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后悔药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倾杯索酒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1.21 MB   上传时间:2016-05-29 21:29:03

“除了你娘,你父亲还有一个平妻,常夫人,出身高贵,生有一子,名叫温非池,听闻惊采绝艳,名动京城,人称玉郎,常夫人之外,你父亲还有四房姨娘,有庶子一人,庶女三人,你这次回去,都能见到的”她迟疑了一下,叮嘱道:“你我出身寒微,家境人口都很是简单,高门大户中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很多,你切记,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杜石头听了,越发觉得不安,一骨碌爬起来,问道:“你怎么了?我怎么听你说话的味道那么不一样呢?”

贞娘勉强一笑,侧过头,白了他一眼,娇嗔道:“人家好心好意的叮嘱你,你怎么不领情?你素来是个厚道实诚的人,我不放心你有什么不对?你不想想,去年敏姐姐家那些事,听了就让人心里发毛,那林家也是士族大家,里面也这么多的龌龊事,你去的可是京都的侯府,又是平白忽然归去的嫡子,触动别人的利益是必然的,我怎么能放心?”

杜石头想想觉得也对,抓抓脑袋又躺下了,还拉着贞娘不让收拾了,让陪着自己躺下。

贞娘羞涩的摸摸肚子,小声道:“孩子还小,说是不能有房事的”

杜石头不乐意的搂着贞娘,摸着她细滑的小腹,闷闷的道:“我知道,我就是舍不得你,想搂着你睡”

贞娘将头埋进杜石头的肩窝,死死的闭上眼睛,不一会,就有水意蔓延出来,不抽泣,亦不做声,她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流泪,那泪流进嘴唇,好苦,好咸!

杜石头睡的非常不安,他的梦里有大片大片的雨雾在弥漫,很冷,他看见贞娘远远的站在一条小河边上,似乎神情很悲伤,他朝她奔过去,抓住她的手问她:“你干什么?好好的,在这里做什么?”

贞娘看着她,泪光盈盈,神情悲伤惨淡,他问了她几遍,她才冷冷的道:“你都要成亲了,还管我做什么?”他大惊,才低下头看自己,发现自己果然一身红色锦袍,胸前还有一朵大红花,赫然是新郎官的装束,他大惊失色,不明所以,慌乱的往下拽那花,大声的喊:“我没有,我没要娶别人,我只要你”贞娘忽然甩开他的手,语气冰冷决然:“晚了,已经晚了”她转身就走,而且是直奔这河里,他吓坏了,拼命的要去抓她的手,可怎么抓也抓不到,身后却有好多人涌上来,似乎是小厮管家之流的人,热情洋溢,殷切非常:“大公子,快,该拜堂了,该拜堂了,新娘子正等您呢”他用力挣扎,大喊:“我有媳妇的,我不要娶别人”那群人就笑道:“那小门户的女子怎么配得上您,侯爷给您娶了大将军的女儿,您以后啊就是大将军的女婿了”

“不,不,我不要,我不要”他用力的挣扎着,一下子就醒了过来,他坐了起来,发觉床上的幔帐忘了放下了,窗子也是开着的,暮春午夜的习习凉风吹进来,他猛的打了个哆嗦。

就着窗外的月光可以看见身边的女子沉沉的睡着,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眉头紧蹙,似乎十分不安,他猛然想起睡前贞娘叮嘱他的话,再联想到自己的梦,脑袋里仿佛明白了些什么,一个翻身轻巧的越下床去,随手拿了件袍子就冲了出去,直奔杜大壮的住处。

杜大壮今晚也没少喝,龙姨娘刚刚伺候他睡下,就听见侍女进来禀报大少爷要见龙姨娘,龙姨娘没好气的边穿衣服便嘀咕:“什么事这么急,深更半夜的”杜大壮刚刚吐了一场,此刻正朦胧着,听见杜石头来了,也跟着坐了起来,揉着眼睛问:“啥大事啊,这么急着,走我跟你去瞧瞧”

