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所以段祺瑞继续问道:“那部队方面怎么安排?他们答应给多少编制?”

第四百五十章 进军北京

辛亥大军阀450_辛亥大军阀_

段祺瑞最为关心可是部队的编制了,当初私下谈的时候陈敬云虽然也有过承诺,但是没有正式达成协议的话他是怎么也放心不下的。..

徐树铮道:“部队方面,南边也是依照了承诺给了我们两个师的编制,仿效第十六师的例子,高级军官可留任、,中低级军官调往其他国民军其他部队,以原有军衔任职。这两个师的编制是第二十七师、第二十八师,到时候我会就任第二十七师的师长,而何兄会就任第二十八师的师长!”

这个时候,一旁许久都没有说话的何宗莲听到自己被任命为新的第二十八师师长后,虽然对此早有预料,但是脸上依旧浮现了喜色。何宗莲率领第一师南下作战后,第一师损失过半,最后北逃的时候又在山东和国民军打了几场小仗,损失更大,等率兵三千多残兵退回到直隶的时候他的第一师也就和其他的部分北洋军残兵整合到了一起成立第十四师了,而何宗莲就任第十四师师长。这段祺瑞要拉着手下的部队进行兵变,少不得要联络何宗莲。何宗莲虽然心有顾虑,但是一听老头子已经驾鹤西去的时候,也是心里一狠跟着段祺瑞发动了兵变,如果没有何宗莲的大力配合,单凭听从段祺瑞号令的徐树铮第十一师四千多人是绝对无法掌控燕京城局势的。

如今听到自己被任命为第二十八师的师长,何宗莲的担心也就是放了下来了。

段祺瑞这个时候道:“如此就好,有了这两个师的编制,好歹算是把北洋的种子给保留了下来!”

徐树铮也是点头道:“这次谈的时候,虽然我们是整体加入国民军体系里头,而不是和滇军和桂军甚至晋军一样保持了读力自主的状态,不过这样一来我们也就不用为了那军费和军械艹心了!”

何宗莲这个时候也是笑道:“这说的倒是没错,南边的体制和我们老北洋不一样,他们的部队都是后勤部统一发军饷,不但军械有统一的补充,甚至连兵员都是后方训练好了给送到部队来!”

“这样虽然没了自主,不过他们答应了给我们这两个师正规部队的待遇,到时候军械和军饷待遇方面是绝不会逊于国民军其他野战部队的!这一点上,前些时候投入陈敬云怀抱的阎锡山可得不到这种待遇!”徐树铮如此说道。

不过何宗莲也道:“不过他们好歹保住了地盘!”

段祺瑞却是不屑:“哼,保住地盘?我们北洋数十万大军都没能挡住国民军的进攻,你以为凭借区区山西一省就能硬抗国民军?我看那阎锡山早曰把军队交出来还好,这迟了的话,说不准到时候下场比我们还惨!”

徐树铮这时候突然道:“现在我们已经是投诚了,不过到时候陈敬云会不会让他们去打阎锡山,把我们当炮灰?”

听到徐树铮这话,段祺瑞也是面露忧色,半晌后才道:“这种事情估计是避免不了的,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就算去打,难不成凭借山西那几万省军还能挡得住我们这些老北洋不成?到时候只要我们好好做事,打下了山西给陈敬云,也就不用怕他以后处处为难我们这些老北洋了。”

徐树铮一听觉的也是,就算陈敬云把他们当炮灰,但是也要看对手是谁。阎锡山手下的山西省军可不是国民军,他徐树铮虽然败给了国民军,但是如果对手换成其他地方军阀的话,徐树铮可从来没怕过什么,甚至都不用多,他到时候只要带本部一万多人进山西就足以把阎锡山的晋军给灭了。

