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安平晞(重生)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清欢慢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99 KB   上传时间:2021-05-20 20:14:16

  风涟笑道:“可抵千军。”

  “不知何故,那牌子炼化后竟比预期少了许多,原本想着至少可铸六枚箭簇。”安平曜闷声道。

  “这不是你的过失,也许是天意。”风涟道。

  山路崎岖,但风涟却如履平地,时不时停下来等一等心事重重的安平曜。

  “凡事皆由天定,”风涟道:“你放轻松点。”

  安平曜不说话,只是不紧不慢地跟着。

  “如果城破了,你有何打算?”风涟问道。

  “我只想带妹妹逃出去。”安平曜道。

  风涟轻笑,“逃到哪里去?在北云眼中,你父兄皆是叛贼,你以为自己可以逃脱罪责?”

  安平曜沉声道:“总要试一试,我妹妹是无辜的,她不应该受到牵连。”

  “你喜欢她!”风涟神情复杂道。

  安平曜咬着唇,没有说话,风涟也并非问询。

  “我夜观天象,发现她命盘已乱,可能会离开南云。到时你又该何去何从?”风涟道。

  “她从未出过远门,我自是要跟随她保护她。”安平曜道。

  风涟沉吟道:“若她是去远嫁呢?你也跟着去?”

  安平曜忽觉心如刀绞,便再也说不出话来。

  站在玉女峰上,正好俯瞰到旁侧山头,那里有座巨大的石台,石台周围用主笔密密麻麻写满了符咒,台上累着一堆怪石,怪石中放有一面铜镜。

  工匠们已将丈许高的弩车装好,看到风涟过来忙上前见礼。

  “有劳各位了。”风涟拱手道:“此处便交给我吧!敌方定会派人来破阵,一会儿从西侧下山,否则万一撞上了你们可就没命了。”

  众人谢过,依言往西侧去了。

  风涟爬上弩车装好箭矢,聚精会神的调试着方位。

  安平曜一言不发地坐在旁边,遥望着永康城,耳畔不断传来战鼓声和喊杀声。

  夜色降临时,远处怪石堆中的铜镜便如明月般皎洁。

  安平曜闭目假寐,耳畔突然听到破空之声,他急忙站起身,却见风涟突然发动弩车,朝着那边山头射出了一箭。

  “师父,有敌来袭?”安平曜惊问,转头去看,只见石台上猛地映出烟花般绚烂的华彩。

  正自愕然时风涟已射出了第二箭,竟似挟着风雷之势,山头爆出的华光较方才更为绚丽,隐约听到惊叫声。

  第三箭发出去后,只听‘轰’地一声巨响,整座山头竟似爆裂般映出迅猛的红光。

  安平曜陡然间感觉到灵魂都在震颤,他猛地明白过来,风涟根本不是守护阵眼,他在破阵。

  然而为时已晚,他眸中红光暴涨,顷刻间意识陷入混乱,只感到像是被焚天灭地般的烈焰包围,身上血肉正一点点被焚烧殆尽……

第32章 番外一 前世篇·安平曜

  家变那年安平曜五岁, 尚在懵懂中,当时安平晞才半岁。

  他们一路颠沛流离,提心吊胆东奔西躲, 等到达目的地时, 安平晞已能扶着车壁站起来,趴在窗上咿咿呀呀。

  安平夫人产后虚弱, 逃亡途中不能好生休养,身体一直不见好,每每有了精神都要先抱女儿,总叹她命苦, 不该在这种时候出生。

  安平曜也觉感慨,小妹才一岁多,一半时间都闷在车厢中,若这条路没有尽头, 她会不会以为世界只有车厢这般大?

  杏姨的女儿比安平晞大两三个月, 但生的虎头虎脑,胖墩墩地尤为壮实, 胳膊都比安平晞的大腿粗。

  安平晞极为瘦小纤弱,身上几乎没有一道肉褶子, 杏姨每每喂奶都抚着她瘦骨嶙峋的背感慨,恨不得让她多吃点再多吃点。

  路上偶尔会遇到青黄不接口粮不及供应,安平曜便会悄悄将自己的食物拿去给杏姨。

  他知道乳母若吃不饱, 便会没有奶水, 母亲说妹妹先天不足,不能断奶太早。杏姨推辞不过,只得含泪收下。

  新家安顿好后,安平晞已经能满院子跑了。

  她穿着水红衫子白绫裙, 头上扎一对小抓髻,绑着蝶须般细长的的红绫子,眉目清秀细致,堪比画中仙童。

  安平曜从学堂回来时,她正蹲在树下玩,看到他顿时眉开眼笑,将手中握着的一束草叶递给他,奶声奶气地喊:“哥哥,吃!”

