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第133节
小说作者:报纸糊墙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8-12-20 16:05:49

第192章 收羊绒

  罗用这回与赵家人合作罐头生意,赵家卖的那些梨子罐头里边,有一半的收入都得归罗用。

  所以无论罗二娘她们在凉州城那边打算要铺多大的摊子,本金方面都没什么可担心的,别看这些梨子罐头在离石县这边就是普普通通的梨子罐头,等到了凉州城,它们摇身一变可就成了神仙饮了。

  其实罗二娘在托赵家人帮她带信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开始准备这一家作坊的事情了。

  若是三郎认为这件事不可行,不想让织毛衣的手艺流传到凉州城这边,那她便只办一个羊绒线作坊便好,不织毛衣。

  即便是只做羊绒线加工,这前前后后的,也有拣羊绒、洗羊绒、纺羊绒线、染色等好几道工序。罗二娘这一次想要办的,至少是一个有能力从头到尾加工出优质羊绒线的作坊。

  这样的一个构思,即使是对时下的男子而言,都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大胆的设想了,二娘却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将它付诸行动。

  或许是先前的豆腐作坊与阿姊食铺的顺利经营,给了这个原本性格略显安静的年轻女子充分的自信心。或许是她骨子里原本就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

  亦或许是因为罗用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经济上,总能给与她充分的支持,让她几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只要一心一意向着自己内心向往的方向去发展便好。

  二娘把豆腐买卖交给田崇虎,把食铺交给彭二,自己则一心筹备那一家羊绒加工作坊去了。

  田崇虎这个人年岁虽小,着实也是很有担当了,又是个勤劳肯干的,他们先前请来的那父子三人也很靠谱,他们几人一起做豆腐,应也出不了什么岔子。

  彭二就更不用说了,罗二娘有时候觉得彭二比自己还要靠谱几分,只是因着婢女的身份,她行事也是比较低调,很少出头,所以真正注意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过了年关以后,凉州城当地的羊绒市场便没有秋时以及冬初那般火热了,来他们这里购买羊绒的商贾也在逐渐减少。

  这时候若是在凉州城购买羊绒,等他们运到长安城那边,时间都快开春了,若想卖到好价钱,又要再等上大半年。

  二娘她们入秋的时候卖掉一批羊绒线以及羊绒毛衣裤,原本就已经赚了一笔,后来又做了那么长时间的豆腐买卖,还掉先前欠赵家人的那一笔钱之后,手头上还剩下一些,于是他便用这些钱着手开始收购羊绒。

  事实上这时候的羊绒价钱虽然不是最高,却也是草原人大规模往他们这边卖羊绒的时候,很多游牧民族生活在草原深处,入冬以后慢慢往草原边缘的大城市靠近,很多草原人都要等到深冬时节才能把羊绒卖出去。

  而偏偏这时候却并不是羊绒价钱最高的时候,资金力量薄弱的小商贾根本没多少囤货的能力,大商贾们在这个时节收购羊绒,大多都是要留到明年价钱最高的时候再出手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就是他们的利润来源。

  罗二娘便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大力收购羊绒,前两日赵家的当家人赵畦,给她送了一批钱帛过来,言是罗用与他们同卖神仙饮所得,这对罗二娘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她在靠近城门口的地方租下一个快有一亩地那么大的院子,这院子原本是一个贩卖牲口的商贩所建,后来那家人移居别处,便把这个院子卖与了凉州城中一个小富之家。

  那个小富之家在城中另外还有几处宅院,专门就靠出租这些宅院挣些租金过日子。

  前来凉州城这个地方贩卖货物的商贾,基本上也都需要有足够多的地方堆放货物停放车辆以及圈养牲口,像这样的大院子一向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尤其这个院子的位置还很好,就在离城门不远的地方。

  那屋主从前也到素心池去打过浆水,也曾听闻过罗家人的一些事迹,这一回听闻是罗二娘要租他家这个院子,二话不说便答应了,租金要得也不高,交接之前,特地还喊了几个家里人过去打扫了一番。

  罗二娘从赵家那边雇了两个人守门,然后便开始收购羊绒另雇佣一些帮忙拣羊绒的妇人。

  之前他们做豆腐买卖还有开食铺的时候,常常也会有一些妇人上门来问她们这里还要不要帮工的,很多人瞅着也都干净利落,二娘她们雇佣了几个,却也要不了太多,这一次倒是敞开了雇人。