这几个北洋将领一阵密议后,就算正式接受了国民军提出的这些条件,紧接着北洋军开始从前线撤离,国民军也就迅速接替了北洋军的位置。

十六号早上,国民军第九师的一个团进入燕京城,从而正式宣告燕京城被国民军接管。城内的北洋部队整编成了两个师,原北洋第十一师残部和第十三师残部以及第十二师的一部分组成了国民军第二十七师。而原北洋第十二师部分部队以及第十四师组成了国民军第二十八师。而这些原来的北洋军现今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国民军部队了,而且身上还穿着北洋军的青灰色军服,不过那些中高级军官们则是一个个穿上了国民军的军服了,而段祺瑞和徐树铮以及何宗莲三人则是带着大批的北洋军官前往迎接国民军第一军军长李继民的到来。

李继民身穿国民军上将礼服,肩章上的三个金星闪闪发亮,而左胸前佩戴着一枚银质双剑勋章。和其他国家军队或者其他军阀部队不一样,国民军的勋章只有一种三个级别,而且不颁发所谓的纪念勋章或者什么服役勋章之类的,所以军人们的左胸上大多数都是空荡荡的,只有极少数军人的左胸前才有一枚双剑勋章。

其中士兵绝大多数都是青铜双剑勋章,这种面向全军并只对军人的勇敢行为进行奖励的青铜勋章发的比较多,这两年多来已经发下去了近万枚,这种勋章对于士兵来说很容易获得,但是对于军官来说却是很难获得,因为青铜勋章的首先条件是勇敢,再次就是立功。对于军官们来说立功容易,但是要表现出勇敢的话却是极难,因为国民军中严禁营级以上的军官带队冲锋,并严肃批判中高级军官的个人英雄主义。所以通常军官们立功的话都会获得白银双剑勋章,而能够获得青铜双剑勋章的没有多少个。至于更高一级的黄金双剑勋章,同样属于全军通用,然而到现在为止一共也就只有五六个人获得了,而且大多数都是中低级军官。至于国民军里的将官,率领部队作战立功的不再少数,绝大部分都能获得一枚白银双剑勋章,但是黄金双剑勋章则是一个人都没有。

李继民身穿整套的国民军上将礼服,带着白手套和指挥刀走到了段祺瑞面前,然后微笑着准备接受段祺瑞这些手下败将们的恭贺!

这种感觉让他很爽!

而今天,和李继民心里一样高兴并痛快的人还有很多,陈敬云亲自在临时召开的扩大军事会议里宣布了攻占燕京城的消息,然后下方的众多国民军军官们就是欢呼了起来,看着手下人的欢呼,陈敬云心里也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让宣传部门的人快速的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我要让全国人都知道,北洋作为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已经被消灭了,中国已经实现了初步统一!”

实际上不用陈敬云吩咐,国民军的宣传机构在一得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就是准备大肆宣扬了,这可是比占领江北,攻占徐州更重大的消息。

“号外!号外!我军攻克燕京城,袁世凯兵败自杀!”报童挥舞着手中的报纸,然后刚喊了一声后四周人就是拿着铜板或者华夏银行的纸票子递过来:“给我一份!”

在报童的兴奋喊声中,他怀里的报纸立马就销售一空,然后穿着草鞋的他立马就是跑着回去准备再拿一批报纸出来卖,跑着的时候脸上带着喜色:“报纸如果天天这样好卖就好了,说不准很快就能攒够钱给母亲治病了。!”

而某座小茶楼内,几个青年人坐在一起,这几个人有着身穿新式西服,有的穿老式长袍马褂,这几个人还轮流穿看着手中的报纸。

这号外明显就是赶印出来的,而且也没有熨过,手拿着还会沾上墨迹,不过这几个年轻人显然是没有注意到手中的墨痕,其中一个身穿青色长袍马褂的道:“这国民军果然善战,进攻燕京不过数曰就已经拿下了这等天下一等大城!”

此时一穿着灰白色马褂的年轻人道:“不错,要不是国民军这么能打,一路北上把北洋军给打怕了,他段祺瑞和黎元洪岂能轻易投降!”

“不过这报纸上说袁世凯是兵败自杀,这有点不太可能吧!”其中一身穿西服的人明显是不太相信袁世凯会自杀。

不料旁边一人道:“兵败自杀我估计是不会的,不过袁世凯死了却是货真价实的,不过这报纸上说的嘛多少有些假!”

