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车长飞快地装上一发新的37毫米炮弹,忽然大叫一声,“短停,射击。”

  坦克马上制动了,37毫米火炮马上又是一震,炮弹飞快地砸向了目标。随后,坦克重新行驶,离开原地,继续寻找下一个有价值的目标。

  “我怎么知道,他们实在太慢了。”车长边看边说,算是回答了驾驶员的问题。

  忽然,车长脸色大变,大吼,“快后退,后退,有步兵炸药包。”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那一瞬间,驾驶员看到了一个人影从壕沟里猛地蹿了上来,甚至看清楚了那张满是泥土的脸色露出坚毅果决的神色,两手夹着一个丝丝冒着青烟的炸药包。

  苏俄的突击士兵飞快地将炸药包塞进坦克底座下面,双脚狠狠一蹬坦克前壁,敏捷地倒退回了壕沟,几个翻滚之后消失不见了。

  轰然一声巨响,雷诺FT-17爆发出了巨大的火球,前半部的车体直接被炸飞了。

  苏俄指挥官一看突击爆破战术奏效了,马上下令更多的突击队员进入壕沟隐蔽接近坦克部队。

  一下子,坦克部队就倒了大霉,接连被炸毁了好几辆。

  坦克营指挥官急了,直接探出身子举手示意手下的坦克部队往后撤退,结果被意外飞来的流弹击中,一头栽在了炮塔上面。

  大批的坦克,整齐划一地开始倒车往后退去,不少坦克驾驶员都看到了愈来愈多的苏俄突击士兵正狂热地飞扑而来,37毫米火炮的射速根本不能阻挡这些士兵的勇敢行动。

  几分钟不到,损毁了很多坦克的北方军坦克部队,总算退到了步兵部队的阵营之中。北方军的步兵部队,直接端着麦得森轻机枪就是扫射而来,步枪手也很干脆地掏出M1911手枪连续射击。

  疯狂突前的苏俄突击队员立马倒下了一大批,大规模突击爆破的势头当即被遏制了。

  刹住了后退脚步的坦克部队,终于开始认真履行步兵部队掩护的任务,不再拼命突前。随后,步兵的维克斯重机枪小组、迫击炮和步兵炮小组纷纷赶到,斜米巴拉丁斯克城郊前沿的防守火力迅速被压制住了。

  工兵弟兄带了了很多炸药,飞快跃入刚刚被步兵夺取的个别地段壕沟,挥舞着短柄铁锹挖出数个坑壁上的大洞。

  很快,几声巨响之后,壕沟两侧被炸塌了。接着是更多的地点被炸出了这种缓坡。

  第一辆坦克首先冲下缓坡,然后又从另一侧的缓坡开了上来,坦克突击再次发动起来,只不过这一次步兵兄弟牢牢地守在了突进的坦克身边。

  轰的一声,壕沟前面忽然被炸出一个小坑,四散的弹片击中了好几个步兵弟兄,直接就栽倒在地。苏俄的炮兵部队,终于开始了反击。

  炮弹接二连三地砸落在北方军的攻击阵营之中。

  一发炮弹砸落在一辆雷诺FT-17的后面,火热的弹片切开了薄薄的防护钢板,钻进了后面的发动机。嚯嚯作响,汽油机容易着火的弊端很快体现出来,没几下子坦克的后部已经燃烧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车长和驾驶员无奈地从坦克里面逃了出来。

  其他坦克根本无视这起伤亡,径直往前发起攻击。逃出来的车长和驾驶员,掏出自己的M1911手枪,紧跟着步兵兄弟后面,冲进了城垣。

  北方军这一次的突击,意外地放弃了惯常的炮火准备方式,而是直接发动坦克进行突击,虽然确实打了苏俄部队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北方军自己的炮兵部队也就远远落在后面了,无法参与这场攻防战了。

  苏俄部队的炮兵部队一旦开火之后,北方军的突击部队根本无力进行远程压制和还击,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加快坦克部队进攻的步伐,直接摧毁对方无法轻易移动的火炮阵地。

