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第182节
小说作者:报纸糊墙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8-12-20 16:05:49

  他们从南北杂货买了辣椒种子与各种辣椒粉辣椒酱,再买些这种小册子,运到外地去销售,价钱都不知道能翻个几番,横竖罗用已经把辣椒的名声给打出去了,只要不是太过闭塞的地方,这时候想必都已经对这辣椒一物有所耳闻,并不怎么需要担心销路问题。

  好容易打发走了这些人,那弟子见罗用过来了,便把这两日铺子里的情况与他说了,并问他需不需要安排手过去帮忙印刷。

  罗用却说,他那边有人手,让他们不要操心,只管安心经营铺子这边的买卖便好。

  罗用也料到这本册子肯定好卖,当初这版册子第一次投入印刷的时候,一口气就印了近万册,在这个年代也是很大手笔的了,毕竟这年头整个长安城才多少户人口。

  结果他还是低估了那些商贾大家的购买能力,尤其是那些胡商,买起辣椒种子和这种小册子,动辄就是好几车,一车的货物,往往就要用几车的钱帛付款,他们却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看来还得多请一些印刷工才行啊……

  此时此刻,宫墙之中。

  “……那罗用近来真是越来越不知道收敛了。”

  “朝廷命官,又岂能行那商贾之事?”

  “陛下待他这般宽厚,他却不知心存感念,不仅行那商贾之事,竟还这般高调,朝廷的脸面都被他丢尽了。”

  “陛下可曾看过他近日所出的这本册子?极尽投机取巧哗众取宠之能事……”

  罗用与这些皇亲国戚原就有些不对盘,从前他弄造纸术那些事,也曾伤了这些人的利益,后来又有恭王李博义那事,这些人看罗用就更加不顺眼了。

  不过他们一时倒也没有对罗用做出什么事,就是有事没事跑去给皇帝吹一下耳边风,要不是当今这位耳根子还算比较硬,估摸着早该被这些人给吹趴了。

  “你也去买了这个册子?”皇帝坐在那里听了小半天,这时候终于说话了。

  “家里的仆从随手买来。”他自然不能说是自己让家里的仆从去南北杂货抢购。

  皇帝说道:“就为了这些个,各国安插在长安城那些眼线,近日又有些不安生起来。”

  “竟还有此事!”那人一听,心里暗暗高兴,事关国家安全,罗用那小子这回怕是要倒大霉了。

  “倒也没有什么妨碍,不过就是几个放在明面上的,被他们那边的人安排去买辣椒种子,这个小册子也买了不少。”皇帝顿了顿,又道:

  “上回见这些人这般浮动,还是为了那第六谷一事。”

  “第六谷那是天赐神谷,罗用那劳什子辣椒种子,又岂能与之相提并论?”这家伙见机就拍了一个马屁。

  皇帝看了他一眼,没接腔,过了一会儿,他又说道:

  “前两日有几个汉人装扮的胡人,在南北杂货买了几车辣椒种子,并这种小册子,武侯疑心这些人身份,便一路跟随,没想到最后这几个人竟是进了你家府邸。”

  “陛下!还请陛下明察!”那人被吓得趴伏在地,通敌卖国的罪名,谁能担得起!

  “我又岂能不相信你,定是那几个武侯弄错了,长安城中多有胡人进出,各家府邸也都有胡人仆从,就连军队里也有胡人兵将,这件事原本也无甚稀奇。”皇帝说道。

  “不过。”皇帝又道:“那辣椒种子价钱颇贵,若是没有你家里人授意,他们又哪来那么多钱财?”

  “这……我竟不知此事……”那人这时候已是满头大汗。

  “所谓家大业大,一时失察也是在所难免,好在今日这件事也就只有你知我知,若是被外人知晓了,折损的不仅是你个人颜面,我们李氏一族也会因此蒙羞。”

  “一面差人去南北杂货买货,一面又来我这里说出今日这些话,外人若是得知,又该如何评价我们李家人?”

  “臣……”那人趴伏在地,抖如筛糠。

  “算了,下去吧。”皇帝一挥袖子,言道:“好生在家反省,半月之内不许出门。”

  “喏。”

第256章 让他们高兴几天

  一粒辣椒种子一文钱,这个钱来得太快太容易了,即便是出身世家从小没缺过钱的那些人看在眼里,也是有几分震惊。

  没错他们自己也很有钱,但他们的钱都是祖祖辈辈多少代人积攒下来的。

  那罗棺材板儿来长安才几天,前几年还在乡下种地呢,现如今呢,来了长安城不到一年,宅子都买了两处,若是任由他以现在这种速度发展下去,假以时日,岂不是要踩到他们这些人头上去了?