俩人一到前厅,杜石头也不废话,干脆的问:“龙姨娘,我问你,贞儿的身子真的那么不好?真的不能远行吗?”他的声音很沉,眼睛紧紧的盯着龙姨娘,似乎要在她脸上瞧出一个窟窿来。

龙姨娘有些瑟缩,她本就不擅长撒谎,这会被杜石头刀子一般的眼神一瞧,立刻心虚起来,支支吾吾的,半晌也没说出个整话来。

杜大壮眼睛眯了眯,他比较了解龙姨娘,立刻就明白这女人定是做了什么不对劲的事情,他不悦的问:“怎么回事?妮儿,你是不是撒谎了?”

龙姨娘脸一红,支吾着道:“我,我也是没法子嘛,少奶奶非得让我这么说,我就这么说了呗!”

杜石头的眼神顿时森冷了起来:“她让你说什么?”

“她早几日就知道自己有孕了,只是当时你要去赴考,怕扰了你的心情,没敢告诉你,说等你回来之后告诉你,谁知道你就认了个爹回来,少奶奶就找我,让我,让我告诉你们,她怀像不好,胎儿坐得不稳,短时间内,不能出行,我,我就,就”她越说声音越小,杜大壮也锁紧了眉头,不解的道:“这是为啥啊?贞儿不想跟着去京城?”

杜石头阴沉着脸,只觉得心如刀绞,气血翻涌,脑袋嗡嗡作响,有那么一刻,浑身的血液呼啸奔腾,似乎要凝结成巨兽突破血管的束缚,他怀疑自己快要走火入魔了,他的手牢牢的抓住桌脚,竟然生生的抓裂了紫檀木的八仙桌,看的龙姨娘浑身一哆嗦,半晌,他才哑着嗓子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龙姨娘嘟着嘴,没好气的道:“能为什么?你一下子鲤鱼跃龙门,成了侯爷家的公子,她一个小小七品县令的闺女能配得上你吗?她为什么,怕将来阻了你的好前程呗,你那个爹,一看就是拿你当心尖子的,将来保不齐得为你娶上一房高门贵女,她怎么办?降妻为妾?那还不如现在就留下,将来求个和离大归,岂不成全了彼此”

在大金,女子和离后,可以携带嫁妆大归,从此即不依附婆家也不依附娘家,自己独立过日子。

杜大壮一听,立时就竖了眉毛,厉声质问杜石头:“你小子得了势就不要贞儿了?”

杜石头觉得喉头发甜,气血上涌,几乎要喷出一口血来,几乎是带着悲愤的低吼:“爹,是她不想要我了!”

这声爹一下子把杜大壮震醒了,他反应过来,这局是自己的外甥女设的,杜石头根本不知道。

龙姨娘见杜石头满脸悲愤,瞳仁充血,看上去像只受了伤的豹子,心中有几分不忍,勉强的开口道:“那个,大少爷,要不你跟少奶奶说说,我瞧着她也不舍得你,就是,就是不放心吧?”

“不放心?不放心!”杜石头目光阴森,咬牙切齿:“我们打小一起长大,我是什么样的人她最是知道的,她有什么不放心的?不放心我什么?”

杜大壮这会儿倒聪明起来了,忙安慰道:“贞儿打小就是聪明过人的孩子,就是心思重了些,你又不是不知道她,什么事不是琢磨来琢磨去的,你一下子变化这么大,也难怪她会有这些心思,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你好,你想想,她要是那等势力的女子,这会子只怕乐坏了,攀上这等高枝,只怕恨不能抓的紧紧的,那会轻易放手?”