  所幸苏俄炮兵开火的时候,防坦克壕已经失去了作用,大批的坦克避开了最容易挨打的时候了。

  当更多的坦克冲过这些被工兵弟兄临时开辟出来的通道,还在顽抗的苏俄部队在这种联合突击面前根本无法抵挡,城垣工事被摧毁已经不可避免。

  攻进城市之后,残酷的巷战并没有如同老毛子所想的那样,给北方军造成重大伤亡。北方军本质上还是农民,人手一把的短柄铁锹、足够的手雷足够让破墙拆洞的包抄进攻成为现实。而老毛子使用的战术还是巴黎公社时期的街区壁垒式工事,沿着街道要害进行布防,结果节节溃败,很快就彻底失去了城市的掌控权。

  战至深夜,斜米巴拉丁斯克陷落。大批大批的苏俄士兵,包括苏俄指挥官都是死于北方军步兵疯狂投掷的手雷爆炸上。火炮阵地则在进行巷战时候,就失去了作用,很快被寻踪而至的坦克部队击成了碎片。

  斜米巴拉丁斯克落入北方军控制的第二天,伊万诺夫中校交出了阿拉木图的控制权,带着自己的手下和北方军一起南下,准备进攻浩罕以西地区。

  按照伊万诺夫和北方军达成的协议,沙俄帝国和北方军政府的界限将恢复到鸦片战争前夜的中国领土界限,因此塔什干以东地区都将归还给北方军政府,伊万诺夫将在撒马尔罕或者阿什哈巴德重建沙俄帝国临时政府。

  塔什干以东地区将有北方军负责夺取,并且负责剿灭马尔果夫浩罕国民族军势力,以西地区则将有伊万诺夫自己负责夺取,北方军负责提供军火后勤,以作为赎回丢失领土的赎金。

  事实上,斜米巴拉丁斯克的苏俄部队被全歼后,唯一还有战斗力的就是马尔果夫民族军了,伊万诺夫带领的白俄军队收复中亚是不会受到强力反抗的。当然,收复了中亚后,伊万诺夫临时政府的军火后勤就需要自己掏钱购买了。

  只是作为另外的交易,伊万诺夫答应开放从浩罕通往波斯的通道,以便于北方军政府购买波斯湾石油,通道以租借形式让北方军使用九十九年。这笔租金亦是将来伊万诺夫临时政府起家的第一笔收入了。

  同样的,原来居住在巴尔喀什湖以东的俄罗斯人,将由伊万诺夫的手下,或要挟,或引导,统统迁往撒马尔罕一带,构成临时政府的执政基础。他们走后的房屋,将由北方军政府统一处理,甘肃已经做好准备,将有大批的移民重新回到昔日的中国领土。

  这里将成立一个新的特别行政区,巴尔喀什湖行政区。

第二卷

第一章 峥嵘人物

  北部军团根据战斗经过,给阶州大本营发去一封急电,详细阐述了斜米巴拉丁斯克战斗中所遇到的几个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反映坦克部队缺乏配套的事情。

  胡景翼等人现场查勘后,提出现有的坦克部队只有一种装备37毫米火炮的装甲类型,无法压制灵活突前的步兵人员,必须配备一种装备近战武器比如机枪的装甲类型,如果有可能在现有火炮车型上加装机枪也是勉强可行的。

  这个结论让陈安有些尴尬。法国人确实是发明了两款FT-17坦克类型,一款装备37毫米火炮,一款装备8毫米机枪。应该说,这种想法是符合战场现实需要的。

  但是在参谋本部提交组建方案时,陈安嫌弃8毫米机枪火力并不明显,而且和北方军现在列装的7.7毫米英式步机枪子弹不匹配,最后否决了孙岳军备研究小组的意见,只同意在北方军中单一列装37毫米火炮款的雷诺轻型坦克。

  事实上,雷诺FT-17坦克装备的37毫米火炮也并不能完全让北方军一线部队满意。这种小口径火炮除了对付土木工事略有作用外,面对混凝土浇筑或者整体硬石构筑的防御工事几乎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如果不是轰炸机的精准度实在太低,使用了大集群轰炸战术后勉强可行的作战效益,北方军前线部队宁可全部使用轰炸机进行火力支援。百斤重磅炸弹下去,即使炸不塌坚固工事,震都震死你,何况还有更大号的千斤重磅炸弹。

  只是雷诺轻型坦克缺乏随进压制步兵火力的问题好解决,只要大规模生产机枪款雷诺FT-17就行了,但是要在火炮款FT-17上加装机枪的想法却很快被徐尚武等军工专家否决了。雷诺坦克实在太轻巧了,根本没有余留空间安装机枪不说,就是只有两名的乘员配备,也无法完成如此复杂的火力操作。

  全重只有七吨的家伙,你还能将它咋办呢?

