰珠这般说,不由精神一震,任她千算万算也没想到兰珠居然是拓跋皇后的贴身婢女!那自己一家子将来的安危岂不是又多了一层保障?

  花吟不禁暗叹,虽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可若是她当初不结这善缘,又哪来今日这善果?人活一世老天总是给了我们很多机会让我们去偶遇,去选择,而我们却常常为了一己私欲,泯灭了良心,抛弃了善,走向了冷漠甚至是恶。日积月累,最终食了恶果。说到底,这又能怪的了谁?不过是应了因果循环那句佛理罢了。

  且说在兰珠说出这些缘由之前,怀疑兰珠的可不仅仅只有花吟一人,还有那次与她一同去相府寻人的花二郎。那天,花二郎和兰珠一同被相府的护卫擒住后,花二郎本以为会受一番皮肉之苦,却不想见到匆匆赶来的丞相大人对她颇不一般,虽然被护卫拉扯的远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但看俩人那样子一定是认识的,回头他又相府的下人好声好气的送回了花府。半夜又见兰珠嬷嬷将满身是伤的花吟给带了回来,他心里就存了疑虑。但见爹娘问起兰珠经过缘由,她都三缄其口。花二郎也就没多说什么。之后几日他留了个心眼,悄悄跟踪兰珠,竟见她回回借着外出买东西的缘故偷偷摸摸的去了相府。花二郎心中疑虑更甚,便将此事告知了爹娘。

  花大义夫妇虽然不解,却也不怕。一来他们又不是什么身份特殊的权贵人家,二来他们向来对兰珠不薄,即使兰珠有个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也断断不会害到他们头上。

  这事便就暂且搁了几日,直到兰珠自己将她与相府的关系说了出来,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都道这是大喜事,干嘛要藏着掖着。

  兰珠说:“我素来是个话少的,总怕无关紧要的话说多了平白惹出些不必要的祸端,干脆就没说。岂料昔日的主子抬举,竟还想要我回到她身边伺候,我又是感动伤怀又是舍不得,又觉得自己忘恩负义……”

  张嬷嬷忙说:“有什么舍不得的,你虽去了相府,可咱们都在这京城之内,又不是隔了十万八千里,无事的时候,我们去找你叙话,可能要费一番周章,但你兰珠嬷嬷要是来花府,还不是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正堂,一路正门大开的迎你,要是哪个不长眼的小厮敢拦你,看我不打他去!”

  一席话说的大家都笑了。

  花容氏也在旁凑趣道:“张嬷嬷这话说的在理,你去了相府是去寻旧主子,怎么能说是忘恩负义。再说了,你在丞相夫人跟前当差,可比我这所谓的礼部郎中夫人都有体面,往后老爷还要多仰仗嬷嬷在丞相跟前美言几句呢。不求加官进爵,只求能保我们老爷在朝中平安无事,我们一家老小就阿弥陀佛的感激不尽了。”

  兰珠嬷嬷又自谦的说了许多话,更立誓说一定不会忘记花家老小对自己的恩情。

  张嬷嬷又提议诸人凑份子钱给兰珠践行,花容氏、翠红等都纷纷响应,笑闹着商议要置几桌席,喝些什么酒。

  夜里,花容氏和花大义歇下时,又少不得说了许多的话。

  之前花容氏一直对兰珠心存疑虑,总觉得她仪态大方,手艺又不同旁个乡野村妇。问她家世姓名过往经历等等,她都闭口不言,众人只晓得她多大岁数,叫什么名字,其他一概不知。花容氏时常担忧她蹊跷的身份给家里招来灾祸。此番花容氏心中的疙瘩解开,畅快不少,连说:“原来是丞相夫人的陪嫁丫鬟,高门大户出身,难怪气度不同旁人。虽然后来受了诸多苦难,容貌也不好了,但这刻到骨子里的气度是轻易变不了的。”心中又暗道原本那般有体面的人,最后落到那般田地,也难怪不愿说出自己的过往了。

  由此,花家上下除了花吟以外对兰珠嬷嬷的一番说辞是深信不疑。

  与此同时的是,这几天里,孙先生也时常的过来找了花大义喝酒吃饭,言谈间流露出想将侄女儿接走的意思。这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花大义夫妇自然是毫无异议。虽说这几年,他们和翠绿朝夕相处,感情日益深厚。可毕竟人姑娘的亲叔叔还在,他们也没资格强留她在身边。而且姑娘年岁渐渐大了,家中儿子多,翠绿不管和女扮男装的花吟走的近,还是和男扮女装的花谦走的近,都叫他们烦心。和前者走的近了,怕落人口舌。和后者走的近了,他们心里又觉得不像。这事儿怎么整都对不住孙先生,又拦不住翠绿和他们亲近,正愁着呢。