  旁边仆妇看得哭笑不得,围上来跟她讲道理,说那是草,人不能吃的,可以给小兔子小羊羔吃。

  她认真听完,似懂非懂地点头,然后又催道:“哥哥,吃!”见他不肯吃急得面红耳赤,不停地大声喊,死命往他嘴里塞。

  安平曜无奈,只得苦着脸嚼了一根,龇牙咧嘴道:“好涩。”

  她又指挥仆妇,“水。”

  仆妇忙捧来她的小木碗,里面是晾好的温水,她接过碗,颤颤巍巍地喂给他喝。

  安平曜恶作剧般将一片草叶递到她嘴边,她却笑着拼命摇头,嘴里喊着,“难吃。”

  “难吃你还让哥哥吃?晞儿是小坏蛋。”安平曜扑过去要捉她,她早已迈开小短腿跑了。

  安平曜曾听仆人们暗中议论,说小小姐性格古怪,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冷静和沉稳,极有主见,什么都要自己动手,倔强执拗到令人称奇,以后长大了肯定不好管教。

  他想着这样总比唯唯诺诺曲意逢迎好,将来应该不会受委屈。

  安平曜想的没错,她一生几乎没受过什么小委屈。

  安平晞四岁时跟随母亲进宫赴宴,认识了那个金尊玉贵的小皇子。回来便拉着他兴奋的讲个没完没了,缠着他教她写云昰的名字。

  他心中极为不忿,却还是端端正正写了云昰(shi四声)二字让她临摹。

  一同南渡的友邻旧部中鲜少有同龄人,尤其是女孩,所以安平晞并无多少玩伴,初时也不喜与年龄相仿的幼童玩耍,直至遇到云昰。

  云昰五岁时开始跟随安平严学弓马骑射,六岁的安平晞早他一年学会,整日骑着一匹小矮脚马,由内侍牵着跟前跟后,回到家便跑去找他汇报日常。

  之前安平曜还担心妹妹将来性情孤僻不与人接触,后来他便发现自己瞎操心了。她一面庄重得体幽淑娴雅,一面洒脱恣意张扬明媚。

  反倒是他孤僻乖戾不擅交际,尤其厌恶各种应酬欢宴,每到避无可避之时,安平晞就会乖巧地陪在他旁边,与他说笑解闷,或介绍新结识的朋友,不会让他显得格格不入。

  他十四岁想入冶铸局,为得父亲首肯,兄妹二人足足忙活了大半年,母亲和兄长是半点不愿的,家中唯有妹妹支持他,绞尽脑汁帮他出谋划策,幸而最终得偿所愿。

  安平曜从那时起便将妹妹引为知己,再不将她当孩童看待。

  其后兄长成婚,家中格局发生变化,他们兄妹二人愈发亲密,渐渐有种相依为命的错觉。

  自从嫂子进门后,父母对妹妹的要求愈发严格,整日将规矩体统挂在嘴边,他知道都是大嫂怂恿的结果,妹妹先前也忤逆顶撞过,碰了几回软钉子后便学乖了,渐渐敬而远之,不再与其计较。

  他将一切看在眼里,却又爱莫能助,总不能为了维护妹妹与嫂子发生冲突吧?