当即那西服青年道:“哦,袁世凯真的死了,林兄,你经常和政斧里的人走动,有没有听到什么准确的消息!”

那个被问及的年轻人道:“其实这也不算什么秘密了,估计这两天也就会传遍了,我听说那袁世凯本来就病重了,而且是早在两天前就已经病亡了!要不然你想啊袁世凯没死的话,段祺瑞那群人怎么敢投降!”

西服青年点点头:“说的也是,不过不管怎么样,他死了最好,现今我们国民军正是横扫天下的时候,北洋军一灭,全国统一在即,到时候距离陈大帅口中的华夏复兴已经不远了!”

“这说的不错,国内统一后政局稳定,而看陈大帅这几年的施政方针不管是扶持农民还是振奋工商,都是不遗余力的,到时候我等大有可为!”青色马褂青年此时抬头道:“林兄,听说你已经接到了东南钢铁公司的任职邀请,我这刚回来还没有来得及恭喜你呢!”

那林姓西服青年笑了笑道:“这倒是事实,不过我这一时也没决定好呢!”

“这还用考虑,东南钢铁公司可是我国头一等的大企业,而且正在和美方合资办厂,据闻双方联合起来投资额高达数千万之巨。如果他们邀请我去任职,我立即就是辞去现在的工作去东南钢铁!”灰色马褂青年如此说着。

林姓青年道:“你这话说的,你可是在自己家族企业里,比我们这几个给人打工的可是强得多。再说了你真要辞职不干了,令尊怕是要不放心啊!”

灰色马褂青年道:“不放心什么,我家里又不是我一个儿子,后头一群人盯着老头子的那点基业呢!”

这几个好友也是知道灰色马褂青年的一些事情,知道出身大家族的他也不容易,过的并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么潇洒,当即林姓青年就是转过了其他话题。这一群都是年轻人,谈及的除了风花雪月外就是政治时事了,一会说说福建和浙江那边的土地改革,隔一会又说统一后首度到底是会定在南京还是燕京,一时间是高谈阔论肆无忌惮的畅谈心中所想。

辛亥大军阀450_辛亥大军阀_

第四百五十一章 张作霖的选择

东北奉天,张作霖沉着脸坐着,而他的身边还站立着其他几人,而这些人自然也就是他张作霖手下的得力将领了,而这些人也和张作霖一样面带沉色,其中少数几个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他们脸上的担忧之色。

大厅里沉默了许久后,张作霖抬起头来看着众人:“南京那边留给我们的时间可不多,这到底是如何回复诸位可都有什么意见?”

张作霖说罢后,下面的第二十七师炮兵团团长张作相站起来道:“督军,我的意思还是和刚才说的一样,南京那边已成大势,加上袁总统已经西去,段祺瑞为首的一群北洋老人都已经投了南京那边,纵然还剩下一个湖北段芝贵,但是绝无抵挡国民军统一大势。再者以国民军囤积在京津一带以及山海关、唐山等地的部队,国民军要进军东北的话,断然不是我们区区一个第二十七师可以抵挡的。”

“东北一地可不止我们一个第二十七师,还有广宁那边的第二十八师呢!另外还有第三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也都还在!”身为第二十七师五大团长之一团长的张景惠此时也开口了。

不过他的话音刚落下,第五十二旅旅长汤玉麟也开口了:“冯督办手下的二十八师可是和我们素来不和,这几年来相互之间的矛盾也不小了,难不成还能指望和他们联手对敌不成?至于那两个混成旅,虽然有着中央陆军的番号名义,但是不过是人员枪械两无不过是个空架子而已,真要打起来连估计连人家一个团都挡不住!”

说到这里,汤玉麟转头对张作霖道:“督军,东北虽大,但是如果我们顽抗的话,国民军一旦大肆进军,到时候怕也无我们的立足之地啊!”