  有些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他们就是要强你一头,高你一等,你一旦赶上他甚至有反超的趋势,那么你就是他的敌人。

  虽说这世间的人并非皆是如此,但一百个里面只要有那一两个,也就很够罗用喝一壶的了。罗用现在的处境很不妙。

  九月初,外出游历的杜惜回到长安城以后,听他那些朋友说起长安城这大半年时间以来发生的大事小事,不日便去找了罗用,劝他低调行事,莫要太过冒进。

  “现如今形势已是这般,难道我还能将那些辣椒种子收回来不卖了?”罗用笑着说道:“照眼下这个速度,应也要不了多久就能卖完了,届时局势应是会有所缓和。”

  “你又不是看中钱财之人,因何要把自己往那风口浪尖上推?”杜惜无奈道。

  “你怎知我便不是看中钱财之人?”罗用难道还能跟他说自己要努力攒钱改变世界:“这世间的事情,还有哪一样能像挣钱这般趣味无穷?”

  “自然是花钱。”杜惜抬了抬酒盏,笑道。

  “倒也不错。”罗用也笑了起来。两人喝酒吃菜,气氛倒也轻快。

  杜惜这回之所以消失这么久,便是去了河北道莱州,寻他堂兄杜构去了。

  这一日过来,杜惜给罗用带了一些莱州当地的土特产,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几罐针梁鱼罐头。

  听闻杜构他们那边去年秋冬顺利提取了一批的杜仲胶,经过一个冬天的琢磨以后,终于把罐头坛子也给做了出来,今年开春以后,便着手开始研究各种鱼罐头。

  按一些当地人的意见,既然是要往外卖的东西,那自然得拿最好最珍贵的海鱼去做罐头。

  杜构却并不是那么想的,那些珍贵的海鱼数量有限,捕捞艰难,就算勉强打开市场,他们这边也根本供不上货,还不如在那些针梁鱼身上动动脑筋。

  这些年在莱州海边,针梁鱼数量泛滥成灾,它们不仅攻击其他鱼类,霸占了大片水域,还给出海的渔民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杜构当年就是在这一带的沿海水域剿匪的时候,被针梁鱼戳断了左脚脚筋。

  针梁鱼肉颇鲜美,又能补虚劳,滋阴祛虚火,照理说也是很适合食用的鱼类。

  但它也有一个问题,就是鱼刺又多又锋利,刺上还有倒钩,一旦扎到嘴里就很难取得出来,当地百姓为了果腹,勉强小心食用,若说贩卖到外地去,怕是很难有什么市场。

  差不多就是那个时候,杜惜去了莱州那边。

  杜惜是个志向远大的,几乎他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将来的出人头地一飞冲天做着准备。

  只是在这样的年代,一个人若想在那暗流汹涌的朝堂之上站稳脚跟,家人的帮助和扶持是十分重要的,偏他们杜家人并不团结,动辄就要斗个你死我活,几代人下来,更是积累了许多仇怨。

  杜惜这一次去莱州,自然就是为了拉拢杜构。

  原本他这堂兄无心朝野,远离长安城,在莱州那边定居,杜家人几乎也都要把他给忘记了。

  直到今年年初,听人说他在莱州当地种植了许多杜种树,还提炼出了杜仲胶,杜家这边有人写信与他联系,他却根本连回都不回。杜惜丈着自己从前四处游历的时候,也曾去莱州拜访过他,便亲自去了一趟莱州,结果这一去,就是大半年。

  他们在莱州当地拜访了许多善于烹制针梁鱼的酒肆客舍,又结合自己较之当地百姓更加丰富的饮食经验,最后做出来的针梁鱼罐头,此刻就摆在罗用面前。

  针梁鱼的鱼刺比较多,就算他们在加工的时候,已经尽量剔除了鱼刺,难免还是会有遗漏。

  但是现在摆在罗用面前的鱼罐头,吃起来几乎都是没有什么刺的,杜惜说这些鱼肉都是经过仔细处理以后,放在石锅里煎过,再加了葱姜浊酒,大量食醋,少许酱汁,焖煮一个时辰左右,那食醋有软化鱼刺的作用,又经过长时间的焖煮,这会儿吃起来,就算有那几根鱼刺,基本上也都是软的。

  “这法子倒是不错。”罗用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来吃。

  说起来这个年代并不缺鱼,河流湖泊中很多鱼,缺的就是捕捞和保鲜技术,再加上这海鱼吃起来与淡水鱼总归是有些不同,莱州当地的针梁鱼资源又是那般丰富,想来这买卖还是做得。