  根据法国军方的使用经验,北方军参谋本部提出要按照一比二的比例换装压制步兵的机枪款装甲力量,那就至少还要列装上千辆机枪款FT-17,光是这个生产量就让陈安头痛不已。协约国的每年五百万发炮弹是主要利润来源,自然不能轻易放弃,剩下的产能实在是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北方军需求了。

  斜米巴拉丁斯克战斗中,随进的步兵部队为了尽快化解坦克部队的困局,直接端着麦得森轻机枪冲锋扫射的举动,不仅取得极佳战果,而且也让军方和陈安有了两种不同的见解。

  徐永昌和孙岳马上提出要寻找一种可以在行进间射击的单兵自动武器,使得北方军步兵在快速突击甚至重机枪火力无法跟进的时候,也不会造成火力中断。

  而陈安却想到了另外一个方面,是不是可以将维克斯重机枪装上加装部分装甲的卡车,随同装甲部队后面进发,一边散开步兵,一边用随车的维克斯重机枪提供支援。

  老板的意见自然是不能随便否定的,但是徐永昌等人认为自己的想法也非常重要,于是这两个要求一并发给了尼森公司,请他们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寻找是否有合适的装备。

  陈安倒是一点都不怀疑自己想法能否实现的问题,道奇卡车的出现,早就意味着装甲卡车这种概念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只不过兰州机器局现有的技术储备条件无法实现而已。

  战争会促使一切军事科技高速发展。

  现在的尼森公司不仅做北方集团的军火买卖,也尝试着做起了国际军火中介。愈发强大的国际军火市场影响力,使得他们轻而易举的找到了两款完全适合北方军这两个要求的军事装备。

  只不过这两款军火的生产商都不愿意提供生产许可,尼森公司干脆直接走私了进来,夹杂在运送汽油和钢铁原料的货轮中,一股脑运给了阶州。

  当然,阶州大本营收到这批货物,还需要一定时间,至于以后的列装更需要时间了。但是陈安已经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初步的情况是从尼森公司的电报中首先得到的。

  美国人搞出来的勃朗宁M1918BAR自动步枪。BAR自动步枪构造简单,分解结合方便。虽然原来设计是作为单兵自动步枪,可由单兵携行行进间射击,进行突击作战,压制敌方火力,为己方提供火力支援。但是它的最大缺点就是稍微超重了一点,高达7.5公斤不方便携行,并且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后坐力使全自动射击时难于控制精度。只是从实战价值来说,简单有效而又极其有效的BAR获得类似于M1911的完美赞誉。

  还有就是英国人的劳斯莱斯装甲车。劳斯莱斯底座和引擎,加上适宜的装甲,顶部还有一挺标配的维克斯重机枪,尾部还可以继续搭载四名以上的步兵,纯粹的重火力高速运兵车辆。

  在其他武器还没有列装之前,大本营明确向北部军团发出指示,采用坦克配合步兵进攻的方式使用坦克部队,而不是步兵配合坦克进攻的方式,这也是无奈之举。从战术来说,将坦克的机动性彻底降低到步兵进攻步伐,完全是一种倒退。

  不过,幸好这个时候的坦克,时速不过十千米,这种作战指令的更改不会将坦克和步兵的矛盾凸显出来,一旦将来坦克速度上去了,还采用这种作战指令就不适宜了。

  不仅是陈安的大本营军火车间几乎是满负荷运转,大批量生产各种军火装备,而且兰州机器局也在尽可能加大产能,满足各方需要。

  陈安意外地接到了王洪巽转交的井岳秀亲笔信。去年,也就是民国六年,井岳秀凭借着在榆林的声势,在于右任等人的提携下,被黎元洪总统任命为陕北镇守使。

  上任伊始,井岳秀手上只有一个步兵团的实力,分布到辖区内各县就不足一个连了,以致于境内土匪纵横,民不聊生。这还不算,在延长还有一个强悍的北方军驻地营,死死守住延长油田,威胁整个陕北腹地。

