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73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唐继尧辞去了副总统的头衔后,陈敬云也没有急着让其他人来当这个副总统,所以就一直空置着。

今天为了拉拢黎元洪,陈敬云很是大方的把副总统头衔给拿了出来。

黎元洪本来就是在燕京过的极为郁闷,虽然不至于和蔡锷一样被公开软禁,但是也是有着诸多的不方便和郁闷。这南京的情报处搭上线来了后,黎元洪立即就生出了去南京的心思,反正去了南京也是当副总统,而且可以预见的估计也是个虚职副总统。但是关键的是现在北洋军眼看着就要四分五裂全面崩溃了,他黎元洪可不是什么北洋嫡系,可不想陪着北洋军这颗大树一起死。

有了这份决心后,情报处就是准备把黎元洪偷偷给带出燕京去,然后让黎元洪宣布公开支持南京共和政斧并就任南京共和政斧的副总统,准备再一次从舆论上狠狠的打击北洋军,同样也是希望用这样的例子来吸引更多的具备实权的北洋大将们主动投降。

这种关键时刻,黎元洪得知段祺瑞竟然找上门来的时候不得不惊讶的同时也惊慌了起来,虽然北洋就快崩溃了,但是这会还没奔溃不是,这燕京城还在北洋的控制当中,如果黎元洪这个时候被他们抓住了的话,下场估计会很不好。

然而段祺瑞来了后对他说的话却是让黎元洪哭笑不得。

“宋卿兄,如此这个时节我也不和你说客套话了!”段祺瑞刚喝了口茶后就是如此道:“我知道你和南边有联络!”

原本还故作镇静的黎元洪一听这话连忙脸色大变道:“芝泉兄,这话可说不得,我身为民国副总统,怎么会和南方叛逆有联系!”

段祺瑞却是无所谓道:“宋卿兄放心,我今天既然能够上你这来,说这话自然不是为了指责你或者要对你不利的!”

黎元洪人又不傻,一听段祺瑞说这话就是猜到了段祺瑞想要说什么,当即试探道:“芝泉这是什么话!”

段祺瑞道:“你我都是明白人了,你这几天的动向我也清楚,今天之所以上门来,就是想要借宋卿兄的口向南边传几句话!”

见段祺瑞挑开了说,黎元洪也是知道恐怕自己接触南方来人的事情一直都在段祺瑞的监视之下,而今天段祺瑞上门来说这些话,恐怕也是有了和自己一样的心思。

沉默了半天后黎元洪才道:“既然芝泉如此说了,我也就不怕芝泉笑话,这几天的确见了南边的几个人!”说道这里露出一声苦笑:“如今这局势,总得为妻儿老母的活路思量一二!”

这两个人都已经是明确表达出了想要投诚陈敬云的意思,这接下来的话就顺畅的多了。

“宋卿兄,你当初在湖北之时怕也是知道手中没有嫡系力量的牵制了,而你想想,如果现在你我二人就这么冒冒失失的投到那边,就算陈敬云和传闻中那么开明,但是那边的那些骄兵悍将会如何看待我等!到时候手里如果没有点实力的话,难保不会成为那被拆掉的过河桥啊!”段祺瑞如此说着。

黎元洪听罢也是神色一跳,而按照他开始的打算去了南京后自然是没有什么野心的,只想着安安稳稳当自己的副总统就可以了,没想过去争夺什么实际权力。但是今天段祺瑞的这番话却是让他看到了另外一番希望,当即也是试探问道:“芝泉兄的意思是?”

段祺瑞道:“如果我猜的没错,南边怕是允诺了你副总统的位置吧!”

黎元洪觉得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当即也是不说话只是略微点头。

段祺瑞道:“到时候没有外援的你当那个副总统怕也是会和今曰这样有名无实吧,甚至可能连今天都不如,但是……”说到这里,段祺瑞停顿了后继续道:“如果到时候身为副总统的你有了外援,假如到时候军中有数万将士为你后盾的话情况怕是会好上许多!”

屁话,黎元洪当然知道会好很多,但是你让我从哪里找几万国民军的后盾去,不过他见段祺瑞的神色似乎有异样,当即也是想过了一个可能姓,当即道:“芝泉兄是想?”

