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 MB   上传时间:2016-10-12 13:35:37

开阳一脸黑线的看了平安一眼,还是拎着人走了。不过心里发愁,他是武艺过人,但并不代表他就会审问啊!这不是他的职责范围好吗?

但是平安既然将事情交给了他,不做似乎也不行。最后开阳脑子一转,提着人扔到了徐文美那里,让他来应付。

平安并不知道这一点,正在费尽心思的回想火药的配方呢。

硫磺,硝石,木炭。高中化学似乎还背过相关的公式,但平安现在绞尽脑汁,能想起来的也只有原材料,至于用法用量,都要自己来实验了。

这三样东西都不算难得,平安已经让有泰买了不少了。但是具体的比例是什么呢?

平安隐隐记得硝石要更多一点。所以犹豫了一下,分别弄了个1:2:1,1:3:1和1:4:1的对照组。除此之外,还有陶瓷坛子,大竹筒和小铁盒的对照组。

做完了之后,平安带着这些东西找了个空旷的地方,埋起来。然后没急着引燃,而是将有泰,钱成,徐文美和开阳都叫了过来,然后才施施然的点燃引信。

结果是这时代的引信不太给力,有一部分根本没炸开。而炸开的部分砂石翻飞,响声震天,看起来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看到其他人脸上露出惊悸神色,面色都有些发白,平安更是在肚子里偷笑不已。

徐文美见多识广,很快反应过来,“这是火药?”

他一提,其他人也就都明白了。毕竟兵仗局下属有个火药局,大家都是在京城乃至宫里待过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只不过火药局总是做不出来什么像样的,能装备军队的东西,所以久而久之就少有人提了。

见平安点头,徐文美道,“你这几日就是在埋头弄这个东西?”他说着走过去检查,“看上去效果不错,但恐怕杀不了敌。而且战场上用出来,敌人固然倒霉,自己人也讨不了好。”

“储存和运送也成问题。”钱成说,“城外的火药局,从开国以来,炸了三次了。”

这东西一个不好,反倒会伤了自己,这样的东西让人又惊又怕,自然宁愿不去用他。所以站在这里的人呢,竟然都部支持平安的研究。

平安也没指望自己立刻就能改变什么,只是道,“冶铁的炉子炸了几个,说不定会影响弓箭的产量。我想着做点儿这样的小东西,以备不测。只要不在两军交战的时候用,应该没什么问题。”

既然他心里有数,其他人也就不不说什么了,只是叮嘱平安千万保重。——也不是没有研究的时候把自己给炸了的情况。

平安对此哭笑不得。

对于不了解的东西,有些人敬而远之,有些人则想去征服它。正因为有后一种人,所以社会才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否则的话,大家都一直原地踏步好了。这一步很艰难,但他既然已经看过了前面的风景,又怎么会允许大家继续停在这里?

事实上,大楚知道火器的人很少,见过使用和威力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如果没有人将这东西推到大家眼前,又怎么会被人重视呢?

如果有机会,平安肯定会用一用,让大家看到好处,到时候自然就不会有人反对了。

危险?战场上刀剑无眼,不用火器难道就安全了吗?

所以不管其他人到底怎么想,平安每次折腾出一个新品种,就会兴致勃勃的拉着大家来试验。其中开阳最淡定,只是从不发表意见。钱成胆子最大,但也十分疑虑。反倒是有泰,见平安忙不过来,就主动来帮忙。其他人被他带动,慢慢的也加入其中。

……

在平安的“自制简易炸弹”改良出了四五种功能之后,冯玉堂风尘仆仆,从信州赶了回来。

他带来了一个大家所不希望听到的,确切的消息。戎人真的那么寸,就在那个名叫太阳岭的地方截住了齐州那边的军队!两边一碰面就实实在在的打了一场,但因为西戎占据地利,所以齐州军根本没讨得了好。

而在冯玉堂赶回来之前,齐州军已经向信州军这边派出人手求援。现在恐怕消息已经传到了。如果信州军果然前往援助。那么涿州军很有可能就会被孤立。

担忧的情况都变成了事实。

所有人聚在一起,彼此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还真就这么邪门?”钱成摸着脑门,反复的看着冯玉堂带回来的路线图。因为上次就是他先开口,所以暗中还有几分内疚,觉得如果不是自己信口开河,没准就不会遇上这样的麻烦了。

徐文美看出了他的想法,嗤笑道,“你别想太多。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原本派出三路军队,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只是没想到,他们彼此之间的配合似乎也出了问题。”

如果涿州军不是走得那么快的话,很快也能得到消息,然后停住脚步。这样一来,大家保持一个比较近的距离,互为支援,西戎人即便来了也讨不了好。

但显然中间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涿州军脱离了大部队赶在前面。

冯玉堂沉着脸点头,现在这个情况,谁都看得出出了问题。因为三路军队的目标并不是进入草原就算完,而是要赶在西戎到来之前,修筑堡寨城墙,然后据险而守,让西戎不能将这片地方夺回去。撑到明年春天,这些地盘就都是大楚的了。

可是现在西戎提前一步来到,而三方军队都还没有赶到目的地呢。其中一路还被他们拦住了,又牵住了另一路的脚步。涿州军这边即便一切顺利,也是孤悬于外,西戎到时候只需将补给的后路截断,就能生生将他们困死在草原上!

