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妻凭夫贵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清越流歌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730 KB   上传时间:2015-10-31 13:46:04

  

☆、第二十九章

  苏婉如今的注意力都在葡萄酒上,每日都要开封压帽两三次,就是用棍子将浮上来的果皮压下去,这还真是个细致的活,差一天都不行。

  每日早出晚归去外边帮工的宋老爹几个还真如宋小妹所说,半点没发现葡萄架上的葡萄少了许多。去别人家帮工建房子,比自家农忙那会儿累得多,虽然如今这天气没那么热了,可整日在太阳底下暴晒,中午也不多给休息,吃了饭没坐一会儿便要上工,没几天大伙儿都晒黑一大截,真能跟非洲人媲美了。

  夜里,宋家人坐在院里乘凉,宋母看了看月亮,道:“再过几日便是中秋,子恒也该回来了。”

  “那会儿咱们还在镇上帮工呢。”李氏道,她这些日子也累成狗,给苏婉找茬的精力也没了。

  宋小妹却道:“到三哥回家,知道你们没歇两日又去镇上帮工,可不得又生气。”

  宋老爹沉声道:“子恒明年要参加院试,若是过了,后年便要进京赶考,进京的路费,住宿费,这些哪样不花钱?”

  苏婉觉得她该表态了,即便宋家人不肯要,以苏老爹生意人的性格,绝无可能坐视不理,只是她刚想好要说,院外却有个陌生的声音在喊:“有根娘!”

  宋母忙应了声:“我在院里,进来吧。”

  苏婉便看到一个眼生的大婶走进来,径直走向宋母:“有根娘,你们回来啦。”

  “这才刚歇口气。”

  “这财主的钱可不好挣,又累又热,喝多了水多上了两趟茅房都要被那管事抓着说一顿。”

  “可不是,挣钱都不容易。”宋母叹了口气,才道,“东胜娘找我有事?”

  “我那儿媳的兄弟不是在县里酒楼跑堂吗?今儿他送东西过来,给你们家子恒带了个信,我儿媳在家带几个娃,走不开,我回来才叫我送过来。”东胜娘说着,从怀里掏出个信封递给宋母。

  “写的信?”宋母接过一看,有些奇怪了,她儿子向来都叫人带口信,村里只村长识得几个字,“这还得去请村长帮忙念……”

  “哪用请什么村长,子恒媳妇不就认字吗?这信便是子恒特意捎给他媳妇的。”东胜娘说着,一双眼睛笑看向苏婉,满口子的夸赞,“你们这媳妇可不得了,长得跟天仙似得,又漂亮又大气,用他们来的话来说就是大家闺秀啊,竟然连字都会认!”

  顿时满院子的人都看向苏婉,东胜娘见状忙问:“敢情你们都不知道?”

  苏婉忙解释道:“是我爹娘听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怕公婆不喜,便不让我说这事,再者都嫁人了,侍奉长辈才要紧,认不认字有什么关系。”

  “亲家也太小心了,认字那是大好事,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不喜。”宋母嗔道。

  宋小妹也道:“三哥那时还想叫我认字呢,只可惜我脑子笨,学不来,嫂子能学会,可见聪明着,日后有了小侄子,若三哥忙,嫂子也能替他教导一二。”

  宋母听到这里,眼神更柔和的看了苏婉一眼:“小妹说的是。”都说龙生龙凤生凤,他们一家子泥腿子生了个天生会读书的子恒,生怕耽误了他,如今子恒和他媳妇都认字,有见识,日后生的孩子便不怕耽搁了,以前叫子恒娶了这媳妇回来只当是报恩,现在想来倒是他们家得利了,亲家精心养的女儿,可不便宜了他们。

  东胜娘笑了会儿,又道,“虽给子恒媳妇写了信,倒也让我儿媳她兄弟带了几句话,其一,中秋节书院放了两日假,但他估摸着是回不来了,江州城里弄什么聚会,都是些读书人参加的,夫子也要带子恒去呢。其二,子恒说农忙过了,若无事的话,让他媳妇平日教大娃二娃两个认认字,他媳妇看的书多,教这个是尽够的。”

  除了三个被点名的当事人,宋家其他人都笑开了,尤其是宋有根夫妻,这个年代等级观念甚严,读书几乎是所有寒门子的出路,朝廷和百姓也都重视读书人,而今宋子恒不在家,还能叮嘱苏婉教大娃二娃两个认字,想来也是有心培养他兄弟二人,宋有根夫妻毫无怨言的帮着爹娘供兄弟上学,既是希望兄弟出息,也希望兄弟出息后能拉他们儿子一把。

