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报纸糊墙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8-12-20 16:05:49

  “狠狠整一整,定要绝了这苗头才好。”

  一说起那殷大郎两口子被自家亲戚所骗的事,村人便很是义愤填膺,主要他们也怕这样的事情将来有一天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这时候就一定要摆出一个强硬的姿态来。

  一群人约好了时间,第二天一早便杀往那殷大娘舅家,一群西坡村的汉子,扛着锄头扁担杀将过去,将那秦四郎两口子好一通收拾,不仅叫他们把吃进去的钱都给吐了出来,另还赔了些。

  这些钱,便被他们拿去西坡村村口刚修好的许家客舍,叫了些酒菜,一群汉子甩开膀子吃了个干净。

  也甭管那口里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只管大口嚼肉,大口吃菜,这过日子,哪里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他们西坡村总共就这么二十来户人家,其中还有不少人丁凋零的,不团结自己人,他们还能指望谁。

  次日,那殷大郎夫妇在草亭那里帮人磨豆浆,不少村人都拿了自家浸好的豆子过去,罗用也拿了些豆子过去。

  倒不是罗用贪这点免费的劳动力,他拿豆子过去,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谢罪也好,感恩也罢,他表示自己愿意接受了,所以才拿豆子过去给他们磨。

  刚开始,村子里也有不愿意拿豆子过去给他们磨的,后来被相熟的村人劝一劝,态度基本上也都软化了下来。

  一直推磨也是很辛苦的,殷大郎两口子接连劳累几日,身上就有些没力气了。

  这一日,殷家老爷子背着手来到草亭这边,推开正在推磨的长子,自己上手去推起了磨盘。

  “阿耶!”殷大郎两口子俱是落下泪来。

  “哭个甚,当心咸了村人的豆腐。”殷老爷子骂道。

  又一日,殷三郎两口子也去帮忙,一家人轮换着推磨,将草亭那口石磨推得片刻也不停歇。

  数日后,又有与他家相熟的邻人过去帮忙推一推……

第72章 锅漏了

  因为殷大娘被掳的事件,许家刚建好的客舍也没能在轻松热闹的氛围里开张,只草草弄了个开张仪式,便开始做生意了。

  罗大娘和林五郎也已经过去那边上工,在许家客舍的大厨房旁边,还有一个专门给他二人准备的小厨房。

  罗用从家里拿了做枣糕的材料过去,到时候如果有客人要点枣糕,他们就可以在这边现做。至于红烧肉,目前依旧是从罗家院子这边拿,主要罗家这边销量大,每日都要做很多,许家客舍那边因为是刚开张不久,销量还没上去,目前只需每日从罗家这边拿几罐子就够卖了。

  这红烧肉好卖,利润也比较可观,只是在肉源供应方面还是有点跟不上,为这事,罗用最近也没少动脑子。

  这一日早晨,罗用从自家灶下拿了一块木炭出了院子,然后就在自家院墙外面画了一个表格,每一格代表一日,他先将日期写在格子里,然后又在日期下面画了一些梯形图案代表米升和米斗,形状都是一样的,只是米斗大米升小。

  “三郎,你这是在画甚?”刚好有几个村民从村口的许家客舍回来,见罗用在自家围墙外面涂涂画画,拐个弯便上了这边的小土坡,来到罗家院外看稀奇。

  “这是斗,这是升,这是日期。”罗用将表格中的文字和图画一一指给他们看过,然后又道:“明日便是正月十八,你们看这里写着正月十八几个字,这里画着五个米斗和两个米升,代表这一日猪肉的收购价,十斤猪肉换五斗两升粟米。”

  那几个村人抓耳挠腮看了一会儿,终于也看出一点问题来了:“怎的越往后面越少?”

  “现如今村子里的猪都是正长个头的时候,杀得早了不划算,所以我就要多拿一些粟米出来换。”罗用说道。

  “这一天就能差一升粟米?”这价钱掉得也太快了,光看着都叫人心疼得不行不行的。

  “我如今要得急,自然要多拿些粟米出来换,待到开春以后,我早前撒出去的那些猪苗也到了可以收肉的时候。”罗用之所以画这个表格,就是为了给村人制造一点紧张感。

  “哎呦,一天就差一升米啊……”可真真是把他们给心疼坏咯。

  那猪正在长个头,这会儿杀了也是心疼,这时候的肉价又这么好,错过也是心疼,这可真叫人两头为难,两头不舍。

  这几个村人回去以后,跟自家那些左邻右舍说了这个事,不多时,罗家院子外头就围了好些人,一个个都瞅着那一天一个样的猪肉价格心疼。

  西坡村这些人家里的猪大多养得比罗家晚些,个头也比罗家的小,原本还打算再养个三五个月的,养够了一年再杀,可现在被这个价格表这么一弄,很多人心里就开始动摇了。

  “若是明日就杀,那十斤猪肉就能换五斗两升米啊,这价钱着实是不错。”