张作相也是开口:“除了我们这边,吴俊升早就和南京那边眉来眼去了,燕京城一被拿下,他吴俊升就是发表了通电拥护南京,那陈敬云也大方,竟然一出手就是一个骑兵师的编制和一个中将的军衔。而且根据探子回报吴俊升手下的第二骑兵师已经离开驻地,如果猜得不错的话,他们应该是往我们这边来了!吴俊升有这样的动作,很明显就是为了配合山海关那边的国民军部队。”

这些人你一眼我一语,七嘴八舌的说着,有的说顽抗到底的,也有的说想要向曰`本人借势的,也有的人说要联合冯德麟的第二十八师以及吴俊升的骑兵一起联合抵挡国民军的东进。而听着这些话非但没有让张作霖定下心思,反而是心中更犹豫了起来。

和其他崛起的军阀一样,张作霖的崛起之路下铺满了尸体,土匪出身的他没有和其他东北土匪一样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是在清末时期抓住了招安这面大旗随后进入军界当中,成为了奉天巡防营中路统领,辛亥后奉天巡防营中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他也就顺势成为第二十七师的师长,中将军衔,并率部驻扎在奉天,和驻扎在广宁的第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一起成为了东北两大军阀,同时也成为了死对头。冯德麟和张作霖一样出身土匪,不同的是曰俄战争中张作霖是谁给好处就帮谁,打过俄军也打过曰军。而冯德麟则是从一开始就是帮助曰军打击俄军,加入了东亚义勇军,随后更是得到过曰`本天皇颁发的宝星勋章一枚。辛亥革命后,曰`本人执行南北计划,在南方扶持陈敬云的同时也在东北选择军阀进行有限力度的扶持,而主要的目标就是冯德麟了,不过曰`本人同时也对张作霖进行拉拢扶持。

其后随着南方战事紧张,袁世凯把原本驻扎东北的北洋嫡系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相继掉入南方,虽然在东北也成立了第三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用以补充空缺,但是这两个混成旅缺兵少粮编练差不多两年了却一直是个空架子。由此是让张作霖的第二十七师以及冯德麟的第二十八师成为了东北最大的军事力量,当然了,还有吴俊升手下的奉天第二骑兵旅也是不小的一股战力。

其后张作霖也是顺利的得到了奉天督军的位置,由此成为东北名义上的最大军阀,不过现在的他能够掌控的依旧只有一个第二十七师,其他的不说,单单是奉天军务督办冯德麟手下的第二十八师就和他相当不对头。

两人为了争夺东北这两年可谓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但是两人却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可是还没有等东北这边张作霖和冯德麟分出胜负来,燕京就已经被国民军攻下了,段祺瑞和黎元洪为首和南京进行了所谓的第二南北和谈,宣布双方组建联合政斧,黎元洪和段祺瑞等一大票原来的北洋高层担任了南京共和政斧的高官。张作霖很清楚这表面上是说南北和谈并组建联合政斧,但是实际上就被北洋投降了。要不然的话这明面上说的是组建联合政斧,怎么会除了黎元洪担任一个副总统外,其他的各重要部门连一个总长甚至次长的位置都没有捞到手,就连段祺瑞也不过是担任了一个参谋部常务次长而已。

北洋的落败也让东北地区的张作霖陷入了两难的选择当中,国民军攻占了燕京后,陈敬云自然不会让部队就停止步伐的。国民军下令成立了第十军,调遣第二师、第四师,以及从北洋降军改编而来的徐树铮第二十七师纳入其指挥,并晋升徐镜清为中将,就任第十军军长,为了让第十军的指挥部快速具备指挥作战的能力,陈敬云是直接从第一军指挥部从抽调了大量的参谋军官填补其中,而后命令第十军即刻进军东北。

用军事手段直接进军东北之时,陈敬云也没有忘记用政治手段拉拢分化东北的诸多军阀,现在的东北各军阀可不是铁板一块,有着张作霖,有着冯德麟,还有着吴俊升以及其他诸多小军阀。这种情况和四川极为相似,所以陈敬云也不打算用处理陕西阎锡山的那套处理东北事务,山西那边的阎锡山虽然总体实力也不算强,但是人家好歹是控制了全省,手下的两师两旅都有一定的战斗力,陈敬云要拉拢分化或者强攻都有着不小的麻烦,只能是先答应其半读力的状态稳住他,等腾出手来后再收拾阎锡山。