杜石头忽然转身冲了出去,杜大壮和龙姨娘赶紧追了出去,却见杜石头身影如鹰,只几个起落就不见了踪迹。

杜大壮不放心,赶忙跟龙姨娘一起去了暖玉坞,守门房的婆子迷迷糊糊的出来了问怎么了?杜大壮听了半晌,也没有一点声响,不好打扰贞娘,只好讪讪的跟龙姨娘回了自己的住处。吩咐几个小厮出去瞧着点,看看少爷什么时候回来,过来报个信。

天亮时,温绍卿的随从过来请杜石头,杜大壮愁眉苦脸的道:“昨儿忽然出去了,也不知道跑哪去了?你回禀侯爷一声吧”

侍从大惊,忙去禀报了温绍卿,没一会,温绍卿就急匆匆的赶来了:“这是怎么了?这孩子跑哪去了?眼瞧着就到上路的时辰了,怎么出去也不跟家里说一声?”

杜大壮也郁闷啊:“我也不知道他跑哪去了,这不正让人出去找呢嘛!”

一会的功夫,贞娘和许怀安夫妻俩和纯哥儿也过来了,本来都是给杜石头爷俩送行的,这会居然找不到人了,一时都面面相觑起来。

贞娘眉头紧锁,小声的问龙姨娘:“好好的,怎么跑出去了?相公就没撂下什么话吗?”

龙姨娘脸一红,悄声道:“他跑去问我,你的身子是不是真的不能远行,我我没瞒住,说了是你让我这么说的,他就恼了,就跑了个无影无踪”

贞娘大惊,没想到杜石头居然心思敏锐,察觉到自己的心思,不禁担忧起来,脸色发白,身子晃了一晃,杜氏见了,忙拉着女儿坐下,抱怨道:“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晓事了,一家子都在等着给他送行,媳妇还有身子了,就这么不管不顾的跑出去,也不留个话这是怎么了”

温绍卿嘴唇抿的紧紧的,心里翻江倒海,即担心儿子是否被政敌害了,又害怕儿子是否出了意外,心里七上八下,十分不安。

正这时,外面小厮禀报:“大少爷回来了”

杜石头一身青色长袍,面无表情的走了进来。贞娘忙迎了上去:“你怎么了?”她迟疑了一下,发现杜石头浑身都是露水,衣衫都似潮湿的,显见在外面呆了很久。

☆、243第九十四章

杜石头忽然拉住她的手,仔仔细细的看了她一眼,然后转身扑通一声跪在了杜氏和许怀安面前,把俩人吓了一跳。

“石头,这是怎么了?什么事啊?”

“有什么事咱们好好说,你跪下做什么?快起来。”许家夫妇手忙脚乱的要扶起杜石头,可杜石头就是不肯起来。

温绍卿沉声道:“恒儿,你到底有什么事,好好跟你岳父岳母说就是了,这是做什么?”

杜石头抬起头,脸上依然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木然的说:“求爹娘让贞儿跟我一起去京城。”

杜氏一愣:“一起?不是说贞儿刚刚有了身孕,不宜远行吗?”温绍卿眉心一跳,眼睛眯了眯,声音和缓的道:“你这是怎么了?你媳妇养好了身子,咱们就派人来接她,不是说好了吗?”

杜石头冷笑一声,淡淡的道:“我刚刚在报恩寺佛前立下血誓,对贞儿绝不相负,若我辜负了她,佛祖罚我万箭穿心、万仞加身,死后尸骨不全,受炼狱之苦!”

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滞了,风吹到这里似乎也感受到了肃杀的气氛而缓了脚步,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看着杜石头。

佛前血誓,是大金最毒也最灵验的誓言,大金自熹宗在位时就笃信佛教,佛教由此在大金成为宗教领袖,大概三百年前,启承帝在位时,有嫡子两人,长子旭王,次子铭王,启承帝属意次子继承帝位,又怕长子不满,以致兄弟阋墙,遂命二人在佛前立下血誓,永不相负,若有一人挑起事端,则其子孙后代不贤不孝,江山终究会属另一人的子孙。

启承帝驾崩不过两年,旭王果然起兵逼宫,逼弟弟交出玉玺,让出皇位,并暗杀了弟弟,铭王临死时泣血嘶吼:“佛前血誓,当为汝设,佛祖在上,终当应验。”

