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州录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南十字星2019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07 KB   上传时间:2024-03-15 15:15:45

  守纯听她二人隔着门一唱一和,似说书一般将宫中局势讲得明明白白,心灰意冷绝望之极,横刀意欲自尽,又颤抖着下不去手,想了一想,复又生出几分侥幸来,一边命人开门,一边对郑夫人和言道:“适才护母心切,冲撞了夫人,不知现在可否放了真妃出来?”

  说话间,殿外禁军已冲进来将英王及众亲随制住,并将英王绑缚着架了出去。皇太子完颜守绪缓缓步入殿中,双目直视前方,一眼都未看向守纯,径直走向里间寝殿。在他身后,完颜宁及枢密院、尚书省、殿前军、近侍局主事官员鱼贯而入,一同在皇帝榻前站定,而后齐刷刷跪下,放声痛哭起来。

  -

  元光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金宣宗完颜珣崩逝,皇太子完颜守绪柩前即位,并于天明后宣读遗诏,正式登基。次年正月,新帝改元正大,并大赦天下。

  随后,新帝论功行赏,因三万亲卫军实有鼎定乾坤之功,特迁总领移剌蒲阿为权枢密院判官,又晋资明夫人郑氏为鄜国夫人,郑夫人淡然道:“若非公主,老身早已成刀下之鬼,岂敢居功。”

  原来那一晚郑夫人应付真妃之时,完颜宁已从边门出去寻到宋珪与潘守恒,定下黄雀在后的计谋。于是她与宋珪佯装传旨,趁着夜色匆匆赶赴东宫,走出不远,果然被英王带进宫的亲随拦下。完颜宁心知一步跨出,再难回头,唯有拼死相助太子登上皇位才得保全自身,当即不遗余力唱作俱佳,对宋珪决然泪下道:“殿头速往中宫!我一死而已,不必理会!”那几名亲随闻言大惊失色,忙唤出埋伏在暗处的同伴羁押他们二人,另外几人则匆匆奔往皇后寝殿。潘守恒等待这番动静过后再赶往东宫传旨,一路上果然再无埋伏。守绪接旨后,又听闻英王与庞氏已占先机,即命东宫亲卫军总领移剌蒲阿领军三万驻守宫门,叩门得皇后懿旨,率众从东华门入宫,一路将守纯带进宫中的亲随全部诛杀。完颜宁获救后,立刻随守绪一同前往宁德殿,恰巧在守纯拔刀之际及时出言打断,避免了一场萧墙之祸。

  完颜宁听郑夫人归功于自己,忙道:“臣年幼无知,当日之事皆仰赖夫人,实不敢自矜有功。”新帝见她平日里若即若离,不料关键时刻竟对自己忘死效忠,心下极是满意,笑道:“夫人与公主俱有大功于社稷,何必自谦!”言毕,又依制晋兖国公主为兖国长公主,一应供给与大长公主等例,许议政之权,再赐皇子仪仗车辇。

  完颜宁吃了一惊,立刻下跪行礼,坚辞不受,新帝微笑道:“若有功而无赏,朕何以劝勉后人?”完颜宁拜伏于地,恭敬地道:“臣有一事,求陛下恩典。”新帝神色微微一僵,却仍维持着和蔼的笑容,不动声色地温言道:“朕为大金天子,当以社稷为重;朕又为天下人之表率,当行大孝于先帝。”完颜宁妙目一闪,瞬间明白他语意所指——他揣度完颜宁所求之事或与父母有关,或与仆散安贞谋反一事有关,故而先抬出国家和孝道来,以绝完颜宁之请。

  完颜宁早知君心无情,从未指望过皇帝能以一言恳求而为姨父翻案,沉静地道:“陛下圣明。臣所求之事,也正与圣意相合。”她故意停顿,在新帝探询的目光中,再度缓缓启唇道:“臣想去问一问英王,为何不顾手足之情、君臣之礼,一意孤行,铸成大错?臣斗胆揣测,这或许也是先帝想问的。”

  皇帝思索片刻,忽地笑了:“好,你去问吧。”顿了一顿,又很是喜悦地褒赞道:“妹妹果然忠君体国,真是社稷之福!”



第24章 双阙峥嵘(三)孺慕

  “是你。”守纯抬起头,冷冷地望着缓缓走到近前的白衣少女,眼中不甘、愤恨、疑惑、恐惧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变得软弱和含混,“你如今是新君的大功臣、好心腹,鲤鱼翻身,春风得意,来这里做什么?”他已被囚禁在近侍局数日,身边皆有护卫看守,自忖万无生理。

  完颜宁不理他的酸话,待禁军悉数退出后,命流风掩上门,沉静地道:“我得了陛下允准,特来请教二大王。”

  守纯眼中一动,想起夭折的小侄子,紧张地道:“你要……问什么?”

