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太子党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楚清明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24 KB   上传时间:2013-11-27 19:10:50

  终于,他们退到了含元殿的石阶下,退无可退。

  杨禹扬起胳膊做了个手势,神策军的攻势暂时停止了。他抬头去看立于高高石阶之上的杨进,后者恰巧也正低头注视着他。

  这种高低之差令杨禹万分不快,于是他使了个眼色,神策军中一队神箭手便将弓箭对准杨进。

  如此一来,杨禹终于觉得自己重新掌握了主动。

  杨进神色冷冷的,却没有太多惊讶,眼前这一幕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杨进甚至还隐隐有着一丝如释重负。

  既然杨禹先走了这一步,他似乎也不必再费心顾及什么兄弟之情。这比时时刻刻要提防着他畅快多了。

  不过令杨进无法释怀的是,杨禹是如何说服神策军的。后者竟然有胆量站在他面前也让杨进着实惊讶,难道他不怕谎言被拆穿吗?就算他逼宫成功,又打算如何善后,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想到此处,杨进微微眯起眼睛。难道说……杨禹还有其它更强有力的依仗?

  两人各怀心思地对视了一会儿,谁也没有说话。含元殿的气氛分外凝重,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屏着呼吸,仿佛害怕出气儿略重一些,就会打破此时微妙的平衡一般。

  突然的,“锃”一声轻响,这份僵持终于被打破了。杨进从身边侍卫腰间抽出一把利剑,“刷”地一下指向杨禹。

  “四哥,你带兵逼宫叛乱,这是自寻死路啊……”杨进用一种十分惋惜的语气说:“跟在你身边的,都是我大周百里挑一的武士,你为了一己私欲,勾结异族、杀兄弑父,还令这些武士豁出性命替你做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四哥,你当真已经疯了。”

  他说到“勾结异族、卖国求荣”时,现场传来了微微的骚动。杨进仿佛抓住了什么,正要继续说,一支利箭却忽然破空而出,带着划破空气的呼啸之声。

  杨进武艺超群,却也只来得及堪堪避开。箭头擦着他的脖子飞了过去,深深射入含元殿朱红的柱子里。

  鲜红的血液顺着杨静的脖子流了下来,染红了他的衣领。仿佛信号一般,双方同时动了!

第九十一章、 千钧之刻

  大周建立数百年来,皇位纷争并不鲜见,然而逼宫至含元殿的绝无仅有。

  原因无他,含元殿是皇帝大朝之处,皇室子弟们对这里有着与生俱来的向往和崇拜,绝不愿意此处被血光玷污。

  杨禹此时已近疯狂,眼中只有站在汉白玉台阶之上的那个人,将数百年来默认的规矩抛之脑后。

  但神策军却不能像他那般不管不顾。军中心下胆怯之人不少,行动间畏手畏脚,这才导致以神策军之威却依然久攻不下。

  而当杨进说出“勾结异族、卖国求荣”时,拉弓瞄准他的一名神策军心慌之下手一抖,竟然射了一支乌龙箭。

  神策军中使弓的都是神箭手,眼见那支利箭朝太子咽喉分毫不差地废了过去,射箭之人吓得脸都白了。

  然而离箭难悔,虽然太子万幸之下避开了,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含元殿见血,逼宫之事已经无法回头。

  说起来当真世事难料。

  彼时神策军之所以答应杨禹,是疑问后者拿着承乾帝的手谕。手谕上书,太子杨进犯上不轨,软禁承乾帝;承乾帝病入膏肓,无法反抗,不得已立下手谕,令四皇子杨禹联合神策军,凭此谕废帝另立。

  此事重大,神策军的首领将军当时也不敢轻信,但反复确认,杨禹所持手谕确为承乾帝真迹,这才暗中与其密谋逼宫一事。

  神策军原本是忠君之士,自以为是执行先帝密旨。但杨进的话却揭示了一种被杨禹花言巧语掩盖的可能——他们眼下可能成了逼宫谋反的乱臣!

  不少人心生犹豫,但没等他们做出抉择,那意外的一箭,已经迫使他们下意识地开始战斗。

  一时间,含元殿上杀声一片。

  杨禹身边也豢养了不少武艺高强的死士,他们与神策军不同,完全只听命于他一人。这次行动,他们是杨禹最得力的武器。

  他直视杨进,目露凶光,厉声道:“杨进犯上不轨,不臣不子,将他给我拿下!死活不论!”

