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五叶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10 KB   上传时间:2017-01-22 23:51:23

  奶娘这才欣慰的嘱咐她先休息一阵,又叫了宜欣的大丫鬟环儿过来守着,自己则亲自收拾了碗筷出去。这几日宜欣情绪不稳,怕她说出什么不妥当的话语,成郡王世子妃只让宜欣的两个大丫鬟和奶娘贴身守着。

  

  第55章 长公主府

  

  其实宜欣县君要远嫁北辽,恐惧惊忧的岂止是宜欣和成郡王世子妃,就是宜欣身边的丫鬟嬷嬷们也是害怕不已,因为若是宜欣县君远嫁,她们大多也是要一起陪嫁过去的。

  有些人可能还能想着法子留下来,但宜欣的乳母一家是无论如何也逃不过的,所以郑嬷嬷这些时日绞尽脑汁的想法子,其实固然有心疼自己一手奶大的宜欣的意思,也未尝不是在给自己找出路。

  且说成郡王世子妃庄氏除了忧心女儿,还要执掌中馈,现在更还要打起精神打理女儿的嫁妆以及婚礼安排事宜,又要应付各路亲眷的问候,每日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心力憔悴。

  即使如此,她也是每日早晚都要亲自去看看女儿,中间还要打发自己的心腹嬷嬷花嬷嬷去看两遍,生怕女儿想不开做出了什么傻事。

  这日花嬷嬷看过宜欣,正要离开,宜欣却打发了身边人,只留了花嬷嬷的孙女二等丫鬟珠儿服侍,拉着嬷嬷好一番长谈。

  出来时,花嬷嬷是一脸的凝重和心事重重。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近日来,服侍庄氏和宜欣县君的人,有哪个不是心事重重呢?

  这日庄氏忙完了一天,已是疲乏至极,但晚膳后仍然去了女儿的院子去看宜欣。

  这次宜欣没像开始几天那般大吵大闹要死要活,也没像前几日那般躺在床上了无生气,庄氏到时,见到的竟然是坐在床上细细喝着粥的女儿,虽然神色仍是苍白羸弱,但好在还算平静,又肯好好吃东西了。

  宜欣见母亲进来,就命大丫鬟翠儿端了碗退到一边,勉强着要起身给母亲请安。

  庄氏忙把女儿按了回去,慈爱的问道:“欣儿,今日身子可觉得好些?这就对了,好好吃东西,把身子养好了,才能想其他的。日子总要过下去,来日方长,你不能还没试就自己先倒下去了。”

  宜欣哪怕是作样子,听了这话心里还是一堵,她按捺住自己心里的不适,乖巧道:“母妃,欣儿知道。这些时日让母妃担心了,欣儿真是不孝的很。以后欣儿什么都听母妃的。”话语乖巧,语音却又颤抖委屈,让听的人实在忍不住心酸。

  庄氏听了差点又落下泪来,强忍着又劝了几句,又嘱咐奶娘丫鬟好生伺候,才撑着身子离开了。

  回到自己屋里,庄氏才敢落下泪来,拉着花嬷嬷的手道:“这可如何是好,先前她要死要活,我是担心,现在看她强颜欢笑,我这心里却像是被刀子割一般,更是难受。”

  花嬷嬷看庄氏这样,犹豫了片刻,劝道:“娘娘,心病还需心药医,其实这事也不是全无办法,只是……”

  庄氏一惊,抬头看花嬷嬷,见她欲言又止,忙喝退了左右,问道:“嬷嬷有什么话,只管说吧。”

  花嬷嬷道:“娘娘和小县君这般愁苦,不外乎是担心小县君要嫁北辽之事,其实北辽的人只见过县君几面,不愿嫁,找个像的,代嫁过去便罢了。”

  庄氏听了却有些失望,其实这念头她心里不是没想过,但宜欣是御赐和亲,找人代嫁就是欺君之罪,不说能不能找到相像的人代嫁,就是成郡王府的人也不会同意,她夫君成郡王世子更肯定会是第一个反对,而且就算她私下做了,她的女儿以后可就永世不得见光了,那她的后半辈子可要怎么过?