  二娘这一次也没再请什么人帮忙介绍,直接让彭二以及田崇虎那两边放话出去,言是这边这个院子要招女工,让有意愿的人直接过来找罗二娘报名。

  然后很快就有许多妇人涌到这边院子里来了,二娘依旧安排她们先从拣羊绒开始,又说若是做得好的,隔一段时间便要挑选几个人出来学习纺毛线,以后还会教授织毛衣的手艺也未可知。

  至于小偷小摸这种事,情节轻的就开除,情节重的就送官,这回她是肯定不会再手软了,在这些人上岗的当日,便都与她们说清楚了。

  这些妇人大多也都听闻过罗二娘的羊绒作坊先前发生过的那件事,有些人也许真的只是一时糊涂,才干了那样的事,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城里头已经有好多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二娘都还没做什么,她们自己的名声就已经坏掉了,有了那样的前车之鉴,一般人肯定也是不敢再做这种事的。

  这个作坊张罗起来以后,罗二娘便在这个院子里与这些女工一起吃饭一起干活,所有女工轮流,每日安排几个人负责做饭。

  食材都是罗二娘从外面买来,她只要带着钱出去外面走一圈,把该付的菜钱付了,那些卖菜卖肉的人便会帮她把菜送到这边院子里。

  另外她还要到外面去找一找有没有进城卖羊绒的小贩或者牧民。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就在城门口边上,罗二娘她们那个小院每日都在收羊绒,但是依然会有一些人因为出门太久或者是初来乍到,没有及时得到消息的。

  罗二娘她们这里收购羊绒的价钱不高不低,对于一些想要追求更高利润的商贩来说,只能算是备选,但是对于那些进城卖羊绒的牧民来说,罗二娘她们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到她们这里卖羊绒,价钱公道,也不怕被坑,而且是长期收货,对方肯定也比较注重口碑,不像一些小商贩,今日在这里明日在那里的,大家谁也不认识谁,被坑了也是白坑,都不知道上哪儿说理去。

  这一日罗二娘在院中待了大半日,中午的时候,又到外面去转了一圈,并没有什么收获,待回到院中,却见自家那两个看门的大汉正与一个前来卖羊绒的草原人掰扯。

  那草原人听不懂汉话,叽里咕噜的说起话来又快又急,不过看看他手里头提着的那两个明显是装了羊绒的皮袋子,基本上也能猜得到他是来卖羊绒的。

  “我们就跟他说你待会儿就回来了,叫他稍等一下,这家伙就急了。”一个看门的汉子对罗二娘说道。

  “没事,我来。”这样的情况罗二娘先前也见过几次,都是沟通不畅造成的,刚刚见这两个汉子推拒他送来的羊绒,那草原人八成是以为他们不肯收。

  “你这个羊绒给我看看。”罗二娘也不管对方听懂听不懂,说着就伸手去接对方的羊皮口袋。

  “%¥@#¥%……”那汉子还是有点急,叽里咕噜说了一通之后,才重重地把手里那两袋子羊绒塞到二娘手里。

  二娘解开那两个羊皮口袋上面系着的皮绳子,当着那个草原人的面,让人取了一个直径足有五六尺那么大的笸箩过来,将那些羊绒全部倒在笸箩中,仔细翻看起来。

  这些羊绒品质挺好,干度也不错,并不像一些贩卖羊绒的小贩那般,为了增加分量,还故意往羊绒上面喷水。检查完了品质,再用她们自己这边的袋子装起来称一称重量,然后就可以报价钱了,不过眼前这个人也不会说汉话,跟他说了他也听不懂。

  罗二娘直接进屋去裁了一大块麻布,然后又把对方的一只羊皮口袋翻过来,用没装过羊绒的那一面,给他装了大半口袋豆子,想了想,又到厨房里去拿了十来个杂面饼子,用一个草兜装了,提出去与豆子布料一起递给那个草原人。

  凉州城这边铜钱流通还是比较少,尤其是在跟这些草原人做交易的时候,最常用的东西就是布料粮食还有食盐。

  那个草原人在接过那一叠沉甸甸的布料的时候,面色就已经缓和了很多,然后他又检查了一下二娘给他们的豆子,面上又更添了几分满意,等他看到那一草兜杂面饼子的时候,那张黑漆漆的面庞上登时就乐开了花,这一次的交易价格显然让他很满意。

