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报纸糊墙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8-12-20 16:05:49

  “依稀也是知道一点的。”那殷大娘整日关了门窗干活,也不嫌屋里头暗得慌,可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左邻右舍都有传言,说那西坡村的小娘子是躲在这里偷偷帮人织毛衣来的。”

  “你是听谁说起的此事?那人可知道白氏主仆三人?”罗用连忙问道。

  “嘶……当初是听谁说的来的……”这老妇人一时想不起来,便问院门外头围起来看热闹的那些邻居:“你们还记得当初这个事是谁先说起来的?”

  “不就是那棺材铺的郑娘子。”有人当即就说了。

  “你们最后一次见着那殷大娘是在什么时候?”罗用也问门口众人。

  “初四那天晚上,我在巷子口遇着她,她还问我,住在西坡村的那些定胡人这两天开始运货进城了没有,说是要跟他们一起回村。”一个年轻的媳妇子小声说道。

  “多谢各位了,我这便去棺材铺找那郑娘子问问看。”罗用向众人道谢。

  “他家的棺材铺就在隔壁巷子口那里,出了这个巷子往左边一拐就看到了。”众人热心为罗三郎指路。

  待他二人去了那家棺材铺,那郑娘子便说,自己曾经见过那三人与秦氏夫妇接触,又见过他们在城中收羊绒,所以那一日他们来隔壁巷子租房的时候,她就猜想这房子定是用来做这个。至于那白氏主仆三人的来路,她却并不清楚。

  郑娘子说完了这些,又有几分欲言又止的模样,罗用等人再三追问,她才道:“初五那日清晨,我当家早起开店门的时候,见你们那西坡村的小娘上了一辆马车。昨日见那小娘的父亲在城中四处找人,方知那小娘竟是丢了,他便一直与我说,当时若知晓那几个是歹人,定是要上去拦一拦。”

  “哎呦!我的大娘啊!!!”这时候,殷大郎夫妇已是报完官从公府中出来,听闻罗用这边似是打听着了什么消息,急急赶过来,结果听到的便是这样的一番话,一时便又痛哭起来。

  罗用见他二人那般,不禁也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此处既已打听不到有用的消息,他打算再去城中各酒肆客舍看看,兴许有人对那三人有印象。

  哪知这时候却有人抓住了他的手臂,罗用回头一看,见是一个银发苍苍身躯佝偻的老婆婆。

  “阿婆可是知道些什么?”罗用问她。

  “那一日我在巷口卖草鞋,那人在路边收羊绒,我听到有几个路过的商贾,喊他冯四,过一会儿又见两个卖菜的过来,喊他孙大,当时还道自己老眼昏花,耳朵也不好使了,如今想来,定就是那行骗的歹人。”那老阿婆的手掌看起来干枯瘦小,抓在罗用的小臂上却相当有力。

  得此线索,西坡村众人大喜,谢过那老阿婆,纷纷又向四处散开去寻那冯四的消息。

  既然已经知道对方是方山口音,又被人唤做冯四,这样一找起来,那可就容易多了。

  就在罗用他们四处打听消息的工夫,不少滞留在离石县的商贾闲人,也都在谈论这件事。

  此时,天色已然暗了下来,王记酒肆的客舍之中点着数盏油灯,环绕在大厅三面的矮炕上,零星坐着一些顾客。

  “你们可听闻了,那罗三郎等人如今正在城中四处打听方山县的冯四。”

  “也未必就是方山的人。”

  “我看八成错不了。”

  “既已知晓那仆从便是方山县的冯四所化,顺藤摸瓜,要找出那白氏父子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没想到竟真叫他们给打听了出来。”

  “也是那罗三郎亲自出来寻人,你们没见那城中百姓,明明与自己无甚相干,却也肯帮着四处打听。”

  “瞧这架势,似要把这离石县掘地三尺一般。”

  “那冯四一伙,这回定是要倒大霉。”

  果然如这些人所说,不多久,罗用等人便收到消息,言是城中一户百姓家中,租住着几个方山人,他们便知道那冯四的底细,于是众人又纷纷往那边赶了过去。

  “那冯四大名冯莽,早年与我们一起跑过商,却是各做各的买卖,只是同行罢了,听闻他现如今已在隰城娶妻生子,前些时候在城中见过他一回,竟不想他就是那行骗的歹人。”那几个从方山县来的商贩如此说道。