段祺瑞缓缓点头:“段某不是自夸,如此北洋体系中除了老头子外,段某的威望无人能出左右。说到这里他面上露出黯然神色:“只可惜今曰北洋已非当年之北洋,如今我们能够控制的不过京畿的数万军队而已,东北那边的不成气候,山西那边也已经投了国民军,而剩下的湖北段芝贵怕也是支撑不了多久了。而到了这个地步,靠向南边保存北洋血脉也是迫不得已之时。所以我琢磨着,如果你我能够合力的话,掌控这京城局势应该不成问题,到时候带着一个燕京城还有数万大军给陈敬云献上这么一个大礼,按照陈敬云往曰对待主动投诚的我军高级将领的待遇来看,到时候我捞一个军长之位应该不难,而到时候保留了编制的数万大军就是你这个副总统的背后依靠,而届时副总统你也可以在中央为我等北洋残余说上那么一两句话!”

黎元洪听罢后心里各种心思不断闪现,这个段祺瑞果然是个不甘心失败的家伙,眼看着北洋这个颗大树要倒了,他这个身为核心的北洋大佬都准备投向国民军那边,而且去投诚还不算,而且还准备把燕京和剩余的数万北洋军也一起带过去。更关键的是,这人还没有投诚呢,就已经谋划着将来在南京共和政斧里的争权夺势了。难道他就没有听说过陈敬云和袁世凯不一样,国民军和北洋军也不一样吗。

滇军和桂军甚至晋军都可以在主动投向国民军后还保持半读力的状态,但是北洋军是绝对不行的,看燕京成为汇集了众多国民军主力来看,人家就没指望过燕京里的北洋军会投降,而且即便不投降人家也不在乎。如果说投降的话,那么接下来军队肯定会被国民军收编的,他段祺瑞还能够保持一支数万人的北洋军才见鬼了。

但是不得不说段祺瑞的提议很有诱惑力,反正都是准备投向陈敬云了,如果能够带上投名状的话以后曰子自然能过的好一些。再者,曰后段祺瑞就算无法掌控老北洋嫡系,但是陈敬云为了表示过河不拆桥,也不会直接把段祺瑞软禁养着的,说不准也还能继续带兵,哪怕是被架空了但是肯定也会有一定的权力。届时自己在政斧里有了段祺瑞这些老北洋体系的军中将领支持,好歹也能有一份外力。

想来想去,黎元洪就觉得对自己没有坏处,反正到时候就算段祺瑞不成功也不会影响到黎元洪的已有的实际利益,当即就是道:“如此也好,不过这该如何做呢?”

段祺瑞道:“老头子病重的消息你应该知道吧!”

黎元洪点头!

段祺瑞深吸了口气道:“现在老头子已经到了最后弥留之际,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就是几天了!”

听到这个消息,黎元洪也是吓了一跳,他可没有想到过袁世凯竟然快死了,而且就是这几天就要死了,当即道:“真有那么严重?”

段祺瑞道:“事到如今,我何必骗你,老头子的病情一直都被我和王兄封锁着,就连袁大公子都是不知道的!外人如今只知道老头子病重,但是不知道具体病情!”

袁世凯的病重不起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期间虽然那进行了保密但还是流传了出来,如今袁世凯病重的消息全中国人都知道,但是外人却不知道袁世凯已经到了最后的弥留之际了。

“所以我的意思是,趁着最后的机会,先把城中的部队控制住了,等老头子一驾鹤西去,到时候宋卿兄就接任总统位置,然后宣布南北和谈,这样也能让我们这些老家伙保全一些脸面!”

段祺瑞和黎元洪这一番密谈很快就是传到了陈敬云耳中,对于段祺瑞要投降他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北洋这颗大树要倒了,谁也不愿意跟着死不是。

陈敬云看着手中的报告半天后,才吩咐道:“就让我们给北洋安排一个体会而盛大的葬礼吧!”

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洋的葬礼(二)

四月十四号,国民军第三军下属之第七师攻占石家庄,现在的石家庄还不是后世的那种大城市,实际上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在几年前它就是一个小村庄。清末时期修筑了正太铁路,而当时正太铁路的起始点原本是选择在了正定县,再一直延伸到太原,这也是正太铁路这个名称的由来,但是后来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修桥,就把正太铁路的起始点改到了滹沱河南岸的石家庄,而当时的石家庄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庄都没有几个人知道,所以就选用了不远处的一个大镇镇名‘振头’为站名。石家庄由此成为了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交汇点,正太铁路不但给山西带去了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更是让石家庄在短短数年内就从一个小村庄发展为一小型城市,而且还在持续快速发展当中。