  孙先生见花大义夫妇答应的干脆,又将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花大义忙不迭的应承,言辞恳切的表示一定会动员全家老小劝得翠绿心甘情愿的跟着他回孙府。孙先生感激不尽,又与花大义豪饮了几回酒。

  这之后大伙儿劝翠绿回本家,自然是费了好一番唇舌,但翠绿都不为所动,说的多了就哭。后来花容氏找了花吟将自己的顾虑说了,花吟心思通透,思前想后,觉得乌丸猛都流露出要接走翠绿的意思了最好还是顺了他的意。免得他又兽性大发将自己给揍一顿。(现在想想,这次莫名其妙将自己恶揍一顿的确很可疑呢,难道就是因为翠绿?)况,的确如娘所说的那样,自己虽然和翠绿姐妹情深,但自己的身份却是个天大的秘密。旁人不得而知,万一误会了,毁了翠绿的名声,若是被乌丸猛押着自己娶翠绿事小,可翠绿因为自己嫁不到好婆家,那自己可就是大罪过了。回头要是乌丸猛闹明白,还不将自己的头给砍了当球踢啊!

  这般想通后,花吟便喊了翠绿到跟前,愣是巧舌如簧的将翠绿给劝动了,翠绿虽点头同意了,莺哥却不爽了。

  次日,花吟正在屋内休息,因身上的伤还未好全,正口渴,准备下床取水,见莺哥打帘进来,忙喊了她一声,叫她倒杯水给自己。

  莺哥却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道:“我马上就走了,已经不是花府的下人了,你要喝水叫旁人去!”

  莺哥素来嘴厉害,翠绿的四个仆从,花吟最是怕她,闻言也不敢跟她呛声,陪笑道:“从来也没人敢把你当花府的下人看啊?这就走了啊?没事记得常回来走动走动啊。”

  “还回来走动作甚?你威逼利诱我们家小姐离开,可不就称了你的心意,这样你就可以叫你的梁妹妹随时过来戏耍作乐了,唉,戏文里常说的没错,自古男儿多薄幸,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花吟都听傻了,“你到底在说什么啊?我又何时多了个梁妹妹?”

  莺哥见她不认,顿时嗓门就高了八度,“本来在幺姑郡都还好好的,我还道三少爷你是个老实人,怎么一来京城这繁华之地,就变得这般……这般……朝三暮四,拈花惹草!你太辜负我们家小姐对你的情意了。”

  “等等,等等,我怎么还朝三暮四了?”

  “那我问你,那善堂梁家的梁小姐是谁?怎么就一听说你伤着了,就三天两头的派人来给你送吃的喝的还亲自煎了药叫人送来?昨儿我偷偷去善堂门口瞧了,真真是唇红齿白,娇俏活泼呢!我们家小姐哪不如她了?论长相,我们小姐也是拔尖的一个美人,手艺又好,待你又真心,你自己瞅瞅,你身上戴的,脚上穿的,哪件不是出自我们小姐之手。我们小姐唯一比那梁小姐差的,就是不会说话。可她恭谨柔顺,不像那梁小姐抛头露面,一点儿女孩儿家的仪度都没有。况,我们小姐又在花府长大,与府里的老爷夫人,小姐少爷都亲近。嫁了进来,又不会有婆媳姑嫂妯娌之争。这么好的人,你怎么就看不上呢?偏要去惹那梁小姐!”莺哥说着还不解气,上前就对着花吟的身上一顿乱打。

  花吟被打的连连求饶,幸得张嬷嬷经过这里,忙忙的分开了这二人。张嬷嬷又是疾言厉色将莺哥好一顿训。

  莺哥还犟嘴,说三郎是个背信弃义的负心汉。

  花吟叫苦不迭,道:“我对翠绿只有兄妹之情,绝无半分男女之意。翠绿对我也是这般,不信你去问你家小姐,看她怎么说。”

  张嬷嬷听了莺哥的指责,花吟的辩解,面上古怪,怒又怒不得,笑又笑不得。

  莺哥又恼,“随你怎么说,反正我们马上就要走了。”

  张嬷嬷实在听不下去了,忙呵斥了声,“没规矩的丫头,没见三爷还病着吗?由得你这般胡搅蛮缠!你这丫头不好好的伺候主子,竟在里头瞎掺合毁你主子的名声,他俩的事旁人不清楚,我可清楚的很,绝对是只有兄妹之情,断无半分男女之意。你家主子又是老爷夫人的干女儿,他们兄妹二人清清白白,你这小蹄子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若还不信我带你一同去问问你家主子,走!”