  “往常也只在三四斗左右。”

  “这回这猪长得倒是也比从前快些,如今价钱又好,这时候卖掉,应是划算的。”

  “不行不行,我家那两头猪最近都是能吃能长的时候,一天一个样,我还得接着养,啥时候见它们长得没那么快了,再杀。”

  “我家那两头,再养半个月,应也是划算的。”

  众村人七嘴八舌地说着,各自又在心里合计着自家那猪究竟哪一日宰杀划算些,究竟是自家的猪长肉快呢,还是罗三郎这猪肉的价钱掉得快呢?

  也有人当即便进了罗家院子,与罗用约定买卖猪肉的日期的。

  “三郎,我明日便杀一头猪,约莫能出大几十斤猪肉,你到时候过去收啊?”

  “行,我到时候过去收,你们要钱还是要粮食?”罗用说着便提笔在本子上记下了这个事,这一日一日的,若是不及时记下,后边肯定要乱。

  “要钱,你到时候再给我折些腐乳。”村人都知道,在这样的交易中,自己若肯收腐乳代钱,罗三郎就会把腐乳的价格稍稍折低一些。

  “十罐腐乳可够了?”罗用问她。

  “够了够了。”自家吃再加上送亲戚,有个十罐子也尽够了。

  这人刚走,不多时又进来两个妇人:“三郎,我家明日便要杀猪,到时候猪肉是你过去收,还是我们给你送过来?”

  “明日已有猪肉了,你家那猪后日再杀可好?”罗用与她商量道。

  “怎的竟还有人比我来得早?”那说话的妇人也是笑了起来,她这还是咬咬牙狠狠心,好容易才做出的决定,还当自己顶有魄力,没想到竟还是叫别个给赶在了前头。

  “你若把后日也给占了,后头的人自然就要再往后面排。”罗用笑着说道。

  “那我便把后日占了吧。”那妇人答应下来。

  “后日之后,我家也要杀一头。”与她同来的另一个妇人也说。

  “好,我一日也只能收那一头猪的猪肉,多了忙不过来。”罗用对她二人解释道。

  “一日杀一头便好,多了那些定胡人也忙不过来。”那二人也道。

  显然她们也是打算要把杀猪的活计交给那些定胡汉子去做了,就只需要花费那么一点猪下水,又省心又省事,还不耽误自家做豆腐。

  王当那一帮弟兄的人品,村人也都是信得过的,并不担心被他们给昧了肉去。

  说起来,这养猪的营生还真不错,自打村人学罗三郎这般,先把公猪劁过,然后再一日两顿热食地喂着,这猪长得又快又好。

  最近村里头又来了这么些定胡人,清理猪圈和杀猪的活儿他们都肯做,只需给些豆渣猪下水就行,价钱实惠,活儿做得也地道,村人都觉比从前方便了许多。

  最近,不少村人家中养着的猪还未出栏,就又跑去买了小猪回来养上。

  横竖家里做着豆腐,豆渣这些东西有的是,多养几头猪也没多少负担。看如今这势头,今年冬天的猪肉价钱应该也不会太低才对。

  罗用就在杂货铺里头,一边听外面那些村人谈论养猪卖猪那些事,一般小心翼翼地看着自家炕头上的那个陶釜。

  那陶釜里头,这会儿正熬着猪油呢。陶釜熬猪油,这个就要很小心了,每次也不敢熬多,只敢熬那一点点,火也不敢烧大了,就只烧着那一点小火苗慢慢燎,生怕一个不小心陶釜破了,浪费一锅油不说,弄不好还得引起火灾,他家这些屋子可都是草棚顶,哪里经得住火烧。