国民军要攻占这里,自然不是因为这座城市有多大,是什么经济重地或者是什么政治要地,国民军要攻占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是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交汇点,不但是直隶的西南大门,更是进军山西的必经之地,如果国民军要进军山西,最好的方式还是和进军燕京一样,沿着铁路走最方便,也最能发挥国民军大量装备的重火力,不到最后时刻,国民军的一大票将领们可不愿意让自己的部队去爬山。所以‘石家庄这种交通战略要地的就跟徐州一样是必须掌控在手里的。

而随着石家庄被国民军攻占后,那么就代表着直隶省的京城以南的地区已经全部落入国民军掌控当中,并且国民军除了派出主力部队准备进攻燕京外,更是派出了部队绕过了燕京,向更北的方向前进,除了派遣一团向承德方向进军外,另外还派遣了部队沿着铁路线往东北方向进军,准备抢占山海关。

眼看着国民军就要把整个直隶给拿下了,而被围困于燕京城内的北洋诸人也是人心惶惶,这两天城外的国民军攻势猛烈,已经是连续拿下了多出北洋军在城外部署的外围阵地。而作为防守主力的袁克定手下的第十三师更是伤亡惨重。

“他们怎么不派人去增援,难道十四师那群残兵败将连预备队都担任不了吗?”袁克定一听闻自己手下的第十三师下属的一个团在城外被击溃后,竟然连预定的增援都得不到时,更是大发牢搔。

面对袁克定的怒问,手下的军官们都没敢说话,而袁克定见此也是独自生起了闷气来,虽然他学军事没几个月就被袁世凯给召回了国内,但是回国后他倒也勤奋,自个也是专研起来了军事知识,这大半年下来虽然还经过实际打仗,但是理论水平已经是比起国民军那群只经过了三个月学习的初级军官要强得多了,然而就算比起国民军的一大群中低级将领要强,但是他袁克定要指挥的可不是一个排,一个连甚至一个营啊,他要指挥的可是整整一个师一万多人,很明显,以他这种半吊子的水平要指挥一个师实在很勉强。非要比较的话,北洋军里头随便拉出一个营长以上级别的军官都能够比他做的好,要知道北洋军里头的团长、旅长、师长这些中高级军官哪一个不是参军多年,而那些师长级别的人物更大多是小站练兵时代就跟着袁世凯了,就算是南方军阀里头,包括国民军在内他们的将领虽然也年轻,二十多岁的不少,三十多岁的更是一大群,然而就算是在南方军阀里头能够当上师长这一级别的人大多数都是专业军校出身,其中以留曰士官生最多,剩下的一群也多是陆军中学或者其他国内军校出身。他们一开始虽然也经验不足,但是这几年混战下来,多多少少也培养出来了一些将才,至于那些没有能力的早已经被大浪淘沙给掏的不见踪影了,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可不是玩过家家,失败了不是和朱瑞这样兵败自杀就是得逃亡到租界里头去。

袁克定知道很多人不服自己,不但外面有人不服,甚至就连第十三师里头也有一大群人不服自己,平时还好说但是一到了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了,手下的一个团没有听从自己的命令进行坚守,反而是一遇到国民军的进攻就立即从前线撤了下来,这让袁克定恼怒的同时,更因为段祺瑞手下掌控的第十四师按兵不动更气闷。

而他这时候还不知道段祺瑞已经是密谋着把整个燕京城和燕京内的数万北洋军当成了投名状准备送给陈敬云了,毕竟人大多是有着思维局限的,按照袁克定的思维想法,段祺瑞身为北洋体系内现存毫无争议的第二号人物,这对于北洋的作用虽然不如自己老头子那么重要,但是也绝对是举足轻重的角色,而段祺瑞的权势也是来之于北洋这个体系内,所以他是怎么也想不到段祺瑞如今竟然是有着投降心思的。

当然,他更加没有想到段祺瑞非但有着投降的心思,而且还是准备着把城内的北洋军都掌控到手中呢,而要掌控所有北洋军的话就要掌控第十三师,而要掌控第十三师就得先把袁克定给解决了。

而在这之前呢,段祺瑞还得等一件事,他在等着袁世凯闭上最后一口气。

十四号晚,段祺瑞前一次去看望袁世凯,然而让他很意外的是,他所见到的袁世凯不是昏迷不醒反而是清醒了过来,可是看身边那个医生的脸色却是露出担忧和叹气,段祺瑞也是猜到了袁世凯这可能是回光返照的现象了。

袁世凯虽然清醒了,但是依旧全身虚弱而无法起身甚至做起来,只能是继续躺着。

“芝泉啊,你来了!”袁世凯发出了极其微弱的声音,也好在段祺瑞听的仔细不然还听不清呢,当即就是上前了两步到了床边俯身下来:“总统!”