旭王登基后,称载沣帝,因为铭王死前的话始终觉得心内不安,于是他在全国范围内打压佛教,大兴道教,并派人暗杀铭王的子孙。铭王有一子名霄,因身体不好,自幼被送进寺庙带发修行,铭王死前,派出自己的心腹将自己的血书送至寺庙,叮嘱傅霄隐藏行迹,伺机报仇。

十年后,傅霄联合七位王爷举兵七十万造反,终于夺回帝位,史称“载沣之变”。

傅霄登基后,称印宏帝,这印宏就是傅霄在庙中的法号。

佛前血誓也因此成为大金朝最为郑重庄严不可亵渎的誓言。

也有那两情缱绻的夫妻,或彼此情谊深厚的结义之人愿意在佛前立下血誓,彼此绝不相负,可十分稀罕,等闲人是绝不会拥着这种方式立下这样不可挽回的誓言的。

这会,杜石头居然一个人去报恩寺立下血誓,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贞娘浑身战栗,半晌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知道杜石头对自己情谊深厚,可从不敢想他会在佛前立下血誓,对自己绝不相负,一个男人愿意用性命保证对自己的誓言和感情,这是她前生今世想都不曾想过的事情,一时间,她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反应,整个人只能痴痴的看着跪在地上郑重其事的男子。

温绍卿觉得整个人如被雷击一般,浑身无力,一只手指着杜石头半晌都说不出话来,只有杜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抱着杜石头哭道:“你这孩子啊,怎么去立什么血誓啊?你,你叫娘心里怎么过意的去啊”

许怀安的眼眶也湿润了起来,其实当贞娘决定留下的时候,他对这件事就有所察觉,只是不敢对妻子言明,只好偷偷去问女儿,贞娘淡淡的笑道:“爹,你不用担心女儿,女儿名下有碧溪园,有三家铺子,将来生下这孩子,我公公的资产也都是他的,女儿就是不再嫁人,这辈子吃喝是不用发愁的,至于相公,爹,想必你也看得出,侯爷很喜欢他,将来对他的前程定是极力帮扶的,我留下,相公不用为难,侯爷不用为难,他对我有一份愧疚之情,对你和纯哥儿就会怀一份感激,你们的仕途就有了一个依靠,有什么不好呢?”

他十分心酸,女儿不过成亲半年,正当十六岁韶华,居然连后半生的日子都考虑好了,自己和儿子的前程都要算计到,可身为一个父亲,他的前程居然要靠女儿一声的孤独寂寞来成全,他觉得愧疚难过又无可奈何。

侯府的权势,岂是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可以撼动的?

温绍卿半晌才回过神来,哆嗦着嘴唇问:“你,你好好的干什么要去立血誓?”

原来这女子看似温良贤淑,却以退为进,这等心计,这等手段,果然了得啊!

杜石头认真的看着父亲,道:“我知道,所有人都以为我认了您,从此就一步登天,成了侯府的大公子了,这些日子,我听见好多人在议论这件事,不外乎都在说,我将来定然要抛弃贞儿,另娶了高门大户人家的女子为妻,我知道贞儿不肯跟我去京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宁愿留在江南,自己一个人守着孩子过日子,哪怕将来我真的弃了她,她也不愿意让我为难。可是父亲,我们是自小一起长大的,一起同甘共苦,我小时候病了,是我姑姑几天几夜不吃不睡的看护我,家里只有一个鸡蛋,她也做了蛋羹给我吃,贞儿眼巴巴的在一旁看着,我姑丈咳嗽的不行,她也咬牙把家里唯一的一件皮袄给我穿了。我们去北面被鞑靼人抓了,我被打的奄奄一息,眼看着就不行了,我爹饿了几天也不愿意把我扔下,把我捆在身上背着我走了一百多里山路,去给我找活路。我们家里穷,是贞儿想出各种花招来赚钱,为了打出一个让人满意的妆盒,她给人家小姐梳头净面,当个小丫鬟似的伺候着,就为了哄着人家说出自己喜欢的样式来。我姑丈当上了县令,我却还是个白丁,我舔着脸去求娶,贞儿二话没说答应嫁给我,全县城的人都说她这是下嫁了,可她什么话都没说,为的不就是我们这么多年的情分吗?”他面露苦涩,却十分诚恳:“父亲,我今日拍拍屁股就这么跟你走了,将贞儿留在这里,即便我岳父岳母和爹不说什么,可外面所有人都会骂我是个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混蛋,我就不相信,您会觉得您有这样一个儿子是件光彩的事?”