  花嬷嬷见庄氏黯然的摇头,知她担心什么,就又低声道:“娘娘,上次您见过柳州的表小姐,不还很有些同情她的际遇吗?老王爷和世子爷也都是心疼的紧,您不若把她接到王府来养着,想必老王爷和世子爷都是欢喜的。”

  表小姐梅菀思在柳州梅家继母手里过活,梅家不过是个小户之家,继母更是个没什么见识的,梅菀思在梅家过的十分不好。

  但上次她见到梅菀思,就知道这是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可能也是她母亲生前的影响,心气很高,可她那身份根本就嫁不了好人家,想嫁到京都更是妄想,京都人善忘,但对有些敏感事情却永远不会忘。

  庄氏心里就是一动,找别人代嫁,担心女儿没了身份。如果是梅菀思,那?虽说身份低了些,但总算是郡王府名正言顺的表小姐,女儿变成梅菀思,她也还是能光明正大的照顾她,将来为她择门亲事。

  庄氏看着花嬷嬷,脸上忽明忽暗,心里也是一上一下的,像是想抓住什么,又觉得浓雾漫漫,总差了那么一点儿,不能如愿。

  但是她是个果决的人,这中间或许还有许多问题,但却不妨碍下决定,只思量了一会儿,便点头道:“你说的是,而且正好欣儿心情烦闷,身子不适,不若到时候让菀思陪着欣儿一起去温泉庄子里住着,也好散散心。”

  梅菀思想摆脱自己原本的命运,想高嫁。以郡主身份嫁去北辽,虽然对很多京都贵女来说是一件无比悲惨的事,但对有的人来说,未尝不是机会。

  只要说动梅菀思自己愿意,那要瞒过成郡王府其他人就容易多了。

  最主要是梅菀思和女儿有七分像,再一起住上半年,互相学着言谈举止,怕是到时候连熟悉的人都不一定认得出来。

  虽然女儿没了县君的身份,但也好过嫁去北辽。

  只是,女儿跟她换了身份,这亲事,怕也是不容易。

  花嬷嬷见庄氏虽作了决定,但仍是心事重重,犹豫了一下,便又道:“娘娘,您若是担心小县君将来的婚事,或是担心她在京城露出破绽,其实那位韩忱韩公子不是在求着世子爷恢复在西夏都司的世袭职位吗?不若借此将小县君许配给她,小县君嫁去西夏几年,这件事也就再没人会翻出来了。当然了,这只是个比方,有类似的,娘娘都可以给小县君看看。”

  若是换个人这么劝她,庄氏还一定怀疑这个人的心思,但现在说这话的是花嬷嬷,庄氏一向信重她,倒不怀疑她的用意,虽然心里憋屈,但还真入了脑子,这一入脑细思,便知道对自己女儿现在的处境而言,韩忱的确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有人满腹算计,有人欢欢喜喜。

  这最为欢喜的人自然是得偿所愿的西夏王府项二公子项墨,还有安王府安王爷这一房人等。

  当然,若是没有北辽三王子这事,安王安王妃等人不能觉得嫁给项二是个好事情,可这一有对比,对解决姜璃于水火的项二便多了分感激,加上他人品武艺实在出众,虽然心底仍有不足,总体还算是欢喜的。

  项墨在比试后第二日就正式拜访了安王府,跟安王安王妃解释说为着郑重起见,他还是等祖父上表,陛下赐婚后,他再将聘礼送入安王府。这些他倒是都准备好了,只是因着是姜璃,还要再添加些罢了。

  可是他这话一出,安王早有心理准备还好,安王妃就不能好了,心里就不禁狐疑,说等西夏老王爷上表求娶姜璃,那不是当时的托辞吗?

  这,难道这小子当时不是见义勇为,是对自己女儿早有预谋?

  只有姜晞那傻小子啥也听不出,还觉得项二这是对妹妹的尊重。

  项墨当然没那么傻,在这时候掉链子,他看到安王妃有些疑惑的表情,就笑着解释道:“祖父的确会上表替我求亲,但具体人选却是要等我填上去的,陛下那边我已经说过了。”

  安王妃释然了,安王心里腹诽,面上却没有拆自己未来女婿的台。

  时间仓促,项墨来京都也已经有月余,照原计划,他是五月底就要离开京都回西夏的。因着和姜璃的定亲,他不想草率了事,心里又有了别的想法,这离京日期必定是要推迟了。

  项墨这日带了姜璃去他的祖母文华长公主在京都的府邸去看。

  照大齐规矩,文华长公主过逝,内务府是应该收回长公主府的,但因着文华长公主的子孙在西夏,景帝也就一直没有下旨收回。这一次,项墨和景帝私下谈过一次话后,景帝就跟项墨表示了,赐婚后会把长公主府赐给姜璃做郡主府,这样也省另赐府邸麻烦了。

  项墨来看姜璃,或者约姜璃,意外的是一向严谨的安王妃都是纵容的。

  却是安王妃觉得女儿还小,至少要把姜璃再多留几年才会嫁出去,更何况是西夏那种地方。可是她也知道项墨年纪不小了,若是项墨在成亲前弄个侧妃什么的,完全是有可能的事。

  她自己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而且项墨的母亲是西夏世家大族嫡女,想必西夏世家肯定会想塞女儿给未来的西夏王,若弄个西夏世家还和项墨的母亲有亲的侧妃,到时候她的女儿在西夏可要怎么过?

