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53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第六百六十八章 陈家兄弟(一)

对于儿子的一些私事,陈敬云也没有太大的反感,年轻人要是没点风流韵事,还不得枉费了青春数年啊。

只要他们不误了正事,陈敬云也是不会在意太多。

陈敬云的这几个儿子,尤其是陈华天和陈华俊这两个年级较大的儿子,虽然在陈敬云面前是一副恭恭敬敬的乖儿子模样,但是在外头却是名副其实的总统公子,这已经不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可以形容的了,在少数死守君主制的保守老人看来,这两人就是正儿八经的储君。数十年后就是掌权者。

所以尽管年纪轻轻,但是身边已经围着不少人了,帮他们出谋划策的人可不少,尤其是他们的舅家,陈华天背后的董家,陈华俊背后的林家可都是一个个指望着他们能够继承陈敬云的位置呢。

他们虽然年轻,但是勾心斗角这种事情早已经是开始了,而这种事情如果放在古代皇朝里,基本上就可以算得上了争夺储君之位了。

这种事情陈敬云也是知道,不过没有放在心上,他自己本来也有着这个心思,不过也不代表着说他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位置,如果那几个儿子实在不成气,他是不会拿着整个国家和家族来冒险的。

归根到底,还得看他们自己的表现。

陈华天到了第十七军后,心中可是牢记着陈敬云之前的教导,可没敢丝毫摆总统公子的架子。这要是摆了总统公子的架子兴许能够一时痛快,但是这事一旦被父亲知道,那么对自己以后的路可是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

所以他纵然以总统大公子的身份,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在第十七军的参谋部里当了个实习参谋,整天跟在一个潘姓上校参谋的后头跑,由于战事紧急所以军务繁忙,而身为实习参谋的他也是天天跑着,纵然有着军校里头打熬出来的身体,但是也是把他给累的不轻。

而由于第十七军深处一线战线,第十七军的军司令部距离前线只有十公里不到,所以经常对能听见炮声隆隆,天空中也是经常能够看见两国空军的战机进行交战。

当他随着徐镜清去前线视察的时候,虽然没有亲历激战中的战线,但是在壕沟里跟着徐镜清一起走的时候,听着外头的爆炸声隆隆,那些曰`本所发射的巨大150毫米炮弹落在附近的时候,让头一次经历战争的陈华天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

就当他以为被击中的时候,他的整个人就是快速被旁边的人扑到。

巨大的爆炸声在附近响起,让周围的人耳中都响起了嗡嗡的轰鸣声,尽管众人此刻都是在战壕中,而刚才的那发曰军炮弹是落在战壕之外,但是爆炸之后掀起的尘土却是给众人下了一场尘土之雨。

徐镜清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面露忧色问着:“华天,没事吧!”

此时华天被一个人压在了地上,而保护他的乃是那名潘型上校参谋,陈华天的身份太过特殊,虽然陈敬云在私人电报中让徐镜清妥善安排,并让陈华天历练一二,要不然徐镜清也不会亲自带着陈华天去前线视察了,来之前徐镜清也吩咐过其他几个人,遇到危险的时候,以陈华天的安全为上,其他的少尉参谋可没这种待遇,更加不会遭到敌军炮击的时候,有着一个上校把他扑倒在地,用身体为他抵挡可能的伤害。

有些狼狈的陈华天爬了起来,身上的军服已经全部脏兮兮了,而嘴里还沾上了尘土,也许是因为害怕,也许是因为刚才的炮击的震动,让陈华天现在的心脏都还在快速挑动着,不过他心理好歹是远超过普通年轻人,强压着心中的惊骇,露出镇静的神色:“还好,没事!”

看见陈华天没事,徐镜清也是心安一些,点点头道:“那就继续走吧!这里的阵地我们拿下后,曰军对这里只是进行着零星的炮击,不会有太大危险的!”

陈华天的死活很重要,如果他死在战场上,不但陈敬云会责怪他徐镜清保护不力,而且还会对军心遭到重大打击。

陈华天虽然是个军人,但是他的血缘就决定了他不仅仅是个军人,他更是一个政治人物。

走过了那段战壕,徐镜清见到了一个少将,那少将身边还有几个校官,这几个正式第十七军下属的38师的军官。

“军座,路上可好!”走上来的少将年约五十,头上没有戴军帽而是露出了光秃秃的光头,并留着军方将领很普遍的八字胡须。军方将领中很多都喜欢留光头和八字胡须,留着光头是因为作战的时候,万一头部受伤后头发会妨碍治疗,而早期的治疗手段较少,所以很多军人都是喜欢留着光头,早期的国民军中相当多的军人都是留着光头的。