  这话出口,那些死士应声而动,目标直奔杨进,阻挡者不分敌我一律砍杀,招招狠辣。

  杨进心知肚明,杨禹这是想趁乱杀了自己灭口。

  死士们这等丧心病狂的行径落入众人眼中,又何尝没有激起些许疑虑。只是现下形势紧迫,所有人都来不及细想罢了。

  好在杨进身边也不乏武艺高人,死士们暂时无法近身。

  处于所有惊涛骇浪的中心,杨进本人却显得异常镇定。他紧紧握着手中利剑,反手横在身前,全身紧绷,显然一副蓄势待发的姿态。

  终于,有一人突破重重阻碍,杀至杨进身前。

  在利刃刺来的瞬间,杨进不仅不避,反而就势上前一步,同时手腕一翻,送入那人腹中。紧接着他侧身几步挪开,剑锋便在那人腹中留下深而长的伤口。

  钢刀“呛啷”一声掉在地上,那名死士连惨叫也来不及,不能置信地倒下了。

  鲜血喷溅,含元殿前的玉阶被染红了一片。杨进站在血泊之中,寒气凛凛,仿若杀神。

  侍卫们见他动作一气合成,如行云流水,却又凛冽骇人,不由气势大涨。而杨进,再次将手中之剑横在身前,冷冷地看着余下的死士。

  那些人的攻势迟滞了一瞬,相互看了一眼,然后立刻兵分几路,轮流上前进攻。

  他们使出了看家的阵法,但凡有近身杨进的,便招招直击他要害。虽一击脱离,却逼得侍卫们不得不全力去挡。余下的对付周身侍卫,保证杨进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

  杨进见势,明白这些人是打算消耗他的体力,也知道这样下去他早晚会力竭而亡,于是手下愈发不留情面,逮着间隙又击杀几人。

  但那些死士并不为所动,始终围着他不放。数十个回合下来,杨进渐渐感到汗流浃背,心中觉得不妙。

  ****

  宫门外,百官都被这次突如其来的恶战惊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

  挺太子派和犹豫派吵得不可开交。

  杨禹拿出承乾帝手谕时,可以说天下哗然。毕竟太子监国时日不短,众臣们都将承乾帝态度看在眼中,没道理突然就换了心思;而且四皇子早不出声晚不出声,偏偏赶在太子登基前跳出来,怎么看都觉得有问题。

  百官中的犹豫派大多抱着明哲保身的心思,虽然明知此事疑点重重,却又怕成王败寇,万一此时站错了队,丢官弃爵不说,项上人头恐怕都有危险。

  挺太子派对这种暧昧不明的态度大加责骂,称其不忠不义,妄称周臣。可惜这些人大多是文臣清流,也只能动动嘴皮子,对宫里的行事帮不上半点忙。

  首府宰相魏子谏已是两朝老臣,素来德高望重。这种关键时刻,他一反常态地没有发话。

  “魏公,你倒是说句话呀!”有人心急火燎地要魏子谏拿主意。后者双眼微闭,两手插在袖中,一副神在在的样子:“别急,且候着吧……”

  首府宰相竟然是这种态度,挺太子派吃了瘪,气势便低了下去。犹有几人不肯同流合污,朗声道:“我辈书生出身,手无缚鸡之力,尚且知道忠君卫国,诸君羞也不羞?!”

  说罢,这几人愤而入宫,竟是一副舍生取义的姿态。

  魏子谏看在眼中,目露一丝赞赏,但很快又因为心中焦急再度闭上眼睛。他已派人拿着尚方宝剑前去京郊大营,若能顺利搬来救兵,宫中困局或有一解。怕只怕,时间来不及啊……

  正在此时,远处马蹄声响若擂鼓。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数百骑排山倒海般向宫门奔来,气势磅礴如惊涛骇浪。

  那标志性的玄色衣装,统一的黑色骏马,令人一眼就认出来者的身份:“黑衣骑!”

