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厘米的阳光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墨宝非宝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247 KB   上传时间:2014-07-24 14:26:49

  ……

  最终她还是没忍住,发了封特别短的邮件:

  1月20日就是我生日了,一定要抽空给我回封邮件,告诉我你是平安的。

  西西

  她食指轻放在鼠标上,迟迟未点发送,过了会儿,又去修改:

  抽空就给我回封邮件吧,报个平安。

  西西

  应该足够短了吧?

  她寻思着,也就是扫一眼的功夫,就发了出去。

  可没想到,仍旧石沉大海。

  到1月20日这天,她接到季暖暖的电话,凌晨的时候还不死心地刷着邮箱。季暖暖恭贺她生辰快乐,顺便和她抱怨想回院儿里过农历新年,想要看广场上的焰火,她嗯了两三声,心不在焉,有些意兴阑珊,不太想说话。

  快挂电话的时候,才装着好像是随口在问:“明天就除夕了,季成阳没给爷爷提前拜年吗?”季暖暖让她等着,特意去拐弯抹角地追问母亲,回来告诉她:“好像说是很忙,但昨天也发了邮件报平安,顺便拜年了。他挺忙的,都没空回邮件,只是定期发过来。”

  “嗯。”纪忆看着键盘。

  “你明天回家吗?除夕总要回去吧?”季暖暖问她。

  “回去吧,长孙女要回去拜年,起码要睡一个晚上,守岁完了,年初一吃了饺子再走。”

  “我妈让我安慰安慰你,我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你,后来想起来,没关系,西西,以后你和我小叔结婚了,就再也不用回去了,我们家宠着你。”

  她笑。

  暖暖这些话说的特别小心翼翼,唯恐被门外的母亲听到。

  两个人虽然偶尔会说起季成阳,还是非常小心的,毕竟这段感情还是个很能引起大震动的秘密,一个只有几个人知道的秘密。

  除夕这天早上,她离开宿舍前,心神不宁地又去查收邮件。

  这个邮箱本来就是专门为了和季成阳通信注册的,所以只要打开,就能看到那一串的自动回复,他的回信太少,她连自动回复都舍不得删除。

  邮箱上,红红的一个“1”,让她的心都瞬间复活了。

  她忙坐下来,点开那封新收进来的邮件:

  新年好,生日快乐。

  季成阳

  上部尾章 生命的两端(2)

  纪忆到香港后的第二周,收到一封群发邮件。

  标题是:告别我们永远的班长。

  这封邮件,她一直没有打开过,未读邮件带着对那个乐观开朗大男孩的怀念,被封存在了qq邮箱的最深处。不会删除,也不敢打开。

  2005年夏。

  纪忆结束港大交换生的一年学习生活,临走前,她和同班同学结队,去尖沙咀自处闲逛。他们十几个人都穿着白色T恤,蓝色长裤,背着双肩包,因为同学来自各国,所以大家都用英语交流着,纪忆走到码头时,看到冰激凌车,就买了一盒。

  艳阳灼人,她坐在岸边回廊的阴凉处。

  橙黄的冰,挖起来吃到嘴巴里,还有一年,还有一年她就要大学毕业了。

  她手机在响,懒得听。

  直到打电话的人都已经走到她身后,看着她低头,慢慢一口口挖,看起来吃的很慢,顺便含在舌尖消暑。

  “西西。”

  她吓了一跳,回头。

  王浩然将手机在手里把玩着,有些无可奈何看她:“我说好了,要在这个时间打你电话,你怎么不接?”纪忆显然已经将这个“说好了”给忘记了,很不好意思笑笑:“太热,有点儿晒糊涂了。”

  王浩然正好在香港,知道她要回京,就约了个时间,想要带她在香港玩。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玩的地方,纪忆想了会儿,说,去看海豚和大熊猫吧,后者对纪忆也属于言听计从的类型,从初次相遇看到她在自家窗台外哭开始,就觉得这个小姑娘很惹人疼,不自觉也就惦记了这么多年,期间不敢太接近,怕年龄差距吓到这个小姑娘,最多也就和季成阳提到过……洛丽塔的诱惑。

  纪忆和同学做了个简短说明,和王浩然叫了个出租去海洋公园,来这里一年的时间,她竟然从来没有重温过这段旅程,那年和季成阳的旅程。他们做缆车到山顶时,刚好接近十二点,正是海豚表演的时间。

  纪忆凭着上次的记忆,带着王浩然小步跑着去赶海豚表演的时间,一路跑一路跑就忘记了身后的人,等到气喘吁吁地站在看台的最高处,海豚恰好就在音乐j□j中跳出水面,观众席爆出一声巨大的喜悦的欢呼。

  她一眨不眨地看着海豚,视线去努力寻找着曾经自己和季成阳坐着的地方,过去了这么久,她竟然能凭着印象立刻就认出来。

  那里,在烈日下,是空着的。

  没有人。

  她甚至还能记起当初被季成阳拉着手,在身后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走进阳光里,晒得睁不开眼睛,就这么坐在被烈日晒得烫人的座位上……

  眼眶酸酸的,特想哭。

  还是……已经哭了?