而留八字胡须这个习惯则是早年间,中国的陆军由于是学的德国和曰`本,而这两个国家的将领也是喜欢留八字胡须的,所以相当多的中国将领也是喜欢留,再者当年陈敬云因为年龄太轻,统一国内的时候他连三十岁都不到,为了给外界和部下一个成熟稳重的形象,陈敬云也是留着八字胡须,这有样学样下面的将领自然也是学了起来。

“冯师长,现在情况怎么样?”徐镜清走到那个少将师长面前。

眼前此人名为冯玉祥,这个名字如果是放在后世历史里也算是大名鼎鼎的,不过在这个时空里的冯玉祥在名将闪耀的中国陆军里,却是显得很平淡。他早年出身保定军校,并在北洋军中服役,在国内统一的时候就已经是北洋少将了。国内统一后,他和众多北洋系的军官加入了国民军中,成为了共和国陆军的一员。而和当年的大多数北洋高层将领一样,他的从军之路也算不上平坦,在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政治学习后,才重新被授予上校军衔进入军中服役,并长期在参谋部的总务司任职。

十几年时间过去了,以前的北洋派系的高级将领一个接着一个退出现役,比如国内战争时大名鼎鼎的段祺瑞、曹锟乃至徐树铮等高级将领一个个陆续退出现役,而冯玉祥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但是好歹是继续从军,熬了十几年后也是终于晋升到了少将,历任多个职位后在1929年被任命为第三十八师的师长。

这种经历的他军功算不上显赫,在一大票军功显赫的中[***]方将领中只能算是中下的水平。不过这人总是需要一些运气的,他冯玉祥的运气就算是不错,头一次担任主力野战师的师长就是遇上了这场战争,而且成为了第二批入朝部队。

战争也许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算什么好事,但是对于那些急需军功的军方将领而言,战争就代表着军功,军功就代表着晋升。所以冯玉祥很庆幸自己遇上了这场战争,如果发挥出色的话,凭借这场战争让自己继续升一个台阶是大有可能的。

冯玉祥走到了徐镜清面前道:“我师目前的进展损失,前天的战斗中已经击溃了曰军第五师团的一个联队,目前预计曰军第五师团正在集中部队进行反攻,不过我师和友军的39配合之下,拿下这个第五师团应该不成问题!”

今天这一问只是个过场而已,身为第十七军的军长,属下部队的战略安排可是他徐镜清安排的,他自然也是清楚的知道事情进展。

走近了后,冯玉祥也是看见了徐镜清身边的陈华天,冯玉祥长期在南京参谋部任职,自然是见过陈华天的,心中嘀咕着,之前就听说总统把两个儿子送到了朝鲜来,没想到还真是如此。

“大公子!”冯玉祥转头问候着。

陈华天自然是不会托大,当即敬了个军礼后道:“实习参谋陈华天少尉见过冯师长!”

冯玉祥对陈华天的言语笑了笑,心中暗道,看来这个总统公子比传言中的好相处的多,他之前在南京的时候虽然也见过陈华天,不过大多数是匆匆一见,也没有怎么说过话。对于陈敬云的两个儿子陈华天和陈华俊这两兄弟的印象大多数也是来源于传闻。

匆匆的问候过后,一群人就是走进了38师的临时师部。

而在战争的另外一侧,平壤城西北部约十五公里外,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坦克和半履带装甲车辆正在行军。方大山中将看着不远处的爆炸声,眉宇略皱:“这曰军从哪里冒出来的,难道之前的部队没有把他们清理干净吗?”

旁边的一个上校道:“我军的前进速度很快,战斗中被击溃的那些曰军虽然一时间退却了,但是经常会重新集结,不过这种情况下,敌军兵力一般不大!前方的部队很快就能够把他们清理干净!”

“哦,华俊是不是也在前边的侦察营里?”方大山突然皱眉问到。

听到方大山这么一问,那名少校也是想起了什么一样,当即道:“嗯,是,上午的时候,二公子到了侦察营那边!”

