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 MB   上传时间:2016-10-12 13:35:37

平安随手掏出一封信扔在桌上,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看。

钱成拿起来,看到圣谕两个字,腰就忍不住弯了下去。等他抬起头来,看向平安的眼神简直激动得像马上要扑过来。平安连忙道,“现在可以去抓人了吗?”

“可以可以。”钱成激动不已,小心的将手谕放好,然后才脚下生风的出去了。有手谕在,别说物品,就是三品大员又如何?照样抓!

等知道平安究竟做了什么的时候,皇帝才发现,自己放心得太早了。

他以为平安心里有数,不会将事情闹大,便没什么可担心的了。结果平安的确是没有闹大,截至现在,这件事外头仍旧一点风声都没有,可见皇城司办事手段之利落,的确将影响降低到了最小。

然而看看他抓了什么人?

本次京畿路秋闱的主考官,翰林学士邱文浩!三品大员,天子近臣,带知制诰衔!

谁给他的胆子?!

第60章 扬威名初露峥嵘

这几乎是将天通了个窟窿啊!

偏偏这个权力还是自己交给他的,而这个窟窿,自己也理所当然,要替他补上。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将手中的名单扔在御案上,没好气的对张东远道,“去将那胆大包天的平安给我叫来!”

张东远抿着唇忍笑去了。这还是他头一回见着皇上生气,可这气却生得奇怪,看着像是拍桌子瞪眼,细细一品,其中的亲昵和赞赏,却是丝毫都没有掩饰的。

张东远并不明白皇帝这种心思究竟是怎么回事,反正只要再次确定,平安很得皇帝看重和喜欢就够了。

等他走了,皇帝重新将那份名单拿起来看了两眼,还是忍不住摇头。下头的那些人就罢了,前面三个,一个是自己钦点的主考官,两个是充任读卷官的吏部郎中和员外郎,这可真是……胆大包天四个字,生生像是为了他造的。

朝廷中几时见过这样不讲章法,一顿乱拳结果还真个打死了老师傅的愣头青?

至少抓人之前,要跟自己通个气啊。

再看看这抓人的办法,皇帝都要被他气笑了!据说是尾随人家邱文浩,足足跟了两条街,到了僻静处,直接下手把人敲晕拖走,丝毫不拖泥带水。邱文浩的家人只知道他没回家,至今还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他这是抓犯人还是打家劫舍呢?从前倒没发现,皇城司的人原来身手竟也这样利落!

可是不知怎么回事,皇帝又从这初生牛肚不怕虎的气势里,看出了几分讨人喜欢的地方,诸如有胆识,而且抓人也不算鲁莽,知道借自己的势等等……总之就是明知他做错了,还非得想方设法,替他找个理由出来,夸他干得好!

倒有几分朕年轻时的样子……这个念头模模糊糊从皇帝脑海里划过,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平安偏爱亲切。

不过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想法,等平安真来了,他依旧板着脸,辨不清喜怒的样子。

张东远是在宫门口碰见平安的。他本来打算亲自去找人——这毕竟不是小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结果平安也正要进宫汇报呢。两人便又转头朝天乾宫来。

一路上张东远微微犹豫,还是向平安透露了一点,“你可是捅了天大的篓子,皇上听说之后,发了好一通脾气呢。待会儿你可自己小心。”

虽然并不觉得皇帝会真的如何,但这也不妨碍张东远趁机收买人心嘛!

平安自然谢过了他,心里斟酌着待会儿见到皇帝应该说的话。

他当然知道自己是把天捅了个篓子。这样的行事,在官场中其实是非常令人忌讳的。因为你不懂规则,不顺应规则,一时半会儿看起来气势汹汹,但其实根本没有根底。就像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一个闹字就将这件事的本质给阐述出来了。最后的结果,当然也就是给镇压在五指山下。

看起来气势汹汹,那是因为真正能对付你的人还没出马!

但平安不能不这么做。皇城司是做什么的?本来就是搅混水的,就是要让人恨,让人顾忌,让人害怕!

如果没有做忠臣,孤臣,纯臣的准备,是根本抗不下这份责任来的,即便是接手了,也不可能干得长。所以平安索性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竖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他也有“靠山”。

圣谕在手,不管做什么,都成了有本可依,于是别人即便再忌惮他,再想把他给搞掉,也不能动手了。所以搞情报的,必须要有百分百的忠诚,也必须得到百分百的信任,否则是干不下去的。

皇帝目前的态度还是支持自己,平安这一次动作大了一点,未尝不是一种试探——你有多信任我?能给我多大的权力?

这种试探看似很危险,但平安将他控制在一个范围内,不至于触底,但多少也能从皇帝的反应看出他的倾向。如果皇帝相信自己,那不用说,继续干,如果不,那自己的宏伟蓝图还有没有实现的必要就很难说了。

不过光是看张东远的表情,完全看不出皇上发过脾气嘛,否则这位御前大总管早就板起脸来跟他撇清距离了,怎么可能好心提醒他?