  “你们若是有意,我便让人在南北杂货腾出一个位置来,这个针梁鱼罐头,随时都可以上架售卖。”罗用对杜惜说道。

  “多谢三郎!如此,我堂兄的那些鱼罐头,应是不愁销路了。”杜惜高兴道。

  长安城中,谁人不知南北杂货生意做得好,每日里进进出出的顾客都不知有多少,这针梁鱼罐头若是能被摆上南北杂货的货架,那他们在销售一事上,都不知道能省了多少心思。

  “也并不是摆上去就万事大吉了。”罗用笑道:“那边铺子里每一个季度都会清点各种物什的销售情况,若是销量实在低迷,很可能就会被下架,腾出地方来给其他物什。”

  尤其是一楼的食品区,竞争那是相当激烈。

  毕竟南北杂货的铺子总共也就只有那么大,想在他们这里上架卖货的人也有很多,从各地商贾到天南海北的胡商,甚至还有一些世族大家。

  这些人所提供的商品,也是各色各样。世族大家的话,基本上就是他们自己本家族的出产,从庄园农产品,到各个作坊生产的物品,不一而足。

  那些胡商提供的商品种类就更加丰富了,很多东西罗用从前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不过南北杂货的二楼商场主要还是以日用百货为主,价格太过昂贵的商品,罗用也不怎么肯收。

  先前还有一个胡商想在南北杂货上架卖象牙筷,罗用的弟子将这件事转告给罗用的时候,他想都没想,一口就回绝了。

  那胡商得知结果之后,很不服气,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就找罗用理论来了,那筷子也是吃饭用的,也是生活用品,问罗用为什么不肯让他上架。

  罗用跟他说,为了这一双两双的筷子去猎杀大象,这样的行为太过残忍,他们铺子里拒绝这样的商品。

  “你们的羊皮靴子,不也是用羊皮做的,我的象牙筷子是用象牙来做的,这又有什么不对?”那胡商与他争辩。

  “我们杀了山羊以后,羊肉用来食用,羊脂用来做肥皂,羊绒用来打毛衣,甚至连下水都不会浪费,物尽其用,这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你们又是如何对待那些大象呢?”罗用问他。

  那白人胡商涨红了一张脸,也不知道是羞的还是气的,匆匆就走了,之后罗用也再没有见过他。

  “可还是按三七分成?”杜惜向罗用确认道。

  “没错,还是按三七分成,我拿三成,你们七成。”罗用说道。

  “往后还要多多仰赖三郎关照!”杜惜一本正经地向罗用拱手。

  “十五郎何需如此见外。”罗用大抵也能猜到,杜构在莱州做罐头,运来长安的这一部分罐头虽是在南北杂货上架销售,但是杜惜这个中间人,肯定也得挣钱,像他们这些经常在外活动,极尽装逼耍帅之能事的人,手里头没几个钱怎么玩得转。

  不管怎么说,对于杜惜的归来,罗用还是很高兴的,这丫实打实是个风流人物,这一次蛰伏了这么久,好容易回来了,肯定不会太低调。

  罗用现在就希望长安城能尽量热闹一点,多出一些风流人物,奇珍异物,帮他分点火力,让那些人别没事整天光盯着他。

  果然,杜惜也没有让罗用失望,这家伙刚回来没几天,就在长安城中搞出了一个大新闻。

  据说他这一次从莱州回来,除了各种当地特产,还从他堂兄那里弄来一些杜仲胶,这些杜仲胶你猜他拿来做什么用?

  ——这丫约上十几个世族大家的年轻人,拿了那些杜仲胶,到王家人那里换荔枝罐头去了。

  王家人这两年在南方发展罐头事业,对于他们来说,杜仲胶采购一事绝对是十分迫切紧要的。

  这回王家人见杜惜等人拿了杜仲胶过来换罐头,不管是看在杜仲胶的面子上也好,还是看在这些世族大家出身的年轻人的面子上也好,总之很爽快就换给了他们两大坛子荔枝罐头。

  这两大坛子罐头拿回去,你猜他们怎么吃?

  ——十来个人,六十斤罐头,不足半日工夫,便被他们分吃一空,平均每人吃了得有五六斤。

  这是怎么样的丧心病狂啊!

  知道王家人的荔枝罐头现如今在长安城要卖到多少钱一罐吗!

  朝堂之上也有人弹劾,说他们这几家没有好好管教自家年轻人。

  不过这种弹劾对那些年轻人也未必就是坏事,尤其是起到带头作用的杜惜,早早在这些大佬们面前挂上号,将来自己出仕以后,也会比较有帮助。

  事实上对于这些无伤大雅的荒唐事,这些大佬们往往也都是比较宽容的。

  同是出身世族大家,谁人不是这般过来,人不风流枉少年嘛,那些酸溜溜的小官,爱参就给他们参去。

  对于挨参这种事,杜惜他们也是看得很开的,所谓风流人物,哪有不犯点小错不闯点小祸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1页  当前第1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2/3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北杂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