  “%¥@#¥#%……”那汉子伸手拍了拍二娘的肩膀,一脸高兴地不知道又说了些什么,然后提着东西就走了。

  “他说的甚?”那两个看门的一头雾水。

  “应是说要给我们介绍生意呢。”罗二娘笑道。

  凉州城待了这么久,罗二娘原本挺白净一个人,现在也是黑了许多,凉州城的风太干了,吹得人面上起皮,脸颊上隐隐还有一点高原红。

  不知道的,还当她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呢,就是笑起来的时候毕竟还是比凉州人少了一些豪迈,多了几分腼腆。

第193章 瑞雪

  与凉州城相比,长安城这边的市民们明显就要富裕得多,至少在罗大娘她们这间店铺所在的光德坊,坊间百姓都还是比较富裕的。

  长安城有东西二市,东市那边卖的物什大多比较高档,价格也不太亲民,所以相对来说,也就没有西市这边这么热闹。

  这东西二市每天早晨也并不开张,就只做下午那半日生意,所以罗大娘他们的食铺,也是要到下午的时候生意最好,他们家卖得最快的便是那卤串,一文钱一串,味美量足,有些个闲人,穿过好几个坊,走上小半日工夫,就专门为了来吃一两个阿姊食铺的卤串。

  “听闻在你们这里,能用下水换卤串?”这一次上午,罗大娘正在煮浆饮,铺子前边来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换的,你可是拿了下水来换?”罗大娘拍了拍郑氏长女,让她帮忙看着火候,自己则走到窗台那边,与那小姑娘说话。

  “你看我这些能换多少?”那小姑娘一听,高高兴兴抱起自己手里提着的一个小木筒就要往柜台上放。

  “这边来这边来。”这柜台是做买卖用的,若是沾上了污水,留下了味儿就不好了,罗大娘连忙把人往旁边一道小门招呼。

  “哎。”那小姑娘提着木桶就过去了。

  二娘开了旁边那道小门,就蹲在门口那里,检查了一下对方水桶里的那些东西,瞅着应该是鹅肚子里的,心肝肾都已经被摘了,尽剩下一些大肠小肠,不过好在还有三个鹅头,约莫是他们家的人不喜吃这个,又嫌收拾起来太麻烦,干脆便给剁了。

  “能换四个卤串。”大娘言道。主要是那三个鹅头还不错,鹅头这东西卤起来滋味好,有些客人专门就喜欢吃这个。

  “当真!”那小姑娘可高兴坏了。

  “自然。”罗大娘笑道:“你是哪一家的?拿这些物什出来换,家里的大人可晓得?”

  “都晓得的,我家郎君还让我换一串分他吃嘞。”小姑娘笑嘻嘻道。

  罗大娘搬了一个木盆过来,将那半桶鹅杂倒在盆中,然后又舀了一瓢清水帮她涮了涮木桶,最后才到柜台前面,拣了四个卤串,用一张油纸略包一包,递与那小娘子。

  小丫头把木桶挂在臂弯上,双手捧着那几个卤串,颠颠就回家去了,刚刚听她说自家郎君如何如何,想来应是谁家的婢女。

  “娘子你看,这浆饮可是煮好了?”郑氏长女扬声问了罗大娘一句。

  罗大娘抱着那个木盆走过去瞧了瞧,言道:“差不多了,用小火温着吧,记得要多搅拌,莫要糊了底。”

  “嗯。”那郑氏长女应了一声,蹲身撤了灶下烧着的柴火,只在灶膛里留了一点木炭继续温着,人依旧守在陶釜前面,这时候刚刚撤了火,灶膛里还热着呢,若是不小心着些,还是很容易糊底,一旦糊了底,这锅浆饮就卖不出钱了。

  这浆饮里头有豆子又红枣,还有好些白米呢,这几样物什泡了水磨成浆,再滤了渣,放在陶釜之中煮熟了,一碗也能卖个一文钱,这一个陶釜里装着的,可就是好几十文钱。

  大娘这一边,则抱了那盆鹅杂去了后院。

  马氏客舍前边沿街这一面是厅堂,厅堂后边是中院,那里有一排两层楼的客房,院子里还有停车马的地方,还有牲口棚,车辆牲口无需从厅堂过来,中院旁边开有一扇侧门,主人家直接从厅堂进来店里,仆从马夫则在跑堂小二的引领下,赶着车子从客舍外面绕一圈,走侧门进来。