“先把消息传回京城去吧。”平安说,“给信州那边的西北路巡抚也送一份。”

冯玉堂道,“已经送了。”

他办事妥帖,发现有这种苗头之后就已经让人送信了。但现在即便是巡抚那边,恐怕也没有好办法,大楚这一次是精锐尽出,只留下了少部分守城的士兵。手里没有可以调遣的军队,就算知道了消息又如何?

“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就这么空等着吧?”钱成一语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战争听上去很热血,但流血和牺牲也是可以看得见的。谁也不愿意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眼前。

平安想了想,问他,“西北路这边,皇城司有多少人?”

“一百多。”钱成道,“绝大多数都是这两年才招进来的,恐怕办不了多少大事。”

“民夫都能做的事,他们总不会更差吧?”平安道。

冯玉堂开口问,“大人的意思是,让皇城司的人送补给去给涿州军?”他立刻站起来,“属下愿意带人前往!”

“这是我的事,你瞎掺和什么?”钱成立刻将他拉开,“自然是我去。”那些人都是他的下属,若不去镇着,还真不能放心。不过……“一百多人能运多少补给?”恐怕只是杯水车薪吧?

“这就要问玉堂了。”平安面色严肃的看着冯玉堂,“你这两年的蛰伏,都是为了今日,当真准备好了?”

“是!”冯玉堂大声应道。

平安道,“那就你们两个一起去吧。”

“打什么哑谜?”钱成挠头,“莫非这两年玉堂你一直在藏东西?”

冯玉堂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整个边境线上,藏了大概万石粮草。”

其实这数量也不算多,但若是支应山穷水尽的涿州军,让他们能够有力气退回来,应该足够了。再说西北巡抚那边,肯定也会运送补给过去。

不过平安让他们去送的,主要还是弓箭。有了弓箭,士兵们就有一战之力。否则手里的东西用完了,就只能近身跟敌人拼命。

既然做了决定,自然越快越好,平安联络了一下刘家那边,“征调”了一批车,装上东西就启程了。临行前,平安小心翼翼的将一个箱子抱上车,对冯玉堂和钱成道,“千万小心这东西,别在自己身边炸了。”

“你把炸弹装上了?”钱成差点儿跳起来。

平安微笑,“路上不太平,带上这个,说不定就有用呢?”

钱成皱着眉想了想,觉得这东西用来应急还真不错,只好叹着气答应了。冯玉堂没来得及看到试验现场,所以并不知道两人在说什么。不过平安给的东西,自然要小心收好。

他看向平安,再次说出了那句话,“那我们这就走了,必不负大人所托。”

第98章 来听师父讲故事

赵璨是在平安出京之后没几日,主动向皇帝请旨,去北疆镇守的。

跟西戎打起来,长河部落肯定不会冷眼旁观,必定会趁此机会捞些好处,谁都知道。尤其是今年,草原大旱,受灾的可不光是西戎,长河部落就算守着一条河,也一样损失惨重,肯定会设法找补一下。

但是一来长河部落的骑兵骁勇,远在西戎之上;二来小范围的冲突和劫掠,往往很难占据胜机,得到功劳;三来嘛,朝堂上下的视线都放在了西边,即便在北疆做得再好,别人看不到也没用。

所以现在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去西边捞一份军功,这河北之地,反倒没有几个人愿意来了。

再这样的情况下,平安主动请缨,前往北疆,朝堂上下没有一个开口阻止的。哪怕他一位皇子本来“身份贵重不应该亲身涉险”这样的劝阻都没人说。反正他愿意去那里守着,不是正好吗?

赵璨一向懂得利用时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所以离开京城很顺利。来到河北之后也还算顺利。毕竟他在这里,已经布置数年之久,借着重生的便利,笼络了不少人在手中。来到河北之后,便能够直接发号施令。虽然仍旧有一部分人不听命令,但他们本来也是赵璨准备踢走的刺头,所以丝毫不放在眼里。

北疆的生活很紧张,但是对于赵璨来说,却是游刃有余。不少原本只闻其名,虽然站在了他这边,但心中仍旧存着疑虑的人,都彻底的放了心。对于武将来说,功劳越多越好,从龙之功自然也在其中。他们玩不来朝堂上不动声色你争我夺的那一套,无非就是讲自己的忠心献上,然后赵璨指哪儿打哪儿就是了。

堪堪将自己手里的东西理清楚,赵璨就收到消息,西戎那边动了。

其后又是大军击溃西戎人,趁胜追击,进入草原的消息传来。河北四州的将领们都有些坐不住了。一样是镇守边疆,西戎人比长河部落好对付多了。这且不说,能压得住西戎人,对这些将士们来说,是值得夸耀的荣誉,没有一个说不愿意的。

