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媳(重生)_分节阅读_第147节
小说作者:希昀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25 KB   上传时间:2023-09-22 21:25:20

  谢云初能感受到那一点点的变化,深吸了一口气。

  王书淮箍着她不许她动,将那殷红的耳珠裹入唇腔里,暗沉的嗓音小心翼翼试探,“可以吗?”

  谢云初嘴唇都在打颤,没有做声。

  王书淮当她默认,抱着她坐好。

  这一夜她如同小舟在寒风里摇曳。

  到了次日,各部都在为出征做准备,国公爷一次又一次将王书淮召去阁楼,祖孙俩不知在商议什么,随着深秋的寒霜落下,整个国公府都感受到那股凝重的气氛。

  谢云初用一上午功夫,给王书淮准备好了行囊,午后,沈颐来找她,一进来便扑入她怀里搂着她哭,

  “初儿,我夫君这次跟随王大人出征,还请你帮我跟王大人提一嘴,万要帮忙照看一些,莫要派遣危险的战事,他性子闷,上峰指派什么,便做什么,好歹都由着旁人…”

  沈颐说到最后担忧地大哭。

  谢云初被她惹得也红了眼眶。

  扶着她在罗汉床上坐下,沈颐抽搭着止不住的落泪,谢云初替她擦拭。

  沈颐吸了吸气,慢慢平复,艳羡地看着谢云初,“你家夫君毕竟是文臣,坐在帐中运筹帷幄,我家那位可是实打实要上战场厮杀,疆场上刀剑无眼…我光想一想,便落不着觉。”沈颐哽咽着,脸上的妆全部哭花,“若有来世,我绝对不挑个武将做丈夫。”

  谢云初想起前世李承基跟着王书淮立了功勋回来,斩钉截铁告诉她,

  “我跟你保证,一定叫我夫君照看他,他不会有事的,好吗?”

  这是给沈颐最好的安慰。

  有靠山,沈颐心里也踏实。

  被沈颐所影响,这一日王书淮回来,谢云初便主动钻入他怀里,他胸膛结实滚烫,谢云初圈在他腰间,从那瘦劲的腰间抚触到一丝柔软,湿热的呼吸拱在他胸口。

  天色还未暗,明日便要离京,王书淮早早回来陪她,他躺在垫着貂皮绒毯的藤椅里,怀里抱着温香软玉,喉结来回翻滚,好一会儿没说话。

  他感觉得到谢云初的不舍。

  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抚她,最后干脆抱去床榻上做,这个时候唯有这种方式能倾泻心中的不舍,甚至是不安。

  将所有的缱绻羁绊揉入她身体里。

  天蒙蒙亮,王书淮去了一趟皇宫领兵符,回来时已近午时,王家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在正厅给他送行,谢云初牵着两个孩子站在台阶下。

  珂姐儿已经懂事,知道出征意味着什么,待瞧见王书淮出现在门槛,迫不及待飞奔过去,

  “爹爹!”

  王书淮弯腰将她抱入怀里,

  “我舍不得爹爹…”珂姐儿埋在他肩口哭。

  王书淮失笑,抚着她脑勺来到众人跟前。

  姜氏早哭成了泪人儿,覆在二老爷肩口泣不成声。

  二老爷却是骂骂咧咧的,

  “哎呀,又不是头回出征,你哭什么。”

  姜氏锤了二老爷一记。

  国公爷在一旁笑着宽慰,“书淮只是提督军务,上战场还轮不到他,你们别担心。”

  三老爷和四老爷也在场,吩咐嘱咐了几句,其余人多多少少都有寒暄。

  最后轮到谢云初,谢云初把儿子提起来塞他怀里,“快抱抱,省的回来不认识。”

  王书淮牢牢实实接住了儿子,珝哥儿在他怀里抬起眸,挠了挠后脑勺,蹙眉看着爹爹,

  王书淮捏了捏他面颊,神色温和,“爹爹不在家里,要听娘亲的话,娘亲有什么不高兴的事,记在心里,爹爹回来问你,如何?”