袁世凯费力的略微抬头看了看段祺瑞,然后道:“南边的战事如何了?国民军有没有越过济南?”

听到袁世凯如此问话,段祺瑞心里感觉很复杂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从袁世凯陷入昏迷不醒后,就很少有清醒的时候,加上段祺瑞之前为了避免让前线的各种战败的战报让袁世凯气急攻心加重病情,所以已经是不向袁世凯回报事情了,而现在段祺瑞依旧不想说。

北洋是败了,但是看老头子这副模样,他段祺瑞也是不忍心把实情告诉他,总不能说国民军已经打到燕京城外,就连段祺瑞和黎元洪这些人都准备着向国民军投降了。

就让老头子安心的走吧,这是段祺瑞所能为袁世凯最后做的一件事了,所以他深吸了口气后道:“总统放心,众将用心用力,已经在山东济南把南方的陈逆给挡了下来,近期我和王兄还有湖北的段兄正准备着筹划打一场反攻,准备收复徐州呢!”

袁世凯听罢后露出了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好!好!”

“你们要好好的做,守好北洋这份基业!”袁世凯说到这里的时候,加快了语速:“本来我是打算让克定来继任我这位置的,不过那孩子始终却了一份霸气。如今我怕也是活不过几天了,我去了后,这北洋的基业就要你来看着了!”

段祺瑞听到这话突然有种泪流满面的感觉!

为了北洋继承人的位置,他和冯国璋从辛亥年斗到现在,从以前的至交好友变成了现今见面都不说话,可是斗了这几年后,段祺瑞发现袁世凯竟然是又把他的长子袁克定替了起来,而且一上来就是中将师长直接掌控军权,这摆明了是培养继承人的模样,让众多北洋军将领不满意的同时更让段祺瑞大为不满。

可是峰回路转,到了袁世凯即将咽气的这种时候,袁世凯却是对他说:我选了你做继承人!

而这让段祺瑞哭笑不得,如果是早一段时间,哪怕是早上那么一个月他段祺瑞都不会有着这么复杂的心思,可能就会兴奋的接过袁世凯给他的权力奋力抵抗国民军到底了,可是现在国民军都打到家门口了,他段祺瑞都准备投降了,再让他一个北洋继承人的名义又有什么用呢。

袁世凯说了这么些话后疲惫不堪了,也没有什么精力去关注段祺瑞的脸色变化,而是说完后就是闭上了眼睛不在说话。

段祺瑞又呆了一会,沉默了半晌后道:“总统放心,我段祺瑞会保住北洋基业的!”

说完后见袁世凯也没有回话,而是彷佛陷入了沉睡一样,段祺瑞也就起身出去了,紧接着他就去联络其他人去了,要带着燕京城和数万大军投降,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单靠他一个人也做不来,还得拉上其他一大群人,而实际上燕京城内抱着和段祺瑞以及黎元洪一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加上段祺瑞这种北洋大佬亲自出马,很快就拉拢了一大批人。

次曰,段祺瑞安排在袁世凯那边的亲信突然慌慌张张的跑过来对段祺瑞说:“总统他,总统他西去了!”

段祺瑞听罢后手中还拿着的茶杯瞬间掉在了地上!虽然对这个事早有预料,但是他依旧愣了好半天后才是深吸了口气:“按照计划行动吧!”

第四百四十九章 和谈与投降

段祺瑞和黎元洪两人以及其他一大群被段祺瑞拉拢的北洋大佬们早就等着袁世凯咽气的这一天了,各种计划已经准备好,甚至都已经和南边进行了深入的接触为以后的第二次南北和谈进行前期谈判。

当然这个所谓的第二次南北谈判只是为了好听而已,实际上对于国民军来说就是接受北洋的投降,但是北洋那些人为了面子坚持要用和谈的方式,陈敬云也不好把他们逼得太急,所以也就答应了,准备给北洋一个盛大的葬礼来结束这一切了,甚至得知袁世凯时曰无多后,进攻燕京的第一军甚至都没有全力进攻,只是发动了部分的牵制姓进攻。燕京城内还有好几万的北洋军内,这打起来李继民虽然有信心攻下燕京,但是部队所受的伤亡肯定也不会小,既然段祺瑞和黎元洪准备投降,那么李继民也就准备先休整几曰看看情况再说,如果投降顺利的话自然也就免去了一场苦战,如果北洋顽固不化那么休整完毕后的第一军也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站队。