  待到快到吃晚饭的时候,四娘五郎带着六郎七娘麦青豆粒儿五对回来了。

  这几个最近都很喜欢到许家客舍去玩,因大娘两口子都在那边,许家人也在,罗用也就不怎么担心,这几个说要过去玩,他也不拦着。

  说实话,这一群小娃娃走了以后,家里头真是清静了许多,那种神清气爽,带过孩子的人都懂的,尤其是那些家里还不止一个孩子的。

  “阿兄,今晚吃馎饦可好?”四娘一回来,就自动自觉开始准备晚饭了。

  “好啊。”罗用应道。有现成的晚饭吃那还不好。

  “阿兄你看,许家阿翁给我们好些芦菔干。”五郎把五对带到牲口棚里安置好了以后,提着一小篮子萝卜干过来这边,口里对罗用说道。

  “明日你们过去的时候,记得带一罐子猪油过去。”那芦菔就是萝卜,芦菔干自然就是萝卜干了。

  “阿兄,这芦菔干怎吃?”五郎他们现在都知道自家阿兄最晓得吃,什么新鲜吃法他都能想得出来,这芦菔干的吃法,若按平日,无非也就是生嚼和煮汤,条件好些的,便拿它炖肉。

  “应是可以炒来吃,今晚吃馎饦,这些芦菔干先放一放,明日我再做与你们吃。”家里有肉有盐豆子,到时候应该是可以炒一盘,虽然没有辣椒还是有些遗憾。

  兄弟二人在这边说着话,四娘那边也手脚麻利地把陶釜中那些已经熬好放凉的猪油给舀了出来,伸手摸了摸那陶釜边缘,觉得并不十分热,于是便加了两瓢清水下去,再将灶眼里的火烧大些,打算就着这刚刚熬过油的陶釜煮馎饦。

  对这时候的人来说,像这种沾了那么多油的陶釜,绝对没有拿去洗的道理,一定要加水进去把油星子全部煮出来吃掉才行。

  结果灶眼里的火烧了没几下,只听“乒”地一声脆响,紧接着就是一阵稀里哗啦,四娘呀呀怪叫两声,然后就喊罗用:“阿兄!釜漏了!”

  “我知。”罗用这时候就在一旁待着呢,怎么能不知道他家锅漏了。

  好在罗家也不止那一口锅,这时候只要从灶房那边再搬一个过来就好。说起来,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向来喜欢在杂货铺这边煮东西,这边这口锅确实也是被他们用得最狠。

  罗用从灶房那边搬了一口陶锅过来的时候,四娘五郎已经把那口破锅给收拾了,灶眼里头那些淋了水的柴火也给扒拉了出来,这些柴火不放干那是没法烧,就连灶膛里那些吸了水的草木灰都得掏干净。

  兄妹三人一起在灶台上装锅,这锅要是装得不好,灶膛里头的一烧火,在锅与灶的连接部位就要开始冒烟,要不了多久,整个屋子就烟熏火燎的,难受的很。

  四娘那丫头一边换锅,一边还在那里心疼得不行:“为了馎饦好吃,我还故意在釜底多留了一些猪油,早知道会这样,刚刚就该舀干净些。”

第73章 新营生

  自打罗用穿来这里以后,每日里都会看到二娘她们用陶釜煮饭,虽也觉有几分不便,但时日长了,渐渐也就习惯了。

  谁都知道铁釜好,可那铁釜的价钱太高,一般人家哪里会舍得买来煮饭,陶釜不也一样用。罗用也舍不得,有那个钱,他还不如多买几个树苗种到地里。

  换上一口新锅,四娘继续做饭,她正和面呢,二娘也从后院出来了,今天家里有一批腐乳要下缸,罗用因为收猪肉的事又有些忙起来,于是这个活计就被二娘给接了过去。

  二娘一听说陶釜破了,便有些心疼:“怎的不小心些?”

  那陶釜因为要考虑到受热问题,都是选的比较好的泥土制作,做工也比较精细,厚度均匀,形状规整,所以价格自然也就比普通陶罐要高出不少。

  这也就是在她们家,若是换了别人家,哪个小娘子把釜给煮破了,都是要挨上几句骂的,钱粮不易得,谁家过日子不是精打细算。

  “平日里总用它熬猪油,自然坏得快。”罗用说道。

  “你又为她说话,当我不知,定是四娘又急性了,不等那陶釜凉下来,急急又倒凉水下去。”陶釜热的时候就不能马上加凉水进去,像这样的生活小常识,二娘她们也都是知道的。

  “阿姊,我都用手摸过了,都不热了。”四娘辩解道。

  “下回你倒热水进去,不要用凉水。”二娘对她说。

  “哦。”四娘觉得自己挺委屈。

  “这面和好了,可是要帮忙?”二娘这时候也意识到自己刚刚说话的语气不好,于是言语间便也软和了一些,她其实就是心疼那个陶釜,倒也没有十分责怪四娘的意思。

  “和好了,放在那里醒醒。”四娘道。

  “那我帮你剥几个葱头?”二娘又道。

  “嗯。”四娘点点头,心里这才舒服了些。

  罗用笑眯眯将那姐妹二人的互动看在眼里,并不多说什么。

  在他看来,自家这些小孩都是很好的,但或许有些时候,他的所谓好孩子的标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还是太低了一些,好在家里还有一个二娘。

  “三郎,给我换些大酱。”这时候,杂货铺门口走进来一个又黄又瘦的小丫头,她吃力地将一篮子湿豆渣举到炕前那张长方木桌上。

  “原是香儿来了,怎的最近都不见你阿兄?”罗用认得这小姑娘,田崇虎从前给他帮忙的时候,没少带她过来这边蹭饭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1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3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北杂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