两人各怀鬼胎,言笑晏晏的走到本初殿门口,然后才敛容正色,迈步走了进去。

皇帝这次脸色很严肃,端坐在御案后翻看奏折,头也不抬。张东远和平安不敢打扰,只能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直到一本奏折看完,皇帝抬起头来,平安才上前行礼。

然后不等皇帝开口,平安连忙汇报了自己这几天的成果,并且将自己带来的奏折呈上。既然案子办完了,他就按照这里的规矩写了奏折,耗费了不少脑细胞。

皇帝随意的翻看了两眼,跟自己知道的差不多。他哼了一声,将奏折直接扔到平安身上,“你可知罪?”

“臣不知。”平安十分诚恳的道。

皇帝怒极反笑,“好好好!朕竟不知你胆子竟然这么大!你自己看看办的是什么事?”

“自然是照章办事。”平安道,“皇上让臣全权处理此事,臣自然不能姑息任何一个罪人。皇上又要不能影响秋闱,所以臣让人处处留心,并不曾因此引起喧哗,更不曾传出半点消息。”

“你既然明知不能影响秋闱,为何连朕的主考官都抓了?明日开场朕要去哪里变出来一个主考官?”

平安道,“若陛下担心没有主考官,大可放心。臣来时,已经把人放回去了。”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你就不担心他再施什么手段影响考试?”

“想来皇上不会让他如此。”平安道,“其实臣已经想好了应对之法,只是要劳动陛下移驾贡院。届时皇上只要随便找个理由将邱文浩给贬下去甚至抓起来,自然就名正言顺了。”

“歪门邪道!”皇帝斥道,“看看你的人是怎么办差抓人的。背后敲闷棍,这就是皇城司的办事方法?我让你的人跟禁卫军换换如何?这样的好身手,在皇城司实在埋没了!”

“陛下过奖,不过即便是皇城司办事,身手也是十分重要的。毕竟抓人时难免会遭遇抵抗。”平纳毫不客气的将皇帝的话当成夸奖笑纳了,甚至还道,“若是陛下同意皇城司从禁卫军中招人补充,就更好了。”

这时候了还敢跟皇上讨价还价,张东远一边抹汗,一边对平安佩服不已。

平安简直颠覆了他对内侍这个身份的认识,认真的回想,自己从前是否行事太过谨慎拘束?

不过想了一会儿他就放弃了。不是人人都是平安,他能走到今日,靠的就是谨小慎微,一步一个脚印。

“虽然都是歪理邪说,但倒也有几分道理。”皇帝的态度却忽然一变,十分平和的道,“看在你办事利落,没有引起太大动静的份上,这一次也就罢了,往后再不可如此鲁莽行事!”

“是。臣谢陛下宽容。”平安立刻顺杆子爬。

他已经发现了,皇帝对自己似乎有超出正常范畴的忍耐,原因是什么暂时还不可考,但是对平安来说,这是可以利用的部分。不过,这第一次是为了扬名立万,往后他也不会再用这种鲁莽的办法了。

他跟张东远其实是同一种人,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一件事情要反复的思量过好几次,最后才挑选出最好的办法。

皇帝很给平安面子,又问了几个与案子有关的问题,然后问了皇城司如今的进展,然后才让平安离开。

但他也没有像平安以为的那样,要等到明天再去处置邱文浩。平安一走,他就冷着脸让人将邱文浩宣来,把平安的奏折给他看过。

邱文浩立刻伏地请罪,战战兢兢。

但皇帝却对他的这个态度嗤之以鼻,“都说翰林清贵,你在朕身边的时间也不短了,应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老实告诉朕,你究竟是在帮谁拉拢人心?”

邱文浩悚然一惊,伏跪下去不敢抬头。

本初殿内的气氛立刻冷得入冰一般,连张东远都小心的低下头去,屏息着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片刻后,皇帝菜陡然笑出了声,“好!果然是个忠臣!”

“忠臣”二字,他咬得极重,跪在下面的邱文浩身子跟着抖了抖,但最后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他这个皇帝就坐在这里,邱文浩却闭口不言。都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他邱文浩,显然并不是皇帝、也不是大楚的忠臣!

“也不必问你的主子是谁。”皇帝的情绪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像是这件事根本没有发生过,反而跟邱文浩讲起了古,“朕记得得,昔年你曾跟随太傅学习,是也不是?”

“陛下……”邱文浩终于不敢再沉默,抖着声音开口,“一切皆是臣之过,还请陛下明察,不要牵累无辜!”

“无辜?”皇帝冷笑,“究竟是不是无辜,你自己心里最清楚!张东远,把人送到大理寺去,等候审问。”

“是。”张东远出去挥手叫了人进来,将邱文浩拖了下去。然后小心的走回皇帝身后侍立。

片刻后,他听得皇帝疲惫的叹了一口气,忽然叹道,“朕这个皇帝,可谓失败之极!”