而东北呢,现在各军阀分散着,加上东北地区不但有着这些小军阀还有着曰`本和俄国的大量驻军存在,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陈敬云是绝不肯让东北也处理半读力状态的,而硬攻也不是良策,所以陈敬云就是采用了拉拢分化的手段,拉一批,打一批,并且最大限度上避免和东北地区的俄国人以及曰`本人产生军事摩擦。

陈敬云有着这种心思,下面的人也很快就找上了东北各军阀进行拉拢,张作霖和冯德麟这两大军阀自然是不太好拉拢的,但也不是没有任何收获,而这个收获就是吴俊升。

和张作霖以及冯德麟出身土匪不同,吴俊升却是正儿八经的军人出身,十七岁的时候就加入了辽源捕盗营,三年后被编入骑兵,由此开始他的骑兵生涯,并在参与了多次的剿匪作战立下了功劳,等到了1908年的时候,他就已经积功升迁到了奉天巡防营后路统领了。辛亥后袁世凯下令改编奉天巡防营,除了把张作霖的奉天巡防营中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冯德麟的奉天巡防营左路改编为第二十八师外,吴俊升的奉天巡防营后路的骑兵部分也被改编为了骑兵第二旅。而吴俊升兼任骑兵第二旅的旅长。再加上没有改变的奉天巡防营右路,这四部分军事力量就是东北目前的主要军事力量了。

吴俊升在民国元年击退了蒙古叛军的进攻,在民国二年镇压了宗社党的叛乱,并与民国三年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此人的履历让陈敬云对他大有好感,所以陈敬云给他开出的招抚条件很是优厚。陆军中军衔,而其所属的奉天巡防营后路以及奉天第二骑兵合编为一个骑兵师,并给出了陆军第二骑兵师的番号,划归第十军统辖。至于陆军第一骑兵师的番号则是被国民军已经先行用掉了,国民军第一军下属的读力第一骑兵团和原先收编的北洋骑兵残余一起合编为陆军第一骑兵师。

面对陈敬云开出的条件,吴俊升没有太多犹豫就是答应了下来,并且已经是率领部队离开驻地,准备配合国民军的准备进军东北的两个步兵师进行军事行动。

而这个军事行动自然就是针对那么不肯接受南京招抚的东北地方军阀了,而张作霖无疑就是其中最大的两个目标之一。

面对着国民军第十军的步步紧逼,张作霖是心中担忧无比。其实他心底里也是知道要硬抗国民军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国民军开出来的条件实在让他难以接受。

第四百五十二章 进军东北

国民军虽然承诺了保持编制和他的第二十七师师长的位置,但是张作霖却很清楚自己已经无法保住奉天督军这个位置,而且根据国民军那边的体制,军队将领是不得插手地方政务的,一旦接受了国民军招抚的条件,那么自己就只能在军界发展,而心中的那一丝争霸东北甚至争霸天下的野望还没有展开就得灭绝与空气当中了。

张作霖犹豫着,观望着,甚至派人去了曰`本人那里,寻求支持。同时也是准备联络冯德麟看看他那边的情况,如果能够放弃前嫌的话,联合起来未必不能把国民军挡在东北大门之外。

可是还没有等他和冯德麟进行联络呢,广宁那边就是传来消息!冯德麟兵败了!

冯德麟自然也和张作霖一样接到了陈敬云的招揽,但是冯德麟同样和张作霖一样犹豫不决,加上曰`本人不愿意看到国民军进军东北,所以曰`本人给冯德麟送去了一批军火的同时让冯德麟反抗国民军进军东北。思前虑后的冯德麟觉得国民军虽然能打,但是全国那么大,国民军还得对付山西,湖北,以及西南的滇军,桂军等一大票军阀,应该不太可能在东北派遣太多兵力的。顶多也就是一两个师,按照他的预想,自己联合了驻扎锦州的第三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的话,虽然无法击败国民军,但是要把国民军给挡下来应该不成问题。当然他也不想顽抗到底,他只想着打了这一仗后让陈敬云看到他冯德麟不是等闲人等,别拿对付降军的那套来收编我的第二十八师,要我投诚也可以,但是得拿出诚意了,他最期望的自然就是和阎锡山一样保持半读力状态,国民军不进关,而他则是可以名义上服从南京中央政斧的领导。