  完颜宁浅笑,目中似有不屑,转瞬又被悲凉所替,侧首对流风淡淡地道:“我已问到啦。二大王说,他自居年长为兄,才起了夺嫡的糊涂念头,现在十分后悔。”

  守纯听她言语中似有为自己开脱之意,于绝望中陡然生出希冀来,勉强稳住神,正色道:“公主这是何意?”

  “这样答不好么?”完颜宁浅笑反问,“我也是想了许久才想出这个理由,合情又合理,二大王不满意?”

  守纯咬牙不语,过了片刻,瓮声道:“说吧,你要我做什么?”

  完颜宁笑道:“岂敢。我帮大王答了陛下的问题,所以也想请大王也为我答疑解惑,不知可否?”

  犹豫只在须臾之间,守纯很快便识时务地点了头,垂眼叹道:“你问吧!”

  完颜宁缓缓上前几步,低头直视他双目,清晰地道:“我想问二大王,金玉带之事。”

  “什么?”守纯微微一愣,没想到她会突然问起这桩旧案,很快又反应过来,抬了抬眉毛故作洒脱地道,“没有这回事,全是假的。”

  答案早在预料之中,完颜宁攥紧了手指,克制地保持着沉静的语调:“既是假的,姑母为何会出面指证?以姑母的为人,断不会诬陷他人,更何况是自己的丈夫。”她停了一停,忽然笑道:“我听说二大王曾两次出入济国公府,莫非此事是大王的手笔?”

  守纯警觉地缩了缩,盯着她冷笑道:“你问这个做甚?若是想翻案,我劝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完颜宁颔首淡淡道:“那是自然。陛下是孝子,怎会在先帝尸骨未寒之际彰父之过,教天下臣民都知道先帝冤杀功臣?”她幽幽叹了一声,低头道:“我问此事,不是为了翻案,只是想求个明白罢了。二哥,我的身世,你是知道的……这几年来,真心待我好的人,也只有姑母了,若不问清此事,我实在难以心安。”

  她知道此事关系重大,若守纯咬死不说,自己也别无他法,诱之以利之外还需软下身段叫他放松戒备。谁知守纯听了她一番话,竟双眼发红,似是十分动容,片刻后,才低声道:“是我。我告诉姑母,爹爹痛恨姑父优待宋俘,怨怼君王,那次还带回数万青壮宋军,堪比曹操讨伐黄巾军时自充兵马之举,其心可诛。”

  完颜宁蹙眉道:“这话倒也不假,先帝确实疑心他带回宋军图谋不轨。只是姑母必定不会相信的。”

  “是。”守纯点头道,“姑母无论如何也不信姑父会谋反,我跟姑母说,不要贸然去找爹爹辩白,以免显得济国公府窥测圣意、欲盖弥彰,反而越描越真了。若有什么变故,我自会去告诉她的。”

  完颜宁恍然而悟:“难怪那时候流言纷纷,姑母却始终不曾入宫,也从未辩解过什么。”她转念一想,又道:“想必她还重托你为姑父进言,你也答应了,是吗?”

  守纯低声道:“不错。”

  完颜宁攥紧了手指,强自镇定道:“那大王是如何进言的?”

  “还能如何呢?”守纯苦笑,“你这样聪明,还有什么猜不到?君要臣死,我不过是个马前卒,又能怎样?”

  完颜宁冷笑道:“你若真心想从中斡旋,大可以亲自问一问姑父,优待宋俘带回宋兵是何用意,再如实禀报先帝就是了。可你为了争宠夺嫡,不分是非黑白地讨好先帝,费尽心机欺骗姑母,一手做成了这桩冤案,不仅害死姑父,也使先帝负上冤杀功臣的千古骂名。”她顿了一顿,又追问道:“金玉带之事究竟是怎样?”守纯却只是苦笑,垂头不答,完颜宁想了想,一字一字地道:“我明白了,定是你第二次去济国公府时对姑母说,姑父用金玉带行贿内侍,证据确凿,陛下雷霆震怒,不但姑父必死无疑,整个济国公府也危在旦夕;唯有姑母行大义灭亲之举,投诚效忠,你才能宛曲求情,帮她保下幼子和仆散氏全族,是吗?”她见守纯依旧低头不答,又泠然道:“要舍弃姑父,姑母自然是不肯的,非但不肯,她还会立刻进宫求见先帝。可那时候你已为先帝将此案坐实了,先帝必定不肯见她,甚至都不许她入宫。姑母走投无路,求告无门,又问不到陛下的圣意,以为陛下真的要血洗济国公府,无奈之下只能屈从,对么?”