“皇上!”张东远吓得立刻跪了下去。

这种话不是他能听的,更不是他能接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跪下来,用这个态度来提醒皇帝,他说错话了。

皇帝却对他的动作视而不见,继续道,“如今想来,竟不知这满朝文武,究竟还有几个,是真正忠心于朕的!还是他们都各自认了新的主子,日日夜夜惦记着朕这个位子?”

“朕的好儿子!”

最后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在张东远头上炸响,吓得他将头更低的埋下去,一声不吭。

从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里,他已经听出了其中腥风血雨,恐怕……朝堂上很快就要迎来一次清洗了。

平安……张东远又忍不住想到那个引发这一切的少年,他才多大?之前张东远还觉得假以时日他的成就会很高,可是现在看看,平安根本不必在等,他现在就能做出一番大事,将整个朝堂搅得不得安宁!

说完了这一番话,皇帝似乎也厌倦了,摆手道,“行了,你去传……郑燮。”

“是。”张东远答应着,轻手轻脚的退下了。现在能被宣来觐见,自然是要商量此事。非是皇上最信任的人,不能得到这个机会,可见皇帝对郑家的信任。

也是,宫中有贵妃,又有皇长子,郑氏一门素来又十分恭敬,从不曾听闻有什么不好的名声。能得皇帝宠爱,也不出奇啊。

但大概是有平安“珠玉在前”,张东远也只是随便感慨了一句。毕竟是世家大族,还在朝中经营已久,知交故旧满天下。若是没有这样的能耐,又如何能屹立朝堂几十年不倒?

平安知不知道这件事背后可能牵连着皇子呢?他当然是知道的,甚至皇帝也知道他知道。所以平安抓了一个邱文浩,看似胆子很大肆意妄为,但皇帝却知道,他其实是有分寸的。否则皇子也给你抓了,这事才真正是无法收场。

皇帝再生气,那也是自己的儿子。虽说天家无私事,但这已经算得上丑闻了,若是传出去,朝堂震动不说,赵氏皇族的颜面何存?他这个被儿子觊觎皇位的帝王威严何存?

平安把什么都摸透了,偏偏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反而用别的事情加以遮掩,这才是皇帝最喜欢的地方。

而平安,将奏折送上之后,这件事就没他什么事了。皇帝要处理邱文浩,清洗朝堂,剪除儿子们的羽翼,都是他插不上手的事情。他现在要忙的,是皇城司第二期培训班的事。

外面的人不知道平安这两天在忙什么,皇城司的人却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只不过平安消息捂得严实,打听不到什么罢了。

不过上面那几位指挥,多少还是能摸到一点头绪,至少邱文浩被抓这事是瞒不过去的。不过到了他们这个地位,自然知道平安不可能莽撞抓人,谁也不会将消息透露出去。坏了上头的事谁来负责?

更有个别人从邱文浩秋闱主考官的身份,以及平安安排的考评题目之中看出了几分端倪,暗暗心惊。倘若办的真是科举舞弊的案子,那么这事可就是实打实的通天了!

平安才培训出了第一期的学员,考评还没结束呢,眼看就带着人抓了个这样的大案子。其他人哪能不羡慕?

毕竟皇城司说是探听消息,平日里能打听到的,也都是鸡毛蒜皮,没有什么用处的小事。所以立国就有的衙门,到现在还是一文不名,刺探消息更像是兼职,主职则是看门的。

于是平安这里忽然间热闹起来了。

第一个光顾的是石世文。他身为培训教师,自然知道平安一直在教的是什么,那时已经暗暗心惊,现在看到平安通天的能耐,自然不再犹豫,立刻过来投诚。

他来了,熊斌作为他的跟班,自然也免不了。然后许从安和秦从礼也相继过来。平安对此这是来者不拒,全部都笑盈盈的接待,表示欢迎他们跟自己一起将皇城司建设得更好,对于所谓投诚则闭口不提,而是言语间暗示“只有一个皇城司,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等所有人的偶领会精神了,他才抛出真正的目的。

之前给大家看的只是训练计划,事实上许多内容上面没有,平安现在拿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训练大纲。

“考评不通过的学员,被发配到其他地方,建立分部?”石世文第一个提出异议,“提举大人,这分部是何意?”

“京城的消息很重要,外地当然也不能忽视。”平安道,“这些人虽然考评不过,但也是咱们皇城司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闲置。索性就让他们先去外地锻炼锻炼,在各地组织人手,成立一个皇城司的分部,打听当地消息,定期传回。也算是有些用处。况且在实际锻炼之中,也可以慢慢进步。过个两三年,再参加培训,想必就能考评通过了。”

有些人光是教导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他可能理论学不好,但是在实际之中却做得不错。平安此举,也可以把这部分人筛选出来。况且即便是木头脑袋,不求他们变通的话,按照条文来办事,也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嘛!

“整个大楚上下六路三十二州,莫非都要成立分部?”许从安迅速的从其中看出了长远的影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皇城司可能就真的会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御前总管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