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帝师_分节阅读_第112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8 KB   上传时间:2015-12-14 13:22:50

  族长身着绢布袍,脚蹬牛皮直缝靴。衣摆距地五寸,恰好盖过靴筒边缘。白发束成髻,以木簪固定,戴无顶香木帽。

  此刻正手持长香,腰背挺直,肃然立在牌坊下。

  “族长。”

  杨瓒未穿官服,蓝袍方巾,唯腰间束黑乌角带,挂天子亲赐牙牌。

  “持香。”

  族中老人点头,同意拆毁牌坊,族人自不会提出异议。只在动手之前,需祭以长香。

  一为惊动祖先,当以正心告罪;二为悬在牌坊上的两具尸身。死于非命,恐有怨气不散。祭上长香,当可送其归入地府,重新投胎。

  无论生前有什么恩怨,人既已往生,都可烟消云散。

  杨氏开祠堂,全族聚于此,外姓本不应在场。

  然推溯前由,查究因果,杨氏老人合议,请孙氏族人前来,同为往生人上香。

  行商不知生死,出族之事自然不可行。现下,死去的行商之女仍是孙氏族人,按规矩,需得如此。

  念杨氏仗义,孙氏族长满口答应。但终未亲自前来,只遣两子代为上香。

  原本,行商的妇人也该前来。怎知族人前去告知,那妇人竟按着胸口坐地大哭,旋即昏倒,人事不省,至今未能下榻。

  真也好,假也罢。

  父亲不知行踪,母亲不愿前来。依照老人的说法,孙氏女不成单鬼也是孤魂。

  同死的表兄尚有一个老仆捻香,而她,却连亲娘都不愿来见。

  “可怜啊。”

  古人重身后事,重孝道亲情。这般狠心的亲娘,实是少见。

  上香之后,族长交给杨瓒一柄铜锤。

  立牌坊不是小事,拆牌坊更有规矩。

  功名坊是为杨瓒所立,又在祠堂前,今要拆毁,必须杨瓒敲下第一块石砖。

  郑重接过铜锤,杨瓒行到牌坊正面。

  自两根石柱上望,扫过刻有探花字样的石牌,凝视精心雕凿的花板,知晓这座牌坊耗费族人多少心血,难免生出几许愧意。

  然而,为全族安稳,也为今后考虑,这座牌坊不能留,必须拆掉!

  “四郎?”

  杨瓒凝望花板,迟迟不动。族长不得不出声提醒:“时辰要过了。”

  族里老人请阴阳生看过,这个时辰最适拆坊,再迟恐不合宜。

  “是。”

  压下骤起的情绪,按照族长指点,杨瓒用足力气,挥舞起铜锤,对准一根石柱狠狠敲下。

  钝声回想,仿似钟声。

  再看石柱,别说砖块,连搓石粉都没刮下来。

  族长皱眉。

  “再敲。”

  杨瓒点头,抡锤。

  当!

  钝声之后,石柱岿然不动。

  “再敲!”

  当当!

  “继续敲!”

  当当当!

  几次之后,族长嗓子冒烟,杨瓒双臂酸软,总算从柱上砸下巴掌大的一片。

  杨瓒呼呼喘气的当,族中选出的几个壮丁上前,搓搓双手,抡起铜锤铁铲,叮叮当当凿了起来。

  片刻间,石粉飞扬,石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细,倾斜。

  “让伯父见笑了。”退后几步,擦去额上汗水,杨瓒笑得无比干戈。

  丢人,两辈子从没这么丢人!

  “四郎读书做官,不用下田,没把子力气也算不得什么。”

  族长收回铜锤,单手提着,无比轻松。时而还挥动两下,似对杨瓒的费力感到奇怪。

  杨瓒抖着胳膊,颤着双手,默默转头,无语泪流。

  自今起,五碗增至六碗,可能多几分希望?

  眨眼间,两根石柱俱被砸倒,花板石匾都没留下。

  “吊过往生人的绳子,不能留!”