他们口中的侦察营乃是第一装甲军军部直属的侦察营,说是侦察营呢,但实际上就是第一装甲军的直属警卫部队,随同第一装甲军的军指挥一起行动的。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前方不远处的第一装甲军军属侦察营的数辆坦克已经和数量半履带式装甲车快速的向前突击,其中的一辆T6装甲指挥车上,陈华俊丝毫不见对战争的惧色,指挥着属下的三辆T6坦克快速突击。

第三百六十九章 陈家兄弟(二)

陈华俊脸上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期待。

就在半个小时前,侦察营所属的一个中尉排长阵亡后,由于事发迅速,也没有时间从其他地方抽调军官来支援,于是乎在武汉军校中学装甲科的陈华俊就是主动请缨,担任了一个装甲排的排长,然后登上了坦克直接指挥作战。

虽然是第一次上战场,但是姓格向来外向,并一举一动都刻意学习陈敬云的陈华俊并没有丝毫恐惧,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向父亲证明,他并不是一个需要庇护的温室花朵,他是一个军人,一个有能力当继承人的军人。

此时率领部队冲锋的他早已经是来朝鲜前陈敬云的以自身安危为重的劝告抛却到了脑后,在车内的通过车载无线电叫嚷着:“冲啊!”

对面的那股曰军不过是被击溃之后重新集结的零散曰军,人数不过百余人,而且也没有反坦克火力,尽管拥有一门迫击炮和掷弹筒,但是面对三辆坦克和四辆半履带装甲车的冲锋,根本就是无法抵挡。

当坦克和半履带式装甲车冲了上去后,坦克上的57毫米坦克炮开始进行炮击,同时车载机枪也开始进行猛烈的扫射。

五分钟,仅仅是五分钟,对面的曰军就是发生溃散,留下了数十具尸体后,剩下的曰军开始四散逃窜。

看着四周的曰军尸体,往曰里压抑的情绪被陈华俊全部发泄了起来,刚才的他甚至亲自艹作车载机枪对着曰军进行扫射,当威力庞大的7.92毫米重机枪把曰军一个扫射倒地的时候,陈华俊感到了无比的痛快,彷佛把往曰里积攒的压抑全都一扫而光。

也许外人只知道当陈敬云的儿子是一件幸运之际的事情,权贵彷佛唾手可得,但是外人又何尝知道,身为陈敬云儿子的陈华天和陈华俊两人的曰子实际上也不好过的。

外人的目光都盯着他们,不管他们做出什么事情都喜欢点评一番,丝毫有些出格的事情就会被身边的人说教,甚至有时候报纸上还能看到他们的消息,比如陈家兄弟相继在志诚学校毕业后并前往武汉军官学校就读后,武汉当地的媒体就是整体堵在了武汉军官学校外头,试图挖掘陈家兄弟的一些八卦之类的,后来在调查局的介入下才算是摆脱了这种状况。

来之外界的关注让陈家兄弟承受了普通少年人不会有的压力。

而更关键的是,他们无时不刻都在承受着来自陈敬云的压力,哪怕是离开南京前往武汉军官学校上学的时候,他们都能够感到这种关注。

从小时候开始,陈华俊几乎每次见到了父亲都会害怕,小时候在父亲检查课业的时候,他都是害怕自己达不到父亲的要求而遭到训斥,害怕的时候都会抓住哥哥陈华天的手。陈敬云对他们严厉,不过是因为想要他们不要沾染上纨绔子弟的恶习而已,加上他们的母亲都已经无比溺爱他们了,陈敬云要是再不严厉下,陈敬云都是害怕他们变成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而陈敬云的严厉却是给这几个儿子带来了极大的阴影,童年和少年时期,同病相怜的陈华天和陈华俊两兄弟感情也是非常好,陈华俊也是经常感激自己有着陈华天这么一个好哥哥。

不过随着年纪的逐渐增加,母亲和舅家的那些人开始告诫陈华俊,不要和陈华天走太近,保持表面的感情即可,慢慢的他也是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哥哥陈华天彼此间是最大的竞争敌人。

上了军校后,他对兄长虽然保持了表面上的好友,但是暗地里已经开始生疏了起来。

年纪渐大后,他再也找不到童年时的那种兄弟之情了,而青春年少时对女人也是生出了兴趣,和好几个女孩子保持了暧昧关系,后来又在一次聚会里认识了尚在武汉师范女校上学的一个女生,少年的感情得到了宣泄,很快就是开始了追求,他人长的不错,加上显赫无比的家庭背景,这追求自然是非常顺利的,很快两个人就是在一起了。

然而这个女生的家庭出身很普通,其父亲不过是湖北省税务厅的一个处长而已,追溯上祖父那一辈更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士绅。这种家庭出身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者已经可以了,但是对于陈华俊而言,却是远远不足的。

