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 MB   上传时间:2016-10-12 13:35:37

“是的。”平安肯定了他的猜测,“你们诸位都是皇城司的骨干,到时候每个指挥各领一路。”

此言一出,自然大家都高兴起来。升官发财谁不喜欢?但从前的皇城司,他们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到头了,自然就没什么动力。但是现在却不同了。没人掌管一路,那是什么概念?

巡抚掌管一路地方军政,是朝廷正二品大员,封疆大吏,其势力不下宰辅,只不过一在地方,一在中央罢了。而他们如果能掌管一路的消息,虽然说比不上巡抚,却能够暗地里监督巡抚,一旦被抓到什么把柄,说不定直接把人拉下马。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到时候,或许光是提起“皇城司”三个字,就能够令人畏惧害怕,主动低头!

做官的极致,也不过就是这样罢了。

看到大家脸上惊喜的神色,平安十分满意。如何令手下人归心?只要跟着你有前途,谁也不会跟自己的前程过不去的。

不过打完了鸡血,他就要泼冷水了,“但是,丑话先说在前面,倘若皇城司真的有那么一天,那么指挥的位置,当然也是能者居之。你们也不要以为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就万事大吉,不需要动脑子了。做得不好,我一样要换人。”

刚刚还满脸喜色的五位指挥脸色立刻就严肃了起来。

平安扫了他们一眼,才道,“并且到时候,我会向皇上建议,成立一个新的部门,用以监察皇城司。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大权在握,就可以随意滥用,并且放松警惕了!”

听到这个决定,有人皱眉不满,但也有人暗暗心惊。

心惊于平安的冷静。

如果是普通人,能够手掌这样的大权,可能早就飘飘然不知所以,谁都不放在心上,以为天上地下唯己独尊,一言不合就能彻底毁掉别人。这就是权力能够给人带来的影响,而且有时候即便明知道不对,却也还是会沉迷其中。

那是能让人上瘾的东西。

可平安却在皇城司都还没发展出来之前,就已经连如何监察都想好了。

这就极大的遏制了皇城司的无限膨胀,让大家心里绷起一根弦。

而能够做到这一点,可见平安并没有将皇城司,将那唾手可得的功绩和权势放在眼里。

这些人看向平安的眼神,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了。他不将皇城司放在眼里,显然是有更大的志向,跟着他,难道还会担心自己走错路吗?

“我等唯大人马首是瞻!”石世文第一个心悦诚服的开口。

王从义和熊斌紧随其后,秦从礼和许从安对视一眼,也跟着开了口。各自不同的态度,平安也一一看在眼里。——谁也没有规定,皇城司发展的时候,还要用原班人马嘛!

第61章 事已成暗生间隙

皇帝非但采纳了平安的意见,而且考虑得更加全面,他御驾亲临贡院,并且任性的临时更改了试题。

这虽然令读卷官们措手不及,但也没有表示异议。反正国家的抡才大典,本来就是为朝廷选材,将来他们参加殿试,也一样是皇帝出题。既然如此,提前一些又何妨?

不过,皇帝出的这个题目有点特别,因为它相当于是两道题。而后皇帝更是宣布,第一场的考试成绩作罢,按照这个题目中的第一题来计算成绩,第二题则照旧。这份旨意更是令所有人心惊不已。

考题出问题了!这是所有人脑子里第一时间出现的念头。

如果不是这样,皇帝何必这样多此一举?秋闱的考题都是主考官和读卷官商量过后,写下来封好,单独存放,考试时再取出的。而且封存的不止一道题,究竟会选中哪一个,除了亲自挑选的主考官,谁也不知道。

这时候才有人注意到,咦,今天主考官邱大人似乎并未出现。

这件事简直不能深想,越想就越是让人觉得后背发凉。如果真的出了事,那么其中牵扯到的事情,可就太大了。

好在皇帝引而不发,看样子并不想将事情闹大,反而打算让秋闱继续。既然如此,大家就放下心来监考便是。到时候临时再出个第三题,也就应付过去了。

考试很顺利,皇帝也没有待多久。他还有许许多多的朝事要处理,拨冗前来,已经是暂停今日早朝的结果了。于是现在还有不少有本要奏的大臣,在本初殿门口等着呢。

六天后,秋闱顺利结束,又过了几日,红榜便张贴了出来,今年参考的学子们纷纷前往看榜,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是这些人谁也不知道,其中还有过怎样跌宕起伏的风波,只差一点,他们这一科的考试就要成为丑闻了!