  她摸了摸脸,悄悄擦掉眼泪。

  心底里那么深刻的感情,却没人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只有她还记得。

  头顶忽然被帽子盖住,一个冰激凌被剥好了纸质外皮,递到她眼前。王浩然特地给她买了有着Ocean Park字母的艳粉色的遮阳帽,外加一个降暑的冰激凌,他笑:“这里太晒了,不戴个帽子,真怕你被晒中暑。”

  这一瞬,眼前叠出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她接过冰激凌,低头吃。

  “我想起来一件事,”王浩然看着海豚,慢悠悠地说着,似乎心情非常不错,“季成阳结婚了,据说是战地婚礼,可真浪漫。”

  她茫然抬头。

  眼泪忽然就掉下来。

  胸口,身体,太阳穴,眼睛,瞬间疼痛遍布全身,这种疼,让她气都不敢喘。

  “怎么了?”王浩然本来还在看表演,感觉她没有声音,回头却看到她脸上都是泪,眼睛红得吓人,真是被吓到,攥着她的肩膀追问,“西西?怎么了?”

  ————

  在大洋彼岸的季成阳曾经住过的那个房子里,有一封邮件,从季成阳的邮箱发出,是发到一系列指定的邮箱里,内容简单,而又明确:已婚,勿挂。季成阳

  到今天为止,这个邮箱的主人已在战地下落不明,整整两年。

  这个房间里曾经住着三个人,除了迄今为止留在这里的财经记者,余下两个反战人士都在伊拉克战争中失踪,两个人都是以一家媒体特约记者身份前往伊拉克,却在屡次被阻止采访后,决定辞去身上的官方身份,以自由记者的身份深入伊拉克腹地,巴格达周边。

  自此,再无消息。

  这个受委托的人,根据两人离开前的交待,继续处理着后续的事情。

  伊拉克战争,是绕过联合国安理会的战争,是真正意义上的非法战争。

  自03年战争爆发后,截止到2005年5月,两名伊拉克国籍的记者遭受不明武装分子劫持,并遭遇杀害后,在该国死亡的记者已达到一百人。截止到2005年8月,这场战争记者的死亡人数,已超过越南战争二十年的记者死亡人数总和。

  我亲爱的朋友,

  虽然没人会记住你们的名字,

  但你们,

  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 上部完 ——

  下部楔子

  作者有话要说:下部时间轴和故事线,全部变了,重新来过……

  ps.耽误这么久,都源于我无法正确预计自己现实生活的工作量,我以为春节过后能松快一些,没想到更忙。“工作忙”不是敷衍,是真忙,我的工作是没有周末的,工作过的人应该能感受到这个程度……

  我想着再这么忙下去,不知道什么还能开始改完下部,索性直接在线重新写吧,这样挤出一点点时间,就能写一章,替换掉废章。

  这篇故事对我意义不同,推翻这么多重来一次,也是因为舍不得在最忙时敷衍完结。非常感谢等到现在的读者,想要等到完结再看的也没关系,我的任务就是今年把它写完,明年让它出版。^^

  A person who knows why to live can bear anyhow to live.

  你知道为何而活,那你就一定知道怎样撑下去。──尼采

  ****

  “职业道德,和信仰。”他说。

  “职业道德,和信仰。”身边的人,若有所思重复。

  说话的男人,有着犀利澄清的一双眼睛,他身上是一身黑色休闲服,鼻梁上是黑色金属框眼镜:“有些女记者也有家庭有孩子,你无法以世人的眼光去评价他们。如果她们冲上炮火前线,就要批判她们抛夫弃子,没有家庭观念吗?批判她们不顾及千里之外熟睡的亲生孩子吗?”

  这间办公室的主人沈誉,看着面前的老朋友。

  那男人舒展开双腿,仰靠在椅子上:

  “人人都希望有人勇于奉献,但又希望奉献的那个不要是自己的家人和爱人。”

  会议室里还坐着一位褐色头发,眼角皱纹明显的外籍女郎,她右手自手肘下已被切除,只安装了一个金属铁钩,代替真实的手。她在用那个铁钩自如地按住文件夹,左手翻阅着资料:“两位男士,请不要再这么圣人化战地记者。我们有高薪,有假期,我们做的事情也是领薪水的,也要供孩子读书、买房子。最近我一直在中介的指引下看房子,房租真的很贵,我看,我还是要回伊拉克定居。”

  她中文说的真是好,就是有些词用得让人匪夷所思。

  比如:中介的“指引”。

  他们笑。

  外籍女郎也笑,头疼于中国的高房价,她无法理解,为什么这里的房价会这么高。购买这里两三个房间的花费,足够她在自己国家,买一个带着花园的独立房子。

  她说着,已经又接到中介的电话。

  “成阳,”沈誉侧过身子,对自己这位曾经的高中同学用最寻常、小心翼翼的语气问了一个迫切想要了解的问题,“在伊拉克这几年,你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我?”他很平静地看着对方,没什么太多的情绪,“没做什么有用的事情,03年8月被劫持后,死了一个好兄弟。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活着回来了。”

  ————

  2007年寒假,她有了第一份工作。

  在准备硕士毕业论文的同时,她每周都有三天时间挤入上班大军,及时赶到公司,打卡上班。她很幸运,在毕业之前找到了工作,毕竟外语系研究生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差,新华社、外研社似乎越来越偏爱本科生。

  不少人为了留京,都选择去高校做英语老师。

  “纪忆你是北京人,幸福多了,也不愁找不到工作。等毕业了,在家里住着慢慢找就好。”她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面对这样的羡慕,会保持默认态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厘米的阳光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