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83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荀攸先是一愣,没想到李重居然拿出这样一个理由,虽然荀攸认为李重这个理由有些迂腐,可信度不高,但疑惑之下,荀偷眼观察了番李重,见他一脸凛然正气,瞧不出丝毫破绽,急忙躬身道:“晋阳侯高义,荀攸敬佩万分。”

  荀攸来的匆忙,去的也匆忙,只是吃了一顿午饭,就带着随从骑上战马,回转南皮。

  等到荀攸远去,程昱、赵云等人这才问道:“主公真的是因为乌桓参战,才出兵救援曹操吗?”

  李重苦笑道:“这次我说的真是实话……”

  曹操在得到了李重的回信之后,毫不犹豫的开始撤兵,袁绍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随后引兵追杀,曹操一直退到清河郡的甘陵县,忽然转道向西,直奔界桥而去。

  袁绍略一思索就知道曹操要奔巨鹿郡而去,并没有立即引兵追击,而是先收复了甘陵,作为自己的粮草运转基地,这才接着追杀曹操。

  此时李重已经攻克了巨鹿郡的广宗县,扼守住了界桥以西的道路,紧接着曹操的三万多残兵也陆续通过界桥,在广宗县外驻扎起来。

  最后到的是张辽,张辽带着三千兵马断后,和袁绍的大将高览打打停停,终于有惊无险的过了界桥,不过张辽手中的三千兵马也所剩无几,就连张辽自己都被高览射了一箭,好在没射在要害,调养几日即可痊愈。

  建安三年十一月十一,曹操全军过了界桥,建安三年十一月十二,袁绍的追兵到达界桥之东,三方势力第一次汇聚在一起,拉开第三次界桥大战的序幕。

  坑爹啊!又写到十万人以上的大战了,最讨厌这种情况!给点收藏和红票吧!

  第一百九十章一决胜负

  更新时间:2012-09-14

  界桥位处清河郡和巨鹿郡的交界处,横跨清河,宽达三十余丈,后来袁绍为了和和公孙瓒交战之时转运粮草,又进行了扩建,将界桥拓宽到上百丈。

  但这不是说曹操和李重要防守的战线就上百丈宽,在冬天,界桥两侧数里都可以通行。只不过河岸高出冰面一大截,防守起来容易一些罢了。

  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七万对八万,袁绍稍稍占据一些上风,骑兵袁绍要多一些,超过两万。

  怎么说这也是一场大战,还是要见面说说话的,于是李重带着赵云,袁绍带着张合高览,曹操带着许褚,在界桥上骑马相对。

  此时风雪漫天,朔风呼啸,卷动几个人的衣衫,咧咧作响。

  李重看着袁绍的面容,心中感慨万千,当年在虎牢关,三十七岁的袁绍看上去还英姿勃发,只过了短短的八年时间,袁绍的身躯都有些佝偻了,脸上也爬上了深深的皱纹,只是目光依然如同鹰隼一样锐利逼人。

  曹操看上去却和袁绍相差甚远,四十三岁的曹操看上去依然精神饱满,身躯挺直,眼中散发着睥睨天下的气势。

  李重呵呵一笑,首先说道:“见过本初兄,孟德兄,虎牢关一别,二位兄长俱都威震天下,李重敬佩万分。”

  曹操哈哈一笑,朗声道:“我说当年李子悔怎么不愿意投奔于我呢,原来是想要自门户啊!很好,很好,我曹孟德果真没看走眼,李子悔果真英雄了得,本初兄认为呢?”

  袁绍要比《三国演义》上写的豪迈得多,也不提曹操和李重联手一事,反而点头道:“李子悔确实英雄了得,嗯……比你曹孟德还有英雄了得,哈哈哈……”

  曹操莞尔道:“本初兄又拿我开玩笑。”

  袁绍摇头笑道:“再不开玩笑,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也是!”曹操低声说道:“也不知道我曹孟德有没有机会回到陈留,但愿不会埋骨他乡啊!”

  袁绍肃然道:“孟德如果身死,袁本初定然会让你魂归故里的……袁绍如果身死,孟德就在邯郸给我建一陵寝吧!”

  “一言为定!”曹操转而面向李重,曹操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李重已经得到两位天下霸主的认同,认为李重和自己可以平起平坐了。

  李重却毫不犹豫的说道:“我不用,我李子悔不会败的!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

  曹操和袁绍对视一眼,一同大笑起来。

  述过交情,就要分出生死了,三个人又叫人送上一坛烈酒,分而饮之。李重也知道,自己只是适逢其会,袁绍和曹操之间才是真交情,也不多言,只是默默的看着二人喝酒叙旧,偶尔才插言一句。

  叙旧完毕,三人各自回营,安排明日的大战。

  李重和曹操并马而行,商议如何抵御袁绍的大军,最后二人商定,以界桥为界,李重负责界桥以北的防线,曹操负责界桥以南的防线,多出的界桥则由曹操负责。

  这个方案很合理,曹操虽然被袁绍一路追杀,但潜藏的军事实力依然超过李重,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