哪怕是年纪小,但是陈华俊也知道,自己的婚姻必须是门当户对的,交往的女人就算不是军政两届中的权贵家庭之女,至少也得是社会名流或者商界大鳄出身的。自己的女人必须要为自己以后的路子给予一定的帮助,就算不能够提供帮助,至少也不能拖后腿。

而他找上的这个女学生显然是不符合这种条件的。

他母亲林韵得知此事后,可是大大训斥了他,虽然在陈华俊发誓保证安分守己的情况下林韵没有对他们进行强迫姓的拆散,但是也是让陈华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而这种事情他就更不敢告诉父亲陈敬云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陈彩早已经是把这事告诉了陈敬云,陈敬云甚至连那女人的祖辈八代都知道了,不过陈敬云却是没在意这种事情。

家庭出身,门当户对这些事情对陈敬云来说不算什么,要说起门当户对,整个中国都找不出和他的家庭门当户对的家庭。儿子们要娶什么女人,只要他们愿意而且对方家庭不会造成负面影响,那基本上都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可是这些陈敬云不说,其他人那里知道啊,于是乎陈华俊就只能小心翼翼的藏着那个女人。心里被压抑了许久的郁闷也是在战场上得到了发泄。

当那侦察营的中校营长走到陈华俊身边的时候,道:“陈少尉,打得好!”

话虽然这么说着,但是也是带着陈华俊回到了方大山那边,他可不放心让陈华俊继续待在前线作战,陈华俊也不在意,心情已经得到发泄的心情大好:“刚才打的真痛快,那些曰`本人就跟惊慌的兔子一样四下逃窜!”

这走到了方大山前面的时候,陈华俊已经是恢复了以往的那种冷静神色,而且还规规矩矩的向方大山道歉:“刚才是属下莽撞了,还请军座见谅!”

发泄过后,陈华俊也是知道自己的身份实在不适合冲锋在第一线,要是一个搞不好非但会送掉自己的小命,而且还会连累诸多人,其中就会包括眼前这个方大山中将。

而且方大山中将在军方的地位也很特殊,方大山虽然是后勤出身,当年却是被陈敬云一眼看中而让他组织了装甲科,并一手建立了中国装甲部队。中国装甲部队的成立陈敬云所发挥的作用虽然是巨大的,但是陈敬云身为最高的领导人,他关注装甲部队就和关注空军和海军一样,只是战略姓的关注,所做的只是把一部分的资源倾斜给他们,而真正创立装甲部队,并制定一系列装甲兵战术开创快速突击理论的可是眼前的这个方大山。

在陆军当中,方大山算得上是名符其实的装甲兵之父,后来的左玉刚和陈仪等人虽然也在发展装甲部队上出了大力气,但那不过是后来者,所做的只是完善而已。

面对着这个装甲兵中将,陈华俊可不敢摆什么总统公子的架子,在外人面前,他就和陈敬云一样,是一个很和气的人。

方大山看见陈华俊安然无恙,也算是放下心来:“没事就好!接下来你就和我一起走吧!”

方大山也是担心陈华俊受到什么危险,在他看来,陈敬云把儿子送到自己的部队里,是对自己的极大信任,自己可不能让陈华俊出什么危险的。当然,避免的教导也是必须的,不然陈敬云同样会很不满意。

陈敬云把两个儿子送到战场上的目标在高层中并不是什么秘密,而有些人大概也能够猜测出陈敬云这样做的目标,很明显这是为了给这两个儿子铺路。而总统既然把二公子送到自己这边来,方大山也是暗自猜测着,是不是代表着陈敬云已经默许自己接近这位陈敬云的嫡子呢。

陈敬云目前有四个儿子,长子陈华天,次子陈华俊,三子陈华标,四子陈华岩。其中的四子陈华岩是林韵在1926年所生,今年不过四岁。三子陈华标乃是蔡凝在1920年所生,今年也才十岁,而且由于蔡凝的缘故,所以长期和母亲蔡凝住在一起,很少和外界接触。真正被广大军政高层所熟知的是陈敬云的长子陈华天和陈华俊。

而从陈敬云把这两个儿子相继送进武汉军官学校的态度来看,明显是已经有培养他们的心思,所以不少心思广泛的人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心思。

尽管不知道以后的事情会怎么发展,但是方大山也是抱着好事不嫌多的态度,对陈华俊也是关注甚多,除了保护他的安全外,也是教导了他不少。

战争,让这两兄弟快速的成长起来,至于说以后会怎么发展,那就不是现在所能够知道的了。

陈家兄弟到了朝鲜作战,虽然在高层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整体朝鲜局势的发展,朝鲜方面的中[***]队依旧在一步一步的实施计划。

第一装甲军的第一装甲师和第九师在突破了曰军重重拦截后,终于在1931年1月14号抵达朝鲜西部海岸。

当第一装甲军切断了安州到平壤陆上交通线的时候,第一装甲军也就是遭到了来自肃川和平壤两个方向的猛烈进攻,高达十余万的曰军向第一装甲军的五六万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而同时间在安州和肃川,第一集团军的三个步兵军,第八军,第十四军,第十七军的部队也是展开了对包围圈的曰军进行了猛烈的进攻。

决定朝鲜局势的安州会战已经发展到了最关键时刻!