可是现在,西边吃肉,他们这里却连一口汤都没有,只能喝喝西北风,差距太大,心中自然就难以平衡。

武将升迁不论别的,只看军功,有仗打就能升,没有你就窝着吧!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大家都看着西边儿眼红。

还真有不怕死的人前来请示,想要抽出人手前往支援。

赵璨虽然过来驻守,但他毕竟什么经验也没有,挂的也只是个监军的名号,真正管着这件事的,自然是河北路的巡抚。这位金大人颇知兵事,没打起来时就忧心忡忡,生怕长河部落趁机打劫。这会儿听到这些人捣乱,立刻把人给骂回去了。

但这些人哪里这样容易死心?金大人不允许,他们就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让他头疼。

赵璨冷眼旁观,只是约束好自己手里的人马,其他一个字都不多说。

然而金大人的约束,随着西边的消息一个又一个传来,渐渐就没什么效果了。最后那些人着急了,索性将事情捅了上去——他们在京城,多少都有自己的人脉,只要皇帝下旨,金大人还能拦得住?

朝中为此争吵了一番,还真有不少人觉得反正河北暂时没事,抽出一部分人也不要紧,然后就撺掇着皇帝下了旨。大概是被胜利蒙蔽了眼睛,眼看着开疆拓土的不世之功就要落到自己身上,皇帝也有些膨胀过头,总觉得这战争没什么难的,尽早结束为好。于是大手一挥,同意了。

赵璨的消息渠道比其他人都更方便快捷,所以第一个知道。她立刻赶去巡抚衙门,正听见金大人在发脾气砸东西。

但就算把所有东西都砸完了又如何?圣旨既出,便无可更改。

金大人无奈的看着赵璨,“殿下,咱们那点人马,当真拦得住长河部落吗?”

“大人要对自己麾下的将士有信心。”赵璨道,“长河部落已经不是当初的长河部落,并没有那么可怕。”

“可我们大楚的铁骑,也已经不是太祖时的铁骑了。”金大人低声叹息。

听到这句话,赵璨心中也不免有些惆怅。纵观历史,这种“一代不如一代”,然后等待一位新的雄主来中兴的情况,几乎每一个朝代都逃不脱。大楚毕竟安逸太久了,百年的太平盛世,已经让许多人忘记了流血与牺牲究竟是什么样子。

出身皇室,赵璨心中自有一股傲然。无论内斗得如何厉害,但他终归还是希望大楚国祚绵长,千世万世的传下去。但人人都知道,那也只是空想罢了。

有时候他也会想,这样的历史规律,就当真没人能够逃脱吗?

这个念头一闪而逝,赵璨神色如常的安慰金大人,“大人放心,这些士兵们也许比不上太祖时骁勇,但对付现在的长河部落,也足够了。”

“可是现在草原遭了天灾!”金大人忧心忡忡,“他们抢不到粮食,就只能饿死,为此可以豁出命去,咱们的将士呢?”

赵璨道,“那就让他们知道,后退只有死。”

“殿下要做什么?!”金大人大惊失色。还以为赵璨要颁布什么“后退者杀无赦”之类的命令,连忙准备阻止。

赵璨失笑,“大人放心吧,我还没有糊涂呢。要让将士们知道这一点,并不一定要强硬的命令。”实际上命令虽然有效,但如果将领没有足够的威严,最后很可能反而会让军队哗变。

即便不会,那事后追究起来,他也难辞其咎。就是有再大的功劳,朝中那些老夫子们两张嘴皮一翻,就能都给他消除了。

赵璨才不会蠢得将这种把柄都送到对手手里呢。

“那殿下打算怎么办?”金大人松了一口气,颇为好奇的问。他外放多年,对赵璨这位皇子并不了解,但接触之后,却不免感叹,皇室后继有人啊!心中亲近,态度里自然就带出来了。赵璨哪有不打蛇随棍上的道理?

所以现在彼此之间的关系,算是和谐。金大人自然也愿意多知道一点赵璨的事。

赵璨点了点自己的唇,“人生了一张嘴,自然是用来说话的。只要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语言,便能激起将士们的血性。”

这一点金大人自然知道。但,“效果恐怕没有那么好。”

“大人就等着看吧。”赵璨信心满满。

他是这几年来才逐渐发现原来语言竟然是这么厉害的一种武器。这些东西都是从平安身上学到的,皇城司也好混堂司也好兵仗局也好,平安是走到哪里忽悠到哪里,很快就能将问题给解决掉。

尤其是兵仗局,赵璨听过他忽悠工匠们的热血沸腾的那些“讲话”。他发现只要抓住这些人的某个“点”,就能够很顺利的营造出一种气氛气氛,然后身处其中的人绝大对数都会被带动起来,盲从于他所说的话,并为之热血和激动。

在平安身上看到了这一点,赵璨再去回想自己从前经历过的事,发现大抵都是如此。别说是目不识丁的士兵,就连朝堂上自诩才气纵横的那些官员们,多半也都很容易被煽动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御前总管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