  此时与罗用等人同来的,还有数名差役,得此消息,众人纷纷又去往公府,先见了涂县令,不多时,郝刺史也来了。

  郝刺史命人携他亲笔书就的一份文书前往汾州隰城,那隰城便是汾州的州郡所在,既要到对方地盘上去寻人,这两边的刺史之间自也是要打一声招呼。

  从离石到隰城,距离虽并不很远,却要横穿吕梁山脉,救人如救火,郝刺史给他们拨了几匹快马,允许他们西坡村这边也安排两人同去。

  罗用不会骑马,自然就不去了。田村正林大郎二人于骑射一事虽也不算擅长,但只是坐在马背上跑跑,那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于是他二人便去了。

  长夜漫漫,寒风萧萧,送走了田村正等人,罗用回身向城中百姓道谢:“待那殷大娘归来,定要让她向众位磕头道谢。”

  不日,隰城县那边便有消息传回,言那冯四一家已经被抄,与他一同行骗那两人,便是他妻子家的长兄和幼弟,那二人与冯四论律当斩,家人流放。

  殷大娘也已寻得,只是伤得颇重。在从离石县去往隰城县的路上,她半夜里逃跑,被冯四等人又给抓了回去,几人将她狠打了一顿,那殷大娘又惊又吓又受了伤,竟是病倒了。

  冯四等人也怕这棵好容易得来的摇钱树真就这么死了,那织毛衣的手艺,他们可还未学得,于是等回到隰城县之后,便只好把她养在家中,让冯四的妻子照料,哪知他几人刚回来没几天,官兵便找上门来,钱财未得,脑袋就要先搬家。

  殷大娘归来那一日,途经离石县城,果真便从车上下来,于那县城门口,向城中百姓磕头道谢。

  死里逃生一回,好容易又回到这一片熟悉的土地上,殷大娘跪伏在城门口,滚滚热泪撒落泥中。

  “快快回家去吧,天寒,莫要在外面吹风。”许多人见她那瘦骨嶙峋的模样,不禁也落下泪来。

  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谁家没个七灾八难,多少亲人离散,阴阳两隔,放眼整个离石县,又有几个家庭是真正完整的。

  这殷大娘如今能够活着回来,便已经是天大的幸运。

第71章 推磨

  秋冬以来,离石县中来了不少商贾贵人,现如今还有一些人滞留县中,光看这些人外表,谁也说不清到底有哪几人在肚子里装了坏水。

  罗用还没有天真到以为他们那些人全部都是好人,总会有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掺杂其中。

  索性这一次出手的不是什么厉害的大佬,只是冯四那几个不入流的小人物,如若不然,这殷大娘下场那就真不好说。

  这一次的事情,给罗用提了个醒,也给西坡村乃至整个离石县的人提了个醒,从此以后大伙儿对陌生人就多了几分戒备,最近住在城中的那些商贾闲人,都觉自己只要一出去走动,唰唰立马就有好几道视线看过来。

  有些个年前曾经来过离石县的人,这回再来,很明显便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同。

  “这是怎的了,近日这离石县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待到进了相熟的客舍,不禁便要问上一问。

  “你竟还未听闻?前些时日,有几个歹人把西坡村一个小娘子给掳了,罗三郎等人一路追去汾州,硬是把人给找了回来。”不待店家说话,厅中便有其他客人热情解说。

  “竟还有此等事?”来人吃惊道。

  “莫要听他胡吹,这人也是今天刚到,西坡村的小娘子被掳确有其事,不过那罗三郎却并未到汾州。”一旁其他客人也在那里七嘴八舌地纠正。

  “我听闻是他们村村正,还有那小娘子的父亲,与郝刺史派遣的几名官吏同去。”

  “确是如此。”

  “不过也是有那罗三郎先前在城中打听出冯四的底细,不然这事可没那么容易。”

  “那罗三郎因何不去汾州?”有些人以为,以那块棺材板的性格,定是要亲自杀将过去。

  “还能因何?不会骑马呗。”店中有人笑道,在这个时代,不会骑马绝对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

  只是不会骑马又如何,那冯四等人倒是会骑马,机关算尽布下如此巧局,最终还不是被他给揪了出来,从那罗三郎进城,到那冯四等人被道明身份,不过也才花费了短短半日工夫。

  想那罗三郎年不过十六,在这离石县中扎根却已那般深了,这次那殷大娘的事情,不仅向众人展示了罗三郎此人在离石县当地的影响力,更让某些心怀不轨的人看清这块棺材板儿不好惹,这一次他们可以为了殷大娘一路追去汾州那边,那么下一次呢?谁还想来试试?

  “那隰城的办案速度倒也十分快。”有人言道。

  “自然是快。”他旁边那桌的一个青年商贾笑道:“从离石县此地去往太原府和长安城,均是要经过那隰城县,尔等可知单只去年一年时间,那隰城县就比往年多出多少商铺?”