温绍卿被杜石头这一番话说的半晌无言,儿子重情重义,杜家和许家对儿子也确实恩重如山,他虽有些不甘心,却也不得不承认,儿子说的在理,自己若强逼着儿子辜负了这份恩情,估计不仅外人会骂自己凉薄,御史们也会攻击自己私德有失,自己多年来攒下的这点好名声也会付之东流。

“罢了”他长叹一声:“恒儿说的有道理,贞娘,你就跟我们一起进京吧!”

贞娘聪慧冷静,世事通达,出身卑微却风姿过人,也许这样的女子在儿子身边方可让恒儿雕琢去棱角,处事圆滑。

“是!”贞娘微微一福,一滴泪滴在地上,泅出一个冰凉冰凉的印子。

因为有了贞娘的加入,他们的行程又延后了两日,直到四月末才进了京城。

镇南候府坐落在京城银杏胡同,胡同口有一棵百年老银杏,树身粗的要三个人合抱才够。镇南候府邸原本是嘉炆朝吏部尚书索常恩的宅子,被昊玄帝赐给温绍卿做了宅邸,宅子建的颇为气派,称得上雕梁画栋、粉壁朱瓦。杜石头和温绍卿都骑着高头大马,引着贞娘的车子一直到院子里,上来四个健壮的仆妇,放了春凳,扶着贞娘下来,换乘一顶小轿,杜石头和温绍卿下了马,跟着走了进去,走了不过半柱香的时间,迎上来七八个丫鬟婆子小厮等,里面一叠声的催着:“快,大公子和老爷进来了,快,快去通禀”

不一会,四五个丫鬟就簇拥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夫人迎了上来,一把抱住杜石头就哭了起来:“儿子,我的儿子啊,娘可找到你了”

贞娘知道这就是自己的正经婆婆黎氏了,小心的打量了一番,见黎氏跟杜石头确有几分相似,面容白皙,容长脸,细眉杏眼,姿容秀丽,身材窈窕,穿着一件丁香紫遍地金的褙子,盘了叠云髻,只插了一只海东青啄天鹅玉佩芙蓉暖玉金镶玉步摇,步摇上坠着三串粉色珍珠,每一颗珍珠都有米粒大小,虽然不大,却浑圆光润,映衬得黎氏高贵秀丽,风姿不俗。

黎氏拉着儿子哭了半晌,方拭了泪,上前给温绍卿见礼:“妾身见了儿子,竟忘了侯爷,失礼了!”温绍卿扶着她的手臂,温言细语道:“你们母子久别重逢,这是人之常情,有什么失礼的?别说是你,就是我第一次见了恒儿,也心情激荡了好久,不过,你忘记我也就罢了,可不该忘记咱们儿媳妇啊”

这夫妻俩言语温存,温绍卿待黎氏似乎十分宽厚,甚至有些令人意外的亲昵,显见少年夫妻,虽然中途有些波折,甚至温绍卿有了许多女人,这俩人的感情也是十分厚重的。

这却是让贞娘有些意外了。

黎氏招手让贞娘过来,贞娘忙上前见礼,黎氏拉着她上上下下的打量一番,眼圈又红了起来:“好模样,好气质,一看就是个有教养的孩子,听说你和我的恒儿青梅竹马,你爹当了官,你依然不弃下嫁,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我儿有福气啊”一边说一边又掉下泪来。