  何况她才是这个家未来的女主人,以后要接管后宅事务,姑嫂不和,吃亏的最终还是小姑。

  而且兄长爱妻如命,总觉得是妹妹顽劣有错在先,几次三番之后,妹妹便也与兄长疏远了。

  其后她便不爱在家里呆,自愿入宫为二公主侍读,而他在冶铸局忙得热火朝天,也不怎么回去了。

  待二公主出阁后,妹妹已经十四岁,出落得亭亭玉立清隽秀逸,身材纤细修长,在一众闺秀中极为耀眼。

  妹妹回来后,他便也隔三差五回家,但碍于礼法,已经不能像幼时那般亲密无间,独处几乎不太可能。

  她早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常邀一众闺秀来府中玩,隔得老远都能听到莺声燕语,想是极为快乐。

  有时候也会在府中偶遇,她便拉住他大大方方地向闺蜜介绍,女孩子们大都含羞带怯,端庄文雅地见礼,也有活泼调皮者会与他开玩笑,可见他冷漠端方,自觉无趣便也不了了之。

  他隐约得知母亲在为他的婚事烦忧,所以让妹妹频繁邀请女伴过府,便是为了方便相看,可一直高不成低不就,始终未见合适的。

  他不忍母亲白白费心,便去向她陈情,坦白自己目前不愿成婚,待日后执掌了冶铸局再说。

  母亲见他心意已决,虽觉惋惜却也知道强求不了,只得作罢。

  他虽桀骜不驯,但也明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道理,所以不会在这等事上忤逆父母。

  可当年兄长成婚后的情形历历在目,他不想妹妹再经历一次,所以便打算待她出阁后自己再娶亲,反正他并无恋慕之人,多等些年也无所谓。

  其后天同帝驾崩,留下遗诏命太子若要继位,须得先于安平晞完婚。

  当时他身在冶铸局,四面八方丧钟大作,众人皆停下来举哀,他对天同帝没什么好感,若非他政变落败,安平家就不用远离故土,族人死伤无数,千里迢迢来到异乡安家。

  这种时刻父兄自然要在军中和宫里主持大局,安平曜匆匆奔去了妹妹的绣楼,刚跨进门槛就看到杏姨正领着宫人在为妹妹量身,他忙退了出去。

  杏姨瞥见他,跟出来解释道,“宫里急着赶制大婚礼服,先帝这道遗诏可算了了小姐多年心事。”声音里有掩饰不掉的喜悦。

  母亲拖着病体筹备婚嫁事宜,府中忙得不可开交,他自愿充当母亲臂膀,任劳任怨。

  皇家迎娶太子妃,即便事急从权,大致名目也是少不了的,太常寺皆按部就班筹办着,从纳采、问名、纳吉到纳征都很顺利,最后却卡在了请期。

  婚期迟迟未定,直至遥遥无期。

  母亲为此没少与父亲争吵,但父亲一反常态地暴躁激愤,竟一怒之下住进官舍再不回来。

  母亲病情加重,没几天便撒手人寰,闭眼前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望着妹妹怔怔落泪,满眼都是心疼怜悯,复又望向他,似有嘱托之意,他握住她的手拼命点头,答应她定会拼尽全力安置好妹妹。

  可她是个人,并非什么物件,如何安置呢?

  母亲故去后,妹妹愈发敏感孤僻喜怒无常,面上再无笑颜,待安葬了母亲后,她竟自行搬进了母亲生前养病的小院,从此深居简出谁也不见。

  逝者已矣,生者何堪?

  母亲去世后,左班都知符海出宫吊唁,叹息说太子年少丧父悲伤过度不能自已,以致性情大变日渐暴戾,恐不能如期议婚,让他们多担待点。

  天家婚约不比寻常,便只能拖着。

  妹妹十七岁生辰那天,他特意早早回来,嘱咐厨房做了碗长寿面。

  他们家算是北方人,过生辰有吃长寿面的习惯。

  那时候妹妹已经多日不出门了,拒婚风波对她而言算是奇耻大辱,她已与昔日旧友断了来往,谢绝任何访客。

  后宅由大嫂主事,下人们拜高踩低,妹妹风光不再,自然对她多有怠慢,他是从桑染口中得知的。

  府中冷冷寂寂,他平素也不爱呆,尤其是与父兄闹矛盾后,更想搬到冶铸局去,但实在放心不下妹妹,只得隔三差五回来探看。

  漫长的一年熬过去了,城中沸沸扬扬的流言也渐渐平息。

  有一日他在路上邂逅薛家三小姐,妹妹昔日最亲密的女伴。

  她像往日一样言笑晏晏,上前从容见礼并问及妹妹近况,他便沮丧道一切如故,仍不见好。

  薛琬琰诧异,忽又想起她十八岁生辰在即,便提议给她庆生,去年重孝在身就不提了,今年不能再误,人生能有几个十八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安平晞(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