  宋有根还有些自持,张氏已经喜不自胜,泪花都泛出来了,一双眼睛盈盈的看着苏婉:“那就劳烦弟妹了,他二人若是不停教,不用留情,只管用戒尺打了便是。”

  被委以重任的苏婉即便想推脱,见着向来温婉且照顾自己的张氏如此神态,也不好意思了,她大概能明白张氏的心情,宋子恒忙着念书,整日不在家,即便有心,也实在无法顾及几个侄子,而家中供宋子恒一人已经够紧张了,再无力送两个孩子去私塾,张氏心中想来是难过的,而今见着有转机,只怕把她当救命稻草了,毕竟对古代女人来说,儿子才是一辈子的依靠。

  而对苏婉来说,教两个孩子认字自然是没问题的,便无拒绝的理由,只点头道:“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夫,我虽不用他俩拜师,但既然大嫂信任我,我尽力不让你们失望便是。等明儿制定了计划,他们俩就按照我的规矩来学吧,不过我先透一句底,大家都知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学不到什么,既然要念书,咱们就按着书院的形式来,几时上课几时温书几时练字几时睡觉,都有规矩,我不说话,他们兄弟二人别想出院门半步!”

  张氏连连点头:“弟妹说的是,念书就得按规矩来,你说了算,他们定不敢不听。”

  宋有根眼底也透着喜意,却掩了下去,狠狠瞪了两儿子几眼,警告意味甚浓。

  大娃二娃眼底写满不可思议与哀嚎,不明白幸福的日子怎么就一去不复返了。

  苏婉见状忍不住笑了,缓了缓语气:“毕竟你们俩是我第一批弟子,我便放话在这儿,虽是规矩严,若你们能完成我布置的任务,想要什么奖励,不出格的我都随你们。”

  兄弟两对视一眼,眼底这才露出了点儿高兴,对于念书倒也不是那么不情愿了。

  李氏向来与宋家人画风不符,这会儿见着大家没口子的夸着苏婉,心里头更加不忿,便道“小叔写的信,弟妹快拆来看了罢,也念给大伙儿听听。”

  东胜娘已经告辞回家了,二娃起身抛下一句“我去拿油灯”,也一阵烟似得不见了。

  端了油灯来,接着微弱的灯光以及月光,苏婉拆开了信,信纸后头写着四个大字“吾妻亲启”,苏婉哂笑一声,将信纸展开,头一行便是“致爱妻”,后面写道“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苏婉看着倒有些惊讶,两人平日相处,只要稍微亲密些宋子恒便显得十分青涩,这会儿倒是连情诗也会引用了,什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虽然现代人听得耳朵都起腻,古人却等闲不会这么露骨的表达。

  往常两人交谈时,宋子恒连句稍微亲热的话都说不出来,拿起笔倒好意思写这个了。苏婉笑着从头看到尾,收了信,才发现大伙儿都在盯着她看,宋小妹急了,忙问:“三嫂,我哥写了啥?”

  苏婉看了她一眼,忽然低了头,灯光下她的睫毛看着越发长,像扑棱着翅膀的蝴蝶,一颤一颤的的盖在眼睑上,慢慢将信纸折好,原封不动的塞回信封里,苏婉白皙的脸颊也憋出了丝丝红晕,手中紧紧攥着信封,只看向宋老爹夫妻:“爹娘,我先回房休息了。”

  宋母点头:“去吧,日后大娃二娃辛苦你了。”

  直到苏婉回了屋,宋小妹还摸不着头脑,转头问她娘:“三嫂怎么不回我的话?”