当然,这些士子们不知情,并不代表其他人也不知道。从皇帝去贡院换考题开始,大家就多少猜到了一点,后来时间越长,透露出来的消息自然也越多。非但邱文浩舞弊的事情大家知道了,就连这件事是皇城司查出来的,也没有瞒过去。

于是皇城司陡然名声大噪,张东远身为皇城司提督,自然有不少人来巴结客套。

平安其实也红了,不知道多少人在暗地里议论他,和他手底下的皇城司。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来套近乎。

——这个案子办得太干脆利落了,竟然直到水落石出,消息才慢慢传出来。这一手足够将所有人都镇住,并且让他们下意识的去反省,自己是否曾经犯过什么错?

对于监察部门,平日里没事谁也不会像跟他们打交道的。

后世有一句评价官场的话:“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全是王宝森。”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绝对干净的,就算干净,也怕被人泼脏水呢。所以监察部门,还是敬而远之的好。否则人家说不定没想到查你,你自己一去晃悠,反而让人怀疑了。

当然,有一个人是不在这其中的。

“你事先并未给过我任何消息。”赵璨对平安的办事能力很赞赏,但是对于平安没有将两人的结盟放在心上,就不甚满意了。

这件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后面牵连的是什么样的人。而且邱文浩是谁的人呢,别人不知道,赵璨还不知道么?这么好的一个将赵璇踩下去的机会,如果平安提前打招呼,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事出突然。”平安没什么诚意的解释,“而且皇上要求不能泄露任何消息。”

“我不会泄露消息。”赵璨沉着脸。

“但你会把事情闹大。”平安寸步不让,并且一针见血,“明面上挡在你面前的,现在只有两个人,你不可能无动于衷。”

他虽然不知道赵璨上辈子跟赵璇的渊源,但是光是赵璇的身份和势力,就足够赵璨将事情彻底闹出来,搞臭他,让他永远与那个位置绝缘了。这种事情,赵璨绝对能做得出来。

不过以一次秋闱做代价罢了,并且还只是京畿路的秋闱。

但平安却不会这么做。身为参加过高考的人,平安对于考生的心理是非常了解的。他虽然当初运气不错没遇上极品,但是报纸上什么大雨天故意开着窗户将一教室的考生都吹感冒了,什么带了高科技作弊手段中途查出来整个考场受牵连啦……舞弊当然是不对的,但因此就要影响其他人的命运和前程,平安却不能接受。

况且,监察部门本来就招人恨,太高调了不好,闷声发大财才是平安的风格。

赵璨对平安的指控无话可说。因为他自己想想,如果当时知道了,他的确有可能把事情闹大。还有可能当着平安的面答应保密,转头就闹大,让平安措手不及。

然而大好的机会就这么放过,又被平安简单的说中心事,他又不可避免的生出几分懊恼,于是脸色更加难看。

过了会儿,到底还是平安绷不住,主动开口道,“其实你想借这件事将他彻底踩下去,未必就合适。”

“哪里不合适?”

“现在只是一个邱文浩,恐怕无论是二皇子还是许丞相,都并未将他放在眼里,皇上动了怒,他们便坐视不理,并未出手。可如果你的目标直指二皇子,莫非他们还会坐以待毙?”平安道,“到时候势必又是一场争斗,你想要躲在后面从容看戏的打算,就彻底落空了。”

非但落空了,还暴露了他自己和平安,极有可能彻底改变现有的局势,让他们的优势消失,实在是得不偿失。

如果能成功,倒也不能说不值得。可但凡给赵璇留下一丝机会,将来翻盘,这一切就都白费了。

皇帝以为平安是因为知趣,所以才查到邱文浩就停止了。但其实平安认真衡量过,只是觉得时机不到罢了。否则即便是皇子又如何?皇城司的主子只有皇帝一个,不会有不敢抓的人。

赵璨其实并非想不到这些,只是气昏了头脑,一味想着好处,反倒将这些给忽略了。这会儿听平安一一分析出来,心里的气也就渐渐消了。

最后,他无可奈何的道,“好吧,你是对的。”

说这句话时,他眸光沉沉,然而垂着眼睫,平安并没有看到。

即便平安的解释再合理,再天衣无缝,可赵璨最开始在意的,就不是能不能够将赵璨踩下去,而是——平安并没有将这个消息通知他。平安自己做了主,事实也证明他做的是对的。但越是如此,赵璨心里就越是不高兴。

那种事情脱离自己掌控的感觉再一次出现。并且这一次,跟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同,赵璨非常清楚明白的感觉到,无论是从实力上还是思想上,平安都彻底的脱离了自己。即便他生气,也拿他无可奈何:他已经不能再制约羽翼渐丰的平安了。