  莺哥被这一吓,倒真的怀疑了起来,见张嬷嬷拉她,忙甩了她的手,“我自己会走。”

  “你这小蹄子,自认是孙家的下人就在花府这般的猖狂,我也是看在孙老爷的面一直没治你,今日咱们就冲着这件事当着你家小姐的面好好说道说道,看你这小蹄子还有脸没脸搀和主子们的事……”张嬷嬷骂骂咧咧的推搡着莺哥出了房。

  他二人刚走,就见兰珠笑嘻嘻的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个食盒。

  花吟眼睛一亮,忙喊,“嬷嬷,你怎么过来了?”

  兰珠笑,“相府没什么事,就想过来看看你,怎么,伤好些了没?”

  花吟忙说:“好多了。”

  兰珠又道:“我迎面来就看到张嬷嬷撵着莺哥打你屋出来,一路走一路骂,出了什么事了?”

  花吟不愿多说,随口胡扯道:“天干地燥,莺哥那丫头火大,张嬷嬷给她降降火去了。”

  兰珠笑,也懒得多问,起身给花吟倒了杯水,又展了食盒,各种各样的糕点,鲜香四溢,让人一看就忍不住食指大动。

  花吟抱着兰珠的胳膊撒娇道:“嬷嬷,自你走后,你都不知道我多想你,我天天想你想的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

  兰珠被逗的直乐,道:“我也就去了二日,你就这般想我?真的假的啊?”

  “比真金还真。”

  兰珠塞了一块糕点到花吟的嘴里,道:“等你好了,反正你这两条小腿也闲不住,没事就去相府寻我就是了。反正我也没啥事,丞相夫人也无聊的紧,刚好你这小滑头去给我们说说话解闷。”

  花吟心头暗喜,本来她还忧心到底怎么才能接近南宫瑾让他不觉得自己另有所图,这下好了,有了兰珠嬷嬷这个捷径,就不怕赖不上他了。

  两人又叙了些话,花吟骤然想起一事,忙道:“嬷嬷,你有没有把我的话带给丞相大人?”

  话说数日前,花吟查看南宫金氏时,发现她不仅是旧疾缠身,更是中了毒。

  这毒倒不是有人蓄意害她,而是她这些年身上的病一直不大好,请了太多大夫,换了很多药,各种所谓的补药又从未断过,以至于有些药,药性相克,反而累积在肠胃里成了毒。于是日积月累,病体不仅不愈,反而日益加重。

  兰珠闻言旋即忧愁满面,道:“说是说了,丞相大人也觉得有理,当天就将夫人的药给停了,可才停了一日,她的病突然就加重了,夜里更是虚的喘不上气,大人吓的忙忙又将药给续上了。总之,大人和夫人虽然心里存了疑,倒是不敢全信。”

  花吟急的捶了床板几下,“可恨我现在也伤成这般,连床都下不了,若不然让我在夫人跟前精心观察几日,定能开出合适的方子。如今她身体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我也没有十成十的把握,更不敢贸然开出方子。”

  兰珠闻言又是将乌丸猛一顿臭骂,又道:“你也先别急,安心养伤要紧,夫人那般都好些年了,若要重新开方子调理也不急在这一时。倒是你,先养好了身子,才能做其他事,万不可逞强,累的身子落下了病根。”

  兰珠嘴里虽这般说,心里其实非常焦急拓跋皇后的病。可贸贸然让三郎去给皇后看病,她又怕皇后顽疾难治,三郎又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敢于尝试的性子,不似旁的大夫,碰到疑难杂症,能想法子撤就撤,或随意开些无关痛痒的方子,既吃不死人,又治不了病,圆滑油头却能保全身而退。三郎这犟脾气,若是跟这病死磕上了,治得好,那皆大欢喜。要是有个什么不好,她倒不怕拓跋元和拓跋皇后怎么样,她就怕大皇子会对三郎不利。

  毕竟大皇子现在这性子,早就不是多年前那个无邪天真的孩童了,她能感受到,他的心底早就荒芜一片,寸草不生。

  

  ☆、第49章

  

  花吟又在家内养了四五日,下床活动已无大碍,只是行走间仍要杵着拐借点力,才不致东倒西歪,磕磕绊绊。

  忆起上一世,多是她害的人或病或死,不想这一世自己竟大大小小伤病缠身,所幸都是有惊无险,白遭了些罪而已,花吟倒也看得开,权当是在为上一世的自己赎罪了。

  只要家里人齐整安康,就算现在老天要她立时死了,她也是没有丝毫犹豫的。

  这天,她穿戴了整齐,整好了药箱又要出门,被花容氏瞧见,忙给拦下,道:“你才好了些,又想去哪?”