  因此安王妃不舍女儿的同时,也有深深的危机感和忧虑。所以对项墨来找姜璃,她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项墨若是对女儿上心,将来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更何况项墨至多还在京都多留月余,不多培养培养感情,将来连女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这对自己女儿的将来可是大大不利的。

  安王妃有危机感,其实项墨同样也有深深的危机感,算起来最没心没肺的应该还是姜璃。

  

  第56章 成亲可否

  

  项墨知道安王府肯定是要多留姜璃几年的,可是现在这样离开,他心里却总觉得不安稳,心里就慢慢升起了另外的一个念头。

  长公主府多年未住人,除了把守院子的侍卫,看守打扫园子的婆子和一个老管家,并没有什么人。

  园子和所有房间都打扫的很整洁,但看起来却总有一种无人的萧瑟。

  姜璃坐在长公主府一座小后院藤架下的秋千上,慢慢荡着,眼睛却是在四处看着这个院子。

  “项二哥,你带我来这里做什么?你自己都不是住这里的。”姜璃在这园子里走了半天,观察了半天也没观察出个所以然来,到了这个院子,看见这个秋千,就不想动了。

  今日的天气虽说有厚厚的云层,他们也只是沿着回廊或遮阴处走,但姜璃皮肤白,此时还是染上了薄薄的红晕,额头也出了细汗。

  项墨走到她身边,拿了下人递上来的酸梅汤端给她,看她喝了几口,又把碗端了给一旁的小丫鬟,才对姜璃道:“陛下说,要把这里赐给你做郡主府,你看看如何布置,我来安排。”

  姜璃有片刻的茫然,郡主府?不是成亲后才有吗?

  项墨看着姜璃,继续道:“阿璃,我最迟下个月就要离京回西夏了。”

  姜璃一愣,立即被这个消息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而把前面的小小困惑全部抛下了。

  她眼巴巴的看着项墨,手无意识的抓了抓秋千的绳子,动了动嘴唇却说不出话来。

  项墨转头对两边姜璃的大丫鬟溪沙和微草道:“你们先下去吧,我和你们小郡主说一会儿事。”

  溪沙和微草应诺,眼睛却看向了姜璃,姜璃点头,两人这才带着其他人一起下去。

  众人下去,姜璃和项墨却一时都没有开口。

  姜璃看着项墨,心里各种情绪交缠,她不知道自己不知不觉竟然这般依赖项墨,此时乍听到他要回西夏的消息,竟然各种酸涩不舍,虽然这并不是什么新闻,她当然知道他迟早都是要回去的。只是最近各种事情,姜璃潜意识不去想这个问题而已。

  项墨看姜璃咬着唇倔强的看着自己,眼睛却慢慢染上了一层湿意,心里就有些不舍,但是为了接下来的话,他却必须先这样开始话题。

  他走到姜璃身侧,低头看她,问道:“阿璃,我们先成亲好不好?成亲后,我回西夏,你还留在京都。这样,我就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名正言顺的回来看你。现在京都情况有些复杂,放你一个人在京都,我不放心。”

  这却不是他哄她,项翊还住在安王府,韩忱兄妹,项皇后,放姜璃在京都他真是不放心,但是带她离开,不说安王安王妃不可能同意,就是姜璃自己也不可能同意,他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先和她成亲,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派人保护她,把她纳入自己的保护网之下。

  他自然有法子打动安王安王妃,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姜璃愿意。当然其实如果他知道姜璃心里想些什么,就根本不会担心姜璃不同意了。

  姜璃听了项墨的话眼睛亮了亮,嫁给项墨,留在京都,这样就不会有人再来算计她的婚事,她又可以继续留在安王府,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和项墨来往,各种做姑娘时候的限制也没有了,这样的事情,她完全看不到什么不好的地方,除了……

  她抓了项墨的胳膊,抬头看他,眨了眨眼睛,问道:“项二哥,我们成亲后,你也不会逼我做什么,是吧?”