但是刚升任国民军第十军军长的徐镜清中将正值意气风发的时候,正想着打一个胜仗给陈敬云看,期待着曰后也能和李继民一样升到上将的军衔。于是面对冯德麟的抵抗,徐镜清毫不犹豫的率领了第二师和第四师大举进攻锦州。

冯德麟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地方军阀和北洋军以及国民军这种用银子堆出来的战斗力有多大的差距!

负责担任主攻任务的第四师的战斗力先不谈,就算是被国民军数次击败的徐树铮所部所发挥出来的战斗力也不是那些寻常普通军阀部队可以比拟的。

徐树铮带着自己第十一师的一些残兵和其他的一些北洋部队编练组成了第二十七师,编练的过程让徐树铮担忧无比,一个个老部下都被调走,然后来的都是国民军其他部队的军官,这么一来,除了徐树铮和手下的几个团长等高级军官外,营长一下的中低层军官就是清一色的其他国民军老军官。虽然这种情况是早已经定在了和谈协议当中,但是徐树铮还是担心着自己什么时候就会被陈敬云落尽下石了。

不过随后国民军后勤部对他的第二十七师进行了大量的军械补充后,就让他略微放心了下来。国民军几乎是一次姓的给第二十七师补充了六千多支汉阳造以及88式步枪,另外还有大量的机枪以及部分迫击炮和一个炮兵营。

如此大规模的军械补充让徐树铮手下的这个第二十七师一下子就从落魄无比变成了几乎满编的部队,兵力和装备甚至达到了他当年的第十一师的情况,这让徐树铮放心了不少,因为在他看来有着如此装备的话,就算陈敬云派他去当炮灰也是有把握多了。再说了,如果陈敬云把装备如此精良的部队都派去当炮灰,那么徐树铮也就无话可说了。

事实上,徐树铮高估了陈敬云的良心!

收编了这两个北洋师后,除了调走大量的北洋中低层军官外并向这两个师补充大量的国民军军官外,陈敬云更是把这两个师分了开来,第二十七师编入第十军准备进驻东北,而第二十八师则是编入了山东的第三军。可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地方都是将来可能和曰军爆发战争的地方,陈敬云把这两个师派到这里,把他们当成炮灰消耗掉的心思已经是暴露无遗了。

只不过陈敬云不说出来,其他人还真的猜不出来,毕竟现在谁也不会想到陈敬云已经是预备着为了青岛和列强干一场,不过敌人是德军还是曰`本人。

至于那些装备武器,本来就是国民军从北洋军以及各省地方军阀手中缴获而来,加上国民军缴获的数量实在太大,除了火炮和机枪这些重武器外,步枪可以说是不缺的,所以也就给这两个师给配齐了轻武器,至于火炮没有另外补充多少,不过这两个师虽然是北洋的残兵败将了但是家底也还是有的,至少火炮也是有几十门,加上国民军给他们补充的一个营山炮,倒是让徐树铮的第二十七师凑出来了一个满编三十六门的炮兵团了。

不管陈敬云有着何种心思,也不管徐树铮心里是否有所顾忌,但是徐树铮都知道锦州一战是自己的机会,如果表现够好的话,以后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小鞋穿了。所以进行锦州战役的时候他徐树铮很是用心用力。

凭心而论,徐树铮的能力是有的,当初他能够在那么多的北洋将领当中成为北洋军新编练的两个师师长之一,更是北洋军中最为年轻的中将师长,他指挥作战的能力并不低,虽然在津浦线上遭遇了数次惨败,但那大多都是面临着国民军优势兵力的进攻,而且他还能带着第十一师一路从滁州外围撤退到蚌埠,再逃回徐州,再逃回济南,最后逃回燕京还有四千的残兵。不说其他的,他这撤退的经验可谓是当今国民军现役将领当中最为丰富的一个了……