  在陕西地界,陕北是一个特殊地区,财力贫乏没多少油水不说,不仅西部始终面临着北方军的压力,延长驻军更是简直成了心腹之患。这也造成了陕北镇守使始终难以上任的难题,直到井岳秀的上台。

  井岳秀接管陕北镇守使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所辖的兵力大部分集中到榆林,彻底掌控榆林一带,而将其他地方驻军裁撤到只有一二个排而已。然后,麾下的骨干蒋世济立即拿着井岳秀的亲笔信找到了厮混在长江航线上的王洪巽。

  虽然和陈安有着一面之缘,但是能够借助铁哥们王洪巽的面子,婉转地搭上陈安的联系,似乎更为稳妥一点。井岳秀考虑的就是这个因素,毕竟现在的陈安跺一跺脚,中国都要震一震了。

  陈安见到了蒋世济这个老滑头,倒是一阵高兴,都十几年没有见面了。在接风宴上,蒋世济趁机说起井岳秀的求援任务和亲笔信。

  陈安思忖一二后,非常干脆地答应了派兵援助和提供军火交易两件事情,帮助井岳秀成为榆林王,而北方军政府则得到陕北镇守府的全力支持,尤其是确保延长油田不会受到任何武力威胁,以及延长油田过花马池到宁夏府的道路通畅。

  三天后,完成了任务的蒋世济如同小人得志般,得意洋洋的从花马池出发,带着足足有两个步兵团的强大武力,一一接管陕北镇守使辖区西部和南部防区,定边、保安等地的原有驻军一律开拔至榆林接受统一整编。

  整个陕北军政两方都傻眼了。

  原本等着看笑话的那些陕军大佬们,大惊失色地看着那些明显精悍超过陕军的部队,接管了陕北镇守使防区。虽然那些部队摘除了徽章和标示,对外也表明是镇守使的部队,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根本就是北方军吗。

  外面防区暂时都有了北方军负责镇守,手中有了足够机动兵力,毫不留情地在榆林一带进行了大肆铲除异己活动,然后又完全照搬甘肃模式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井岳秀终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榆林王。

  随即,蒋世济再次成为信使,将一封呈请升格陕北镇守使直辖步兵团为步兵旅的文书递交陕西军政府。陕西都督冷汗淋漓,接到公文的当天,就连夜盖好印签表示同意。

  私底下,很多陕西权贵都在愤愤不平,怒斥井岳秀这不是引狼入室吗,但是表面上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得罪已经获得陈安力挺的井岳秀。人家直接将军队派过来,担任还未组建完成的步兵旅后盾,这个力挺也太明显了吧。

  井岳秀承诺北方军进驻陕北协防的费用,全部由陕北镇守使负责。这缴纳雇佣费用的办法,就是很干脆地将神木一带一车车的优质煤炭折价抵给北方工业公司。神木那些地方,到处都是煤,陕北镇守使自己没财力开发也收不上来多少税,干脆都折价给北方工业公司自己挖了。

  但是井岳秀在榆林的意外崛起,却惹恼了另外一个立志靖边西北的峥嵘人物徐树铮,只是他现在正密谋暗杀老将陆建章,以及想方设法压制冉冉升起的北洋军阀新星吴子玉,还来不及对井岳秀的引狼入室策略作出反应。

  吴子玉在剿灭张勋复辟闹剧中战功卓著,终于得以执掌一方,很快也和中国实际上最大的军阀陈安联系上了。

第二章 诸多英杰

  相比于榆林井岳秀的小打小闹,盘踞河南洛阳的吴子玉第三师才是徐树铮的心腹之患。

  井岳秀向陕西军政府提交的报告也不过是编练一个步兵旅,共计两个步兵团六个步兵营而已。国内无论是南北两方,军队的编制都是参照当年的北洋新军,不外乎在细枝末节上有所变化而已。