  族中老人发话,壮丁再次挥舞铜锤,肌肉隆隆鼓起,将雕凿有花鸟的石板砸成碎块,装入藤筐,盖上粗布,只等运入山中深埋。

  “时辰到,开祠堂!”

  牌坊清理干净,石基都被挖出运走,半块不留。

  祠堂前留下两个深坑,族人排成列,穿过坑间窄路,入祠堂跪拜。

  族长和老人在前,杨枞杨瓒父子在后。

  族中男丁依辈分年纪分离,在祠堂内跪拜。族中女子孩童候在祠堂外,未有特例,不可越过半步。

  杨廉被母亲带来,本该随同辈兄弟跪在最末。未等分香,却被族长遣人领至最前。

  未知内中缘故,杨严氏望着儿子,心头发紧。惊疑不定之下,险些起身冲入祠堂。幸亏被族长家的儿媳拦住,才没破了族中规矩。

  “莫要担心。”杨刘氏按着杨严氏,压低声音道,“你公公和小叔都在前面,还能害廉娃不成?你要是坏了规矩,犯了忌讳,才会让廉娃在长辈前落不是。”

  “可……”

  “听我的劝,千万别犯糊涂!”

  杨刘氏不松手,连声叮嘱。杨严氏面上被劝住,退后两步,望着黑黝黝的门内,仍是心焦。

  先祖牌位前,杨瓒依照老人吩咐,跪在蒲团上,先上香后磕头。

  礼毕,族人带过杨廉。

  “瓒有言告于祖宗,还清诸位长辈做个见证。”

  牵过杨廉,握着冰凉的小手,杨瓒深吸一口,朗声道:“列祖列宗在上,男瓒于堂前立誓,今生不娶,不续子嗣!”

  “四郎!”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呼出声。

  “你这是做什么?”

  “兄长之死,瓒难辞其咎。”

  杨瓒端正神情,声音愈发坚定。

  “瓒今在列祖列宗前立誓,长兄之子既瓒之子,瓒必当视如己出,抚其成人,育其成才。欲考功名,瓒定倾囊相授,助其科举。欲为闲翁,必为其择良妇,置田产,传续家业,绵延血脉。”

  “四郎!”

  杨瓒声音一顿,急着道:“族人之恩,瓒永铭于心,绝不敢忘!”

  “自今之后,凡族中驱策,置祭田,办族学,孝老人,爱孤独,力所能及,绝无推脱。然族人如有违法,行仗势凌人之举,瓒亦将秉公论断,交有司严惩,绝不徇私情!”

  “祖先当前,瓒立此言,诸位长辈可证。有违此誓,必应天责!”

  誓言道完,杨瓒重重叩头。

  在场之人皆被誓言震撼,久久未能作出反应。

  杨枞颤抖着嘴唇,想说儿子傻,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四郎,”族长哑着嗓子,用力按住杨瓒的肩膀,“你这是何必!”

  世人重诺,在祖宗牌位前立誓,断无反悔的余地。

  念兄弟之情,将长兄之子视如亲出,精心抚养,助其成才立家已是大善。因此而不娶妻不生子,又是何必。

  担忧爱亲子而疏侄儿?

  以四郎的品性,怎会如此!

  祠堂中的老人亦是摇头叹息。

  年少冲动,发下如此誓言,今后当真要孤独一生?

  杨瓒转向杨枞,再次跪倒。

  “父亲,儿意已决,请父亲应允。”

  杨枞没有说话,举起木杖,就要狠狠抽下。

  “三弟!”

  “老三!”

  “这里是祠堂!”

  族长和老人们忙要阻止,杨枞却已停下,木杖脱手,用力拍在杨瓒背上,哑声道:“四郎,你让为父如何,如何啊!”

  儿子重亲情,他喜。

  为养育兄长之子孤独终老,他又何尝忍心!

  手心手背都是肉,杨枞被族长拉住,浑身似没了力气,面向祖宗排位跪倒,痛哭失声。

  老妻离去,两个儿子被害,长媳拘着孙子,似要同夫家离心,现今四郎又发下此等重誓,他该如何,他又能如何?

  杨枞哭得伤心,老泪纵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9页  当前第1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2/3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帝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