  李氏嗤笑了一声,语气不乏讽刺:“人家相公写给她的信,干嘛要让你知道。”

  张氏不咸不淡的扫了李氏一眼,对宋小妹道:“小妹你自然不清楚,看三弟妹那样子,倒是夫妻之话,哪能给咱们看。”

  宋小妹闻言,脸色顿时爆红,也匆匆打了声招呼,自个儿回了屋。

  宋老爹抽完一袋烟,也乐呵呵的回了屋,小儿子虽不能赶在中秋回来,却特意叮嘱了儿媳教两个大孙子念书,他也不贪心,知道两个孙子更像大儿子,憨厚有余聪明不足,不图他们考状元,但若能有他们小叔一半聪明,日后就无甚可忧心的了!是以虽见不到宝贝小儿子,宋老爹心头也是极为高兴的。

  宋母落了丈夫一步,起身后便把目光转向李氏,定定的看着她,看得李氏不自在的移开了视线,才淡淡的道:“都早些睡吧,明日还要干活。”

  

☆、第三十章

  苏婉从没教过孩子,她上辈子其实谈不上多喜欢孩子,一来工作忙,二来她也没个兄弟姐妹生几个侄子侄女给她接触,最好的闺蜜打定主意要当丁克族,圈里倒也有一两个算得上真心相待的朋友已结婚有子,难得抽空聚一聚,接触到他们孩子时也都被教育的礼貌董事,姐姐阿姨叫得多甜,苏婉经常在微博上看到人们吐槽熊孩子,但真正接触到的熊孩子,还是穿越了以后。

  苏婉到这个世界以后,第一次跟孩子们如此相处,比起宋家的大人,她更愿意与几个孩子混在一起,是因为在她初来乍到之时,为保密自己的身份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时候,有一双纯净而黑白分明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她,那是她第一次在这个世界感觉到安心。而如今她已经对这个世界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即便不说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个时代,却也不至于提心吊胆,但她依然喜欢这些孩子,他们单纯如一的眼神,对她有特殊的意义。

  是以,苏婉决定要认认真真的教熊孩子们。

  虽然没有经验,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苏婉拍过的古装戏里,就有女主把《三字经》当做给孩子启蒙的教材,苏婉便也在宋子恒书房里找到了《三字经》,一本《三字经》里面便有一千多字,大娃二娃兄弟俩之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学的还没有忘的快,可以忽略不计了,便当从头开始,要教他们会读会背会理解还要知道怎么写,一本《三字经》便够他们学的,苏婉没什么技巧,就是让他们多读多背多写,听话学得快的奖励零嘴,不走心教不会的就打手心,两个半大的小子也有羞耻心,再说坐在门口听了几耳朵的三妞三娃都能摇头晃脑的背着“人之初性本善”,他们当大哥二哥的脸上便有些挂不住了,不得不认真起来。

  两个小的如今最大的兴趣,就是坐在门口看哥哥们时不时被骂被打手心,一挨打他们就在旁边拍掌大笑,高兴的不行,连小伙伴们来拉他们去玩都拉不走,苏婉索性让他们搬了小凳子进屋,做两个插班生,顺带好好刺激不认真的两个学生。

  “我现在不盯着你们,你们自行背一刻钟,一刻钟后我回来检查,若背不出来,便去太阳底下蹲马步吧。”

  三妞笑嘻嘻的问:“三婶,什么是蹲马步啊?”

  “你们稍后便知道了。”苏婉说完,便将书放下,出了堂屋。现在宋母他们倒是很放心苏婉进书房了,却不放心几个孩子也在里面学认字,刚好苏婉也觉得书房里有点闷,便把教书地点定在了堂屋,那张吃饭用的桌子,就成了大大的书桌,四个人也够用。

  宋小妹穿着新做好的裙子,在厨房挽了袖子将干面粉和碱粉加了盐拌匀,旁边放了一小盆剥好的花生粒,随后又舀了一碗温水倒进装着白糖的盆中,眼看着一小盆白糖融化成水,宋小妹忍不住嘀咕道:“这什么多味花生咋就这么费糖,天天这么弄谁家吃得起,这个月都买三次糖了,还好娘不知道……”

  “小妹。”苏婉拍了拍她的肩,宋小妹差点跳起来,回头时脸色便有些发红:“三嫂……”

  苏婉伸长了手揽住她的肩膀,亲昵的道:“小妹穿这个颜色真漂亮呢,越看越经看的那种,你还挺会挑的。”

  “三嫂那儿那么多布,我就随便选了一块,是你的布好,颜色漂亮做出来怎能不好看,不过三嫂你都夸一整天了,你的怎么不穿出来?”宋小妹红着脸点了头,虽然还有些羞涩,已经不像苏婉第一次夸她那样无措的手脚的不好使了。