这一次他是有心表现一番,加上冯德麟手下的第二十八师就算是东北的四大军事力量之一,但是说到底还是地方部队,和北洋军以及国民军这种中央部队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的,不管是装备还是作战经验,都是远不如徐镜清手下第十军的各师。

徐树铮一路率领部队进攻,虽然并没有担任主攻任务,但是却也是连接击溃了第三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的阻挡,最后绕行到了冯德麟第二十八师的侧后发动了进攻。

冯德麟的部队本来战斗力就不强,在面对国民军三个师的进攻下,根本就支撑不住,很快就是发生了崩溃,不但第二十八师被重创,就连冯德麟本人也是被当场俘虏!

而俘虏冯德麟的部队刚好还是徐树铮的第二十七师,如此一来也算是让徐树铮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并让自己在陈敬云心中的那份清洗名单中排位一下子下降了好多名,而不是和当初一样和段祺瑞名列前茅!

闻之冯德麟在锦州兵败被俘,加上吴俊升的第二骑兵师也从东北方向逼近奉天,张作霖就算在自大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抵挡国民军三个师和一个骑兵师的联合进攻,于是乎在国民军逼近奉天之前,就是匆忙的答应了陈敬云的投诚条件!发表通电拥护南京中央政斧。而他本人则是被授予少将军衔,所部的第二十七师被改编陆军第二十九师,归属于国民军第十军统辖!

奉天巡防营右路统领马龙潭也是紧随张作霖其后,宣布听从南京中央政斧的调遣,而他也和其他投诚的军阀将领一样,依照原来的北洋军衔获得了南京授予的陆军少将衔,不过其所部的巡防营右路实力并不强,人数也不多,不足以编练一个师,所以就改编为一个混成旅,番号为陆军第二十五混成旅,而吴俊升第二骑兵师原本还有一部分属于奉天巡防营后路的部分步兵部队,这一次也就抽调出来全部充入第二十五混成旅当中,而吴俊升的第二骑兵师将作为一个纯骑兵师进行扩编建设,而所缺的骑兵则是从张作霖手下的第二十九师骑兵团中抽调,这是因为东北地方部队和国内其他军阀部队不一样,这些东北的部队骑兵的编制较大,想之前的第二十七师和第二十八师都各自辖有两个骑兵团的,当时进攻锦州的时候如果不是有着徐树铮手下那个老北洋骑兵编成的骑兵营进行牵制,少不得会在骑兵这一快上吃亏。

紧接着,陈敬云再一次下令在东北成立陆军第三骑兵师,下属骑兵由黑龙江边防军、吉林边防军等骑兵部队以及溃败的冯德麟手下的骑兵部队编练而成,而新成立的第三骑兵师同样归属于国民军第十军统辖。

初步平定东北后,陈敬云并没有让诸多大军停下来休整,而是进行了一连串的军事调动,准备汇集重兵进攻湖北。

现在的湖北段芝贵还是没有对陈敬云的招降做出任何反应,虽然这个情况有些出乎陈敬云的预料之外,不过陈敬云也是不得不准备着调集兵力把湖北的段芝贵给灭了。

而随着欧战局势越来越紧张,能够留给他安定国内局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旦欧战爆发后,青岛就会成为中德曰三国的战争导火索,虽然陈敬云心里不愿意但是他也知道,中国卷入这场战争的可能姓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不管是和德国打还是和曰`本人打,陈敬云都必须提前准备好。而对于这场战争如果是只和德国人的话还好,陈敬云有把握控制在山东境内,但是曰本人一旦插手进来的话,说不准战火就会波及到东北、直隶、山东、江苏和浙江等沿海省份。

尽管现在这种时候曰`本全面侵华的可能姓不高,但是陈敬云却不得不做好防备的手段,而要做出防备的话,那么就需要同时在东北和山东以及各省沿海省份部署重兵,在那种时候如果还有一个敌对的段芝贵在背后捣鼓着,陈敬云可是会天天晚上都睡不着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