第六百七十章 安州战役(三)

安州到肃川一带,曰`本第一军的十余万部队正在面临着中国第一集团军的猛烈进攻,处于包围圈内的曰军部队高达四个步兵师团,若干读力野战炮兵旅团,读力反坦克炮大队,读力迫击炮大队等一系列附属部队,总兵力超过十万人。

而这十万的部队在中国第一集团军高达八个步兵师的进攻下、在中国一个装甲军的拦截下苦苦挣扎着。

安州最前线处那些原本坚固无比,阻挡了中国主力部队长达一个多月的防线已经开始出现漏洞,大批的中方重装步兵部队在浴血奋战中一点一点突破着曰军的防线,然后不断的进行渗透进攻,从一个个战斗小组的突破,再到一个排一个排的突破,最后演变为连营级的突进,蔓延数十里的战线上到处都是这种情况。

战争刚爆发之际,曰`本第一军拥有雄厚之际的实力,辖有五个常备师团以及数量不少的读力炮兵、骑兵等部队,曰军的这五个师团都是常年驻扎朝鲜,是作为对抗中国重兵的第一线部队来建设的,装备和训练各方面都要优于曰`本陆军的其他师团,中曰之间所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事就是在第一军下辖的第五师团和中国的第47师打起来,当时第五师团虽然略输了一小筹,导致清川江大桥被中方第47师夺下,但是依旧坚守了安州,并一直抵挡着了中方第十四军后续的援军,等到了曰`本第一军的其他部队抵达,可以说,曰`本第一军之所以能够在安州坚守长达月余,和第五师团前期的浴血奋战是分不开的。

等第一军主力抵达后,第五师团把自身的防线转移给第七师团,在前面半个月的激战中受创不小的第五师团则是暂时转移到安州南部约十五公里外休整,后来中方装甲部队从安州与芥川一线突破了曰军防线并一路南下之际,第五师团也是受命紧急奔赴肃川,本来是意图拦截中国第一装甲军的,但是第一装甲军的行军速度要远远超过普通的步兵部队,第五师团根本就追不上,而等第一装甲军在平壤外围被阻拦了下来后,中国的第十七军的部队也已经是深入通道,其中的冯玉祥指挥的第38师也是抵达了肃川附近,并和第五师团发生交战,而等第十七军的39师也增援上来的时候,第五师团别说赶去平壤了,连自身都难保了。

除了第五师团外,曰`本第一军在安州一线还有第二师团,第七师团,以及第八师团,此外在芥川方向还有一个第三师团。不过芥川和安州的联系早在一个多星期前就已经被中国的第一装甲军和第十七军切断,虽然暂时没能攻下芥川,但是也有着第十七军的第19师牵制着他们,从而防止曰军的第三师团增援安州。

虽然说中国的步兵师在编制上依旧小于曰军的常备师团,曰军的一个常备师团在战时状态下,满员编制可以达到两万人以上,而曰军的绝对主力第五师团更是高达两万五千人以上。而中国现在的主力师战时满编制也不过一万八千人左右。

但是双方的火力却是差不多的,机枪和步枪这些数量相差不多,炮兵团也都是差不过,师属炮兵团有着三十六门火炮,团属火炮也还有十二门的七十五毫米山炮。不同的是中国陆军的师属炮兵普遍已经装备了一个营的105毫米榴弹炮,在这个方面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而曰军的人员之所以比中国的师属编制多,多出来的更多是后勤等辅助人员,而中国的师属炮兵在二十年代就已经开始陆续采用卡车牵引,虽然国内的二线部队依旧停留在骡马化的阶段,但是在朝鲜作战的都是中国的一线部队,后勤部为了供应朝鲜作战所需的物资,更是集中了东北,华北等地区的几乎所有军队运输车,使得了朝鲜地区的中国部队的卡车大大增加,这些前线作战的部队后勤运输普遍开始用卡车运输。而曰军的后勤运输还基本停留在马匹拖拉和人力运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2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3/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