  守纯大惊抬头,心下暗道:“这娃儿怎会这样聪明?这许多隐曲情由,竟猜得分毫不差,如同亲眼所见一般,难怪三弟要引她为助,实在是我从前太轻慢了,可惜,可惜!”只听完颜宁又道:“只是我不明白,你为何要多此一举叫姑母告发,找个内侍来承认受贿不是更方便么?”

  守纯哂笑道:“你怎么又糊涂起来?内侍的话哪有姑母可信?朝中百官有哪个相信姑父谋反的,可唯有金玉带一事却是人人信以为真,连爹爹也深信不疑。”

  完颜宁大惊失色,颤声道:“什么?先帝……不知道金玉带之事是假的?!”她脑中万念电转,霎时全然明白——守纯为逢迎圣意,一力做成铁案,设下圈套逼迫庄献长公主就范,另一边又禀告皇帝证据确凿,完颜珣本来的七八分疑心经此一事变成了十足十,自然深感英王办事得力,可堪大材。她悲愤已极,气血翻涌,颤抖着厉声喝道:“你与姑母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竟要这样害她?!你可知道,她……她被你逼上了绝路!”完颜宁深知,若非金玉带之事,庄献长公主不会无颜面见丈夫,生死患难之际夫妇间定能消弭误解、尽释前嫌,而景行、湘兰、纨纨与济国公府上下人等也不会视她如蛇蝎,即便仆散安贞被处死,她依旧能替亡夫照料亲族、抚养幼女,不至于被逼得毫无立锥之地,只得回宫自尽。

  完颜宁回想起庄献长公主当夜游荡禁苑、无枝可栖的凄惨情状,实在恚怒至极,谁知守纯听了她的话,目中竟泛起泪光,面颊抽动,嘴唇颤抖,咬牙道:“……我没有想到会这样……早知如此,哪怕拼着爹爹一怒,我也……我,我……”他深吸了几口气,略平静了些,闭上眼睛叹道:“我虽然有爹娘,其实也比你好不了多少……世宗皇帝最重嫡妻嫡子,翁翁也学他一样,爹爹身为庶长子,不但不受喜爱,还常被打压,好叫他从小死了心,不许和章宗皇帝争锋。我又是爹爹的庶子,上有长兄,下有幼弟,除了我娘之外,这偌大的皇宫里,真心待我的人便只有姑母了……她虽是两代嫡出的长公主,可待人从来不分嫡庶尊卑,都是一般的温柔亲厚……”他忆起儿时光景,语气转柔,轻声道:“后来她出降了,甚少回宫,每次回来都和姑父一起,初时我很不喜欢姑父,嫌他官职低微配不上姑母,又恼他尚走了姑母,可后来慢慢长大了,也就明白了……”他转顾完颜宁,柔声微笑道:“你是没有见过姑母从前的样子,那时候她看着姑父的神情……我从来没有见过我娘、或者宫中任何一个嫔妃露出那样的神色来,后来我自己有了妻妾,也从未在她们脸上看到过。那时姑父待她也很好,这么多亲王驸马,只有他不置妾室,外州去了几年都是一个人,小姑姑……就是你的母亲,她那时候对章宗皇帝开玩笑,说将来的驸马也要像姑父这样,心里眼里只有妻子一个,否则宁死也不出降。”完颜宁听他突然提起生母,心中又是一痛,强自忍住了,听他又继续道:“……我一旦释怀,也逐渐喜欢姑父了,还常常比着学他,他那时景况也不好,却并不自怨自艾,我便也以此安慰自己,才熬过那些年……”