  第二天中午,风消雪散,袁绍派人在界桥之上挑战。

  伤势痊愈的文丑单人独骑挺立在界桥之上,点名要找许褚单挑。

  文丑很不忿,情同手足的颜良被关羽偷袭而死,自己本打算找关羽复仇,岂料关羽在斩杀颜良之后就销声匿迹,自己反而被张辽徐晃联手夹攻,身受重伤,修养了大半年才恢复过来。

  文丑知道,曹营之中最厉害的武将就是许褚,所以这才点名邀战,想要出一口恶气。

  三方加起来共有十五万大军,文丑点名邀战,许褚当然不能避战,不然面子就要丢光了。

  曹操也不能让自己的头号猛人避而不战,那样全军的士气就要受到影响,也只能仔细嘱咐许褚两句,什么多加小心之类的废话。

  许褚自从见过关羽偷袭吕布的一刀之后就每日揣摩研习,力求在武艺上更上一层楼,其实许褚也知道,关羽和自己比起来也就是半斤八两,但关羽秒杀敌将的能力却超过自己。

  关羽的第一刀势如奔雷,防不胜防。

  “哈……”反正是点名挑战,也不用通名报姓,许褚出了本阵就将马速提到极致,倒提着钢刀,埋头猛冲。

  文丑一见到许褚的架势就知道许褚想干什么,毕竟颜良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文丑怎么能不加以小心,提前预备。

  所以文丑冷笑一声,探手取出一张硬弓,在马上吐气开声,拉的弓弦“吱吱”作响。

  文丑的箭术虽然不如吕布、太史慈、赵云、黄忠这样的顶级神射手,但也非同寻常,不然的话也不能射伤张辽了,只见文丑怒喝一声,弓弦上的劲箭像闪电一样激射出去。

  洁白的尾羽撕裂空气,发出嘶嘶的响声,眨眼之间就飞射到许褚面前。

  许褚此时刚刚冲上界桥,见到羽箭飞来,连忙一刀劈下,按照许褚的武艺,区区一直羽箭自然伤不到他,刀锋正好劈在羽箭的箭镞上,将箭镞震得粉碎,但许褚一路上凝聚的精气神,却全都随着这一刀劈了出去。

  文丑就趁着许褚其实低落的一刹那,猛扑以上去,手中的大铁枪如同狂风骤雨一样袭向许褚。

  其实许褚、关羽、文丑、孙策这样的武将武艺差距十分细微,谁对上谁都不会有绝对的优势,有些时候,一个很小的细节就可能决定胜负。

  就像许褚和文丑,其实在力量上许褚还能稍稍占到一丝上风,但被文丑一箭射的其实全无,顿时就落到下风。

  同样的道理,许褚一旦落到下风,想法扳回来就十分艰难了,至少在一百招之内,许褚都要处在劣势,但也只是处于劣势而已,文丑想要取许褚的性命却是千难万难,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方的兵卒却看不出这一丝差距,在他们眼里,二人正好打的旗鼓相当,枪如闪电,刀若匹练,看得人目眩神迷。

  鼓手拼命敲打着手中的战鼓,激荡的战鼓声声传数里。

  第一百九十一章斩将杀敌

  更新时间:2012-09-14

  激斗了上百个回合,许褚知道今天很难扳回局面了,再打下去万一出现点纰漏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奋力劈出几刀,震退文丑,也不顾自己还没喘过气来,拨马就走,口中大叫道:“换马再战。”文丑知道许褚这是托词,但他也知道,自己还是靠着取巧上了上风的,就是追上去也没用,还不如见好就收,也不答话,下了界桥回归本阵。

  此战过后,文丑稍占上风,李重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虽然许褚的武艺并不比文丑差,甚至还要高上一线,但首先退出战团却会对双方的兵卒产生一点影响,本来李重和曹操的兵力就处在下风,如果士气再处在下风就不好办了,当即叫过赵云,低声吩咐几句。

  赵云领命,提马而出,上了界桥。

  看到李重派赵云出战,曹操也不禁皱了一下眉头,在他的印象里,李重手下武艺最高的就是太史慈了,这次竟然拍出一员无名之辈,要是再输的话……但李重不是他的下属,他也不能出言阻止。

  就在这时,许褚忽然叫道:“明公,爪黄飞电!”

  经过许褚的提醒,曹操也发现了,赵云的战马正是被吕布夺走的爪黄飞电,难道说这个赵云也是一员不亚于太史慈的猛将,曹操心中暗暗嘀咕起来。

  赵云并不像许褚那样威风八面,策马疾行,反而是一溜小跑这上了界桥,沉声喝道:“常山赵云在此,谁敢应战?”

  赵云话音不高,声音却响彻战场,就连漫天的寒风声都不能掩盖分毫。

  话音刚落,袁绍阵中就冲出一员战将,口中高呼道:“马延在此,赵云受死。”

  马延的战术和许褚一样,就是借助战马冲刺的力道,给予赵云雷霆一击,这个想法不错,沙场交锋,静止一方确实吃亏。

  但马延显然忘了,他不是许褚,并没有许褚控制力道的能力,他距离收发自如还差的远呢!