  项墨看她并不抵抗自己的想法,心里大喜,怎么想也没觉得自己会逼她做什么。他抱着她下秋千,却并没有做什么,只是稍微吻了吻她的鬓角,道:“自然不会,我会派一些人手给你,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姜璃听言立即担心的事情一扫而光,她不知道有多愁自己没有得力的人帮她忙呢,看来成亲真的是好处多多。

  项墨得到了姜璃的同意,就拉了姜璃回屋子休息,又拿了长公主府的图纸跟她商量如何改装布置。

  这回姜璃倒是知道为何项墨要说什么郡主府了。虽然不会怎么住,但做做样子还是要的,他们也总不能在安王府成亲吧。

  两人商量着各种细节,项墨还没找机会和安王安王妃提婚事的事情,安王府那边却有了其他动静。

  因着项墨和姜璃亲事的明朗化,安王府还有人手里还有重要任务呢。

  宜欣县君被赐婚北辽和亲,这让曾经内心无比忧伤的韩烟霓小姐心情终于灿烂了起来,也有了心思去想她三哥项翊和瑾惠郡主姜璃的事。

  可是瑾惠郡主并不是那么好算计的,她琢磨了好些天,也观察打探了好些天,才深刻体会到虽然她是住在了安王府,但其实她和瑾惠郡主的生活隔的不单只是一个大园子的距离,她发现她根本靠近不了姜璃。

  项老王妃这些日子心里也不快活,她看见风光无限的项墨和萎靡不振躺在床上的项翊,就如同看到那悲惨死去的表姐和永远仰着头骄傲得像只孔雀的文华公主一般,再看看姜璃日日小脸放光的样子,心里就不由的气闷。

  韩烟霓见项老王妃不快活,便日日乖巧的陪着她说话解闷,比个一心只扑在项翊身上的明惠郡主还要体贴勤快些。

  这日项老王妃看完项翊,在屋子里又有点不快活,关嬷嬷端了一盘点心进来,对老王妃道:“娘娘,您前些日子不是念叨着要吃西夏的点心吗?您看这是您最爱吃的荞麦粉芝麻南瓜软糕,连嬷嬷病好后,听说您想吃,特意给您做的。”

  项老王妃听了,注意力倒是真转移了些,接了一块关嬷嬷递过来的糕点,试了试,道:“嗯,就是这个味道。唉,现在也就是阿连和阿桑能作出这个味道了。”

  又对韩烟霓道,“烟儿,你也尝尝,这是西夏地道的荞麦粉芝麻南瓜软糕,还是西夏王府师傅的手艺,外面是没有的,我这里也就几个老人会了,其他人学了也做不成那个味道了,总像是缺了点什么。”

  韩烟霓应了,谢过项老王妃和关嬷嬷,试了一口,道:“嗯,是小时候吃的味道。”

  说到这里,韩烟霓心里却是一动。脑子转了转,待吃完整块软糕,脑子里的主意也已经大致完整了。

  她笑着对项老王妃道:“姑祖母,我记得小时候住在王府的时候,我也是特别爱吃这些点心,但是王府规矩严,又兴简朴,并不能什么时候想吃就吃的,所以每日都是眼巴巴的等着下午吃点心的时间。”

  项老王妃点头,道:“是这样子的,西夏苦寒,军士们过得艰苦,即使是王府女眷,也常常要象征性的做些手工,吃食慰问军士们,以谢他们的保家卫国之功。”

  韩烟霓便接着道:“嗯,我记得小时候嬷嬷就有很多规矩教我,现在想来,和京都这边的规矩是大不一样的。瑾惠姐姐就要嫁到西夏王府,若是全然不懂那边的规矩,岂不是要被人责怪姑祖母您教导无方?姑祖母为了瑾惠姐姐好,不若将瑾惠姐姐接到身边教导?您身边的嬷嬷好几个可都是从西夏王府跟着您过来的,她们最是知道那边王府的规矩,也知道那边的世家大族情况,常常跟瑾惠姐姐说道说道,也好过瑾惠姐姐嫁过去一无所知,无法适应。平日里,我也可以常常过来跟瑾惠姐姐说话,跟她说说西夏的情况,免得她心里担心。”

  提起姜璃,项老王妃心里就有些不适,可是韩烟霓说的却句句在理。瑾惠那丫头的确是个不知理的,嫁去西夏前教教正是应该的,虽然她其实是不稀罕管她,但总不能把规矩都不懂的她嫁回西夏丢她的脸。

  韩烟霓挑动项老王妃起了教养姜璃的心思,可是项老王妃想到安王妃赵氏的不孝,便知跟赵氏提那一定是要踢到铁板的,只能跟自己儿子说道说道。

  韩烟霓其实也对项老王妃能否把姜璃接到慧安堂表示怀疑,她又再接再厉笑吟吟道:“就算是王妃娘娘舍不得,瑾惠姐姐要远嫁,嫁的又是姑祖母的娘家,姑祖母您多让她过来陪陪您说话,每日的晨昏定省也是可以的,也一样可以教导。还有,瑾惠姐姐也应该要学学西夏那边的手艺,让她过来跟着连嬷嬷桑嬷嬷她们学些西夏的厨艺点心调香等等,将来去了西夏也好和人有话说。”

  项老王妃连连点头,夸她想的周到,道:“也就是你这样善良的丫头,明明人家对你从没和善过,你却还这般为她考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养妻手札之蝉衣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