  一声惊呼,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黑衣骑特立独行,素来不参与皇室纷争,此时却集结数百人之众……局势变化莫测,百官无不忐忑。

  魏子谏定睛去看那领头之人,认出来是崔容,心下便是一松,暗道:有他在,拖上一阵子总是没问题了。

  太子有救了!

  ****

  虽有侍卫在侧,连番应战之下,杨进还是渐渐不支。

  杨禹看出他的疲态,心下欢喜,更加重了己方砝码:“若能取其头颅,赏黄金千量,官升三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死士自不必说,不少神策军也哄然应声——反正逼宫已是死罪,不如索性放手一搏,也许还有一条生路。

  一时间,情况急转直下,杨进身上压力骤增,思绪渐渐有些跟不上动作,只凭本能在继续战斗。

  一名死士跃至半空,欲杀至身前。杨进已无多少精力近战,情急之下,他将手中之剑奋力掷出,将那人击杀在空中。

  然而此时,他忽然间听到身侧传来利刃破空之声,转头看见又一支箭矢向他袭来。杨进想将其击落,但他手中已无剑。

  情势千钧一发之际,另一支箭从一侧陡然出现,正巧将威胁杨进的箭矢击落。

  杨进侧头去看,只见周小石拉弓的臂膀还没有放下——黑衣骑终于到了!

  而在清一色的玄衣黑马之间,一袭白袍的,正是崔容。此时他神色肃穆,眼神是少有的杀气腾腾。

  隔着数十丈远,两人的目光交汇。杨进刚刚涌起的那种无路可退的焦躁突然缓解了。

  他甚至微微勾起嘴角,用口型说道:“你来了。”

  明知距离太远,崔容不可能看见,但杨进知道他一定明白自己此刻想说什么。

  骤逢大变,杨禹心绪剧烈起伏,脸色十分难看。

  他用一手按着胸口,回头扫过森然而立的黑衣骑,胸中翻腾不已。

  百密一疏,他竟然没有算到这一幕!杨禹心中愤恨,然而谁又能想到,先帝刚刚驾崩,杨进能这么快将黑衣骑握在手中?

  神策军固然威猛、人数占优,但黑衣骑却有以一当百之称,且多少代积威之下,又有谁不惧怕他们的名头!

  一时间,双方又陷入对峙,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崔大人,”思索片刻,杨禹开口,“太子犯上作乱,意图不管,你却要与他同流合污吗?”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卷明黄色的东西:“父皇留下手谕,我与神策军按照圣旨行事,崔大人不顾满门性命,也要抗旨不遵吗?!”

  崔容闻言,紧紧抿着唇,面上闪过怒意。

  杨禹这般颠倒黑白,无耻程度超乎他的想象,一时间崔容竟然气得说不出话来。

  杨禹见他置若罔闻动也不动,心知崔容不是一言半语可以摆平的,索性故意用嘲弄的语气说:“是了,我忘记崔大人与太子之间情谊不比旁人。不过,就算太子登基为王,崔大人难道还能做皇后不成?”

  他语中之意令崔容一下子睁大了眼睛,连杨进也皱起眉头,立刻道:“四哥,这般下作的手段你也肯用,你这是慌不择路了。”

  杨禹怒道:“杨进!你以为这区区数百人便能扭转乾坤?我有父皇手谕在手,你罪无可赦,还不束手就擒,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我也能留你性命!”

  “四哥好像说错了,通敌叛国、杀兄弑父的人是你。”杨进道:“现下还要加上一条假传圣旨。”

  杨禹露出轻蔑的笑容:“杨进,你在这里说了半日,却不见一点证据,你当我是来斗嘴的?”

  杨进叹了一声:“你要证据,我便给你证据吧。”

  闻言,杨禹终于变了脸色。

  第九十二章、天网恢恢

  距离长安城门三十里外的京郊大营,此时灯火通明、井然有序,显然宫内巨变的消息还没有传至此处。

  将军尉迟渊正在四处巡视,自他大哥尉迟璋战死之后,尉迟渊数年不得志,只能在神策军里做一名校尉。直到杨进数年前监国时,他才因为大哥的战功被提拔为京郊大营的将军。

  他并非因为军功升迁,因此初至此处时,尉迟渊着实吃了不少苦头,好在经过这么多年实打实的相处,全营上下已经对他十分信服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太子党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