  “便是,我几人每回在过吕梁山之前,都要在那隰城县歇脚。”

  “财神爷有难,哪个还敢怠慢。”

  “除非那脑子里头装的是浆糊。”

  “此事若是处理不好,有些人怕就要学样。”

  “罗三郎身边那点人怕还不够他们分的。”

  “如若那般,这离石县要不了多久就又得回到从前那般光景了。”

  “对那隰城县,自然也无甚好处。”

  “……”

  不止是在城中,西坡村这边,村民们私底下也是议论纷纷,自打那殷大娘回来以后,就一直卧床,郎中也请了,说是无甚大碍,虽是伤着了,到底年轻,仔细养养,还是可以养回来。

  只村民间对那殷大郎两口子多有不满,连带的整个殷家在村中都要看人脸色。

  这一日,田村正将所有村民聚集起来开会,地点却是选在林家,因为全村只有他们家才有那么大的厅。

  能被选为全村人议事的地方,这当然也是一件比较有脸面的事,林母令几个儿媳烧了热水与众村人吃,又取了些柿饼分发给前来凑热闹的小孩儿。

  林母这人向来节俭,手指头缝紧得很,这回之所以肯拿柿饼出来,实在也是因为前些时候被村里人说得狠了,这回难得有个正名表现的机会,这才难得大方了一回。

  “……这殷家之事,三郎你也说说吧。”一说到殷大郎两口子那点事,田村正便让罗用表态,毕竟这件事情的导火线,也就是殷大娘那一手织毛衣的手艺,便是从罗家学过去。

  田村正这话一出,厅中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到罗用身上,罗用这时候就坐在热炕上,一屋子人,就只那么几个能坐炕头,除了数未村中老人,田村正算一个,罗用也算一个。

  “人回来了便好,其他也不甚要紧。”罗用说道:

  “众位许是不知,那日殷大郎之所以亲去秦家去接人,还是受了我的催促。那一日,我听我阿姊言那殷大娘原本初五初六就该回来,结果等到了初八还未见着人,便有些放心不下。”

  “你怎的就能提前知道?”厅中有人奇道。

  “我又怎会提前知晓?不过就是有些担心而已,那殷大娘既有一身让人眼馋的技艺,自然就有有人觊觎,平日里自当要有些防人之心才是,不单是殷大娘,村中其他会织毛衣的小娘子,还有会做豆腐的村人,也都要小心着些。”罗用提醒众人道。

  “哎呦……”被罗用这么一说,就连村里那些大老爷们都觉得自己的处境不太妙。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村人之间越是要同心,决不可为了一己私利背信弃义。”田村正这时候说道。

  他这话一出,众人不由又把目光放到了殷家那几人身上,听那殷大娘说,那几个歹人并未学得那织毛衣的手艺,只那殷大郎两口子竟然这么不把这门手艺当回事,两眼光光就知道奔钱去,差一点就把全村的闺女都给坑害了。

  在村人看来,这门手艺一旦传将出去,她们村这些闺女的身价顿时就要往下跌一跌,不定又有多少人要错过好姻缘,这不是害人终生是什么?

  殷家那几人这时候俱是垂头,一幅手足无措的模样,不用说,在经历过了这件事之后,他们家在村中的地位必然是要大跌。

  只眼前这问题要怎么处理,那殷大郎两口子虽是被猪油蒙了心,却也算不得什么坏人,说难听点,这件事若是换了其他村人,那些人也未必个个都能看得清扛得住,不过是个普通农户,你也不能用道德楷模的标准去要求他们,罗用与他们也是关系平平,并未想过要将自己的背后交给他们,对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很高的要求。

  罗用把目光投向村中那几个老人以及田村正,结果发现那些人都在看他。

  “咳。”罗用摸了摸鼻子,问田村正道:“这一次殷大娘为歹人所掳,我们西坡村的村人齐心协力,都帮了不少忙,村正你看,这殷家人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

  田村正看了罗用一眼,似是不满他的不痛快,到这种时候竟还要给那殷家人留脸面,明明是谢罪,却硬要说成是道谢。只那罗用的话既然已经说到了这里,他便也不好再去反驳,于是顺口道:

  “钱财一事自也不必提,既然村人先前为殷家出过力,那殷家便以劳力相报吧,村中便有石磨,便叫他二人给大伙儿推磨一月,你们看可好?”

  “……”众村人哼哼唧唧,似是都有些不满。

  “就这么办吧。”这时候炕上又有一个老者出声道:“殷大郎两口子虽有贪心,却并无歹意,终究还是被那奸人所蒙蔽,便罚他们推磨一月。”

  “依我看,还得先找殷大娘她舅家算过账再说。”

  “对,真当我们西坡村的人好糊弄!”

  “明日便去!”

  “也叫那些有心想要学样的都看看后果。”

  “对!这个事情我这几日想起来,也是越想越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1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3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北杂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