  “后来爹爹做了皇帝,封我为亲王,又重用姑父,我高兴得不得了,心想着我和姑母都苦尽甘来了,谁知道……”他咬牙切齿地恨声道,“那无情无义的奸贼终于露出了真面目,我真想不明白,他的心肠究竟是什么做的,怎能忍心辜负那么好的妻子……”完颜宁长叹了一声,喟然道:“二哥,此事另有内情,并非你想的那样。”守纯冷笑道:“我有什么内情不知道了?那贱婢早与他勾搭成奸,常在丰乐楼附近等他,我还特地派了人去教训,谁知道竟被个愣头青搅散了!”完颜宁讶然道:“你居然派人去教训戴娘子?这……”“这又怎样?!”守纯忿忿道,“我只恨自己没用,还是让那贱婢进了济国公府的门,眼看着姑母越来越憔悴,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偏偏她还委曲求全,处处为那奸贼遮掩,真叫人气煞了。”完颜宁心下大叹:“所以,你推波助澜害死姑父,就是为了出一口气?”守纯摇摇头,自嘲道:“我没那么大的气性,确实是先帝要杀他。我本来想着,那奸贼死就死吧,只是可惜了三个好表弟,我得想个法子保全姑母的孩子,哪怕保下一个也好。待我将来做了皇帝,自会好好地孝敬她,我要让她成为大金最尊贵的大长公主,加意尊崇,极尽奉养,以弥补对她的亏欠……”完颜宁听到此处,顿时明白了他当日装神弄鬼地哄着先帝赠恩追荣庄献长公主的用意,忍不住痛声打断道:“汝之蜜糖,彼之□□,你怎能以己度人?!权势荣耀是你想要的,并不是她!你一心要孝敬她,那你可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在意的是什么?看得比性命更宝贵的又是什么?!”她顿了一顿,又悲从中来,喟然叹道:“她这一生最珍视的东西,早已被你和先帝毁得干干净净了!”

  守纯闻言,怔了一怔,然后痛苦地闭上眼睛,竭力克制住目中的酸热奔涌,颓然垂下了头。

  -

  正大元年,英王以谋反之罪下狱。其后,太后王氏亲自向皇帝进言道:“当年章宗皇帝为巩固君权,赐死贬谪了多少宗亲,最后自己年寿不永,皇嗣又绝,到头来竟将大位传于卫绍王,如何对得起你祖父显宗皇帝的在天之灵?前车之鉴不远,你就这么一个亲兄长了,怎能赶尽杀绝,把自己变成孤家寡人?留着他的命,也是给你自己留着一线退步!赶紧赦免了你二哥,叫他来见我;如果他不来,你今后也不必再来见我了。”皇帝无奈,只得下旨宣召守纯觐见,太后怕皇帝故意拖延时间,起身站立着等待。

  片刻,守纯被带到,低着头恭顺地向太后和皇帝叩头行礼,王太后拉他起身,垂泪道:“盘都,你爹爹一生只有三个儿子,如今你大哥已薨了,只剩下你们兄弟俩……”她又伸出一手拉着皇帝,泣道:“皇帝或许不记得了,你小时候随先帝进宫,被族中兄弟欺负,次次都是你二哥帮你护你……那时我便想,咱们翼王府无权无势又如何,你们兄弟和睦就已胜过旁人万千了。谁知道,今日荣贵已极,你们俩却变成了这副样子……”

  皇帝面色微黯,唏嘘之情在目中闪动,又很快淡了下去,不动声色地斜睨打量着守纯的反应。守纯却低垂着头,慢慢跪下,伏地不语,良久,才叹息道:“是臣该死……臣觊觎非分,铸成大错,无言可辩……请陛下与娘娘容臣以死谢罪。”

  太后一怔,很快反应过来,扶起他哭道:“盘都[1],你这是要逼着你弟弟煮豆燃萁么?先帝尸骨未寒,你们兄弟俩先自杀自灭起来,岂不要叫他痛煞了?!你们是手足,是至亲呐……”守纯闻言,双目通红,神情更加痛苦,咬着牙哽咽道:“臣残害至亲,愧对先帝,死不足惜……娘娘不必为臣担心了……”太后无奈,转向皇帝连使眼色,哭道:“你竟将你二哥逼成这个样子……你……”

  皇帝心领神会,轻轻唤了一声:“二哥!”又不胜感慨:“孃孃说的事,朕都记得……爹爹还是翼王的时候,大哥是世子,向来不大理睬我,只有二哥跟我要好……后来术虎高琪杀了胡沙虎,处处弄权挟制爹爹,又是二哥想方设法地除掉他……于公于私,朕都记着二哥的好处……如今咱们失了中都、失了山西河北、失了辽东龙兴之地,蒙古步步紧逼,西夏和南宋又不时来犯,国祚飘摇、社稷不稳,朕与二哥当戮力同心重整山河,岂能在此时同室操戈,行亲痛仇快之事?!”他握住守纯一臂,正色道:“二哥若真心愧悔,便助我力挽狂澜,那些死去的至亲们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