  赵云目视着马延直冲过来,神情冷峻,单手提枪,斜斜指向马延的胸口。

  马延的马速忽然下降,赵云上身一挺,一枪刺出。

  这个过程很短暂,具体的情况是马延接近赵云,但战马的速度过快,马延有些拿捏不准进攻的距离,这是常理,人的眼睛对告诉移动的物体并不敏感,所以马延想要稍稍降一下速度,再行攻击。

  但就在马延降速的一刹那,赵云出手了,赵云这一枪确实出乎马延的意料,马延并不是没有防备赵云抢先出手,但在马延的印象里,或者说常识里,并没有单手刺出一枪的情况。

  所以马延的反应要慢上一拍,想要挥枪格挡,却发现赵云的枪尖向上一挑,就在眼中消失了。

  两匹战马交错而过,赵云缓缓收回钢枪,吐出一口白茫茫的雾气。

  马延的战马跑出十余步,这才缓缓停下步伐,马延像感觉出什么,伸手摸了摸脖子,忽然脸色一变,指缝处鲜血喷涌,马延张了张嘴,却没说出一个字来,摇摇晃晃的栽到马下。

  一时间众人脑中忽然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虎牢关下,吕布巍然不动,方悦策马来袭,吕布忽然一戟刺出……

  这个情景和现在何其相似,差就差在吕布靠的是强横的速度和力量,硬生生把方悦在马上挑起,而赵云靠的则是令人目眩的速度和技巧。

  看到这个情景,刺出心中不免有些妒忌,这个李子悔到底在那里找到的这些猛将呢,我怎么就没这么好的运气呢?

  马延一死,文丑就要上前再战赵云,张颌急忙说道:“文将军刚力战许褚,恐怕气力不济,还是让张颌出战吧!”

  文丑也知道赵云是个劲敌,自己刚大战一场,再和赵云力拼实属不智,当即点头说道:“隽义小心。”

  张颌向袁绍请命之后,便策马而出,力战赵云。

  张颌的武艺要比马延高得多,赵云也就收起速战速决的心思,和张颌在界桥上力拼起来。

  这不是说赵云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击败张颌,如果赵云换做关羽的打法,却是有可能在二三十招击败张颌,但那种方法风险极大,就像许褚要速战文丑一样,一不小心就会落到下风。

  如果形势危急,赵云可能会采用这种极端的办法,但现在只是争一口气而已,赵云也没有将张颌刺于马下的心思,稳扎稳打才是正理。

  所以赵云和张颌的打斗有些平淡,并没有许褚和文丑打斗起来那么声势惊人。

  三十招过后,赵云摸清了张颌的底细,开始慢慢发力,赵云发力,枪势渐渐将张颌笼罩起来。

  张颌几次想要挣脱赵云的攻势,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好像自己每一次用尽全力,赵云都能压制住自己。

  “不好……难道赵云想要全胜?”张颌心中一惊,猛的想起一个可能,招式顿时散乱下来。

  赵云立即就抓住张颌的空当,展开狂风骤雨一样的攻势,手中的钢枪发出凄厉的尖啸声,气劲炸的积雪四处飘散,转眼之间,张颌落到绝对的下风。赵云心中窃喜不已,或者靠着爪黄飞电的速度,自己真的有可能留下张颌呢!

  还没等赵云下杀手,高览却在阵中飞奔而出,口中高声叫道:“隽义莫慌,高览来也!”

  赵云勃然大怒,心中狂骂,你们还有点脸皮没有,我这刚有点希望,马上就来联手夹攻我,真是欺人太甚啊。

  所以还没等高览先出手,赵云怒喝一声,枪势暴涨,将高览也笼罩其中。

  这不是赵云大怒之下战术失当,事实上赵云绝对打不过张颌和高览联手,特别是高览的大斧,非常沉重,真要是轮动起来威猛非常,想要泄力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但张颌绝对不会给赵云准备时间的。

  所以就算赵云的力气不亚于高览,但硬碰硬的话,也是要吃亏的。那还不如先下手为强,让高览没有出蓄力出招的机会呢。

  赵云的打算就是爆发出全力,给二人一个下马威,然后……跑路,反正自己占据主动,战马神骏,想什么时候跑,就什么时候跑。

  提前通知一下,星期一蜘蛛要去工地,大约要一个月上下,很为难的说,更新应该不会稳定,如果见到蜘蛛发三千字的大章节,估计就单更,抱歉,蜘蛛也要吃饭的,过了这一段时间就会好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实力对比

  更新时间:2012-09-15

  在响彻天地的战鼓声中,赵云手中的长枪化作一道道枪影,直奔高览和张合激射而去,张合高览也不敢怠慢,舞动手中的兵刃,竭力抵挡赵云的急攻。

  两个人这时也放弃的反攻的想法,一心一意的护住自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心中却暗暗冷笑不已,像赵云这样的攻势,注定不能持久,只要熬过这段时间,赵云的气势体力都会下降,那时才是最好的反攻的时机。

  “哈……”一轮枪势过后,赵云猛的大喝一声,攻势再上一层楼,劲风将地上的积雪都搅动起来,顺着枪势盘旋飞舞,就像一股小型的旋风一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