  花吟只得站住,讨好的笑道:“我想兰珠嬷嬷了,我去看看她。”

  “前天她不是才来过,还有,你说你去看她又带这药箱做什么?”花容氏一把拉住花吟肩上的带子,说话间就要扯下。

  花吟忙拉住,急道:“娘,你别和我抢。我就是背着这个出门心里踏实,不带这个,心里总觉得少了样东西,不得劲。”

  花容氏闻言突然就红了眼圈,“我千不该万不该,当初就不该同意你去学这个医,你学医吃了那么多苦,三天两头的要么采药时擦破了手,磕破了皮,要么就是给人看着毛病自己也染上了,受了诸多的罪。这次这事儿更惊险,分明救活了一条命,却因为触犯律法,平白在宰相府挨了一顿毒打。这还亏得兰珠因缘巧合救下了你,要不然,娘这会儿还能不能见到你都两说呢。”花容氏说着就哭了起来。

  花吟忙上前好言安慰,“娘,您也说了,也亏的兰珠救了我。可是当年你可记得,我将浑身烂病的兰珠嬷嬷背回家来,府内上下不都将我好一顿骂。所以说这世上的事,不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种的因将会得什么果。既然我们无法预测到将来的事,那我们做事只要遵从本心,无愧于良心就成了。我师父了缘师太常与我书信往来,劝我一心向善,广结善缘,不仅要自己向善,还要引导旁人向善。我一直都知道我娘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难道娘这会儿竟想不通了,还要孩儿来指引你向善?”

  一席话将花容氏说的无言以对,花容氏无奈,点了下花吟的鼻子,哭笑不得道:“你呀!娘又何尝不明白你说的这个理。不管是翠绿还是兰珠,还是家里的大大小小上上下下,谁个没有过大灾小难,承过你的情的。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这几年你为家里做的事,娘都是看在眼里的。却回回都是我们得福,你受了许多苦。你叫娘怎么不难受,怎么不心疼啊。”

  花吟拉了花容氏的手,将头埋在她的怀里,暗道:“不够,不够,我做的这些远远不够弥补上一世我对你们的亏欠。我还欠了很多人,我都要一一的还了债,这样我才能在后半生了无牵挂的遁入空门。”

  且说花容氏说不过花吟只得放了她出门,又见她腿脚不便,忙四处喊着福气送三郎过去。

  喊了好几声儿不听回应,就见另一个名唤平安的小厮笑嘻嘻的跑过来说一大早的福气就跟着二少爷出门了。

  花容氏一听到二郎就恼,“这孩子自从来了京城后也不知整天在折腾个啥,好好的书不读,成日的就往外瞎跑。咱家里要是有个出息的,何至于叫那永安侯府如此的看不起。”

  且说那日花容氏一行径自去了永安候府寻姨太太,母女俩虽然是见上了面,却碰了不少钉子,不管是主是仆都让她受了不少闲气。花容氏心头虽然恼的不行,可又没那底气去反击,只得生生忍住了。又怕自己这一遭逞了口舌之快,回头母亲又不好过。她是个女儿,永安候府又是非常讲脸面的,她不可能硬要接了永安候府的姨太太出来单过。为了叫母亲在侯府内待的自在,少不得又花了许多的银钱买了诸多东西孝敬二房嫡母以及如今永安侯府当家的老太太,太太们。虽然那些东西她们收下看都没看就叫丫鬟婆子放一边去了。但场面上能忍还得咬牙忍了,回了家后,直气的她怄了几天都顺不过来气,直叹没生个争气的儿子,不能扬眉吐气。

  花容氏这气话,几个儿子听了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倒是花大义入了心,羞愧不已,连着喝了几日的闷酒,幸得被张嬷嬷发现告诉了花容氏。花容氏悔的不行,又忙忙的跟丈夫赔礼道歉,直说自己只是一时被气昏了头,胡言乱语,况就算老爷要当真那自己也是说的儿子们,又干老爷何事?老爷已是这世上最最好的夫君了。

  一番的甜言蜜语,直哄的花大义男子气概爆棚,暗暗下决心定要在这京城贵匱之地安身立命,封妻荫子。自此后在礼部做事更是尽心竭力,不辞劳苦,待人谦恭仁义,碰了钉子也不气不恼不记恨,时间一长,那些原本嫌弃他的,因为他为人憨直义气,倒渐渐对他放下成见,诚心接纳了他。虽然他一介武夫才学能力有限,再加官进爵实属难事,可好歹能安身立命了,不再日日忧心,哪天头头看他不顺眼,寻了个由头让他卷铺盖滚人,再发配到哪个穷乡僻壤戍边。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如今的花大义还在礼部苦苦挣扎,左右碰钉子呢。

  花吟见母亲又提起这茬,眼珠子一转,使了个坏心,故意朝大门看去,扬声道:“爹,你怎么回来了?”