  守纯满眼痛泪,颤抖着跪倒在地,太后上前涕泣抚慰良久。

  回到纯和殿,皇帝立即召见完颜宁,笑问道:“妹妹那天和二哥说了些什么?如今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完颜宁沉静地欠身:“臣岂敢造次,只是以骨肉亲情劝说,想来人非草木,大王痛惜至亲,心中感愧,也是人之常情。”皇帝将信将疑,却也寻不到什么端倪,笑道:“你平日寡言罕语,没想到还有这样好的辩才,连二哥都能说动。”他又想起一事,向她温言低道:“对了,小姑姑的谥号,朕拟了‘慧淑’二字,你觉得可好?”完颜宁心知自己接连立功,皇帝为示嘉奖,才荫荣亡母,忙跪下叩首,伏地拜谢,皇帝点头微笑:“既如此,叫礼部择个吉日,一并追封了吧。”

  [1]注:完颜守纯女真名盘都。



第25章 双阙峥嵘(四)妖异

  随后,皇帝下旨改封英王为荆王,改判睦亲府,其母庞氏为荆国太妃;又尊生母王氏为慈圣宫皇太后。是日天气晴明,百官皆入贺于隆德殿,满目衣冠俨然,雅乐萦绕其间,仪式喜庆而庄严。

  突然间,殿外狂风大作,卷起黄沙弥漫天地之间,昏霾不见天日。内侍奔到殿门外一看,只见尘土飞扬空中,睁目不能视物,值守禁军被暴风吹得无法直立,皆俱惊慌失措。皇帝心下不安,强自镇定,高声喝道:“冬日大风也是常情,不必理会,待尘埃散去就好了。”话音未落,忽听到尖脆的当啷啪啦两声响,接着浓霾稍退,依稀可见大殿前空地上落着几片碎裂的琉璃瓦。众人都觉妖异不祥,只是不敢出声,任由内侍跑来捡走碎瓦。

  此时,远处黄霾中传来诡异的嚎哭声,瞬间又变作狂笑声,一男子身着麻衣丧服、披头散发地自烟尘中飘然而来,南望承天门且笑且哭。殿前禁军惊觉有人趁天象异常时擅入宫禁,忙上前呵斥驱赶,那男子纵声长啸:“吾笑,笑大金将相无人;吾哭,哭国家破败将亡!”

  群臣闻言色变,纷纷请求以重典处置此人,皇帝默然片刻,自忖根基未稳、仁德未立,不宜先开杀戒,正色道:“朕初登大宝,遇草泽之人直言进谏,即便语涉讥诮也不可杀。”最后只以擅入宫禁和哭笑失所为由,杖责并驱赶他出宫。

  -

  其后数月,似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够再挽天河扭转乾坤,皇帝夙兴夜寐,一方面遣使西夏,重修旧好,又派移剌蒲阿率兵至光州,榜谕宋界军民再不南伐;一方面勤修内政,起复张行信为尚书左丞,擢延安帅臣完颜合达为参知政事,行省事于京兆,兼统河东两路;又决意广开言路、听取民情,诏谕刑部,登闻检、鼓院,不可销闭防护,任凭有冤者陈诉。一时间边境安宁,朝堂气象稍振,民间清议亦有好转之势,如同这时节季候,在经历极寒之后冬去春来,欣欣向荣。

  正大元年春闱,皇帝求贤若渴,大力选拔良才,经义、词赋两榜取张介、王鹗为魁元,元好问等五十五人为进士,另外再取孛术论长河等十余人为策论科进士。

  皇帝一连数月宵衣旰食,浑然不觉花到荼靡,春意已深。一日散朝之后,他头晕气短精疲力竭,想到去后苑走一走舒散筋骨,便拖着迟重的脚步缓缓向北而行。

  走到玉清殿外柳荫深处,枝头莺声恰恰之中,皇帝眼前忽然一花,似有一团光芒耀目,流转不定。他驻足瞬目,还未细看,已听身后潘守恒沉声喝道:“大胆!圣驾在此,速速行礼!”

  “呀!”那春光幻化出的丽影发出一声轻柔娇俏的惊呼,如同柳上黄莺啼啭,“奴婢拜见官家,官家万福。”

  -

  转眼过了端阳,天气越发炎热,所幸翠微阁里苍松翠柏垂荫相映,倒比别处更阴凉些。承麟熟门熟路地转来,一进院门便玩笑道:“客人来啦,长主歇歇神,别用功啦。”话音方落,流风已打起竹帘迎出来,低声笑道:“小王爷,里头有客。”承麟睁大眼睛,压低声音笑道:“这么热的天,除了我还有谁来?”又转念一想,拉着流风笑得乐不可支:“我知道啦,就是天太热,所以要来找你家雪人,降降暑气……”流风听他把完颜宁比做雪人,倒是神形皆似,亦觉好笑,承麟又佯作不悦道:“我又不是王府世子,做什么小郎君小王爷地叫,跟你说了也不听,我去找雪人评理……”一边说,一边含笑往里走,却见屋里走出两个女子,前边白衣少女浅笑立于檐下,气度超尘,仪容淡静,正是完颜宁,后边跟着个眉目温和的中年妇人,身穿半旧的靛色衫子,稳重地向自己施了一礼,微笑唤道:“广平郡王。”

  承麟微微一愣,随即欣然笑道:“福姑姑!”