  不过若是待得不久,也可直接把车停在旁边巷子里,在那里候一候便是。

  在这中院后边,还有一个后院,水井和大厨房都在那边,另外还有一排屋子,大娘她们近来便是住在这马氏客舍的后院。

  虽然罗用先前在长安城买有一个院子,但那个院子已经借给了乔俊林他们,而且也不在光德坊,大娘她们晚上也要做买卖,每天黄昏时分,那几百下关门鼓敲完了,他们光德坊的坊门便落锁了,在坊内走动一二尚可,要想出坊却是不能。

  “那人便是罗大娘吧?”

  “听闻他们罗家亦是不缺钱财,因何整日要与这般秽物打交道?”

  “如何不缺钱财?你是不知那罗三郎欠下多少外债。”

  “何至于此啊……”

  罗大娘抱着一盆鹅肠从中院穿过去的时候,二楼客房便有几个客人站在窗边说话。

  这些人倒也不是在这里住店,而是因为这马氏客舍的客房布置得实在很舒适,他们一群人便相约来这里吃茶说话,就这么一个客房,一个下午也得不少钱。

  罗大娘耳朵好,那些人在楼上说的话她都听见了,不过却并没有抬头去看,而是径自抱着那一捧东西穿过楼下的走道,直接去了后院那边。

  那些郎君们管她手里头这些东西叫做秽物,好像只要碰上一碰,人都会跟着掉价一般,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连着秽物都吃不起哩。

  在后院的一条水沟边,有两个妇人这时候正坐在小马扎上,清洗着二娘她们收来的下水杂物。

  这两个妇人是罗大娘前几日叫光德坊这边的一个牙郎给介绍过来的,大娘她们初来乍到的也不识得很多人,若是让马家人帮忙介绍,这中间便多了几分人情牵扯,那样的人用起来也有几分束手束脚,倒还不如花些铜钱叫牙郎介绍,若是用得不好,便退了叫他换一个来。

  “我方才又收了些,你们一并洗了吧。”大娘将那一盆鹅杂放到地上。

  “娘子放着便好。”一个妇人应道。

  “那大灶上的热水你们尽管舀去用,莫要这般拘谨。”

  大娘见那边一口大灶上的热水都被烧得直冒白烟,这边这两个妇人用的却似是凉水,于是便过去帮她们提了一桶热水过来。这寒冬腊月的,若是不掺着点热水来用,不需几日,那手都要开裂了。

  马氏客舍为了烧那几堵火墙,每日都要耗费许多柴火,那边那个灶台也是与客房一堵火墙相连,一天到晚的,整日都烧着呢,所以那个热水用起来便也不用太心疼,用完了及时添些凉水进去便好。

  只是这两个妇人着实太过拘谨,这都来了好几日了,罗大娘与她们说过好几回,她们都还是不怎么过去打热水来用。

  听那谢牙郎说,这两个妇人乃是邻里,她们那一片的人都穷,也不知是从前在别处做工养成的习惯还是怎么的,话少得很,人也拘谨,干活倒是不错。

  “待洗完了这些,便去前面吃饭吧。”大娘略略查看了一下她们洗过的那些下水杂物,见她们的活计做得细致,心中便添了几分满意。

  “哎。”那两个妇人应了一声,面上也露出几分笑模样,来这阿姊食铺做活,工钱虽不见得比别处高很多,吃得却着实很不错。

  大娘见她俩一说吃就高兴那模样,也是觉着有几分好笑,又交代了两句叫她们别再省着热水,那些个杂物,该扔的便扔了,别到时候叫客人吃出什么怪味道,然后便回前边忙活去了。

  一会儿待她二人忙完了手头上这些活计,看看时候也差不多了,便去前头吃饭。

  刚进阿姊食铺,便见那离石来的那个少年人正在摊煎饼,想到阿姊食铺并不卖煎饼,于是这两个妇人便知道她们今日的午饭便是煎饼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1页  当前第1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3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北杂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