☆、244第九十五章

杜石头初见母亲,眼圈也是红的,一见母亲落泪,忙手忙脚乱的拿了帕子给母亲擦:“娘,你别哭了,该把眼睛哭坏了”

这一声“娘”似乎又触动了黎氏的心了,她拉着杜石头的手眼泪汪汪的道:“这声娘啊,娘快二十年没听到了,娘等的心都快干了,终于等到了,娘就是这会死了,也知足了,佛祖保佑啊,我不仅得回了儿子,还有了媳妇和孙子,我”

一个模样出众,装饰华丽的妇人上前扶住黎氏道:“夫人快别说这等话,没的惹的侯爷伤心不是?您与大公子失散多年都能重逢,这是佛祖保佑,可未尝不是您平日积德行善积下的功德,您这以后定是儿孙满堂、福寿双全的命呢,咱们还是进屋去吧,您就是再喜欢,也得顾着咱们家少奶奶可还怀着身子呢,这一路舟车劳顿的,好容易到家了您还让人在院子里站着不成?”

她这一番话即入情入理,又琳琅动听,还奉承了黎氏顾惜了贞娘,当真是八面玲珑。

后面的几个丫鬟婆子也赶着上前劝慰几句,黎氏笑道:“你这小嘴啊,就跟个八哥似的,可是我年岁大了,竟忘了,贞娘啊,来,跟娘进去。”一手拉着杜石头一手拉着贞娘转身进了花厅。

温绍卿摸摸鼻子笑笑,也跟着进了花厅。

花厅的摆设十分简单,墙壁刷的雪白,地上铺了打磨光滑的地砖,摆了两溜紫檀木交椅,上面都摆着大红色丝绒布坐垫。中间位置放了宽大的宝座,放了杏黄色湖绸并蒂芙蓉迎枕,显见黎氏常在这里会见客人。

侧面的多宝阁上摆了几件寿山石的小摆件,地上放了一个三尺高的紫玉花榖,里面插了几只盛放的玉兰花,枝干斜逸,花香盈盈。

贞娘看了那紫玉花榖一眼,轻轻一笑。

那紫玉花榖十分稀罕,一般是进上的,这侯府的花榖应该是宫中所赐,看来温绍卿对黎氏果然不错。

黎氏指着那个模样出众的妇人道:“这位是苏姨娘,是咱们府上嘴最巧的一个,侯爷刚回来一身的风尘,你伺候着侯爷去梳洗一番,让息竹带着大公子和少奶奶的丫鬟小厮们都去净语轩吧,好好安置了!”

那苏姨娘大喜,忙笑着上前给杜石头和贞娘见礼,之后伺候着温绍卿进了卧室。

杜石头和贞娘身后的丫鬟小厮们也跟着下去了,只留下忍冬一个。

黎氏拉着杜石头和贞娘絮絮叨叨的问了许久,有丫鬟来禀报:“大小姐和二小姐来了!”

门帘子一挑,四五个丫鬟簇拥着两位豆蔻韶华的姑娘走了进来。

前面的一个十七八的年纪,肤色雪白,瓜子脸,细眉细眼,唇角微扬,看着十分甜美和善,身穿一件果绿色对襟盘花夹衣,莲花白马面裙,头上戴了一朵铜镀金点翠嵌珠石海棠仙鹤纹头花,看上去恬静斯文。

后面一位十五六的年纪,与前面一个长的有些相像,只是眉眼更精致些,肤色却不如姐姐白皙,有些蜜色,眉心有一点红痣,看上去十分娇美,穿着一件真紫色绣折枝芙蓉花的刻丝小袄,月白色百花不落地挑线裙,那一裙子深深浅浅的花看上去十分热闹,耳朵上一对金累丝灯笼耳坠子左右摇晃,颈上戴着鎏金百福百子颈圈,中间一个鹅蛋大小的翡翠坠子,看着华贵非常。

贞娘觉得嗓子有些痒,低下头,轻声咳嗽了两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后悔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