  福慧忙摆手道:“当不得王爷这样称呼。”又向完颜宁深行一礼:“长主和王爷恕老奴先告退了。”完颜宁忙扶住了,又叫流风打伞送她出去。

  承麟想起庄献大长公主忌日将至,敛了笑问道:“福姑姑来与你商量姑母的祭礼么?”完颜宁点点头,引他到阁中坐下,低道:“新君登基,纨纨想求个恩典,许她入园寝拜祭。”承麟挑眉笑道:“这孩子倒是个有心人,知道新官家看重你,也难为福姑姑肯为她跑这一趟。”他见完颜宁睨着他默默若有所思,伸出五指在她眼前晃了晃,笑道:“看我做什么?又打什么鬼主意?”完颜宁低头莞尔,略一四顾,摒退了阁中宫人,浅笑道:“兄长,我是想托你……留心好儿郎,也未必要宗室戚里、高门显贵,只看人材品性就好。”

  “什么?”承麟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旋即又黯然锁眉,“这事其实不必你来嘱咐,咱们从小一起长大,我早留心几年了,只是没一个才干人品都好的……”他叹了一口气:“还有,将来若没有陛下的圣旨,终究是不成的……”

  完颜宁知他会错了意,失笑道:“兄长想到哪里去了,我是说纨纨。”她纤眉浅颦,叹道:“她父母都不在了,还背着个罪臣之女的身份,又不是姑母所出,勋贵之家自不会选她来联姻,若说做侧室,她父母泉下有知,决计是不肯的。我想来想去,莫若选个正直可靠的少年郎,哪怕门第低一些也不打紧,只消能心诚意正地待她就行。咱们先选好了人,再同福慧姑姑商议,到时候她叔父婶娘定是顺水推舟,这事就成了。”承麟伸指作势刮了刮脸,笑她道:“长主如今人大心大,都会给人说亲了。你倒替她想得周到,那你自己呢?”完颜宁神色淡漠,沉静地道:“我没什么可打算的,听候陛下圣裁吧。”

  承麟笑了一笑,压低声音道:“说起陛下,我听说他至今不肯册封皇后,是为了立一个柳娘子为中宫,那柳娘子你可见过?是个绝色佳丽么?”完颜宁颔首称是,想起了两月前相遇柳氏的那一幕。

  -

  那日是母亲的生忌,她拜祭之后回宫向皇帝再度叩谢追谥之恩,却在去往仁安殿的途中遇到了一个花明雪艳的少女。

  那丽人约莫将笄之年,云髻堆墨,肌肤玉曜,身穿鹅黄色轻衫,系着嫩绿薄罗裙,颈上一串明珠,更趁得那明眸皓齿熠熠生辉。完颜宁略一驻足,那丽人身后宫女已低头行礼道:“长主,这是柳娘子。”

  “长公主!”那少女嗓音娇柔如出谷黄莺,笑容纯净而天真,“您是去纯和殿吗?咱们一起走吧!”完颜宁不置可否,沉静地浅笑道:“柳娘子请。”

  一路上,柳氏轻柔软糯的笑语声如燕呢哝、如莺呖啭,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完颜宁想了一想,微笑道:“柳娘子,天色已晚了,我还是改日再来拜谢陛下吧。”说罢,微微欠身致意,便要离去。

  “长主!”柳氏拉住她,春山般的黛眉不安地蹙起,秋水似的明眸闪过一丝惊惶,又很快消散,“是因为我么?”她无措地轻咬朱唇,那副纯真无邪的娇痴憨态,让完颜宁全然明白了皇帝对她近乎疯魔的迷恋——内忧外患重重交煎之下,有什么比一个不谙世事、清如朝露的韶华少女更叫人身心愉悦呢?

  “当然不是了。”完颜宁面色从容,温和一笑,“柳娘子莫多心。”

  柳氏闻言似释重负,嫣然而笑:“咱们差不多大,长主就叫我莺儿吧。”她娇羞地侧过脸,低声补充道:“是官家赐的名字。”

  -

  “还有呢?只是光艳绝世么?”承麟好奇地追问,“定有其他非凡之处吧?是不是也不声不响,心里却极有主意的?”