  珝哥儿脸色比谢云初还要平静,小手捏着自己耳郭,无知无畏地看着王书淮,唤了一句,“爹爹还没教我写字。”

  这句懵懂稚嫩的话,冲淡了离别的愁绪。

  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

  时辰不早,王书淮不敢久留,目光最后落在谢云初身上。

  谢云初收到他的示意,跟着他出了门。

  门外铁甲林立,侍卫如云,正是此次负责戍卫中军营帐的禁卫军,个个神情肃穆,威武凌厉。

  这时,明贵与齐伟将皇帝赏赐给王书淮那一身银甲给抬来,王书淮穿着一身雪白的劲衫立在廊庑下,明贵和齐伟相继上前替他上甲。

  冷冰冰的银甲泛着光芒。

  谢云初目光从银甲落在他面颊,昨夜这具身躯暖融融地包裹着她,不是冰冷的铠甲,而是炙热的…血肉之躯,也仅仅是一具血肉之躯而已,泪意一瞬间涌出眼眶,人便定在那里。

  无论前世今生,在最危险的时候,第一个挺身而出的永远是他王书淮。

  站在这样一位勇而无畏的社稷之臣身后,她忽然意识到,她更要包容他,包容他的大爱。

  片刻,银甲穿好,他面朝谢云初而立,当着那么多铁甲战士,他神情一如既往平静从容,只伸手拂了拂她眼角的泪,什么都没说,转身下了台阶,朝冷杉牵着的那匹赤兔马走去。

  看着他义无反顾的模样,谢云初忽然叫住他,

  “书淮…”

  王书淮站在炽烈的午阳下,回眸看着她。

  谢云初双手交握,端庄娴静立在秋风里,柔声道,“你一定要好好的,我在家里等你回来。”

  那一声“书淮”,随着缱绻的秋风绵绵渗入他耳郭,如藤蔓一般千丝万缕裹进他心尖,几乎要将他的心给抽出来,他便顺着那根“藤”,大步走回来,迎着所有人惊诧的视线,这位气度清执丰神蕴秀,任何时候从不行错一步视规矩如生命的王家未来掌门人,众目睽睽之下,将他的妻拥入怀里。

  “等我。”

  王书淮重重地抱了一下她,下巴明显蹭过她额尖,她能感受到他尖锐的喉结在来回滚动,忍不住吸了一口气,再睁开眼,冰冷的温度抽离,他已转身下了台阶,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王书淮离开半个月后,四太太终于放下成见,决意让王书雅与宁侯府三公子李承玉相看,相看的那一日谢云初正预备着去城外香山寺给王书淮求个平安符,四太太借着这个由头跟了过去,王书雅在香山寺见到了李承玉。

  两个人都很腼腆,王书雅长得一张娃娃脸,不说话时显得十分乖巧,李承玉生得白白净净,便是寻常书生的模样,王书雅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辞,几乎不爱主动说话,李承玉便磕磕碰碰寻到话题。

  最后说到书院,王书雅这才渐渐打开话匣子,感情的事心照不宣,有的聊,愿意聊,聊得越多越深,意味着越有兴趣。

  事实上李家恨不得攀上王家这门亲,决定权在王书雅,回去四太太便问王书雅意下如何,王书雅回想李承玉的模样,最后点了头。

  婚事紧锣密鼓安排起来。

  沈颐是宁侯府的二少奶奶,王书雅日后便是她妯娌,这门婚事成后,沈颐反而成了最高兴的人,整日在书院拉着王书雅说长问短,王书雅还没嫁过去,先跟妯娌攀上了亲。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偏生在下聘时出了点岔子。

  “什么意思?推迟一天下聘?我看不必来了,直接退庚帖吧!”

  四太太可不是好惹的,王书雅嫁给李承玉本是下嫁,四太太腰板挺得直直的。

  虽是大太太牵线搭桥,后来还是请了正儿八经的官媒。

  媒婆满脸窘迫立在四太太跟前,陪笑道,

  “就一日的功夫,是临时出了点岔子,还请您担待担待。”

  四太太冷笑道,“明日要么看到聘礼,要么退还庚帖,否则一切免谈。”

  此事是大太太做的中间人,岂可看着侄女婚事落空,立即着人去宁侯府打听底细,哪知道宁侯府闹翻了天。

  那宁侯府的世子夫人,也就是杨惜燕的姐姐杨惜环,坐在正堂上哭,

  “我当初可是首辅家的大小姐,我的嫁妆足足一百二十抬,在整个京城都排的上号,怎么如今三弟妹的聘礼竟还比我多?幼子岂可跟长子相提并论,今日这事你们不给个说法,我明日便和离回家。”

  侯夫人叫苦不迭,连声劝道,

  “好媳妇,你最是个明事理的,此事自有缘故,娶你那是七八年前,那时的银两比今时的银两值钱,过去十两银子足够咱们侯府全家一日吃喝,如今一日光灶上吃喝便不下四十两,你拿那时的聘礼跟如今比,有何意义?”

  杨惜环恨道,“那也相差太多了!”