  花容氏吓的忙掩口,展了笑脸,转过头就喊,“老爷,您回来啦……”

  四顾一瞧,大门紧闭空无一人,气的花容氏作势就打,“小猴孩子,连你亲娘也拿来寻开心。”

  正笑闹着,只见玉哥儿骑在疯老头的脖子上从月亮门走了出来,俩人手中都拿着一个树条儿,走走打打好不热闹。

  花吟杵着拐冲她弟弟喊,“玉哥儿,还不快下来!谁叫你骑到我师父脖子上去的,没规矩!”

  玉哥儿也才五岁,生的珠圆玉润,人见人爱,又天资聪颖,才这么点大就能将唐诗三百首背的滚瓜烂熟。这会儿听他三哥这般喊,不仅不下来,反扯着疯老头的耳朵,“马儿马儿快快跑!”

  疯老头欢呼一声,眨眼间就驮着玉哥儿飞也似得跑走了,引得玉哥儿呵呵直笑。

  花吟又好气又好笑,却又说不得,这爷孙俩不知怎地投缘的紧,整日的黏在一起胡玩,不过有了彼此作伴,花容氏也省了不少心思带玉哥儿,疯老头也不会时不时的跑丢了。

  花容氏还有事要忙,也不和花吟站在一处说些有的没的,只喊了平安从圈内牵一匹毛驴过来,驮了花吟去相府。

  说来这毛驴还是花大义前几日特意从集上买了来送花吟的。花吟毕竟是女孩子,身子骨弱,力气又小,骑不来高头大马。曾经在幺姑郡和她二哥混玩的时候倒是骑过两回,岂料第二回马受了惊,还未等她上去,就将她甩了下来,四蹄在她身子四周乱蹬,差点将她肠子给踩出来,直吓的她三魂丢了七魄,自从后对马有了心理阴影,更别提骑上去了。

  花吟因这小毛驴性子柔,又温吞吞慢悠悠的,遂给它取名叫“柔柔”,把个花二郎笑了半日,连说:“明明一头公驴,怎地给它取了个雌雄莫辨的名字。”言毕又想到花吟身上,便忍着笑噤声不语。

  花吟骑上了毛驴,拐杖夹在咯吱窝下,拍了拍毛驴的头,喊了一嗓子,“走起,小柔柔。”

  平安哈哈一笑,牵了缰绳走在前头。

  花容氏送到门口,突然又跟想起来什么似的,一击掌,忙喊住,“你第一次去丞相府,怎么可以空手呢!虽说丞相及夫人不一定有那脸面见上,但与你兰珠嬷嬷一般伺候主子的嬷嬷大丫头们,哪个不是有体面的。我给你准备些礼物,免得让人家以为咱们家不知礼。”忙忙的又指挥着家里的丫头包了些好吃的好喝的叫平安带上。又说:“虽是些不值钱的家常吃食,好歹咱们一番心意。”

  花吟被花容氏唠叨的烦了,领了东西就赶紧出了门。

  出了西门弄,上了西街菜市场,又拐上正阳大街。

  今儿个逢集,街上热闹的人声鼎沸,于她牵驴的平安也是花家从幺姑郡带来的,与福气一般,没了爹娘,后来被叔叔卖了出来换吃的。花家举家遣往京城时,府内伺候的人凡是有亲属在幺姑郡的都给了些银子放回家去了。而平安原本也是要送回他叔叔那里的,可是他却哭喊着死活不愿意走,口口声声叔叔是个浑人只知吃酒赌钱不管事,婶娘又是个面善心狠两面三刀的,他现下回去也是要再被卖的。花家放她回去,只是便宜了他那个叔叔婶娘罢了。花大义听如此说便带了他一同来了京城,后来他和福气混的久了,也跟着福气后面管花大义“老爷”、“干爹”的混叫。花大义也不在意,随了他们高兴。总之,了解内情的都道花家和善,待下人宽厚。不知情的,都暗地里说花家没上没下,主子仆人一家亲,没个体统规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8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2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毒妇重生向善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