  完颜宁斜睨了他一眼,抿嘴浅笑不语,承麟自知失言,双眉一挑,又故意转开话题:“我倒不信了,什么美人,还能比你更好看?咱们长主才是超尘绝俗,神仙气度、姑射真人……哎,哎,你笑什么?”

  完颜宁压低声音笑道:“兄长大喜,什么时候带我拜见新嫂?”承麟面色微酡,扬起脖子笑道:“哪来的新嫂,我只留心妹婿!”完颜宁好整以暇地悠然道:“兄长向来不听后宫是非的,怎么今天倒问起陛下的新宠来了?定是遇到了‘光艳绝世’,又‘不声不响’,还‘心里极有主意’的女子了。你老实招了吧,白撒哥哥若不肯答应,我或许还能帮你说个情。”

  承麟跌足笑道:“我的天!将来不知哪个苦命鬼来做这驸马都尉,花花肠子一动,就被你算了个透,可真是倒了大霉。”完颜宁淡淡道:“我跟你不同,将来不是和亲也是被赐予功臣,这辈子为国家百姓尽了忠节孝礼就算完了,还去管别人的花花肠子做甚?”她转顾承麟,一双清澈的秀目层波闪转:“你再不说,我只管自己猜啦……我猜你定是在‘非凡之人’手上吃了瘪,又在白撒哥哥那里受了训,所以跑到我这里来撒气。”承麟本待安慰她,后来听了她的猜测,拍着大腿笑道:“你都快成精了,我害怕都来不及,哪敢找你撒气?”完颜宁抬眸浅笑:“方才有人在院子里冰人雪人地消遣我,福慧姑姑也听见了,你拿什么抵赖?”承麟挑眉大笑道:“好哇,说了半天,原来在这里等着我算账呢。”玩笑过后,他又温言低道:“你从小就聪明过人,在我面前,再伶俐都不要紧,只是将来出降后千万要藏拙,别叫夫婿畏惧忌惮。”完颜宁知他好意,略略颔首,又抿嘴笑道:“你先说自己的事。”

  承麟神色有些尴尬,双目中却现出喜悦的光彩来,完颜宁笑道:“罢了,不为难你,你只说吧,要我做什么?”承麟剑眉飞扬,意气风发,笑道:“不必了,这件事,我定要自己做成!就算她不肯,大哥哥不肯,睦亲府不肯,我也定要娶了她来!”

  话音未落,只听门外噔铛一声,似有器物坠地,承麟往门扉处看了一眼,只见竹帘上人影隐约,登时站起就要出去看,完颜宁心下了然,忙拉住他一条臂膀,轻轻摇了摇头。承麟不解,但见她眉眼间忽现怜悯之色,便依着她又坐下,满腹狐疑地低声道:“怎么了?”完颜宁心下叹道:“你自己惹下的,倒来问我。”调转话题问道:“兄长,你方才说白撒哥哥和睦亲府不允准,想来是因为女家门第悬殊的缘故,但她自己也不肯,那又是为什么?”

  承麟瞥见竹帘上人影退去,才低声道:“她是宋人,为着宋金世仇,十分厌憎金人,尤其是宗室子弟……”完颜宁一惊,瞬间想起父母之事,也顿时明白了完颜承裔反对的原因,沉吟道:“这确是有些难办了……得想个法子求到陛下面前,有了金口玉言,白撒哥哥也只能答应了。”承麟欣然笑道:“对,咱俩想到一处了,所以我才来问柳娘子的事,官家自己也情有所钟,想必能推己及人,成全我的心意。”完颜宁微微色变,沉静道:“既如此,须得快些去说。柳娘子是做不成皇后的,到那时你就不好开口了。”承麟忙问为什么,完颜宁低叹道:“往大了说,君王立后是为天下人择母,而非出于私情私爱;往小了说,太子妃是先帝为陛下选的正妻,出身高门贵族,又曾刲肤尽孝,深得太后喜爱,还生育过嫡子,多年来侍奉夫君从无过错,如今陛下要宠妾灭妻,将妻作妾,两宫太后、睦亲府,还有朝廷百官决计不会答应。”承麟皱眉道:“若陛下一力坚持,也未必不可……当今太后从前也是妾室。”完颜宁低声道:“不一样的。先帝那时候只是个闲散亲王,而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一言一行当为臣民之表率,更何况陛下登基不久,内有弊政、外有强敌,正是要发奋图强笼络人心的时候,怎能露出德行有亏的短处来?”