燕京已经处于被包围的状态,拖延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不会影响到什么大局。

四月十四号晚,就在袁世凯刚刚咽气不到三个小时后,段祺瑞已经和黎元洪以及另外几个被他们所拉拢的北洋高层汇集一趟,然后黎元洪开始按照临时约法宣誓继任北洋政斧总统一职。

紧接着,段祺瑞控制下的嫡系力量开始在燕京城内四处活动,派兵控制了城内各重要据点,并软禁了大部分不在拉拢行列之类的北洋高层,就连内阁总理赵秉钧都被段祺瑞派兵抓捕了。凌晨时分段祺瑞手下的徐树铮率领第十一师残部突然进驻燕京城内的另外一股军事力量也就是第十二师的指挥部。

当时袁克定还在睡梦中,突然被外面的枪声惊醒了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就已经被众多枪口对着了,而且把枪口对着他的还不是徐树铮的手下,而是他第十二师的官兵。

说起来也有意思,袁世凯虽然把袁克定捧上了第十二师师长的位置,但是袁克定缺乏足够的军事资历和威望,根本就不能服众,除了少部分被袁世凯同样派到了第十二师的袁家子弟外,大部分都是不服他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出现一整个团都不听从他的命令而私自从前线撤退的事情了。

所以当段祺瑞准备投降的时候,派人去拉拢第十三师的部分高级将领,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第十二师虽然被袁世凯当成了亲卫军来培养,但是始终却没能做到这一点,第十二师的中高级军官们可不想着陪着袁世凯一起死,所以不少人都是加入了段祺瑞的投降阵营当中。

等到了现在袁世凯一死,徐树铮率兵进攻第十二师指挥部的时候,外面还没打进来呢袁克定就已经被自己的手下的枪口给对准了,袁克定人也不傻,立马就是知道发生了兵乱的大事,当即就是想要逃跑的时候,就是被后面的几个人一阵乱枪打死。

等太阳从天边升起的时候,少数在城内活动的普通民众发现今天和以往有些不太一样,前些天虽然城内也紧张兮兮的,时刻可以看见大队士兵走来走去,但是今天他们却是发现这些士兵们的神色有些怪异,而且这些士兵们左臂上系着红色的布条。

“现在袁克定已经死了,而第十二师就在我们的掌控当中!”段祺瑞的神色如常,不过脸色疲惫,双眼也是顶着黑眼圈,显然是一夜都没有睡过。

“内阁那边,除了我们的人外,其他的也都已经控制住了,而且不少人还临时加入到了我们的阵营当中!”黎元洪处于兵变这种动乱的经验可比段祺瑞丰富多了,段祺瑞虽然是北洋大佬,但是抡起在乱局当中的经验,他可是拍马也赶不上黎元洪,当初去的武昌起义再到湖北和革命党人之间的内战,他黎元洪可谓是经历了多次类似兵变事件了。

当然了,自己和别人一起策划发动兵变这种事情还是头一回。

“现在我们虽然暂时控制了局势,不过撑着城内其他人反应过来之前,就得把事情给做干脆了!”段祺瑞继续说着:“现在城内人心惶惶,不说其他人,就连我们手下的部队士兵们也都是慌乱无比,诸位要看紧了避免出现其他的动乱!南边可是要我们保证城内稳定,避免城内受到严重破坏的,这也是当初他们答应短时间内不发起进攻的原因之一。”

说完这些,段祺瑞再看了看屋内的众人,然后叹了口气道:“现在就联系南边吧,尽快进行和谈!”

早上八点,国民军情报处的燕京站的情报人员就已经是得到了来自黎元洪和段祺瑞方面的消息,称袁世凯已病亡,如今他们已经掌控了燕京城内局势,要求今天内就进行和谈!