平安将走向所有人的视线之中,不再是只有他一个人能看到。这感觉让赵璨厌恶,甚至惶恐。

他忍不住再一次的质疑自己当初将平安推出来的打算。

但赵璨看了平安一眼,又忍不住想,也许就是没有自己,平安最终也会走上这条路。最多多拐几个弯。在平安往上走的过程中,他实在是没能够帮上什么忙。

或者说还没有等他施恩帮忙,平安就凭借自己的能力走出来了。

“本来以为你会高兴的。”平安见他安静下来,不免也有些失望,“记得吗,我跟你说过,你如果能从江南回来,我就送你一份大礼。”

“之前你已经送过了。”

“不,那个不算。”平安看着赵璨,“那件事跟我其实没有什么关系,算不上是我送你的大礼。”

赵璨心中怎么都压不住的那股气,仿佛就被平安这句话轻轻一戳,然后散掉了。平安到底还是在意自己的,他想,即便没有实力上的制约,但平安还是站在他这边的。

这么想让他略略有些心安。

“我很满意。”他终于改了口,“你说得对,即便我动手,最后结果也未必如意,还不如现在这样……”

现在是什么样?

皇帝对赵璇起了疑心,接下来他会怎么做?他会削弱赵璇的势力和对朝堂的影响。而在这个过程中,皇帝将会慢慢发现,其他几个孩子在朝中的势力,也已经不容小觑。

他打压了赵璇,自然就有其他人冒头了。为了平衡,他就不得不继续打压,到最后,赵璨根本无需出手,就能让所有的对手都损失惨重。

最奇妙的是,皇帝亲手对付赵璇,对他来说,才是真正巨大的打击。

赵璇一直觉得皇帝应该亏欠他的,父子之间的关系本就微妙,若是知道皇帝动手打压自己,恐怕会更加痛苦、绝望、愤恨。

这才是赵璨最初的目的,不是吗?

第62章 空前绝后的盛会

平安本来以为,随着自己这一通乱撞,搅混了京城的水,接下来皇帝既然要动手,自然免不得会用到皇城司。而用到了皇城司,自然就是他展示自己能力的时候了。

然而事情却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

首先,皇帝在处置了邱文浩之后,并没有继续牵连此事,人前人后都不再评价,似乎这件事就真的到此为止了。

平安当然不信一个皇帝会对这种事视而不见,但这也说明了,皇帝比自己以为的,要更加隐忍。

而他既然不动手,那么皇城司暂时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好在平安在皇城司的改革也还没进行完,现在如果不停有差事交给他们,他还真怕顶不住。毕竟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培训,还是原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恐怕跟不上日益增长的工作需要。

而现在既然没有事,自然就给了他大把的时间,来将皇城司慢慢发展起来。

之前平安迫切需要一个大案子来立威,现在皇城司人人归心,正是推行改变的大好时候。于是平安也就不再多想,而是埋头去做自己的事情。

皇城司五个指挥,两年多的时间才彻底培训完毕。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有旧人被“发配”出去,又不断有新人补充进来。如今皇城司仍旧是五个指挥,但人员却全部都打乱过,重新分配,再也不存在谁的嫡系这种问题了。

或许他们私底下仍旧有联系,但毕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团体。

随着这种变化的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所有人对于平安的归心。这两年时间内,皇城司大大小小也办了一些案子,如今已经成为了京城内监察百官的重要组织,所有官员们皆是谈皇城司而色变,做事情都跟着收敛了许多。

难得的是平安约束下面的人,办案的时候既不飞扬跋扈,也不会随意扰民,所以在民间的声望,竟然还不错。百姓们都知道这是监察百官的部门。

后来平安索性在皇城司门口立了一只半人高的大铁箱,用一把锁锁住,只在最上面开一条缝。群众如果发现有任何官员不法之事,便可写下来投入箱中。皇城司自然会根据举报去调查。

这种不具名的举报方式,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引起了强烈的反弹,因为民告官,在律法之中本身就是一种罪!这时候的衙门,民告官不管有理无理,要先打三十板子,身体弱些的人,根本抗不过去。所以老百姓不敢跟官府作对,这是一种震慑,但同样也是一种隔离。

当然,在这个时代,大家认为士人跟平民是两个阶层,阶级隔离是正常的。

但平安并不这么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也是古人说出来的,说明百姓并不是天然就跟官员和朝廷对立的。

将之对立起来的,是人。

既然是人对立的,那就有办法可以化解。对于平安来说,群众监督是非常有威慑力的一件事,办公透明化会让贪腐失去生长的土壤。当然这个举报箱的作用可能没那么厉害,但是从这里开始,他要改变的是这种观念。

最后,平安说服了皇帝,答应让他设立这个举报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御前总管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