  北洋新军编制的主要特征,就是每个班十四人的编制。每个步兵营下辖四个连,每连下辖三排九班,大约是六百五十九人左右。

  如此计算,榆林步兵旅的实力最多不过四千人左右,何况现在井岳秀手中真正拥有的兵力不过是还没有经过整编的一个步兵团二千人。

  吴子玉的第三师却完完全全是当年北洋第三镇演变下来的精锐部队。第三师建制完整,训练有素,素来以精锐善战闻名,声势一时无两。

  第三师的建制,下辖两个步兵旅四个步兵团,以及直辖的三营九连制炮兵团和骑兵团,再加上亦是三连制的辎重营和工兵营,总共二十个营左右,总兵力达到一万二千多人。

  徐树铮是皖系段祺瑞的心腹,而吴子玉却是直系曹锟的大将,直皖争斗如仇雠,如何能够和平相处?

  只是现在刚好手上有着所谓参战军的徐树铮,正在皖系执掌中枢权柄正盛的时候,自然对会打仗有实力的秀才将军吴子玉嫉恨不已。

  从为人做事上来说,徐树铮确实是大才,但更是小人。袁世凯在世时十分器重蒋百里,甚至同意蒋百里建立了一个模范团。徐树铮进入中枢后,大肆排挤蒋百里,直至将其边缘化,甚至将蒋百里辛苦建立的模范团弃之不视,使得蒋百里提倡的新式国防军设想成为泡影。

  而吴子玉却完全是另一种类型,或者说是一名孤傲的文人多于军人,所以被人成为秀才将军。只是这个称呼不是贬义,吴子玉真的是中过秀才之后,然后才弃笔投戎的。不积金钱、不出洋、不走租界,犹是书生本色才是吴子玉的个性特点。

  这种孤傲的特性也使陈安伤透了脑筋,吴子玉宁可独自顽强拼搏,也不愿意接受陈安的实质援助,甚至从兰州机器局购买的军火也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直到后来军费日趋紧张,吴子玉才认真打起还未彻底完工的巩县兵工厂的主意。只是这个时候,巩县兵工厂还在皖系的手上。估计这也是直皖大战的一个缘由吧。

  同样打兵工厂主意的还有奉系的张雨亭,但是奉天机器局的改造却早已起步,就连专家都是从兰州机器局延请的,并且搞得有声有色。

  张雨亭不愧为胡子出身,心思慎密、狐疑三分、意气豪爽三种相互矛盾的性格同时出现在这个即将成为东三省巡阅使的人身上。重感情却又不糊涂,就是张雨亭最写实的描述。但是东北虎生下的儿子不一定是老虎的,也许是一只猫而已。张雨亭的儿子,显然是没有继承全部的品质,只将最后一种性格传承了下来,结果最后只能沦为阶下囚了。

  吴子玉是秀才,张雨亭是胡子,执掌陕北镇守使的井岳秀就只能算是侠客了。无所顾忌,豪气盖天就是井岳秀的个性了。这也是井岳秀一上任陕北镇守使,就直接派人请北方军冒充自己的手下帮助镇守各地这种傻事都会干出来的根源。

  本质为侠客的井岳秀,所用人选也是五花八门,都是当年一批刀头舔血的好兄弟,来阶州联络的蒋世济就是一个大烟鬼,但是丝毫不影响井岳秀的重用。

  这些都是有了大师刘师培坐镇的北方大学一批所谓政策研究会的精英,私下里辩论刻画的人物脸谱。这些志同道合的精英,对国内政治进行了深刻研究,居然在刘师培的影响下,重新举起了国粹学派的大旗。

  国粹学派的重新出现,立刻引起了负责情报和舆论控制的情报署注意。但是情报署却出人意料的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打压,反而刻意纵容其发展。

  说起来十分好笑,这种情况不过是国粹学派对国内军阀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一个结论有关。

  袁世凯大总统去世后,中国的军阀势力只见愈来愈多,而不见愈来愈少。北有直系皖系奉系,南有川军滇军桂军粤军,其他的除了陈安这个边疆系,还有阎锡山等地方实力派,总之是一片混乱。

  但是国粹学派仔细研究后,却惊讶地发现,北京政府是想干事而有心无力,广州政府是想革命而有心无力,真正在建设上有佳绩而又社会稳定的,竟然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阎老西的山西,一个就是陈安的甘疆蒙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