  宋家虽然出了个宋子恒,剩下几个兄妹却生的普通,宋小妹从小就没听过有人夸她漂亮,她以往也不会打扮自个儿,早两年还要出去做事,皮肤晒得黑,还是这几个月渐渐知道要避开太阳,又有她三嫂让三五天做一次的“美白面膜”,磕一个鸡蛋的蛋清正好够两个人用,挺费东西的,效果确实是好,没几个月她发现自己皮肤养白许多。

  可这样也徒劳,家里来了个顶尖儿漂亮的嫂子,有她作对比,宋小妹便从来不觉得自己好看。

  她嫂子是真的生的好看,皮肤又白又嫩,衣服款式都是她没见过的,又有许多首饰换着戴,即便打扮得不似她想象中金玉满头的有钱小姐,举手投足看起来也叫人难以移开目光。

  宋小妹心想,幸好三嫂不愿意出门,要换做二嫂那性子,家里估计就真的闹腾了。家里其实也不想她出门。

  三嫂统共出门的次数一只手便数的过来,便是这样,满村子甚至邻村都知道她们家有个漂亮的新媳妇,就上次她和三嫂去镇上,三嫂似是不在意,她可注意到了,许多男的女的路过都要看三嫂好几眼呢,那眼神直勾勾的,好像一辈子没见过漂亮人儿似得,后来回了家,那几天听说她家院前都有小伙子来来去去的经过,还有些眼生的!宋小妹前几日有事去了趟村长家,才听四妹说那些个都是慕名过来,希望有幸见她三嫂一面的。看四妹那表情,宋小妹当时就想一口唾到她脸上,分明是那些个轻浮,三嫂等闲连院子都不出,最是规矩不过的一个人!长得漂亮也不是三嫂的错。

  宋小妹抬头,看了眼她三嫂近在咫尺却更显白嫩的脸一样,心里头想不穿也好,这都有人坐不住了,三嫂又做新衣服穿的事一旦传到那耳朵里,还不知被编排成什么样。不过这话却咽了下去,三嫂还不知道那事呢,爹娘让瞒着不让说,怕她知道了心里不安。

  苏婉状似没瞧见宋小妹的欲言又止,只揽着她的肩笑道:“我不穿,等你哥回来才穿,也让他瞧瞧你的手艺,日后好好谢你!”

  “那我等着啊。”宋小妹重新笑了,她高兴的想自己刚刚的低落纯属多余,三嫂多喜欢三哥啊!再说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有三哥在跟前,谁眼睛里看得到别人,是以四妹再怎么编排,也没人理的!

  “对了,三嫂你怎么出来了,不是在教他们认字吗?”

  “我布置了任务,要他们自行背诵。”苏婉被一提醒,才想起来,“我得回屋看看那葡萄酒怎么样了。”

  “我也去。”宋小妹忙净了手,在胸前的围兜上擦了擦,便跟上苏婉的脚步。

  发酵了十多天,一打开盖子,已经有浓郁的酒味传了出来,之前才放了一半的葡萄,现在水都漫上来了,宋小妹凑过去看一眼,又闻了一下,顿时眉开眼笑的:“快成了,当时也没放多少葡萄,现在看着竟有满满一瓮呢!”

  苏婉点点头,将浮上来的葡萄皮用棍子一一压了下去,重新封上盖子,回到厨房的宋小妹满眼都是笑意,再也不埋怨这多味花生费糖费香料了,花生自家种的,又不值钱,不就是几斤糖一些香料面粉么,等三嫂把葡萄酒酿好了,想吃多少吃多少!

  酿酒有多挣钱,她可是知道的,刘大娘家两个儿子不仅在镇上买了大房子和铺子,如今都盘算着要进城了,她们酿的酒跟刘大娘家是不一样,刘大娘家的酒要糯米,糯米比葡萄不知贵多少,但三嫂说了,葡萄难得啊,糯米可以存放个好几年,一年到头都在酿酒,葡萄酒可不行,三嫂讲葡萄酒有那么多作用,比香粉还好用,那样一来便金贵多了!他们家不图像刘大娘儿子一样买大房子,赚的钱够给三哥进京赶考,便心满意足了。

  苏婉在门外看了许久,才走进屋里,两个大的已经没吭声了,小的还在摇头晃脑嘴里念念有词,架势倒比正式上学的还足些,苏婉心底发笑,脸上却敛了表情,她是演员,各种角色都有揣摩过,如今板起脸来做严师状,不过才几天,大娃二娃已经不敢随便对她笑嘻嘻了。

  苏婉清了清嗓子,问:“连着前几天学的,全都会背了吗?”