  她截住了话头不再说下去,心里却叹道:“太后何等心性手段,能将原先的翼王妃逼得出家为尼,这才填上了正妃的空缺;柳娘子却是天真烂漫之人,在这虎狼环伺的后宫里,唯有陛下的一点宠爱,既无子嗣,又无靠山,还引得六宫怨妒朝臣侧目,将来只怕要红颜薄命。”

  承麟沉默片刻,皱眉道:“可我若现在去求,到时候圣旨一下,她却不肯接旨,那怎么收场?”完颜宁奇道:“她这般厌憎金人,又如何与你两情相悦?难道你没说自己姓完颜?”承麟笑道:“自然是说了,所以她才跑了,只留下张字条给我,说宋金世仇,不共戴天,今生无缘与我结为夫妇。”

  完颜宁蹙眉道:“莫非她是赵家宗女?若只是寻常百姓,自泰和六年起,汉人便同女真人通婚,实在不必这般介怀。”承麟道:“她本是南朝将官之女。泰和六年,韩侂胄挥军北伐,她父亲被武肃公麾下部将所杀,母亲也死于战火。她被好心人收养,这才捡回了一条命。”他顿了一顿,又继续道:“我看到字条,立刻跑出去寻她,路上看到一个穿白色衣衫的女子,顿时想起你来,这才有了主意。”

  完颜宁秀眉微挑,奇道:“这事与我有什么相关?”承麟忍俊不禁:“我想起小时候,你总缠着我讲四姑父破贼的故事,我若不肯讲,你也不吵不闹,就吧嗒吧嗒地掉眼泪,回去就病了,我没法子,只好再赶来给你讲。”完颜宁忆起儿时光景,心头温暖,浅笑道:“我明白啦,你也学我这样,用苦肉计逼她现身。”承麟笑道:“不错。我对她说,我愿和她一起回南朝,隐名埋名,做一对布衣夫妇。”完颜宁暗暗咋舌:“男子的甜言蜜语真信不得!这谎也撒得太大了,且看你如何圆回来。”

  承麟继续道:“后来,陛下也要修好宋国,我便自告奋勇领了这差使,和她一起在临安小住。正愁不知道怎么带她回京,大哥哥写了信来,说祖母过世了,我便动之以情,说祖母从小待我如何好,我必得为她送行,这才哄了她来开封。到了京师,她不愿进金人王府,我只好安排她住在外头别苑里,大哥哥听说我未娶妻就置了外室,狠狠训了我一顿,她又来问我何时启程回江南……唉,我只得两头瞒着。”

  完颜宁笑道:“这如何瞒得住?不过白撒哥哥在陕西任上,丧事一过就要走的,倒也不打紧。”承麟苦笑道:“大哥哥那里还好,了不起被他打一顿,最难办的是她……你不晓得,她……”他目中露出奇异的光芒,带着些期待、激动和担忧,低声道:“她有了身孕。”

  完颜宁又惊又喜,低呼道:“呀,我要做姑母啦!”承麟笑道:“你早做了姑祖啦,端午重阳你去金明池走一遭,侄孙们一个个都能射柳了。”完颜宁笑道:“那怎能一样?!”想了一想,又道:“既如此,事不宜迟,你今日就去求陛下吧,我去找柳娘子,求她帮你敲敲边鼓。”承麟犹豫道:“可是……圣旨一下,我怎么瞒她?”完颜宁奇道:“她有了孩子,你还不说出实情?”承麟苦笑道:“你不晓得她有多执拗,若实话告诉她,立刻就跑了。”

  完颜宁暗暗称奇,心道世间女子皆出嫁从夫,这新嫂确是非比寻常,想了一想,又沉吟道:“不如告诉陛下,嫂嫂身体不适,不能亲自接旨谢恩,就由你来代领,先把封诰坐实了;至于嫂嫂那里,你派些心腹去伺候,别走露了风声。”承麟一听,眼中渐渐发亮,拍案大喜道:“好主意!我就说她怀胎不稳,不能下地,也不能费神,不许人探视,那便成了!”



第26章 双阙峥嵘(五)折翼

  过了两日,皇帝果然下旨,册封汉人杜氏为广平郡王妃。完颜承裔气得半死,又不好公然抗旨,只能将承麟大骂一顿,当天就离京回任。朝中百官闻弦知意,明白皇帝借此试探立后之事,纷纷上书弹劾广平郡王行事荒诞、性情乖张。

  清晨,皇帝往隆德殿视朝,完颜宁悄悄来到纯和殿找柳氏。柳氏正在窗前梳妆,听到她的脚步声便亲热地回眸一笑,柔声唤道:“长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中州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