  宁侯爷冷眼瞧着这长媳刁钻无状,隔三差五总要闹上一闹,颇为恼怒,当即斥道,“侯府爵位给了长房,难道聘礼就不能贴一点老三?你出身杨阁老家不错,可人家还是长公主的亲孙女呢,听闻长公主还要给她妆嫁,我们聘礼不响当当一点,怎么说得过去?”

  “总之,聘礼单子已定,明日便要去王府下聘,你若是不高兴,你和离便和离吧,你妹妹已和离在家,我看你们杨家的姑娘今后还有没有人要!”

  老侯爷这话一出,杨惜环给傻眼了,过去她每每拿和离说事,公婆丈夫总归是让着她的,如今来了一位更尊贵的弟妹,便不再把她放在眼里了,这一日自是哭个没停,老侯爷气坏了,嫌她哭得晦气,着长子将人送回娘家,暂歇两日再回,杨惜环面子彻底掉个干净。

  沈颐看了大半日热闹,颇为解气,过去她在这位妯娌跟前不知吃了多少亏,如今总算锉了锉她的威风。

  聘礼如数送到王府,侯夫人亲自赔礼道歉,四太太好歹也给了面子。

  只是王书雅跟杨惜环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大婚当日,杨惜环身为长嫂不曾露面,沈颐便当仁不让给王书雅撑了场子,有了沈颐这位妯娌作伴,王书雅在宁侯府也不觉得孤单,嫁了人,丈夫不约束她,公婆也疼爱她,王书雅竟觉得还比在家里好,回门那一日,众人瞧见她喜气洋洋的,悬着的心放下,总算是嫁对了人。

  到了来年二月初,离着王书淮出征半年之久,战事如火如荼。

  年前他来了一招声东击西,先让主帅之一五军都督府右都督曹洪佯装进攻汉中,自个儿却偷偷与高国公夹击凉州,切断西楚与蒙兀之间的联络,占据了陇西高地,开春后,利用益州军疲敝之际,又遣三路大军南下势如破竹强势地占据了汉中。

  而这一战中,王书淮亲自将孟鲁川斩于刀下。

  捷报传来时,谢云初正在春景堂带着珂姐儿荡秋千。

  珂姐儿马上六岁,聪明伶俐,活泼好动,每日跟着谢云初去女子书院读书,已俨然是下舍学堂里姑娘们的小头儿,母女俩正在秋千上哼小曲,只见夏安拿着齐伟给她的家书,喜出望外跨进院门,

  “主儿,二爷打胜仗了,听闻打得那西楚皇帝送求和书呢。”

  珂姐儿高兴地从秋千上跳下来手舞足蹈。

  谢云初笑而不语。

  林嬷嬷闻讯从正屋往外探出个头,

  “果真?那真是双喜临门了。”

  王书琴也听到了消息,正从门外绕进来,打算恭贺谢云初,听了林嬷嬷的话问谢云初道,“什么双喜临门?还有何喜?”

  谢云初笑着道,“我妹妹明日出嫁,我明日一早得过去送嫁呢。”

  “你说的是云霜吗?她这么快就嫁了?”王书琴近来在书院和马球场两头跑,都顾不上家里。

  谢云初拉着她进屋说话,“三个月前定的亲,定的是我继母表姐家的儿子,算是亲上加亲,原是要下半年成亲,哪知那未来婆母病危,以防婚事拖延,便恳求早点把妹妹嫁过去,我继母自是答应,这才把婚事提前到明日。”

  王书琴失落道,“哎呀,明日我们有一场马球赛,这是女子队三进二的比赛,我缺席不得,待会我送上一份贺礼,还请嫂嫂帮我捎给云霜。”

  谢云初自是应下。

  王书琴又逗了一回珂姐儿,谢云初见时辰不早,着乳娘去宁和堂把珝哥儿接回来,一宿无话,至次日天蒙蒙亮,谢云初便带着两个孩子去谢府参加婚宴。

  谢晖虽致仕,谢云佑如今在朝中却崭露头角,半年前谢云佑在吏部铨选期间,无意中帮着都察院勘破一桩悬案,入了都察院左都御史苗老先生的眼,苗大人见谢云佑一身剑鞘之气,正义凛然,像极了自己年轻时,便引荐给皇帝,皇帝特旨,许谢云佑以七品御史之身,轮值登闻鼓,谢云佑当值登闻鼓期间,待民如子,行事一丝不苟,又写得一手好状子,渐渐在朝中博得了一些名声,年轻官吏中与之交往的不知凡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3页  当前第1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7/1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媳(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