  兄弟两个闻言都蒙了,想要说什么,苏婉却摆摆手:“我看你们胸有成竹的样子,想来都记住了,谁先开始吧?”

  结局很惨淡,苏婉毫不客气的带着他们到了院里,快傍晚了,太阳倒不是很大,也不怕他们晒中暑,苏婉板着脸很有些冷面教师的风范:“开始吧,蹲好,不到一刻钟谁都不准动,不然今天的点心都没有!”

  三妞扯了扯苏婉的衣服,仰着脸问:“三婶,昨天吃的是板栗糕,今天点心吃什么?”

  “比昨天的板栗糕还好吃的多味花生,你们闻到香味了吗?”

  几个熊孩子齐点头,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两个小的一听有吃的,竟迫不及待跟着一起受罚了。

  宋小妹从厨房出来,便看到院里几个孩子蹲成一排,双手伸直,腿半弯的蹲着,姿势看起来很奇怪,她三嫂坐在葡萄架下一边扇风一边道:“二娃,腿再蹲下去一点,三妞三娃要蹲就别动,好好蹲!”

  这架势比她哥还严厉些呢,宋小妹心想,看到两个大侄子苦不堪言的表情与两个小脸上的兴致满满形成鲜明对比,不知怎的有点想笑:“三嫂怎么教书教到院里来了。”

  “他们背不出来,受罚呢。”

  宋小妹接收到侄子们求救的眼神,斟酌道:“我平日听他们念的挺好的啊,昨儿晚上当着爹娘念了半晚上的书,可把爹娘高兴坏了。”

  “是,念得挺好,也会认字了,但是前儿刚学的,今日又忘光光。”苏婉吐了口气,她这是收了两个怎样扶不上墙的学生,能退货吗!

☆、第三十一章

  还好苏婉也不是个爱操心的,想着尽人事听天命便好,而大娃二娃也不是真正的熊孩子,他们有时顽皮了些,却非常听话,苏婉让背书便背书,罚抄字就认真抄字,蹲马步也一丝不苟,苏婉更不多说什么了,只把进度放慢了,时不时抽查以前学的字叫他们认和默写。如今连三妞三娃都能跟着正式学了,只要不要求他们写字,勉强也跟得上进度。

  中秋前一天,宋老爹他们在镇上的活便结束了,领了几贯钱,一个个消瘦而疲惫的脸上都布满了笑意,中秋当天宋子恒果然没回来,宋母却也割了整整一斤肉回来,苏婉见了差不多斯巴达了,她早知道这儿都把肥肉当好肉,越肥越油越好,宋母拎回来的肉里几乎看不到多少瘦肉,若练了油炒油渣还好吃,然苏婉只听她对张氏道:“这肉你便直接炒吧,大伙儿累了一个月,也好好补补。”

  苏婉想了想问道:“若要补身子,娘怎的不买几根骨头回来熬汤?”

  “骨头熬汤?你不知道,那骨头上都没几点肉,熬了汤想来也没甚味道,买不起肉的人家才吃那个!”

  苏婉不成想古代也有这等攀比之风,听宋母说的便想笑,却正色道:“那是他们图省事,只把水煮开了,骨头里的精髓都没熬出来,哪能有什么味道,就是清水里放点盐罢了,肉味都闻不到。”

  宋母便有些迟疑:“照你说猪骨头比猪肉还营养些?”

  “娘你现在就去买,选那猪身上的肋骨,不用太多,一两根便好,从现在开始用小火慢慢熬,到午饭时便可以吃了,熬的时候剥几粒大娃他们捡的板栗放进去,汤汁更清香呢,连调料都不用放,加些盐便好了。”

  “就是费点柴火和功夫罢了,正是过节,买就买吧,反正那骨头也不贵。”宋母说完便转身出去了,今儿村里有人杀猪,先叫本村的人买好了屠夫才会把剩下的拿到镇上去,所以宋母出去没几分钟,便又拎了两根骨头回来,苏婉已经回了堂屋上课,宋母拎着骨头现在门口听了几耳朵,她自然不懂,但是见孙子穿的干干净净的,摇头晃脑的跟着苏婉念那书本上的字,心里头一阵欢喜,她小儿子将来是要考状元当大官的,娶了会识字的媳妇,如今三个孙子都跟着媳妇在认字,村里人谁不羡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妻凭夫贵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