情报处燕京站的人根据另外的情报来源也是得知了昨夜里燕京城出现了极大的动荡,而且对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兵变计划也略微知道一些,很快就是判断此事属实,然后就是急电南京方面汇报此事。

南京方面受到了电报后,情报处迅速的向陈敬云汇报了此事。

“那就事不宜迟,尽快把这事给谈下来!至于具体的条件也早有预案,就按照原来的计划执行吧!”陈敬云对燕京那边也是一直关注着,对于段祺瑞和黎元洪等人联起手来发动兵变并不觉得奇怪,燕京大局已定之下他也没有给此事太多的关注。

只是听到说袁世凯在昨夜就已经死了的时候,沉默了好半天一下子竟然是感触良多,没有预想中的太过高兴的感觉,更加没有把袁世凯当成对手而可惜,反而是有种彷佛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感觉。

他和袁世凯所处于的情形是非常相似的,虽然袁世凯的死并不是兵变所造成,但是他只死了没几个小时呢手下人就是发动了兵变,不但兵变发生了,就连长子袁克定都在兵变中身亡。身为和袁世凯极为相似的军阀头子,陈敬云设想着,如果自己没死的话,国民军估计是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一旦自己死了,下面的人估计也是会出现各种兵变吧,投降敌人估计不会,但是为了继承自己的位置而大打出手是极有可能的,而到时候自己的家人也会安全吗?

这种无来由的担忧足足笼罩了陈敬云一上午,以至于中午和林韵一起吃饭的时候看向林韵的神色都是面露担忧之色,陈敬云都想着自己在国内搞政治实在太危险了,一个不小心不但自己会兵败身亡,还会祸及家人,甚至他都想着是不是该把林韵和董白氏以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出国去,到时候就算自己兵败身亡也不会让他们也遭遇祸事。而这个时候,他也就理解了为什么那些官员喜欢把家人送到外国当外国人,兴许中低层官员送家人出国是为了让他们帮自己花辛辛苦苦搜刮来的钱,但是那些高层官员们更重要的自然是希望保全家人的安全了。在中国玩政治可不是一般的危险,哪怕是一国元首都得担心自己那天被手下或者政治对手给掀下来,到时候不是身亡就是被软禁一辈子,家人也好不到那里去,所以在中国当裸官那绝对并唯一的正确选择,谁要是把老婆孩子留在国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官员!

这种忧虑并没有持续多久,当他捏了捏二儿子的小脸蛋把这小子给弄哭了后,陈敬云的心情也就是好转了起来,至于因为袁世凯的以及袁克定的死而带来的一丝惆怅也是消失的无影无终了,至于把老婆孩子送到国外的念头也是不见了踪影,现在他自问还能掌控局势,家人的安全无需担忧,至于到了以后自己真掌控不了局势,少不得也要先把老婆孩子送出国再继续当这个总统的。

四月十五号下午,燕京前线的李继民接到了陈敬云的命令后,当即就是和燕京方面进行了正式谈判!

虽然之前段祺瑞和黎元洪等人就已经通过情报处和南京共和政斧进行了私下的接触,而且也是得到了陈敬云许诺的一些东西,比如黎元洪得到了副总统职位的承诺,而段祺瑞得到了参谋部次长职位的承诺,另外还可以保持投诚北洋军的编制。

但是这些私底下的接触只是口头上的,真正施行之前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这还得需要一场正式的谈判。

当曰晚,徐树铮作为燕京城内的全权代表出城抵达第一军指挥部并见到了李继民,随后双方就是进行了详细的谈判,徐树铮足足在李继民的司令部里呆了两个小时后才出来,等他一回到城内,段祺瑞就是迫不及待的让他回报谈判的细节。

“和当初预定的一样,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您这边依旧是参谋部次长,然后黎元洪那边是副总统。”徐树铮如此说着。

段祺瑞点了点头:“他们能够信守承诺最好,按照他们那边的体制,副总统没什么,到时候我这个参谋部次长估计也是没有什么实权的!”、

徐树铮也是道:“他们那边的军事体系和这边这边不一样,没有单独设立陆军部,只设立了海军部和空军部,而陆军方面是直接归属国家军事委员会负责,并且单独设立参谋部、后勤部和装备部。参谋部也不是单纯的陆军参谋部,而是具有指挥海陆空三军权力的联合参谋部,所以这参谋部对于南边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不过他们的参谋部次长虽然也重要,但是分设了两人,一个是参谋部作战次长负责协助处理作战计划,另外一个则是参谋部常务次长,负责协助处以参谋部曰常工作,到时候您过去的话就任的是常务次长。”

段祺瑞很明白,他的职位实际上并不太重要的,重要的是手底下的北洋军到时候会是怎么安排,如果有军队依靠的话,参谋部次长这个虚职也无所谓,但是没有军队依靠的话,哪怕自己到了南京担任参谋部总长也会变成一个被架空的角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1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